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杨格非

杨格非
来华传教士
出生1831年12月14日
南威尔士斯温西
逝世1912年7月25日
英格兰倫敦

杨格非格里菲斯·约翰Griffith John,1831年—1912年)又译杨约翰、杨笃信,英国伦敦会著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中国华中地区基督教事业的开创者。

1831年12月14日,杨格非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斯温西一个公理会基督徒的家庭,家境比较贫穷。在8岁时被公理会教堂接纳为正式成员,14岁时在一次祷告聚会中进行了第一次讲道,16岁就开始正式在教堂里定期讲道。随后进入威尔士和英格兰学习神学。

1850年自学考入大学,后来学习神学。1853年,杨格非加入了最早来华的伦敦会。1855年被按立为牧师,同年,他和一位传教士的女儿Jane Griffith结婚。他准备前往马达加斯加传教,但是伦敦会差会说服了他,前往中国传教。

1855年9月,新婚夫妇航海到达中国,先在上海附近活动。1857年进入太平天国辖区考察,1860年8月到苏州会见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后又见干王洪仁玕,然后前往南京,获得在太平天国境内自由传教的权利[1]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规定中国内地(通商口岸以外的地方)向传教士开放。杨格非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省份的传教士之一。1861年,他从上海出发,6月21日,来到汉口,成为第一个进入华中地区的基督教传教士,在沈家庙金庭公店的住宅开展布道工作。此后直到1912年离开,汉口一直是他的工作基地。他在这里创办了学校、医院和训练中心。只是在1863年住在武昌,而1867年住在汉阳。

1862年,英国循道会传教士郭修理广东来汉,杨格非将金庭公店房屋以及汉正街一带让给循道会布道,自己去下游的花楼街购地,建造花楼总堂(后来迁往模范区,名格非堂,即今日黄石路口的荣光堂),创办仁济医院(汉口协和医院的前身)。1863年,在汉口夹街建造华中第一所教堂——首恩堂。1864年7月,在当时尚未列为商埠的武昌戈甲营建造了湖北省城的第一所教堂(崇真堂,2000年恢复使用),在附近的昙华林,也建造了一所仁济医院。不久,又先后在孝感天门、皂市以及黄陂、汉阳等地建立教堂。他和他的同事在湖北省建立了至少100个传教站,被称为“街头布道家”。

杨格非以在广阔的中国内地旅行布道而知名,有时旅行距离远达3000英里以上。他是第一个进入湖北、湖南四川3个省份的新教传教士。

杨格非对于中国教会的另一项主要贡献是写作和翻译。杨格非通过努力,能够熟练地使用中文,说、写都非常流利。他雄辩的口才,使得他在中国人中深受欢迎,吸引了大批群众来听他的讲道。1876年,杨格非在汉口创办了华中圣教书会,专门编印布道单张与小册子,供外出传教散发,以补外国传教士运用汉语不便之弱点(据1899年统计,全国基督教所用的街头布道文字材料80%以上为该会印刷)。杨格非不仅多年担任圣教书会的负责人,他自己也是一个多产的小册子作者,写作了难以计数的广受欢迎的福音小册子。他还从事圣经的翻译工作,曾经将新约和部分旧约翻译成一种以上的中国方言,又将新约诗篇箴言翻译成浅文理译本,1885年出版。他也曾翻译了官话新约,在1889年出版。杨格非在训练和指导众多的中国传道人方面做得特别成功,他在长江流域创办了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培养本地传道人的神学院。1899年,他在汉口后花楼居巷(今交通巷)创办博学书院(英文校名:Griffith John College 杨格非学院,武汉市第四中学的前身)。

1905年在主日讲道时突然中风,偏瘫卧床。1911年10月武昌首义爆发,由其女婿施伯珩等护送乘英轮离开汉口,1912年1月返回英国。这时杨格非已经在中国定居了55年,其间回国只有3次。

1889年,杨格非被选为英格兰与威尔士公理会全国协会主席,但他拒绝了这个荣誉,继续留在汉口,住在他所热爱的中国人中间。同年,出于对他在中国传教工作的赏识,爱丁堡大学授予他神学博士学位。


参考

  本條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大英百科全书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 

  • R. Wardlaw Thompson,杨格非:the story of fifty years in China, London, 1906
  • Noel Gibbard,杨格非:华中的使徒,1998年
  • 戴德生 & China’s Open Century Volume Six: Assault On The Nine; Alfred James Broomhall;Hodder and Stoughton and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1988

參考資料

  1. ^ 基督敎敎育与中国社会变迁. [2009-03-02]. (原始内容于2016-03-04). 

