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叶企孙

葉企蓀(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13日),也作叶企孫,名鸿眷企荪以字行,男,汉族江蘇省上海縣人,中国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央研究院院士[1][2][3]

葉企蓀
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物理教育家
个人资料
性别
企荪
出生叶鸿眷
(1898-07-16)1898年7月16日
 大清江苏省松江府上海縣唐家弄
逝世1977年1月13日(1977歲—01—13)(78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籍贯上海縣
学历
经历

生平 编辑

早年及留学生涯 编辑

叶鸿眷1898年7月16日生于上海縣唐家弄一書香門第。曾祖蔼臣公在清朝道光年间当过官,晚年在家研究礼学,参与编纂《同治上海县志》;祖父叶佳镇曾获得国子监簿街封赏,官至五品;父亲叶景澐是1894年甲午江南乡试第15名举人,曾任敬业学堂校长、清华学堂国文教员、上海教育会会长等职务,参与编纂上海县志。

1907年,叶鸿眷到父亲主持的上海敬业学堂读书。1911年初,清政府将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叶鸿眷报考清华学堂获得录取,成为清华学堂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1911年10月因武昌起义爆发,清华学堂停课,叶鸿眷转读江南制造局兵工中学。1913年夏清华学堂在上海恢复招生。叶鸿眷改名叶企孙,再次报考并被录取。

1918年6月毕业于清华学校毕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1920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叶企孙入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诺贝尔奖得主、高压物理创始人珀西·布里奇曼。 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叶企孙主要完成了两件工作。第一件是,在哈佛教授威廉·杜安指导下,叶企孙与H. Palmer合作用X射线测定普朗克常数,于1921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A re-measurement of the Radiation constant, h, by means of X-Rays"(《用X射线法重新测量辐射常数h》)[4],其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2位[a]。 第二件工作在导师珀西·布里奇曼指导下,开展测量流体静压力对铁磁材料磁化率的影响的研究,工作于1923年完成,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于1925年发表[b][5]。 此两件工作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并非独立完成。

1923年6月,叶企孙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0月到欧洲旅游,1924年3月回到上海[6]

抗战前的发展 编辑

1924年4月叶企孙获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其间经东大化学系教授任鸿隽介绍加入中国科学社,担任《科学》杂志编辑。

1925年清华学校创立大学部,他应聘物理学副教授,把刚从东南大学毕业的赵忠尧施汝为带到清华担任助教。1926年清华学校大学部调整,开设学系。叶升为正教授并继梅贻琦担任物理系主任。1929年清华大学理学院成立,出任理学院院长,被推举为决定学校重大政策的7位评议员之一,此后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核心领导人物之一。

叶企孙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有工人负责饮食。清华的几个单身教授也前往一同吃饭,并趁吃饭之机商议校政,策划教育改革。这样的一个“少壮派”教授群清华校史称之为“北园7号饭团”。

1926年到1937年间,叶企孙先后聘请熊庆来吴有训萨本栋张子高黄子卿周培源赵忠尧任之恭等著名教授到清华任教[6]。以吴有训为例,吴曾经协助导师阿瑟·康普顿验证康普顿效应,1931年叶企孙在德国,通过赵忠尧的介绍,聘请到哈勒大学(University of Halle-Wittenberg)进行研究工作。他随叶企孙到清华制造仪器设备,直至抗战开始才转至协和医学院工作。吴有训回国后一年多时间内曾转任多家大学老师,叶企孙以比自己的薪水还高的薪水将他聘请过来。另仅有初中文凭,由熊庆来提携的华罗庚,也是在叶企孙的支持下进入清华,从助理员做起担任教职,后更被叶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7]

抗日战争至中共建国前 编辑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企孙本来负责协助清华资产转移至西南联大,但由于日军迅速占领了北平,他只好跟学生熊大缜逃到天津租界,协助学校人员转移到重庆。

