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桂良

桂良满语ᡤᡠᡳ᠌ᠯᡳᠶᠠᠩ穆麟德轉寫guiliyang,1785年—1862年),姓瓜爾佳氏燕山滿洲正紅旗人,清朝重臣。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直隸總督東閣大學士文华殿大学士軍機大臣。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时,受命与“督办和局”钦差大臣奕訢办理议和事宜,10月,签订中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同治元年7月病死,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

桂良

大清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內大臣
族裔 滿洲
旗籍 正紅旗
字號 燕山
諡號 文端
出生 乾隆五十年(1785年)
逝世 同治元年(1862年)
京师顺天府
親屬 祖父:塞德立
父:玉德
岳父:肃亲王永锡
兄:大哥俊良、二哥斌良
弟:四弟岳良、五弟徵良、六弟法良
子:延禧、延祚、延祺、延祜
女婿:恭忠亲王奕訢、惠端親王綿愉
外孫:郡王銜果敏貝勒載澂、追封奉恩輔國公載濬、親王銜惠敬郡王奕詳

生平

嘉庆年间

桂良是闽浙总督玉德之子。嘉慶十三年(1808年),由貢生禮部主事,晋员外郎,外放四川顺庆知府,调成都。历任建昌道河南按察使四川广东江西布政使[1]

道光年间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升任河南巡抚。嘉庆年间,林清李文成等发动癸酉之变失败后,汲县潞州屯坟塔仍然祭祀天理教的神明“无生老母”,习教者仍然很多。御史黄爵滋上言后,道光帝命桂良调查整治,摧毁这些坟庙,桂良寻访发现河南境内无生庙三十九所,一并摧毁;对失察的地方官,各有谴责罢黜。道光十九年(1839年),升任湖广总督,调闽浙,又调云贵[2]

道光二十年(1840年),兼署云南巡抚。云南省多盗盗贼,桂良奏定缉捕章程;又请求迤南、迤西、迤东各标营官兵责成巡道就近稽察。当时贵州诸苗蠢动,镇远黎平都匀古州等地苗民尤其凶悍,州县地方政府不能控制,桂良上奏请求挑选精兵专事围剿逮捕不受控制的苗民[3]。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桂良入觐,被留在中央,署理兵部尚书,兼正白旗汉军都统。旋即外放为热河都统。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应召来京,授任镶红旗汉军都统,以其侧室所生庶女嫁与道光帝六子奕訢(恭亲王)为福晋[4]

咸丰年间

 
画作《簽訂天津條約》,簽訂者左起分別為花沙納額爾金、桂良、英海軍上將西摩爾[5]

咸丰元年(1851年),桂良署理吏部尚书,外放为福州将军。咸丰二年(1852年),召授兵部尚书。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攻陷江宁,京师戒严。桂良上疏请求京师各城门稽查增派八旗章京兵丁,增补城上兵房人员,咸丰帝批准。不久,太平军北伐直隶总督讷尔经额率军离开省城组织防御,清廷命桂良驻军保定为后路声援,兼防西路要隘。望都唐县土匪起事,桂良逮捕并诛杀了他们[6]。是年秋,太平军由山西进攻直隶南部,讷尔经额大军在临洺关溃败,隆平柏乡相继失守。讷尔经额被解职逮捕,咸丰帝授桂良为直隶总督,下诏责令他同都统胜保速筹防剿。直隶布政使张集馨出兵延后耽搁,桂良弹劾罢免了他。太平军入侵正定定州深州河间天津,声势浩大,于是桂良率提督张殿元守卫保定,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统帅大军驻扎通州保卫京师,胜保督师进剿。咸丰四年(1854年),清军在独流镇取得胜利,太平军撤往阜城,又撤往连镇,僧格林沁、胜保会攻太平军,太平军分兵进入山东,胜保率军追击。桂良派遣张殿元赴武邑防堵,并弹劾散秩大臣穆輅、健銳營翼長雙僖縱兵傷官擾民[7]

