fbpx
维基百科

楊銳 (清朝)

杨锐(1855年[1]—1898年9月28日 ),退之,易字叔峤,又字钝叔蟬隱四川绵竹縣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维新派人士。

楊銳

大清軍機章京
籍貫 四川綿竹縣
出生 1855年?月?日
逝世 1898年9月28日
配偶 孫氏
親屬 曾祖楊玉先、祖楊士達、父楊承煦,母徐氏、詹氏
出身
  • 光緒十一年乙酉科順天鄉試舉人
著作

生平 编辑

杨锐肄业尊经书院。光緒八年壬午科优贡,朝考第一,試用知县。张之洞督两广,杨锐跟随赴粤。光绪十一年中式乙酉科顺天乡试第四十八名舉人[2],考取内阁中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经陈宝箴推荐,与谭嗣同林旭刘光第并加四品卿,充军机章京,参新政。戊戌政变中,9月24日凌晨,在绳匠胡同寓所被捕,与谭嗣同等(总称戊戌六君子)同时被杀害。臨刑前,楊銳多次質問自己的罪名,被監斬官剛毅拒絕。就刑時,血噴涌丈余[3]。楊銳就刑後,縫合屍體費銀七百五十兩[4],由四川同鄉李徵庸出資。靈柩寄居清字庵(又稱清慈寺),前來祭奠者多人[5]。被禍之際,張之洞曾致電李鴻章欲救之,終因大臣憚禍未果。

楊銳生前評論康有為:言論詭而激,不速去,且釀禍。楊銳一向討厭康有為,想不到以康黨連坐死。死後13年,其子繳呈光緒手詔,證明康有為的<衣帶詔>全是偽造[6]

家庭 编辑

說經堂楊氏[7][8]