熊大缜是叶企孙的得意学生,叶原来打算保送他到德国留学,但他一心想到由共军方面吕正操领导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参与抗日。在叶的支持下,熊大缜前往战区担任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并吸收了一批支持抗日的清华学生。他们利用专业知识为根据地制造烈性炸药、地雷、雷管,熊又利用自己的关系及叶企孙的支持购得无线电等军需品,大大缓解了当时共军缺乏弹药支持的困局。但在国共两党的冲突中,熊大缜因失言被诬陷为“钻入革命队伍中的特务”,由晋察冀军区“锄奸队”(軍區時任政治部主任舒同。)秘密逮捕并由康生指揮处决,由于当时子弹奇缺,被用石头砸死。[8]

叶企孙到达后方后出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

1946年,中华民国选拔优秀学生到美国深造,在叶企孙的支持下,西南联大理学院的名额分配给本科尚未毕业的李政道[9]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0]

1949年后至文革前 编辑

1949年春,解放军和平入城,叶企孙出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叶企孙被调入北京大学,搬出清华北园7号,入住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镜春院。[6]

他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几次出任副理事长、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他也数次为熊大缜案提议平反,有人认为这实际上导致其在文革中受到迫害。[11]

文革至逝世 编辑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吕正操受到政治迫害。打击者提出当年的熊案,而作为熊大缜导师的叶企孙,在连国民党党员都不是的情况下,被诬蔑为国民党CC系(中统)在清华的核心人物。1967年6月,叶企孙作为“反革命分子”被北大红卫兵揪斗、关押、停发工资,并送往“黑帮劳改队”。叶曾一度精神失常,产生幻听。1968年4月,中央军委办公厅正式对叶发出逮捕令,连续八次对其进行审讯,迫其多次书写“笔供”,他只是回答“据吾推测……是因为吾对于各门科学略知门径,且对于学者间的纠纷尚能公平处理,使能各展所长。”。1969年11月,因为缺乏实质证据,叶被释放回到北大居住,但仍以“中统特务嫌疑”受隔离审查。[12]

政府发给叶企孙每月50元生活费。这时他两脚肿胀,前列腺肥大,小便失禁,身体弯成90度[12]。1972年5月,北京大学对他作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6月恢复其教授待遇,也恢复了每月350元的工资,在北大中关村园给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12]。 有一次,叶企孙在马路上遇上钱三强,钱过来打招呼,叶马上叫他离开,以免影响到他。

赵元任任之恭林家翘、戴振铎、杨振宁等人回国时提出要探望叶企孙,均被政府拒绝。1975年隔离审查解除,1976年春节陈岱孙吴有训王竹溪钱伟长等人方有机会探访他。[11]

1977年1月10日,叶企孙侄子叶铭汉交工资给叔父,发觉他病情恶化。第二天叶企孙被送往北大医院,又立即转送北医三院。1977年1月13日21时30分,叶企孙去世。[12]后葬于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

身后 编辑

1977年1月19日,叶企孙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约200人受到邀请到会。悼词对他解放前50年只字未提,在学术贡献方面只提及他做过有益工作。[12]

他的侄子叶铭汉为给叔父平反,曾给北京大学、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北京市委反映情况,均未获得答复。[12]

1986年8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发出《关于熊大缜问题的平反决定》,认定熊大缜案为冤案,并称“叶企孙是无党派人士,爱国的进步学者……”。清华校友写信给吕正操将军,要求为叶企孙平反。1987年,叶企孙的平反文件正式公布。1987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深切怀念叶企孙教授》。[6][11]

1990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校友在清华设立“叶企孙奖”。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提议为叶企孙建立铜像,1995年叶企孙铜像落成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铜像安放在清华新区第三教室楼。

2000年,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设立了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叶企荪)、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学奖;其中,叶企孙物理奖授予凝聚态物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2003年9月15日,五位物理大师的铜像在北京大学落成。这五位大师分别是饶毓泰、叶企孙、周培源吴大猷王竹溪

2010年12月7日,纪念叶企孙的同名话剧《叶企孙》在清华大学首演。[13]

