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徕卡相机

徕卡Leica)是德國一家生产相机的公司,品牌名稱由徠茲(Leitz)和相机(camera)的前音节组成[註 1]。公司的原名为「恩斯特·徕茲」公司,目前拆分为三家公司:徕卡相机、徕卡测量系统徕卡显微系统,分别生产相机、空间信息测量设备和显微镜。“徕卡”品牌由徕卡显微系统持有,并授权另两家公司使用。其常见数码相机镜头产品注册商标Summarit,为一套质量标准检测和保证体系,有授权其他厂商使用。

徕卡相机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1869年
創辦人Ernst Leitz senior 
總部德國 韦茨拉尔
产业精密工程和光学行业 
產品照相機双筒望远镜
營業額400,000,000 歐元 (2019年) 
净利润未知 
員工人數1,800 (2019年) 
母公司奧地利ACM55%
黑石集團45%
网站http://www.leica-camera.com/

徕卡相机最初问世于1925年,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相机。也是最早确立35mm軟片格式(24mm×36mm)。

历史 编辑

 
Ur-Leica复制品, 1925, 1:3,5
 
Leica I, 1927, 1:3,5

1913年,第一部徕卡相机的原型(Ur-Leica)在韦茨拉尔市的恩斯特·徕茲光学工厂(E. Leitz Optische Werke)厂由奥斯卡·巴尔纳克(Oskar Barnack)制作。作为风景摄影使用的便携式相机,这台徕卡相机是世界上最早的使用35毫米标准电影軟片的35mm相机。它把电影軟片的18×24毫米画幅扩展到24×36毫米,纵横比也随之从4:3变为3:2。

徕卡经历了几次改良,在1923年巴尔纳克说服了他的老板恩斯特·徕茲二世制造31版的原型系列。在1925年的萊比錫德国展销会上,徕卡I(Leica I)一推出就立即取得成功。所用的爱尔玛50毫米f/3.5镜头由马克思·贝雷克博士设计,其4片4组设计受到蔡司天塞镜头的影响。焦平面快门速度可在1/20秒至1/500秒之间调整,此外还设有Z档(长时间快门,Z即Zeit,德语中表示时间)。

1930年,徕卡发布了带有39毫米螺纹可换镜头系统的徕卡I螺口版(Leica I Schraubgewinde),除了50毫米标准镜头以外,最初还有35毫米广角镜头和135毫米长焦镜头可供选择。

拥有能与镜头对焦系统耦合的测距仪的徕卡II(Leica II)于1932年发布,这一型号装有分离的取景器和测距器。

 
Leica IIIf, 1950
 
Leica MP, 2003 and M3, 1954

徕卡III(Leica III)的出现将快门速度的下限降至1秒,而IIIa则将上限提高到1/1000秒。徕卡IIIa是巴尔纳克去世前制作的最后一个型号。直至1957年,徕茲一直在改进该型号的设计,其最终的版本IIIg包括一个有若干条画幅框线的大取景器。

1954年,徕茲发布了徕卡M3(Leica M3),这是一个采用卡口镜头的型号。原先分离的测距器和取景器在这个型号中合而为一,在大而明亮的取景器中间有一个更加明亮的对焦用双重图像,并引入了视差补偿系统。此外,这一型号还采用了可靠的橡皮牵引焦平面快门。这一个系列也持续的在改进,最终版本为M7和MP型,在装载不同镜头时会根据镜头的不同焦距(如28、35、50、75、90和135毫米)显示不同的画幅[2]

许多公司根据徕卡的测距仪设计制造了自己的相机型号,这其中包括日本雷泰斯(Leotax)、早期佳能(Canon),前苏联费德(FED)、佐尔基(Zorki),美国卡董(Kardon),法国富卡(Foca),英国雷德(Reid)的一些型号和上海牌58-II型。

 
Leica R9, 2002
 
Visoflex II, 1960

自1964年起,徕卡生产了一系列单鏡頭反射式相机(SLR),最初的型号为Leicaflex,继而有Leicaflex SL、Leicaflex SL2和与美能达公司合作的R系列的R3到R7。徕卡R8(Leica R8)完全由徕卡自行设计和生产。目前的型号为徕卡R9(Leica R9),可以与數位機背(Digital Module Back)共同使用。2009年,徕卡宣布R系列傳統軟片用单鏡頭反射式相机、镜头全面停产[3]

将徕卡的单鏡頭反射式与旁轴机身系列结合起来的是徕卡Visoflex系统,它采用一个反射镜盒装载旁轴系统使用的镜头(有对应螺口和卡口的版本),也可以装载对应该系统的专用镜头[4]。该系统通过一个毛玻璃屏幕——而不是相机上的测距器——完成对焦,一个将该反光镜与快门联动的系统完成軟片的曝光[5]。与相机的测距器不同,这一反射镜盒可以使长焦镜头的对焦更容易。

徕卡在历史上經常領先採用新光学技術,例如高次非球面镜片、折射率1.9稀土鏡片。徕卡镜头被认为能在最大光圈下提供卓越的性能,使其适宜在自然光线条件下进行摄影。

徕卡的相机、镜头、配件和销售文献都是收藏品,有几十种徕卡的书籍和收藏指南,其中著名的包括詹姆斯·L·拉格(James L. Lager)撰写的三卷本《徕卡,一部图像描绘的历史》(Leica, an Illustrated History),早期或罕见的相机和配件在市场上有着极高的价格。

在1986年,由于徕卡品牌的知名度,徕茲公司改名为徕卡。同一时期,徕卡的工厂从韦茨拉尔迁移至附近的索尔姆斯。1996年,徕卡相机公司从徕卡集团中分离,成为一家上市公司。1998年,徕卡集团拆分成两个独立的公司:徕卡微系统和徕卡地理系统[6]

2011年10月21日私募基金黑石集團(The Blackstone Group)斥資約1.3億歐元,購入德國徠卡(Leica)相機股份公司44%股份,完成後黑石將成為徠卡最大股東。

徕卡相机列表 编辑

早期型号 编辑

  • Ur-Leica:巴尔纳克的原型徕卡照相机。
  • Leica I:1925年正式生产。

螺口可换镜头的徕卡机身

 
Leica IIIC, 1940
  • Leica I Schraubgewinde:1930年39毫米螺旋口,可配爱尔马50毫米f/3.5、35毫米f/3.5和135毫米f/4.5镜头。
  • Leica II:1932年,配有可与镜头联动测距仪。
  • Leica III:1933年,配有低速快门,由机身前另一小纽控制。
  • Leica IIIa:1935年,配有1/1000s的高速快门。
  • Leica IIIb:1938年,对焦及构图取景器的结构更加贴合。
  • Leica IIIc:1940年,采用了压铸机身。
  • Leica IIId:1939年,配有自拍计时器,仅生产了427部。
  • Leica If/IIf/IIIf:1952年,配有闪光灯同步插口。
  • Leica IIIg:1957年,采用了更明亮的取景器,并配有视差矫正功能。

一體相机系列 (停產) 编辑

  • Leica mini
  • Z2X中国造
  • C1 中国造
  • C2 中国造
  • C3 中国造
  • Leica Minilux 40mm 日本造
  • Leica Minilux Zoom 日本造
  • Leica CM 40mm 德国造
  • Leica CM Zoom 德国造