  • 曾祖楊玉先,由江西南昌府南昌縣始遷綿竹世居城内小西街。
  • 祖楊士達,字竹虛,任山東陽穀縣縣丞,署曹縣惠民縣縣丞;祖母胡氏,旌表節孝。
  • 父楊承煦,字春林,監生,曾在小西街開過「春林堂」藥鋪,敕封修職郎,晉封奉政大夫,誥封資政大夫,生子四;母徐氏、詹氏。
  • 兄楊聰,字聽彝,同治甲子科優貢朝考第二名,同治丁卯本省鄉試舉人,覺羅官學教習,以朝考敎職,厯任鄷都、隆昌縣敎諭。終於酉陽州學正[9];妻羅氏,綿竹南里人,恩貢羅秋濤之女。
  • 兄楊袞,字補之,官名希喆,府厯;妻杜氏,父杜李仙與楊家為街鄰,曾任湖北州判。
  • 弟楊悅,字肖巗,附生,軍功保舉巡檢分發廣東,署南海縣巡檢,湖北天門縣知縣,歷官候補道。楊銳遇難後即辭官回成都,寓成都五福街九思巷。妻周氏,妾劉氏。子慶陶,女靈筠。慶陶早故,悅妻撫伯兄楊聰子慶翔為嗣(慶翔一子頂兩房)。尚有二女適德陽黃姓李姓。
  • 妻孫氏,出綿陽名門,戊戌銳遇害,氏悲憤成疾,後銳九年死去。
  • 子楊慶昶,字思永,一字勖莊,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拔貢,朝考二等授國子監學正,戊戌後數年,京師故舊來信邀慶昶出仕,時李徵庸由京官調任成都商務局總辦,慶昶馳書接洽輪船,李覆信中說:「願君為王裒勿為嵇紹」,昶得書後,遂決定終身不再出任。民國元年九月卒於成都寓所;媳蕭氏,蕭邦程孫女,江蘇揚州府經歷署瓜州司巡檢蕭鳳臺號翰臣女;妾謝氏,均無出。民國五年蕭氏下鄉遇害。民國七年謝氏撫銳長女適彰明蘇氏之子為嗣,蘇氏子名承法,行八,更名楊偉孫,別字子英。娶姨母之女德陽黃氏,後又續娶綿竹孝泉黃氏兆蘭,生子楊洪德,現在江油三合鄉。民國廿七年子英故,洪德遂投彰明外祖蘇家。洪德為銳之曾孫。
  • 長女楊夢蘭,適彰明河西鄉蘇繼祖為妻,1924年去世,蘇繼祖親書墓門一聯日「父同六君子黨難,夫踵八大家齊名」。蘇繼祖之父蘇文炳,咸豐六年丙辰科進土,曾任甘肅武威縣知縣。大女婿蘇繼祖字季培。撥貢(?),曾任甘肅敦煌教諭,繼入張之洞幕司文案,後委為湖北樊口稅捐稀查委員,銳遇難後即回家,後又遊學日本,宣統末歸里,民初就四川高等審判廳書記官。晚年息影家園,慕李白為人,因好道故。自號「鑿空道人」,著有《鑿空詩文集》、1918年在成都又木刻《鑿空詩稿》,崔映棠作序,「德一社」刊行,1931年寫成《清廷戊戌朝變記》問世,為戊戌變法重要史料。1933年臘月病故,終年六十八歲。長承法大排行居八,即撫與楊慶昶為子的楊子英。
