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尚書古文疏證

尚書古文疏證》八卷,清代閻若璩撰。

閻若璩二十歲讀《尚書》,發現古文尚書有可疑之處,遂窮三十八年的研究考證,[1]寫成《尚書古文疏證》八卷。

《尚書古文疏證》一書“事必求其根柢,言必求其依據”,此書列舉了一百二十八條證據,将孔安国传古文《尚书》判定为伪书,認為《古文尚書》為東晉梅賾所偽。閰氏首先依《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及〈楚元王传〉的記載,确定古文尚书出自孔壁,为鲁恭王坏孔子宅时所发现。並確定古文尚书的篇数即今文尚书篇数再加十六篇。[2]接著閰氏再確認真本《古文尚书》亡於永嘉之乱的结论。[3]到了東晉元帝時豫章內史梅賾所獻《尚書》卻多出二十五篇,此二十五篇“無論其文辭格制迥然不類,而只此篇數之不合,偽為可知也”。接下來,閰氏透過各種實證法确立二十五篇古文为伪,[4]包括使用实证法与虚会法。實證法中又包含了用引文比對的方法,典禮制度和史實的考證法及訓詁、書例辨證法。例如,第31条提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前三句出自《荀子》所引《道经》,“允執厥中”則出自《論語·堯曰第二十》。第64条提到〈胤征〉有“玉石俱焚”之语为出自魏晋年间。另又指出孔傳有与地理沿革不合者,第87条提到积石山在汉昭帝时才置金城郡,孔传却说积石山在金城西南;第88條提到瀍水出谷城县,到了晋朝才划入河南,孔传却说其出自河南北山。

同時期的毛奇齡則作《古文尚書冤詞》與之駁辯,例如,毛奇齡斷定《道經》是對《尚書》經的尊稱,為了證明其說,他援引漢代緯書《易通卦驗》云:“燧人在伏羲前寘刻《道經》,以開三皇五帝之書。”此說過於遷強,不足以取信於一般學者。[5]一說閰氏讀罷《冤词》后,曾对《疏证》作了大幅度删改,[6]乃至於“本为《冤词》难《疏证》,今转成《疏证》难《冤词》。”[7]

紀昀曾指出《疏證》編次欠條理,“支蔓”太多,“衍及旁文,動盈卷帙”,有時支蔓文竟可達數萬言。毛奇龄批評其“旁搜曲引,吹毛索瘢,锻炼成狱”。閰氏在世時,此書僅有抄本流傳,後由其孫閰學林刊刻,即乾隆十年眷西堂刻本。[8]今傳《古文尚書疏證》只有九十九條,“有目無文”者十二條、“目文全缺”者十七條。錢穆注意到閰氏撰《疏证》引用梅鷟尚書考異》內容极多,而多不明引。[9]一說閰氏晚年對《疏证》多有所刪節,可能是為了隱瞞大量引用《尚書考異》而不加注明的困擾。[10]

黃宗羲紀昀錢大昕梁啟超胡適等皆以為偽古文《尚書》的定案實歸功於閻若璩,汪中认为阎氏《疏证》是“千余年不传之绝学”。梁啟超說閻若璩“不能不認為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並認為自閻攻偽古文《尚書》得勝,漸開學者疑經之風。