是年秋,英国、美国军舰到达大沽,咸丰帝命桂良相机办理。清廷很快将前任盐政崇纶归其调遣,令桂良赴天津与英美代表讨论。英香港总督宝宁提出十六条要求,包括在北京派驻公使、践行广州入城之约,中外官员以平等礼仪接见,修改先前条约规定的通商税;美国驻华公使麦莲则仅提及通商一事。崇纶等人严拒公使驻京,其余事项则令其前往广州听候两广总督查办。双方多次讨论不得要领,宝宁等人旋即离去[8]。咸丰五年(1855年),僧格林沁接连击败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先后被擒杀。咸丰七年(1857年),桂良拜东阁大学士,管理刑部,兼正蓝旗蒙古都统[9]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砲台、直逼天津,奉派與花沙納欽差大臣趕往天津談判,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桂良属于主和派。同年晋文华殿大学士,授内大臣。偕兩江總督何桂清上海與英、法、美等國議定通商稅則,簽署《通商章程善後條約》[11]。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重佔天津,桂良會同直隸總督恆福在天津與英、法議和,疏請全部接受英、法所提各項要求。英法提出增兵费,入京换约,咸丰帝严诏拒绝。同年九月,咸丰帝逃往熱河避暑山庄(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受命與恭親王奕訢留守北京,負責和議。十月,簽訂中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設總理衙門,桂良出任大臣,協助奕訢主持外交、通商事務。同年,慈禧與奕訢發動政變,廢除八大臣,桂良入值軍機大臣[12]

同治年间

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桂良病卒,追赠太傅,入祀贤良祠,諡號文端[13]

家庭

  • 父闽浙总督玉德。
  • 胞兄斌良,刑部侍郎、驻藏大臣,著有《抱沖齋詩集》36卷,《眠琴僊館詞》1卷。女一瓜爾佳氏,嫁镶黄旗满洲、道光辛丑科進士馬佳氏寶珣(父礼部尚书勤直公昇寅;胞兄寶琳,其子度支部尚書紹英、咸豐丙辰科進士紹祺);女二瓜爾佳氏,嫁正蓝旗蒙古文琇(父熙綸,祖父武英殿大學士松筠);女三瓜爾佳氏,嫁宗室奕保(父莊質親王綿譁)。
  • 胞弟徵良;妻薩爾圖克氏,其父正白旗蒙古、陝甘總督勤襄公惠齡,母楊氏(父內務府正黃旗漢軍、兵部侍郎虔禮寶,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進士楊鍾羲之高祖)。
  • 胞姊瓜爾佳氏,嫁鑲黃旗滿洲鈕祜祿氏英麟,其父户部尚書傅森 (军机大臣)
  • 妻愛新覺羅氏,肃亲王永锡之女,生于乾隆五十年,卒于嘉庆二十一年,年三十二岁。
  • 子延禧;妻愛新覺羅氏,其父鄭慎親王烏爾恭阿(嫡福晉富察氏,其父镶黄旗满洲、追封嘉勇郡王、文襄公福康安),祖父鄭恭親王積哈納。
  • 子延祚;妻薩克達氏百保(字友蘭,号長白女史),著有《冷紅軒詩集》二卷(胞兄鑲黃旗滿洲、道光甲辰科進士崇保;胞姊薩克達氏,嫁内务府正黄旗汉军乾隆壬辰(1772)进士张氏百齡之孙玉年)。其子署浙江布政史、騎都尉、壯介公麟趾 (瓜爾佳氏);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太平軍攻破杭州,麟趾殉难,百保怀子布政史印,投池死。
  • 子延祺;妻王氏,其父汉军旗王羹,先祖有三等誠武伯王毓秀、三等伯王之鼎、二等子王世選。
  • 女瓜爾佳氏(母愛新覺羅氏),嫁正白旗滿洲、道光甲午科舉人章佳氏慶霖(父馬蘭鎮總兵容照,祖父乾隆五十四年联捷進士那彥成)。
  • 女瓜爾佳氏(庶母杨氏),嫁恭亲王奕訢,其女荣寿固伦公主
  • 女瓜爾佳氏(庶母杨氏),嫁广州将军、镶红旗满洲他他拉氏长善(其父闽浙、陕甘总督裕泰)。
  • 女瓜爾佳氏(庶母傅氏),惠端親王綿愉繼福晉;綿愉的側福晉楊佳氏,属内务府正黄旗汉军、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進士楊鍾羲家族。
  • 女瓜爾佳氏(庶母傅氏),嫁正藍旗滿洲、禮部員外郎赫舍里氏松齡(父道光壬辰恩科進士舒兴阿 (赫舍里氏),祖父杭州將軍成明;胞姊赫舍里氏嫁咸豐丙辰科進士正藍旗宗室延煦)。
  • 女瓜爾佳氏(庶母童氏),嫁正黃旗滿洲卜拉木氏訥津(父吉林將軍經額布;胞姊卜拉木氏嫁鑲黃旗滿洲、道光甲辰科進士薩克達氏崇保)。
  • 女瓜爾佳氏(庶母童氏),嫁正白旗滿洲、咸豐壬子科進士費莫氏衍秀

