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政治和尚

政治和尚」或「政僧」是一種歧视语,出現在20世紀初(中國清末至中華民國初年)被用以嘲諷、批評或譴責當代中国佛教特定知名人物[1],牽涉對宗教或政治意識形態信念歧視。部份文獻顯示,倡导团体(或個人)或匿名、或聲稱共識[2],對其訴諸人身断言「政治和尚」其人行為是非,但對於在政教合一或是以佛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家裡,甚至執政者兼具有宗教領袖的身分,卻未出現此等帶有貶義的用语。

宗教与政治 编辑

释太虚「問政而不幹治」

中国抗日战争爆發之前,释太虚曾要求中國佛教會成員,深切注意並積極參加國民大會的代表選舉。根據當時的選舉法,中華民國公民年滿20歲,經公民宣誓者,有選舉國民大會代表之權利,年滿25歲者即得為候選人,沒有任何性別或宗教之區別或限制。

基於孫中山所說的「政權、治權」,释太虚提出「問政而不幹治」:佛教徒包括僧眾在內應關心政治,參與政治的討論和國家政策的制訂,但是不涉及治理國家的行政工作。考慮到佛教徒既是國家的公民,又有自己特殊的宗教師身份,一定要關心社會大眾的福利和安樂,參加社會和國家的合法集議,參與各縣、省和國家的議會選舉,尋求為全體民眾除苦得樂的方法。此外,僧團不涉足行政和軍事領域,而只應該服務於國民立法機關——行使的不是行政權,而是立法權和監督權[3]

釋星雲自述經歷
  • 1992年9月,釋星雲在日記中說明接受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一職:

「『接受』對佛教很好,表示佛教有力量,才受政府重視;『不接受』則個人很清高,不參與政治,不會被人譏為政治和尚,但卻說明了佛教沒有人才。故菩薩發心,凡事只要對眾生有利,就不必太考慮個人利害。我很高興能代表佛教界接受『中央評議委員』的職位,讓社會大眾明瞭政府的英明、公平;讓政府知道佛教界有力量有人才,所以宗教對政治所持的態度非參與、非躲避,而是問政不干預。」[4]

  • 釋星雲自述,自己1949年到台灣因為沒有任何黨員身分,甚至被逮捕拘禁23日。後來經過李子寬[5]勸說下參加國民黨,但要求不暴露身分、不開小組會議、不參加國民黨的活動。多年之後,中國國民黨聘請星雲法師擔任黨務顧問(榮譽職),後來又將許多黨國元老(包括星雲法師在內)同列為中央評議委員[6][7]
釋聖嚴自述經歷
  • 釋聖嚴曾自述,1991年5月剛剛結束第二度訪問中國大陸行程,幾天之後大陸官方就發布了不准臺灣僧尼入境的命令[8]。而在1993年,聖嚴第三次出訪之前非常審慎,表示並不帶有任何政治目的或傳教意圖:

我們也沒有要向大陸佛教界傳遞任何訊息,只是單純地以觀光旅遊團的名義與身份,前往看看我們想看的佛教聖蹟,而且是以大陸允許我們看的範圍為原則[9]

文獻評價 编辑

  • 释太虚由於參與革命及各類秘密集會,與革命黨人、各界權貴名流時相關往來,被稱為「政僧」或「政治和尚」[10]。但他依據孫中山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的解釋,認為廣義的管理眾人之事,無過於行菩薩道的「菩薩僧」,菩薩僧的抱負是「多事多業多悕望住」,不同於只顧自利之聲聞僧的「少事少業少悕望住」,所以他以學菩薩僧、行菩薩道的精神進行中國佛教的改革運動[10]

「世人又每以政僧譏余,然據孫中山先生之解釋,政即眾人之事,政治即管理眾人之事,

廣義的管理眾人之事,當無有過於菩薩者,亦唯『菩薩』乃為真正的更無私事而專管理眾人之事,故不同聲聞僧少事少業少希望住,而剴切的表示須多事多業多希望住。

余固未足為菩薩僧,然志願所在則未嘗一日忘學菩薩僧也;特患未能符政僧的名實,又何患世人之稱為政僧[1]

願世之學菩薩學菩薩僧的佛徒,皆蹶然興起,以共修此建設和平際的菩薩大行。」——释太虚

在他看來,佛教為社會組織的一環,改革佛教、佛播佛法,正需要深入社會每個階層,與國家政治保持適當地關係或一定的溝通管道,以利於佛法的流通。他樂於率先倡行,周旋於名流俠士之間,以從事福利人群和傳播佛法的工作;而「政治」正是復興佛教的第一線工作,「趨之尚且猶恐不及!」[1]

「想想:佛陀頻頻出入王宮,與大臣貴冑說法,豈不也成了『政治佛陀』嗎?

