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戚袞

戚袞(519年—581年),公文吳郡鹽官[1][2]南北朝南梁南陳官員與儒者

戚袞的祖父戚顯是南齊給事中,父親戚霸則是南梁臨賀王蕭正德的王府中兵參軍。他年少聰明,到建康遊學,向國子助教劉文紹學習三禮,在一兩年內明白三禮的重點。十九歲時,梁武帝下詔策論孔子正言和《周禮》、《禮記》解釋,戚袞獲得好成績,除授揚州祭酒從事史[1][2]。就任國子博士、北方魏人宋懷方質疑儀禮意思,從魏國攜儀禮和禮記著疏,秘密保存不外流,到他快要去世,對家人說:「我死後,如果戚袞赴喪,便就給他儀禮、禮記義本,若他不來,就和我的屍體一同下葬吧。」反映戚袞獲得其他儒者推許,不久他兼任太學博士[3][4]

梁簡文帝為太子時曾經傳召戚袞講論,又設宴聚集儒士,先命令道學互相質問,接著呼喚中庶子徐摛講述道理,穿插暢談。徐摛能言善辯,難以反駁,宴席的儒士都垂頭喪氣,失去常態。戚袞當時和徐摛互相對答,言辭精采、對答如流,使簡文帝十分歎賞,很快除授員外散騎侍郎,遷官員外散騎常侍[5][6]梁敬帝承制,他外任江州長史,跟隨沈泰鎮守南豫州;沈泰出奔北齊時亦逼他同行,後來他從鄴下他逃走,又伴隨陳朝將領程文季北伐,在呂梁兵敗,被俘虜到北周,過了一會才能回國。其後他兼任國子助教,除任中衛將軍始興王陳叔陵的王府錄事參軍,至太建十三年(581年)去世,虛歲六十三。戚袞在梁朝曾撰寫《三禮義記》,但因為戰亂散失,有《禮記義》四十卷傳世[7][8]

引用 编辑

  1. ^ 1.0 1.1 《陳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七》:戚袞字公文,吳郡鹽官人也。祖顯,齊給事中。父霸,梁臨賀王府中兵參軍。袞少聰慧,遊學京都,受三禮於國子助教劉文紹,一二年中,大義略備。年十九,梁武帝敕策孔子正言并周禮、禮記義,袞對高第。仍除揚州祭酒從事史。
  2. ^ 2.0 2.1 《南史·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戚袞字公文,吳郡鹽官人也。少聰慧,遊學都下,受三禮於國子助教劉文紹。一二年中,大義略舉。年十九,梁武帝敕策孔子正言並周禮、禮記義,袞對高第。除揚州祭酒從事史。就國子博士宋懷方質儀禮義。懷方北人,自魏攜儀禮、禮記疏,秘惜不傳。及將亡,
  3. ^ 《陳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七》:就國子博士宋懷方質儀禮義,懷方北人,自魏攜儀禮、禮記疏,祕惜不傳,及將亡,謂家人曰「吾死後,戚生若赴,便以儀禮、禮記義本付之,若其不來,即宜隨屍而殯」。其為儒者推許如此。尋兼太學博士。
  4. ^ 《南史·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就國子博士宋懷方質儀禮義。懷方北人,自魏攜儀禮、禮記疏,秘惜不傳。及將亡,謂家人曰:「吾死後,戚生若赴,便以儀禮、禮記義本付之,若其不來,即隨屍而殯。」為儒者推許如此。尋兼太學博士。
  5. ^ 《陳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七》:梁簡文在東宮,召袞講論。又嘗置宴集玄儒之士,先命道學互相質難,次令中庶子徐摛馳騁大義,間以劇談。摛辭辯縱橫,難以答抗,諸人懾氣,皆失次序。袞時騁義,摛與往復,袞精采自若,對答如流,簡文深加歎賞。尋除員外散騎侍郎,又遷員外散騎常侍。
  6. ^ 《南史·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簡文在東宮,召袞講論。又嘗置宴集玄儒之士,先命道學互相質難,次令中庶子徐摛馳騁大義,間以劇談。摛辭辯從橫,難以答抗,諸儒懾氣。時袞說朝聘義,摛與往復,袞精采自若,領答如流,簡文深加歎賞。
  7. ^ 《陳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七》:敬帝承制,出為江州長史,仍隨沈泰鎮南豫州。泰之奔齊也,逼袞俱行,後自鄴下遁還。又隨程文季北伐,呂梁軍敗,袞沒于周,久之得歸。仍兼國子助教,除中衛始興王府錄事參軍。太建十三年卒,時年六十三。袞於梁代撰三禮義記,值亂亡失,禮記義四十卷行於世。
  8. ^ 《南史·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敬帝立,為江州長史。仍隨沈泰鎮南豫州。泰之奔齊,逼袞俱行。後自齊逃還。又隨程文季于呂梁,軍敗入周,久之得歸。卒於始興王府錄事參軍。袞于梁代撰三禮義記,逢亂亡失。禮記義四十卷行於世。

延伸阅读 编辑

[]

  《陳書·卷33》,出自姚思廉陳書

参考文献 编辑

  • 陳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七
  • 南史》·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

