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未成年恋爱

未成年戀愛,即未成年人恋爱單相思,可細分為青春期戀愛及其之前的戀愛,中国大陆常贬称为早恋。現今“早戀”常指代中學學業結束[註 1]之前的戀愛,帶有批判和否定色彩[1]

巴西一對年值青春期的情侶

“早戀”之概念

“早戀”是1960年代產生的中國大陸本土概念[2]。20世紀上半葉,中國大陸鄉民不反感16嵗談戀愛。1960-1980年代,大、中學生戀愛被視爲不珍惜學習機會;1990年代至今,中學生戀愛仍難以被家長和教師容許。[3]

“早恋”一詞是“状语+中心语”结构[1]偏正短語,意即“与某一个标准相比过早地开始了恋爱”[4],其負面色彩爲中國大陸特色[5]。對於何為“過早”的説法迥異。宿志刚最早提出定义“早恋”,定爲“青年前期或青春期的恋爱”。[6]劉明界説為“不到恋爱年龄而进行的恋爱”,參照“生活自立程度”和“与法定最低婚龄相差的程度”。[7]李学铭認定為14岁以前的单恋自恋、相恋。[8]不同文本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最后“殊途同归”——通过将“青春期”、年齡等与“学生”置换,最终落脚到學校教育阶段。[6]

中國大陸一般认为“早恋”对学生的成长及学业有负面影响,視其爲“洪水猛獸”[5],在實務中压制。[9]1979年至2015年中國大陸以“青少年”或“中學生”的“異性交往”或“早戀”為主題的論文共103篇,約80%對早戀持明確的負面態度。[6]截至目前,戀愛对学生成长和学习有负面影响的观点没有科学依据。这些研究基本都是陈述研究者的思辨研究或是一线教师不规范的个案思考,使用大规模量化数据的科学實證研究非常少,没有多少具有经验数据的質性研究定量研究,對早恋的负面描述更多是个人的表达和推测,结论不夠可靠、科学,研究过度重复,有关成因的分析中存在许多明显的逻辑謬誤[10]不少中國大陸學者及教育界人士認爲“早戀”為“不科學”的提法[3][4]或僞命題[11]

中國大陸以外的家長大多容許未成年子女戀愛,如日本很多家長贊美未成年人戀愛。[2]“早戀”在西方文化中并無同義詞,諸多汉英词典对此的翻译“puppy love”含有天真無邪之意,略帶褒義,相去甚遠。[1]

支持理由

不少學者及教育界人士支持未成年人恋爱,基於:

  • 青春期恋爱是与生命历程相伴随的自然过程,合乎成長規律和人性自然[10],亦是人生中美好而可貴的體驗[12]
  • 戀愛是不分年齡的人权和自由。[13][14][15]

而且未成年人戀愛被歸納有以下益处:

此外,相對於成年人的恋爱,未成年的戀愛還有以下獨特之處:

反对理由

应试教育的執行者及擁護者主要認為未成年戀愛會有以下弊端:

  • 分散精力,影响考试,導致成績下滑。[21]
  • 可能与未成年性行为相关,未達性成熟者发生性行为或有危害。

反駁

大量实践观察证明,戀愛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更多是家长和教师不當干预所致。这些不當干预往往引发学生与家长、教师的冲突,恶化學生的成长教育环境。大部分家长、教师在實務中都对此持反对、压制乃至禁止的态度,高度紧张、如临大敌,采取的策略大多是批评、斥责、惩罚、隔离、换班、转学,甚至是家庭对骂,自然不利於學生的成长和学习,中國大陸部分实证研究也显示此种可能性[22][10]對於戀愛分散精力而影響學習之説,精力并非恆定,一個人在某個時期的精力多寡,有很大的伸縮性,且受情緒影響。戀愛成功的人往往情緒飽滿,精力充沛,學習效率很高。戀愛本身不會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23]

戀愛的成功與否不應只以結婚與否衡量。一段戀情若使雙方成長,則有價值。初戀的成婚率很低,不意味著初戀沒有必要;未成年戀愛少有白頭偕老,也不能作爲否定未成年戀愛的理由。況且,未成年戀愛的成婚率未經可靠的統計,往往出於教師臆測,而一些被教師貼上“早戀”標簽的學生其實并未戀愛。[23]