参考

  1. ^ 《清史稿》(卷388):“桂良,字燕山,瓜爾佳氏,滿洲正紅旗人,閩浙總督玉德子。入貲為禮部主事,晉員外郎。出為四川順慶知府,調成都。歷建昌道,河南按察使,四川、廣東、江西布政使。”
  2. ^ 《清史稿》(卷388):“道光十四年,擢河南巡撫。嘉慶中,林清、李文成等以八卦教倡亂,既誅,而汲縣潞州屯墳塔猶祀其神曰“無生老母”,習教者猶眾。御史黃爵滋以為言,命桂良察治,毀其墳廟,廉得河南境內無生廟三十九所,並毀之;地方官失察,譴黜有差。十九年,擢湖廣總督,調閩浙,又調雲貴。”
  3. ^ 《清史稿》(卷388):“二十年,兼署雲南巡撫。滇省多盜,奏定緝捕章程;又請迤南、迤西、迤東各標營官兵責成巡道就近稽察。時貴州諸苗蠢動,鎮遠、黎平、都勻、古州苗尤悍,州縣不能製,疏請遴勁兵專主剿捕。”
  4. ^ 《清史稿》(卷388):“二十五年,入覲,留京,署兵部尚書,兼正白旗漢軍都統。尋出為熱河都統。二十八年,召來京,以其女妻皇六子奕,授鑲紅旗漢軍都統。”
  5. ^ Antique Prints of China. [2010-12-31]. (原始内容于2010-11-14). 
  6. ^ 《清史稿》(卷388):“咸豐元年,署吏部尚書,出為福州將軍。二年,召授兵部尚書。三年,粵匪陷江寧,京師戒嚴。桂良疏請各城門稽查增派八旗章京兵丁,補葺城上兵房,從之。未幾,粵匪竄河北,直隸總督訥爾經額出省防剿,命桂良駐保定為後路聲援,兼防西路要隘。望都、唐縣土匪起,捕誅之。”
  7. ^ 《清史稿》(卷388):“是年秋,賊由山西犯畿南,訥爾經額師潰於臨洺關,隆平、柏鄉相繼陷。訥爾經額褫職逮治,授桂良直隸總督,詔責偕都統勝保速籌防剿。布政使張集馨出兵遷延,劾罷之。賊竄正定、定州、深州、河間、天津,勢剽甚,於是桂良率提督張殿元守保定,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統大兵駐通州衛京師,勝保督師進剿。四年,大捷於獨流鎮,賊走踞阜城,又走連鎮,僧格林沁、勝保會攻,賊分竄山東,勝保追擊之。桂良遣張殿元赴武邑防堵,劾散秩大臣穆輅、健銳營翼長雙僖縱兵傷官擾民,議譴。”
