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愛德華三世的騎行劫掠行動 (1346年)

1346年愛德華三世的騎行劫掠行動(英語:Chevauchée of Edward III of 1346),又名克雷西戰役Crécy Campaign),發生在英法百年戰爭初期,由英王愛德華三世親自率領。時間自1346年7月12日英軍於諾曼第的瑟堡附近登陸開始,直到1347年8月3日占領加萊港結束。騎行劫掠戰術英语ChevauchéeChevauchée[note 1]中世紀戰爭中的常用戰術,軍隊在敵方領土內迅速移動,沿途劫掠並摧毀所有村莊以拖垮敵軍的經濟與補給能力。

愛德華三世的騎行劫掠行動(1346年)
克雷西戰役

英軍攻擊卡昂,收錄於尚·傅華薩著《大事記》。
日期1346年7月26日 – 1347年8月3日
地点
法蘭西北部
结果 英軍勝利
参战方
英格蘭王國 法蘭西王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愛德華三世 腓力六世(負傷)
伤亡与损失
輕微 慘重

行動初期,英軍摧毀諾曼第一大部份的土地,在卡昂戰役中劫掠並屠殺許多人口。接著沿路燒毀村莊直到盧昂郊區,並沿著塞納河左岸一路劫掠到普瓦西。在接近巴黎20英里(32公里)時候轉向北方移動,卻因為法軍將該地區的糧食事先轉移而陷入困境。英軍一面逃亡一面想辦法對抗法軍的圍堵,在布朗什塔克戰役成功擊退法軍跨過索姆河。1346年8月26日,英軍在克雷西會戰一舉擊潰法軍,為法軍主力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奠定了這次戰役的成功。最後英軍對加萊發動圍城戰,經過11個月後淪陷。至此兩國的經濟與軍事資源都消耗殆盡,雙方簽訂加萊停戰協議

雖然停戰協議後兩國仍不斷發生衝突,但短期內不再有如同此次行動的大規模作戰[1]。而加萊港在接下來的200多年成為英軍進入法蘭西北部最重要的港口。

背景 编辑

 

自1066年諾曼征服英格蘭以來,英格蘭王室便擁有法蘭西的領土與爵位,也使英王成為法蘭西王國的封臣。英王在法蘭西的采邑糾紛成為中世紀兩國衝突的主要因素。法王試圖限制英王勢力增長,並伺機取回英格蘭的領土[2]。數世紀來,英王在法蘭西的領土範圍不斷變化,但直到1337年只剩下西南部的加斯科涅地區與北部的蓬蒂厄地區[3]。加斯科涅人比起會介入該地事務的法王更親近與偏向放任的英王維持關係[4][5]。由於法王腓力六世和英王愛德華三世一系列的爭執,腓力在巴黎的大議會以英王未盡封臣義務為由,同意將加斯科涅與蓬蒂厄的領地收回法王手中。這個事件引爆了長達116年的百年戰爭[6]

1345年 编辑

雖然加斯科涅的領土爭奪是戰爭導火線,但愛德華並沒有投注許多資源在該戰線上,英軍的主要戰役都在法蘭西北部發動[7]。1345年初,愛德華決定兵分三路入侵法蘭西,其中一支小軍團向布列塔尼地區出發,另一支稍大的軍團由德比伯爵葛洛斯蒙的亨利[note 2]率領前往加斯科涅。主力部隊則與愛德華一起前往法蘭西北部及法蘭德斯地區[8][9]。法軍的情資揭露英軍發動三路攻勢的計畫,法軍打算採取守勢,但他們沒有充分的財力為各個戰區徵集足夠人員。他們準確地預測到英軍會將主力放在法蘭西北部,因此法軍將資源集中到北部,預計於7月22日在阿拉斯集結軍隊。法蘭西西南部則被要求依靠當地資源防守[10]

愛德華三世的主力軍隊在6月29日出航,法蘭德斯的斯魯伊斯港外下錨,讓愛德華在此進行一些外交工作[11]。7月22日,艦隊再度啟航向(可能是)諾曼第出發,卻遭遇暴風雨而被吹散。在接下來的一周,分散的船隻設法前往英格蘭各地港口。由於在海上待了五星期,船上的人馬必須下船休息。愛德華和他的議會成員又花了一周商議下一步如何進行,結果認識到在該年冬天前英軍無法採取任何行動[12]。法王意識到這件事,決定向布列塔尼與加斯科涅派出援軍[13]。該年,德比伯爵率領英格蘭─加斯科涅聯軍如旋風般席捲加斯科涅[14]。他分別在貝傑拉克戰役歐貝羅什戰役大敗兩支法軍大部隊,佔領佩里戈爾與阿熱奈地區大量城市與堡壘,使英軍在加斯科涅地區佔有戰略深度。該年後半,德比佔領被稱為「加斯科涅之鑰」的重要戰略城市——艾吉永[15][16]。10月,北安普頓伯爵在布列塔尼北部發動一系列的戰役失敗,沒能拿下由法軍控制的城鎮[17]

行動前夕 编辑

 

法軍備戰狀況 编辑

1346年,法蘭西一如暨往地陷入財政短缺。即便向教宗借貸超過33萬弗羅林 (2023年價值52,000,000英鎊[note 3]) ,地方仍收到盡可能擠出所有人財產以支助戰爭的命令,可以見得當時法蘭西財政困窘的情況[18]

即便如此,兩支軍隊分別在奧爾良土魯斯集結完成[18][19]。腓力六世的嫡子諾曼第公爵約翰繼前一年秋天再度被任命掌管西南方的軍隊,該軍隊約有15000到20000人,包含大型攻城武器與五門加農砲[20],遠超英格蘭─加斯科涅聯軍所能集結的軍力。4月1日他們向艾吉永發動圍城[20],4月2日,法軍在西南邊發布正式動員令(Arrière-ban),徵集所有有戰鬥能力的男性[20][21]。法軍將財力、人力與後勤補給集中到該戰線上[18]

英軍備戰狀況 编辑

1344年英格蘭議會投票通過一大筆戰爭補助款,大部分已經用光。部分金額仍在徵收[22],然而英格蘭的納稅人已被搾取殆盡[23],其財政狀況不比法蘭西寬裕。英格蘭向教會強行借貸15000英鎊,並和國內城鎮強徵相等金額,還沒收了外國教會采邑一年份的收入。軍隊的裝備與輜重也透過強徵來收集。英格蘭藉由強制動員全國役齡男性來抵禦外敵已行之有年,1346年初,他們將該制度擴展到海外地區[22][24]。英格蘭人已經厭倦長年無意義也無收穫的戰爭,1344年6月,前一屆議會要求愛德華「將戰爭結束,無論是透過戰鬥或以適當的條件談和。[25][26]

1346年,英軍打算集結一支比1345年更大,超過兩萬人的軍團[27]。他們本應在二月於樸茨茅斯集結,但時間被延後了三個月。蘇格蘭人受到法王的煽動,對英格蘭造成威脅。早在兩年前,英格蘭總理即公開告知議會:「他們隨時都可能因我們的對手(法蘭西)授意而打破和約侵入英格蘭。[28]」愛德華豁免亨伯河以北地區的役男參軍,並在財務上有限地妥協[29]。他也擔心將所有軍事資源投注在法蘭西本土上會讓英格蘭南部沿海如1338到1339年間遭到法軍掠奪,因此採取多項防禦手段,包含將居民移動到距海岸線15英里(24公里)內居住並接該地指揮官管理。這兩項防禦措施減少了愛德華的入侵軍力,外加實施新徵兵制所產生的抵抗,他在6月底僅集結到約原先期望的一半軍力[30]

海軍備戰狀況 编辑

即便愛德華努力混淆法軍,他們的備戰行為仍被意識到。由於在港口以外的地方進行登陸極為困難,而英格蘭當下在法蘭德斯地區沒有可用港口,布列塔尼和加斯科涅地區則有親英港口。法蘭西認為愛德華將會向後兩者的其中之一進軍,尤其可能為艾吉永解圍而航向加斯科涅[31][32]。為了防範英軍在法蘭西北部登陸的可能性,腓力六世將希望放在他的強大海軍上,這包含徵集來的商船與雇傭的槳帆戰船。這些商船主要是柯克帆船,擁有吃水深的圓形船底,由中央桅杆的單面大帆提供動力。這些柯克帆船被改造為戰船,在船隻首尾增建木堡,並將桅杆上的瞭望塔擴建成戰鬥平台。至少有78艘船從諾曼第與皮卡第地區納入王家海軍並完成改裝[33]。加來槳帆船以排槳為動力,擁有很高的機動性,適合用於突襲與登船戰,但造價相對高。法軍自熱那亞雇傭至少32艘加萊槳帆船的艦隊[34],根據合約應在5月20日抵達布洛涅,但到了7月初他們仍在葡萄牙外海太加斯河口的錨地[35]

愛德華徵集了英格蘭前所未聞的大艦隊,擁有約747艘船[34][36]。原訂在3月1日集結,但被延後到5月1日,爾後又推遲到5月15日。愛德華本人在6月1日抵達波特切斯特英语Portchester[37],他原先想在布列塔尼登陸,但因北安普頓伯爵未能佔領可用港口而作罷。他改變心意決定前往加斯科涅增援蘭開斯特公爵,並在艾吉永城外和諾曼第公爵一戰。6月28日艦隊準備充足的物資從普茨茅斯航向波爾多。然而艦隊仍未全數集結完畢,愛德華在雅茅斯英语Yarmouth, Isle of Wight停靠等待遲到者加入。直到真正集結完畢時,風向卻不利於航行,他們花了兩週才開出懷特島東北角,正常來說這段時間足以讓他們抵達目的地,糧食與水也陷入短缺。有鑑於前一年的航行失敗,愛德華決定不登陸重新補給,也不再航向波爾多。6月11日,風向仍不利自英吉利海峽南下,愛德華決定孤注一擲向南方航行並在7月12日於瑟堡20英里(32公里)外的聖瓦斯特-拉烏格登陸[34][38][39][40]。此時,法軍的熱那亞艦隊還在遙遠南方比斯開灣的法蘭西主要港口拉羅歇爾,而法軍改裝完或改裝中的柯克帆船仍未集結[41]