杨格非, 来华传教士出生1831年12月14日南威尔士斯温西逝世1912年7月25日英格兰倫敦, 格里菲斯, 约翰, griffith, john, 1831年, 1912年, 又译杨约翰, 杨笃信, 英国伦敦会著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 中国华中地区基督教事业的开创者, 1831年12月14日, 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斯温西一个公理会基督徒的家庭, 家境比较贫穷, 在8岁时被公理会教堂接纳为正式成员, 14岁时在一次祷告聚会中进行了第一次讲道, 16岁就开始正式在教堂里定期讲道, 随后进入威尔士和英格兰学习神学, 1850. 杨格非来华传教士出生1831年12月14日南威尔士斯温西逝世1912年7月25日英格兰倫敦杨格非 格里菲斯 约翰 Griffith John 1831年 1912年 又译杨约翰 杨笃信 英国伦敦会著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 中国华中地区基督教事业的开创者 1831年12月14日 杨格非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斯温西一个公理会基督徒的家庭 家境比较贫穷 在8岁时被公理会教堂接纳为正式成员 14岁时在一次祷告聚会中进行了第一次讲道 16岁就开始正式在教堂里定期讲道 随后进入威尔士和英格兰学习神学 1850年自学考入大学 后来学习神学 1853年 杨格非加入了最早来华的伦敦会 1855年被按立为牧师 同年 他和一位传教士的女儿Jane Griffith结婚 他准备前往马达加斯加传教 但是伦敦会差会说服了他 前往中国传教 1855年9月 新婚夫妇航海到达中国 先在上海附近活动 1857年进入太平天国辖区考察 1860年8月到苏州会见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 后又见干王洪仁玕 然后前往南京 获得在太平天国境内自由传教的权利 1 1860年 北京条约签订 规定中国内地 通商口岸以外的地方 向传教士开放 杨格非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省份的传教士之一 1861年 他从上海出发 6月21日 来到汉口 成为第一个进入华中地区的基督教传教士 在沈家庙金庭公店的住宅开展布道工作 此后直到1912年离开 汉口一直是他的工作基地 他在这里创办了学校 医院和训练中心 只是在1863年住在武昌 而1867年住在汉阳 1862年 英国循道会传教士郭修理自广东来汉 杨格非将金庭公店房屋以及汉正街一带让给循道会布道 自己去下游的花楼街购地 建造花楼总堂 后来迁往模范区 名格非堂 即今日黄石路口的荣光堂 创办仁济医院 汉口协和医院的前身 1863年 在汉口夹街建造华中第一所教堂 首恩堂 1864年7月 在当时尚未列为商埠的武昌戈甲营建造了湖北省城的第一所教堂 崇真堂 2000年恢复使用 在附近的昙华林 也建造了一所仁济医院 不久 又先后在孝感 天门 皂市以及黄陂 汉阳等地建立教堂 他和他的同事在湖北省建立了至少100个传教站 被称为 街头布道家 杨格非以在广阔的中国内地旅行布道而知名 有时旅行距离远达3000英里以上 他是第一个进入湖北 湖南 四川3个省份的新教传教士 杨格非对于中国教会的另一项主要贡献是写作和翻译 杨格非通过努力 能够熟练地使用中文 说 写都非常流利 他雄辩的口才 使得他在中国人中深受欢迎 吸引了大批群众来听他的讲道 1876年 杨格非在汉口创办了华中圣教书会 专门编印布道单张与小册子 供外出传教散发 以补外国传教士运用汉语不便之弱点 据1899年统计 全国基督教所用的街头布道文字材料80 以上为该会印刷 杨格非不仅多年担任圣教书会的负责人 他自己也是一个多产的小册子作者 写作了难以计数的广受欢迎的福音小册子 他还从事圣经的翻译工作 曾经将新约和部分旧约翻译成一种以上的中国方言 又将新约 诗篇和箴言翻译成浅文理译本 1885年出版 他也曾翻译了官话新约 在1889年出版 杨格非在训练和指导众多的中国传道人方面做得特别成功 他在长江流域创办了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培养本地传道人的神学院 1899年 他在汉口后花楼居巷 今交通巷 创办博学书院 英文校名 Griffith John College 杨格非学院 武汉市第四中学的前身 1905年在主日讲道时突然中风 偏瘫卧床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爆发 由其女婿施伯珩等护送乘英轮离开汉口 1912年1月返回英国 这时杨格非已经在中国定居了55年 其间回国只有3次 1889年 杨格非被选为英格兰与威尔士公理会全国协会主席 但他拒绝了这个荣誉 继续留在汉口 住在他所热爱的中国人中间 同年 出于对他在中国传教工作的赏识 爱丁堡大学授予他神学博士学位 参考 编辑 本條目出自公有领域 Chisholm Hugh 编 大英百科全书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 R Wardlaw Thompson 杨格非 the story of fifty years in China London 1906 Noel Gibbard 杨格非 华中的使徒 1998年 戴德生 amp China s Open Century Volume Six Assault On The Nine Alfred James Broomhall Hodder and Stoughton and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1988參考資料 编辑 基督敎敎育与中国社会变迁 2009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维基文库中该作者的作品 杨格非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杨格非 amp oldid 7263817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