人才培养 编辑

叶企孙被称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对中国物理学研究、理科研究、教育事业乃至世界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杨振宁李政道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王大珩朱光亚周光召邓稼先陈省身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华罗庚曾受到他的提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半数以上曾是他的学生,因而有人称他“大师的大师”。

注释 编辑

  1. ^ 叶企孙是第三作者,实验方案、原理等均是杜安教授制订,其中实验原理就是杜安-亨特定律。Palmer和叶企孙并无学术思想体现于此篇文章中,他俩只是做實驗的博士生。
  2. ^ 1923年该论文稿完成后叶企孙离开美国,布里奇曼为了确认几处文字上的改动,花了很长时间才与他取得联系。所以最终发表日期在两年之后。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叶企孙. [2007-02-11]. (原始内容于2006-09-03). 
  2. ^ 李政道:纪念叶企孙老师. [2016-08-13]. (原始内容于2016-09-20). 
  3. ^ 叶企孙:大师的大师. [2011-03-02]. (原始内容于2011-05-22). 
  4. ^ Duane W, Palmer H H, Yeh Chi-Sun. A Remeasurement of the Radiation Constant, h, by Means of X-Ray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21, 7 (8): 237-242. doi:10.1073/pnas.7.8.237. 
  5. ^ Yeh Chi-Sun. The Effect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the Magnetic Permeability of Iron, Cobalt, and Nickel.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925, 60 (12): 503-533. doi:10.2307/25130076. 
  6. ^ 6.0 6.1 6.2 6.3 虞昊、黄延复 著:《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7. ^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力排众议提携初中学历华罗庚 (2). [2011-03-01]. (原始内容于2012-10-24). 
  8. ^ 胡显中 (编). 《精英是怎样毁灭的:1949年以来各界精英死难实录》. 五七学社出版公司. 2018年3月18日: 第87页 [2023年6月16日]. (原始内容于2023年6月16日). 
  9. ^ 邢军纪 著:《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
  10. ^ 葉企孫 逝世院士一覽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研究院
  11. ^ 11.0 11.1 11.2 叶企孙:炼狱岁月中的哲人襟怀. [2011-03-02]. (原始内容于2005-03-11).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 [2011-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2). 
  13. ^ 话剧《叶企孙》首演在即. [2011-02-28]. (原始内容于2021-05-08). 

延伸阅读 编辑

  • 虞昊、黄延复 著:《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ISBN 7309026489
  • 邢军纪 著:《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 ISBN 978-7-5302-0981-3

外部链接 编辑

  • 柴静: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柴静:关于叶企孙的几点回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任:
翁文灏
(校务代理)
国立清华大学校务代理
1931年9月 - 1931年12月
繼任:
梅贻琦
(校长)
前任:
冯友兰
(临时主席)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1949年5月 - 1952年6月
繼任:
刘仙洲
(院系调整筹委会主任委员)

