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是公元3世紀由亞歷山大城普羅提諾發展出的哲學派別[1],是古希臘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學流派,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該流派主要基於柏拉圖的學說,再加上斯多葛學派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融合為一個體系。但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新的詮釋。在《新約聖經》時代的哲學本身包含一種宗教態度,這就是基督教涉及哲學的緣故。這種宗教哲學就稱新柏拉圖主義,也就是以希臘思想為基礎而創建的宗教哲學。主義主張所有存在皆來自一源,藉此個別靈魂能神秘地重返為一;亦強調存在層級的多重性,只能被感官所感知的物體世界處於最低層級。[1]

歷史沿革

新柏拉圖主義最早產生於埃及亞歷山大。新柏拉圖學派的創始人是阿摩尼阿斯·萨卡斯(175-242),沒有留下著作。不過最重要的人物則是他的學生普羅提諾(204-270)。普羅提諾早年在亞歷山大學習、研究,直到西元243年到羅馬定居。普羅提諾的作品主要都是他晚年的講課筆記,並流露出一定程度的神秘主義色彩。普羅提諾發展了這哲學體系。新柏拉圖主義的主要人物還有普羅提諾的學生菲波利(234-305)、卡爾基斯的楊布里科斯(330以前)、雅典的普魯塔克英语Plutarch of Athens(350-430)和普罗克洛(412-485)。

重要性與影響力

教父們為了使基督教更具吸引力並使知識更充實,開始將《聖經》教訓與古希臘哲學融合。而在早期基督教時期(公元2-5世紀)的教父思想,由於是根據《聖經》以及新柏拉圖主義建立的,一般稱為「教父哲學」。

新柏拉圖主義相當重要,不只是因為它影響了提出第一個神學體系的俄利根,它還藉由狄奧尼修斯的著作,影響了之後一切的基督教神秘主義形式,以及大多數的古典基督教神學形式,特別是關於上帝世界靈魂的學說。普羅提諾認為它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哲學,而且是一種淨化(Katharsis)靈魂的宗教體系。

主要思想

普罗提诺認為上帝是超越的The One(太一、元一、),是至高的善,他包括一切存在的事物,不能說他是什麼只能說他不是什麼。這無限者是任何事物的根源。他是永恆的、不改變的。普罗提诺比喻,上帝像無限的噴泉,並永不枯竭。又像是太陽,從中輻射光芒,而無損於太陽。宇宙是出自上帝的流射物,是祂無限全能不可避免的漫溢,流射的過程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純粹的思想或精神(nous)、或譯為心靈(mind),第二個階段是靈魂(soul)和第三階段是物質(matter)。而流射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是下一階段的原因。純粹思想是現象世界的模型或標準,不佔時間、空間;是完美、永恆又和諧的;是可以用智力理解的世界。上帝在nous中顯出他自己。nous就是柏拉圖所稱為理念的一切形式和結構。任何真的、美的都包含在其中,是一個永恆的普遍本質。靈魂起源於純粹思想,只要有理念或目的,他就力圖實現自己,產生某種東西。他具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趨向純粹思想,是一個擁有「觀念」的靈魂。一方面又趨向感官世界,是一個懷有慾望的靈魂。靈魂產生了物質。物質的本身,既沒有形式、性質、權能,他是絕對的貧乏,是邪惡的基質,離上帝最遠。惡不是一種肯定的力量,它是精神的東西的否定,當靈魂趨向到非存在就產生了惡。惡不是一種本體論的實在,而是一種「非存在」(non-being)。當靈魂追求到來源本身,達到最後目的,他變成與上帝合而為一。這個道路是艱辛的,是一種藉著禁欲主義的進化過程。在最高的出神入迷的狀態時,就是普罗提诺所謂的飛向元一,什麼是人存在的目的(telos),這個問題柏拉圖已經給予了回答:盡可能變的與上帝相似。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世界有两极,一端是被称为“上帝”的神圣之光,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但新柏拉图主义也相信,完全的黑暗并不存在,只是缺乏亮光而已。世间唯一存在的就是上帝,照耀着神圣之光,但就像光线会逐渐变弱,神圣之光也无法普照整个世界。普罗提诺认为,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物质则位于那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而柏拉图所提出的自然界的“形式”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

因此,新柏拉图主义强调,世间一切事物都有这种神圣之光,但最接近上帝的光芒的,还是人类的灵魂,只有灵魂才能与神秘与伟大合而为一。在一些偶然的时候,人甚至可以体验到自己就是那神圣的自然之光。

