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立窩尼亞戰爭

立窩尼亞戰爭是1558年至1583年間為爭奪古立窩尼亞(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控制權而引發的戰爭,由沙俄對抗由丹麥-挪威瑞典帝國以及波蘭-立陶宛所組成的聯軍。1558年至1578年戰爭初期,俄羅斯先後在多爾帕特(塔爾圖)和納爾瓦取得勝利,擊潰古立窩尼亞聯邦,成功佔領立窩尼亞地區。立窩尼亞邦联的瓦解,迫使波蘭-立陶宛投入與俄戰爭。瑞典和丹麥隨後於1559年至1561年間介入;前者建立愛沙尼亞大公國以抵抗俄羅斯的頻繁入侵,後者則控制薩雷馬-維克主教轄區,由荷爾斯泰因的馬格努斯負責統治。馬格努斯一開始投敵伊凡四世,建立立窩尼亞大公國和後來的立窩尼亞王國,隨後又叛變、改效波蘭-立陶宛一方。戰爭帶來的動盪,伴隨著伊凡四世特轄軍的恐怖統治,同時俄國和波蘭-立陶宛又受到來自南方韃靼人的威脅,此時期的世局可說是紛亂不已。

立窩尼亞戰爭

《納爾瓦1558年俄國圍城》,鮑里斯·寇里柯夫,1836年。
日期1558年至1583年
地点
结果 丹麥-挪威瑞典波蘭-立陶宛聯軍勝利
领土变更 愛沙尼亞割讓予瑞典;立窩尼亞、庫爾蘭和瑟米利亞割讓予波蘭-立陶宛;萨雷马岛割讓予丹麥-挪威
参战方
立窩尼亞聯邦
波蘭立陶宛聯邦
丹麥-挪威
瑞典帝國
哥薩克酋長國
外西凡尼亞公國
俄羅斯沙皇國
立窩尼亞王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齐格蒙特·奥古斯特
斯特凡·巴托里
格特哈德·克特勒
弗雷德里克二世
埃里克十四世
约翰三世
伊凡四世
立窩尼亞的馬格努斯

斯特凡·巴托里在當選波蘭國王和立陶宛大公後,在1578年至1581年間率軍反攻,包括瑞典、波蘭、立陶宛在溫登戰役的聯手侵略,一連數場勝利,終於逆轉了戰爭的情勢。於是一場長期戰役在俄國腹地展開,繼以嚴峻而漫長的普斯科夫圍城戰。1582年,俄國在戰勢失利的情況下被迫與波蘭媾和,雙方簽訂停戰協定,俄國割讓立窩尼亞和波洛茨克的所有領土予波蘭-立陶宛。翌年俄國再與瑞典簽訂普柳薩停戰協定,立窩尼亞北部及幾乎所有英格里亞的土地皆歸瑞典,瑞典並可保有愛沙尼亞大公國。俄國在立窩尼亞戰爭由於自視國力強盛,四面樹敵、多方作戰,加上國家內部矛盾,導致最後一無所獲,以徹底失敗終結;1584年隨著伊凡四世駕崩,俄國更日漸遠離西歐的政局和影響力[1]

序幕 编辑

立窩尼亞戰爭爆發前夕,立窩尼亞因內部鬥爭國力衰敗,對外既無強大國防、也沒有外援,四周又被遵循領土擴張政策的帝國環繞。歷史學家羅伯特·弗拉斯特曾如此描述這個動盪波動的區域:「立窩尼亞因國內爭鬥耗損國力,同時又受鄰國政治謀略的威脅;它沒有任何抵抗侵襲的能力[2]。」又,如歷史學家羅伯特·尼斯貝特·貝恩所寫:「原為蠻族勢力範圍之間一個堅實、自給自足、不可征服的軍事殖民地,但隨著騎士團……衰敗而陷入混亂,引起波羅的海三大強權覬覦,而奪取波羅的海統治權的第一步就是控制立窩尼亞[3]。」 16世纪50年代的立窝尼亚政局动荡。里加大主教威廉·冯·布兰登堡和骑士团首领亨利·冯·盖伦(Heinrich von Galen)在外交方面有着不同的主张。前者亲波兰;而后者倾向于与俄和解。1556年,骑士团新首领威廉·冯·符尔斯腾堡(Wilhelm von Fürstenburg)将大主教囚禁[4]

立窝尼亚内政因波兰的卷入而扩大化。大主教的背后是波兰国王、立陶宛大公齐格蒙特二世,后者于1557年9月率军威胁立窝尼亚,迫使骑士团签订《博兹沃尔条约英语Treaty of Pozvol》,大主教获释,同时立窝尼亚和波兰—立陶宛形成了联盟。然而,立窝尼亚和俄国曾约定前者不可与波兰或瑞典签订军事协定。这让伊凡雷帝找到了出兵立窝尼亚的口实。正好在1557年,瑞典与俄国战争结束,伊凡腾出精力,遂于1558年1月以四万大军侵入立窝尼亚。