叶企孙, 葉企蓀, 1898年7月16日, 1977年1月13日, 也作叶企孫, 名鸿眷, 字企荪, 以字行, 汉族, 江蘇省上海縣人, 中国物理学家, 物理教育家,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央研究院院士, 葉企蓀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 物理教育家个人资料性别男字企荪出生叶鸿眷, 1898, 1898年7月16日, 大清江苏省松江府上海縣唐家弄逝世1977年1月13日, 1977歲, 78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籍贯上海縣学历, 國立清華學校高等科畢業, 1918年, 美國芝加哥大學物. 葉企蓀 1898年7月16日 1977年1月13日 也作叶企孫 名鸿眷 字企荪 以字行 男 汉族 江蘇省上海縣人 中国物理学家 物理教育家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央研究院院士 1 2 3 葉企蓀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 物理教育家个人资料性别男字企荪出生叶鸿眷 1898 07 16 1898年7月16日 大清江苏省松江府上海縣唐家弄逝世1977年1月13日 1977歲 01 13 78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籍贯上海縣学历 國立清華學校高等科畢業 1918年 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畢業 1920年6月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碩士 1921年 美國哈佛大學哲學博士 1923年6月 经历 科學雜誌 編輯 1924年 中國天文學會理事 1933年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評議會議員1935年6月 中國科學社理事 1924年 國立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 1929年 1937年2月 中央研究院總幹事 1941年1月 1943年9月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理學院院長 1945年8月 大學醫藥補助委員會主席 1945年11月7日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代理常務委員 大學圖書遷運委員會委員 1946年3月 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長 1946年 國立北平研究院學術會議會員 1948年 中央研究院 第一屆 院士 1948年4月 中央研究院第三屆評議會評議員 1948年9月23日 國立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 1949年1月 中華全國科學界代表會議籌備委員會委員 1949年6月 中華全國教育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委員會委員 1949年6月 中華全國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常務委員 1950年8月 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 1950年8月 國立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 1952年 1977年1月13日 國立北京大學金屬物理及磁學教研室主任 1952年 1977年1月13日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海市代表 1954年8月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54年 1977年1月13日 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化學學部委員 1955年4月 應用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 近代物理學研究所學術委員 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副主任委員 1957年 1977年1月13日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研究員 1957年 1977年1月13日 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海市代表 1959年3月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海市代表 1964年9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委員 1958年9月 中央研究院院士 數理科學組 1948年第1屆 目录 1 生平 1 1 早年及留学生涯 1 2 抗战前的发展 1 3 抗日战争至中共建国前 1 4 1949年后至文革前 1 5 文革至逝世 2 身后 3 人才培养 4 注释 5 参考文献 6 延伸阅读 7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早年及留学生涯 编辑 叶鸿眷1898年7月16日生于上海縣唐家弄一書香門第 曾祖蔼臣公在清朝道光年间当过官 晚年在家研究礼学 参与编纂 同治上海县志 祖父叶佳镇曾获得国子监簿街封赏 官至五品 父亲叶景澐是1894年甲午江南乡试第15名举人 曾任敬业学堂校长 清华学堂国文教员 上海教育会会长等职务 参与编纂上海县志 1907年 叶鸿眷到父亲主持的上海敬业学堂读书 1911年初 清政府将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 叶鸿眷报考清华学堂获得录取 成为清华学堂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 1911年10月因武昌起义爆发 清华学堂停课 叶鸿眷转读江南制造局兵工中学 1913年夏清华学堂在上海恢复招生 叶鸿眷改名叶企孙 再次报考并被录取 1918年6月毕业于清华学校毕业 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 1920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 同年9月叶企孙入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 导师是诺贝尔奖得主 高压物理创始人珀西 布里奇曼 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 