調查統計

2022年兒福聯盟對台灣11-15歲學生的研究報告顯示:近四成國中生、過二成國小生表示現在想談戀愛;32.9%兒少稱曾戀愛,比2014年的26.6%明顯升高;38.7%最長交往時間不足三個月,59.1%維持不到半年,22.8%最長交往超過一年;超過八成交往對象是身旁同學[24];認為戀愛可以牽手擁抱的有44.5%,可以接吻的有19.7%,可以發生性行為的有4.2%;兒少最希望在情感教育中學到如何區分喜歡跟愛的感受(61.4%)、與對方價值觀與習慣不同怎麼磨合(55.6%)、吵架或失戀該怎麼調適(55.1%)。[25]

2022年雲南红河州一項對初中生的問卷調查顯示,19.01%的七年級學生、24.68%的八年級學生、31.23%的九年級學生稱談過戀愛。[26]2021年一項對四川一所省級示范性高中的高中生的調查表明,64.9%不曾戀愛,27.7%有过1~3次戀愛,6.4%有过4~6次戀愛;10.6%正在戀愛,大部分正在戀愛的學生在最近一次考试的排名高於上次,異於大部分教師所謂多數的早戀不利於學習成績的説法。[21]2006年廣東深圳一項對中學生的调查显示:50.2%的男生、46.5%的女生有約會经历;“對中學生有多個約會對象”的接納率,男生為42%,女生為33.6%。[27][28]

2004年广东番禺中学一項對本校高中生家長的調查表明:對於青春期戀愛,23.5%的家長堅決反對,56.6%不支持,16.2%理解;對於高中生與異性交往,13.2%的家長堅決反對,33.8%不支持,48.6%無所謂或理解,11.8%贊同;43.4%的家長認爲青少年成長不一定需要異性交往;23.4%的父親、12.5%的母親在發現子女談戀愛後會干涉批評。家長年齡越大,對此愈趨保守,亦更回避或指責;學歷越低,越持反對或擔心的態度。[29]

美國 Add Health英语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to Adult Health 的數據表明,12嵗的人約有四分之一稱戀愛過,18嵗的人有近四分之三稱戀愛過。[30]女性、年長、繼親的青少年未曾戀愛的幾率較低,非裔亞裔、低收入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未嘗戀愛[31][32],而非裔、低收入的青少年一旦戀愛,傾向於跳過隨意的約會而發展穩定的關係。[33]女性、年長、單親的青少年更有可能維繫穩定的關係,而亞裔青少年則較少可能。[34]女性、年長、來自非完整家庭或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更有可能與戀人性交。青春期性交也許意味著對其關係設限較少,使其同居的幾率增加二倍。女性青少年較有可能稱有情感親密,非裔、拉丁裔青少年則較少可能。戀愛經歷更多的青少年,與戀人獨處、性交、報稱情感親密優良的幾率大增。[33]三項研究表明,較年長的青少年比較年幼的青少年戀愛更持久。[30][35][36] Carver 團隊發現,青少年浪漫關係平均維持14個月,破除青春期戀愛短暫的刻板印象,且隨年齡而變化:平均而言,12-13嵗的人維持5個月,14-15嵗的人維持8個月,16-18嵗的人維持20個月。[30] Giordano 團隊指出,男孩在戀愛中比女孩更不自信,但是情感投入程度相若。[37]此外,男孩稱其戀人在戀愛中更具權勢和影響力。[38]

文娛呈現

西方、日本、泰國等地的動漫、特攝及少兒劇直面描写未成年人戀愛,在迪士尼动画超级英雄漫画宫崎骏多部作品中可見如此。西方影视作品还着力表现未成年恋爱的美好,渲染得清新、纯真而温情,年少主角的恋爱基本互表心意,以“幸福在一起”作結,當中還会激发出主角的内在动机,为了对方而努力变好,甚至成就双向促进、互相扶持的關係。[1]

中國大陸影视作品倾向于回避未成年人戀愛,但非完全不提,偶尔出现亦以悲傷收場,从而“向少年观众传达远离早恋的价值观”[39]。《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卡通片以异性恋本位的視角回避戀愛,其中的年少主角主要與同性朋友交际,很少与异性互动。中國大陸在2002年引进日本动画《百變小櫻》,刪去其中与十歲出頭的男女主角感情发展相关的單集,并将男主角最后 “我喜欢你”的表白篡改成“我一直觉得你很好”。未成年戀愛在中國大陸影视作品中往往是长时间相处、感情缓慢积累的结果,常被表現為分散主角对重要事务的精力、不利於其生活,其中的父母對此如臨大敵,主角在面对外部阻碍時往往屈服放棄。在電視劇《十七岁不哭》中,两位学霸在倒数第二集才间接表露心意,而后成績退步,終結戀情。[1]

