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支那 (印度)

支那梵語चीनIASTcīna)是在前1千纪古代印度文学中提到的民族與地名,其在摩诃婆罗多摩奴法論以及往世书中均有提及。在早期文獻中,對這個地名與民族的描述不多,在漢傳佛教翻譯佛經時,皆以支那為中國的稱呼。作為對照,古印度則被稱為中國梵語Madhya deśa)。

词源 编辑

據信梵文中“支那”一詞來源自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的秦朝,或者來自更早的公元前9世纪以来就已存在的秦国[1][2]但是,对于支那一詞的起源还有其他說法。 一些中国和印度学者认为支那可能來源自荆國。杰夫·韦德(Geoff Wade)認為支那來源於位於今中國貴州的古代夜郎國,该地区的居民自稱zina。[3]

古希腊罗马人則称中国为Sina或Sinae。

摩訶婆羅多 编辑

在著名印度史詩英语Indian epic poetry摩诃婆罗多就已多次提到支那。[4]

在摩訶婆羅多第二篇大会篇英语Sabha Parva中提到东光国英语Pragjyotisha kingdom(今阿萨姆)國王福授英语Bhagadatta周围有许多支那人和吉罗陀人英语Kirata。同样在摩訶婆羅多第六篇毘濕摩篇英语Bhishma Parva中,則说福授王的军队由支那人和吉罗陀人組成。

摩訶婆羅多的第六篇毘濕摩篇英语Bhishma Parva第9章1177行还將支那與北部的蔑戾车部落一同列出,那些蔑戾车部落包括耶婆那甘波阇、贡多罗、胡那英语Huna people、Parasikas、达鲁那、Ramanas、波罗迦、陀舍摩利迦、Kruras、Sukritvahas、Kulatthas。[5]这些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当时胡那人已与波斯萨珊家族英语House of Sasan接触。同時,他們被描述為贤者婆私吒英语Vasistha和他的母牛保護者,一同抵御眾友仙人

在三篇《森林篇英语Vana Parva》的第51章中,提到支那和波罗婆人英语Pahlavas陀罗陀人英语Daradas、吉罗陀人、耶婆那人、沙迦人、诃罗胡那人英语Hara Huna Kingdom杜夏罗人英语Tushara信度人英语Sindhu Kingdom、伽古德人、罗摩特人、孟德人、女兒國人、坦伽纳人、羯迦夜人英语Kekeya Kingdom阿槃提人迦濕彌羅人曾在王祭中担任般度王坚战的侍从。

在十二篇《和平篇英语Shanti Parva》的第64章中,提到曼达多國王将耶婆那人、吉罗陀人、犍陀罗人、支那人、沙钵罗人、钵尔钵罗人、沙迦人、杜夏罗人、迦诃人、波罗婆人、安达罗人摩德罗迦人、奥陀罗人、布邻陀人、罗摩陀人、迦遮人与一些婆羅門-刹帝利混血的种姓、吠舍和首陀羅一并归为陀私优,對这些部族如何安置在自己的国土上感到疑惑。[6]

在摩訶婆羅多森林篇第176章中,般度族人的旅行说明提到,離開毗沙罗枣林(今印度北阿坎德邦巴德里纳特普里)後,穿越艱難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就可以抵達支那领土。

在第五篇第74章怖軍提到了支那一位國王道多穆罗迦(Dhautamulaka),后者曾經诛灭自己的亲友。道多穆罗迦可能指的是中國夏朝末代君主

同篇的第86章提到,持國国王想将一千只来自支那的鹿皮赠送给盖娑婆英语Krishna in the Mahabharata(黑天)。

罗摩衍那 编辑

蚁垤罗摩衍那同樣提到了支那以及一個與支那名稱類似的國家极东支那英语Parama China Kingdom,并将它们与耶婆那沙迦、吉罗陀、Bahlikas、哩舍伽英语Rishikas和坦伽纳等北印度跨喜马拉雅部落联系起来。[7]

罗摩衍那聲稱,年长智者英语Wise old man婆私吒英语Vasistha通过神牛的神圣力量创造了支那、迦刹英语Khasas (Mahabharata)、胡那、沙迦、甘波阇、耶婆那、婆罗婆、吉罗陀、僧伽罗、蔑戾车等部族。[8]