  • 次女貞女楊慶翺,字緋雲,許安縣呂氏子嘉謨為妻,未成婚謨病故,誓不他適,過門守貞,撫倒承桃。因銳祠未建,慶昶又卒,氏奮力建父祠,出資買小西街杜氏西園基地,規模宏闊,鄉人重之,題「金陀銀瓶」四字於匾上,懸在祠中,表彰慶翺[10][11]
  • 三女適德陽黃姓,生子三人。
  • 侄楊慶翔,號雁南,成都高等師範學堂畢業,先後任教於成都建國中學,綿竹中學、綿竹立志中學等校史地教員,1954年後病故
  • 侄楊慶曾,字沂卿,補用鹽大使
  • 侄楊慶陶,候銓知縣,字皋臣,以知縣遊學日本,回國後即故,年二十四。著有《清醒閣詩集》,時人顧印愚,梁鼎芬皆稱譽之。後人又將其詩文與其妹夫廩生蕭純忠之遺作合刊,名《蕭楊詩文合刊》。銳弟子邑舉人黃尚毅有序。慶陶妻周氏,名安貞(即楊安貞)湖北人,無出。慶陶死後撫德陽黃姓親戚子為子。周氏(楊安貞)捐田六十餘畝,作楊銳祠中圖書館設備及國學研究會獎金
  • 侄女楊悅女靈筠,為廩生蕭純忠妻(純忠號一誠,是黃尚毅妻弟)。純忠早逝,靈筠守節,撫子讀書、對丈夫學業常加激勵,有詩名「苦熱行」,結句雲:「但願身入廣寒宮,寂寂清宵伴明月」,邑名土金子光極稱道之。

著述 编辑

傳世的主要著述有[12]

  • 《楊叔嶠集》三卷,內《文集》一卷、《詩集》二卷,沈宗元校,民國三年成都昌福公司鉛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
  • 《說經堂詩草》一卷,清末刻本,首都圖書館藏。
  • 《犀峰氏著稿》一卷,鈔本,雲南省圖書館藏。

紀念 编辑

楊銳墓 编辑

楊銳於1898年9月28日殉難後,其靈柩由鄉人黃尚毅和其子楊慶昶於光緒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1898年10月10日)護送出京,運回四川綿竹南門外南軒祠(今綿竹南軒中學校)側安葬。其兄楊聰的靈柩也於1902年12月7日葬於楊銳墓旁。1958年農業深耕時將二墓封土鏟平,幸得楊聰墓誌碑一件被縣文化館徵集(現存綿竹文管所)。該墓誌詳細表明楊銳下葬的地點,時間及和楊聰墓的距離,1980年代初綿竹南軒中學又在該墓地修建學生操場,因之在原址恢復墓葬已不可能的情況下,綿竹縣政府於1995年將楊銳墓遷葬城南郊劍南湖風景區,征地一畝,四周建有圍牆。題書碑文:「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楊銳之墓」,墓旁豎有保護標誌碑和楊銳生平簡介碑各一幢。現為德陽市文物保護單位。[13]