中國大陸於2015年底出台的現行《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2017年發佈的現行《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2019年頒佈的現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均指“未成年人早戀”屬於“不良行爲”,“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或“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列明“表現未成年人早戀”的内容“不得出現”。[40][41][42]2019年廣電總局令公佈施行的現行規章《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亦明載“未成年人節目不得”“肯定、讚許未成年人早戀”[43]

監控技術

江蘇南京市金陵中学職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與校园閉路電視,設計“校园早恋预判系统”,用以“初步篩選”“存在早戀行爲的學生”。相關論文稱該系統首先檢測是否一對異性學生在室外保持較近距離超過一定時間,之後提取對象的情緒值中的開心值及笑容值,從而判斷有否“早戀傾向”,若有則匹配其身份訊息。[44]

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绝大部分应试教育的初、高中内,主要采取教师巡查的方式来制止此种现象的发生

参看

註釋

  1. ^ 對於升讀高中者指高中肄業、結業、畢業或高考,對於不升讀高中著指初中肄業、結業、畢業。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刘玙. 中西影视作品中“早恋”的文化差异. 大众文艺. 2021, (20): 121-122. 
  2. ^ 2.0 2.1 孙诗瑶; 金哲華. 校园“早恋”的中西方差异研究. 亚太教育. 2016, (32): 287. 
  3. ^ 3.0 3.1 闵乐夫. 对“早恋”的再认识及教育对策. 中國性科學. 2002-03, 11 (1): 8-11. 
  4. ^ 4.0 4.1 李阳; 王菲; 刘艳. “早恋”概念的新认识. 中国性科学. 2007-01, 16 (1): 33-36. 
  5. ^ 5.0 5.1 车赛西亚. 当前中国“早恋”教育现状及优化对策.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20, 28 (6): 105-109. 
  6. ^ 6.0 6.1 6.2 施旖旎. 早恋的话语空间研究:1979—2015.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09). 
  7. ^ 刘明. 初中学生早恋的类型、成因及教育. 教育评论. 1991, (02): 17-20. 
  8. ^ 李, 学铭. 青少年心理学. 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9. ^ 刘玉新. 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分析及对策思考. 现代教育科学. 2003, (6): 12-15.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刘录护; 李春丽. 校园“早恋”的中西比较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11): 109-113. 
  11. ^ 杨扬. 为什么“早恋”常常发生在初中阶段?. 心理与健康. 2022-06, (305): 56. 
  12. ^ 中學生唔好談戀愛? 陳美齡:禁拍拖阻斷成長. 香港01. 2018-08-07 [2022-10-02]. (原始内容于2022-10-07) (中文(香港)). 
  13. ^ 「你,今天被侵權了嗎?」. 人本教育基金會. 2019-10-03 [2022-10-01]. (原始内容于2022-10-05) (中文(臺灣)). 
  14. ^ 這是人權 鼓動學潮、談戀愛 校規不可懲戒.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05-07 [2022-10-01]. (原始内容于2022-10-06) (中文(臺灣)). 
  15. ^ 談戀愛記大過 中學校規問題多. 台灣醒報. 2013-11-19 [2022-10-01]. (原始内容于2022-10-01). 
  16. ^ 16.0 16.1 16.2 16.3 Sorensen, Sarah.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DF). ACT for Youth Center of Excellence. Cornell University. 2007 [2022-09-30]. (原始内容 (PDF)于2022-06-16). 
  17. ^ Couple goals vs toxic love: what is a healthy teenage relationship?.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2022-10-05]. (原始内容于2022-10-07) (英语). 
  18. ^ 18.0 18.1 袁小梅. 中学生早恋的心理调适. 重庆教育学院报. 2008, (5): 134-136. 
  19. ^ 弗洛姆, 艾. 爱的艺术. 由李, 健明翻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21–57. 
  20. ^ 李瑶. 做孩子的恋爱“顾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 (17). 
  21. ^ 21.0 21.1 卢军颖. 学生成长规律视野下的中学生恋爱现象教育引导策略. 教育界. 2021, (37): 65-67. 
  22. ^ 杜兆义; 康维娜; 温志旺. 学生早恋问题的分析及矫治策略. 社会心理科学. 2014, (1): 71-74. 
  23. ^ 23.0 23.1 彭泗清. 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八种误解. 中國青年研究. 2000, (1): 5-7. 
  24. ^ 2022臺灣兒少戀愛認知暨情感教育調查報告. 兒盟. [2022-09-28]. (原始内容于2022-10-01) (中文(繁體)). 
  25. ^ 兒少戀愛認知暨情感教育記者會. 兒盟. [2022-09-28]. (原始内容于2022-09-28) (中文(繁體)). 
  26. ^ 余丽敏; 任友吉. 初中生早恋的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云南教育. 2022-03, (3): 37-39. 