玄奘大師為皇帝建言國事,以及歷代國師的輔弼朝政,又怎麼說呢?

中國佛教歷經多次教難而能如浴火鳳凰般再生,在上位者全心全力的擁護佛教,實在是功不可沒。此外,國家社會也因為佛法的復興昌隆而政清人和……」[7]

2008年,釋星雲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時表示:

「你說出家人,為什麼要涉足政治?我是公民呀,我又沒有褫奪公權,我為什麼不能愛國?我們出家人一樣要去當兵,要去交稅,要去選舉,我為什麼不能表達道義,選賢與能呢?這是我們的責任。」[11]

重要事例 编辑

  • Shwe Zedi Kyaung英语Shwe Zedi Kyaung,被認為是緬甸獨立運動的民族英雄之一。[12]

法規與行政命令 编辑

在臺灣,依《中華民國憲法》的下列條文所賦予人民的宗教自由與參政權,並未剝奪出家人的參政權。

  • 第13條「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
  • 第16條「人民有請願、訴願及訴訟之權。」
  • 第17條「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
  • 第18條「人民有應考試服公職之權。」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洪金蓮. 太虛大師佛教現代化之研究. 台灣: 法鼓文化. 1999: 36 [2013-08-22]. ISBN 957-598-051-4. (原始内容于2015-05-10). 太虛由於參與革命及各類秘密集會,與革命黨人、各界權貴名流時相關往來,因此「政僧」或「政治和尚」的頭銜不脛而走。對於這樣的譏評……太虛對於世間的嘲諷、對於中國佛教的改革,有這樣的膽識和勇氣 
  2. ^ 曹長青. . 自由時報. 2010-08-16 [2013-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8). 星雲是政治和尚的說法,早已是人們的共識…… 
  3. ^ 學愚. 戰後佛教變革. 《佛教,暴力與民族主義: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佛教》.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2010: 272 [2013-08-22]. ISBN 9789629964634. (原始内容于2016-03-10). 早在抗戰爆發之前的1936年,太虛大師就要求僧尼參加國民大會的代表選舉。……希望符合條件的僧尼深切注意並積極參加選舉。 
  4. ^ 星雲大師. . 星雲文集-文選-星雲日記. 1992年9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5月14日). 
  5. ^ 李基鴻,字子寬,曾參與中國同盟會,為中國國民黨創黨元老之一,曾任湖北省國民大會代表。他是释太虚的俗家徒弟,著名的佛教居士,在中國佛教會中有重要地位。
  6. ^ 慈惠法師. 大師是不是政治和尚?. 星雲大師12問. 佛光山. 電影導演劉維斌先生……說:「政治和尚表示你有力量。」 [永久失效連結]
  7. ^ 7.0 7.1 周慶華. 佛教的文化事業: 佛光山個案探討. 台灣: 秀威資訊. 2007: 198. ISBN 9789866732478. 
  8. ^ 參見1991年5月《宗教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另見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broken anchor](国家的宗教事务管理)。
  9. ^ {{cite book|author=聖嚴法師|title=行雲流水|year=1993|publisher=法鼓|location=台灣|isbn=9576330998|pages=38|url=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qnsQ32-6aJoC&pg=PT61&dq=%22%E6%94%BF%E6%B2%BB%E5%92%8C%E5%B0%9A%22+-inpublisher:icon&hl=zh-TW&sa=X&ei=ghAWUuiyIMOolQXutoDoBg&redir_esc=y#v=onepage&q=%22%E6%94%BF%E6%B2%BB%E5%92%8C%E5%B0%9A%22%20-inpublisher%3Aicon&f=fal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10.0 10.1 10.2 學愚. 戰後佛教變革. 《佛教,暴力與民族主義: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佛教》.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2010: 272 [2013-08-22]. ISBN 9789629964634. (原始内容于2016-03-10). 1946年,天主教南京主教于斌提名太虛大師為國大代表……最終還是被從候選人名單上刪去。……但由於他對政治的熱心,同時又由於他跟一些政客的密切關係,故常被稱為「政治和尚」,受到教內外保守力量的攻擊。他坦然面對這些攻擊……指出只有真正行菩薩道的人才能真誠、無私、無畏地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11. ^ 紀碩鳴. 專訪: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 亞洲週刊第22卷第3期. 2008年1月30日 [2021年12月19日]. (原始内容于2019年5月20日). 
  12. ^ Why the Omens Are Not Auspicious for the Burma's Junta. Time. 2009-09-03 [2013-08-21]. (原始内容于2013-08-26). 