往世书 编辑

卡利卡往世書中,支那再次与甘波阇、沙迦和钵尔钵罗等一同提及,据说在反对吠陀国王Kalika的战争中,支那支持佛教国王迦利。[9]

往世书中提到,支那與杜夏罗、婆罗婆、甘波阇和钵尔钵罗一同位於古印度北部。[10]Vayu Purana英语Vayu PuranaBrahmanda Purana英语Brahmanda Purana还將支那稱呼为Cina-maru 。然而Matsya Purana英语Matsya Purana卻將支那稱呼為Vira-maru。根據KP Jayswal博士和MR Singh博士的研究,Cina-maru或Vira-maru位于靠近阿富汗北部的突厥斯坦

佛教文学 编辑

佛教戲劇《曼陀羅克夏沙英语Mudrarakshasa》中也提到支那,在劇作中列出了同时代的其他部落,如沙迦、耶婆那、吉罗陀、甘波阇巴克特里亞、波罗婆、迦刹、犍陀罗、Kalutas等。 在《清淨道論》中曾提到支那布一辭。

麦克·魏策尔英语Michael Witzel博士研究,佛教经文彌蘭王問經中,将支那与沙迦、耶婆那、甘波阇和Vilatas(?)等联系起来,并将它们定位在西藏/拉达克西部。[11]

其他文学 编辑

考底利耶孔雀王朝宰相,也是古代塔克西拉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ancient Taxila的教授,他在政事论中将來自中国的丝绸称为“cinamsuka”和“cinapatta”,而這些詞都包含支那(cīna)前綴。[12]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摩奴法論描述了包括支那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衰落:

除了支那(China)和极东支那(Parama China),在Manasollasa英语Manasollasa中还提到了來自摩诃支那(Mahachina)的面料[2]。因此,支那可能指的是西藏西部或拉达克,摩诃支那指的是西藏,而极东支那指的是中國大陸

學術考證 编辑

印度學學者烈維認為,在印度古代,支那被用來泛指喜馬拉雅山以北的地區,代表遠方之國,通常不一定被特指哪個國家,之後被當成中國的名稱。因為古代絲綢主要生產於中國,印度記載支那盛產絲綢一事,也被用來證明古印度所說支那,確指中國[14]

參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Yule, Henry.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 2–3 [2019-12-23]. ISBN 8120619668. (原始内容于2016-12-27). 
  2. ^ 2.0 2.1 Geographical Data in Early Puranas, 1972, p172, Dr M. R. Singh
  3. ^ Wade, Geoff, "The Polity of Yelang and the Origin of the Name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no-Platonic Papers, No. 188, May 2009.
  4. ^ Kisari Mohan Ganguli, The Mahabharata of Krishna-Dwaipayana Vyasa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Prose, 1883-1896.
  5. ^ MBH 6/9/65-66
  6. ^ MBH 12/65/13-15
  7. ^ The Ramayana of Valmiki: An Epic of Ancient India, Volume 4, Kiskindhakanda, p 151, Rosalind Lefeber
  8. ^ Ramayana (1.52-55) & Mahabharata (1.174.6-48)
  9. ^ Kalika Purana 20/40
  10. ^ ":ete desha Udichyastu
  11. ^ Early East Iran, And The Atharvaveda, 1980, (Persica-9), p 106, Dr Michael Witzel.
  12. ^ Tan Chung (1998). A Sino-Indian Perspective for India-China Understanding.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07-06-06.
  13. ^ Manusmritti (Laws of Manu), X.43-44
  14. ^ 季羨林〈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發表於《歷史研究》期刊1955年第4期。