旁轴相机 编辑

手動對焦 编辑

 
M2
 
M4-P
 
M6
 
M7
  • M3:1954年—1966年,于1954年德国Foto Kina展览会上首次发布,总共生产了22万台。M3是首个使用快速装镜头卡口的徕卡机身(之前III系列的机身是螺纹卡口),其取景器放大倍数为0.92,是所有M系列中最高的。但是只有50mm, 90mm, 135mm 線框,所以不適用50mm以下的廣角鏡(除非采用額外的取景器或矫正器)。M3采用现代的过片杆而非之前III系列的旋钮过片。
  • MP:1960年左右,第一代经典MP,产量不多。Alfred Eisenstaede用。他的那臺還有快速過片的底蓋,動作快的話可以每秒3張拍攝。那時還沒有自動馬達。
  • M2:1958年—1967年,取景器的放大倍率从M3的0.92倍下调到0.72倍,拥有了35mm框线,並简化了测距仪结构。M2计数器没有自动复位功能,拍完一卷后要自己动手拨回去。
  • M1:1958年—1967年,功能与M2基本相同,但移除了测距仪系统
  • M4:1967年
  • M4 MOT:1967年
  • M5:1971年,体积与重量最大的M相机,长相奇怪,俗称“饭盒”,第一次加入内置的测光表。
  • M4-2:1977年
  • M4-P:在M4-2的基础上取景器中增加了28mm框线。可以认为是不带测光功能的M6。
  • M6:1984年—1992年,在这个划时代的型号中结合了M3的外形尺寸,先进的没有运动部件的测光计(之前M5的测光表有类似一个棒子运动部件,在帘布快门前,镜头后)和取景器中的LED指示。
  • M6 TTL:1998年,支持TTL闪光,所增加的电子部件在顶部增加了2毫米的高度。将快门速度拨轮改为了逆时针。
  • M7:2002年,增加焦平面高速闪光、光圈优先拍摄和电子横走式布帘快门。有.58、.72和.85倍放大的取景器规格,其顶部与M6 TTL类似。为M系列进入电子化机身的转折点。
  • MP:2003年,MP代表“完美的机械相机”(Mechanical Perfection),功能上与M6类似,但其取景器的改进消除了眩光。倒片螺丝改为与M3相同。正面沒有刻字,更低調一點。
  • M-A (typ 127):2014年,復古底片機。全機械機身,無測光,還原舊日底片味道。

數位旁轴相机 编辑

手動對焦 编辑

M8系列 编辑
  • M8:2006年,徕卡第一台数位旁轴相机。
  • M8.2:2008年,M8升级版。
M9系列 编辑
  • M9: 2009年,全球首部全畫幅數位旁轴相机。
  • M9-P: 2011年,M9升級版,没有經典紅色logo。
  • M-E (Typ 220): 2012年,M9基本版。
  • M-Monochrome: 2012年,M9-P黑白版,外觀和M9-P一模一樣,只能拍黑白。
M系列 编辑

(俗稱9.5系列)

  • M (Typ 240):2012年。
  • M-P (Typ 240):2014年,M的升級版,没有經典紅色logo。
  • M (Typ 262):2015年,M的基本版。
  • M Monochrom (Typ 246):2015年,M-P黑白版,外觀和M-P一模一樣,只能拍黑白。
  • M-D (Typ 262):2016年,M的外觀精簡版,沒有螢幕,没有經典紅色logo。
M10系列 编辑
  • M10:2017年,2400萬畫素。
  • M10-P:2018年,M10升級版,没有經典紅色logo。
  • M10-D:2018年,M10外觀精簡版,沒有螢幕,没有經典紅色logo。
  • M-E (TYP 240):2019年,M10基本版。
  • M10 Monochrom:2020年,M10-P黑白版,外觀和M10-P幾乎一模一樣,只能拍黑白,4000萬畫素。
  • M10-R:2020年,M10的4000萬畫素版本,外觀和M10一模一樣。
M11系列 编辑
  • M11 : 2022年,6000萬畫素。
  • M11-M:2023年,6000万像素,只能拍黑白

單眼相機(停產) 编辑

Leicaflex系列 编辑

全畫幅底片單眼系列,由于尼康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系列的成功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产生的产品。

 
R3
 
R4
 
RE
 
R7
  • Leicaflex I/II:1964年—1967年,带有内置的外部测光计和中央带毛玻璃的取景器。
  • Leicaflex SL/SL MOT:1968年,支持TTL重点区域测光。
  • LEICAFLEX SL2/SL2 MOT:1974年,在SL的基础上改进了机身造型并采用敏感度更高的测光计,被一些人认为是最坚固的35毫米单反相机。SL2的制造成本比售价还高,这促使徕卡与美能达合作开发下一代电子化的单反相机——R系列。

R系列 编辑

全畫幅底片單眼系列,針對佳能尼康兩大全畫幅單眼巨頭而產生的產品。在70年代中,徠卡早己失去了SLR的先机,加上德国工费日益高涨遇上日本相機性能超群、价格低廉的双重压力下,徠卡自行设计的SLR系统已陷入崩溃,为了活下去,徠卡被逼无奈和日本美能達全面合作,R系列正是外德内日的産物(但R8以後重新由德国徠卡設計)。

  • R3:1976年,徕卡第一款电子化的单反相机,基于美能达XE1/7,在生产少数产品后转往在葡萄牙的工厂生产。
  • R3 MOT:1978年
  • R4/R4 MOT:1980年,基于美能达XD11,确定了直至R7的R系列相机的基本配置。提供了程序、快门优先、光圈优先和手动曝光模式,支持点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
  • R4s:1982年—1985年
  • R5:1987年—1988年,进行了电路改进,支持TTL闪光。
  • R6:1988年,采用机械快门,使得仅有内置测光计需要依赖电池。
  • R-E:1990年
  • R6.2:1992年
  • R7:1992年
  • R8:1996年,脱离了美能达重新设计,并在德国的工厂生产。
  • R9:2002年
  • R8/R9 DMR Digital Module R : 2003年,DMR数码后背,1000萬像素。1.4倍率。适用于R8、R9。是R系列數位化的极佳選擇。

數位單眼相機 编辑

S系列 编辑

中畫幅數位單眼系列,針對哈蘇飛思兩大中畫幅相機巨頭而產生的產品。

  • S1:1996年,1000萬像素。
  • S2:2008年,3700万像素。
  • S Type 006:2012年,3750萬像素CCD。
  • S Type 007:2014年,3750萬像素CMOS。
  • S3:2020年,6400万像素。

微單眼相機 编辑

自動對焦 编辑

(SL/TL/CL系列可以互換鏡頭)

TL系列 编辑

使用APS-C傳感器的可換鏡頭數位相機,針對富士X英语Fujifilm X series系列的巨大成功而產生的產品。

  • T (Typ 701)-2014年,1600萬畫素。
  • TL-2016年,為了配合SL而改名TL系列,TL和T在机身外观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用丝毫无变化来形容都不为过,僅在机身颜色上增加了钛金色。
  • TL2-2017年,2400萬畫素。
SL系列 编辑

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可換鏡頭數位相機,針對索尼α7系列的巨大成功而產生的產品。

  • SL (Typ 601)-2015年,2400万像素。
  • SL2-2019年,4700万像素,外觀和SL幾乎一模一樣。
  • SL2-S-2020年,2400万像素,功能介於SL和SL2之間,可以算是SL1.5。
CL系列 编辑
  • CL-2017年,2400萬像素,除了外觀,和TL2並無區別。