  8. ^ 《清史稿》(卷388):“秋,英吉利、美利堅兩國兵船至大沽。時賊氛未靖,詔戒張皇,命桂良相機辦理。尋以前任鹽政崇綸歸調遣,令赴天津會議。英酋咆呤要索十六條,欲遣官駐京及踐廣州入城之約,中外官平禮接見,通商稅則變通舊約;美酋麥蓮則僅言通商一端。崇綸等嚴拒其駐京,馀事令赴廣東聽總督查辦。屢議無要領,咆呤等尋去。”
  9. ^ 《清史稿》(卷388):“五年,僧格林沁連大破賊,賊首林鳳祥、李開芳先後就擒伏誅,畿輔肅清。七年,召拜東閣大學士,管理刑部,兼正藍旗蒙古都統。”
  10. ^ 《清史稿》(卷388):“八年春,英、法、俄、美四國聯軍北犯,毀大沽砲台,泊天津城下,聲言將犯京師。倉猝援軍未集,命桂良偕尚書花沙納往議。敵情猖肆,要求益多:以遣官駐京、內江通商、內地遊行、兵費賠償後,始交還廣東省城。四事廷議不允。復起故大學士耆英同與議,英人尤不悅,拒之,耆英以擅回京獲罪。桂良等議久不決,廷臣多主戰,實不足恃,而敵日以進兵為恐哧。俄、美兩國調停其間,卒徇所請定議,而通商稅則俟於上海詳定之。”
  11. ^ 《清史稿》(卷388):“五月,簽約退兵,遂命桂良偕花沙納赴上海,武備院卿明善、刑部員外郎段承實副之,會同兩江總督何桂清議稅則。文宗憤和約之成出於不得已,或獻策許全免入口稅以市惠,冀改易駐京諸條,密授桂良等機宜。八月,至上海,晉文華殿大學士,授內大臣。桂清力言免稅之不可,改約之難成,桂良亦贊其議,上甚怒,必責其補救一二端,而各國因廣東民團仍與為難,且出示偽載諭旨,堅欲罷兩廣總督黃宗漢,停撤民團。桂良等疏聞,乃解宗漢通商大臣,改授桂清。桂良等噤不敢言罷駐京諸事,先議稅則。”
  12. ^ 《清史稿》(卷388):“十二月,英使額羅金遽率兵船赴廣東,遂罷議。九年,回京,僅美利堅一國遵換通商之約,英軍复犯大沽,僧格林沁預設備,兵至,擊退之。十年,英法聯軍大舉來犯,我師失利。七月,復命桂良赴天津議和,要增兵費,入京換約,嚴詔拒絕。敵陷天津,進逼京師,上幸熱河,恭親王奕留守主撫議,桂良與焉。九月,於禮部換約,視八年原議益增條款,事具邦交志。尋命督辦各國通商事務。十一年,穆宗即位,回京,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13. ^ 《清史稿》(卷388):“同治元年,卒,優恤,贈太傅,祀賢良祠,諡文端。”
官衔
前任:
特登額
清朝兵部滿尚書
咸豐二年四月辛丑 - 咸豐三年九月丙午
1852年6月8日 - 1853年10月6日
繼任:
阿靈阿