支那, 印度, 关于与,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页, 請見, 支那, 消歧義, 支那, 梵語, iast, cīna, 是在前1千纪古代印度文学中提到的民族與地名, 其在摩诃婆罗多, 摩奴法論以及往世书中均有提及, 在早期文獻中, 對這個地名與民族的描述不多, 在漢傳佛教翻譯佛經時, 皆以支那為中國的稱呼, 作為對照, 古印度則被稱為中國, 梵語, madhya, deśa, 目录, 词源, 摩訶婆羅多, 罗摩衍那, 往世书, 佛教文学, 其他文学, 學術考證, 參見, 参考文献词源, 编辑主条目, 支那, 據信梵文. 关于与 支那 印度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页 請見 支那 消歧義 支那 梵語 च न IAST cina 是在前1千纪古代印度文学中提到的民族與地名 其在摩诃婆罗多 摩奴法論以及往世书中均有提及 在早期文獻中 對這個地名與民族的描述不多 在漢傳佛教翻譯佛經時 皆以支那為中國的稱呼 作為對照 古印度則被稱為中國 梵語 Madhya desa 目录 1 词源 2 摩訶婆羅多 3 罗摩衍那 4 往世书 5 佛教文学 6 其他文学 7 學術考證 8 參見 9 参考文献词源 编辑主条目 支那 據信梵文中 支那 一詞來源自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的秦朝 或者來自更早的公元前9世纪以来就已存在的秦国 1 2 但是 对于支那一詞的起源还有其他說法 一些中国和印度学者认为支那可能來源自荆國 杰夫 韦德 Geoff Wade 認為支那來源於位於今中國貴州的古代夜郎國 该地区的居民自稱zina 3 古希腊罗马人則称中国为Sina或Sinae 摩訶婆羅多 编辑在著名印度史詩 英语 Indian epic poetry 摩诃婆罗多就已多次提到支那 4 在摩訶婆羅多第二篇大会篇 英语 Sabha Parva 中提到东光国 英语 Pragjyotisha kingdom 今阿萨姆 國王福授 英语 Bhagadatta 周围有许多支那人和吉罗陀人 英语 Kirata 同样在摩訶婆羅多第六篇毘濕摩篇 英语 Bhishma Parva 中 則说福授王的军队由支那人和吉罗陀人組成 摩訶婆羅多的第六篇毘濕摩篇 英语 Bhishma Parva 第9章1177行还將支那與北部的蔑戾车部落一同列出 那些蔑戾车部落包括耶婆那 甘波阇 贡多罗 胡那 英语 Huna people Parasikas 达鲁那 Ramanas 波罗迦 陀舍摩利迦 Kruras Sukritvahas Kulatthas 5 这些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 当时胡那人已与波斯的萨珊家族 英语 House of Sasan 接触 同時 他們被描述為贤者婆私吒 英语 Vasistha 和他的母牛保護者 一同抵御眾友仙人 在三篇 森林篇 英语 Vana Parva 的第51章中 提到支那和波罗婆人 英语 Pahlavas 陀罗陀人 英语 Daradas 吉罗陀人 耶婆那人 沙迦人 诃罗胡那人 英语 Hara Huna Kingdom 杜夏罗人 英语 Tushara 信度人 英语 Sindhu Kingdom 伽古德人 罗摩特人 孟德人 女兒國人 坦伽纳人 羯迦夜人 英语 Kekeya Kingdom 阿槃提人和迦濕彌羅人曾在王祭中担任般度王坚战的侍从 在十二篇 和平篇 英语 Shanti Parva 的第64章中 提到曼达多國王将耶婆那人 吉罗陀人 犍陀罗人 支那人 沙钵罗人 钵尔钵罗人 沙迦人 杜夏罗人 迦诃人 波罗婆人 安达罗人 摩德罗迦人 奥陀罗人 布邻陀人 罗摩陀人 迦遮人与一些婆羅門 刹帝利混血的种姓 吠舍和首陀羅一并归为陀私优 對这些部族如何安置在自己的国土上感到疑惑 6 在摩訶婆羅多森林篇第176章中 般度族人的旅行说明提到 離開毗沙罗枣林 今印度北阿坎德邦巴德里纳特普里 後 穿越艱難的喜马拉雅山地区 就可以抵達支那领土 在第五篇第74章怖軍提到了支那一位國王道多穆罗迦 Dhautamulaka 后者曾經诛灭自己的亲友 道多穆罗迦可能指的是中國夏朝末代君主桀 同篇的第86章提到 持國国王想将一千只来自支那的鹿皮赠送给盖娑婆 英语 Krishna in the Mahabharata 黑天 罗摩衍那 编辑蚁垤的罗摩衍那同樣提到了支那以及一個與支那名稱類似的國家极东支那 英语 Parama China Kingdom 并将它们与耶婆那 沙迦 吉罗陀 Bahlikas 哩舍伽 英语 Rishikas 和坦伽纳等北印度跨喜马拉雅部落联系起来 7 罗摩衍那聲稱 年长智者 英语 Wise old man 婆私吒 英语 Vasistha 通过神牛的神圣力量创造了支那 迦刹 英语 Khasas Mahabharata 胡那 沙迦 甘波阇 耶婆那 婆罗婆 吉罗陀 僧伽罗 蔑戾车等部族 8 往世书 编辑在卡利卡往世書中 支那再次与甘波阇 沙迦和钵尔钵罗等一同提及 据说在反对吠陀国王Kalika的战争中 支那支持佛教国王迦利 9 往世书中提到 支那與杜夏罗 