外部連結 编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

参见 编辑

政治和尚, 政僧, 是一種歧视语, 出現在20世紀初, 中國清末至中華民國初年, 被用以嘲諷, 批評或譴責當代中国佛教特定知名人物, 牽涉對宗教或政治意識形態的信念歧視, 部份文獻顯示, 倡导团体, 或個人, 或匿名, 或聲稱共識, 對其訴諸人身或断言, 其人行為是非, 但對於在政教合一或是以佛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家裡, 甚至執政者兼具有宗教領袖的身分, 卻未出現此等帶有貶義的用语, 歧视主题, 目录, 宗教与政治, 文獻評價, 重要事例, 法規與行政命令,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参见宗教与政治, 编辑释太虚, 問政. 政治和尚 或 政僧 是一種歧视语 出現在20世紀初 中國清末至中華民國初年 被用以嘲諷 批評或譴責當代中国佛教特定知名人物 1 牽涉對宗教或政治意識形態的信念歧視 部份文獻顯示 倡导团体 或個人 或匿名 或聲稱共識 2 對其訴諸人身或断言 政治和尚 其人行為是非 但對於在政教合一或是以佛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家裡 甚至執政者兼具有宗教領袖的身分 卻未出現此等帶有貶義的用语 歧视主题 目录 1 宗教与政治 2 文獻評價 3 重要事例 4 法規與行政命令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連結 7 参见宗教与政治 编辑释太虚 問政而不幹治 在中国抗日战争爆發之前 释太虚曾要求中國佛教會成員 深切注意並積極參加國民大會的代表選舉 根據當時的選舉法 中華民國公民年滿20歲 經公民宣誓者 有選舉國民大會代表之權利 年滿25歲者即得為候選人 沒有任何性別或宗教之區別或限制 基於孫中山所說的 政權 治權 释太虚提出 問政而不幹治 佛教徒包括僧眾在內應關心政治 參與政治的討論和國家政策的制訂 但是不涉及治理國家的行政工作 考慮到佛教徒既是國家的公民 又有自己特殊的宗教師身份 一定要關心社會大眾的福利和安樂 參加社會和國家的合法集議 參與各縣 省和國家的議會選舉 尋求為全體民眾除苦得樂的方法 此外 僧團不涉足行政和軍事領域 而只應該服務於國民立法機關 行使的不是行政權 而是立法權和監督權 3 釋星雲自述經歷 更多信息 台灣政治之政黨主張 1992年9月 釋星雲在日記中說明接受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一職 接受 對佛教很好 表示佛教有力量 才受政府重視 不接受 則個人很清高 不參與政治 不會被人譏為政治和尚 但卻說明了佛教沒有人才 故菩薩發心 凡事只要對眾生有利 就不必太考慮個人利害 我很高興能代表佛教界接受 中央評議委員 的職位 讓社會大眾明瞭政府的英明 公平 讓政府知道佛教界有力量有人才 所以宗教對政治所持的態度非參與 非躲避 而是問政不干預 4 釋星雲自述 自己1949年到台灣因為沒有任何黨員身分 甚至被逮捕拘禁23日 後來經過李子寬 5 勸說下參加國民黨 但要求不暴露身分 不開小組會議 不參加國民黨的活動 多年之後 中國國民黨聘請星雲法師擔任黨務顧問 榮譽職 後來又將許多黨國元老 包括星雲法師在內 同列為中央評議委員 6 7 釋聖嚴自述經歷 釋聖嚴曾自述 1991年5月剛剛結束第二度訪問中國大陸行程 幾天之後大陸官方就發布了不准臺灣僧尼入境的命令 8 而在1993年 聖嚴第三次出訪之前非常審慎 表示並不帶有任何政治目的或傳教意圖 我們也沒有要向大陸佛教界傳遞任何訊息 只是單純地以觀光旅遊團的名義與身份 前往看看我們想看的佛教聖蹟 而且是以大陸允許我們看的範圍為原則 9 文獻評價 编辑释太虚由於參與革命及各類秘密集會 與革命黨人 各界權貴名流時相關往來 被稱為 政僧 或 政治和尚 10 但他依據孫中山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 的解釋 認為廣義的管理眾人之事 無過於行菩薩道的 菩薩僧 菩薩僧的抱負是 多事多業多悕望住 不同於只顧自利之聲聞僧的 少事少業少悕望住 所以他以學菩薩僧 行菩薩道的精神進行中國佛教的改革運動 10 世人又每以政僧譏余 然據孫中山先生之解釋 政即眾人之事 政治即管理眾人之事 廣義的管理眾人之事 當無有過於菩薩者 亦唯 菩薩 乃為真正的更無私事而專管理眾人之事 故不同聲聞僧少事少業少希望住 而剴切的表示須多事多業多希望住 余固未足為菩薩僧 然志願所在則未嘗一日忘學菩薩僧也 特患未能符政僧的名實 又何患世人之稱為政僧 1 願世之學菩薩學菩薩僧的佛徒 皆蹶然興起 以共修此建設和平際的菩薩大行 释太虚 在他看來 佛教為社會組織的一環 改革佛教 佛播佛法 正需要深入社會每個階層 與國家政治保持適當地關係或一定的溝通管道 以利於佛法的流通 他樂於率先倡行 周旋於名流俠士之間 以從事福利人群和傳播佛法的工作 而 政治 正是復興佛教的第一線工作 趨之尚且猶恐不及 1 釋星雲曾表示 想想 佛陀頻頻出入王宮 與大臣貴冑說法 豈不也成了 政治佛陀 嗎 而玄奘大師為皇帝建言國事 以及歷代國師的輔弼朝政 又怎麼說呢 中國佛教歷經多次教難而能如浴火鳳凰般再生 在上位者全心全力的擁護佛教 實在是功不可沒 此外 國家社會也因為佛法的復興昌隆而政清人和 7 2008年 釋星雲接受 亞洲週刊 專訪時表示 你說出家人 為什麼要涉足政治 我是公民呀 我又沒有褫奪公權 我為什麼不能愛國 我們出家人一樣要去當兵 要去交稅 要去選舉 我為什麼不能表達道義 選賢與能呢 這是我們的責任 11 重要事例 编辑圣雄甘地曾說 那些說宗教與政治無關的人 並不懂得什麼是宗教 10 Shwe Zedi Kyaung 英语 Shwe Zedi Kyaung 被認為是緬甸獨立運動的民族英雄之一 12 法規與行政命令 编辑在臺灣 依 中華民國憲法 的下列條文所賦予人民的宗教自由與參政權 並未剝奪出家人的參政權 