桂良, 这是满族传统命名, 只称名而不与姓氏连用, 其姓氏为瓜尔佳, 满语, ᡤᡠᡳ, ᠯᡳᠶᠠᠩ, 穆麟德轉寫, guiliyang, 1785年, 1862年, 姓瓜爾佳氏, 字燕山, 滿洲正紅旗人, 清朝重臣, 兵部尚書, 吏部尚書, 直隸總督, 東閣大學士, 文华殿大学士, 軍機大臣, 咸丰十年, 1860,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 咸丰帝逃往热河时, 受命与, 督办和局, 钦差大臣奕訢办理议和事宜, 10月, 签订中俄, 中英, 中法, 北京条约, 同治元年7月病死, 谥号文端, 入祀贤良祠, 大清太子太保文. 这是满族传统命名 只称名而不与姓氏连用 其姓氏为瓜尔佳 桂良 满语 ᡤᡠᡳ ᠯᡳᠶᠠᠩ 穆麟德轉寫 guiliyang 1785年 1862年 姓瓜爾佳氏 字燕山 滿洲正紅旗人 清朝重臣 兵部尚書 吏部尚書 直隸總督 東閣大學士 文华殿大学士 軍機大臣 咸丰十年 1860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 咸丰帝逃往热河时 受命与 督办和局 钦差大臣奕訢办理议和事宜 10月 签订中俄 中英 中法 北京条约 同治元年7月病死 谥号文端 入祀贤良祠 桂良大清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內大臣族裔 滿洲旗籍 正紅旗字號 燕山諡號 文端出生 乾隆五十年 1785年 逝世 同治元年 1862年 京师顺天府親屬 祖父 塞德立父 玉德岳父 肃亲王永锡兄 大哥俊良 二哥斌良弟 四弟岳良 五弟徵良 六弟法良子 延禧 延祚 延祺 延祜女婿 恭忠亲王奕訢 惠端親王綿愉外孫 郡王銜果敏貝勒載澂 追封奉恩輔國公載濬 親王銜惠敬郡王奕詳 目录 1 生平 1 1 嘉庆年间 1 2 道光年间 1 3 咸丰年间 1 4 同治年间 2 家庭 3 参考生平 编辑嘉庆年间 编辑 桂良是闽浙总督玉德之子 嘉慶十三年 1808年 由貢生捐禮部主事 晋员外郎 外放四川顺庆知府 调成都 历任建昌道 河南按察使 四川 广东 江西布政使 1 道光年间 编辑 道光十四年 1834年 升任河南巡抚 嘉庆年间 林清 李文成等发动癸酉之变失败后 汲县潞州屯坟塔仍然祭祀天理教的神明 无生老母 习教者仍然很多 御史黄爵滋上言后 道光帝命桂良调查整治 摧毁这些坟庙 桂良寻访发现河南境内无生庙三十九所 一并摧毁 对失察的地方官 各有谴责罢黜 道光十九年 1839年 升任湖广总督 调闽浙 又调云贵 2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兼署云南巡抚 云南省多盗盗贼 桂良奏定缉捕章程 又请求迤南 迤西 迤东各标营官兵责成巡道就近稽察 当时贵州诸苗蠢动 镇远 黎平 都匀 古州等地苗民尤其凶悍 州县地方政府不能控制 桂良上奏请求挑选精兵专事围剿逮捕不受控制的苗民 3 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 桂良入觐 被留在中央 署理兵部尚书 兼正白旗汉军都统 旋即外放为热河都统 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 