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四大都督

四大都督是明朝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对四个人的合称,指的是该作品中先后担任东吴大都督的人物。而历史上这四人几乎没有担任过大都督一职,也不存在《演义》所述的严格的继承关系。

成員

參考

  • 大司馬假節領荊州牧 陸抗(226年 - 274年)

解說

周瑜(175年-210年),公瑾,人稱「周郎」,[1]揚州廬江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東漢末年名將,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指揮的赤壁之戰,是中國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直接決定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立。戰後兩年,他即病逝,年僅三十六歲。

魯肅(172年-217年),子敬,徐州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省定遠縣)人,東漢末年東吳著名的戰略家、政治家外交家,為東吳策劃天下大勢,在周瑜去世後接掌前線軍事,力主與劉備勢力聯合對抗曹操,逝世時年僅四十五歲。

呂蒙(178年-220年),子明,豫州汝南郡富陂(今安徽阜南東南)人,東漢末年名將。由於為虎威將軍,故亦稱呂虎威[2]呂蒙出身貧苦,少年時未曾受教育,其姊夫鄧當孫策部下。呂蒙後來受到孫策的賞識,從而踏上軍人路途。呂蒙一方面屢立戰功,另一方面在壯年時受到主公孫權啟發,努力修習經典,遍讀群書,逐漸蛻變成一位具戰略眼光、智勇雙全的將領。後來呂蒙更繼任魯肅成為南郡太守,為孫吳勢力擔任前線軍督。其最重大的功績是以「白衣渡江」的計策偷襲荊州,擊敗關羽。呂蒙卻在不久後病逝,年僅四十一歲。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3]),本名陸議伯言,揚州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是三國時代吳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負責統領吳國軍事和政治多年,並同時掌管民事,輔佐太子等。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逝世時六十二歲。

出处

四人并提的说法第一次出现于陆机的《辩亡论》,称四人既是君王心腹又是国家栋梁。陈寿的《三国志》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和对国家的不同作用,将周瑜、鲁肃、吕蒙合为一卷(《吳志九》),陆逊单独一卷(《吳志十三》,附錄次子陸抗)。在《三国演义》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先后被拜为吴国大都督,因此也产生了将四人称呼为四大都督的说法。

洪迈延伸涵义,认为他们彼此之间曾经互相推荐,更受到了孙权的推心置腹,得以在吴的政权上发挥主要作用,所以实际上四人是递相传授的关系。

争议

历史上仅有鲁肃是由周瑜推荐成为继承人的。吕蒙和陆逊皆由孙权本人親自提拔。另外吕蒙去世前后的同时期陆逊已经升任镇西将军,而吕蒙尚为杂号将军,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后继关系。

合称四人为“都督”或“大都督”的说法本身就有误,正史中该四人中也仅有陆逊确实获封大都督一职。而且大都督仅为临时性职务,如陆逊在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两次被任命为大都督。另外东吴有无数位都督,比如孙皎就曾与吕蒙分任左右部大都督,后来还有全琮施绩担任过大都督,周瑜等反而并没当过大都督。

《三国演义》中,鲁肃也并未明提被授予都督一职,只说在周瑜死后鲁肃继承了他的地位。

參見

江表之虎臣

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

出處:陳壽撰寫三國志時,將以上十二人合為一傳,並稱之為“江表之虎臣”。

參考

  1. ^ 《三國志》:「瑜長壯有姿貌」,可見周瑜是美男子,但是「美周郎」一詞從未出現在正史《三國志》或小說《三國演義》中,二書只有曾稱其「周郎」,「美周郎」應是後人自創。有日本人認為來自日本文學著作,如《吉川英治三國志》,見《三國志人物事典》,小出文彥著、蘇竑嶂譯,目次、第2章吳,第133頁,譯注:「美周郎」
  2. ^ 裴松之注《三國志·呂蒙傳》引《吳書》載虞翻游說士仁的書信中提到:「將軍不先見時,時至又不應之,獨守縈帶之城而不降,死戰則毀宗滅祀,為天下譏笑。呂虎威欲徑到南郡,斷絕陸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將軍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則失義,竊為將軍不安,幸熟思焉。」
  3. ^ 陸雲《吳故丞相陸公誄》:「惟赤烏八年二月,粵乙卯……陸公(陸遜)薨。」赤烏八年二月乙卯日為西曆245年3月19日。