  27. ^ 张华. 对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思考. 教育探索. 2007, (3). 
  28. ^ 芦巧惠. 当前中学生早恋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1 (03). 
  29. ^ 陈慧瑜. 家长对高中生异性交往的态度和做法.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5, 19 (4): 269-272. 
  30. ^ 30.0 30.1 30.2 Carver K; Joyner K; Udry RJ. National Estimates of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lorsheim P (编).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Sexual Beh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nd Associates. 2003-07-18: 23–56. 
  31. ^ Connolly, Jennifer; Craig, Wendy; Goldberg, Adele; Pepler, Debra. Mixed-Gender Groups, Dating,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4-06, 14 (2): 185–207. ISSN 1050-8392. doi:10.1111/j.1532-7795.2004.01402003.x. 
  32. ^ Upchurch, Dawn M.; Levy-Storms, Lene; Sucoff, Clea A.; Aneshensel, Carol S. Gender and 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Timing of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1998-05, 30 (3): 121–127. ISSN 0014-7354. doi:10.2307/2991625. 
  33. ^ 33.0 33.1 Meier, Ann; Allen, Gina.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rom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2009, 50 (2) [2022-09-26]. ISSN 0038-0253. PMC 4201847 . PMID 25332511. doi:10.1111/j.1533-8525.2009.01142.x. (原始内容于2022-09-28). 
  34. ^ COLLINS, W. ANDREW.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to individual chang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7-03, 4 (1): 1–14. ISSN 1350-4126. doi:10.1111/j.1475-6811.1997.tb00126.x. 
  35. ^ CONNOLLY, JENNIFER A.; JOHNSON, ANNE M. Adolescent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the structure and quality of their close interpersonal ti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6-06, 3 (2): 185–195. ISSN 1350-4126. doi:10.1111/j.1475-6811.1996.tb00111.x. 
  36. ^ Shulman, Shmuel; Scharf, Miri. Adolescent Romantic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s: Age- and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s, and Links With Family and Pe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0-01, 10 (1): 99–118. ISSN 1050-8392. doi:10.1207/sjra1001_5. 
  37. ^ Giordano, Peggy C.; Longmore, Monica A.; Manning, Wendy D. Gender and the Meanings of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Focus on Boy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06-04, 71 (2): 260–287. ISSN 0003-1224. doi:10.1177/000312240607100205. 
  38. ^ Risman, Barbara; Schwartz, Pepper. After the Sexual Revolution: Gender Politics in Teen Dating. Contexts. 2002-02, 1 (1): 16–24. ISSN 1536-5042. doi:10.1525/ctx.2002.1.1.16. 
  39. ^ 陈欣. 中西方传统爱情观比较. 文教资料. 2010, (1). 
  40. ^ 中國出台電視劇新規 收窄文藝創作內容. BBC News 中文. 2016-03-02 [2022-10-07]. (原始内容于2022-10-10) (中文(繁體)). 
  41. ^ 《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发布. 新華網. [2022-10-07]. (原始内容于2022-10-07). 
  42. ^ 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 人民网. [2022-10-07]. (原始内容于2022-10-07). 
  43. ^ 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 (PDF).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 [2022-10-08]. (原始内容 (PDF)于2022-10-08). 
  44. ^ 张霄鹏. 人脸识别在校园管理中的应用. 電子製作. 2019, (06): 49-64. 

