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張麗俊

張麗俊(1868年5月8日-1941年7月24日),字升三,號南村,晚年自號水竹居主人臺灣彰化縣葫蘆墩街(今臺中市豐原區)人,仕紳。[1]

張麗俊Tiuⁿ lē-chùn
升三
南村
出生(1868-05-08)1868年5月8日
 大清福建省臺灣府彰化縣葫蘆墩街(今臺中市豐原區)
逝世1941年7月24日(1941歲-07-24)(73歲)
国籍 大清(1868年–1895年)
 大日本帝國(1895年–1941年)
别名張升山、張南村、水竹居主人
语言台語日語
教育程度私塾
知名作品《南村詩草》
《水竹居主人日記》
《清河堂張氏族譜》
儿女8男4女
父母張明色(父親)
林盡(母親)
亲属張金池(長兄)
汉语名称
繁体字 張麗俊
白話字 Tiuⁿ lē-chùn

生平

早年

張麗俊為台中葫蘆墩 ( 今台中市豐原區 ) 人,1868年5月8日生於石岡庄金星面,年幼即移居葫蘆墩下南坑。13歲入漢學,受漢學教育長達15年。並受教於鄭國琛、魏文華,後拜謝頌臣為師。

1889年與何燕成親,兩人育有八男五女。1932年何氏過世,1935年續絃娶楊梨。[2]

事蹟

日本治臺後,於1899年任下南坑第一保保正,至1918年因官司纏身始卸任。1926年擔任豐原街協議會員,共連任3次,計6年之久。除任公職外,又先後擔任葫蘆墩興產信用組合常任理事、富春信託株式會社常務理事、豐原水利組合組合員。

1907年7月8日應傅錫祺之邀加入櫟社,此後積極參與櫟社詩會近三十年。此外亦曾多次參與吳子瑜的東山吟會,在當地文人為主的豐原吟社負指導獎掖之責,也常參與中部或全島詩社的聯吟大會。工作之餘也在豐原店員會、工友會及革新社等組織所辦的夜學教授漢文。

1916年被推舉為豐原慈濟宮修繕會正總理,隔年開始修繕,歷經九年完成。1935年發生墩仔腳大地震,廟體再度將遭拆除。在張麗俊及豐原諸位長老力爭之下才獲完整保存。修繕完成的慈濟宮為豐原主要信仰中心,也多次供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舉行演講與電影放映。今慈濟宮尚保存張麗俊修撰的柱聯、對聯、捐獻的龍柱等物。[3]

獄中

1918年7月張麗俊身繫獄中。據張稱:「明治四十四年六月間,合張宏取張春籓之妻莊氏鳳貳千之金,轉交於臺中林岱全,欲運動官廳,周旋張春籓、張宏合買饒俊懷土地。二人犯詐欺刑事,春籓被檢察官留置。張宏取金委我往彰化銀行寄金則有之,若取轉交林岱全作運動費,決無此事。」他入支廳接受調查,供詞未被接受,乃被收押。對張麗俊而言,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他自歎:「嗟乎!我一生為人,幼壯讀書,後理公事,於二十周年,未嘗妄取一物,今被喪心人報告,受如此慘狀,亦何命運之迍邅也!」此一拘留到8月19日才獲釋,然12月11日又被關,直到翌年5月11日獲假釋出獄。

雖被假釋, 然經一審判決,張宏無罪、張麗俊與林岱全被起訴,並於6月5日判刑十個月,由於已被留置五個月,尚須服五個月的徒刑。

張麗俊不服,上訴覆審法院,此事纏訟至1920年3月16日始被判無罪。這纏訟一年半的官司,不但他的公職被褫去,其母也在他第一次出獄和第二次入獄之間的1918年9月10日過世。對張而言,這是他人生中最晦闇的時期。[4]