四大都督, 是明朝小说, 三国演义, 中的对四个人的合称, 指的是该作品中先后担任东吴大都督的人物, 而历史上这四人几乎没有担任过大都督一职, 也不存在, 演义, 所述的严格的继承关系, 目录, 成員, 參考, 解說, 出处, 争议, 參見, 江表之虎臣, 參考成員, 编辑漢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周瑜, 175年, 210年, 漢橫江將軍贊軍校尉領漢昌太守, 魯肅, 172年, 217年, 漢虎威將軍領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呂蒙, 178年, 220年, 吳丞相右都護使持節領荊州牧封江陵侯, 陸遜, 183年, 245. 四大都督是明朝小说 三国演义 中的对四个人的合称 指的是该作品中先后担任东吴大都督的人物 而历史上这四人几乎没有担任过大都督一职 也不存在 演义 所述的严格的继承关系 目录 1 成員 1 1 參考 2 解說 3 出处 4 争议 5 參見 5 1 江表之虎臣 6 參考成員 编辑漢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周瑜 175年 210年 漢橫江將軍贊軍校尉領漢昌太守 魯肅 172年 217年 漢虎威將軍領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呂蒙 178年 220年 吳丞相右都護使持節領荊州牧封江陵侯 陸遜 183年 245年 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參考 编辑 大司馬假節領荊州牧 陸抗 226年 274年 解說 编辑周瑜 175年 210年 字公瑾 人稱 周郎 1 揚州廬江舒縣 今安徽省舒城縣 人 東漢末年名將 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他指揮的赤壁之戰 是中國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 直接決定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立 戰後兩年 他即病逝 年僅三十六歲 魯肅 172年 217年 字子敬 徐州臨淮郡東城縣 今安徽省定遠縣 人 東漢末年東吳著名的戰略家 政治家 外交家 為東吳策劃天下大勢 在周瑜去世後接掌前線軍事 力主與劉備勢力聯合對抗曹操 逝世時年僅四十五歲 呂蒙 178年 220年 字子明 豫州汝南郡富陂 今安徽阜南東南 人 東漢末年名將 由於為虎威將軍 故亦稱呂虎威 2 呂蒙出身貧苦 少年時未曾受教育 其姊夫鄧當是孫策部下 呂蒙後來受到孫策的賞識 從而踏上軍人路途 呂蒙一方面屢立戰功 另一方面在壯年時受到主公孫權啟發 努力修習經典 遍讀群書 逐漸蛻變成一位具戰略眼光 智勇雙全的將領 後來呂蒙更繼任魯肅成為南郡太守 為孫吳勢力擔任前線軍督 其最重大的功績是以 白衣渡江 的計策偷襲荊州 擊敗關羽 呂蒙卻在不久後病逝 年僅四十一歲 陸遜 183年 245年3月19日 3 本名陸議 字伯言 揚州吳郡吳縣 今江蘇省蘇州市 人 是三國時代吳國著名的軍事家 政治家 負責統領吳國軍事和政治多年 並同時掌管民事 輔佐太子等 歷任吳國大都督 上大將軍 丞相 逝世時六十二歲 出处 编辑四人并提的说法第一次出现于陆机的 辩亡论 称四人既是君王心腹又是国家栋梁 陈寿的 三国志 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和对国家的不同作用 将周瑜 鲁肃 吕蒙合为一卷 吳志九 陆逊单独一卷 吳志十三 附錄次子陸抗 在 三国演义 中 周瑜 鲁肃 吕蒙 陆逊先后被拜为吴国大都督 因此也产生了将四人称呼为四大都督的说法 洪迈延伸涵义 认为他们彼此之间曾经互相推荐 更受到了孙权的推心置腹 得以在吴的政权上发挥主要作用 所以实际上四人是递相传授的关系 争议 编辑历史上仅有鲁肃是由周瑜推荐成为继承人的 吕蒙和陆逊皆由孙权本人親自提拔 另外吕蒙去世前后的同时期陆逊已经升任镇西将军 而吕蒙尚为杂号将军 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后继关系 合称四人为 都督 或 大都督 的说法本身就有误 正史中该四人中也仅有陆逊确实获封大都督一职 而且大都督仅为临时性职务 如陆逊在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两次被任命为大都督 另外东吴有无数位都督 比如孙皎就曾与吕蒙分任左右部大都督 后来还有全琮 施绩担任过大都督 周瑜等反而并没当过大都督 三国演义 中 鲁肃也并未明提被授予都督一职 只说在周瑜死后鲁肃继承了他的地位 參見 编辑江表之虎臣 编辑 程普 黃蓋 韓當 蔣欽 周泰 陳武 董襲 甘寧 凌統 徐盛 潘璋 丁奉 出處 陳壽撰寫三國志時 將以上十二人合為一傳 並稱之為 江表之虎臣 參考 编辑 三國志 瑜長壯有姿貌 可見周瑜是美男子 但是 美周郎 一詞從未出現在正史 三國志 或小說 三國演義 中 二書只有曾稱其 周郎 美周郎 應是後人自創 有日本人認為來自日本文學著作 如 吉川英治三國志 見 三國志人物事典 小出文彥著 蘇竑嶂譯 目次 第2章吳 第133頁 譯注 美周郎 裴松之注 三國志 呂蒙傳 引 吳書 載虞翻游說士仁的書信中提到 將軍不先見時 時至又不應之 獨守縈帶之城而不降 死戰則毀宗滅祀 為天下譏笑 呂虎威欲徑到南郡 斷絕陸道 生路一塞 案其地形 將軍為在箕舌上耳 奔走不得免 降則失義 竊為將軍不安 幸熟思焉 陸雲 吳故丞相陸公誄 惟赤烏八年二月 粵乙卯 陸公 陸遜 薨 赤烏八年二月乙卯日為西曆245年3月19日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四大都督 amp oldid 73080701,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