騎行劫掠行動 编辑

蹂躪科唐坦半島 编辑

 
英軍進軍路線

英軍兵力約有7000到10000人,由英格蘭人和威爾斯人組成,並包含一定數量的專家與行政人員[37],以中世紀軍隊而言裝備罕見地完善[42]。有些不滿法蘭西統治的諾曼第貴族也加入他們,如聖索弗子爵傑弗華·德·哈庫爾英语Geoffroy de Harcourt[43]科唐坦半島幾乎無設防,讓英軍可以在寬敞的沙灘上登陸,他們花了六天將船運卸貨,重新組織部隊,並掠奪週邊農村就地烘培麵包。當地的法軍指揮官羅伯·貝特朗英语Robert VIII Bertrand de Bricquebec帶領300民兵對登陸地點發動徒勞的攻擊[44][45],英軍在戰略上達成出其不意的襲擊,並且往南進軍[46]

愛德華的目標是要組織一場騎行劫掠行動,跨越法蘭西領土進行大規模襲擊,以削減對手的士氣以及財富[39][47]。他的軍隊夷平所到之處的所有城鎮,從人民身上盡可能地掠奪財產,也經常強暴婦女。瑟堡、卡靈頓聖洛、托爾特瓦等城鎮皆遭到摧毀。英軍艦隊隨著陸軍平行移動,蹂躪海岸線5英里(8公里)內的村莊並掠奪大量戰利品,許多船員帶著塞滿戰利品的船隻成為逃兵[48][49][50]。他們也俘獲或焚毀超過百艘船艦,其中61艘是改裝後的戰船[46]。一些現代史學家認為此時愛德華已經將加萊港設為最終目標[51]

貝特朗破壞英軍前頭的橋樑以嘗試拖延時間[41]。法蘭西王室統帥厄爾伯爵英语Raoul II of Brienne, Count of Eu擁有法軍最高指揮權,他倉促的將軍隊從艾吉永調回北方,決定在卡昂抵抗英軍。卡昂是諾曼第西北部的政治、文化、宗教、經濟中心,所有能用的人手都被派往該地,並運入大量糧食[41]。當英軍在7月26日早上抵達時,該城有1500名守軍以及大量民兵。英軍立刻發動攻擊並奪下城市,接著連續掠奪了5天。5000名法軍及平民遭到殺害,而英軍僅輕微受損,厄爾伯爵與其他許多人被俘虜[52]。英軍繳獲一篇腓力六世發布的榜文,要求諾曼海盜掠奪英格蘭南岸,這件事被英軍徵兵單位利用了數年來刺激反法情緒[53]。8月1日,英軍朝塞納河出發[54],留下部分駐軍在卡昂、卡靈頓等城鎮,但許多在英軍主力離開後不久就被法軍優勢兵力驅逐[55]

進軍巴黎 编辑

法軍的軍事位置十分不妙,他們的主力都被派去支援陷入泥淖的艾吉永圍城戰。愛德華突襲登陸後摧毀了部分法蘭西最富裕的地區,並且在法蘭西領土內一面耀武揚威地行軍。8月2日,一支小規模英軍隨著一大群法蘭德斯人從法蘭德斯地區入侵法蘭西,而法軍在此地防禦能力十分不足。腓力六世緊急將加斯科涅地區的軍隊和公爵約翰召回。根據證言,公爵在與幕僚和法王的信使激烈爭辯後,拒絕在艾吉永淪陷並滿足他榮譽心前撤離[56]

 
14世紀描繪英軍跨越塞納河的插圖。

7月29日,腓力六世在法蘭西北部發布動員令,命令所有有戰力的男性前往盧昂。腓力六世在31日抵達盧昂[57],並立刻帶領缺乏組織和裝備的軍隊向西對抗愛德華。5天後,他將塞納河沿岸的橋樑摧毀然後回到盧昂。8月7日,英軍抵達塞納河岸盧昂以南12英里(20公里)劫掠郊區[58]。腓力受到教宗的壓力,派遣使節向英王求合並提議聯姻。愛德華回應他不打算把行軍時間浪費在無異議的討論上並把使節請走[59]。英軍沿著塞納河左岸一路摧毀40英里的大量城鎮,焚毀巴黎2英里(3.2公里)外的村莊[60][61]。8月12日,於距巴黎20英里外的普瓦西紮營。巴黎市民陷入騷動,並開始沿街建立防禦工事保衛首都[62]。英軍在法軍頑強抵抗下在塞納河上搭建一座橋[63]

腓力再度命令諾曼第公爵放棄圍攻艾吉永並領軍北上。8月14日,公爵正式向守軍提議停戰,蘭開斯特公爵明瞭法軍窘境而拒絕。8月20日,經歷5個月的圍城,法軍放棄圍城並在混亂中趕向北方[64]。腓力六世的議會對腓力不曾率軍驅逐入侵者感到疑惑[65],腓力倒是在8月14日向英軍下戰帖,提議兩軍在互相同意的時間地點進行決戰。愛德華暗示他會在塞納河南側和腓力會面,然而他沒有前往。8月16日,法軍進入戰鬥位置,愛德華趕忙燒毀普瓦西、破壞橋樑並率軍北上[66]

軍隊北上 编辑

 
班傑明·韋斯特 《愛德華三世跨越索姆河》(1788年)

由於法軍事先預測到英軍的動向,他們決定實施焦土政策,移走所有存糧,迫使英軍必須在更大的範圍中找尋糧草,使行軍速度被大幅拖延。一些法蘭西農民集團襲擊英軍覓食者。腓力六世超前愛德華一天抵達索姆河,他以亞眠為基地派出大量軍隊守住亞眠與海岸間所有塞納河上的橋梁與淺灘。英軍在失去糧食來源的狀況下受困於該地區,法軍從亞眠出擊向西側的英軍前進。現在法軍有自信能與英軍一戰,他們能夠以逸待勞固守陣地等待英軍攻擊[67][68]

愛德華為了逃出索姆河封鎖而嘗試尋找突破點,對昂日蓬雷米發動攻擊卻徒勞而返,只好繼續沿著河流向西前進[67]。8月24日傍晚,英軍在阿舍北邊紮營,而法軍僅在6英里(10公里)外的阿布維勒。英軍趁夜前往一處名為布朗什塔克的淺灘,另一頭由3500名法軍防守。英軍的長弓兵和騎兵渡過湍急的河流攻擊法軍,在短暫而激烈的戰鬥中擊敗他們。法軍主力跟隨在後,他們的斥侯俘獲一些脫隊者和物資車輛,然而愛德華已經暫時脫險。由於法軍過分自信認為英軍無法渡過索姆河,除該地區以外並未撤走物資,使英軍能夠掠奪並重新補給[69][70][71]

同一時間,法蘭德斯人在埃斯泰爾被法軍擊退,在8月14日圍攻貝蒂訥。經歷數次挫敗後,他們在8月24日自我解散,放棄征服並燒毀攻城器械[72]。愛德華在跨越索姆河不久後收到法蘭德斯人不會前來支援的消息,決定和腓力的軍隊正面對決。在暫時擺脫追兵後,他利用這段喘息時間在克雷西昂蓬蒂約建立防禦陣地[69][71]。法軍在布朗什塔克戰敗後撤回阿布維勒,然後又立即出動追討英軍[73]

克雷西會戰 编辑

 
克雷西會戰示意圖

愛德華決定正面對決腓力後,在克雷西與瓦迪庫爾英语Wadicourt之間建立防線,兩座城鎮分別保衛的側翼[74][75]。在等待法軍追兵的期間,英軍加固物資營地,在防線前方挖掘戰壕,並安置數門早期火藥兵器[76]。8月26日正午,法軍先鋒進入英軍視野。在法軍的戰爭會議中,一名高階軍官對勝利充滿自信,提議在隔日主動進攻,不過法軍在當日下午便發動攻勢。根據當代的史料很難確認這是腓力六世的直接指示,或是因為大量的騎士不斷向前推進,在違背腓力的意願下發動攻擊。

 
克雷西會戰
收錄於尚·傅華薩著《大事記》

關於法軍的人數並沒有明確記錄,但可以知道以當時而言規模很大,是英軍的數倍[77]。法軍展開他們神聖的金焰旗,象徵他們絕不饒恕、決一死戰[78]。一支大型義大利弩兵團向前迎擊英格蘭長弓手[79],長弓的射程遠超十字弩[80],並且擁有超過三倍的射速[81]。弩手的大盾(Pavise)仍放在法軍輸送隊而缺乏保護[82],他們很快被擊敗並逃亡[83]

法軍騎兵接著發動數次衝鋒,然而卻因為許多原因形成阻礙:臨時的組織、逃亡中的義大利人擋路、道路充滿泥濘、敵人位在山丘上、以及英軍挖好的戰壕[75],接著又因為長弓兵的箭雨產生嚴重傷亡[84]。英軍戰士下馬進行戰鬥,當騎兵衝鋒到他們面前時早已失去勢頭[85]。接下來的近身戰在當時被描述為殘暴、無慈悲、且十分令人恐懼[86]。法軍直到晚間不斷進行衝鋒,然而都得到相同的結果。腓力六世在戰鬥中被英軍攻擊,他因此失去兩匹坐騎,下顎中了一箭[80]。神聖戰旗在旗手戰死後也被奪取,法軍潰滅逃亡,而英軍筋疲力竭地睡倒在戰場上[86]

隔天早晨,後續的法軍仍不斷抵達戰場,卻遭到英軍戰士乘馬衝鋒,逃兵被追擊數里遠[87][88]。法軍總體傷亡十分慘重,根據紀錄有1200名騎士以及超過15000名士兵戰死[89]。當時對英軍陣亡估算的最高數字僅有300人[90]

加萊圍城戰 编辑

英軍經歷兩天的休息、埋葬屍體後,向北進軍徵集補給和援軍。他們持續摧殘土地與城鎮,包含英軍在法蘭西西北部常用的登陸港口維桑[81]。愛德華在燃燒的城鎮外舉行一場會議,決定要奪下加萊港。加萊不但是最適合英格蘭的登陸與補給港,且靠近法蘭德斯地區的同盟[91][92]。愛德華在9月4日抵達加萊城外,並發動圍城[93]

加萊的防禦十分穩固,週邊被大範圍的沼澤環繞,部分地區難以通行,也沒有穩定的地面可以架設重力拋石機或足以破壞城牆的攻城炮[93][94]。守軍人數十分充足,並且可以由海路進行補給[95]。圍城戰發動隔日,英格蘭艦隊來到岸邊,為英軍提供補給、裝備與增員[96]。英軍決定進行長期滯留,在西邊建立名為新城鎮(Nouville)的繁盛營地,一週有兩天的市集[97]。英格蘭本土和威爾斯以及附近的法蘭德斯地區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物資收集活動以提供圍城,英格蘭議會也勉為其難地同意資助圍城。愛德華公開宣稱這是場關乎榮譽的圍城戰,在城鎮淪陷前他不會離開。克雷芒六世在兩軍之間奔走,但雙方都不願開啟對話[98]