第13條 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 第16條 人民有請願 訴願及訴訟之權 第17條 人民有選舉 罷免 創制及複決之權 第18條 人民有應考試服公職之權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洪金蓮 太虛大師佛教現代化之研究 台灣 法鼓文化 1999 36 2013 08 22 ISBN 957 598 051 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5 10 太虛由於參與革命及各類秘密集會 與革命黨人 各界權貴名流時相關往來 因此 政僧 或 政治和尚 的頭銜不脛而走 對於這樣的譏評 太虛對於世間的嘲諷 對於中國佛教的改革 有這樣的膽識和勇氣 曹長青 星雲和尚的政治使命 自由時報 2010 08 16 2013 08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0 18 星雲是政治和尚的說法 早已是人們的共識 學愚 戰後佛教變革 佛教 暴力與民族主義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佛教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2010 272 2013 08 22 ISBN 97896299646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10 早在抗戰爆發之前的1936年 太虛大師就要求僧尼參加國民大會的代表選舉 希望符合條件的僧尼深切注意並積極參加選舉 星雲大師 佛光普照 1992 9 1 1992 9 15 星雲文集 文選 星雲日記 1992年9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5月14日 李基鴻 字子寬 曾參與中國同盟會 為中國國民黨創黨元老之一 曾任湖北省國民大會代表 他是释太虚的俗家徒弟 著名的佛教居士 在中國佛教會中有重要地位 慈惠法師 大師是不是政治和尚 星雲大師12問 佛光山 電影導演劉維斌先生 說 政治和尚表示你有力量 永久失效連結 7 0 7 1 周慶華 佛教的文化事業 佛光山個案探討 台灣 秀威資訊 2007 198 ISBN 9789866732478 參見1991年5月 宗教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另見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 broken anchor 国家的宗教事务管理 cite book author 聖嚴法師 title 行雲流水 year 1993 publisher 法鼓 location 台灣 isbn 9576330998 pages 38 url http books google com tw books id qnsQ32 6aJoC amp pg PT61 amp dq 22 E6 94 BF E6 B2 BB E5 92 8C E5 B0 9A 22 inpublisher icon amp hl zh TW amp sa X amp ei ghAWUuiyIMOolQXutoDoBg amp redir esc y v onepage amp q 22 E6 94 BF E6 B2 BB E5 92 8C E5 B0 9A 22 20 inpublisher 3Aicon amp f fals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0 10 1 10 2 學愚 戰後佛教變革 佛教 暴力與民族主義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佛教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2010 272 2013 08 22 ISBN 97896299646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10 1946年 天主教南京主教于斌提名太虛大師為國大代表 最終還是被從候選人名單上刪去 但由於他對政治的熱心 同時又由於他跟一些政客的密切關係 故常被稱為 政治和尚 受到教內外保守力量的攻擊 他坦然面對這些攻擊 指出只有真正行菩薩道的人才能真誠 無私 無畏地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紀碩鳴 專訪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 亞洲週刊第22卷第3期 2008年1月30日 2021年12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5月20日 Why the Omens Are Not Auspicious for the Burma s Junta Time 2009 09 03 2013 08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8 26 外部連結 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 宗教事务条例 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 参见 编辑现代汉语 包括方言 的歧视语 宗教与政治 宗教迫害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政治和尚 amp oldid 8263149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