战争的扩大 编辑

伊凡的进攻使立窝尼亚各势力向附近的国家求援,包括瑞典、波兰—立陶宛、丹麦。 1559年上台的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需要安抚他的弟弟、荷尔斯坦因公爵马格努斯,同时急于在波罗的海东岸建立对抗瑞典的基地,接受了立窝尼亚骑士团的领土馈赠[5]。1560年4月,马格努斯在立窝尼亚登陆。但是丹麦在立窝尼亚战争中一直扮演次要角色,这是因为距离太远。

1559年8月,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与骑士团新首领格特哈德·冯·克特勒签订了《维尔纽斯条约英语Treaty of_Vilnius (1559)》,波兰—立陶宛获得了与立陶宛交界的一部分骑士团领地,同时承担了维护立窝尼亚和平的义务[6]。在瑞典,古斯塔夫·瓦萨国王态度谨慎,先后拒绝了骑士团和勒瓦尔城的求救。但是古斯塔夫之子、芬兰公爵约翰(后来的约翰三世国王)对立窝尼亚充满兴趣,希望把势力扩展到芬兰湾之南。

1560年,骑士团、勒瓦尔再向瑞典求援,古斯塔夫不久去世。新国王埃里克十四世拒绝了克特勒的求助,导致骑士团进一步转向波兰,1561年11月波兰与骑士团签订第二次《维尔纽斯条约英语Treaty of_Vilnius (1551)》,骑士团解散,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成为波兰—立陶宛属地[7],克特勒成了库尔兰公爵。

埃里克十四世并非对立窝尼亚不感兴趣。丹麦想扩张到波罗的海以东明显对瑞典不利。因此,1561年5月,埃里克承诺给予勒瓦尔和爱沙尼亚若干郡保护,以换取瑞典在此的统治。埃里克开启了近代瑞典帝国的扩张之路。但埃里克并未与俄国翻脸。

局势未明 编辑

瑞典的约翰公爵特立独行,擅自和波兰合作,不把兄长埃里克国王放在眼中,更破坏了埃里克的外交政策。当时瑞典在立窝尼亚已有立足之地(勒瓦尔),那么同样对立窝尼亚有吞并之志的波兰和瑞典间的竞争显然加剧了。1563年,埃里克和约翰摊牌,派万人大军攻打约翰的辖地芬兰,约翰最终投降,被埃里克关押[8]。此举导致瑞波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样是这一年,丹麦乘瑞典内乱,向瑞典发动了“北方七年战争”,波兰也站在丹麦一方。七年战争时期,两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对立窝尼亚的注意力从立窝尼亚转移。七年战争期间瑞典国内还发生了一件大事。1568年9月,古斯塔夫·瓦萨的另一个儿子卡尔公爵和约翰合作,推翻了埃里克。约翰成为新国王(约翰三世),埃里克被囚。1570年,丹瑞战事结束。

在立窝尼亚战场,受第二次《维尔纽斯条约》刺激,1562年初伊凡发起新攻势。1564年初,俄军被立陶宛击败,同年有俄军将领叛变。伊凡压力不小。随着北方七年战争趋向结束,伊凡越来越发现瑞典站在了自己的反对面。约翰三世很快使瑞典的外交转向反俄的路线。1570年瑞俄外交破裂,实际上进入了战争状态。到了1570年6月,伊凡与波兰—立陶宛签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和约作为权宜之计[9]

伊凡利用丹麦公爵马格努斯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马格努斯与俄国联姻,被立为“立窝尼亚国王英语Kingdom of Livonia”,并被给予了25000俄军的指挥权,1570年8月这支俄军被用来攻击勒瓦尔。由于约翰三世的海上补给,俄国的围城行动次年三月失败[10]

同时,克里米亚鞑靼人给予俄国沉重打击。1571年5月,克里米亚汗德夫勒特一世率12万鞑靼人打入并焚烧莫斯科,造成8万人死亡,15万人沦为奴隶[11]。俄国无法援助马格努斯也有此因。

1572年7月,西吉斯蒙德去世。此后,贵族们选了瓦卢瓦的亨利为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但是1574年,亨利的哥哥、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去世,亨利回到法国继位,放弃了波兰—立陶宛。

俄军极盛 编辑

包围维森贝格 编辑

1572年9月,俄军挺进爱沙尼亚,1573年1月维森斯坦陷落,瑞典指挥官被活活烹杀。作为报复,瑞军开始围困被俄军占据的维森贝格[12]

1573年下半年,约翰三世从苏格兰招募的数千雇佣军终于到达勒瓦尔。克拉斯·奥克生·托特英语Clas Åkesson Tott任总司令,庞图·德·拉·加迪英语Pontus de la Gardie任陆军元帅,后者是在北方七年战争时期成名的法籍雇佣兵头目。庞图从勒瓦尔出发,包围维森贝格。1574年1月,突袭城墙的尝试失败了;3月,通过城墙的一道裂口实施攻击也被击退,瑞军损失1000余人。挖隧道、火攻等方法也未奏效。至三月中旬,士气低落,军中怨声载道。3月17日,瑞军中的苏格兰雇佣军和德意志雇佣军竟然互相开战,这是瑞军内部矛盾的总爆发,伤亡比极其悬殊,德佣军阵亡仅30人,苏佣军阵亡竟达1500人[13]。瑞典对维森贝格的包围一事无成。