法軍失序 编辑

 
內維爾十字之戰,來自十五世紀的手稿。

腓力六世因戰敗而嚴重動搖,他在加萊圍城戰開始當日將軍隊解散以節省支出,並自我說服愛德華已經完成騎行劫掠行動,接下來就會帶兵前往法蘭德斯乘船歸國。9月7日,諾曼第公爵約翰在解散軍隊前和腓力見面。9月9日,腓力宣布軍隊將在10月1日集結於康白尼,並前往解救加萊[99]。在西南方的蘭開斯特公爵利用法軍的混亂進攻凱爾西巴札斯英语Bazas,並親自發動一場橫跨160英里(260公里)的騎行劫掠行動,深入北邊的聖東日英语Saintonge欧尼斯普瓦圖地區,奪下大量城鎮、城堡與小型堡壘,並掠奪富裕的普瓦捷。這場攻勢完全瓦解了法軍防禦,並將主戰場由加斯科涅中心轉移到該地區之外[100][101]。在倉促的命令下,僅有少量軍隊在10月1日抵達康白尼,腓力和他的宮廷成員繼續等待人數增加。此時蘭開斯特公爵出征的消息傳到,法軍相信公爵是以巴黎為目標,命令還沒抵達的軍隊改變目標在奧爾良集結,並將已抵達的士兵派往增援。當蘭開斯特公爵返回南方時,軍隊又被叫回康白尼,整個法軍的計畫完全陷入混亂。[102]

自6月以來,腓力六世被蘇格蘭人要求盡到老同盟的義務,協助入侵英格蘭。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以為英軍完全聚焦在法蘭西上,在10月7日出兵[103][104]。10月17日他在內維爾十字之戰遭遇英格蘭北部各郡自行組織的軍隊,結果蘇格蘭軍戰敗,國王被俘,大多數領袖戰死或被捕[105]。戰略上,這讓英格蘭邊境地區能夠自力對抗蘇格蘭威脅,使他們能投注更多資源到法蘭西[106][107]

雖然最後法軍在康白尼集結到3000名披甲戰士,但法蘭西財庫無力支付薪資。腓力六世取消攻擊計畫並在10月27日解散軍隊[108]。法蘭西宮廷遭到嚴厲譴責,法蘭西財政部英语Court of Auditors (France)的職員從上到下全部遣散,財務相關的問題落入由三位年長修道院長組成的委員會手中。國王的議會成員互相指責;腓力六世的繼承人,諾曼第公爵約翰和父親決裂,數月不願入宮;先王之女納瓦拉的讓娜英语Joan II of Navarre宣布中立,並私下和蘭開斯特公爵談和[109]

圍城後期 编辑

 
加萊圍城戰的英軍

11月中到隔年2月底之間,愛德華多次嘗試從使用重力投石機與加農砲破壞城牆,並從陸路和海陸攻入城鎮但都失敗[94][110]。冬季間,法軍挹注大量資金補強海軍艦隊,在隔年3到4月間,法軍將超過1,000長噸(1,000公噸)的物資運入加萊而沒有受到阻撓[111]。腓力六世嘗試在4月底攻擊英軍陣地,但法軍的集結能力自去年秋天以來一直沒有改善,到7月還是無法完全集結[112]。徵稅也越來越困難[113]。一部份的法蘭西貴族開始想要倒戈[114]。4月到5月間發生了數次戰鬥,法軍嘗試截斷法蘭德斯到英軍的補給路線失敗,英軍嘗試拿下聖奧梅爾里耳未果[115]。6月,法軍嘗試對法蘭德斯發動大規模攻擊來保衛他們的側翼。結果在卡塞勒戰敗[116]

4月底,英軍在加來北邊的沙嘴盡頭建立防禦基地來控制加萊港入口[117]。5月到7月間,法軍數度嘗試強行運送補給失敗[118]。6月25日,加萊守軍指揮官寫信給腓力六世表示存糧陷入短缺並可能得殺害自己人解決問題[119]。即便英軍的財務也逐漸陷入困境,他們仍穩定提供增員,高峰時來到32000人[note 4]此外,超過20000法蘭德斯人在加萊一日路程外集結[120],853艘船與24000名水手協助維持這支大軍[note 5][36]。7月17日,腓力帶領法軍北上,愛德華立刻召喚法蘭德斯人增援加萊。7月27日,法軍來到城外6英里(10公里)處,他們有15000到20000人,僅有英軍的三分之一,且英軍在所有通路上築起防禦工事柵欄。英軍的防禦明顯無懈可擊,最後腓力只好接受紅衣主教安排兩方對話,但是經過4天的爭吵後沒有得到任何成果。加萊駐軍花了一周觀察援軍動向,覺得已經支撐不住,便在8月1日發出信號表明他們瀕臨降伏,當晚法軍撤離[121][122]

1347年8月3日,加萊開城投降。所有法蘭西人被驅逐,英軍在城內發現大量的戰利品。愛德華安排英格蘭人與少量法蘭德斯人入住城內[123]。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加萊港扮演英軍對抗法軍的重要角色,讓英軍可以再發動任何戰役前累積大量物資與裝備。環繞城鎮的大型防禦設施很快地完成重建,設施內的區域就被稱為加萊砦英语Pale of Calais。城內有超過1400人的大量駐軍,可以算是一支小型軍隊,由加萊防衛隊長英语List of Captains, Lieutenants and Lords Deputies of English Calais領導,他的屬下有多位專家與代表[94][124]。愛德華給予加萊許多貿易優待與特權,使加萊成為英格蘭到歐陸最重要的入口港,至今仍然維持該地位[125]。自登陸諾曼第到攻陷加萊這一年間也在後來被稱為愛德華三世的奇蹟之年(annus mirabilis[36]

後續 编辑

攻陷加萊後,愛德華立刻資遣大部分的軍隊,並讓他的法蘭德斯盟軍歸鄉,腓力六世也跟著遣散法軍。愛德華趁機又發動一波入侵深入法蘭西領土[126],腓力六世緊急召回軍隊,但遭遇重大困難。法蘭西財力已消耗殆盡,戰爭稅在很多地方只能靠武力威逼才收的到,即便在如此緊急的狀況下也募集不到資金[127]。此外,法軍已經受夠長年的戰爭,腓力六世只能對不願參戰的貴族威脅沒收領地[127],指定要在一個月後集結完畢[127]。愛德華因為臨時的需求而有募集資金的困難,他採取嚴厲的手段遭致不滿[128]。英軍也遭受部分軍事上的挫折,一支大規模的掠奪部隊被聖奧梅爾的守軍擊退,另外一支補給車隊在前往加萊的路上被布洛涅的法蘭西掠奪者劫走[127]。紅衣主教以教宗使節的身分居中協調,終於在9月說服雙方和談[129],並於28日同意停戰。

加萊停戰協議持續9個月,直到1348年7月7日到期,但被不斷延長,一直到1355年才正式結束[130]。停戰協議並沒有中止雙方在海上還有加斯科涅、布列塔尼地區的衝突。1355年,兩國再度進入全面戰爭,直到1360年布勒丁尼條約才正式結束百年戰爭第一階段戰役[1]

加萊一直到英格蘭女王瑪莉一世時期才在1558年加萊圍城戰被法軍奪回。加萊的淪陷同時也代表英格蘭失去在法蘭西地區中所有的領土[131]