应召来京 授任镶红旗汉军都统 以其侧室所生庶女嫁与道光帝六子奕訢 恭亲王 为福晋 4 咸丰年间 编辑 画作 簽訂天津條約 簽訂者左起分別為花沙納 額爾金 桂良 英海軍上將西摩爾 5 咸丰元年 1851年 桂良署理吏部尚书 外放为福州将军 咸丰二年 1852年 召授兵部尚书 咸丰三年 1853年 太平天国攻陷江宁 京师戒严 桂良上疏请求京师各城门稽查增派八旗章京兵丁 增补城上兵房人员 咸丰帝批准 不久 太平军北伐 直隶总督讷尔经额率军离开省城组织防御 清廷命桂良驻军保定为后路声援 兼防西路要隘 望都 唐县土匪起事 桂良逮捕并诛杀了他们 6 是年秋 太平军由山西进攻直隶南部 讷尔经额大军在临洺关溃败 隆平 柏乡相继失守 讷尔经额被解职逮捕 咸丰帝授桂良为直隶总督 下诏责令他同都统胜保速筹防剿 直隶布政使张集馨出兵延后耽搁 桂良弹劾罢免了他 太平军入侵正定 定州 深州 河间 天津 声势浩大 于是桂良率提督张殿元守卫保定 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统帅大军驻扎通州保卫京师 胜保督师进剿 咸丰四年 1854年 清军在独流镇取得胜利 太平军撤往阜城 又撤往连镇 僧格林沁 胜保会攻太平军 太平军分兵进入山东 胜保率军追击 桂良派遣张殿元赴武邑防堵 并弹劾散秩大臣穆輅 健銳營翼長雙僖縱兵傷官擾民 7 是年秋 英国 美国军舰到达大沽 咸丰帝命桂良相机办理 清廷很快将前任盐政崇纶归其调遣 令桂良赴天津与英美代表讨论 英香港总督宝宁提出十六条要求 包括在北京派驻公使 践行广州入城之约 中外官员以平等礼仪接见 修改先前条约规定的通商税 美国驻华公使麦莲则仅提及通商一事 崇纶等人严拒公使驻京 其余事项则令其前往广州听候两广总督查办 双方多次讨论不得要领 宝宁等人旋即离去 8 咸丰五年 1855年 僧格林沁接连击败太平军 林凤祥 李开芳先后被擒杀 咸丰七年 1857年 桂良拜东阁大学士 管理刑部 兼正蓝旗蒙古都统 9 咸丰八年 1858年 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砲台 直逼天津 奉派與花沙納為欽差大臣趕往天津談判 與俄 美 英 法四國分別簽訂 天津條約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桂良属于主和派 同年晋文华殿大学士 授内大臣 偕兩江總督何桂清在上海與英 法 美等國議定通商稅則 簽署 通商章程善後條約 11 咸丰十年 1860年 英法聯軍重佔天津 桂良會同直隸總督恆福在天津與英 法議和 疏請全部接受英 法所提各項要求 英法提出增兵费 入京换约 咸丰帝严诏拒绝 同年九月 咸丰帝逃往熱河避暑山庄 在今河北省承德市 受命與恭親王奕訢留守北京 負責和議 十月 簽訂中俄 中英 中法 北京條約 咸丰十一年 1861年 清設總理衙門 桂良出任大臣 協助奕訢主持外交 通商事務 同年 慈禧與奕訢發動政變 廢除八大臣 桂良入值軍機大臣 12 同治年间 编辑 同治元年 1862年 七月 桂良病卒 追赠太傅 入祀贤良祠 諡號文端 13 家庭 编辑父闽浙总督玉德 胞兄斌良 刑部侍郎 驻藏大臣 著有 抱沖齋詩集 36卷 眠琴僊館詞 1卷 女一瓜爾佳氏 嫁镶黄旗满洲 道光辛丑科進士馬佳氏寶珣 父礼部尚书勤直公昇寅 胞兄寶琳 