庞图接替托特担任总司令。德意志雇佣军向约翰催要军饷,而约翰囊中羞涩,导致雇佣军把三座重要的城堡转到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名下,约翰的事业进入低潮[14]

文登的沦陷 编辑

伊凡要求丹王把三座城堡移交给马格努斯,被拒。1577年伊凡本人率领三万军队破坏丹属立窝尼亚。因为三座城堡的雇佣军从丹麦也没得到饷银,故而迅速降于俄国。

8月末,伊凡进军文登,这里曾是骑士团的总部,是立窝尼亚的心脏。马格努斯因为与伊凡产生争执,退避此地。在俄军包围下,文登城堡里的三百男女引爆四吨火药集体自杀。此役标志着战时俄国的最高成就,除了勒瓦尔(瑞典)、里加(波兰—立陶宛)、奥赛尔岛(丹麦)以外,伊凡几乎控制了全立窝尼亚[14]。文登城破之后,马格努斯被伊凡囚禁,放弃了“立窝尼亚国王”之衔(1578年获释后逃到了库尔兰,死于1583年)。大约同时,丹麦退出立窝尼亚战争。

俄军失败 编辑

文登争夺战 编辑

1576年,特兰西瓦尼亚君主斯特凡·巴托里当选波兰国王,他娶了西吉斯蒙德二世的妹妹安娜。斯特凡是个政治军事强人,处理了但泽市的不满后,他全力投入到立窝尼亚局势中。幸运之神很快就不再眷顾俄国了。

1578年初,已成为盟友的瑞波两国联手在文登给了俄军沉重一击,这是立窝尼亚战争的重大转折点。1578年9月,伊凡卷土重来,派出一支18000人的军队进军文登。一支5500人的波瑞联军前去支援。10月21日,联军虽然人数少,但它先在战场上击溃了俄国骑兵,正在战壕里围城的俄军步兵因此暴露在联军的屠戮之下。俄军伤亡惨重,很多俄国大贵族被俘,二十架大炮和数千战马被缴获,以至于瑞典步兵可以骑马回勒瓦尔[15]。俄军的地位动摇了。这也是瑞波两国最后一次在立窝尼亚战争中联手,但两者都各自继续与俄国作战。

巴托里打入俄国 编辑

巴托里的目标不仅仅是收复失地和吞并立窝尼亚,还有俄国境内的重要城市: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

瑞典夺回爱沙尼亚 编辑

停战 编辑

在围攻普斯科夫未遂后,巴托里和俄国在教廷使者的调解下谈判。1582年1月,两国签订《亚姆—扎波尔斯基条约英语Treaty of Yam-Zapolsky》,休战十年,伊凡放弃了立窝尼亚[16]

因俄国境内叛乱,伊凡亦难以分心专门对付瑞典。1583年8月,俄瑞签订《普柳萨条约英语Treaty of Plussa》,停战三年(后来延长到1589年[17]),俄国承认爱沙尼亚、科克斯霍尔姆英语Kexholm County、英格利亚归瑞典。俄国对于这一结果并不满意,几年后鲍里斯·戈东诺夫又重开与瑞典的战事,即1590—1595年瑞俄战争,结果瑞典认输,俄国又收回了英格利亚和科克斯霍尔姆。

參考文獻 编辑

出處 编辑

  1. ^ Oakley (1993). p.34
  2. ^ Frost (2000), p. 2.
  3. ^ Bain (1971), p. 84.
  4. ^ Oakley, p.17-18.
  5. ^ Oakley, p.21.
  6. ^ Oakley, p.22.
  7. ^ Oakley, p.26.
  8. ^ Bain (1905), p.119.
  9. ^ Oakley, p.30.
  10. ^ Oakley, p.31.
  11. ^ Bain (1908), p.124.
  12. ^ Peterson, p.91.
  13. ^ Peterson, p.91-92.
  14. ^ 14.0 14.1 Peterson, p.93.
  15. ^ Peterson, p.94.
  16. ^ Oakley, p.34.
  17. ^ Peterson, p.97.