參考資料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Chevauchée為法文˙Chevaucher之變體,本意為騎馬(動詞),現代一般指「相重疊」。「騎行劫掠」一詞出自《百年戰爭簡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Desmond Seward著)中國大陸譯本。另外也有「騎兵突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掃蕩行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等譯名。然而Chevauchée講求的是迅速地進行長距離破壞掠奪,騎兵並非發動此戰術的必要條件,因此較不宜稱作騎兵突襲。
  2. ^ 1345年戰役期間他被稱為德比伯爵,但他的父親在9月逝世後便成為了蘭開斯特伯爵。Sumption 1990,第476頁
  3. ^ 见英国零售价指数英语Retail Price Index,数据来自Clark, Gregory. The Annual RPI and Average Earnings for Britain, 1209 to Present (New Series). MeasuringWorth. 2017 [2022-06-11]. 
  4. ^ 這是在1600年以前,英格蘭在海外所集結過最大規模的軍團。 Sumption 1990,第578頁,
  5. ^ 這是新成立艦隊,和1346年7月所集結747艘船的艦隊不同。Lambert 2011,第247 n. 11頁
引证错误:带有group属性"note"的脚注列表区没有在文中使用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Rogers 1994,第102頁.
  2. ^ Prestwich 2007,第394頁.
  3. ^ Harris 1994,第8頁.
  4. ^ Crowcroft & Cannon 2015,第389頁.
  5. ^ Lacey 2008,第122頁.
  6. ^ Sumption 1990,第184頁.
  7. ^ Rogers 2004,第95頁.
  8. ^ Sumption 1990,第453頁.
  9. ^ Prestwich 2007,第314頁.
  10. ^ Sumption 1990,第455–57頁.
  11. ^ Lucas 1929,第519–24頁.
  12. ^ Prestwich 2007,第315頁.
  13. ^ Sumption 1990,第461–63頁.
  14. ^ Gribit 2016,第1頁.
  15. ^ Fowler 1961,第215頁.
  16. ^ Fowler 1961,第232頁.
  17. ^ Sumption 1990,第472–473頁.
  18. ^ 18.0 18.1 18.2 Sumption 1990,第484頁.
  19. ^ Gribit 2016b.
  20. ^ 20.0 20.1 20.2 Wagner 2006a,第3頁.
  21. ^ Sumption 1990,第485頁.
  22. ^ 22.0 22.1 Sumption 1990,第489–491頁.
  23. ^ Rogers 1994,第95頁.
  24. ^ Ormrod 1990,第20–21頁.
  25. ^ Ormrod 1990,第208, Table 5頁.
  26. ^ Rogers 2000,第221頁.
  27. ^ Sumption 1990,第491頁.
  28. ^ Sumption 1990,第499頁.
  29. ^ Burne 1999,第218頁.
  30. ^ Sumption 1990,第490, 484–485頁.
  31. ^ Fowler 1961,第234頁.
  32. ^ Fowler 1969,第66–67頁.
  33. ^ Sumption 1990,第494頁.
  34. ^ 34.0 34.1 34.2 Rodger 2004,第102頁.
  35. ^ Sumption 1990,第492–493頁.
  36. ^ 36.0 36.1 36.2 Lambert 2011,第247頁.
  37. ^ 37.0 37.1 Sumption 1990,第497頁.
  38. ^ Sumption 1990,第497–498頁.
  39. ^ 39.0 39.1 Oman 1998,第131頁.
  40. ^ Hardy 2010,第64頁.
  41. ^ 41.0 41.1 41.2 Sumption 1990,第500頁.
  42. ^ Prestwich 2003,第175頁.
  43. ^ Allmand 1989,第15頁.
  44. ^ Rogers 2000b,第238–242頁.
  45. ^ Sumption 1990,第498, 500–501頁.
  46. ^ 46.0 46.1 Rodger 2004,第103頁.
  47. ^ Rogers 1994,第92頁.
  48. ^ Rogers 2000b,第245–247頁.
  49. ^ Oman 1998,第132頁.
  50. ^ Sumption 1990,第507頁.
  51. ^ Rogers 2000b,第247–250頁.
  52. ^ Sumption 1990,第507–510頁.
  53. ^ Sumption 1990,第509–511頁.
  54. ^ Sumption 1990,第512頁.
  55. ^ Sumption 1990,第533頁.
  56. ^ Sumption 1990,第496, 506–507, 512–513頁.
  57. ^ Sumption 1990,第512–513頁.
  58. ^ Burne 1999,第150頁.
  59. ^ Sumption 1990,第514頁.
  60. ^ Rogers 2000b,第252, 257頁.
  61. ^ Sumption 1990,第514–515頁.
  62. ^ Sumption 1990,第515–517頁.
  63. ^ Rogers 2000b,第258頁.
  64. ^ Rogers 2010.
  65. ^ Rogers 1994,第98頁.
  66. ^ Sumption 1990,第518–519, 520頁.
  67. ^ 67.0 67.1 Oman 1998,第133頁.
  68. ^ Sumption 1990,第520–521, 522頁.
  69. ^ 69.0 69.1 Curry 2002,第31–39頁.
  70. ^ Hardy 2010,第64–65頁.
  71. ^ 71.0 71.1 Burne 1999,第156–160頁.
  72. ^ Sumption 1990,第512, 524頁.
  73. ^ Sumption 1990,第524–525頁.
  74. ^ DeVries 1998,第160頁.
  75. ^ 75.0 75.1 Bennett 1999,第7頁.
  76. ^ DeVries 1998,第161, 163, 164頁.
  77. ^ DeVries 1998,第164頁.
  78. ^ DeVries 1998,第166頁.
  79. ^ DeVries 1998,第167頁.
  80. ^ 80.0 80.1 Rogers 1998,第238頁.
  81. ^ 81.0 81.1 Sumption 1990,第532頁.
  82. ^ Bennett 1999,第10頁.
  83. ^ DeVries 1998,第168–169頁.
  84. ^ Rogers 1998,第240頁.
  85. ^ DeVries 1998,第170–171頁.
  86. ^ 86.0 86.1 DeVries 1998,第171頁.
  87. ^ DeVries 1998,第173頁.
  88. ^ Oman 1998,第145頁.
  89. ^ DeVries 1998,第173–174頁.
  90. ^ Ayton 2007,第191頁.
  91. ^ Oman 1998,第148頁.
  92. ^ Sumption 1990,第532, 534頁.
  93. ^ 93.0 93.1 Burne 1999,第207頁.
  94. ^ 94.0 94.1 94.2 Adams 2017.
  95. ^ Sumption 1990,第535, 557頁.
  96. ^ Sumption 1990,第537頁.
  97. ^ Burne 1999,第210頁.
  98. ^ Sumption 1990,第537–538, 557頁.
  99. ^ Sumption 1990,第539頁.
  100. ^ Fowler 1969,第67–71頁.
  101. ^ Sumption 1990,第541–550頁.
  102. ^ Sumption 1990,第554頁.
  103. ^ Penman 2004,第157–180頁.
  104. ^ Nicholson 1974,第111頁.
  105. ^ Wagner 2006c,第228–229頁.
  106. ^ Sumption 1999,第145–148頁.
  107. ^ Ormrod 1990,第17頁.
  108. ^ Sumption 1990,第554–555頁.
  109. ^ Sumption 1990,第555–556頁.
  110. ^ Sumption 1990,第558頁.
  111. ^ Sumption 1990,第559–560頁.
  112. ^ Sumption 1990,第560頁.
  113. ^ Sumption 1990,第560–561頁.
  114. ^ Sumption 1990,第562頁.
  115. ^ Sumption 1990,第565, 567頁.
  116. ^ Sumption 1990,第570–571頁.
  117. ^ Sumption 1990,第568頁.
  118. ^ Sumption 1990,第576–577頁.
  119. ^ Sumption 1990,第577頁.
  120. ^ Sumption 1990,第578頁.
  121. ^ Sumption 1990,第578–580頁.
  122. ^ Oman 1998,第153–154頁.
  123. ^ Sumption 1990,第580–583頁.
  124. ^ Sumption 1999,第19–21, 23頁.
  125. ^ Corfis & Wolfe 1999,第55頁.
  126. ^ Sumption 1990,第583頁.
  127. ^ 127.0 127.1 127.2 127.3 Sumption 1990,第584頁.
  128. ^ Ormrod 1990,第21, 189頁.
  129. ^ Sumption 1990,第585頁.
  130. ^ Wagner 2006b,第74–75頁.
  131. ^ Jaques 2007,第184頁.

參考書目 编辑

  • Adams, Simon. Siege of Calais - Summar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7 March 2017 [3 August 2017]. (原始内容于2020-06-23). 
  • Allmand, Christopher. The Hundred Years' War: England and France at War, c.1300-c.1450. (Cambridge Medieval Textbook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521-31923-4. 
  • Ayton, Andrew. The Battle of Crécy: Context and Significance. Ayton, Andrew; Preston, Philip; Autrand, Françoise (编). The Battle of Crecy, 1346.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07. ISBN 978-1843833062. 
  • Bennett, Matthew. The Development of Battle Tactics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Curry, Anne; Hughes, Michael (编). Arms, Armies and Fortifications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 Brewer Ltd. 1999: 69–82 [2019-05-13]. ISBN 978-0851157559. (原始内容于2019-05-06). 
  • Burne, Alfred. The Crecy War. Ware,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1999. ISBN 978-1840222104. 
  • Corfis, Ivy; Wolfe, Michael. The Medieval City Under Siege. Woodbridge, Suffolk; Rochester, NY: Boydell Press. 1999. ISBN 978-0851157566. 
  • Crowcroft, Robert; Cannon, John. Gascony.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British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89. 2015. ISBN 978-0199677832. 
  • Curry, Anne. The Hundred Years' War 1337–1453. Essential Histories.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2. ISBN 1841762695. 
  • DeVries, Kelly. Infantry Warfare in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Discipline, Tactics, and Technology. Woodbridge, Suffolk; Rochester, New York: Boydell Press. 1998 [1996]. ISBN 978-0851155715. 
  • Fowler, Kenneth. (PDF) (PhD论文). Leeds: University of Leeds. 1961 [2019-05-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11). 
  • Fowler, Kenneth Alan. The King's Lieutenant: Henry of Grosmont, First Duke of Lancaster, 1310–1361. New York: Barnes & Noble. 1969. OCLC 164491035. 
  • Gribit, Nicholas. Henry of Lancaster's Expedition to Aquitaine 1345–46.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16. ISBN 978-1783271177. 
  • Gribit, Nicholas. Siege and Conquest by Sword: The Second Campaign, 1346. Henry of Lancaster's Expedition to Aquitaine 1345–4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b [8 November 2018]. (原始内容于2019-04-03). 
  • Hardy, Robert. Longbow: a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PDF). Yeovil, Somerset: Haynes Publishing. 2010 [2019-05-13]. ISBN 978-185260-620-6. (原始内容 (PDF)于2018-12-06). 
  • Harris, Robin. Valois Guyenn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Studies in History 71. London: Boydell Press. 1994. ISBN 978-0861932269. 
  • Jaques, Tony. Dictionary of Battles and Siege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7. ISBN 978-0313335372. 
  • Lacey, Robert. Great Tales from English History. London: Folio Society. 2008. OCLC 261939337. 
  • Lambert, Craig. Edward III's Siege of Calais: A Reappraisal. Journal of Medieval History. 2011, 37 (3): 245–256. ISSN 0304-4181. 
  • Lucas, Henry S. The Low Countries and the Hundred Years' War: 1326–1347.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29. OCLC 960872598. 
  • Nicholson, Ranald. Scotland: The Later Middle Ages.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History of Scotland. Edinburgh: Oliver and Boyd. 1974. ISBN 978-0050020388. 
  • Oman, Charles. A History of the Art of War in the Middle Ages: 1278–1485 A.D. London: Greenhill Books. 1998 [1924]. ISBN 978-1853673320. 
  • Ormrod, W. Mark. Edward III.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978-0300055061. 
  • Penman, Michael. David II. East Linton, East Lothian: Tuckwell Press. 2004. ISBN 978-1862322028. 
  • Prestwich, M. The Three Edwards: War and State in England, 1272–1377 2nd. London: Routledge. 2003. ISBN 978-0415303095. 
  • Prestwich, M. J.M. Roberts , 编. Plantagenet England 1225–136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September 2007. ISBN 978-0199226870. 
  • Rodger, N.A.M. The Safeguard of the Sea. London: Penguin. 2004. ISBN 978-0140297249. 
  • Rogers, Clifford J. Edward III and the Dialectics of Strategy, 1327-1360.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Vol. 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1994: 83–102 [2019-05-13]. OCLC 931311378. (原始内容于2018-10-26). 
  • Rogers, Clifford J. (PDF). War in History. 1998, 5 (2): 233–42 [2019-05-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2-03). 
  • Rogers, Clifford J. War Cruel and Sharp: English Strategy under Edward III, 1327-1360.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 Brewer. 2000. OCLC 804338875. 
  • Rogers, Clifford. . War Cruel and Sharp: English Strategy under Edward III, 1327–1360. Woodbridge, UK: Boydell Press. 2000b [2019-05-13]. ISBN 978-0851158044. OCLC 444204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5). 
  • Rogers, Clifford. Bachrach, Bernard S; DeVries, Kelly; Rogers, Clifford J , 编. The Bergerac Campaign (1345) and the Generalship of Henry of Lancaster II. Woodbridge: Boydell Press. 2004. ISBN 978-1843830405. ISSN 0961-7582.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 Rogers, Clifford J. Aiguillon, Siege of. Rogers, Clifford J (编).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Medieval Warfare and Military Technology, Volume 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 2010 [2019-05-13]. ISBN 978-0195334036. (原始内容于2018-10-21). 
  • Sumption, Jonathan. Trial by Battle. The Hundred Years' War I.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0. ISBN 978-0571200955. 
  • Sumption, Jonathon. Trial by Fire. The Hundred Years' War II.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9. ISBN 978-0571138968. 
  • Wagner, John A. Auberoche, Battle of (1345). Encyclopedia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Woodbridge, Suffolk: Greenwood: 3. 2006a. ISBN 978-0313327360. 
  • Wagner, John A. Calais, Truce of (1347). Encyclopedia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Woodbridge, Suffolk: Greenwood: 74–75. 2006b. ISBN 978-0313327360. 
  • Wagner, John A. Neville's Cross, Battle of (1346). Encyclopedia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Woodbridge, Suffolk: Greenwood: 228–229. 2006c. ISBN 978-0313327360. 