外部链接

  • 香港亞洲電視「時事追擊」:青少年性教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亞洲電視「時事追擊」:90後戀愛生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電台「我未成年」:戀愛大過天 Part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電台「我未成年」:戀愛大過天 Part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未成年恋爱, 未成年戀愛, 即未成年人的恋爱或單相思, 可細分為青春期戀愛及其之前的戀愛, 中国大陆常贬称为早恋, 現今, 早戀, 常指代中學學業結束, 之前的戀愛, 帶有批判和否定色彩, 巴西一對年值青春期的情侶, 目录, 早戀, 之概念, 支持理由, 反对理由, 反駁, 調查統計, 文娛呈現, 監控技術, 参看, 註釋,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早戀, 之概念, 编辑, 早戀, 是1960年代產生的中國大陸本土概念, 20世紀上半葉, 中國大陸鄉民不反感16嵗談戀愛, 1960, 1980年代, 中學生戀愛被視. 未成年戀愛 即未成年人的恋爱或單相思 可細分為青春期戀愛及其之前的戀愛 中国大陆常贬称为早恋 現今 早戀 常指代中學學業結束 註 1 之前的戀愛 帶有批判和否定色彩 1 巴西一對年值青春期的情侶 目录 1 早戀 之概念 2 支持理由 3 反对理由 3 1 反駁 4 調查統計 5 文娛呈現 6 監控技術 7 参看 8 註釋 9 参考资料 10 外部链接 早戀 之概念 编辑 早戀 是1960年代產生的中國大陸本土概念 2 20世紀上半葉 中國大陸鄉民不反感16嵗談戀愛 1960 1980年代 大 中學生戀愛被視爲不珍惜學習機會 1990年代至今 中學生戀愛仍難以被家長和教師容許 3 早恋 一詞是 状语 中心语 结构 1 的偏正短語 意即 与某一个标准相比过早地开始了恋爱 4 其負面色彩爲中國大陸特色 5 對於何為 過早 的説法迥異 宿志刚最早提出定义 早恋 定爲 青年前期或青春期的恋爱 6 劉明界説為 不到恋爱年龄而进行的恋爱 參照 生活自立程度 和 与法定最低婚龄相差的程度 7 李学铭認定為14岁以前的单恋 自恋 相恋 8 不同文本的界定有所不同 但最后 殊途同归 通过将 青春期 年齡等与 学生 置换 最终落脚到學校教育阶段 6 中國大陸一般认为 早恋 对学生的成长及学业有负面影响 視其爲 洪水猛獸 5 在實務中压制 9 1979年至2015年中國大陸以 青少年 或 中學生 的 異性交往 或 早戀 為主題的論文共103篇 約80 對早戀持明確的負面態度 6 截至目前 戀愛对学生成长和学习有负面影响的观点没有科学依据 这些研究基本都是陈述研究者的思辨研究或是一线教师不规范的个案思考 使用大规模量化数据的科学實證研究非常少 没有多少具有经验数据的質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對早恋的负面描述更多是个人的表达和推测 结论不夠可靠 科学 研究过度重复 有关成因的分析中存在许多明显的逻辑謬誤 10 不少中國大陸學者及教育界人士認爲 早戀 為 不科學 的提法 3 4 或僞命題 11 中國大陸以外的家長大多容許未成年子女戀愛 如日本很多家長贊美未成年人戀愛 2 早戀 在西方文化中并無同義詞 諸多汉英词典对此的翻译 puppy love 含有天真無邪之意 略帶褒義 相去甚遠 1 支持理由 编辑不少學者及教育界人士支持未成年人恋爱 基於 青春期恋爱是与生命历程相伴随的自然过程 合乎成長規律和人性自然 10 亦是人生中美好而可貴的體驗 12 戀愛是不分年齡的人权和自由 13 14 15 而且未成年人戀愛被歸納有以下益处 促使構建自我認同 完善價值觀念 探索未來理想 16 培养人际交往及溝通的能力 10 培育同理心與心理彈性 16 学习如何維持亲密关系 16 鍛煉情感交往能力 10 为将来的恋爱奠定基础 17 塑造外向人格 保持心理健康 克服心理問題 促進健康成长 10 18 满足情感需要 10 提供情感支持 16 助力克服困难 19 見賢思齊 學習他人優點 矯正個人行为缺点 18 缓解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提高學習效率 10 此外 相對於成年人的恋爱 未成年的戀愛還有以下獨特之處 更为纯洁 真摯 美好 20 较少涉及性和利益交換 反对理由 编辑应试教育的執行者及擁護者主要認為未成年戀愛會有以下弊端 分散精力 影响考试 導致成績下滑 21 可能与未成年性行为相关 未達性成熟者发生性行为或有危害 反駁 编辑 大量实践观察证明 戀愛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更多是家长和教师不當干预所致 这些不當干预往往引发学生与家长 教师的冲突 恶化學生的成长教育环境 大部分家长 教师在實務中都对此持反对 压制乃至禁止的态度 高度紧张 如临大敌 采取的策略大多是批评 斥责 惩罚 隔离 换班 转学 甚至是家庭对骂 自然不利於學生的成长和学习 中國大陸部分实证研究也显示此种可能性 22 10 對於戀愛分散精力而影響學習之説 精力并非恆定 一個人在某個時期的精力多寡 有很大的伸縮性 且受情緒影響 戀愛成功的人往往情緒飽滿 精力充沛 學習效率很高 戀愛本身不會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 23 戀愛的成功與否不應只以結婚與否衡量 一段戀情若使雙方成長 則有價值 初戀的成婚率很低 不意味著初戀沒有必要 未成年戀愛少有白頭偕老 也不能作爲否定未成年戀愛的理由 況且 未成年戀愛的成婚率未經可靠的統計 往往出於教師臆測 而一些被教師貼上 早戀 標簽的學生其實并未戀愛 23 調查統計 编辑2022年兒福聯盟對台灣11 15歲學生的研究報告顯示 近四成國中生 過二成國小生表示現在想談戀愛 32 9 兒少稱曾戀愛 比2014年的26 6 明顯升高 38 7 最長交往時間不足三個月 59 1 維持不到半年 22 8 最長交往超過一年 超過八成交往對象是身旁同學 24 認為戀愛可以牽手擁抱的有44 5 可以接吻的有19 7 可以發生性行為的有4 2 