PS. 徠卡APS-C系統目前擁有CL和TL2兩款德國製造的相機,在設計感和操作性上非常不同,徠卡CL相機以經典形象展現出徠卡相機的傳統,徠卡TL2相機則體現了未來主義風格。

類單眼相機 编辑

自動對焦 编辑

(X系列已停產,Q系列為X的後繼系列)

X系列 编辑

使用APS-C传感器的固定镜头数码相机。

  • X1:(2009)35mm鏡頭。
  • X2:(2012)
  • X-E:(2014)
  • X Vario (Typ 107):(2013) 具备变焦镜头的X系列机型。
  • X (Typ 113)
  • X-U (Typ 113):(2014) 仍然保持了约35mm的等效焦距。
Q系列 编辑
 
Leica Q2

使用全畫幅传感器的固定镜头数码相机,針對索尼RX1系列的巨大成功而產生的產品。

  • Q (Typ 116):2015年,2400萬畫素,镜头为不可换的定焦,标称28mm焦距。
  • Q2:2019年,4730萬畫素。
  • Q3:2023年,6000萬畫素。

傻瓜相機 编辑

C系列 编辑

  • Leica C (Typ 112):2013年,LF系列姊妹機 与松下合作后的姐妹机。日本制造。

C-Lux系列 编辑

卡片式数码相机,与松下合作后的姐妹机。日本制造。

  • C-LUX 1 (2006)
  • C-LUX 2 (2007)
  • C-LUX 3 (2008)
  • C-LUX 4 (2018)

D-Lux系列 编辑

卡片式高端数码相机,感光元件为16:9画幅。与松下合作后的姐妹机。日本制造。

  • D-LUX (2003)
  • D-LUX 2 (2005)
  • D-LUX 3 (2006)
  • D-LUX 4 (2008)
  • D-LUX 5 (2010)
  • D-LUX 6 (2012)
  • D-LUX (Typ 109) (2014)
  • D-LUX 7 (2018)

V-Lux系列 编辑

旅行用大变焦系列,与松下合作后的姐妹机。日本制造。

  • V-LUX 1 (2006)
  • V-LUX 20 (2010)
  • V-LUX 2 (2010)
  • V-LUX 30 (2011)
  • V-LUX 3 (2011)
  • V-LUX 40 (2012)[7]
  • V-LUX 4 (2012)
  • V-LUX (Typ 114) (2014)
  • V LUX 5 (2019)

Digilux数码系列(停產) 编辑

  • Digilu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igilux Zoom…12.7萬像素。
  • Digilux 4.3……240萬像素。
  • Digilux 1………400萬像素,富士的姐妹機。
  • Digilux 2………500萬像素。松下LC-1姐妹機。2004年photonika得獎。CCD出現災情,Leica供一次免費更換服務。只需把機器寄回德國,不需要提供任何文件,維修后會記錄相機的序列號。
  • Digilux 3………750萬像素。松下L-1姐妹機,4/3片幅,2006年停產。日本製。

徕卡镜头列表 编辑

螺旋口镜头(停產) 编辑

 
50mm f2.0 SUMMITAR
  • 21毫米:f4 SUPER ANGULON
  • 28毫米:f5.6 Summaron f6.3 HEKTOR
  • 35毫米:f2 SUMMICRON,f2.8 SUMMARON,f3.5 ELMAR,f3.5 SUMMARON
  • 50毫米:f1.5 SUMMARIT,f1.4 SUMMILUX,f2 SUMMITAR,f2 SUMMAR,f2 SUMMICRON,f2.5 HEKTOR,f2.8 ELMAR,f3.5 ELMAR
  • 65毫米:f3.5 ELMAR
  • 73毫米:f1.9 HEKTOR
  • 90毫米:f2 SUMMICRON,f2.8 ELMARIT,f4 ELMAR
  • 105毫米:f6.3 ELMAR
  • 135毫米:f4.5 HEKTOR,f4.5 ELMAR
  • 200毫米:f4 TELYT
  • 280毫米:f4.8 TELYT
  • 400毫米:f5 TELYT,f5.6 TELYT
  • 560毫米:f5.6 TELYT

M镜头 (部分停產) 编辑

  • 16-18-21毫米:f4 TRI-ELMAR-M ASPH
  • 18毫米:f3.8 Super Elmar-M ASPH
  • 21毫米:f2.8 ELMARIT-M ASPH,f1.4 SUMMILUX-M ASPH
  • 24毫米:f2.8 ELMARIT-M ASPH,f1.4 SUMMILUX-M ASPH, f3.8 Elmar-M
  • 28毫米:f2 SUMMICRON-M ASPH,f2.8 ELMARIT-M ASPH
  • 35毫米:f1.4 SUMMILUX-M ASPHERICAL,f1.4 SUMMILUX-M ASPH,f1.4 SUMMILUX-M,f2 SUMMICRON-M,f2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
  • 50毫米:f0.95 NOCTILUX-M ASPH,f1.0 NOCTILUX-M,f1.2 NOCTILUX-M,f1.4 SUMMILUX-M ASPH,f2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f2.8 ELMAR-M
  • 28-35-50毫米:f4 TRI-ELMAR-M ASPH
  • 75毫米:f1.4 SUMMILUX-M,f2 APO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
  • 90毫米:f2 APO SUMMICRON-M ASPH,f2.5 SUMMARIT-M,f2.8 ELMARIT-M,f4 MACRO-ELMAR-M, f2 Summicron-M
  • 135毫米:f3.4 APO-TELYT-M

R镜头(停產) 编辑

  • 16毫米:f2.8 FISHEYE-ELMARIT-R
  • 19毫米:f2.8 ELMARIT-R
  • 21毫米:f4.0 SUPER-ANGULON-R
  • 24毫米:f2.8 ELMARIT-R
  • 28毫米:f2.8 ELMARIT-R,f2.8 PC-SUPER-ANGULON-R
  • 35毫米:f1.4 SUMMILUX-R,f2 SUMMICRON-R, f2.8 ELMARIT-R
  • 50毫米:f1.4 SUMMILUX-R,f2 SUMMICRON-R
  • 60毫米:f2.8 MACRO-ELMARIT-R
  • 80毫米:f1.4 SUMMILUX-R
  • 90毫米:f2 SUMMICRON-R,f2.8 ELMARIT-R
  • 100毫米:f2.8 APO-MACRO-ELMARIT-R
  • 135毫米:f2.8 ELMARIT-R
  • 180毫米:f2 APO-SUMMICRON-R,f2.8 APO-ELMARIT-R, F3.4 APO-TELYT-R
  • 280毫米:f4 APO-TELYT-R,f2.8 APO-TELYT-R MODULE
  • 400毫米:f6.8 TELYT R,f2.8 APO-TELYT-R MODULE,f4 APO-TELYT-R MODULE
  • 500毫米:f8.0 MR-TELYT-R
  • 560毫米:f4 APO-TELYT-R MODULE,f5.6 APO-TELYT-R MODULE
  • 800毫米:f5.6 APO-TELYT-R MODULE
  • 21-35毫米:f3.5-4 VARIO ELMAR R
  • 28-70毫米:f3.5-4.5 VARIO-ELMAR-R
  • 28-90毫米:f2.8-4.5 VARIO ELMARIT-R
  • 35-70毫米:f2.8 VARIO-ELMAR-R
  • 35-70毫米:f3.5 VARIO-APO-ELMARIT-R
  • 70-180毫米:f2.8 VARIO-APO-ELMARIT-R
  • 70-210毫米:f4 vario-ELMAR-R
  • 12-280毫米:f1.8-22.5 VARIO-APO-ELMARIT-R
  • 80-200毫米:f4 VARIO-EMLAR-R
  • 105-280毫米:f/4.2 VARIO-ELMAR-R