戚袞, 519年, 581年, 字公文, 吳郡鹽官人, 南北朝南梁, 南陳官員與儒者, 的祖父戚顯是南齊給事中, 父親戚霸則是南梁臨賀王蕭正德的王府中兵參軍, 他年少聰明, 到建康遊學, 向國子助教劉文紹學習三禮, 在一兩年內明白三禮的重點, 十九歲時, 梁武帝下詔策論孔子正言和, 周禮, 禮記, 解釋, 獲得好成績, 除授揚州祭酒從事史, 就任國子博士, 北方魏人宋懷方質疑儀禮意思, 從魏國攜儀禮和禮記著疏, 秘密保存不外流, 到他快要去世, 對家人說, 我死後, 如果赴喪, 便就給他儀禮, 禮記義本, 若他不來. 戚袞 519年 581年 字公文 吳郡鹽官人 1 2 南北朝南梁 南陳官員與儒者 戚袞的祖父戚顯是南齊給事中 父親戚霸則是南梁臨賀王蕭正德的王府中兵參軍 他年少聰明 到建康遊學 向國子助教劉文紹學習三禮 在一兩年內明白三禮的重點 十九歲時 梁武帝下詔策論孔子正言和 周禮 禮記 解釋 戚袞獲得好成績 除授揚州祭酒從事史 1 2 就任國子博士 北方魏人宋懷方質疑儀禮意思 從魏國攜儀禮和禮記著疏 秘密保存不外流 到他快要去世 對家人說 我死後 如果戚袞赴喪 便就給他儀禮 禮記義本 若他不來 就和我的屍體一同下葬吧 反映戚袞獲得其他儒者推許 不久他兼任太學博士 3 4 梁簡文帝為太子時曾經傳召戚袞講論 又設宴聚集儒士 先命令道學互相質問 接著呼喚中庶子徐摛講述道理 穿插暢談 徐摛能言善辯 難以反駁 宴席的儒士都垂頭喪氣 失去常態 戚袞當時和徐摛互相對答 言辭精采 對答如流 使簡文帝十分歎賞 很快除授員外散騎侍郎 遷官員外散騎常侍 5 6 梁敬帝承制 他外任江州長史 跟隨沈泰鎮守南豫州 沈泰出奔北齊時亦逼他同行 後來他從鄴下他逃走 又伴隨陳朝將領程文季北伐 在呂梁兵敗 被俘虜到北周 過了一會才能回國 其後他兼任國子助教 除任中衛將軍始興王陳叔陵的王府錄事參軍 至太建十三年 581年 去世 虛歲六十三 戚袞在梁朝曾撰寫 三禮義記 但因為戰亂散失 有 禮記義 四十卷傳世 7 8 引用 编辑 1 0 1 1 陳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戚袞字公文 吳郡鹽官人也 祖顯 齊給事中 父霸 梁臨賀王府中兵參軍 袞少聰慧 遊學京都 受三禮於國子助教劉文紹 一二年中 大義略備 年十九 梁武帝敕策孔子正言并周禮 禮記義 袞對高第 仍除揚州祭酒從事史 2 0 2 1 南史 卷七十一 列傳第六十一 戚袞字公文 吳郡鹽官人也 少聰慧 遊學都下 受三禮於國子助教劉文紹 一二年中 大義略舉 年十九 梁武帝敕策孔子正言並周禮 禮記義 袞對高第 除揚州祭酒從事史 就國子博士宋懷方質儀禮義 懷方北人 自魏攜儀禮 禮記疏 秘惜不傳 及將亡 陳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就國子博士宋懷方質儀禮義 懷方北人 自魏攜儀禮 禮記疏 祕惜不傳 及將亡 謂家人曰 吾死後 戚生若赴 便以儀禮 禮記義本付之 若其不來 即宜隨屍而殯 其為儒者推許如此 尋兼太學博士 南史 卷七十一 列傳第六十一 就國子博士宋懷方質儀禮義 懷方北人 自魏攜儀禮 禮記疏 秘惜不傳 及將亡 謂家人曰 吾死後 戚生若赴 便以儀禮 禮記義本付之 若其不來 即隨屍而殯 為儒者推許如此 尋兼太學博士 陳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梁簡文在東宮 召袞講論 又嘗置宴集玄儒之士 先命道學互相質難 次令中庶子徐摛馳騁大義 間以劇談 摛辭辯縱橫 難以答抗 諸人懾氣 皆失次序 袞時騁義 摛與往復 袞精采自若 對答如流 簡文深加歎賞 尋除員外散騎侍郎 又遷員外散騎常侍 南史 卷七十一 列傳第六十一 簡文在東宮 召袞講論 又嘗置宴集玄儒之士 先命道學互相質難 次令中庶子徐摛馳騁大義 間以劇談 摛辭辯從橫 難以答抗 諸儒懾氣 時袞說朝聘義 摛與往復 袞精采自若 領答如流 簡文深加歎賞 陳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敬帝承制 出為江州長史 仍隨沈泰鎮南豫州 泰之奔齊也 逼袞俱行 後自鄴下遁還 又隨程文季北伐 呂梁軍敗 袞沒于周 久之得歸 仍兼國子助教 除中衛始興王府錄事參軍 太建十三年卒 時年六十三 袞於梁代撰三禮義記 值亂亡失 禮記義四十卷行於世 南史 卷七十一 列傳第六十一 敬帝立 為江州長史 仍隨沈泰鎮南豫州 泰之奔齊 逼袞俱行 後自齊逃還 又隨程文季于呂梁 軍敗入周 久之得歸 卒於始興王府錄事參軍 袞于梁代撰三禮義記 逢亂亡失 禮記義四十卷行於世 延伸阅读 编辑 编 nbsp 陳書 卷33 出自姚思廉 陳書 参考文献 编辑 陳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七 南史 卷七十一 列傳第六十一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戚袞 amp oldid 7459126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