新柏拉圖主義與柏拉圖之上帝觀有些不同之處。

柏拉圖的上帝就是至善的理型(the Form of the God),這樣的上帝是非人格化的。另有一造物者稱為巨匠造物主,按照至善理型將世界造出來。

普羅提諾的上帝則是太一(the One),是絕對超驗的(transcendent),任何描述都不適合他。即使太一與至善也只能算是類比的描述。新柏拉圖主義的太一上帝,當然也是非人格化的,但比起柏拉圖更把上帝的超越性推到極點。

普羅提諾又認為太一流溢(emanates)出心智(Mind)與世界魂(World Soul)。但柏拉圖從來沒有用過發散這個詞,也沒有明說眾理型是如何從太一而出(Copleston, 1946, p.177)。

参考文献

出处

  1. ^ 1.0 1.1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新柏拉圖學派[永久失效連結]於2011年3月14日查閱

书籍

  • Copleston, Frederick.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1, Greece and Rome: From the Pre-Socratics to Plotinus. Newman Press, 1946; New York: Doubleday, 1993.
  • Frank Thilly,葛力譯, History of Philosophy《西方哲學史》,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p135,
  • Paul Tillich, A historyof Christian Thought ,尹大貽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0,p100

外部链接

参见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圖主義, platonism, 是公元3世紀由亞歷山大城的普羅提諾發展出的哲學派別, 是古希臘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學流派, 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該流派主要基於柏拉圖的學說, 再加上斯多葛學派,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融合為一個體系, 但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新的詮釋, 新約聖經, 時代的哲學本身包含一種宗教態度, 這就是基督教涉及哲學的緣故, 這種宗教哲學就稱新柏拉圖主義, 也就是以希臘思想為基礎而創建的宗教哲學, 主義主張所有存在皆來自一源, 藉此個別靈魂能神秘地重返為一, 亦強調存在層級的多重. 新柏拉圖主義 Neo Platonism 是公元3世紀由亞歷山大城的普羅提諾發展出的哲學派別 1 是古希臘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學流派 對基督教神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該流派主要基於柏拉圖的學說 再加上斯多葛學派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融合為一個體系 但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新的詮釋 在 新約聖經 時代的哲學本身包含一種宗教態度 這就是基督教涉及哲學的緣故 這種宗教哲學就稱新柏拉圖主義 也就是以希臘思想為基礎而創建的宗教哲學 主義主張所有存在皆來自一源 藉此個別靈魂能神秘地重返為一 亦強調存在層級的多重性 只能被感官所感知的物體世界處於最低層級 1 目录 1 歷史沿革 2 重要性與影響力 3 主要思想 4 参考文献 4 1 出处 4 2 书籍 5 外部链接 6 参见歷史沿革 编辑新柏拉圖主義最早產生於埃及的亞歷山大 新柏拉圖學派的創始人是阿摩尼阿斯 萨卡斯 175 242 沒有留下著作 不過最重要的人物則是他的學生普羅提諾 204 270 普羅提諾早年在亞歷山大學習 研究 直到西元243年到羅馬定居 普羅提諾的作品主要都是他晚年的講課筆記 並流露出一定程度的神秘主義色彩 普羅提諾發展了這哲學體系 新柏拉圖主義的主要人物還有普羅提諾的學生菲波利 234 305 卡爾基斯的楊布里科斯 330以前 雅典的普魯塔克 英语 Plutarch of Athens 350 430 和普罗克洛 412 485 重要性與影響力 编辑教父們為了使基督教更具吸引力並使知識更充實 開始將 聖經 教訓與古希臘哲學融合 而在早期基督教時期 公元2 5世紀 的教父思想 由於是根據 聖經 以及新柏拉圖主義建立的 一般稱為 教父哲學 新柏拉圖主義相當重要 不只是因為它影響了提出第一個神學體系的俄利根 它還藉由狄奧尼修斯的著作 影響了之後一切的基督教神秘主義形式 以及大多數的古典基督教神學形式 特別是關於上帝 世界和靈魂的學說 普羅提諾認為它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哲學 而且是一種淨化 Katharsis 靈魂的宗教體系 主要思想 编辑普罗提诺認為上帝是超越的The One 太一 元一 一 是至高的善 他包括一切存在的事物 不能說他是什麼只能說他不是什麼 這無限者是任何事物的根源 他是永恆的 不改變的 普罗提诺比喻 上帝像無限的噴泉 並永不枯竭 又像是太陽 從中輻射光芒 而無損於太陽 宇宙是出自上帝的流射物 是祂無限全能不可避免的漫溢 流射的過程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純粹的思想或精神 nous 或譯為心靈 mind 第二個階段是靈魂 soul 和第三階段是物質 matter 而流射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是下一階段的原因 純粹思想是現象世界的模型或標準 不佔時間 