D镜头(已停產)。4/3系统用,日本松下設計製造 编辑

  • 14-50毫米:f2.8-3.5 VARIO-ELMARIT-D ASPH Mega OIS
  • 14-50毫米:f3.8-5.6 VARIO-ELMAR-D ASPH Mega OIS
  • 14-150毫米:f3.5-5.6 VARIO-ELMAR-D ASPH Mega OIS
  • 25毫米:f1.4 SUMMILUX-D ASPH

S镜头(在產) 编辑

CS代表可使用镜间快门

  • 35毫米:f2.5 SUMMARIT-S ASPH,f2.5 SUMMARIT-S ASPH CS
  • 70毫米:f2.5 SUMMARIT-S ASPH,f2.5 SUMMARIT-S ASPH CS
  • 120毫米:f2.5 APO-MACRO-SUMMARIT-S ASPH,f2.5 APO-MACRO-SUMMARIT-S ASPH CS
  • 180毫米:f3.5 APO-TELE-ELMAR-S,f3.5 APO-TELE-ELMAR-S CS

合作 编辑

業界 编辑

 
与徕卡联合设计的Insta360 ONE RS 1英寸360

松下 编辑

徕卡相機跟松下電器(Panasonic)與Fujifilm在數位時代有多年合作關係,松下的Lumix數碼相機的鏡頭採用獨有的MEGA O.I.S.防抖功能、高感光度,多數此系列的數位相機的鏡頭都是由徠卡授權設計及製造。徕卡則以部分由松下推出的數碼相機作為藍本,推出姊妹型號:如Panasonic LC-1和Leica Digilux 2,以及Leica D-Lux 5和Panasonic LX5。

Insta360 编辑

2020年1月,Insta360宣布与德国相机制造商徕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Insta360 ONE R 1英寸版由Insta360与徕卡联合设计[8]

手機品牌 编辑

 
華為P9是全球首部與Leica共同研發的智能手機
 
小米12S Ultra搭載與徠卡聯合的影像鏡頭

夏普 编辑

2021年,徠卡與夏普建立技術合作夥伴關係,徠卡相機將聯合設計到夏普智能手機中,但僅限日本市場。 第一款與徠卡相機聯合設計的智能手機是配備1英吋傳感器相機的AQUOS R6。稍後又推出自行設計的AQUOS R6兄弟機種,命名Leitz Phone 1,向創始人及其兒子致敬。而從AQUOS R7開始,外型與兄弟機種Leitz Phone 2風格趨於一致[9],為強化品牌形象,將手機上「Leica」標誌改為「Leitz」,代表徠卡德國設計工作室出品具有傑出的水準[10]

AQUOS R8系列亦受Leitz Phone 2影響,並在臺灣推出海外特別版本AQUOS R8s系列[註 2],由於品牌授權區域僅限日本,海外版鏡頭原處無「Leitz」標誌,pro機型則以「1 Inch Image Sensor」字樣取代,但強調商品性能和相機畫質跟日版一樣[12]

华为 编辑

自2016年以來,徠卡與華為建立了合作關係,徠卡相機將與華為智能手機共同設計,包括P系列Mate系列華為P9是全球首部與德國相機廠Leica共同參與研發的智能手機[13]。双方的合作于2022年3月31日结束,华为P50/P50 Pro是双方合作的最后一部智能手机。[14]

小米 编辑

2022年,徠卡與小米集團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共同開發用於小米的数字旗艦智能手機的徠卡相機。 本次新合作下的首款旗艦智能手機系列是2022年7月推出的小米12S系列及2022年8月推出的小米MIX Fold 2[15][16]

著名使用者 编辑

亨利·卡蒂尔-布雷松:法国著名摄影师,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

罗伯特·卡帕:匈牙利籍美国战地摄影师,著名作品《中弹了》在生活杂志上发表后照片和摄影师迅速风靡全球。罗伯特·卡帕同時也是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创始人之一。

阿爾弗雷德·艾森士塔特:猶太裔美國攝影家,著名作品是纽约时代广场的《胜利之吻》。

品牌標誌 编辑

 
 
昔日用於包裝及相關文件的紅圈「Leitz Wetzlar」樣式,為可樂標前身

註釋 编辑

  1. ^ 「Leica」,臺灣舊譯「萊卡」,大中華區統一為最初引進中國的譯名「徠卡」[1];「Leitz」則定譯「徠茲」。
  2. ^ 「s」代表「specical」[11]
  3. ^ 少數用在相機上[17],現多用於特仕版商品[18]。另外,該標誌也由徠茲鏡頭(Leitz Cine)及徠茲攝影文物拍賣會(Leitz Photographica Auction)兩家機構承繼使用。

参考资料 编辑

  1. ^ Leica III. Physical, Electrical, Digital (NYU). [2023-09-27]. 
  2. ^ 徕卡M7相机简介. [2009-03-05]. (原始内容于2019-02-13). 
  3. ^ . 徕卡中文. [2009年3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9) (中文(简体)). 
  4. ^ Leica Visoflex System. [2009-03-05]. (原始内容于2019-06-13). 
  5. ^ Leica VISOFLEX II INSTRUCTIONS. [2009-03-05]. (原始内容于2019-06-01). 
  6. ^ One Brand - Three Independent Companies. [2009-03-05]. (原始内容于2008-11-21). 
  7. ^ The Leica V-Lux 40 Digital Camera: Classic Journeys Deserve a Classic Name in Photography. PhotographyTalk. [September 5, 2012]. (原始内容于2019-06-19). 
  8. ^ STRATEGIC PARTNERSHIP BY LEICA AND INSTA360 - Leica Camera AG. en.leica-camera.com. [2020-12-28]. (原始内容于2021-01-13). 
  9. ^ 新発売の「Leitz Phone 2」、「AQUOS R7」との違いは?. ケータイ Watch. 2022-11-18. 
  10. ^ Leitz Phone 2. Leica Camera CN. [2023-09-25]. 
  11. ^ 常見問題. SHARP AQUOS R8s pro/AQUOS R8s. 2023-09-21 [2023-09-27] –通过Myfeel. 
  12. ^ AQUOS R8s系列10月登台!夏普:沒徠卡認證但相機畫質與日版相同. 手機王. 2023-09-23. 
  13. ^ 華為P9 手機介紹- ePrice.HK. [2019-06-26]. (原始内容于2019-06-26). 
  14. ^ 华为向外媒确认 已于3月底结束与徕卡合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浪科技.2022-05-24.[2023-04-07].
  15. ^ . Mi Global Home.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英语). 
  16. ^ Xiaomi 12S Ultra. [2022-07-08]. (原始内容于2022-07-16). 
  17. ^ 伍振榮. 《LEICA 徠卡相機故事:經典的探索》. 博藝集團出版. 2013-08: 100-101 [2023-09-27]. ISBN 978-988-18826-9-1. 
  18. ^ Jason Schneider. Rveenge of the Red Dot. Leica Society International. 2020-05-12 [2023-09-27]. 