叶企孙主要完成了两件工作 第一件是 在哈佛教授威廉 杜安指导下 叶企孙与H Palmer合作用X射线测定普朗克常数 于1921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 A re measurement of the Radiation constant h by means of X Rays 用X射线法重新测量辐射常数h 4 其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2位 a 第二件工作在导师珀西 布里奇曼指导下 开展测量流体静压力对铁磁材料磁化率的影响的研究 工作于1923年完成 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于1925年发表 b 5 此两件工作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并非独立完成 1923年6月 叶企孙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0月到欧洲旅游 1924年3月回到上海 6 抗战前的发展 编辑 1924年4月叶企孙获任国立东南大学 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 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 物理系副教授 其间经东大化学系教授任鸿隽介绍加入中国科学社 担任 科学 杂志编辑 1925年清华学校创立大学部 他应聘物理学副教授 把刚从东南大学毕业的赵忠尧 施汝为带到清华担任助教 1926年清华学校大学部调整 开设学系 叶升为正教授并继梅贻琦担任物理系主任 1929年清华大学理学院成立 出任理学院院长 被推举为决定学校重大政策的7位评议员之一 此后一直是清华大学的核心领导人物之一 叶企孙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 有工人负责饮食 清华的几个单身教授也前往一同吃饭 并趁吃饭之机商议校政 策划教育改革 这样的一个 少壮派 教授群清华校史称之为 北园7号饭团 1926年到1937年间 叶企孙先后聘请熊庆来 吴有训 萨本栋 张子高 黄子卿 周培源 赵忠尧 任之恭等著名教授到清华任教 6 以吴有训为例 吴曾经协助导师阿瑟 康普顿验证康普顿效应 1931年叶企孙在德国 通过赵忠尧的介绍 聘请到哈勒大学 University of Halle Wittenberg 进行研究工作 他随叶企孙到清华制造仪器设备 直至抗战开始才转至协和医学院工作 吴有训回国后一年多时间内曾转任多家大学老师 叶企孙以比自己的薪水还高的薪水将他聘请过来 另仅有初中文凭 由熊庆来提携的华罗庚 也是在叶企孙的支持下进入清华 从助理员做起担任教职 后更被叶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7 抗日战争至中共建国前 编辑 抗日战争爆发后 叶企孙本来负责协助清华资产转移至西南联大 但由于日军迅速占领了北平 他只好跟学生熊大缜逃到天津租界 协助学校人员转移到重庆 熊大缜是叶企孙的得意学生 叶原来打算保送他到德国留学 但他一心想到由共军方面吕正操领导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参与抗日 在叶的支持下 熊大缜前往战区担任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 并吸收了一批支持抗日的清华学生 他们利用专业知识为根据地制造烈性炸药 地雷 雷管 熊又利用自己的关系及叶企孙的支持购得无线电等军需品 大大缓解了当时共军缺乏弹药支持的困局 但在国共两党的冲突中 熊大缜因失言被诬陷为 钻入革命队伍中的特务 由晋察冀军区 锄奸队 軍區時任政治部主任舒同 秘密逮捕并由康生指揮处决 由于当时子弹奇缺 被用石头砸死 8 叶企孙到达后方后出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 1946年 中华民国选拔优秀学生到美国深造 在叶企孙的支持下 西南联大理学院的名额分配给本科尚未毕业的李政道 9 1948年 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10 1949年后至文革前 编辑 1949年春 解放军和平入城 叶企孙出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叶企孙被调入北京大学 搬出清华北园7号 入住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镜春院 6 他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几次出任副理事长 理事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 他也数次为熊大缜案提议平反 有人认为这实际上导致其在文革中受到迫害 11 文革至逝世 编辑 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 吕正操受到政治迫害 打击者提出当年的熊案 而作为熊大缜导师的叶企孙 在连国民党党员都不是的情况下 被诬蔑为国民党CC系 中统 在清华的核心人物 1967年6月 叶企孙作为 反革命分子 被北大红卫兵揪斗 关押 停发工资 并送往 黑帮劳改队 叶曾一度精神失常 产生幻听 1968年4月 中央军委办公厅正式对叶发出逮捕令 连续八次对其进行审讯 迫其多次书写 笔供 他只是回答 据吾推测 是因为吾对于各门科学略知门径 且对于学者间的纠纷尚能公平处理 使能各展所长 1969年11月 因为缺乏实质证据 叶被释放回到北大居住 但仍以 中统特务嫌疑 受隔离审查 12 政府发给叶企孙每月50元生活费 这时他两脚肿胀 前列腺肥大 小便失禁 身体弯成90度 12 1972年5月 北京大学对他作出 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 的结论 6月恢复其教授待遇 也恢复了每月350元的工资 在北大中关村园给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 12 有一次 叶企孙在马路上遇上钱三强 钱过来打招呼 叶马上叫他离开 以免影响到他 赵元任 任之恭 林家翘 戴振铎 杨振宁等人回国时提出要探望叶企孙 均被政府拒绝 1975年隔离审查解除 1976年春节陈岱孙 吴有训 王竹溪 钱伟长等人方有机会探访他 11 1977年1月10日 叶企孙侄子叶铭汉交工资给叔父 发觉他病情恶化 第二天叶企孙被送往北大医院 又立即转送北医三院 1977年1月13日21时30分 叶企孙去世 12 后葬于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 身后 编辑1977年1月19日 叶企孙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约200人受到邀请到会 悼词对他解放前50年只字未提 在学术贡献方面只提及他做过有益工作 12 他的侄子叶铭汉为给叔父平反 