空間 是完美 永恆又和諧的 是可以用智力理解的世界 上帝在nous中顯出他自己 nous就是柏拉圖所稱為理念的一切形式和結構 任何真的 美的都包含在其中 是一個永恆的普遍本質 靈魂起源於純粹思想 只要有理念或目的 他就力圖實現自己 產生某種東西 他具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趨向純粹思想 是一個擁有 觀念 的靈魂 一方面又趨向感官世界 是一個懷有慾望的靈魂 靈魂產生了物質 物質的本身 既沒有形式 性質 權能 他是絕對的貧乏 是邪惡的基質 離上帝最遠 惡不是一種肯定的力量 它是精神的東西的否定 當靈魂趨向到非存在就產生了惡 惡不是一種本體論的實在 而是一種 非存在 non being 當靈魂追求到來源本身 達到最後目的 他變成與上帝合而為一 這個道路是艱辛的 是一種藉著禁欲主義的進化過程 在最高的出神入迷的狀態時 就是普罗提诺所謂的飛向元一 什麼是人存在的目的 telos 這個問題柏拉圖已經給予了回答 盡可能變的與上帝相似 新柏拉图主义认为 世界有两极 一端是被称为 上帝 的神圣之光 另一端则是完全的黑暗 但新柏拉图主义也相信 完全的黑暗并不存在 只是缺乏亮光而已 世间唯一存在的就是上帝 照耀着神圣之光 但就像光线会逐渐变弱 神圣之光也无法普照整个世界 普罗提诺认为 灵魂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 物质则位于那光照不到的黑暗世界 而柏拉图所提出的自然界的 形式 则微微受到神圣之光的照耀 因此 新柏拉图主义强调 世间一切事物都有这种神圣之光 但最接近上帝的光芒的 还是人类的灵魂 只有灵魂才能与神秘与伟大合而为一 在一些偶然的时候 人甚至可以体验到自己就是那神圣的自然之光 新柏拉圖主義與柏拉圖之上帝觀有些不同之處 柏拉圖的上帝就是至善的理型 the Form of the God 這樣的上帝是非人格化的 另有一造物者稱為巨匠造物主 按照至善理型將世界造出來 普羅提諾的上帝則是太一 the One 是絕對超驗的 transcendent 任何描述都不適合他 即使太一與至善也只能算是類比的描述 新柏拉圖主義的太一上帝 當然也是非人格化的 但比起柏拉圖更把上帝的超越性推到極點 普羅提諾又認為太一流溢 emanates 出心智 Mind 與世界魂 World Soul 但柏拉圖從來沒有用過發散這個詞 也沒有明說眾理型是如何從太一而出 Copleston 1946 p 177 参考文献 编辑出处 编辑 1 0 1 1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 新柏拉圖學派 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年3月14日查閱 书籍 编辑 Copleston Frederick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1 Greece and Rome From the Pre Socratics to Plotinus Newman Press 1946 New York Doubleday 1993 Frank Thilly 葛力譯 History of Philosophy 西方哲學史 2004 北京 商務印書館 p135 Paul Tillich A historyof Christian Thought 尹大貽譯 香港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2000 p100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Portal NeoplatonismThe London Philosophy Study Guid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ost Aristotelian philosoph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ldberg Christian Neoplatonism 扎尔塔 爱德华 N 编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Neoplatonism 互联网哲学百科全书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eoplatonic Studi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hristian Platonists and Neoplatonists Historical and Moder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slamic Platonists and Neoplatonist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istotle s Categories at Gutenber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onfessiones Book I XIII Augustine at Gutenber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 immortalitate animae of Augustine Google Book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briVox中的公有领域有声书 Enneads LibriVox中的公有领域有声书 Elements of Theology 参见 编辑柏拉图主义 修道主義 柏拉圖 古希臘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新柏拉图主义 amp oldid 7226970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