外部链接 编辑


徕卡相机, 徕卡, leica, 是德國一家生产相机的公司, 品牌名稱由徠茲, leitz, 和相机, camera, 的前音节组成, 公司的原名为, 恩斯特, 徕茲, 公司, 目前拆分为三家公司, 徕卡测量系统和徕卡显微系统, 分别生产相机, 空间信息测量设备和显微镜, 徕卡, 品牌由徕卡显微系统持有, 并授权另两家公司使用, 其常见数码相机镜头产品注册商标summarit, 为一套质量标准检测和保证体系, 有授权其他厂商使用,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1869年創辦人ernst, leitz, senior. 徕卡 Leica 是德國一家生产相机的公司 品牌名稱由徠茲 Leitz 和相机 camera 的前音节组成 註 1 公司的原名为 恩斯特 徕茲 公司 目前拆分为三家公司 徕卡相机 徕卡测量系统和徕卡显微系统 分别生产相机 空间信息测量设备和显微镜 徕卡 品牌由徕卡显微系统持有 并授权另两家公司使用 其常见数码相机镜头产品注册商标Summarit 为一套质量标准检测和保证体系 有授权其他厂商使用 徕卡相机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1869年創辦人Ernst Leitz senior 總部德國 韦茨拉尔产业精密工程和光学行业 產品照相機 双筒望远镜營業額400 000 000 歐元 2019年 净利润未知 員工人數1 800 2019年 母公司奧地利ACM55 黑石集團45 网站http www leica camera com 徕卡相机最初问世于1925年 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相机 也是最早确立35mm軟片格式 24mm 36mm 目录 1 历史 2 徕卡相机列表 2 1 早期型号 2 2 一體相机系列 停產 2 3 旁轴相机 2 3 1 手動對焦 2 4 數位旁轴相机 2 4 1 手動對焦 2 4 1 1 M8系列 2 4 1 2 M9系列 2 4 1 3 M系列 2 4 1 4 M10系列 2 4 1 5 M11系列 2 5 單眼相機 停產 2 5 1 Leicaflex系列 2 5 2 R系列 2 6 數位單眼相機 2 6 1 S系列 2 7 微單眼相機 2 7 1 自動對焦 2 7 1 1 TL系列 2 7 1 2 SL系列 2 7 1 3 CL系列 2 8 類單眼相機 2 8 1 自動對焦 2 8 1 1 X系列 2 8 1 2 Q系列 2 9 傻瓜相機 2 9 1 C系列 2 9 2 C Lux系列 2 9 3 D Lux系列 2 9 4 V Lux系列 2 10 Digilux数码系列 停產 3 徕卡镜头列表 3 1 螺旋口镜头 停產 3 2 M镜头 部分停產 3 3 R镜头 停產 3 4 D镜头 已停產 4 3系统用 日本松下設計製造 3 5 S镜头 在產 4 合作 4 1 業界 4 1 1 松下 4 1 2 Insta360 4 2 手機品牌 4 2 1 夏普 4 2 2 华为 4 2 3 小米 5 著名使用者 6 品牌標誌 7 註釋 8 参考资料 9 外部链接历史 编辑 nbsp Ur Leica复制品 1925 1 3 5 nbsp Leica I 1927 1 3 51913年 第一部徕卡相机的原型 Ur Leica 在韦茨拉尔市的恩斯特 徕茲光学工厂 E Leitz Optische Werke 厂由奥斯卡 巴尔纳克 Oskar Barnack 制作 作为风景摄影使用的便携式相机 这台徕卡相机是世界上最早的使用35毫米标准电影軟片的35mm相机 它把电影軟片的18 24毫米画幅扩展到24 36毫米 纵横比也随之从4 3变为3 2 徕卡经历了几次改良 在1923年巴尔纳克说服了他的老板恩斯特 徕茲二世制造31版的原型系列 在1925年的萊比錫德国展销会上 徕卡I Leica I 一推出就立即取得成功 所用的爱尔玛50毫米f 3 5镜头由马克思 贝雷克博士设计 其4片4组设计受到蔡司天塞镜头的影响 焦平面快门速度可在1 20秒至1 500秒之间调整 此外还设有Z档 长时间快门 Z即Zeit 德语中表示时间 1930年 徕卡发布了带有39毫米螺纹可换镜头系统的徕卡I螺口版 Leica I Schraubgewinde 除了50毫米标准镜头以外 最初还有35毫米广角镜头和135毫米长焦镜头可供选择 拥有能与镜头对焦系统耦合的测距仪的徕卡II Leica II 于1932年发布 这一型号装有分离的取景器和测距器 nbsp Leica IIIf 1950 nbsp Leica MP 2003 and M3 1954徕卡III Leica III 的出现将快门速度的下限降至1秒 而IIIa则将上限提高到1 1000秒 徕卡IIIa是巴尔纳克去世前制作的最后一个型号 直至1957年 徕茲一直在改进该型号的设计 其最终的版本IIIg包括一个有若干条画幅框线的大取景器 1954年 徕茲发布了徕卡M3 Leica M3 这是一个采用卡口镜头的型号 原先分离的测距器和取景器在这个型号中合而为一 在大而明亮的取景器中间有一个更加明亮的对焦用双重图像 并引入了视差补偿系统 此外 这一型号还采用了可靠的橡皮牵引焦平面快门 这一个系列也持续的在改进 最终版本为M7和MP型 在装载不同镜头时会根据镜头的不同焦距 如28 35 50 75 90和135毫米 显示不同的画幅 2 许多公司根据徕卡的测距仪设计制造了自己的相机型号 这其中包括日本雷泰斯 Leotax 早期佳能 Canon 前苏联费德 FED 佐尔基 Zorki 美国卡董 Kardon 法国富卡 Foca 英国雷德 Reid 的一些型号和上海牌58 II型 nbsp Leica R9 2002 nbsp Visoflex II 1960自1964年起 徕卡生产了一系列单鏡頭反射式相机 SLR 最初的型号为Leicaflex 继而有Leicaflex SL Leicaflex SL2和与美能达公司合作的R系列的R3到R7 徕卡R8 Leica R8 完全由徕卡自行设计和生产 目前的型号为徕卡R9 Leica R9 可以与數位機背 Digital Module Back 共同使用 2009年 徕卡宣布R系列傳統軟片用单鏡頭反射式相机 镜头全面停产 3 将徕卡的单鏡頭反射式与旁轴机身系列结合起来的是徕卡Visoflex系统 它采用一个反射镜盒装载旁轴系统使用的镜头 有对应螺口和卡口的版本 也可以装载对应该系统的专用镜头 4 该系统通过一个毛玻璃屏幕 而不是相机上的测距器 完成对焦 一个将该反光镜与快门联动的系统完成軟片的曝光 5 与相机的测距器不同 这一反射镜盒可以使长焦镜头的对焦更容易 徕卡在历史上經常領先採用新光学技術 例如高次非球面镜片 折射率1 9稀土鏡片 徕卡镜头被认为能在最大光圈下提供卓越的性能 使其适宜在自然光线条件下进行摄影 徕卡的相机 镜头 配件和销售文献都是收藏品 有几十种徕卡的书籍和收藏指南 其中著名的包括詹姆斯 L 拉格 James L Lager 撰写的三卷本 徕卡 一部图像描绘的历史 Leica an Illustrated History 早期或罕见的相机和配件在市场上有着极高的价格 在1986年 由于徕卡品牌的知名度 徕茲公司改名为徕卡 同一时期 徕卡的工厂从韦茨拉尔迁移至附近的索尔姆斯 1996年 徕卡相机公司从徕卡集团中分离 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1998年 徕卡集团拆分成两个独立的公司 徕卡微系统和徕卡地理系统 6 2011年10月21日私募基金黑石集團 The Blackstone Group 斥資約1 3億歐元 購入德國徠卡 Leica 相機股份公司44 股份 完成後黑石將成為徠卡最大股東 徕卡相机列表 编辑早期型号 编辑 Ur Leica 巴尔纳克的原型徕卡照相机 Leica I 1925年正式生产 螺口可换镜头的徕卡机身 nbsp Leica IIIC 1940Leica I Schraubgewinde 1930年39毫米螺旋口 可配爱尔马50毫米f 3 5 35毫米f 3 5和135毫米f 4 5镜头 Leica II 1932年 配有可与镜头联动测距仪 Leica III 1933年 配有低速快门 由机身前另一小纽控制 Leica IIIa 1935年 配有1 1000s的高速快门 Leica IIIb 1938年 对焦及构图取景器的结构更加贴合 