愛德華三世的騎行劫掠行動, 1346年, 1346年愛德華三世的騎行劫掠行動, 英語, chevauchée, edward, 1346, 又名克雷西戰役, crécy, campaign, 發生在英法百年戰爭初期, 由英王愛德華三世親自率領, 時間自1346年7月12日英軍於諾曼第的瑟堡附近登陸開始, 直到1347年8月3日占領加萊港結束, 騎行劫掠戰術, 英语, chevauchée, chevauchée, note, 是中世紀戰爭中的常用戰術, 軍隊在敵方領土內迅速移動, 沿途劫掠並摧毀所有村莊以拖垮敵軍的. 1346年愛德華三世的騎行劫掠行動 英語 Chevauchee of Edward III of 1346 又名克雷西戰役 Crecy Campaign 發生在英法百年戰爭初期 由英王愛德華三世親自率領 時間自1346年7月12日英軍於諾曼第的瑟堡附近登陸開始 直到1347年8月3日占領加萊港結束 騎行劫掠戰術 英语 Chevauchee Chevauchee note 1 是中世紀戰爭中的常用戰術 軍隊在敵方領土內迅速移動 沿途劫掠並摧毀所有村莊以拖垮敵軍的經濟與補給能力 愛德華三世的騎行劫掠行動 1346年 克雷西戰役英軍攻擊卡昂 收錄於尚 傅華薩著 大事記 日期1346年7月26日 1347年8月3日地点法蘭西北部结果英軍勝利参战方英格蘭王國法蘭西王國指挥官与领导者愛德華三世腓力六世 負傷 伤亡与损失輕微慘重行動初期 英軍摧毀諾曼第一大部份的土地 在卡昂戰役中劫掠並屠殺許多人口 接著沿路燒毀村莊直到盧昂郊區 並沿著塞納河左岸一路劫掠到普瓦西 在接近巴黎20英里 32公里 時候轉向北方移動 卻因為法軍將該地區的糧食事先轉移而陷入困境 英軍一面逃亡一面想辦法對抗法軍的圍堵 在布朗什塔克戰役成功擊退法軍跨過索姆河 1346年8月26日 英軍在克雷西會戰一舉擊潰法軍 為法軍主力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奠定了這次戰役的成功 最後英軍對加萊發動圍城戰 經過11個月後淪陷 至此兩國的經濟與軍事資源都消耗殆盡 雙方簽訂加萊停戰協議 雖然停戰協議後兩國仍不斷發生衝突 但短期內不再有如同此次行動的大規模作戰 1 而加萊港在接下來的200多年成為英軍進入法蘭西北部最重要的港口 目录 1 背景 1 1 1345年 2 行動前夕 2 1 法軍備戰狀況 2 2 英軍備戰狀況 2 3 海軍備戰狀況 3 騎行劫掠行動 3 1 蹂躪科唐坦半島 3 2 進軍巴黎 3 3 軍隊北上 3 4 克雷西會戰 3 5 加萊圍城戰 3 5 1 法軍失序 3 5 2 圍城後期 4 後續 5 參考資料 5 1 註釋 5 2 參考資料 5 3 參考書目背景 编辑 nbsp 法王腓力六世自1066年諾曼征服英格蘭以來 英格蘭王室便擁有法蘭西的領土與爵位 也使英王成為法蘭西王國的封臣 英王在法蘭西的采邑糾紛成為中世紀兩國衝突的主要因素 法王試圖限制英王勢力增長 並伺機取回英格蘭的領土 2 數世紀來 英王在法蘭西的領土範圍不斷變化 但直到1337年只剩下西南部的加斯科涅地區與北部的蓬蒂厄地區 3 加斯科涅人比起會介入該地事務的法王更親近與偏向放任的英王維持關係 4 5 由於法王腓力六世和英王愛德華三世一系列的爭執 腓力在巴黎的大議會以英王未盡封臣義務為由 同意將加斯科涅與蓬蒂厄的領地收回法王手中 這個事件引爆了長達116年的百年戰爭 6 1345年 编辑 更多信息 加斯科涅戰役 1345年 雖然加斯科涅的領土爭奪是戰爭導火線 但愛德華並沒有投注許多資源在該戰線上 英軍的主要戰役都在法蘭西北部發動 7 1345年初 愛德華決定兵分三路入侵法蘭西 其中一支小軍團向布列塔尼地區出發 另一支稍大的軍團由德比伯爵葛洛斯蒙的亨利 note 2 率領前往加斯科涅 主力部隊則與愛德華一起前往法蘭西北部及法蘭德斯地區 8 9 法軍的情資揭露英軍發動三路攻勢的計畫 法軍打算採取守勢 但他們沒有充分的財力為各個戰區徵集足夠人員 他們準確地預測到英軍會將主力放在法蘭西北部 因此法軍將資源集中到北部 預計於7月22日在阿拉斯集結軍隊 法蘭西西南部則被要求依靠當地資源防守 10 愛德華三世的主力軍隊在6月29日出航 法蘭德斯的斯魯伊斯港外下錨 讓愛德華在此進行一些外交工作 11 7月22日 艦隊再度啟航向 可能是 諾曼第出發 卻遭遇暴風雨而被吹散 在接下來的一周 分散的船隻設法前往英格蘭各地港口 由於在海上待了五星期 船上的人馬必須下船休息 愛德華和他的議會成員又花了一周商議下一步如何進行 結果認識到在該年冬天前英軍無法採取任何行動 12 法王意識到這件事 決定向布列塔尼與加斯科涅派出援軍 13 該年 德比伯爵率領英格蘭 加斯科涅聯軍如旋風般席捲加斯科涅 14 他分別在貝傑拉克戰役與歐貝羅什戰役大敗兩支法軍大部隊 佔領佩里戈爾與阿熱奈地區大量城市與堡壘 使英軍在加斯科涅地區佔有戰略深度 該年後半 德比佔領被稱為 加斯科涅之鑰 的重要戰略城市 艾吉永 15 16 10月 北安普頓伯爵在布列塔尼北部發動一系列的戰役失敗 沒能拿下由法軍控制的城鎮 17 行動前夕 编辑 nbsp 英王愛德華三世法軍備戰狀況 编辑 1346年 法蘭西一如暨往地陷入財政短缺 即便向教宗借貸超過33萬弗羅林 2023年價值52 000 000英鎊 note 3 地方仍收到盡可能擠出所有人財產以支助戰爭的命令 可以見得當時法蘭西財政困窘的情況 18 即便如此 兩支軍隊分別在奧爾良與土魯斯集結完成 18 19 腓力六世的嫡子諾曼第公爵約翰繼前一年秋天再度被任命掌管西南方的軍隊 該軍隊約有15000到20000人 包含大型攻城武器與五門加農砲 20 遠超英格蘭 加斯科涅聯軍所能集結的軍力 4月1日他們向艾吉永發動圍城 20 4月2日 法軍在西南邊發布正式動員令 Arriere ban 徵集所有有戰鬥能力的男性 20 21 法軍將財力 人力與後勤補給集中到該戰線上 18 英軍備戰狀況 编辑 1344年英格蘭議會投票通過一大筆戰爭補助款 大部分已經用光 部分金額仍在徵收 22 然而英格蘭的納稅人已被搾取殆盡 23 其財政狀況不比法蘭西寬裕 英格蘭向教會強行借貸15000英鎊 並和國內城鎮強徵相等金額 還沒收了外國教會采邑一年份的收入 軍隊的裝備與輜重也透過強徵來收集 英格蘭藉由強制動員全國役齡男性來抵禦外敵已行之有年 1346年初 他們將該制度擴展到海外地區 22 24 英格蘭人已經厭倦長年無意義也無收穫的戰爭 1344年6月 前一屆議會要求愛德華 將戰爭結束 無論是透過戰鬥或以適當的條件談和 25 26 1346年 英軍打算集結一支比1345年更大 超過兩萬人的軍團 27 他們本應在二月於樸茨茅斯集結 但時間被延後了三個月 蘇格蘭人受到法王的煽動 對英格蘭造成威脅 早在兩年前 英格蘭總理即公開告知議會 他們隨時都可能因我們的對手 法蘭西 授意而打破和約侵入英格蘭 28 愛德華豁免亨伯河以北地區的役男參軍 並在財務上有限地妥協 29 他也擔心將所有軍事資源投注在法蘭西本土上會讓英格蘭南部沿海如1338到1339年間遭到法軍掠奪 因此採取多項防禦手段 包含將居民移動到距海岸線15英里 24公里 內居住並接該地指揮官管理 這兩項防禦措施減少了愛德華的入侵軍力 外加實施新徵兵制所產生的抵抗 他在6月底僅集結到約原先期望的一半軍力 30 海軍備戰狀況 编辑 即便愛德華努力混淆法軍 他們的備戰行為仍被意識到 由於在港口以外的地方進行登陸極為困難 而英格蘭當下在法蘭德斯地區沒有可用港口 布列塔尼和加斯科涅地區則有親英港口 法蘭西認為愛德華將會向後兩者的其中之一進軍 尤其可能為艾吉永解圍而航向加斯科涅 31 32 為了防範英軍在法蘭西北部登陸的可能性 腓力六世將希望放在他的強大海軍上 這包含徵集來的商船與雇傭的槳帆戰船 這些商船主要是柯克帆船 擁有吃水深的圓形船底 由中央桅杆的單面大帆提供動力 這些柯克帆船被改造為戰船 在船隻首尾增建木堡 並將桅杆上的瞭望塔擴建成戰鬥平台 至少有78艘船從諾曼第與皮卡第地區納入王家海軍並完成改裝 33 加來槳帆船以排槳為動力 擁有很高的機動性 適合用於突襲與登船戰 但造價相對高 法軍自熱那亞雇傭至少32艘加萊槳帆船的艦隊 34 根據合約應在5月20日抵達布洛涅 但到了7月初他們仍在葡萄牙外海太加斯河口的錨地 35 愛德華徵集了英格蘭前所未聞的大艦隊 擁有約747艘船 34 36 原訂在3月1日集結 但被延後到5月1日 爾後又推遲到5月15日 愛德華本人在6月1日抵達波特切斯特 英语 Portchester 37 他原先想在布列塔尼登陸 但因北安普頓伯爵未能佔領可用港口而作罷 他改變心意決定前往加斯科涅增援蘭開斯特公爵 並在艾吉永城外和諾曼第公爵一戰 6月28日艦隊準備充足的物資從普茨茅斯航向波爾多 然而艦隊仍未全數集結完畢 愛德華在雅茅斯 英语 Yarmouth Isle of Wight 停靠等待遲到者加入 直到真正集結完畢時 風向卻不利於航行 他們花了兩週才開出懷特島東北角 正常來說這段時間足以讓他們抵達目的地 糧食與水也陷入短缺 有鑑於前一年的航行失敗 愛德華決定不登陸重新補給 也不再航向波爾多 6月11日 風向仍不利自英吉利海峽南下 愛德華決定孤注一擲向南方航行並在7月12日於瑟堡20英里 32公里 外的聖瓦斯特 拉烏格登陸 34 38 39 40 此時 法軍的熱那亞艦隊還在遙遠南方比斯開灣的法蘭西主要港口拉羅歇爾 而法軍改裝完或改裝中的柯克帆船仍未集結 41 騎行劫掠行動 编辑蹂躪科唐坦半島 编辑 更多信息 卡昂戰役 1346年 nbsp 英軍進軍路線英軍兵力約有7000到10000人 由英格蘭人和威爾斯人組成 並包含一定數量的專家與行政人員 37 以中世紀軍隊而言裝備罕見地完善 42 有些不滿法蘭西統治的諾曼第貴族也加入他們 如聖索弗子爵傑弗華 德 哈庫爾 英语 Geoffroy de Harcourt 43 科唐坦半島幾乎無設防 讓英軍可以在寬敞的沙灘上登陸 他們花了六天將船運卸貨 重新組織部隊 並掠奪週邊農村就地烘培麵包 當地的法軍指揮官羅伯 貝特朗 英语 Robert VIII Bertrand de Bricquebec 帶領300民兵對登陸地點發動徒勞的攻擊 44 45 英軍在戰略上達成出其不意的襲擊 並且往南進軍 46 愛德華的目標是要組織一場騎行劫掠行動 跨越法蘭西領土進行大規模襲擊 以削減對手的士氣以及財富 39 47 他的軍隊夷平所到之處的所有城鎮 從人民身上盡可能地掠奪財產 也經常強暴婦女 瑟堡 卡靈頓 聖洛 托爾特瓦等城鎮皆遭到摧毀 英軍艦隊隨著陸軍平行移動 蹂躪海岸線5英里 8公里 內的村莊並掠奪大量戰利品 許多船員帶著塞滿戰利品的船隻成為逃兵 48 49 50 他們也俘獲或焚毀超過百艘船艦 其中61艘是改裝後的戰船 46 一些現代史學家認為此時愛德華已經將加萊港設為最終目標 51 貝特朗破壞英軍前頭的橋樑以嘗試拖延時間 41 法蘭西王室統帥厄爾伯爵 英语 Raoul II of Brienne Count of Eu 擁有法軍最高指揮權 他倉促的將軍隊從艾吉永調回北方 決定在卡昂抵抗英軍 卡昂是諾曼第西北部的政治 文化 宗教 經濟中心 所有能用的人手都被派往該地 並運入大量糧食 41 當英軍在7月26日早上抵達時 該城有1500名守軍以及大量民兵 英軍立刻發動攻擊並奪下城市 接著連續掠奪了5天 5000名法軍及平民遭到殺害 而英軍僅輕微受損 厄爾伯爵與其他許多人被俘虜 52 英軍繳獲一篇腓力六世發布的榜文 要求諾曼海盜掠奪英格蘭南岸 這件事被英軍徵兵單位利用了數年來刺激反法情緒 53 8月1日 英軍朝塞納河出發 54 留下部分駐軍在卡昂 卡靈頓等城鎮 但許多在英軍主力離開後不久就被法軍優勢兵力驅逐 55 進軍巴黎 编辑 法軍的軍事位置十分不妙 他們的主力都被派去支援陷入泥淖的艾吉永圍城戰 愛德華突襲登陸後摧毀了部分法蘭西最富裕的地區 並且在法蘭西領土內一面耀武揚威地行軍 8月2日 一支小規模英軍隨著一大群法蘭德斯人從法蘭德斯地區入侵法蘭西 而法軍在此地防禦能力十分不足 