參考書目 编辑

  • Bain, Robert Nisbet. . Adamant Media Corp. 1905 (reprinted 2006) [2011-01-10]. ISBN 05439389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 Bain, Robert Nisbet. Slavonic Europe. Cambridge historical se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8 (reprinted 1971) [2011-01-10]. 
  • Black, Jeremy. Warfare. Renaissance to revolution, 1492–1792. Cambridge Illustrated Atlases 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521470331. 
  • Bülow, Werner. Als die Bayern Bonn eroberten. Aus der Erlebniswelt einer Generation im Europa des 16. Jahrhunderts. UTZ. 2003. ISBN 3831602441 (德语). 
  • Dybaś, Bogusław. Livland und Polen-Litauen nach dem Frieden von Oliva (1660). Willoweit, Dietmar; Lemberg, Hans (编). Reiche und Territorien in Ostmitteleuropa. Historische Beziehungen und politische Herrschaftslegitimation. Völker, Staaten und Kulturen in Ostmitteleuropa 2. Munich: Oldenbourg Wissenschaftsverlag. 2006: 51–72. ISBN 3486578391 (德语). 
  • Dybaś, Bogusław. Zwischen Warschau und Dünaburg. Die adligen Würdenträger in den livländischen Gebieten der Polnisch-Litauischen Republik. North, Michael (编). Kultureller Austausch: Bilanz und Perspektiven der Frühneuzeitforschung. Köln/Weimar: Böhlau. 2009: 193&nfash;202. ISBN 3412203335 (德语). 
  • Elliott, John Huxtable. Europe divided, 1559–1598. Wiley-Blackwell. 2000. ISBN 9780631217800. 
  • Eriksson, Bo. Lützen 1632. Stockholm: Norstedts Pocket. 2007. ISBN 9789172637900 (瑞典语). 
  • Fischer, Ernst Ludwig aka Thomas A. Fisher (pseud.); Kirkpatrick, John. The Scots in Sweden; being a contribution towards the history of the Scot abroad. BiblioBazaar, LLC. 1907. 
  • Frost, Robert I. The Northern Wars. Pearson Education. 2000. ISBN 0582064295. 
  • Kahle, Wilhelm. Die Bedeutung der Confessio Augustana für die Kirche im Osten. Hauptmann, Peter (编). Studien zur osteuropäischen Kirchengeschichte und Kirchenkunde. Kirche im Osten 27.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84: 9–35. ISBN 3525563825 (德语). 
  • Karamzin, Nikolai Mikhailovich. Th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State VIII. 1826. 
  • Kreem, Juhan. Der Deutsche Orden und die Reformation in Livland. Mol, Johannes A.; Militzer, Klaus; Nicholson, Helen J. (编). The military orders and the Reformation. Choices, state building, and the weight of tradition. Uitgeverij Verloren. 2006: 43–58. ISBN 9065509135 (德语). 
  • Körber, Esther-Beate. Öffentlichkeiten der frühen Neuzeit. Teilnehmer, Formen, Institutionen und Entscheidungen öffentlicher Kommunikation im Herzogtum Preussen von 1525 bis 1618. de Gruyter. 1998. ISBN 3110156008 (德语). 
  • De Madariaga, Isabel.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011-01-10]. ISBN 97803001197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Nordstrom, Byron J. Scandinavia Since 1500.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0. ISBN 9780816620982. 
  • Oakley, Steward. . War in Context. Abing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2011-01-10]. ISBN 0415024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 Peterson, Gary Dean. Warrior kings of Sweden. The rise of an empire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McFarland. 2007. ISBN 0786428732. 
  • Rabe, Horst. Reich und Glaubensspaltung. Deutschland 1500–1600. Neue deutsche Geschichte 4. Beck. 1989. ISBN 3406308163 (德语). 
  • Roberts, Michael.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2011-01-10]. ISBN 10012969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Solovyov, Sergey. VI. 1791 [2011-01-10]. ISBN 5170021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9) (俄语). 
  • Steinke, Dimitri. Die Zivilrechtsordnungen des Baltikums unter dem Einfluss ausländischer, insbesondere deutscher Rechtsquellen. Osnabrücker Schriften zur Rechtsgeschichte 16. Vandenhoeck & Ruprecht. 2009. ISBN 389971573X (德语). 
  • Stevens, Carol Belkin. . Pearson Education. 2007 [2011-01-10]. ISBN 9780582218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Stone, Daniel.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2011-01-10]. ISBN 02959809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Tuchtenhagen, Ralph. Geschichte der baltischen Länder. Beck'sche Reihe 2355. C.H.Beck. 2005. ISBN 3406508553 (德语). 
  • Wernham, Richard Bruce.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The Counter-Reformation and price revolution, 1559–161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chive. 1968. 
  • 本條目包含公有領域1906年布羅克豪斯與艾弗隆百科辭典之資料。
  • Livländischer Krieg von 1554-1566. In: Mitteilungen aus dem Gebiete der Geschichte Liv-, Est- und Kurlands (edited by Gesellschaft für Geschichte und Altertumskunde der russischen Ostsee-Provinzen). Riga/Leipzig 1840, pp. 94–127, in German (Online)