其子度支部尚書紹英 咸豐丙辰科進士紹祺 女二瓜爾佳氏 嫁正蓝旗蒙古文琇 父熙綸 祖父武英殿大學士松筠 女三瓜爾佳氏 嫁宗室奕保 父莊質親王綿譁 胞弟徵良 妻薩爾圖克氏 其父正白旗蒙古 陝甘總督勤襄公惠齡 母楊氏 父內務府正黃旗漢軍 兵部侍郎虔禮寶 光绪十五年己丑 1889 進士楊鍾羲之高祖 胞姊瓜爾佳氏 嫁鑲黃旗滿洲鈕祜祿氏英麟 其父户部尚書傅森 军机大臣 妻愛新覺羅氏 肃亲王永锡之女 生于乾隆五十年 卒于嘉庆二十一年 年三十二岁 子延禧 妻愛新覺羅氏 其父鄭慎親王烏爾恭阿 嫡福晉富察氏 其父镶黄旗满洲 追封嘉勇郡王 文襄公福康安 祖父鄭恭親王積哈納 子延祚 妻薩克達氏百保 字友蘭 号長白女史 著有 冷紅軒詩集 二卷 胞兄鑲黃旗滿洲 道光甲辰科進士崇保 胞姊薩克達氏 嫁内务府正黄旗汉军乾隆壬辰 1772 进士张氏百齡之孙玉年 其子署浙江布政史 騎都尉 壯介公麟趾 瓜爾佳氏 咸丰十一年 1861年 十二月 太平軍攻破杭州 麟趾殉难 百保怀子布政史印 投池死 子延祺 妻王氏 其父汉军旗王羹 先祖有三等誠武伯王毓秀 三等伯王之鼎 二等子王世選 女瓜爾佳氏 母愛新覺羅氏 嫁正白旗滿洲 道光甲午科舉人章佳氏慶霖 父馬蘭鎮總兵容照 祖父乾隆五十四年联捷進士那彥成 女瓜爾佳氏 庶母杨氏 嫁恭亲王奕訢 其女荣寿固伦公主 女瓜爾佳氏 庶母杨氏 嫁广州将军 镶红旗满洲他他拉氏长善 其父闽浙 陕甘总督裕泰 女瓜爾佳氏 庶母傅氏 惠端親王綿愉繼福晉 綿愉的側福晉楊佳氏 属内务府正黄旗汉军 光绪十五年己丑 1889 進士楊鍾羲家族 女瓜爾佳氏 庶母傅氏 嫁正藍旗滿洲 禮部員外郎赫舍里氏松齡 父道光壬辰恩科進士舒兴阿 赫舍里氏 祖父杭州將軍成明 胞姊赫舍里氏嫁咸豐丙辰科進士正藍旗宗室延煦 女瓜爾佳氏 庶母童氏 嫁正黃旗滿洲卜拉木氏訥津 父吉林將軍經額布 胞姊卜拉木氏嫁鑲黃旗滿洲 道光甲辰科進士薩克達氏崇保 女瓜爾佳氏 庶母童氏 嫁正白旗滿洲 咸豐壬子科進士費莫氏衍秀 参考 编辑维基文库中该作者的作品 桂良 清史稿 卷388 桂良 字燕山 瓜爾佳氏 滿洲正紅旗人 閩浙總督玉德子 入貲為禮部主事 晉員外郎 出為四川順慶知府 調成都 歷建昌道 河南按察使 四川 廣東 江西布政使 清史稿 卷388 道光十四年 擢河南巡撫 嘉慶中 林清 李文成等以八卦教倡亂 既誅 而汲縣潞州屯墳塔猶祀其神曰 無生老母 習教者猶眾 御史黃爵滋以為言 命桂良察治 毀其墳廟 廉得河南境內無生廟三十九所 並毀之 地方官失察 譴黜有差 十九年 擢湖廣總督 調閩浙 又調雲貴 清史稿 卷388 二十年 兼署雲南巡撫 滇省多盜 奏定緝捕章程 又請迤南 迤西 迤東各標營官兵責成巡道就近稽察 時貴州諸苗蠢動 鎮遠 黎平 都勻 古州苗尤悍 州縣不能製 疏請遴勁兵專主剿捕 清史稿 卷388 二十五年 入覲 留京 署兵部尚書 兼正白旗漢軍都統 尋出為熱河都統 二十八年 召來京 以其女妻皇六子奕 授鑲紅旗漢軍都統 Antique Prints of China 2010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1 14 清史稿 卷388 咸豐元年 署吏部尚書 出為福州將軍 二年 召授兵部尚書 三年 粵匪陷江寧 京師戒嚴 桂良疏請各城門稽查增派八旗章京兵丁 補葺城上兵房 從之 未幾 粵匪竄河北 直隸總督訥爾經額出省防剿 