腓力六世緊急將加斯科涅地區的軍隊和公爵約翰召回 根據證言 公爵在與幕僚和法王的信使激烈爭辯後 拒絕在艾吉永淪陷並滿足他榮譽心前撤離 56 nbsp 14世紀描繪英軍跨越塞納河的插圖 7月29日 腓力六世在法蘭西北部發布動員令 命令所有有戰力的男性前往盧昂 腓力六世在31日抵達盧昂 57 並立刻帶領缺乏組織和裝備的軍隊向西對抗愛德華 5天後 他將塞納河沿岸的橋樑摧毀然後回到盧昂 8月7日 英軍抵達塞納河岸盧昂以南12英里 20公里 劫掠郊區 58 腓力受到教宗的壓力 派遣使節向英王求合並提議聯姻 愛德華回應他不打算把行軍時間浪費在無異議的討論上並把使節請走 59 英軍沿著塞納河左岸一路摧毀40英里的大量城鎮 焚毀巴黎2英里 3 2公里 外的村莊 60 61 8月12日 於距巴黎20英里外的普瓦西紮營 巴黎市民陷入騷動 並開始沿街建立防禦工事保衛首都 62 英軍在法軍頑強抵抗下在塞納河上搭建一座橋 63 腓力再度命令諾曼第公爵放棄圍攻艾吉永並領軍北上 8月14日 公爵正式向守軍提議停戰 蘭開斯特公爵明瞭法軍窘境而拒絕 8月20日 經歷5個月的圍城 法軍放棄圍城並在混亂中趕向北方 64 腓力六世的議會對腓力不曾率軍驅逐入侵者感到疑惑 65 腓力倒是在8月14日向英軍下戰帖 提議兩軍在互相同意的時間地點進行決戰 愛德華暗示他會在塞納河南側和腓力會面 然而他沒有前往 8月16日 法軍進入戰鬥位置 愛德華趕忙燒毀普瓦西 破壞橋樑並率軍北上 66 軍隊北上 编辑 更多信息 布朗什塔克戰役 nbsp 班傑明 韋斯特 愛德華三世跨越索姆河 1788年 由於法軍事先預測到英軍的動向 他們決定實施焦土政策 移走所有存糧 迫使英軍必須在更大的範圍中找尋糧草 使行軍速度被大幅拖延 一些法蘭西農民集團襲擊英軍覓食者 腓力六世超前愛德華一天抵達索姆河 他以亞眠為基地派出大量軍隊守住亞眠與海岸間所有塞納河上的橋梁與淺灘 英軍在失去糧食來源的狀況下受困於該地區 法軍從亞眠出擊向西側的英軍前進 現在法軍有自信能與英軍一戰 他們能夠以逸待勞固守陣地等待英軍攻擊 67 68 愛德華為了逃出索姆河封鎖而嘗試尋找突破點 對昂日和蓬雷米發動攻擊卻徒勞而返 只好繼續沿著河流向西前進 67 8月24日傍晚 英軍在阿舍北邊紮營 而法軍僅在6英里 10公里 外的阿布維勒 英軍趁夜前往一處名為布朗什塔克的淺灘 另一頭由3500名法軍防守 英軍的長弓兵和騎兵渡過湍急的河流攻擊法軍 在短暫而激烈的戰鬥中擊敗他們 法軍主力跟隨在後 他們的斥侯俘獲一些脫隊者和物資車輛 然而愛德華已經暫時脫險 由於法軍過分自信認為英軍無法渡過索姆河 除該地區以外並未撤走物資 使英軍能夠掠奪並重新補給 69 70 71 同一時間 法蘭德斯人在埃斯泰爾被法軍擊退 在8月14日圍攻貝蒂訥 經歷數次挫敗後 他們在8月24日自我解散 放棄征服並燒毀攻城器械 72 愛德華在跨越索姆河不久後收到法蘭德斯人不會前來支援的消息 決定和腓力的軍隊正面對決 在暫時擺脫追兵後 他利用這段喘息時間在克雷西昂蓬蒂約建立防禦陣地 69 71 法軍在布朗什塔克戰敗後撤回阿布維勒 然後又立即出動追討英軍 73 克雷西會戰 编辑 主条目 克雷西會戰 nbsp 克雷西會戰示意圖愛德華決定正面對決腓力後 在克雷西與瓦迪庫爾 英语 Wadicourt 之間建立防線 兩座城鎮分別保衛的側翼 74 75 在等待法軍追兵的期間 英軍加固物資營地 在防線前方挖掘戰壕 並安置數門早期火藥兵器 76 8月26日正午 法軍先鋒進入英軍視野 在法軍的戰爭會議中 一名高階軍官對勝利充滿自信 提議在隔日主動進攻 不過法軍在當日下午便發動攻勢 根據當代的史料很難確認這是腓力六世的直接指示 或是因為大量的騎士不斷向前推進 在違背腓力的意願下發動攻擊 nbsp 克雷西會戰收錄於尚 傅華薩著 大事記 關於法軍的人數並沒有明確記錄 但可以知道以當時而言規模很大 是英軍的數倍 77 法軍展開他們神聖的金焰旗 象徵他們絕不饒恕 決一死戰 78 一支大型義大利弩兵團向前迎擊英格蘭長弓手 79 長弓的射程遠超十字弩 80 並且擁有超過三倍的射速 81 弩手的大盾 Pavise 仍放在法軍輸送隊而缺乏保護 82 他們很快被擊敗並逃亡 83 法軍騎兵接著發動數次衝鋒 然而卻因為許多原因形成阻礙 臨時的組織 逃亡中的義大利人擋路 道路充滿泥濘 敵人位在山丘上 以及英軍挖好的戰壕 75 接著又因為長弓兵的箭雨產生嚴重傷亡 84 英軍戰士下馬進行戰鬥 當騎兵衝鋒到他們面前時早已失去勢頭 85 接下來的近身戰在當時被描述為殘暴 無慈悲 且十分令人恐懼 86 法軍直到晚間不斷進行衝鋒 然而都得到相同的結果 腓力六世在戰鬥中被英軍攻擊 他因此失去兩匹坐騎 下顎中了一箭 80 神聖戰旗在旗手戰死後也被奪取 法軍潰滅逃亡 而英軍筋疲力竭地睡倒在戰場上 86 隔天早晨 後續的法軍仍不斷抵達戰場 卻遭到英軍戰士乘馬衝鋒 逃兵被追擊數里遠 87 88 法軍總體傷亡十分慘重 根據紀錄有1200名騎士以及超過15000名士兵戰死 89 當時對英軍陣亡估算的最高數字僅有300人 90 加萊圍城戰 编辑 英軍經歷兩天的休息 埋葬屍體後 向北進軍徵集補給和援軍 他們持續摧殘土地與城鎮 包含英軍在法蘭西西北部常用的登陸港口維桑 81 愛德華在燃燒的城鎮外舉行一場會議 決定要奪下加萊港 加萊不但是最適合英格蘭的登陸與補給港 且靠近法蘭德斯地區的同盟 91 92 愛德華在9月4日抵達加萊城外 並發動圍城 93 加萊的防禦十分穩固 週邊被大範圍的沼澤環繞 部分地區難以通行 也沒有穩定的地面可以架設重力拋石機或足以破壞城牆的攻城炮 93 94 守軍人數十分充足 並且可以由海路進行補給 95 圍城戰發動隔日 英格蘭艦隊來到岸邊 為英軍提供補給 裝備與增員 96 英軍決定進行長期滯留 在西邊建立名為新城鎮 Nouville 的繁盛營地 一週有兩天的市集 97 英格蘭本土和威爾斯以及附近的法蘭德斯地區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物資收集活動以提供圍城 英格蘭議會也勉為其難地同意資助圍城 愛德華公開宣稱這是場關乎榮譽的圍城戰 在城鎮淪陷前他不會離開 克雷芒六世在兩軍之間奔走 但雙方都不願開啟對話 98 法軍失序 编辑 更多信息 蘭開斯特公爵的騎行劫掠行動 1346年 和內維爾十字之戰 nbsp 內維爾十字之戰 來自十五世紀的手稿 腓力六世因戰敗而嚴重動搖 他在加萊圍城戰開始當日將軍隊解散以節省支出 並自我說服愛德華已經完成騎行劫掠行動 接下來就會帶兵前往法蘭德斯乘船歸國 9月7日 諾曼第公爵約翰在解散軍隊前和腓力見面 9月9日 腓力宣布軍隊將在10月1日集結於康白尼 並前往解救加萊 99 在西南方的蘭開斯特公爵利用法軍的混亂進攻凱爾西和巴札斯 英语 Bazas 並親自發動一場橫跨160英里 260公里 的騎行劫掠行動 深入北邊的聖東日 英语 Saintonge 欧尼斯 普瓦圖地區 奪下大量城鎮 城堡與小型堡壘 並掠奪富裕的普瓦捷 這場攻勢完全瓦解了法軍防禦 並將主戰場由加斯科涅中心轉移到該地區之外 100 101 在倉促的命令下 僅有少量軍隊在10月1日抵達康白尼 腓力和他的宮廷成員繼續等待人數增加 此時蘭開斯特公爵出征的消息傳到 法軍相信公爵是以巴黎為目標 命令還沒抵達的軍隊改變目標在奧爾良集結 並將已抵達的士兵派往增援 當蘭開斯特公爵返回南方時 軍隊又被叫回康白尼 整個法軍的計畫完全陷入混亂 102 自6月以來 腓力六世被蘇格蘭人要求盡到老同盟的義務 協助入侵英格蘭 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以為英軍完全聚焦在法蘭西上 在10月7日出兵 103 104 10月17日他在內維爾十字之戰遭遇英格蘭北部各郡自行組織的軍隊 結果蘇格蘭軍戰敗 國王被俘 大多數領袖戰死或被捕 105 戰略上 這讓英格蘭邊境地區能夠自力對抗蘇格蘭威脅 使他們能投注更多資源到法蘭西 106 107 雖然最後法軍在康白尼集結到3000名披甲戰士 但法蘭西財庫無力支付薪資 腓力六世取消攻擊計畫並在10月27日解散軍隊 108 法蘭西宮廷遭到嚴厲譴責 法蘭西財政部 英语 Court of Auditors France 的職員從上到下全部遣散 財務相關的問題落入由三位年長修道院長組成的委員會手中 國王的議會成員互相指責 腓力六世的繼承人 諾曼第公爵約翰和父親決裂 數月不願入宮 先王之女納瓦拉的讓娜 英语 Joan II of Navarre 宣布中立 並私下和蘭開斯特公爵談和 109 圍城後期 编辑 nbsp 加萊圍城戰的英軍11月中到隔年2月底之間 愛德華多次嘗試從使用重力投石機與加農砲破壞城牆 並從陸路和海陸攻入城鎮但都失敗 94 110 冬季間 法軍挹注大量資金補強海軍艦隊 在隔年3到4月間 法軍將超過1 000長噸 1 000公噸 的物資運入加萊而沒有受到阻撓 111 腓力六世嘗試在4月底攻擊英軍陣地 但法軍的集結能力自去年秋天以來一直沒有改善 到7月還是無法完全集結 112 徵稅也越來越困難 113 一部份的法蘭西貴族開始想要倒戈 114 4月到5月間發生了數次戰鬥 法軍嘗試截斷法蘭德斯到英軍的補給路線失敗 英軍嘗試拿下聖奧梅爾與里耳未果 115 6月 法軍嘗試對法蘭德斯發動大規模攻擊來保衛他們的側翼 結果在卡塞勒戰敗 116 4月底 英軍在加來北邊的沙嘴盡頭建立防禦基地來控制加萊港入口 117 5月到7月間 法軍數度嘗試強行運送補給失敗 118 6月25日 加萊守軍指揮官寫信給腓力六世表示存糧陷入短缺並可能得殺害自己人解決問題 119 即便英軍的財務也逐漸陷入困境 他們仍穩定提供增員 高峰時來到32000人 note 4 此外 超過20000法蘭德斯人在加萊一日路程外集結 120 853艘船與24000名水手協助維持這支大軍 note 5 36 7月17日 腓力帶領法軍北上 愛德華立刻召喚法蘭德斯人增援加萊 7月27日 法軍來到城外6英里 10公里 處 他們有15000到20000人 僅有英軍的三分之一 且英軍在所有通路上築起防禦工事與柵欄 英軍的防禦明顯無懈可擊 最後腓力只好接受紅衣主教安排兩方對話 但是經過4天的爭吵後沒有得到任何成果 加萊駐軍花了一周觀察援軍動向 覺得已經支撐不住 便在8月1日發出信號表明他們瀕臨降伏 當晚法軍撤離 121 122 1347年8月3日 加萊開城投降 所有法蘭西人被驅逐 英軍在城內發現大量的戰利品 愛德華安排英格蘭人與少量法蘭德斯人入住城內 123 在接下來的戰爭中 加萊港扮演英軍對抗法軍的重要角色 讓英軍可以再發動任何戰役前累積大量物資與裝備 環繞城鎮的大型防禦設施很快地完成重建 設施內的區域就被稱為加萊砦 英语 Pale of Calais 城內有超過1400人的大量駐軍 可以算是一支小型軍隊 由加萊防衛隊長 英语 List of Captains Lieutenants and Lords Deputies of English Calais 領導 他的屬下有多位專家與代表 94 124 愛德華給予加萊許多貿易優待與特權 使加萊成為英格蘭到歐陸最重要的入口港 至今仍然維持該地位 125 自登陸諾曼第到攻陷加萊這一年間也在後來被稱為愛德華三世的奇蹟之年 annus mirabilis 36 後續 编辑更多信息 加萊停戰協議和布勒丁尼條約 攻陷加萊後 愛德華立刻資遣大部分的軍隊 並讓他的法蘭德斯盟軍歸鄉 腓力六世也跟著遣散法軍 愛德華趁機又發動一波入侵深入法蘭西領土 126 腓力六世緊急召回軍隊 但遭遇重大困難 法蘭西財力已消耗殆盡 戰爭稅在很多地方只能靠武力威逼才收的到 即便在如此緊急的狀況下也募集不到資金 127 此外 法軍已經受夠長年的戰爭 腓力六世只能對不願參戰的貴族威脅沒收領地 127 指定要在一個月後集結完畢 127 愛德華因為臨時的需求而有募集資金的困難 他採取嚴厲的手段遭致不滿 128 英軍也遭受部分軍事上的挫折 一支大規模的掠奪部隊被聖奧梅爾的守軍擊退 另外一支補給車隊在前往加萊的路上被布洛涅的法蘭西掠奪者劫走 127 紅衣主教以教宗使節的身分居中協調 終於在9月說服雙方和談 