逝世

1937年,張麗俊中風無法再繼續寫日記。他於1941年7月24日過世,享年74歲。

傅錫祺也為其作輓詞,詩曰:「久住人間肯便拋,賊風一夜襲山坳(君患中風半身不遂),遺詩怕閱題襟集,故友愁談總角交,沉李浮瓜成影事,素車白馬趁荒郊,何因不稍遲瞑目,待看長橋遂斬蛟。」

2001年6月25日,位於台中市豐原區的故居「南村草堂」被指定為「台中縣作家之屋第一號」,並成立「水竹居-張麗俊文物紀念館」,收藏許多照片、書籍、櫟社詩社往來詩文以及修繕豐原慈濟宮的文件等。2021年因屋宅老舊將進行改建,相關文物將移至他處,文物館不再開放參觀,但有專家要研究可供借閱。而「南村草堂」因內部有後代居住,僅提供學者研究,不開放團體參觀。[5]

興趣

旅遊

劍潭山行

1908 年張麗俊與袁錦昌、謝秋濤、王劉銅鐘等人相約至員山、大龍峒等地,並順道前往台灣神社:「謁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遺跡,少頃下山,並往士林閒遊。」張麗俊提到:「是日北白川宮新社祭,十時仝警官、區長、保正到公花園行遙拜式。」[6][7]

當他卸職後(1918),常常於日記中載錄與朋友遊歷台灣。

基隆行

張麗俊則因女婿居住在基隆,故常得機會北上,曾於1926年描寫基隆的特色:「天然古木配邱山,水色嵐光夕照還,四顧層樓今昔異,舟車輻輳港中灣。當1930年張麗俊再次遊基隆市街,描繪進入慶安宮的情景:「觀慶讚中元各柱首之斗燈,其座之高大華麗目所未睹。」1932年正值盂蘭盆會,記錄:「今年輪值張、廖、簡,本欲算其豬數,指不勝屈,聞人言有千頭云。吁!基隆人之迷信比別都會更甚矣。」[7][8]

阿里山行

1930年張麗俊遊覽阿里山,沿途記錄地名、海拔高度,並撰寫〈登阿里山〉一詩:「絕頂登臨曙色斑,蒼茫雲海別塵寰,乾坤浩氣鍾神木,岱嶽精靈萃祝山。鼎峙新高觀五鼓,車纏獨立望三環,今無李杜長篇學,恨不全圖寫景還。」[7]

淡水行

1932年張麗俊前往淡水,於日記中描繪沿途景色:「至郡役所,登樓遠眺,東瞻大屯、西望觀音、南看稻江、北覘雲海,而淡水河口一帶鄉村言是八里分〔坌〕也。」[7][8]

日月潭行

張麗俊1934年記錄與張世翰,林慶財、熊阿木等人,觀賞原住民婦女表演的情形:「少頃出十七婦女,執杵者十五人,只二人打管和之,杵由石畔撞之,只兮大小疾徐,鏗然有金石之聲,撞罷又合歌一曲,後各地方組合役職員合番婦執杵寫真記念。」除了記錄及合照的活動之外,他又以詩描寫日月潭「水光山色兩悠悠,一抹煙霞天際浮」的自然意象及涵碧樓的建築。詩中提到:「南瞻島嶼供神社,東望番人渡木舟,莫怪高騷來住宿,無邊風景愛清遊。」[9]

同年張麗俊於日記中提及一行人參觀日月潭發電所:「蓋此發電之水引濁水溪之水入姊妹原淨水池,穿五大山嶽隧道,水出日月潭為積水池,又對潭底穿八、九里隧道出門牌山頂,埋五大鐵管,水由千尺瀉下,沖動機關飛轉,故發電之強可為全島之用,亦因水力之大所致也。」[9]張麗俊肯定殖民政府的建設與經營,以供電需求的迫切性,強調今後如何圖農村工業化的必要。「講究種種方法振興中小工業,如此臺灣之農村才具發展餘地;如果守舊而抱膝徒老,守株待兔,不謀求進取之道,一旦大難臨頭,則噬臍莫及矣。」[7][10]