參考文獻

腳注

  1. ^ 〈西河与潜邱论尚书疏证〉及〈送阎徵君归淮安序〉二文皆载疏证於康熙三十二年癸酉成書,阎氏時年五十八岁。疏证一书从阎氏二十岁始构思著笔,至其五十八岁方成,历时三十八年。
  2. ^ 孔穎達提到鄭玄為《逸書》十六篇的《書序》作注,閰氏據此在《疏证》第三條記載:“十六篇者,即永嘉时所亡失之〈舜典〉一,〈汩作〉二,〈九共〉九篇三,〈大禹谟〉四,〈益稷〉五,〈五子之歌〉六,〈胤征〉七,〈典宝〉八,〈汤诰〉九,〈咸有一德〉十,〈伊训〉十一,〈肆命〉十二,〈原命〉十三,〈武成〉十四,〈旅獒〉十五,〈冏命〉十六,是也。”其中《九共》分為九篇,以篇數計算則為二十四篇。毛奇齡《古文尚書冤詞》亦說:“孔氏《正義》謂……鄭注《書序》自《舜典》、《汩作》、《九共》以至《旅獒》、《冏命》二十四篇,若又稱十六篇,則又以《九共》九篇共序,除去八篇,為十六篇。其說鑿鑿。”
  3. ^ 《疏證》卷一,第二條:“惟不幸而永嘉喪亂,經籍道消。凡歐陽、大、小夏侯學,號為經師,遞相講授者,已掃地無餘。又何況祕府所藏,區區簡冊耶?故《古文尚書》之亡,實亡於永嘉。”
  4. ^ 蘇慶彬《閻若璩、胡渭、崔述三家辨僞方法之研究》一文中罗列了:以史志書目證、以篇次之編排證、以篇數篇名證、以史例證、以古人撰書義例證、以古人行文之慣例證、以古人傳注之義例證、以古人引書之義例證、以引援舊文失實證、以剽竊前人徵引古書之遺文而缺漏證、以後人徵引佚書之多寡證、以文字證、以文字之演進證、以音韻證、以文體證、以文辭證、以文理證、以句讀證、以地名設置先後證、以地名流變證、以時代先後證、以時代思想證、以時代之風尚證、以律曆證、以官制證、以禮制證、以漢人經學之師承家法證、以稱謂證、以聖賢之言行證、以僞書者之心理證、以情理證、以史實證、以徵引先聖時賢之説證、以窮源法證等三十四种例证。
  5. ^ 四库馆臣高度重視《尚书古文疏证》,认为毛奇龄的《古文尚书冤词》不过就是强词夺理,但亦“终不能以强辞夺正理”,“则有据之言先立于不可败也”。
  6. ^ 蒋善国以为「阎书初成四卷,毛奇龄作《冤辞》来驳它。阎氏见《冤辞》之後,又把《疏证》加以修改,又增加了四卷,共八卷,裏面凡有目无书的各条,可能是见了《冤辞》,因证据不足删去的。」(蔣善國:《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页286。)
  7. ^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商務印書館,1997,276頁。
  8. ^ 8.0 8.1 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尚書古文疏證》出版說明。
  9. ^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商務印書館,1997,272頁。
  10. ^ 許華峰《论〈尚书古文疏证〉与〈古文尚书冤词〉〈尚书考异〉的关系》一文提到,惠栋《古文尚书考》所引用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抄本中的资料,有七十余条已不见於今本《尚书古文疏证》中,但見於梅鷟的《尚书考异》当中,“除非惠棟引錄了不實的材料,否則閻若璩必然看過《考異》這部書,……甚至曾經大量引用《考異》的內容”,这说明阎若璩曾暗袭梅鷟的《尚书考异》而不加注明。(林庆彰主编《经学研究论丛》第一辑)