立窩尼亞戰爭, 是1558年至1583年間為爭奪古立窩尼亞, 今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 控制權而引發的戰爭, 由沙俄對抗由丹麥, 挪威, 瑞典帝國以及波蘭, 立陶宛所組成的聯軍, 1558年至1578年戰爭初期, 俄羅斯先後在多爾帕特, 塔爾圖, 和納爾瓦取得勝利, 擊潰古立窩尼亞聯邦, 成功佔領立窩尼亞地區, 立窩尼亞邦联的瓦解, 迫使波蘭, 立陶宛投入與俄戰爭, 瑞典和丹麥隨後於1559年至1561年間介入, 前者建立愛沙尼亞大公國以抵抗俄羅斯的頻繁入侵, 後者則控制薩雷馬, 維克主教轄區, 由荷爾斯泰因的馬格努. 立窩尼亞戰爭是1558年至1583年間為爭奪古立窩尼亞 今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 控制權而引發的戰爭 由沙俄對抗由丹麥 挪威 瑞典帝國以及波蘭 立陶宛所組成的聯軍 1558年至1578年戰爭初期 俄羅斯先後在多爾帕特 塔爾圖 和納爾瓦取得勝利 擊潰古立窩尼亞聯邦 成功佔領立窩尼亞地區 立窩尼亞邦联的瓦解 迫使波蘭 立陶宛投入與俄戰爭 瑞典和丹麥隨後於1559年至1561年間介入 前者建立愛沙尼亞大公國以抵抗俄羅斯的頻繁入侵 後者則控制薩雷馬 維克主教轄區 由荷爾斯泰因的馬格努斯負責統治 馬格努斯一開始投敵伊凡四世 建立立窩尼亞大公國和後來的立窩尼亞王國 隨後又叛變 改效波蘭 立陶宛一方 戰爭帶來的動盪 伴隨著伊凡四世特轄軍的恐怖統治 同時俄國和波蘭 立陶宛又受到來自南方韃靼人的威脅 此時期的世局可說是紛亂不已 立窩尼亞戰爭 納爾瓦1558年俄國圍城 鮑里斯 寇里柯夫 1836年 日期1558年至1583年地点愛沙尼亞 立陶宛 英格里亞 俄羅斯结果丹麥 挪威 瑞典及波蘭 立陶宛聯軍勝利领土变更愛沙尼亞割讓予瑞典 立窩尼亞 庫爾蘭和瑟米利亞割讓予波蘭 立陶宛 萨雷马岛割讓予丹麥 挪威参战方立窩尼亞聯邦 波蘭立陶宛聯邦 丹麥 挪威 瑞典帝國 哥薩克酋長國 外西凡尼亞公國俄羅斯沙皇國立窩尼亞王國指挥官与领导者齐格蒙特 奥古斯特 斯特凡 巴托里 格特哈德 克特勒 弗雷德里克二世 埃里克十四世 约翰三世伊凡四世立窩尼亞的馬格努斯斯特凡 巴托里在當選波蘭國王和立陶宛大公後 在1578年至1581年間率軍反攻 包括瑞典 波蘭 立陶宛在溫登戰役的聯手侵略 一連數場勝利 終於逆轉了戰爭的情勢 於是一場長期戰役在俄國腹地展開 繼以嚴峻而漫長的普斯科夫圍城戰 1582年 俄國在戰勢失利的情況下被迫與波蘭媾和 雙方簽訂停戰協定 俄國割讓立窩尼亞和波洛茨克的所有領土予波蘭 立陶宛 翌年俄國再與瑞典簽訂普柳薩停戰協定 立窩尼亞北部及幾乎所有英格里亞的土地皆歸瑞典 瑞典並可保有愛沙尼亞大公國 俄國在立窩尼亞戰爭由於自視國力強盛 四面樹敵 多方作戰 加上國家內部矛盾 導致最後一無所獲 以徹底失敗終結 1584年隨著伊凡四世駕崩 俄國更日漸遠離西歐的政局和影響力 1 目录 1 序幕 2 战争的扩大 3 局势未明 4 俄军极盛 4 1 包围维森贝格 4 2 文登的沦陷 5 俄军失败 5 1 文登争夺战 5 2 巴托里打入俄国 5 3 瑞典夺回爱沙尼亚 6 停战 7 參考文獻 7 1 出處 7 2 參考書目序幕 编辑立窩尼亞戰爭爆發前夕 立窩尼亞因內部鬥爭國力衰敗 對外既無強大國防 也沒有外援 四周又被遵循領土擴張政策的帝國環繞 歷史學家羅伯特 弗拉斯特曾如此描述這個動盪波動的區域 立窩尼亞因國內爭鬥耗損國力 同時又受鄰國政治謀略的威脅 它沒有任何抵抗侵襲的能力 2 又 如歷史學家羅伯特 尼斯貝特 貝恩所寫 原為蠻族勢力範圍之間一個堅實 自給自足 不可征服的軍事殖民地 但隨著騎士團 衰敗而陷入混亂 引起波羅的海三大強權覬覦 而奪取波羅的海統治權的第一步就是控制立窩尼亞 3 16世纪50年代的立窝尼亚政局动荡 里加大主教威廉 冯 布兰登堡和骑士团首领亨利 冯 盖伦 Heinrich von Galen 在外交方面有着不同的主张 前者亲波兰 而后者倾向于与俄和解 1556年 骑士团新首领威廉 冯 符尔斯腾堡 Wilhelm von Furstenburg 将大主教囚禁 4 立窝尼亚内政因波兰的卷入而扩大化 大主教的背后是波兰国王 立陶宛大公齐格蒙特二世 后者于1557年9月率军威胁立窝尼亚 迫使骑士团签订 博兹沃尔条约 英语 Treaty of Pozvol 大主教获释 同时立窝尼亚和波兰 立陶宛形成了联盟 然而 立窝尼亚和俄国曾约定前者不可与波兰或瑞典签订军事协定 这让伊凡雷帝找到了出兵立窝尼亚的口实 正好在1557年 瑞典与俄国战争结束 伊凡腾出精力 遂于1558年1月以四万大军侵入立窝尼亚 战争的扩大 编辑伊凡的进攻使立窝尼亚各势力向附近的国家求援 包括瑞典 波兰 立陶宛 丹麦 1559年上台的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需要安抚他的弟弟 荷尔斯坦因公爵马格努斯 同时急于在波罗的海东岸建立对抗瑞典的基地 接受了立窝尼亚骑士团的领土馈赠 5 1560年4月 马格努斯在立窝尼亚登陆 但是丹麦在立窝尼亚战争中一直扮演次要角色 这是因为距离太远 1559年8月 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与骑士团新首领格特哈德 冯 克特勒签订了 维尔纽斯条约 英语 Treaty of Vilnius 1559 波兰 立陶宛获得了与立陶宛交界的一部分骑士团领地 同时承担了维护立窝尼亚和平的义务 6 在瑞典 古斯塔夫 瓦萨国王态度谨慎 先后拒绝了骑士团和勒瓦尔城的求救 但是古斯塔夫之子 芬兰公爵约翰 后来的约翰三世国王 对立窝尼亚充满兴趣 希望把势力扩展到芬兰湾之南 1560年 骑士团 勒瓦尔再向瑞典求援 古斯塔夫不久去世 新国王埃里克十四世拒绝了克特勒的求助 导致骑士团进一步转向波兰 1561年11月波兰与骑士团签订第二次 维尔纽斯条约 英语 Treaty of Vilnius 1551 骑士团解散 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成为波兰 立陶宛属地 