著作

  • 《南村詩草》(又稱《升三詩草》)未梓,部分收入《櫟社第一集》書中。
  • 《水竹居主人日記》,始於明治39年(1906),止於昭和12年(1937),其中大正11年(1922)缺。是臺灣目前唯一由保正當事人留下的日記。詳實記載其前後二十年(1899至1918)擔任保正所執行的事務,涵蓋個人家族史、宗教活動、地方產業、休閒生活等各層面,也是研究二十世紀前半臺灣社會變遷重要的史料。[2]
  • 編撰〈清河堂張氏族譜〉。

作品

七言絕句

重遊稻江途中即景

滿天煙雨近中秋,恰向稻江作快遊。

驛路風光重領略,愧無佳句錦囊收。[11]

燄嶺朝霞

九九峰頭曙色開,紅光燦爛照樓臺。

火雲未斂成蒸氣,烘出丹山一片來。[11]

五言律詩

祝葫蘆墩街電火開通

世界神工出,葫蘆電火通。

流星垂路曲,皓月滿街同。

不怕風吹黑,何須燭吐紅。

黃昏光達旦,長是水晶宮。

七言律詩

八仙山即景

臺中名勝八仙山,萬仞黎明在此間。

百丈鉛橋高百米,千町鐵路曲千彎。

危崖絕頂神工出,箐密林深古木刪。

政府經營真周到,運輸全部是機關。[12]

落花

閒倚欄杆百感生,芳園頓減舊時榮。

紅飄玉砌隨風冷,翠滴瑤階帶露輕。

蝶夢驚回春晼晚,鶯聲啼破葉縱橫。

傷心委地無人問,幾度呼童掃不清。[11]

〈臺中竹枝詞〉

蠣粉牆頭繫玉驄,葫蘆墩賽大墩東。南腔北調酣人耳,真個銷魂在此中。

秧歌唱罷又樵歌,夜裡燃燈欲誘蛾。漫說鄉村忙四月,暮春時節亦忙多。

會社機關是製麻,牽絲兒女半嬌娃。輪班每出斜陽路,三五成群首綰鴉。

浣紗溪畔映朝暉,一朵春光貌正肥。宛似芙蓉初出水,散些香氣襲人衣。[13]

參考資料

  1. ^ 張麗俊. 國家圖書館. 2003-12 [2021-11-30]. 
  2. ^ 2.0 2.1 張麗俊作,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讀. 水竹居主人日記(一).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 2000. 
  3. ^ . [202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0). 
  4. ^ . [202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8). 
  5. ^ . 中央通訊社. 2021-03-03 [202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9). 
  6. ^ 張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二). : 109,114. 
  7. ^ 7.0 7.1 7.2 7.3 7.4 林淑慧. 觀景察變:台灣日治時期日記的旅行敘事. 臺灣文學學報. 2018. 
  8. ^ 8.0 8.1 張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九). : 134. 
  9. ^ 9.0 9.1 張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九). : 509-510. 
  10. ^ 張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九). : 521-522. 
  11. ^ 11.0 11.1 11.2 . [2022-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1).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4”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4”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12. ^ 張, 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十). : 247. 
  13. ^ 張, 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二). 