楊先生祠 编辑

楊先生祠舊址在綿竹縣城內小西街(今縣中醫院所在地)其故居,為紀念楊銳而建,祠落成於民國五年(1916年),坐西向東,面積約2600平方米,內有「紫微山館」、「說經堂」、「楊銳紀念館」、「崇經壁」、「聚書樓」、「愛蓮水榭」等建築。祠內名人楹聯甚多,堂中有民國四年袁大總統題匾「成仁取義」一件。由於文革等原因,致使楊銳故居被折毀,建為中醫院。[14]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無恨,君亦何尤,當效正學先生,啟口問成王安在
漢室黨錮、晉代清譚,振古如斯,於今為烈,恰似子胥相國,懸睛看越寇飛來。
— 康有為, 楊先生祠聯
千秋盛業,百日維新,公自大名垂宇宙
法澤長存,音容宛在,我來含淚吊英賢。
— 賴心輝, 楊先生祠聯
丹心報國死何辭,恨未血濺帝衣,明臣非罪
青史垂名期不朽,果能書忠董筆,做鬼亦雄。
— 王闓運撰,熊克武送, 楊先生祠聯
入耳子規啼,試論日下年光,弔古幾更春草碧
還家丁令返,重看巴西山色,迎神初奠荔枝紅。
— 徐世昌撰, 楊先生祠聯

參考文獻 编辑

  1. ^ 「不少記載將楊銳生年繫於1857年,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中所收楊銳的檔案,楊銳在1898年44歲,可知他生於1855年,另外王闓運在1894年日記里稱楊銳已經四十歲,因此認為楊銳生年為1855年」。《戊戌軍機四章京合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06,第44頁
  2. ^ 「第四十八名(第十三房),楊銳,年二十五歲,四川綿州綿竹優貢生」,《乙酉科順天鄉試同年全錄》
  3. ^ 《楊參政公事略》,《戊戌變法》第四冊,第66—67頁
  4. ^ 《新聞報》(1898年10月22日)
  5. ^ 黃尚毅:《楊叔嶠先生事略》,《碑傳集補》,卷十二
  6. ^ 高拜石 正中書局版 <新編古春風樓瑣記>(卅二) P168起
  7. ^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明經通譜》
  8. ^ 「楊銳世系考」,黃德明,《綿竹文史資料選輯》第4輯
  9. ^ 「楊聰,字聽彝。生而穎悟,六歲時,其父承煦授之書,過目能誦。年十三,入邑庠,因肄業省城錦江書院。時山長李惺特奬拔之,稱爲奇童。名聞川督駱文忠秉章、督學侍郎黄倬,遂以前淸同治甲子科優貢朝考第二名,時年十九,以敎職用。旋中同治丁卯本省鄉試舉人,典試者爲濟甯孫毓汶、順德李文田。以當時川省士子溺沈帖括,抛荒經術,思得一二豪傑之士爲之先導。闈中得聰二三場卷,大喜,道發刋以式多士。聰與其弟鋭相師友。於學無所不窺,如天文、地輿、算術、醫方,皆宏覽精思,務求心得,而獨長於治經。嘗嘗云:史學在多記事,以搜羅無遺爲功,如《史記》爲傅信傅疑之書,不必其盡精確也。至於說經,則體例最嚴,徵引旣須精擇,斷制尤貴卓見。器自有明以制藝取士,學者復有焚書之歎。惟一二鴻儒碩士,敦崇志節,獨抱遺經,旁稽載籍,倡起絶學,以待後進之有志於斯者,共修明之,使先聖之道不墜,如顧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皆是也。聰獨有志於是,故雖僻處西蜀,經術之美,行誼之高,爲當時鉅公所推重。南皮張文襄之洞督學四川時,特創尊經書院,慕聰之經術,嘗舉其學行以勵蜀士。貴筑丁文誠寶楨總督四川,數請見,聰嘗一往焉。不樂仕進,以朝考敎職,厯任鄷都、隆昌縣敎諭。所去,士子皆立碑以志敎思。終於酉陽州學正任,年五十四,時光緒戊戍六月也。生平箸書藏於家,所修綿竹縣志未成書,惟存典禮一篇,尤足爲中朝大議改制之助。民國元年,門人黄尚毅印呈省署,批云:援據精確,宗旨純正,猶見先正典型,型自是必傳之(作至志中嚴辯淫祀界說,尤團有功世敎)」,(民國)《綿竹縣志》
  10. ^ 「呂楊氏,邑西秀水場呂嘉謨妻,綿竹舉人楊銳女,選拔景輰之姊也。嘉謨幼時聘定,長將完婚,尚未及期,突以病故。厥後銳探問其志願,女曰:吾間婦人之義,從一而終,願終其身於呂,曷敢有他志乎?銳見其心已史,乃治裝歸呂,對靈成禮,以為夫婦,可謂女中之君子也。且而上奉孀姑,尤能盡職」,(民國)《安縣志》五十二下
  11. ^ 「楊慶翺,京卿楊鋭之次女。許字安縣吕嘉謨,未嫁而夫死,過門守貞,撫姪承祧。鋭子拔貢慶昶卒,氏建父祠,規模閎關,鄲人重之,題《金陀銀瓶匾》,懸於祠中,表彰慶翺也」,(民國)《綿竹縣志》
  12. ^ 柯愈春著。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中冊)。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13. ^ 寧志奇「百年風雲仰鐵肩——戊戌六君子楊銳故里遺迹攬勝」王培生張昌祿。《綿竹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1998年10月第1版.
  14. ^ 「楊先生祠」,黃德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綿竹縣委員會。《綿竹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