兒少最希望在情感教育中學到如何區分喜歡跟愛的感受 61 4 與對方價值觀與習慣不同怎麼磨合 55 6 吵架或失戀該怎麼調適 55 1 25 2022年雲南红河州一項對初中生的問卷調查顯示 19 01 的七年級學生 24 68 的八年級學生 31 23 的九年級學生稱談過戀愛 26 2021年一項對四川一所省級示范性高中的高中生的調查表明 64 9 不曾戀愛 27 7 有过1 3次戀愛 6 4 有过4 6次戀愛 10 6 正在戀愛 大部分正在戀愛的學生在最近一次考试的排名高於上次 異於大部分教師所謂多數的早戀不利於學習成績的説法 21 2006年廣東深圳一項對中學生的调查显示 50 2 的男生 46 5 的女生有約會经历 對中學生有多個約會對象 的接納率 男生為42 女生為33 6 27 28 2004年广东番禺中学一項對本校高中生家長的調查表明 對於青春期戀愛 23 5 的家長堅決反對 56 6 不支持 16 2 理解 對於高中生與異性交往 13 2 的家長堅決反對 33 8 不支持 48 6 無所謂或理解 11 8 贊同 43 4 的家長認爲青少年成長不一定需要異性交往 23 4 的父親 12 5 的母親在發現子女談戀愛後會干涉批評 家長年齡越大 對此愈趨保守 亦更回避或指責 學歷越低 越持反對或擔心的態度 29 美國 Add Health 英语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to Adult Health 的數據表明 12嵗的人約有四分之一稱戀愛過 18嵗的人有近四分之三稱戀愛過 30 女性 年長 繼親的青少年未曾戀愛的幾率較低 非裔 亞裔 低收入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未嘗戀愛 31 32 而非裔 低收入的青少年一旦戀愛 傾向於跳過隨意的約會而發展穩定的關係 33 女性 年長 單親的青少年更有可能維繫穩定的關係 而亞裔青少年則較少可能 34 女性 年長 來自非完整家庭或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更有可能與戀人性交 青春期性交也許意味著對其關係設限較少 使其同居的幾率增加二倍 女性青少年較有可能稱有情感親密 非裔 拉丁裔青少年則較少可能 戀愛經歷更多的青少年 與戀人獨處 性交 報稱情感親密優良的幾率大增 33 三項研究表明 較年長的青少年比較年幼的青少年戀愛更持久 30 35 36 Carver 團隊發現 青少年浪漫關係平均維持14個月 破除青春期戀愛短暫的刻板印象 且隨年齡而變化 平均而言 12 13嵗的人維持5個月 14 15嵗的人維持8個月 16 18嵗的人維持20個月 30 Giordano 團隊指出 男孩在戀愛中比女孩更不自信 但是情感投入程度相若 37 此外 男孩稱其戀人在戀愛中更具權勢和影響力 38 文娛呈現 编辑西方 日本 泰國等地的動漫 特攝及少兒劇直面描写未成年人戀愛 在迪士尼动画 超级英雄漫画 宫崎骏多部作品中可見如此 西方影视作品还着力表现未成年恋爱的美好 渲染得清新 纯真而温情 年少主角的恋爱基本互表心意 以 幸福在一起 作結 當中還会激发出主角的内在动机 为了对方而努力变好 甚至成就双向促进 互相扶持的關係 1 中國大陸影视作品倾向于回避未成年人戀愛 但非完全不提 偶尔出现亦以悲傷收場 从而 向少年观众传达远离早恋的价值观 39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等卡通片以异性恋本位的視角回避戀愛 其中的年少主角主要與同性朋友交际 很少与异性互动 中國大陸在2002年引进日本动画 百變小櫻 刪去其中与十歲出頭的男女主角感情发展相关的單集 并将男主角最后 我喜欢你 的表白篡改成 我一直觉得你很好 未成年戀愛在中國大陸影视作品中往往是长时间相处 感情缓慢积累的结果 常被表現為分散主角对重要事务的精力 不利於其生活 其中的父母對此如臨大敵 主角在面对外部阻碍時往往屈服放棄 在電視劇 十七岁不哭 中 两位学霸在倒数第二集才间接表露心意 而后成績退步 終結戀情 1 中國大陸於2015年底出台的現行 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 2017年發佈的現行 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 2019年頒佈的現行 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均指 未成年人早戀 屬於 不良行爲 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 或 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列明 表現未成年人早戀 的内容 不得出現 40 41 42 2019年廣電總局令公佈施行的現行規章 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 亦明載 未成年人節目不得 肯定 讚許未成年人早戀 43 監控技術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技工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1 不吸烟 不酗酒 不早恋 江蘇南京市金陵中学職工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與校园閉路電視 設計 校园早恋预判系统 用以 初步篩選 存在早戀行爲的學生 相關論文稱該系統首先檢測是否一對異性學生在室外保持較近距離超過一定時間 之後提取對象的情緒值中的開心值及笑容值 從而判斷有否 早戀傾向 若有則匹配其身份訊息 44 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绝大部分应试教育的初 高中内 主要采取教师巡查的方式来制止此种现象的发生参看 编辑愛 暗戀 愛情 蔡加尼克效應註釋 编辑 對於升讀高中者指高中肄業 結業 畢業或高考 對於不升讀高中著指初中肄業 結業 畢業 参考资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刘玙 中西影视作品中 早恋 的文化差异 大众文艺 2021 20 121 