Leica IIIc 1940年 采用了压铸机身 Leica IIId 1939年 配有自拍计时器 仅生产了427部 Leica If IIf IIIf 1952年 配有闪光灯同步插口 Leica IIIg 1957年 采用了更明亮的取景器 并配有视差矫正功能 一體相机系列 停產 编辑 Leica mini Z2X中国造 C1 中国造 C2 中国造 C3 中国造 Leica Minilux 40mm 日本造 Leica Minilux Zoom 日本造 Leica CM 40mm 德国造 Leica CM Zoom 德国造旁轴相机 编辑 手動對焦 编辑 nbsp M2 nbsp M4 P nbsp M6 nbsp M7M3 1954年 1966年 于1954年德国Foto Kina展览会上首次发布 总共生产了22万台 M3是首个使用快速装镜头卡口的徕卡机身 之前III系列的机身是螺纹卡口 其取景器放大倍数为0 92 是所有M系列中最高的 但是只有50mm 90mm 135mm 線框 所以不適用50mm以下的廣角鏡 除非采用額外的取景器或矫正器 M3采用现代的过片杆而非之前III系列的旋钮过片 MP 1960年左右 第一代经典MP 产量不多 Alfred Eisenstaede用 他的那臺還有快速過片的底蓋 動作快的話可以每秒3張拍攝 那時還沒有自動馬達 M2 1958年 1967年 取景器的放大倍率从M3的0 92倍下调到0 72倍 拥有了35mm框线 並简化了测距仪结构 M2计数器没有自动复位功能 拍完一卷后要自己动手拨回去 M1 1958年 1967年 功能与M2基本相同 但移除了测距仪系统 M4 1967年 M4 MOT 1967年 M5 1971年 体积与重量最大的M相机 长相奇怪 俗称 饭盒 第一次加入内置的测光表 M4 2 1977年 M4 P 在M4 2的基础上取景器中增加了28mm框线 可以认为是不带测光功能的M6 M6 1984年 1992年 在这个划时代的型号中结合了M3的外形尺寸 先进的没有运动部件的测光计 之前M5的测光表有类似一个棒子运动部件 在帘布快门前 镜头后 和取景器中的LED指示 M6 TTL 1998年 支持TTL闪光 所增加的电子部件在顶部增加了2毫米的高度 将快门速度拨轮改为了逆时针 M7 2002年 增加焦平面高速闪光 光圈优先拍摄和电子横走式布帘快门 有 58 72和 85倍放大的取景器规格 其顶部与M6 TTL类似 为M系列进入电子化机身的转折点 MP 2003年 MP代表 完美的机械相机 Mechanical Perfection 功能上与M6类似 但其取景器的改进消除了眩光 倒片螺丝改为与M3相同 正面沒有刻字 更低調一點 M A typ 127 2014年 復古底片機 全機械機身 無測光 還原舊日底片味道 數位旁轴相机 编辑 手動對焦 编辑 M8系列 编辑 M8 2006年 徕卡第一台数位旁轴相机 M8 2 2008年 M8升级版 M9系列 编辑 M9 2009年 全球首部全畫幅數位旁轴相机 M9 P 2011年 M9升級版 没有經典紅色logo M E Typ 220 2012年 M9基本版 M Monochrome 2012年 M9 P黑白版 外觀和M9 P一模一樣 只能拍黑白 M系列 编辑 俗稱9 5系列 M Typ 240 2012年 M P Typ 240 2014年 M的升級版 没有經典紅色logo M Typ 262 2015年 M的基本版 M Monochrom Typ 246 2015年 M P黑白版 外觀和M P一模一樣 只能拍黑白 M D Typ 262 2016年 M的外觀精簡版 沒有螢幕 没有經典紅色logo M10系列 编辑 M10 2017年 2400萬畫素 M10 P 2018年 M10升級版 没有經典紅色logo M10 D 2018年 M10外觀精簡版 沒有螢幕 没有經典紅色logo M E TYP 240 2019年 M10基本版 M10 Monochrom 2020年 M10 P黑白版 外觀和M10 P幾乎一模一樣 只能拍黑白 4000萬畫素 M10 R 2020年 M10的4000萬畫素版本 外觀和M10一模一樣 M11系列 编辑 M11 2022年 6000萬畫素 M11 M 2023年 6000万像素 只能拍黑白單眼相機 停產 编辑 Leicaflex系列 编辑 全畫幅底片單眼系列 由于尼康F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系列的成功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产生的产品 nbsp R3 nbsp R4 nbsp RE nbsp R7Leicaflex I II 1964年 1967年 带有内置的外部测光计和中央带毛玻璃的取景器 Leicaflex SL SL MOT 1968年 支持TTL重点区域测光 LEICAFLEX SL2 SL2 MOT 1974年 在SL的基础上改进了机身造型并采用敏感度更高的测光计 被一些人认为是最坚固的35毫米单反相机 SL2的制造成本比售价还高 这促使徕卡与美能达合作开发下一代电子化的单反相机 R系列 R系列 编辑 全畫幅底片單眼系列 針對佳能和尼康兩大全畫幅單眼巨頭而產生的產品 在70年代中 徠卡早己失去了SLR的先机 加上德国工费日益高涨遇上日本相機性能超群 价格低廉的双重压力下 徠卡自行设计的SLR系统已陷入崩溃 为了活下去 徠卡被逼无奈和日本美能達全面合作 R系列正是外德内日的産物 但R8以後重新由德国徠卡設計 R3 1976年 徕卡第一款电子化的单反相机 基于美能达XE1 7 在生产少数产品后转往在葡萄牙的工厂生产 R3 MOT 1978年 R4 R4 MOT 1980年 基于美能达XD11 确定了直至R7的R系列相机的基本配置 提供了程序 快门优先 光圈优先和手动曝光模式 支持点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 R4s 1982年 1985年 R5 1987年 1988年 进行了电路改进 支持TTL闪光 R6 1988年 采用机械快门 使得仅有内置测光计需要依赖电池 R E 1990年 R6 2 1992年 R7 1992年 R8 1996年 脱离了美能达重新设计 并在德国的工厂生产 R9 2002年 R8 R9 DMR Digital Module R 2003年 DMR数码后背 1000萬像素 1 4倍率 适用于R8 R9 是R系列數位化的极佳選擇 數位單眼相機 编辑 S系列 编辑 中畫幅數位單眼系列 針對哈蘇和飛思兩大中畫幅相機巨頭而產生的產品 S1 1996年 1000萬像素 S2 2008年 3700万像素 S Type 006 2012年 3750萬像素CCD S Type 007 2014年 3750萬像素CMOS S3 2020年 6400万像素 微單眼相機 编辑 自動對焦 编辑 SL TL CL系列可以互換鏡頭 TL系列 编辑 使用APS C傳感器的可換鏡頭數位相機 針對富士X 英语 Fujifilm X series 系列的巨大成功而產生的產品 T Typ 701 2014年 1600萬畫素 TL 2016年 為了配合SL而改名TL系列 TL和T在机身外观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用丝毫无变化来形容都不为过 僅在机身颜色上增加了钛金色 TL2 2017年 2400萬畫素 SL系列 编辑 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的可換鏡頭數位相機 針對索尼a7系列的巨大成功而產生的產品 SL Typ 601 2015年 2400万像素 SL2 2019年 4700万像素 外觀和SL幾乎一模一樣 SL2 S 2020年 2400万像素 功能介於SL和SL2之間 可以算是SL1 5 CL系列 编辑 CL 2017年 2400萬像素 除了外觀 和TL2並無區別 PS 徠卡APS C系統目前擁有CL和TL2兩款德國製造的相機 在設計感和操作性上非常不同 徠卡CL相機以經典形象展現出徠卡相機的傳統 徠卡TL2相機則體現了未來主義風格 類單眼相機 编辑 自動對焦 编辑 X系列已停產 Q系列為X的後繼系列 X系列 编辑 使用APS C传感器的固定镜头数码相机 X1 2009 35mm鏡頭 X2 2012 X E 2014 X Vario Typ 107 