楊銳, 清朝, 杨锐, 1855年, 1898年9月28日, 字退之, 易字叔峤, 又字钝叔, 號蟬隱, 四川绵竹縣人, 戊戌六君子之一, 清末维新派人士, 楊銳大清軍機章京籍貫, 四川綿竹縣出生, 1855年, 日逝世, 1898年9月28日配偶, 孫氏親屬, 曾祖楊玉先, 祖楊士達, 父楊承煦, 母徐氏, 詹氏出身光緒十一年乙酉科順天鄉試舉人著作, 目录, 生平, 家庭, 著述, 紀念, 楊銳墓, 楊先生祠, 參考文獻生平, 编辑杨锐肄业于尊经书院, 光緒八年壬午科优贡, 朝考第一, 試用知县, 张之洞督两广,. 杨锐 1855年 1 1898年9月28日 字退之 易字叔峤 又字钝叔 號蟬隱 四川绵竹縣人 戊戌六君子之一 清末维新派人士 楊銳大清軍機章京籍貫 四川綿竹縣出生 1855年 月 日逝世 1898年9月28日配偶 孫氏親屬 曾祖楊玉先 祖楊士達 父楊承煦 母徐氏 詹氏出身光緒十一年乙酉科順天鄉試舉人著作 目录 1 生平 2 家庭 3 著述 4 紀念 4 1 楊銳墓 4 2 楊先生祠 5 參考文獻生平 编辑杨锐肄业于尊经书院 光緒八年壬午科优贡 朝考第一 試用知县 张之洞督两广 杨锐跟随赴粤 光绪十一年中式乙酉科顺天乡试第四十八名舉人 2 考取内阁中书 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 戊戌变法期间 经陈宝箴推荐 与谭嗣同 林旭 刘光第并加四品卿 充军机章京 参新政 戊戌政变中 9月24日凌晨 在绳匠胡同寓所被捕 与谭嗣同等 总称戊戌六君子 同时被杀害 臨刑前 楊銳多次質問自己的罪名 被監斬官剛毅拒絕 就刑時 血噴涌丈余 3 楊銳就刑後 縫合屍體費銀七百五十兩 4 由四川同鄉李徵庸出資 靈柩寄居清字庵 又稱清慈寺 前來祭奠者多人 5 被禍之際 張之洞曾致電李鴻章欲救之 終因大臣憚禍未果 楊銳生前評論康有為 言論詭而激 不速去 且釀禍 楊銳一向討厭康有為 想不到以康黨連坐死 死後13年 其子繳呈光緒手詔 證明康有為的 lt 衣帶詔 gt 全是偽造 6 家庭 编辑說經堂楊氏 7 8 曾祖楊玉先 由江西南昌府南昌縣始遷綿竹世居城内小西街 祖楊士達 字竹虛 任山東陽穀縣縣丞 署曹縣 惠民縣縣丞 祖母胡氏 旌表節孝 父楊承煦 字春林 監生 曾在小西街開過 春林堂 藥鋪 敕封修職郎 晉封奉政大夫 誥封資政大夫 生子四 母徐氏 詹氏 兄楊聰 字聽彝 同治甲子科優貢朝考第二名 同治丁卯本省鄉試舉人 覺羅官學教習 以朝考敎職 厯任鄷都 隆昌縣敎諭 終於酉陽州學正 9 妻羅氏 綿竹南里人 恩貢羅秋濤之女 兄楊袞 字補之 官名希喆 府厯 妻杜氏 父杜李仙與楊家為街鄰 曾任湖北州判 弟楊悅 字肖巗 附生 軍功保舉巡檢分發廣東 署南海縣巡檢 湖北天門縣知縣 歷官候補道 楊銳遇難後即辭官回成都 寓成都五福街九思巷 妻周氏 妾劉氏 子慶陶 女靈筠 慶陶早故 悅妻撫伯兄楊聰子慶翔為嗣 慶翔一子頂兩房 尚有二女適德陽黃姓李姓 妻孫氏 出綿陽名門 戊戌銳遇害 氏悲憤成疾 後銳九年死去 子楊慶昶 字思永 一字勖莊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拔貢 朝考二等授國子監學正 戊戌後數年 京師故舊來信邀慶昶出仕 時李徵庸由京官調任成都商務局總辦 慶昶馳書接洽輪船 李覆信中說 願君為王裒勿為嵇紹 昶得書後 遂決定終身不再出任 民國元年九月卒於成都寓所 媳蕭氏 蕭邦程孫女 江蘇揚州府經歷署瓜州司巡檢蕭鳳臺號翰臣女 妾謝氏 均無出 民國五年蕭氏下鄉遇害 民國七年謝氏撫銳長女適彰明蘇氏之子為嗣 蘇氏子名承法 行八 更名楊偉孫 別字子英 娶姨母之女德陽黃氏 後又續娶綿竹孝泉黃氏兆蘭 生子楊洪德 現在江油三合鄉 民國廿七年子英故 洪德遂投彰明外祖蘇家 洪德為銳之曾孫 長女楊夢蘭 適彰明河西鄉蘇繼祖為妻 1924年去世 蘇繼祖親書墓門一聯日 父同六君子黨難 夫踵八大家齊名 蘇繼祖之父蘇文炳 咸豐六年丙辰科進土 曾任甘肅武威縣知縣 大女婿蘇繼祖字季培 撥貢 曾任甘肅敦煌教諭 繼入張之洞幕司文案 後委為湖北樊口稅捐稀查委員 銳遇難後即回家 後又遊學日本 宣統末歸里 