命桂良駐保定為後路聲援 兼防西路要隘 望都 唐縣土匪起 捕誅之 清史稿 卷388 是年秋 賊由山西犯畿南 訥爾經額師潰於臨洺關 隆平 柏鄉相繼陷 訥爾經額褫職逮治 授桂良直隸總督 詔責偕都統勝保速籌防剿 布政使張集馨出兵遷延 劾罷之 賊竄正定 定州 深州 河間 天津 勢剽甚 於是桂良率提督張殿元守保定 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統大兵駐通州衛京師 勝保督師進剿 四年 大捷於獨流鎮 賊走踞阜城 又走連鎮 僧格林沁 勝保會攻 賊分竄山東 勝保追擊之 桂良遣張殿元赴武邑防堵 劾散秩大臣穆輅 健銳營翼長雙僖縱兵傷官擾民 議譴 清史稿 卷388 秋 英吉利 美利堅兩國兵船至大沽 時賊氛未靖 詔戒張皇 命桂良相機辦理 尋以前任鹽政崇綸歸調遣 令赴天津會議 英酋咆呤要索十六條 欲遣官駐京及踐廣州入城之約 中外官平禮接見 通商稅則變通舊約 美酋麥蓮則僅言通商一端 崇綸等嚴拒其駐京 馀事令赴廣東聽總督查辦 屢議無要領 咆呤等尋去 清史稿 卷388 五年 僧格林沁連大破賊 賊首林鳳祥 李開芳先後就擒伏誅 畿輔肅清 七年 召拜東閣大學士 管理刑部 兼正藍旗蒙古都統 清史稿 卷388 八年春 英 法 俄 美四國聯軍北犯 毀大沽砲台 泊天津城下 聲言將犯京師 倉猝援軍未集 命桂良偕尚書花沙納往議 敵情猖肆 要求益多 以遣官駐京 內江通商 內地遊行 兵費賠償後 始交還廣東省城 四事廷議不允 復起故大學士耆英同與議 英人尤不悅 拒之 耆英以擅回京獲罪 桂良等議久不決 廷臣多主戰 實不足恃 而敵日以進兵為恐哧 俄 美兩國調停其間 卒徇所請定議 而通商稅則俟於上海詳定之 清史稿 卷388 五月 簽約退兵 遂命桂良偕花沙納赴上海 武備院卿明善 刑部員外郎段承實副之 會同兩江總督何桂清議稅則 文宗憤和約之成出於不得已 或獻策許全免入口稅以市惠 冀改易駐京諸條 密授桂良等機宜 八月 至上海 晉文華殿大學士 授內大臣 桂清力言免稅之不可 改約之難成 桂良亦贊其議 上甚怒 必責其補救一二端 而各國因廣東民團仍與為難 且出示偽載諭旨 堅欲罷兩廣總督黃宗漢 停撤民團 桂良等疏聞 乃解宗漢通商大臣 改授桂清 桂良等噤不敢言罷駐京諸事 先議稅則 清史稿 卷388 十二月 英使額羅金遽率兵船赴廣東 遂罷議 九年 回京 僅美利堅一國遵換通商之約 英軍复犯大沽 僧格林沁預設備 兵至 擊退之 十年 英法聯軍大舉來犯 我師失利 七月 復命桂良赴天津議和 要增兵費 入京換約 嚴詔拒絕 敵陷天津 進逼京師 上幸熱河 恭親王奕 留守主撫議 桂良與焉 九月 於禮部換約 視八年原議益增條款 事具邦交志 尋命督辦各國通商事務 十一年 穆宗即位 回京 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清史稿 卷388 同治元年 卒 優恤 贈太傅 祀賢良祠 諡文端 官衔前任 特登額 清朝兵部滿尚書咸豐二年四月辛丑 咸豐三年九月丙午1852年6月8日 1853年10月6日 繼任 阿靈阿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桂良 amp oldid 7717629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