129 並於28日同意停戰 加萊停戰協議持續9個月 直到1348年7月7日到期 但被不斷延長 一直到1355年才正式結束 130 停戰協議並沒有中止雙方在海上還有加斯科涅 布列塔尼地區的衝突 1355年 兩國再度進入全面戰爭 直到1360年布勒丁尼條約才正式結束百年戰爭第一階段戰役 1 加萊一直到英格蘭女王瑪莉一世時期才在1558年加萊圍城戰被法軍奪回 加萊的淪陷同時也代表英格蘭失去在法蘭西地區中所有的領土 131 參考資料 编辑註釋 编辑 Chevauchee為法文 Chevaucher之變體 本意為騎馬 動詞 現代一般指 相重疊 騎行劫掠 一詞出自 百年戰爭簡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esmond Seward著 中國大陸譯本 另外也有 騎兵突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掃蕩行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等譯名 然而Chevauchee講求的是迅速地進行長距離破壞掠奪 騎兵並非發動此戰術的必要條件 因此較不宜稱作騎兵突襲 1345年戰役期間他被稱為德比伯爵 但他的父親在9月逝世後便成為了蘭開斯特伯爵 Sumption 1990 第476頁 见英国零售价指数 英语 Retail Price Index 数据来自Clark Gregory The Annual RPI and Average Earnings for Britain 1209 to Present New Series MeasuringWorth 2017 2022 06 11 這是在1600年以前 英格蘭在海外所集結過最大規模的軍團 Sumption 1990 第578頁 這是新成立艦隊 和1346年7月所集結747艘船的艦隊不同 Lambert 2011 第247 n 11頁引证错误 带有group属性 note 的脚注列表区没有在文中使用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Rogers 1994 第102頁 Prestwich 2007 第394頁 Harris 1994 第8頁 Crowcroft amp Cannon 2015 第389頁 Lacey 2008 第122頁 Sumption 1990 第184頁 Rogers 2004 第95頁 Sumption 1990 第453頁 Prestwich 2007 第314頁 Sumption 1990 第455 57頁 Lucas 1929 第519 24頁 Prestwich 2007 第315頁 Sumption 1990 第461 63頁 Gribit 2016 第1頁 Fowler 1961 第215頁 Fowler 1961 第232頁 Sumption 1990 第472 473頁 18 0 18 1 18 2 Sumption 1990 第484頁 Gribit 2016b 20 0 20 1 20 2 Wagner 2006a 第3頁 Sumption 1990 第485頁 22 0 22 1 Sumption 1990 第489 491頁 Rogers 1994 第95頁 Ormrod 1990 第20 21頁 Ormrod 1990 第208 Table 5頁 Rogers 2000 第221頁 Sumption 1990 第491頁 Sumption 1990 第499頁 Burne 1999 第218頁 Sumption 1990 第490 484 485頁 Fowler 1961 第234頁 Fowler 1969 第66 67頁 Sumption 1990 第494頁 34 0 34 1 34 2 Rodger 2004 第102頁 Sumption 1990 第492 493頁 36 0 36 1 36 2 Lambert 2011 第247頁 37 0 37 1 Sumption 1990 第497頁 Sumption 1990 第497 498頁 39 0 39 1 Oman 1998 第131頁 Hardy 2010 第64頁 41 0 41 1 41 2 Sumption 1990 第500頁 Prestwich 2003 第175頁 Allmand 1989 第15頁 Rogers 2000b 第238 242頁 Sumption 1990 第498 500 501頁 46 0 46 1 Rodger 2004 第103頁 Rogers 1994 第92頁 Rogers 2000b 第245 247頁 Oman 1998 第132頁 Sumption 1990 第507頁 Rogers 2000b 第247 250頁 Sumption 1990 第507 510頁 Sumption 1990 第509 511頁 Sumption 1990 第512頁 Sumption 1990 第533頁 Sumption 1990 第496 506 507 512 513頁 Sumption 1990 第512 513頁 Burne 1999 第150頁 Sumption 1990 第514頁 Rogers 2000b 第252 257頁 Sumption 1990 第514 515頁 Sumption 1990 第515 517頁 Rogers 2000b 第258頁 Rogers 2010 Rogers 1994 第98頁 Sumption 1990 第518 519 520頁 67 0 67 1 Oman 1998 第133頁 Sumption 1990 第520 521 522頁 69 0 69 1 Curry 2002 第31 39頁 Hardy 2010 第64 65頁 71 0 71 1 Burne 1999 第156 160頁 Sumption 1990 第512 524頁 Sumption 1990 第524 525頁 DeVries 1998 第160頁 75 0 75 1 Bennett 1999 第7頁 DeVries 1998 第161 163 164頁 DeVries 1998 第164頁 DeVries 1998 第166頁 DeVries 1998 第167頁 80 0 80 1 Rogers 1998 第238頁 81 0 81 1 Sumption 1990 第532頁 Bennett 1999 第10頁 DeVries 1998 第168 169頁 Rogers 1998 第240頁 DeVries 1998 第170 171頁 86 0 86 1 DeVries 1998 第171頁 DeVries 1998 第173頁 Oman 1998 第145頁 DeVries 1998 第173 174頁 Ayton 2007 第191頁 Oman 1998 第148頁 Sumption 1990 第532 534頁 93 0 93 1 Burne 1999 第207頁 94 0 94 1 94 2 Adams 2017 Sumption 1990 第535 557頁 Sumption 1990 第537頁 Burne 1999 第210頁 Sumption 1990 第537 538 557頁 Sumption 1990 第539頁 Fowler 1969 第67 71頁 Sumption 1990 第541 550頁 Sumption 1990 第554頁 Penman 2004 第157 180頁 Nicholson 1974 第111頁 Wagner 2006c 第228 229頁 Sumption 1999 第145 148頁 Ormrod 1990 第17頁 Sumption 1990 第554 555頁 Sumption 1990 第555 556頁 Sumption 1990 第558頁 Sumption 1990 第559 560頁 Sumption 1990 第560頁 Sumption 1990 第560 561頁 Sumption 1990 第562頁 Sumption 1990 第565 567頁 Sumption 1990 第570 571頁 Sumption 1990 第568頁 Sumption 1990 第576 577頁 Sumption 1990 第577頁 Sumption 1990 第578頁 Sumption 1990 第578 580頁 Oman 1998 第153 154頁 Sumption 1990 第580 583頁 Sumption 1999 第19 21 23頁 Corfis amp Wolfe 1999 第55頁 Sumption 1990 第583頁 127 0 127 1 127 2 127 3 Sumption 1990 第584頁 Ormrod 1990 第21 189頁 Sumption 1990 第585頁 Wagner 2006b 第74 75頁 Jaques 2007 第184頁 參考書目 编辑 Adams Simon Siege of Calais Summary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7 March 2017 3 August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6 23 Allmand Christopher The Hundred Years War England and France at War c 1300 c 1450 Cambridge Medieval Textbook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0 521 31923 4 Ayton Andrew The Battle of Crecy Context and Significance Ayton Andrew Preston Philip Autrand Francoise 编 The Battle of Crecy 1346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07 ISBN 978 1843833062 Bennett Matthew The Development of Battle Tactics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Curry Anne Hughes Michael 编 Arms Armies and Fortifications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amp Brewer Ltd 1999 69 82 2019 05 13 ISBN 978 08511575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5 06 Burne Alfred The Crecy War Ware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1999 ISBN 978 1840222104 Corfis Ivy Wolfe Michael The Medieval City Under Siege Woodbridge Suffolk Rochester NY Boydell Press 1999 ISBN 978 0851157566 Crowcroft Robert Cannon John Gascony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British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89 