張麗俊, 1868年5月8日, 1941年7月24日, 字升三, 號南村, 晚年自號水竹居主人, 臺灣彰化縣葫蘆墩街, 今臺中市豐原區, 仕紳, tiuⁿ, chùn字升三号南村出生, 1868, 1868年5月8日, 大清福建省臺灣府彰化縣葫蘆墩街, 今臺中市豐原區, 逝世1941年7月24日, 1941歲, 73歲, 国籍, 大清, 1868年, 1895年, 大日本帝國, 1895年, 1941年, 别名張升山, 張南村, 水竹居主人语言台語, 日語教育程度私塾知名作品, 南村詩草, 水竹居主人日記, 清河堂. 張麗俊 1868年5月8日 1941年7月24日 字升三 號南村 晚年自號水竹居主人 臺灣彰化縣葫蘆墩街 今臺中市豐原區 人 仕紳 1 張麗俊Tiuⁿ le chun字升三号南村出生 1868 05 08 1868年5月8日 大清福建省臺灣府彰化縣葫蘆墩街 今臺中市豐原區 逝世1941年7月24日 1941歲 07 24 73歲 国籍 大清 1868年 1895年 大日本帝國 1895年 1941年 别名張升山 張南村 水竹居主人语言台語 日語教育程度私塾知名作品 南村詩草 水竹居主人日記 清河堂張氏族譜 儿女8男4女父母張明色 父親 林盡 母親 亲属張金池 長兄 经历 豐原慈濟宮修繕會總理豐原街協議會員 1926年 1932年 葫蘆墩興產信用組合常任理事富春信託株式會社常務理事豐原水利組合組合員汉语名称繁体字張麗俊白話字Tiuⁿ le chun目录 1 生平 1 1 早年 1 2 事蹟 1 3 獄中 1 4 逝世 2 興趣 2 1 旅遊 2 1 1 劍潭山行 2 1 2 基隆行 2 1 3 阿里山行 2 1 4 淡水行 2 1 5 日月潭行 3 著作 4 作品 4 1 七言絕句 4 1 1 重遊稻江途中即景 4 1 2 燄嶺朝霞 4 2 五言律詩 4 2 1 祝葫蘆墩街電火開通 4 3 七言律詩 4 3 1 八仙山即景 4 3 2 落花 4 4 臺中竹枝詞 5 參考資料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 張麗俊為台中葫蘆墩 今台中市豐原區 人 1868年5月8日生於石岡庄金星面 年幼即移居葫蘆墩下南坑 13歲入漢學 受漢學教育長達15年 並受教於鄭國琛 魏文華 後拜謝頌臣為師 1889年與何燕成親 兩人育有八男五女 1932年何氏過世 1935年續絃娶楊梨 2 事蹟 编辑 日本治臺後 於1899年任下南坑第一保保正 至1918年因官司纏身始卸任 1926年擔任豐原街協議會員 共連任3次 計6年之久 除任公職外 又先後擔任葫蘆墩興產信用組合常任理事 富春信託株式會社常務理事 豐原水利組合組合員 1907年7月8日應傅錫祺之邀加入櫟社 此後積極參與櫟社詩會近三十年 此外亦曾多次參與吳子瑜的東山吟會 在當地文人為主的豐原吟社負指導獎掖之責 也常參與中部或全島詩社的聯吟大會 工作之餘也在豐原店員會 工友會及革新社等組織所辦的夜學教授漢文 1916年被推舉為豐原慈濟宮修繕會正總理 隔年開始修繕 歷經九年完成 1935年發生墩仔腳大地震 廟體再度將遭拆除 在張麗俊及豐原諸位長老力爭之下才獲完整保存 修繕完成的慈濟宮為豐原主要信仰中心 也多次供臺灣文化協會及臺灣民眾黨舉行演講與電影放映 今慈濟宮尚保存張麗俊修撰的柱聯 對聯 捐獻的龍柱等物 3 獄中 编辑 1918年7月張麗俊身繫獄中 據張稱 明治四十四年六月間 合張宏取張春籓之妻莊氏鳳貳千之金 轉交於臺中林岱全 欲運動官廳 周旋張春籓 張宏合買饒俊懷土地 二人犯詐欺刑事 春籓被檢察官留置 張宏取金委我往彰化銀行寄金則有之 若取轉交林岱全作運動費 決無此事 他入支廳接受調查 供詞未被接受 乃被收押 對張麗俊而言 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他自歎 嗟乎 我一生為人 幼壯讀書 後理公事 於二十周年 未嘗妄取一物 今被喪心人報告 受如此慘狀 