7 克特勒成了库尔兰公爵 埃里克十四世并非对立窝尼亚不感兴趣 丹麦想扩张到波罗的海以东明显对瑞典不利 因此 1561年5月 埃里克承诺给予勒瓦尔和爱沙尼亚若干郡保护 以换取瑞典在此的统治 埃里克开启了近代瑞典帝国的扩张之路 但埃里克并未与俄国翻脸 局势未明 编辑瑞典的约翰公爵特立独行 擅自和波兰合作 不把兄长埃里克国王放在眼中 更破坏了埃里克的外交政策 当时瑞典在立窝尼亚已有立足之地 勒瓦尔 那么同样对立窝尼亚有吞并之志的波兰和瑞典间的竞争显然加剧了 1563年 埃里克和约翰摊牌 派万人大军攻打约翰的辖地芬兰 约翰最终投降 被埃里克关押 8 此举导致瑞波关系进一步恶化 同样是这一年 丹麦乘瑞典内乱 向瑞典发动了 北方七年战争 波兰也站在丹麦一方 七年战争时期 两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对立窝尼亚的注意力从立窝尼亚转移 七年战争期间瑞典国内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1568年9月 古斯塔夫 瓦萨的另一个儿子卡尔公爵和约翰合作 推翻了埃里克 约翰成为新国王 约翰三世 埃里克被囚 1570年 丹瑞战事结束 在立窝尼亚战场 受第二次 维尔纽斯条约 刺激 1562年初伊凡发起新攻势 1564年初 俄军被立陶宛击败 同年有俄军将领叛变 伊凡压力不小 随着北方七年战争趋向结束 伊凡越来越发现瑞典站在了自己的反对面 约翰三世很快使瑞典的外交转向反俄的路线 1570年瑞俄外交破裂 实际上进入了战争状态 到了1570年6月 伊凡与波兰 立陶宛签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和约作为权宜之计 9 伊凡利用丹麦公爵马格努斯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 马格努斯与俄国联姻 被立为 立窝尼亚国王 英语 Kingdom of Livonia 并被给予了25000俄军的指挥权 1570年8月这支俄军被用来攻击勒瓦尔 由于约翰三世的海上补给 俄国的围城行动次年三月失败 10 同时 克里米亚鞑靼人给予俄国沉重打击 1571年5月 克里米亚汗德夫勒特一世率12万鞑靼人打入并焚烧莫斯科 造成8万人死亡 15万人沦为奴隶 11 俄国无法援助马格努斯也有此因 1572年7月 西吉斯蒙德去世 此后 贵族们选了瓦卢瓦的亨利为波兰国王兼立陶宛大公 但是1574年 亨利的哥哥 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去世 亨利回到法国继位 放弃了波兰 立陶宛 俄军极盛 编辑包围维森贝格 编辑 1572年9月 俄军挺进爱沙尼亚 1573年1月维森斯坦陷落 瑞典指挥官被活活烹杀 作为报复 瑞军开始围困被俄军占据的维森贝格 12 1573年下半年 约翰三世从苏格兰招募的数千雇佣军终于到达勒瓦尔 克拉斯 奥克生 托特 英语 Clas Akesson Tott 任总司令 庞图 德 拉 加迪 英语 Pontus de la Gardie 任陆军元帅 后者是在北方七年战争时期成名的法籍雇佣兵头目 庞图从勒瓦尔出发 包围维森贝格 1574年1月 突袭城墙的尝试失败了 3月 通过城墙的一道裂口实施攻击也被击退 瑞军损失1000余人 挖隧道 火攻等方法也未奏效 至三月中旬 士气低落 军中怨声载道 3月17日 瑞军中的苏格兰雇佣军和德意志雇佣军竟然互相开战 这是瑞军内部矛盾的总爆发 伤亡比极其悬殊 德佣军阵亡仅30人 苏佣军阵亡竟达1500人 13 瑞典对维森贝格的包围一事无成 庞图接替托特担任总司令 德意志雇佣军向约翰催要军饷 而约翰囊中羞涩 导致雇佣军把三座重要的城堡转到丹麦国王腓特烈二世名下 约翰的事业进入低潮 14 文登的沦陷 编辑 伊凡要求丹王把三座城堡移交给马格努斯 被拒 1577年伊凡本人率领三万军队破坏丹属立窝尼亚 因为三座城堡的雇佣军从丹麦也没得到饷银 故而迅速降于俄国 8月末 伊凡进军文登 这里曾是骑士团的总部 是立窝尼亚的心脏 马格努斯因为与伊凡产生争执 退避此地 在俄军包围下 文登城堡里的三百男女引爆四吨火药集体自杀 此役标志着战时俄国的最高成就 除了勒瓦尔 瑞典 里加 波兰 立陶宛 奥赛尔岛 丹麦 以外 伊凡几乎控制了全立窝尼亚 14 文登城破之后 马格努斯被伊凡囚禁 放弃了 立窝尼亚国王 之衔 1578年获释后逃到了库尔兰 死于1583年 大约同时 丹麦退出立窝尼亚战争 俄军失败 编辑文登争夺战 编辑 1576年 特兰西瓦尼亚君主斯特凡 巴托里当选波兰国王 他娶了西吉斯蒙德二世的妹妹安娜 斯特凡是个政治军事强人 处理了但泽市的不满后 他全力投入到立窝尼亚局势中 幸运之神很快就不再眷顾俄国了 1578年初 已成为盟友的瑞波两国联手在文登给了俄军沉重一击 这是立窝尼亚战争的重大转折点 1578年9月 伊凡卷土重来 派出一支18000人的军队进军文登 一支5500人的波瑞联军前去支援 10月21日 联军虽然人数少 但它先在战场上击溃了俄国骑兵 正在战壕里围城的俄军步兵因此暴露在联军的屠戮之下 俄军伤亡惨重 很多俄国大贵族被俘 二十架大炮和数千战马被缴获 以至于瑞典步兵可以骑马回勒瓦尔 15 俄军的地位动摇了 这也是瑞波两国最后一次在立窝尼亚战争中联手 但两者都各自继续与俄国作战 巴托里打入俄国 编辑 巴托里的目标不仅仅是收复失地和吞并立窝尼亚 还有俄国境内的重要城市 诺夫哥罗德和普斯科夫 瑞典夺回爱沙尼亚 编辑停战 编辑在围攻普斯科夫未遂后 巴托里和俄国在教廷使者的调解下谈判 1582年1月 两国签订 亚姆 扎波尔斯基条约 英语 Treaty of Yam Zapolsky 休战十年 伊凡放弃了立窝尼亚 16 因俄国境内叛乱 伊凡亦难以分心专门对付瑞典 1583年8月 俄瑞签订 普柳萨条约 英语 Treaty of Plussa 停战三年 后来延长到1589年 17 俄国承认爱沙尼亚 科克斯霍尔姆 英语 Kexholm County 英格利亚归瑞典 俄国对于这一结果并不满意 几年后鲍里斯 戈东诺夫又重开与瑞典的战事 即1590 1595年瑞俄战争 结果瑞典认输 