2013 具备变焦镜头的X系列机型 X Typ 113 X U Typ 113 2014 仍然保持了约35mm的等效焦距 Q系列 编辑 nbsp Leica Q2使用全畫幅传感器的固定镜头数码相机 針對索尼RX1系列的巨大成功而產生的產品 Q Typ 116 2015年 2400萬畫素 镜头为不可换的定焦 标称28mm焦距 Q2 2019年 4730萬畫素 Q3 2023年 6000萬畫素 傻瓜相機 编辑 C系列 编辑 Leica C Typ 112 2013年 LF系列姊妹機 与松下合作后的姐妹机 日本制造 C Lux系列 编辑 卡片式数码相机 与松下合作后的姐妹机 日本制造 C LUX 1 2006 C LUX 2 2007 C LUX 3 2008 C LUX 4 2018 D Lux系列 编辑 卡片式高端数码相机 感光元件为16 9画幅 与松下合作后的姐妹机 日本制造 D LUX 2003 D LUX 2 2005 D LUX 3 2006 D LUX 4 2008 D LUX 5 2010 D LUX 6 2012 D LUX Typ 109 2014 D LUX 7 2018 V Lux系列 编辑 旅行用大变焦系列 与松下合作后的姐妹机 日本制造 V LUX 1 2006 V LUX 20 2010 V LUX 2 2010 V LUX 30 2011 V LUX 3 2011 V LUX 40 2012 7 V LUX 4 2012 V LUX Typ 114 2014 V LUX 5 2019 Digilux数码系列 停產 编辑 Digilux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gilux Zoom 12 7萬像素 Digilux 4 3 240萬像素 Digilux 1 400萬像素 富士的姐妹機 Digilux 2 500萬像素 松下LC 1姐妹機 2004年photonika得獎 CCD出現災情 Leica供一次免費更換服務 只需把機器寄回德國 不需要提供任何文件 維修后會記錄相機的序列號 Digilux 3 750萬像素 松下L 1姐妹機 4 3片幅 2006年停產 日本製 徕卡镜头列表 编辑螺旋口镜头 停產 编辑 nbsp 50mm f2 0 SUMMITAR21毫米 f4 SUPER ANGULON 28毫米 f5 6 Summaron f6 3 HEKTOR 35毫米 f2 SUMMICRON f2 8 SUMMARON f3 5 ELMAR f3 5 SUMMARON 50毫米 f1 5 SUMMARIT f1 4 SUMMILUX f2 SUMMITAR f2 SUMMAR f2 SUMMICRON f2 5 HEKTOR f2 8 ELMAR f3 5 ELMAR 65毫米 f3 5 ELMAR 73毫米 f1 9 HEKTOR 90毫米 f2 SUMMICRON f2 8 ELMARIT f4 ELMAR 105毫米 f6 3 ELMAR 135毫米 f4 5 HEKTOR f4 5 ELMAR 200毫米 f4 TELYT 280毫米 f4 8 TELYT 400毫米 f5 TELYT f5 6 TELYT 560毫米 f5 6 TELYTM镜头 部分停產 编辑 16 18 21毫米 f4 TRI ELMAR M ASPH 18毫米 f3 8 Super Elmar M ASPH 21毫米 f2 8 ELMARIT M ASPH f1 4 SUMMILUX M ASPH 24毫米 f2 8 ELMARIT M ASPH f1 4 SUMMILUX M ASPH f3 8 Elmar M 28毫米 f2 SUMMICRON M ASPH f2 8 ELMARIT M ASPH 35毫米 f1 4 SUMMILUX M ASPHERICAL f1 4 SUMMILUX M ASPH f1 4 SUMMILUX M f2 SUMMICRON M f2 SUMMICRON M ASPH f2 5 SUMMARIT M 50毫米 f0 95 NOCTILUX M ASPH f1 0 NOCTILUX M f1 2 NOCTILUX M f1 4 SUMMILUX M ASPH f2 SUMMICRON M ASPH f2 5 SUMMARIT M f2 8 ELMAR M 28 35 50毫米 f4 TRI ELMAR M ASPH 75毫米 f1 4 SUMMILUX M f2 APO SUMMICRON M ASPH f2 5 SUMMARIT M 90毫米 f2 APO SUMMICRON M ASPH f2 5 SUMMARIT M f2 8 ELMARIT M f4 MACRO ELMAR M f2 Summicron M 135毫米 f3 4 APO TELYT MR镜头 停產 编辑 16毫米 f2 8 FISHEYE ELMARIT R 19毫米 f2 8 ELMARIT R 21毫米 f4 0 SUPER ANGULON R 24毫米 f2 8 ELMARIT R 28毫米 f2 8 ELMARIT R f2 8 PC SUPER ANGULON R 35毫米 f1 4 SUMMILUX R f2 SUMMICRON R f2 8 ELMARIT R 50毫米 f1 4 SUMMILUX R f2 SUMMICRON R 60毫米 f2 8 MACRO ELMARIT R 80毫米 f1 4 SUMMILUX R 90毫米 f2 SUMMICRON R f2 8 ELMARIT R 100毫米 f2 8 APO MACRO ELMARIT R 135毫米 f2 8 ELMARIT R 180毫米 f2 APO SUMMICRON R f2 8 APO ELMARIT R F3 4 APO TELYT R 280毫米 f4 APO TELYT R f2 8 APO TELYT R MODULE 400毫米 f6 8 TELYT R f2 8 APO TELYT R MODULE f4 APO TELYT R MODULE 500毫米 f8 0 MR TELYT R 560毫米 f4 APO TELYT R MODULE f5 6 APO TELYT R MODULE 800毫米 f5 6 APO TELYT R MODULE 21 35毫米 f3 5 4 VARIO ELMAR R 28 70毫米 f3 5 4 5 VARIO ELMAR R 28 90毫米 f2 8 4 5 VARIO ELMARIT R 35 70毫米 f2 8 VARIO ELMAR R 35 70毫米 f3 5 VARIO APO ELMARIT R 70 180毫米 f2 8 VARIO APO ELMARIT R 70 210毫米 f4 vario ELMAR R 12 280毫米 f1 8 22 5 VARIO APO ELMARIT R 80 200毫米 f4 VARIO EMLAR R 105 280毫米 f 4 2 VARIO ELMAR R nbsp 恩斯特 莱兹 加拿大公司 ELCAN Elmarit R 19毫米 f 2 8 广角镜头 nbsp ELCAN 徠卡 SUMMICRON R 50 2 nbsp 徠卡 MACRO ELMARIT R 60 2 8 nbsp 徠卡 SUMMICRON 90 2 nbsp 徠卡 60毫米 2 8 nbsp 徠卡 180毫米 f3 4 APO TELYT R 镜头 nbsp 28 70mm VARIO ELMAR R nbsp Leitz Telyt R 400mm 6 8D镜头 已停產 4 3系统用 日本松下設計製造 编辑 14 50毫米 f2 8 3 5 VARIO ELMARIT D ASPH Mega OIS 14 50毫米 f3 8 5 6 VARIO ELMAR D ASPH Mega OIS 14 150毫米 f3 5 5 6 VARIO ELMAR D ASPH Mega OIS 25毫米 f1 4 SUMMILUX D ASPHS镜头 在產 编辑 CS代表可使用镜间快门 35毫米 f2 5 SUMMARIT S ASPH f2 5 SUMMARIT S ASPH CS 70毫米 f2 5 SUMMARIT S ASPH f2 5 SUMMARIT S ASPH CS 120毫米 f2 5 APO MACRO SUMMARIT S ASPH f2 5 APO MACRO SUMMARIT S ASPH CS 180毫米 