2015 ISBN 978 0199677832 Curry Anne The Hundred Years War 1337 1453 Essential Histories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2 ISBN 1841762695 DeVries Kelly Infantry Warfare in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Discipline Tactics and Technology Woodbridge Suffolk Rochester New York Boydell Press 1998 1996 ISBN 978 0851155715 Fowler Kenneth Henry of Grosmont First Duke of Lancaster 1310 1361 PDF PhD论文 Leeds University of Leeds 1961 2019 05 1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8 10 11 Fowler Kenneth Alan The King s Lieutenant Henry of Grosmont First Duke of Lancaster 1310 1361 New York Barnes amp Noble 1969 OCLC 164491035 Gribit Nicholas Henry of Lancaster s Expedition to Aquitaine 1345 46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16 ISBN 978 1783271177 Gribit Nicholas Siege and Conquest by Sword The Second Campaign 1346 Henry of Lancaster s Expedition to Aquitaine 1345 4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b 8 Nov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03 Hardy Robert Longbow a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PDF Yeovil Somerset Haynes Publishing 2010 2019 05 13 ISBN 978 185260 620 6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8 12 06 Harris Robin Valois Guyenn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Studies in History 71 London Boydell Press 1994 ISBN 978 0861932269 Jaques Tony Dictionary of Battles and Siege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7 ISBN 978 0313335372 Lacey Robert Great Tales from English History London Folio Society 2008 OCLC 261939337 Lambert Craig Edward III s Siege of Calais A Reappraisal Journal of Medieval History 2011 37 3 245 256 ISSN 0304 4181 Lucas Henry S The Low Countries and the Hundred Years War 1326 1347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29 OCLC 960872598 Nicholson Ranald Scotland The Later Middle Ages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History of Scotland Edinburgh Oliver and Boyd 1974 ISBN 978 0050020388 Oman Charles A History of the Art of War in the Middle Ages 1278 1485 A D London Greenhill Books 1998 1924 ISBN 978 1853673320 Ormrod W Mark Edward III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978 0300055061 Penman Michael David II East Linton East Lothian Tuckwell Press 2004 ISBN 978 1862322028 Prestwich M The Three Edwards War and State in England 1272 1377 2nd London Routledge 2003 ISBN 978 0415303095 Prestwich M J M Roberts 编 Plantagenet England 1225 136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September 2007 ISBN 978 0199226870 Rodger N A M The Safeguard of the Sea London Penguin 2004 ISBN 978 0140297249 Rogers Clifford J Edward III and the Dialectics of Strategy 1327 1360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Vol 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1994 83 102 2019 05 13 OCLC 9313113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26 Rogers Clifford J The Efficacy of the Medieval Longbow A Reply to Kelly DeVries PDF War in History 1998 5 2 233 42 2019 05 13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9 02 03 Rogers Clifford J War Cruel and Sharp English Strategy under Edward III 1327 1360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amp Brewer 2000 OCLC 804338875 Rogers Clifford Chapter 11 To Make an End to the War by Battle the Crecy Chevauchee 1346 War Cruel and Sharp English Strategy under Edward III 1327 1360 Woodbridge UK Boydell Press 2000b 2019 05 13 ISBN 978 0851158044 OCLC 444204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15 Rogers Clifford Bachrach Bernard S DeVries Kelly Rogers Clifford J 编 The Bergerac Campaign 1345 and the Generalship of Henry of Lancaster II Woodbridge Boydell Press 2004 ISBN 978 1843830405 ISSN 0961 7582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Rogers Clifford J Aiguillon Siege of Rogers Clifford J 编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Medieval Warfare and Military Technology Volume 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 2010 2019 05 13 ISBN 978 01953340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21 Sumption Jonathan Trial by Battle The Hundred Years War I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0 ISBN 978 0571200955 Sumption Jonathon Trial by Fire The Hundred Years War II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9 ISBN 978 0571138968 Wagner John A Auberoche Battle of 1345 Encyclopedia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Woodbridge Suffolk Greenwood 3 2006a ISBN 978 0313327360 Wagner John A Calais Truce of 1347 Encyclopedia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Woodbridge Suffolk Greenwood 74 75 2006b ISBN 978 0313327360 Wagner John A Neville s Cross Battle of 1346 Encyclopedia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Woodbridge Suffolk Greenwood 228 229 2006c ISBN 978 0313327360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愛德華三世的騎行劫掠行動 1346年 amp oldid 7967096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