俄国又收回了英格利亚和科克斯霍尔姆 參考文獻 编辑出處 编辑 Oakley 1993 p 34 Frost 2000 p 2 Bain 1971 p 84 Oakley p 17 18 Oakley p 21 Oakley p 22 Oakley p 26 Bain 1905 p 119 Oakley p 30 Oakley p 31 Bain 1908 p 124 Peterson p 91 Peterson p 91 92 14 0 14 1 Peterson p 93 Peterson p 94 Oakley p 34 Peterson p 97 參考書目 编辑 Bain Robert Nisbet Scandinavia a Political History of Denmark Norway and Sweden from 1513 to 1900 Adamant Media Corp 1905 reprinted 2006 2011 01 10 ISBN 05439389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2 23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Bain Robert Nisbet Slavonic Europe Cambridge historical se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08 reprinted 1971 2011 01 10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Black Jeremy Warfare Renaissance to revolution 1492 1792 Cambridge Illustrated Atlases 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521470331 Bulow Werner Als die Bayern Bonn eroberten Aus der Erlebniswelt einer Generation im Europa des 16 Jahrhunderts UTZ 2003 ISBN 3831602441 德语 Dybas Boguslaw Livland und Polen Litauen nach dem Frieden von Oliva 1660 Willoweit Dietmar Lemberg Hans 编 Reiche und Territorien in Ostmitteleuropa Historische Beziehungen und politische Herrschaftslegitimation Volker Staaten und Kulturen in Ostmitteleuropa 2 Munich Oldenbourg Wissenschaftsverlag 2006 51 72 ISBN 3486578391 德语 Dybas Boguslaw Zwischen Warschau und Dunaburg Die adligen Wurdentrager in den livlandischen Gebieten der Polnisch Litauischen Republik North Michael 编 Kultureller Austausch Bilanz und Perspektiven der Fruhneuzeitforschung Koln Weimar Bohlau 2009 193 amp nfash 202 ISBN 3412203335 德语 Elliott John Huxtable Europe divided 1559 1598 Wiley Blackwell 2000 ISBN 9780631217800 Eriksson Bo Lutzen 1632 Stockholm Norstedts Pocket 2007 ISBN 9789172637900 瑞典语 Fischer Ernst Ludwig aka Thomas A Fisher pseud Kirkpatrick John The Scots in Sweden being a contribution towards the history of the Scot abroad BiblioBazaar LLC 190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Frost Robert I The Northern Wars Pearson Education 2000 ISBN 0582064295 Kahle Wilhelm Die Bedeutung der Confessio Augustana fur die Kirche im Osten Hauptmann Peter 编 Studien zur osteuropaischen Kirchengeschichte und Kirchenkunde Kirche im Osten 27 Vandenhoeck amp Ruprecht 1984 9 35 ISBN 3525563825 德语 Karamzin Nikolai Mikhailovich Th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State VIII 1826 Kreem Juhan Der Deutsche Orden und die Reformation in Livland Mol Johannes A Militzer Klaus Nicholson Helen J 编 The military orders and the Reformation Choices state building and the weight of tradition Uitgeverij