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李福仁

李福仁(Li Fu-Jen;1901年—1988年),本名弗兰克·格拉斯(C. Frank Glass),中文名李福仁,生于英国伯明翰南非共产党创建者之一,记者,中国托派领导人之一,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人之一。[1]

生平 编辑

李福仁生于英国伯明翰。10岁时,随家人迁居南非。1921年,南非共产党成立,李福仁是创建者之一,随后当选为该党四位执行委员(executive officers)之一。1928年,因对党内斯大林分子不满,并同情托洛茨基,李福仁被南非共产党清除出党。[1][2]

1930年,李福仁作为记者到中国上海[1]到上海后,和史沫特莱成为朋友。经史沫特莱介绍,李福仁结识伊罗生,二人结伴乘船上溯长江直抵重庆成都等地。此行不仅深入中国内地考察中国社会,而且伊罗生从李福仁处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2]

后来伊罗生在上海主办《中国论坛》杂志。1932年1月3日,伊罗生张贴出《中国论坛》创刊启事。1932年1月13日,第一期出版。《中国论坛》的部分经费由上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提供,伊罗生也拿出部分薪水作为补贴。中共试图控制该刊物。伊罗生最初无固定政治立场,同情左派及中共,后受李福仁影响,对斯大林及追随斯大林的中共产生怀疑。1932年10月,陈独秀(中共前最高领导人)等托派分子被国民政府逮捕,并判处长期徒刑之后,中共不许伊罗生写文章为陈独秀辩护,却要求伊罗生写文章攻击陈独秀,伊罗生不肯写,令中共不快。1933年11月的《中国论坛》上,伊罗生为十月革命16周年纪念日写的文章里未提到斯大林,导致伊罗生和尊崇斯大林的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关系恶化。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停止对《中国论坛》提供经费,伊罗生乃将《中国论坛》移交给李福仁,自己携妻子维奥拉(Viola)赴北平。1933年11月,李福仁离开上海赴美国,1934年2月回上海。究竟是否为继续办刊而对中共不断让步,还是停办而坚持自己意见,李福仁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致信托洛茨基征求意见。1934年1月29日,托洛茨基回信,但《中国论坛》已在1934年1月13日出版了最后一期。此信是截至1990年已发现的9封托洛茨基致李福仁的信中最早的一封。[2][3]

此后,李福仁参与帮助中国托派重建中央领导机构。[1][4]1934年春,李福仁、伊洛生(伊罗生)二人联合了刘仁静(列尔士)及与刘仁静接近的四个年轻人,试图重建中国托派的领导机关。他们曾和陈其昌等人商议合作,但由于政见不同(主要是对陈独秀的态度不同。刘仁静等人抨击陈独秀的“机会主义”及对中国工农红军的看法等,陈其昌等人则认为对陈独秀错误的批评早就结束了)而未能实现。1935年1月23日,刘仁静等人在上海召开了一次会议(刘仁静本人未列席),选举刘仁静、斯朝生、刘家良、扈焕之、王叔本为委员,成立新的中央委员会(此节根据伊洛生1935年8月3日在巴黎向国际书记处所作口头报告的记录)。该委员会开除了陈独秀、陈其昌以及出狱不久的尹宽。同年3月,刘仁静在北平被捕,不久,四位年轻领导人也在上海被捕。该委员会随之瓦解。[5]

此后,李福仁与陈其昌等人重新接近,这时王凡西等人刑满出狱。经过数月商谈,决定召集一次上海地区活动分子代表会议,以产生新的临时中央委员会。1935年12月3日,该会议在李福仁寓所召开,李福仁称之为“组织重建委员会议”,但当时与会者都称之为“上海区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王凡西、陈其昌、尹宽、贺希、蒋振东、邵鲁、李福仁。会议签署《为建立第四国际的公开信》;提名陈独秀作为中国代表参加第四国际总理事会;决定委派一个委员会起草:原则宣言、组织条例(党章);决定组织的名称仍用前中委会采用的“中国共产主义同盟(布尔什维克—列宁派)”;会议举行了常委会选举和职务分配,李福仁当选书记——司库,王凡西当选宣委会(包括出版火花)主持人,陈其昌当选《斗争》编辑,尹宽当选组织员,这四人组成常委会;会议决定将组织部预算案提交常委会;会议最后决定了第一、第二次常委会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5]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福仁报道了日军对中国的侵略。1941年,日本占领上海租界,李福仁被迫离开中国,到美国纽约。在纽约,他加入社会主义工人党,担任《战斗者》的编辑,直到二战结束。[1]

1944年,李福仁当选为社会主义工人党全国委员会委员,任职直到1963年。1940年代末,他迁居美国洛杉矶,并在洛杉矶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分支机构中活动。他在洛杉矶一直居住到逝世。[1]

1988年,李福仁逝世。[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C. Frank Glass, How Roosevelt Provoked Tokyo's Attack On Pearl Harbor, The Militant, Vol.59, no.46, 11 December 1995. [2015-05-01]. (原始内容于2021-01-26). 
  2. ^ 2.0 2.1 2.2 李 辉,伊罗生:卷进中国革命漩涡的美国记者,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于2015-05-01查阅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5-01
  3. ^ . [2015-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4. ^ 濮清泉,中国托派的产生和灭亡,载 文文资料选辑第71期,中华书局,1980年
  5. ^ 5.0 5.1 . [2015-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0). 