亦何命運之迍邅也 此一拘留到8月19日才獲釋 然12月11日又被關 直到翌年5月11日獲假釋出獄 雖被假釋 然經一審判決 張宏無罪 張麗俊與林岱全被起訴 並於6月5日判刑十個月 由於已被留置五個月 尚須服五個月的徒刑 張麗俊不服 上訴覆審法院 此事纏訟至1920年3月16日始被判無罪 這纏訟一年半的官司 不但他的公職被褫去 其母也在他第一次出獄和第二次入獄之間的1918年9月10日過世 對張而言 這是他人生中最晦闇的時期 4 逝世 编辑 1937年 張麗俊中風無法再繼續寫日記 他於1941年7月24日過世 享年74歲 傅錫祺也為其作輓詞 詩曰 久住人間肯便拋 賊風一夜襲山坳 君患中風半身不遂 遺詩怕閱題襟集 故友愁談總角交 沉李浮瓜成影事 素車白馬趁荒郊 何因不稍遲瞑目 待看長橋遂斬蛟 2001年6月25日 位於台中市豐原區的故居 南村草堂 被指定為 台中縣作家之屋第一號 並成立 水竹居 張麗俊文物紀念館 收藏許多照片 書籍 櫟社詩社往來詩文以及修繕豐原慈濟宮的文件等 2021年因屋宅老舊將進行改建 相關文物將移至他處 文物館不再開放參觀 但有專家要研究可供借閱 而 南村草堂 因內部有後代居住 僅提供學者研究 不開放團體參觀 5 興趣 编辑旅遊 编辑 劍潭山行 编辑 1908 年張麗俊與袁錦昌 謝秋濤 王劉銅鐘等人相約至員山 大龍峒等地 並順道前往台灣神社 謁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遺跡 少頃下山 並往士林閒遊 張麗俊提到 是日北白川宮新社祭 十時仝警官 區長 保正到公花園行遙拜式 6 7 當他卸職後 1918 常常於日記中載錄與朋友遊歷台灣 基隆行 编辑 張麗俊則因女婿居住在基隆 故常得機會北上 曾於1926年描寫基隆的特色 天然古木配邱山 水色嵐光夕照還 四顧層樓今昔異 舟車輻輳港中灣 當1930年張麗俊再次遊基隆市街 描繪進入慶安宮的情景 觀慶讚中元各柱首之斗燈 其座之高大華麗目所未睹 1932年正值盂蘭盆會 記錄 今年輪值張 廖 簡 本欲算其豬數 指不勝屈 聞人言有千頭云 吁 基隆人之迷信比別都會更甚矣 7 8 阿里山行 编辑 1930年張麗俊遊覽阿里山 沿途記錄地名 海拔高度 並撰寫 登阿里山 一詩 絕頂登臨曙色斑 蒼茫雲海別塵寰 乾坤浩氣鍾神木 岱嶽精靈萃祝山 鼎峙新高觀五鼓 車纏獨立望三環 今無李杜長篇學 恨不全圖寫景還 7 淡水行 编辑 1932年張麗俊前往淡水 於日記中描繪沿途景色 至郡役所 登樓遠眺 東瞻大屯 西望觀音 南看稻江 北覘雲海 而淡水河口一帶鄉村言是八里分 坌 也 7 8 日月潭行 编辑 張麗俊1934年記錄與張世翰 林慶財 熊阿木等人 觀賞原住民婦女表演的情形 少頃出十七婦女 執杵者十五人 只二人打管和之 杵由石畔撞之 只兮大小疾徐 鏗然有金石之聲 撞罷又合歌一曲 後各地方組合役職員合番婦執杵寫真記念 除了記錄及合照的活動之外 他又以詩描寫日月潭 水光山色兩悠悠 一抹煙霞天際浮 的自然意象及涵碧樓的建築 詩中提到 南瞻島嶼供神社 東望番人渡木舟 莫怪高騷來住宿 無邊風景愛清遊 9 同年張麗俊於日記中提及一行人參觀日月潭發電所 蓋此發電之水引濁水溪之水入姊妹原淨水池 穿五大山嶽隧道 水出日月潭為積水池 又對潭底穿八 九里隧道出門牌山頂 埋五大鐵管 水由千尺瀉下 沖動機關飛轉 故發電之強可為全島之用 亦因水力之大所致也 9 張麗俊肯定殖民政府的建設與經營 以供電需求的迫切性 強調今後如何圖農村工業化的必要 講究種種方法振興中小工業 如此臺灣之農村才具發展餘地 如果守舊而抱膝徒老 守株待兔 不謀求進取之道 一旦大難臨頭 則噬臍莫及矣 7 10 著作 编辑 南村詩草 又稱 升三詩草 未梓 部分收入 櫟社第一集 書中 水竹居主人日記 始於明治39年 1906 止於昭和12年 1937 其中大正11年 1922 缺 是臺灣目前唯一由保正當事人留下的日記 詳實記載其前後二十年 1899至1918 擔任保正所執行的事務 涵蓋個人家族史 