民初就四川高等審判廳書記官 晚年息影家園 慕李白為人 因好道故 自號 鑿空道人 著有 鑿空詩文集 1918年在成都又木刻 鑿空詩稿 崔映棠作序 德一社 刊行 1931年寫成 清廷戊戌朝變記 問世 為戊戌變法重要史料 1933年臘月病故 終年六十八歲 長承法大排行居八 即撫與楊慶昶為子的楊子英 次女貞女楊慶翺 字緋雲 許安縣呂氏子嘉謨為妻 未成婚謨病故 誓不他適 過門守貞 撫倒承桃 因銳祠未建 慶昶又卒 氏奮力建父祠 出資買小西街杜氏西園基地 規模宏闊 鄉人重之 題 金陀銀瓶 四字於匾上 懸在祠中 表彰慶翺 10 11 三女適德陽黃姓 生子三人 侄楊慶翔 號雁南 成都高等師範學堂畢業 先後任教於成都建國中學 綿竹中學 綿竹立志中學等校史地教員 1954年後病故 侄楊慶曾 字沂卿 補用鹽大使 侄楊慶陶 候銓知縣 字皋臣 以知縣遊學日本 回國後即故 年二十四 著有 清醒閣詩集 時人顧印愚 梁鼎芬皆稱譽之 後人又將其詩文與其妹夫廩生蕭純忠之遺作合刊 名 蕭楊詩文合刊 銳弟子邑舉人黃尚毅有序 慶陶妻周氏 名安貞 即楊安貞 湖北人 無出 慶陶死後撫德陽黃姓親戚子為子 周氏 楊安貞 捐田六十餘畝 作楊銳祠中圖書館設備及國學研究會獎金 侄女楊悅女靈筠 為廩生蕭純忠妻 純忠號一誠 是黃尚毅妻弟 純忠早逝 靈筠守節 撫子讀書 對丈夫學業常加激勵 有詩名 苦熱行 結句雲 但願身入廣寒宮 寂寂清宵伴明月 邑名土金子光極稱道之 著述 编辑傳世的主要著述有 12 楊叔嶠集 三卷 內 文集 一卷 詩集 二卷 沈宗元校 民國三年成都昌福公司鉛印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 說經堂詩草 一卷 清末刻本 首都圖書館藏 犀峰氏著稿 一卷 鈔本 雲南省圖書館藏 紀念 编辑楊銳墓 编辑 楊銳於1898年9月28日殉難後 其靈柩由鄉人黃尚毅和其子楊慶昶於光緒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1898年10月10日 護送出京 運回四川綿竹南門外南軒祠 今綿竹南軒中學校 側安葬 其兄楊聰的靈柩也於1902年12月7日葬於楊銳墓旁 1958年農業深耕時將二墓封土鏟平 幸得楊聰墓誌碑一件被縣文化館徵集 現存綿竹文管所 該墓誌詳細表明楊銳下葬的地點 時間及和楊聰墓的距離 1980年代初綿竹南軒中學又在該墓地修建學生操場 因之在原址恢復墓葬已不可能的情況下 綿竹縣政府於1995年將楊銳墓遷葬城南郊劍南湖風景區 征地一畝 四周建有圍牆 題書碑文 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楊銳之墓 墓旁豎有保護標誌碑和楊銳生平簡介碑各一幢 現為德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13 楊先生祠 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 清史稿 卷464 楊銳楊先生祠舊址在綿竹縣城內小西街 今縣中醫院所在地 其故居 為紀念楊銳而建 祠落成於民國五年 1916年 坐西向東 面積約2600平方米 內有 紫微山館 說經堂 楊銳紀念館 崇經壁 聚書樓 愛蓮水榭 等建築 祠內名人楹聯甚多 堂中有民國四年袁大總統題匾 成仁取義 一件 由於文革等原因 致使楊銳故居被折毀 建為中醫院 14 殷干酷刑 宋岳枉戮 臣本無恨 君亦何尤 當效正學先生 啟口問成王安在 漢室黨錮 晉代清譚 振古如斯 於今為烈 恰似子胥相國 懸睛看越寇飛來 康有為 楊先生祠聯 千秋盛業 百日維新 公自大名垂宇宙 法澤長存 音容宛在 我來含淚吊英賢 賴心輝 楊先生祠聯 丹心報國死何辭 恨未血濺帝衣 明臣非罪 青史垂名期不朽 果能書忠董筆 做鬼亦雄 王闓運撰 熊克武送 楊先生祠聯 入耳子規啼 試論日下年光 弔古幾更春草碧 還家丁令返 重看巴西山色 迎神初奠荔枝紅 徐世昌撰 楊先生祠聯參考文獻 编辑 不少記載將楊銳生年繫於1857年 據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 中所收楊銳的檔案 