122 2 0 2 1 孙诗瑶 金哲華 校园 早恋 的中西方差异研究 亚太教育 2016 32 287 3 0 3 1 闵乐夫 对 早恋 的再认识及教育对策 中國性科學 2002 03 11 1 8 11 4 0 4 1 李阳 王菲 刘艳 早恋 概念的新认识 中国性科学 2007 01 16 1 33 36 5 0 5 1 车赛西亚 当前中国 早恋 教育现状及优化对策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20 28 6 105 109 6 0 6 1 6 2 施旖旎 早恋的话语空间研究 1979 2015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09 刘明 初中学生早恋的类型 成因及教育 教育评论 1991 02 17 20 李 学铭 青少年心理学 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刘玉新 对中学生 早恋 现象的分析及对策思考 现代教育科学 2003 6 12 15 10 0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刘录护 李春丽 校园 早恋 的中西比较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11 109 113 杨扬 为什么 早恋 常常发生在初中阶段 心理与健康 2022 06 305 56 中學生唔好談戀愛 陳美齡 禁拍拖阻斷成長 香港01 2018 08 07 2022 10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07 中文 香港 你 今天被侵權了嗎 人本教育基金會 2019 10 03 2022 10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05 中文 臺灣 這是人權 鼓動學潮 談戀愛 校規不可懲戒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4 05 07 2022 10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06 中文 臺灣 談戀愛記大過 中學校規問題多 台灣醒報 2013 11 19 2022 10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01 16 0 16 1 16 2 16 3 Sorensen Sarah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DF ACT for Youth Center of Excellence Cornell University 2007 2022 09 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 06 16 Couple goals vs toxic love what is a healthy teenage relationship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2022 10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07 英语 18 0 18 1 袁小梅 中学生早恋的心理调适 重庆教育学院报 2008 5 134 136 弗洛姆 艾 爱的艺术 由李 健明翻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21 57 李瑶 做孩子的恋爱 顾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 17 21 0 21 1 卢军颖 学生成长规律视野下的中学生恋爱现象教育引导策略 教育界 2021 37 65 67 杜兆义 康维娜 温志旺 学生早恋问题的分析及矫治策略 社会心理科学 2014 1 71 74 23 0 23 1 彭泗清 对 青春期 异性交往的八种误解 中國青年研究 2000 1 5 7 2022臺灣兒少戀愛認知暨情感教育調查報告 兒盟 2022 09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01 中文 繁體 兒少戀愛認知暨情感教育記者會 兒盟 2022 09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9 28 中文 繁體 余丽敏 任友吉 初中生早恋的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云南教育 2022 03 3 37 39 张华 对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思考 教育探索 2007 3 芦巧惠 当前中学生早恋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1 03 陈慧瑜 家长对高中生异性交往的态度和做法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05 19 4 269 272 30 0 30 1 30 2 Carver K Joyner K Udry RJ National Estimates of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lorsheim P 编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Sexual Beh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nd Associates 2003 07 18 23 56 Connolly Jennifer Craig Wendy Goldberg Adele Pepler Debra Mixed Gender Groups Dating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4 06 14 2 