曾给北京大学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北京市委反映情况 均未获得答复 12 1986年8月20日 中共河北省委发出 关于熊大缜问题的平反决定 认定熊大缜案为冤案 并称 叶企孙是无党派人士 爱国的进步学者 清华校友写信给吕正操将军 要求为叶企孙平反 1987年 叶企孙的平反文件正式公布 1987年2月26日 人民日报 发表文章 深切怀念叶企孙教授 6 11 1990年 清华大学物理系校友在清华设立 叶企孙奖 1992年 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提议为叶企孙建立铜像 1995年叶企孙铜像落成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铜像安放在清华新区第三教室楼 2000年 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胡刚复等五位物理学界前辈 设立了胡刚复 饶毓泰 叶企孙 叶企荪 吴有训 王淦昌物理学奖 其中 叶企孙物理奖授予凝聚态物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家 2003年9月15日 五位物理大师的铜像在北京大学落成 这五位大师分别是饶毓泰 叶企孙 周培源 吴大猷和王竹溪 2010年12月7日 纪念叶企孙的同名话剧 叶企孙 在清华大学首演 13 人才培养 编辑叶企孙被称为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物理学界最早的组织者之一 对中国物理学研究 理科研究 教育事业乃至世界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振宁 李政道 王淦昌 钱伟长 钱三强 王大珩 朱光亚 周光召 邓稼先 陈省身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 华罗庚曾受到他的提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23位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得者中 有半数以上曾是他的学生 因而有人称他 大师的大师 注释 编辑 叶企孙是第三作者 实验方案 原理等均是杜安教授制订 其中实验原理就是杜安 亨特定律 Palmer和叶企孙并无学术思想体现于此篇文章中 他俩只是做實驗的博士生 1923年该论文稿完成后叶企孙离开美国 布里奇曼为了确认几处文字上的改动 花了很长时间才与他取得联系 所以最终发表日期在两年之后 参考文献 编辑 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叶企孙 2007 02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03 李政道 纪念叶企孙老师 2016 08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9 20 叶企孙 大师的大师 2011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5 22 Duane W Palmer H H Yeh Chi Sun A Remeasurement of the Radiation Constant h by Means of X Ray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21 7 8 237 242 doi 10 1073 pnas 7 8 237 Yeh Chi Sun The Effect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the Magnetic Permeability of Iron Cobalt and Nickel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1925 60 12 503 533 doi 10 2307 25130076 6 0 6 1 6 2 6 3 虞昊 黄延复 著 中国科技的基石 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 力排众议提携初中学历华罗庚 2 2011 03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24 胡显中 编 精英是怎样毁灭的 1949年以来各界精英死难实录 五七学社出版公司 2018年3月18日 第87页 2023年6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6月16日 邢军纪 著 最后的大师 叶企孙和他的时代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年7月 葉企孫 逝世院士一覽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研究院 11 0 11 1 11 2 叶企孙 炼狱岁月中的哲人襟怀 2011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 03 11 12 0 12 1 12 2 12 3 12 4 12 5 叶企孙 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2011 03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02 话剧 叶企孙 首演在即 2011 0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5 08 延伸阅读 编辑虞昊 黄延复 著 中国科技的基石 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 ISBN 7309026489 邢军纪 著 最后的大师 叶企孙和他的时代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年7月 ISBN 978 7 5302 0981 3外部链接 编辑柴静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柴静 关于叶企孙的几点回应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任 翁文灏 校务代理 国立清华大学校务代理1931年9月 1931年12月 繼任 梅贻琦 校长 前任 冯友兰 临时主席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49年5月 1952年6月 繼任 刘仙洲 院系调整筹委会主任委员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叶企孙 amp oldid 7803912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