李福仁, 1901年, 1988年, 本名弗兰克, 格拉斯, frank, glass, 中文名, 生于英国伯明翰, 南非共产党创建者之一, 记者, 中国托派领导人之一, 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人之一, 生平, 编辑生于英国伯明翰, 10岁时, 随家人迁居南非, 1921年, 南非共产党成立, 是创建者之一, 随后当选为该党四位执行委员, executive, officers, 之一, 1928年, 因对党内斯大林分子不满, 并同情托洛茨基, 被南非共产党清除出党, 1930年, 作为记者到中国上海, 到上海后,. 李福仁 Li Fu Jen 1901年 1988年 本名弗兰克 格拉斯 C Frank Glass 中文名李福仁 生于英国伯明翰 南非共产党创建者之一 记者 中国托派领导人之一 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领导人之一 1 生平 编辑李福仁生于英国伯明翰 10岁时 随家人迁居南非 1921年 南非共产党成立 李福仁是创建者之一 随后当选为该党四位执行委员 executive officers 之一 1928年 因对党内斯大林分子不满 并同情托洛茨基 李福仁被南非共产党清除出党 1 2 1930年 李福仁作为记者到中国上海 1 到上海后 和史沫特莱成为朋友 经史沫特莱介绍 李福仁结识伊罗生 二人结伴乘船上溯长江直抵重庆 成都等地 此行不仅深入中国内地考察中国社会 而且伊罗生从李福仁处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2 后来伊罗生在上海主办 中国论坛 杂志 1932年1月3日 伊罗生张贴出 中国论坛 创刊启事 1932年1月13日 第一期出版 中国论坛 的部分经费由上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提供 伊罗生也拿出部分薪水作为补贴 中共试图控制该刊物 伊罗生最初无固定政治立场 同情左派及中共 后受李福仁影响 对斯大林及追随斯大林的中共产生怀疑 1932年10月 陈独秀 中共前最高领导人 等托派分子被国民政府逮捕 并判处长期徒刑之后 中共不许伊罗生写文章为陈独秀辩护 却要求伊罗生写文章攻击陈独秀 伊罗生不肯写 令中共不快 1933年11月的 中国论坛 上 伊罗生为十月革命16周年纪念日写的文章里未提到斯大林 导致伊罗生和尊崇斯大林的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关系恶化 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停止对 中国论坛 提供经费 伊罗生乃将 中国论坛 移交给李福仁 自己携妻子维奥拉 Viola 赴北平 1933年11月 李福仁离开上海赴美国 1934年2月回上海 究竟是否为继续办刊而对中共不断让步 还是停办而坚持自己意见 李福仁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致信托洛茨基征求意见 1934年1月29日 托洛茨基回信 但 中国论坛 已在1934年1月13日出版了最后一期 此信是截至1990年已发现的9封托洛茨基致李福仁的信中最早的一封 2 3 此后 李福仁参与帮助中国托派重建中央领导机构 1 4 1934年春 李福仁 伊洛生 伊罗生 二人联合了刘仁静 列尔士 及与刘仁静接近的四个年轻人 试图重建中国托派的领导机关 他们曾和陈其昌等人商议合作 但由于政见不同 主要是对陈独秀的态度不同 刘仁静等人抨击陈独秀的 机会主义 及对中国工农红军的看法等 陈其昌等人则认为对陈独秀错误的批评早就结束了 而未能实现 1935年1月23日 刘仁静等人在上海召开了一次会议 刘仁静本人未列席 选举刘仁静 斯朝生 刘家良 扈焕之 王叔本为委员 成立新的中央委员会 此节根据伊洛生1935年8月3日在巴黎向国际书记处所作口头报告的记录 该委员会开除了陈独秀 陈其昌以及出狱不久的尹宽 同年3月 刘仁静在北平被捕 不久 四位年轻领导人也在上海被捕 该委员会随之瓦解 5 此后 李福仁与陈其昌等人重新接近 这时王凡西等人刑满出狱 经过数月商谈 决定召集一次上海地区活动分子代表会议 以产生新的临时中央委员会 1935年12月3日 该会议在李福仁寓所召开 李福仁称之为 组织重建委员会议 但当时与会者都称之为 上海区积极分子代表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王凡西 陈其昌 尹宽 贺希 蒋振东 邵鲁 李福仁 会议签署 为建立第四国际的公开信 提名陈独秀作为中国代表参加第四国际总理事会 决定委派一个委员会起草 原则宣言 组织条例 党章 决定组织的名称仍用前中委会采用的 中国共产主义同盟 布尔什维克 列宁派 会议举行了常委会选举和职务分配 李福仁当选书记 司库 王凡西当选宣委会 包括出版火花 主持人 陈其昌当选 斗争 编辑 尹宽当选组织员 这四人组成常委会 会议决定将组织部预算案提交常委会 会议最后决定了第一 第二次常委会会议的召开时间 地点 5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李福仁报道了日军对中国的侵略 1941年 日本占领上海租界 李福仁被迫离开中国 到美国纽约 在纽约 他加入社会主义工人党 担任 战斗者 的编辑 直到二战结束 1 1944年 李福仁当选为社会主义工人党全国委员会委员 任职直到1963年 1940年代末 他迁居美国洛杉矶 并在洛杉矶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分支机构中活动 他在洛杉矶一直居住到逝世 1 1988年 李福仁逝世 1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C Frank Glass How Roosevelt Provoked Tokyo s Attack On Pearl Harbor The Militant Vol 59 no 46 11 December 1995 2015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26 2 0 2 1 2 2 李 辉 伊罗生 卷进中国革命漩涡的美国记者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于2015 05 01查阅 Archive is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5 05 01 双山译注 一封新发现的托洛茨基的旧信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于2015 05 01查阅 2015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7 濮清泉 中国托派的产生和灭亡 载 文文资料选辑第71期 中华书局 1980年 5 0 5 1 中国共产主义同盟 布尔什维克 列宁派 临时委员会会议记录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于2015 05 01查阅 2015 05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9 10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李福仁 amp oldid 7901309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