185 207 ISSN 1050 8392 doi 10 1111 j 1532 7795 2004 01402003 x Upchurch Dawn M Levy Storms Lene Sucoff Clea A Aneshensel Carol S Gender and 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Timing of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1998 05 30 3 121 127 ISSN 0014 7354 doi 10 2307 2991625 33 0 33 1 Meier Ann Allen Gina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rom Adolescence to Young Adulthood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2009 50 2 2022 09 26 ISSN 0038 0253 PMC 4201847 PMID 25332511 doi 10 1111 j 1533 8525 2009 01142 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9 28 COLLINS W ANDREW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to individual chang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7 03 4 1 1 14 ISSN 1350 4126 doi 10 1111 j 1475 6811 1997 tb00126 x CONNOLLY JENNIFER A JOHNSON ANNE M Adolescent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the structure and quality of their close interpersonal ti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6 06 3 2 185 195 ISSN 1350 4126 doi 10 1111 j 1475 6811 1996 tb00111 x Shulman Shmuel Scharf Miri Adolescent Romantic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s Age and Gender Related Differences and Links With Family and Peer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0 01 10 1 99 118 ISSN 1050 8392 doi 10 1207 sjra1001 5 Giordano Peggy C Longmore Monica A Manning Wendy D Gender and the Meanings of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Focus on Boy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06 04 71 2 260 287 ISSN 0003 1224 doi 10 1177 000312240607100205 Risman Barbara Schwartz Pepper After the Sexual Revolution Gender Politics in Teen Dating Contexts 2002 02 1 1 16 24 ISSN 1536 5042 doi 10 1525 ctx 2002 1 1 16 陈欣 中西方传统爱情观比较 文教资料 2010 1 中國出台電視劇新規 收窄文藝創作內容 BBC News 中文 2016 03 02 2022 10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10 中文 繁體 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 发布 新華網 2022 10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07 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2021 人民网 2022 10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10 07 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 PDF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 2022 10 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 10 08 张霄鹏 人脸识别在校园管理中的应用 電子製作 2019 06 49 64 外部链接 编辑香港亞洲電視 時事追擊 青少年性教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亞洲電視 時事追擊 90後戀愛生活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電台 我未成年 戀愛大過天 Part 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電台 我未成年 戀愛大過天 Part 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未成年恋爱 amp oldid 7709017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