尚書古文疏證, 八卷, 清代閻若璩撰, 閻若璩二十歲讀, 尚書, 發現古文尚書有可疑之處, 遂窮三十八年的研究考證, 寫成, 八卷, 一書, 事必求其根柢, 言必求其依據, 此書列舉了一百二十八條證據, 将孔安国传古文, 尚书, 判定为伪书, 認為, 古文尚書, 為東晉梅賾所偽, 閰氏首先依, 汉书, 儒林传, 艺文志, 楚元王传, 的記載, 确定古文尚书出自孔壁, 为鲁恭王坏孔子宅时所发现, 並確定古文尚书的篇数即今文尚书篇数再加十六篇, 接著閰氏再確認真本, 古文尚书, 亡於永嘉之乱的结论, 到了東晉元帝時豫章. 尚書古文疏證 八卷 清代閻若璩撰 閻若璩二十歲讀 尚書 發現古文尚書有可疑之處 遂窮三十八年的研究考證 1 寫成 尚書古文疏證 八卷 尚書古文疏證 一書 事必求其根柢 言必求其依據 此書列舉了一百二十八條證據 将孔安国传古文 尚书 判定为伪书 認為 古文尚書 為東晉梅賾所偽 閰氏首先依 汉书 儒林传 艺文志 及 楚元王传 的記載 确定古文尚书出自孔壁 为鲁恭王坏孔子宅时所发现 並確定古文尚书的篇数即今文尚书篇数再加十六篇 2 接著閰氏再確認真本 古文尚书 亡於永嘉之乱的结论 3 到了東晉元帝時豫章內史梅賾所獻 尚書 卻多出二十五篇 此二十五篇 無論其文辭格制迥然不類 而只此篇數之不合 偽為可知也 接下來 閰氏透過各種實證法确立二十五篇古文为伪 4 包括使用实证法与虚会法 實證法中又包含了用引文比對的方法 典禮制度和史實的考證法及訓詁 書例辨證法 例如 第31条提到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前三句出自 荀子 所引 道经 允執厥中 則出自 論語 堯曰第二十 第64条提到 胤征 有 玉石俱焚 之语为出自魏晋年间 另又指出孔傳有与地理沿革不合者 第87条提到积石山在汉昭帝时才置金城郡 孔传却说积石山在金城西南 第88條提到瀍水出谷城县 到了晋朝才划入河南 孔传却说其出自河南北山 同時期的毛奇齡則作 古文尚書冤詞 與之駁辯 例如 毛奇齡斷定 道經 是對 尚書 經的尊稱 為了證明其說 他援引漢代緯書 易通卦驗 云 燧人在伏羲前寘刻 道經 以開三皇五帝之書 此說過於遷強 不足以取信於一般學者 5 一說閰氏讀罷 冤词 后 曾对 疏证 作了大幅度删改 6 乃至於 本为 冤词 难 疏证 今转成 疏证 难 冤词 7 紀昀曾指出 疏證 編次欠條理 支蔓 太多 衍及旁文 動盈卷帙 有時支蔓文竟可達數萬言 毛奇龄批評其 旁搜曲引 吹毛索瘢 锻炼成狱 閰氏在世時 此書僅有抄本流傳 後由其孫閰學林刊刻 即乾隆十年眷西堂刻本 8 今傳 古文尚書疏證 只有九十九條 有目無文 者十二條 目文全缺 者十七條 錢穆注意到閰氏撰 疏证 引用梅鷟 尚書考異 內容极多 而多不明引 9 一說閰氏晚年對 疏证 多有所刪節 可能是為了隱瞞大量引用 尚書考異 而不加注明的困擾 10 黃宗羲 紀昀 錢大昕 梁啟超 胡適等皆以為偽古文 尚書 的定案實歸功於閻若璩 汪中认为阎氏 疏证 是 千余年不传之绝学 梁啟超說閻若璩 不能不認為近三百年學術解放之第一功臣 並認為自閻攻偽古文 尚書 得勝 漸開學者疑經之風 參考文獻 编辑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卷十二 閰若璩 尚書古文疏證 全二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 8 腳注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尚書古文疏證 西河与潜邱论尚书疏证 及 送阎徵君归淮安序 二文皆载疏证於康熙三十二年癸酉成書 阎氏時年五十八岁 疏证一书从阎氏二十岁始构思著笔 至其五十八岁方成 历时三十八年 孔穎達提到鄭玄為 逸書 十六篇的 書序 作注 閰氏據此在 疏证 第三條記載 十六篇者 即永嘉时所亡失之 舜典 一 汩作 二 九共 九篇三 大禹谟 四 益稷 五 五子之歌 六 胤征 七 典宝 八 汤诰 九 咸有一德 十 伊训 十一 肆命 十二 原命 十三 武成 十四 旅獒 十五 冏命 十六 是也 其中 九共 分為九篇 以篇數計算則為二十四篇 毛奇齡 古文尚書冤詞 亦說 孔氏 正義 謂 鄭注 書序 自 舜典 汩作 九共 以至 旅獒 冏命 二十四篇 若又稱十六篇 則又以 九共 九篇共序 除去八篇 為十六篇 其說鑿鑿 疏證 卷一 第二條 惟不幸而永嘉喪亂 經籍道消 凡歐陽 大 小夏侯學 號為經師 遞相講授者 已掃地無餘 又何況祕府所藏 區區簡冊耶 故 古文尚書 之亡 實亡於永嘉 蘇慶彬 閻若璩 胡渭 崔述三家辨僞方法之研究 一文中罗列了 以史志書目證 以篇次之編排證 以篇數篇名證 以史例證 以古人撰書義例證 以古人行文之慣例證 以古人傳注之義例證 以古人引書之義例證 以引援舊文失實證 以剽竊前人徵引古書之遺文而缺漏證 以後人徵引佚書之多寡證 以文字證 以文字之演進證 以音韻證 以文體證 以文辭證 以文理證 以句讀證 以地名設置先後證 以地名流變證 以時代先後證 以時代思想證 以時代之風尚證 以律曆證 以官制證 以禮制證 以漢人經學之師承家法證 以稱謂證 以聖賢之言行證 以僞書者之心理證 以情理證 以史實證 以徵引先聖時賢之説證 以窮源法證等三十四种例证 四库馆臣高度重視 尚书古文疏证 认为毛奇龄的 古文尚书冤词 不过就是强词夺理 但亦 终不能以强辞夺正理 则有据之言先立于不可败也 蒋善国以为 阎书初成四卷 毛奇龄作 冤辞 来驳它 阎氏见 冤辞 之後 又把 疏证 加以修改 又增加了四卷 共八卷 裏面凡有目无书的各条 可能是见了 冤辞 因证据不足删去的 蔣善國 尚书综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页286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商務印書館 1997 276頁 8 0 8 1 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尚書古文疏證 出版說明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商務印書館 1997 272頁 許華峰 论 尚书古文疏证 与 古文尚书冤词 尚书考异 的关系 一文提到 惠栋 古文尚书考 所引用阎若璩 尚书古文疏证 抄本中的资料 有七十余条已不见於今本 尚书古文疏证 中 但見於梅鷟的 尚书考异 当中 除非惠棟引錄了不實的材料 否則閻若璩必然看過 考異 這部書 甚至曾經大量引用 考異 的內容 这说明阎若璩曾暗袭梅鷟的 尚书考异 而不加注明 林庆彰主编 经学研究论丛 第一辑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尚書古文疏證 amp oldid 7297902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