Verloren 2006 43 58 ISBN 9065509135 德语 Korber Esther Beate Offentlichkeiten der fruhen Neuzeit Teilnehmer Formen Institutionen und Entscheidungen offentlicher Kommunikation im Herzogtum Preussen von 1525 bis 1618 de Gruyter 1998 ISBN 3110156008 德语 De Madariaga Isabel Ivan the Terribl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011 01 10 ISBN 97803001197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6 Nordstrom Byron J Scandinavia Since 1500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0 ISBN 9780816620982 Oakley Steward War and peace in the Baltic 1560 1790 War in Context Abing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2011 01 10 ISBN 0415024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2 23 Peterson Gary Dean Warrior kings of Sweden The rise of an empire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McFarland 2007 ISBN 0786428732 Rabe Horst Reich und Glaubensspaltung Deutschland 1500 1600 Neue deutsche Geschichte 4 Beck 1989 ISBN 3406308163 德语 Roberts Michael The Early Vasas A History of Sweden 1523 161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2011 01 10 ISBN 10012969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4 Solovyov Sergey History of Russia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VI 1791 2011 01 10 ISBN 5170021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2 09 俄语 Steinke Dimitri Die Zivilrechtsordnungen des Baltikums unter dem Einfluss auslandischer insbesondere deutscher Rechtsquellen Osnabrucker Schriften zur Rechtsgeschichte 16 Vandenhoeck amp Ruprecht 2009 ISBN 389971573X 德语 Stevens Carol Belkin Russia s wars of emergence 1460 1730 Pearson Education 2007 2011 01 10 ISBN 9780582218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4 Stone Daniel The Polish Lithuanian state 1386 179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 2011 01 10 ISBN 02959809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24 Tuchtenhagen Ralph Geschichte der baltischen Lander Beck sche Reihe 2355 C H Beck 2005 ISBN 3406508553 德语 Wernham Richard Bruce The new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 The Counter Reformation and price revolution 1559 161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chive 1968 本條目包含公有領域1906年布羅克豪斯與艾弗隆百科辭典之資料 Livlandischer Krieg von 1554 1566 In Mitteilungen aus dem Gebiete der Geschichte Liv Est und Kurlands edited by Gesellschaft fur Geschichte und Altertumskunde der russischen Ostsee Provinzen Riga Leipzig 1840 pp 94 127 in German Online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立窩尼亞戰爭 amp oldid 8003438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