楊銳在1898年44歲 可知他生於1855年 另外王闓運在1894年日記里稱楊銳已經四十歲 因此認為楊銳生年為1855年 戊戌軍機四章京合譜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 06 第44頁 第四十八名 第十三房 楊銳 年二十五歲 四川綿州綿竹優貢生 乙酉科順天鄉試同年全錄 楊參政公事略 戊戌變法 第四冊 第66 67頁 新聞報 1898年10月22日 黃尚毅 楊叔嶠先生事略 碑傳集補 卷十二 高拜石 正中書局版 lt 新編古春風樓瑣記 gt 卅二 P168起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明經通譜 楊銳世系考 黃德明 綿竹文史資料選輯 第4輯 楊聰 字聽彝 生而穎悟 六歲時 其父承煦授之書 過目能誦 年十三 入邑庠 因肄業省城錦江書院 時山長李惺特奬拔之 稱爲奇童 名聞川督駱文忠秉章 督學侍郎黄倬 遂以前淸同治甲子科優貢朝考第二名 時年十九 以敎職用 旋中同治丁卯本省鄉試舉人 典試者爲濟甯孫毓汶 順德李文田 以當時川省士子溺沈帖括 抛荒經術 思得一二豪傑之士爲之先導 闈中得聰二三場卷 大喜 道發刋以式多士 聰與其弟鋭相師友 於學無所不窺 如天文 地輿 算術 醫方 皆宏覽精思 務求心得 而獨長於治經 嘗嘗云 史學在多記事 以搜羅無遺爲功 如 史記 爲傅信傅疑之書 不必其盡精確也 至於說經 則體例最嚴 徵引旣須精擇 斷制尤貴卓見 器自有明以制藝取士 學者復有焚書之歎 惟一二鴻儒碩士 敦崇志節 獨抱遺經 旁稽載籍 倡起絶學 以待後進之有志於斯者 共修明之 使先聖之道不墜 如顧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皆是也 聰獨有志於是 故雖僻處西蜀 經術之美 行誼之高 爲當時鉅公所推重 南皮張文襄之洞督學四川時 特創尊經書院 慕聰之經術 嘗舉其學行以勵蜀士 貴筑丁文誠寶楨總督四川 數請見 聰嘗一往焉 不樂仕進 以朝考敎職 厯任鄷都 隆昌縣敎諭 所去 士子皆立碑以志敎思 終於酉陽州學正任 年五十四 時光緒戊戍六月也 生平箸書藏於家 所修綿竹縣志未成書 惟存典禮一篇 尤足爲中朝大議改制之助 民國元年 門人黄尚毅印呈省署 批云 援據精確 宗旨純正 猶見先正典型 型自是必傳之 作至志中嚴辯淫祀界說 尤團有功世敎 民國 綿竹縣志 呂楊氏 邑西秀水場呂嘉謨妻 綿竹舉人楊銳女 選拔景輰之姊也 嘉謨幼時聘定 長將完婚 尚未及期 突以病故 厥後銳探問其志願 女曰 吾間婦人之義 從一而終 願終其身於呂 曷敢有他志乎 銳見其心已史 乃治裝歸呂 對靈成禮 以為夫婦 可謂女中之君子也 且而上奉孀姑 尤能盡職 民國 安縣志 五十二下 楊慶翺 京卿楊鋭之次女 許字安縣吕嘉謨 未嫁而夫死 過門守貞 撫姪承祧 鋭子拔貢慶昶卒 氏建父祠 規模閎關 鄲人重之 題 金陀銀瓶匾 懸於祠中 表彰慶翺也 民國 綿竹縣志 柯愈春著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 中冊 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年11月第1版 寧志奇 百年風雲仰鐵肩 戊戌六君子楊銳故里遺迹攬勝 王培生張昌祿 綿竹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 1998年10月第1版 楊先生祠 黃德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綿竹縣委員會 綿竹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 清史稿戊戌六君子谭嗣同 林旭 杨锐 楊深秀 劉光第 康广仁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楊銳 清朝 amp oldid 8067363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