f3 5 APO TELE ELMAR S f3 5 APO TELE ELMAR S CS合作 编辑業界 编辑 nbsp 与徕卡联合设计的Insta360 ONE RS 1英寸360松下 编辑 徕卡相機跟松下電器 Panasonic 與Fujifilm在數位時代有多年合作關係 松下的Lumix數碼相機的鏡頭採用獨有的MEGA O I S 防抖功能 高感光度 多數此系列的數位相機的鏡頭都是由徠卡授權設計及製造 徕卡則以部分由松下推出的數碼相機作為藍本 推出姊妹型號 如Panasonic LC 1和Leica Digilux 2 以及Leica D Lux 5和Panasonic LX5 Insta360 编辑 2020年1月 Insta360宣布与德国相机制造商徕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Insta360 ONE R 1英寸版由Insta360与徕卡联合设计 8 手機品牌 编辑 nbsp 華為P9是全球首部與Leica共同研發的智能手機 nbsp 小米12S Ultra搭載與徠卡聯合的影像鏡頭夏普 编辑 2021年 徠卡與夏普建立技術合作夥伴關係 徠卡相機將聯合設計到夏普智能手機中 但僅限日本市場 第一款與徠卡相機聯合設計的智能手機是配備1英吋傳感器相機的AQUOS R6 稍後又推出自行設計的AQUOS R6兄弟機種 命名Leitz Phone 1 向創始人及其兒子致敬 而從AQUOS R7開始 外型與兄弟機種Leitz Phone 2風格趨於一致 9 為強化品牌形象 將手機上 Leica 標誌改為 Leitz 代表徠卡德國設計工作室出品具有傑出的水準 10 AQUOS R8系列亦受Leitz Phone 2影響 並在臺灣推出海外特別版本AQUOS R8s系列 註 2 由於品牌授權區域僅限日本 海外版鏡頭原處無 Leitz 標誌 pro機型則以 1 Inch Image Sensor 字樣取代 但強調商品性能和相機畫質跟日版一樣 12 华为 编辑 自2016年以來 徠卡與華為建立了合作關係 徠卡相機將與華為智能手機共同設計 包括P系列和Mate系列 華為P9是全球首部與德國相機廠Leica共同參與研發的智能手機 13 双方的合作于2022年3月31日结束 华为P50 P50 Pro是双方合作的最后一部智能手机 14 小米 编辑 2022年 徠卡與小米集團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共同開發用於小米的数字旗艦智能手機的徠卡相機 本次新合作下的首款旗艦智能手機系列是2022年7月推出的小米12S系列及2022年8月推出的小米MIX Fold 2 15 16 著名使用者 编辑亨利 卡蒂尔 布雷松 法国著名摄影师 玛格南图片社创始人 罗伯特 卡帕 匈牙利籍美国战地摄影师 著名作品 中弹了 在生活杂志上发表后照片和摄影师迅速风靡全球 罗伯特 卡帕同時也是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创始人之一 阿爾弗雷德 艾森士塔特 猶太裔美國攝影家 著名作品是纽约时代广场的 胜利之吻 品牌標誌 编辑 nbsp nbsp 昔日用於包裝及相關文件的紅圈 Leitz Wetzlar 樣式 為可樂標前身 nbsp 原商業名稱標誌 俗稱 可樂標 Coke logo 後公司更名成為企業標識 nbsp 原商品上 Leitz Wetzlar 標記 演變成紅點 Leitz 標誌 註 3 為現行樣式濫觴註釋 编辑 Leica 臺灣舊譯 萊卡 大中華區統一為最初引進中國的譯名 徠卡 1 Leitz 則定譯 徠茲 s 代表 specical 11 少數用在相機上 17 現多用於特仕版商品 18 另外 該標誌也由徠茲鏡頭 Leitz Cine 及徠茲攝影文物拍賣會 Leitz Photographica Auction 兩家機構承繼使用 参考资料 编辑 Leica III Physical Electrical Digital NYU 2023 09 27 徕卡M7相机简介 2009 03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2 13 成为历史 Leica R系列单鏡頭反射式相机 镜头全面停产 徕卡中文 2009年3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 03 09 中文 简体 Leica Visoflex System 2009 03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13 Leica VISOFLEX II INSTRUCTIONS 2009 03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01 One Brand Three Independent Companies 2009 03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1 21 The Leica V Lux 40 Digital Camera Classic Journeys Deserve a Classic Name in Photography PhotographyTalk September 5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19 STRATEGIC PARTNERSHIP BY LEICA AND INSTA360 Leica Camera AG en leica camera com 2020 1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13 新発売の Leitz Phone 2 AQUOS R7 との違いは ケータイ Watch 2022 11 18 Leitz Phone 2 Leica Camera CN 2023 09 25 常見問題 SHARP AQUOS R8s pro AQUOS R8s 2023 09 21 2023 09 27 通过Myfeel AQUOS R8s系列10月登台 夏普 沒徠卡認證但相機畫質與日版相同 手機王 2023 09 23 華為P9 手機介紹 ePrice HK 2019 06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6 26 华为向外媒确认 已于3月底结束与徕卡合作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浪科技 2022 05 24 2023 04 07 Mi Global Home Mi Global Home 2022 05 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31 英语 Xiaomi 12S Ultra 2022 07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7 16 伍振榮 LEICA 徠卡相機故事 經典的探索 博藝集團出版 2013 08 100 101 2023 09 27 ISBN 978 988 18826 9 1 Jason Schneider Rveenge of the Red Dot Leica Society International 2020 05 12 2023 09 27 外部链接 编辑徕卡相机官方网站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ummilux net 法文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徕卡相机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萧伯纳的徠卡摄影集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徕卡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徕卡相机 amp oldid 7913761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