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奥氏越南姬蛙

奥氏越南姬蛙(学名:Vietnamophryne orlovi),一种分布于越南高平省中国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的两栖动物,隶属于姬蛙科越南姬蛙属[2]模式产地为越南高平省 Phia Oac – Phia Den 国家公园。拉丁种加词源自俄罗斯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尼古拉·柳恰诺维奇·奥尔洛夫俄语Орлов, Николай Люцианович的姓氏[3]

奥氏越南姬蛙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两栖纲 Amphibia
目: 无尾目 Anura
科: 姬蛙科 Microhylidae
属: 越南姬蛙属 Vietnamophryne
种: 奥氏越南姬蛙 V. orlovi
二名法
Vietnamophryne orlovi
Poyarkov, Suwannapoom, Pawangkhanant, Aksornneam, Duong, Korost & Che,2018

鉴别特征 编辑

奥氏越南姬蛙体型小而肥硕;头长大于头宽;鼻相对较长,背视和侧视呈圆形;吻长大于眼径;眼中等大小,眼径/头体长(EL/SVL)为11.6%,鼻眼距(NEL)为头体长(SVL)的12.7%;鼓膜相对较小,圆形,与眼完全分离;指、趾端吸盘为圆形,在第1-4指、第1、2趾端不膨大,第3、4趾端微弱扩展;第1指发育良好,长度为第2指的一半,相对指序:Ⅰ<Ⅳ<Ⅱ<Ⅲ,相对趾序Ⅰ<Ⅱ<Ⅴ<Ⅲ<Ⅳ;趾和指的关节下瘤均不明显;无外跖突,内跖突小,圆形;腹面皮肤完全光滑,背部和侧面皮肤前部光滑,后部略粗糙,后肢背面和背部后部散布小而偏平的疣粒;背中脊肤棱明显,仅在背部和头部中线处可见;背部呈红棕色,后部疣粒白色;头部侧面深棕色,具白色斑点;腹部为柠檬黄色,具棕色暗纹。[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IUCN SSC Amphibian Specialist Group. Vietnamophryne orlov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1: e.T164451827A172650538. [2023-04-12]. 
  2. ^ 吴东益; 刘小龙; 刘春雨; 史兴惠; 杨泽鹏; 施德山; 袁智勇. 云南省两栖类新属纪录—越南姬蛙属[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2, 42 (4): 155–160 [2023-04-12]. doi:10.11929/j.swfu.202108048. 
  3. ^ 3.0 3.1 Poyarkov, Nikolay A.; Suwannapoom, Chatmongkon; Pawangkhanant, Parinya; Aksornneam, Akrachai; Duong, Tang Van; Korost, Dmitriy V.; Che, Jing. A new genus and three new species of miniaturized microhylid frogs from Indochina (Amphibia: Anura: Microhylidae: Asterophryinae). Zoological Research. 2018-05-18, 39 (3): 130–157 [2023-04-12]. doi:10.24272/j.issn.2095-8137.2018.019. (原始内容于2023-03-29). 

奥氏越南姬蛙, 学名, vietnamophryne, orlovi, 一种分布于越南高平省和中国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的两栖动物, 隶属于姬蛙科越南姬蛙属, 模式产地为越南高平省, phia, phia, 国家公园, 拉丁种加词源自俄罗斯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尼古拉, 柳恰诺维奇, 奥尔洛夫, 俄语, Орлов, Николай, Люцианович, 的姓氏, 保护状况数据缺乏, iucn,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两栖纲, amp. 奥氏越南姬蛙 学名 Vietnamophryne orlovi 一种分布于越南高平省和中国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的两栖动物 隶属于姬蛙科越南姬蛙属 2 模式产地为越南高平省 Phia Oac Phia Den 国家公园 拉丁种加词源自俄罗斯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尼古拉 柳恰诺维奇 奥尔洛夫 俄语 Orlov Nikolaj Lyucianovich 的姓氏 3 奥氏越南姬蛙保护状况数据缺乏 IUCN 3 1 1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 两栖纲 Amphibia目 无尾目 Anura科 姬蛙科 Microhylidae属 越南姬蛙属 Vietnamophryne种 奥氏越南姬蛙 V orlovi二名法Vietnamophryne orloviPoyarkov Suwannapoom Pawangkhanant Aksornneam Duong Korost amp Che 2018鉴别特征 编辑奥氏越南姬蛙体型小而肥硕 头长大于头宽 鼻相对较长 背视和侧视呈圆形 吻长大于眼径 眼中等大小 眼径 头体长 EL SVL 为11 6 鼻眼距 NEL 为头体长 SVL 的12 7 鼓膜相对较小 圆形 与眼完全分离 指 趾端吸盘为圆形 在第1 4指 第1 2趾端不膨大 第3 4趾端微弱扩展 第1指发育良好 长度为第2指的一半 相对指序 lt lt lt 相对趾序 lt lt lt lt 趾和指的关节下瘤均不明显 无外跖突 内跖突小 圆形 腹面皮肤完全光滑 背部和侧面皮肤前部光滑 后部略粗糙 后肢背面和背部后部散布小而偏平的疣粒 背中脊肤棱明显 仅在背部和头部中线处可见 背部呈红棕色 后部疣粒白色 头部侧面深棕色 具白色斑点 腹部为柠檬黄色 具棕色暗纹 3 参考文献 编辑 IUCN SSC Amphibian Specialist Group Vietnamophryne orlovi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1 e T164451827A172650538 2023 04 12 吴东益 刘小龙 刘春雨 史兴惠 杨泽鹏 施德山 袁智勇 云南省两栖类新属纪录 越南姬蛙属 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2022 42 4 155 160 2023 04 12 doi 10 11929 j swfu 202108048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 0 3 1 Poyarkov Nikolay A Suwannapoom Chatmongkon Pawangkhanant Parinya Aksornneam Akrachai Duong Tang Van Korost Dmitriy V Che Jing A new genus and three new species of miniaturized microhylid frogs from Indochina Amphibia Anura Microhylidae Asterophryinae Zoological Research 2018 05 18 39 3 130 157 2023 04 12 doi 10 24272 j issn 2095 8137 2018 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3 29 nbsp 这是一篇與两栖动物相關的小作品 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查论编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奥氏越南姬蛙 amp oldid 7819855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