宗教活動 地方產業 休閒生活等各層面 也是研究二十世紀前半臺灣社會變遷重要的史料 2 編撰 清河堂張氏族譜 作品 编辑七言絕句 编辑 重遊稻江途中即景 编辑 滿天煙雨近中秋 恰向稻江作快遊 驛路風光重領略 愧無佳句錦囊收 11 燄嶺朝霞 编辑 九九峰頭曙色開 紅光燦爛照樓臺 火雲未斂成蒸氣 烘出丹山一片來 11 五言律詩 编辑 祝葫蘆墩街電火開通 编辑 世界神工出 葫蘆電火通 流星垂路曲 皓月滿街同 不怕風吹黑 何須燭吐紅 黃昏光達旦 長是水晶宮 七言律詩 编辑 八仙山即景 编辑 臺中名勝八仙山 萬仞黎明在此間 百丈鉛橋高百米 千町鐵路曲千彎 危崖絕頂神工出 箐密林深古木刪 政府經營真周到 運輸全部是機關 12 落花 编辑 閒倚欄杆百感生 芳園頓減舊時榮 紅飄玉砌隨風冷 翠滴瑤階帶露輕 蝶夢驚回春晼晚 鶯聲啼破葉縱橫 傷心委地無人問 幾度呼童掃不清 11 臺中竹枝詞 编辑 蠣粉牆頭繫玉驄 葫蘆墩賽大墩東 南腔北調酣人耳 真個銷魂在此中 秧歌唱罷又樵歌 夜裡燃燈欲誘蛾 漫說鄉村忙四月 暮春時節亦忙多 會社機關是製麻 牽絲兒女半嬌娃 輪班每出斜陽路 三五成群首綰鴉 浣紗溪畔映朝暉 一朵春光貌正肥 宛似芙蓉初出水 散些香氣襲人衣 13 參考資料 编辑 張麗俊 國家圖書館 2003 12 2021 11 30 2 0 2 1 張麗俊作 許雪姬 洪秋芬編纂 解讀 水竹居主人日記 一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臺中縣文化局 2000 豐原慈濟宮全球資訊網 2022 01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0 20 豐原國中在地文化課程 張麗俊 2022 01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08 水竹居張麗俊文物紀念館將改建 文物移至他處 中央通訊社 2021 03 03 2022 01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09 張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 二 109 114 7 0 7 1 7 2 7 3 7 4 林淑慧 觀景察變 台灣日治時期日記的旅行敘事 臺灣文學學報 2018 8 0 8 1 張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 九 134 9 0 9 1 張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 九 509 510 張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 九 521 522 11 0 11 1 11 2 詩文索引張麗俊 2022 01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11 引用错误 带有name属性 4 的 lt ref gt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引用错误 带有name属性 4 的 lt ref gt 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張 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 十 247 張 麗俊 水竹居主人日記 二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張麗俊 amp oldid 7508609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