婆罗婆 甘波阇和钵尔钵罗一同位於古印度北部 10 Vayu Purana 英语 Vayu Purana 和Brahmanda Purana 英语 Brahmanda Purana 还將支那稱呼为Cina maru 然而Matsya Purana 英语 Matsya Purana 卻將支那稱呼為Vira maru 根據KP Jayswal博士和MR Singh博士的研究 Cina maru或Vira maru位于靠近阿富汗北部的突厥斯坦 佛教文学 编辑在佛教戲劇 曼陀羅克夏沙 英语 Mudrarakshasa 中也提到支那 在劇作中列出了同时代的其他部落 如沙迦 耶婆那 吉罗陀 甘波阇 巴克特里亞 波罗婆 迦刹 犍陀罗 Kalutas等 在 清淨道論 中曾提到支那布一辭 据麦克 魏策尔 英语 Michael Witzel 博士研究 佛教经文彌蘭王問經中 将支那与沙迦 耶婆那 甘波阇和Vilatas 等联系起来 并将它们定位在西藏 拉达克西部 11 其他文学 编辑考底利耶是孔雀王朝的宰相 也是古代塔克西拉大学 英语 University of ancient Taxila 的教授 他在政事论中将來自中国的丝绸称为 cinamsuka 和 cinapatta 而這些詞都包含支那 cina 前綴 12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 摩奴法論描述了包括支那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衰落 43 但是 由于忽略了神圣的仪式 也由于他们没有咨询婆罗门教 以下的刹帝利部落逐渐沉淪 进入了首陀羅的状态 44 Paundrakas 朱罗王朝 达罗毗荼人 甘波阇 耶婆那 沙迦 Paradas 英语 Parada Kingdom 波罗婆 支那 吉罗陀人 陀罗陀和迦刹 英语 Khasas 13 除了支那 China 和极东支那 Parama China 在Manasollasa 英语 Manasollasa 中还提到了來自摩诃支那 Mahachina 的面料 2 因此 支那可能指的是西藏西部或拉达克 摩诃支那指的是西藏 而极东支那指的是中國大陸 學術考證 编辑印度學學者烈維認為 在印度古代 支那被用來泛指喜馬拉雅山以北的地區 代表遠方之國 通常不一定被特指哪個國家 之後被當成中國的名稱 因為古代絲綢主要生產於中國 印度記載支那盛產絲綢一事 也被用來證明古印度所說支那 確指中國 14 參見 编辑中印关系参考文献 编辑 Yule Henry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2 3 2019 12 23 ISBN 81206196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2 27 2 0 2 1 Geographical Data in Early Puranas 1972 p172 Dr M R Singh Wade Geoff The Polity of Yelang and the Origin of the Name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ino Platonic Papers No 188 May 2009 Kisari Mohan Ganguli The Mahabharata of Krishna Dwaipayana Vyasa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Prose 1883 1896 MBH 6 9 65 66 MBH 12 65 13 15 The Ramayana of Valmiki An Epic of Ancient India Volume 4 Kiskindhakanda p 151 Rosalind Lefeber Ramayana 1 52 55 amp Mahabharata 1 174 6 48 Kalika Purana 20 40 ete desha Udichyastu Early East Iran And The Atharvaveda 1980 Persica 9 p 106 Dr Michael Witzel Tan Chung 1998 A Sino Indian Perspective for India China Understanding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7 06 06 Manusmritti Laws of Manu X 43 44 季羨林 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 發表於 歷史研究 期刊1955年第4期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支那 印度 amp oldid 8164452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