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伤寒

傷寒(英語:Typhoid Fever)是由傷寒沙門氏菌英语Salmonella typhiS Typhi)[3]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全身性急性肠道傳染病;屬於一種肠热病[10](enteric fever),其他尚有副傷寒。在漢語裡命名的歷史中,先由清末時譯為腸熱症,後受日本影響,音譯為腸窒扶斯,又稱為濕溫傷寒腸傷寒傷寒熱

伤寒
傷寒患者的胸部出現玫瑰色斑
症状發燒、腹痛、頭痛、紅疹[1]
常見始發於暴露後6–30天[1][2]
类型primary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anthroponotic disease[*], 疾病
肇因傷寒沙門氏菌英语Salmonella typhiSalmonella typhi),隨被糞便污染的食物傳播[3][4]
风险因子消毒不良、衛生不佳[3]
診斷方法細菌培養英语Bacterial culture、DNA 檢測[3][2][5]
相似疾病或共病其他感染症[6]
預防傷寒疫苗、洗手[7][2]
治療抗细菌药[3]
盛行率1250萬(2015年)[8]
死亡數149,000(2015年)[9]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感染科英语Infectious disease (medical specialty)
ICD-111A07
ICD-10A01.001.0
ICD-9-CM002.0
DiseasesDB27829
MedlinePlus001332
eMedicine231135
Orphanet99745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症狀

傷寒症狀可輕可重,通常在暴露病原後6至30天後發病[1][2]。常會出現逐漸發燒數日的症狀[1],為長期緩慢的發燒,可達39°至40°C(103°至104°F)。也常出現虛弱、出汗、腹痛便秘、以及頭痛的症狀[2][6]。偶見腸胃炎、腹瀉、嘔吐症狀,但通常不明顯[6],但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有些患者會起玫瑰色斑(rose spot)[2]。有些嚴重病例會有意識混亂的現象[6]。若未妥善治療,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周至數月[2]。有些人可能會帶有傷寒桿菌,但卻沒有任何症狀,然而這些帶原者仍具有傳播病菌的能力[4]。傷寒及副傷寒皆屬於腸熱病[3]

病源

傷寒的致病原為傷寒沙門氏菌(S Typhi)[3],俗稱傷寒桿菌,為腸道沙門氏菌的(Salmonella enterica)一種血清型,主要生長於消化道血液[2][6],且人類為其唯一宿主。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均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ecies)属。伤寒杆菌會随著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透過苍蝇蟑螂等媒介傳染给健康人,傳染力很高,因此本病一般經由攝入受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傳染[4]。風險因子包含消毒不完全或衛生不良[3]。有開發中國家旅遊史者感染風險亦較高[6]

診斷

診斷方法包含細菌培養英语bacterial culture或探測血液糞便,及骨髓中的細菌DNA[2][3][5],但細菌培養可能並不容易[11]。偵測骨髓中的病原體為最準確的方法[5]

由於症狀與許多感染症相當類似[6],必須嚴謹地鑒別診斷。值得注意的是,傷寒與斑疹傷寒為不同疾病[12]

預防

傷寒疫苗可減低注射後兩年感染傷寒的機會達30%至70%[7]。注射後七年仍有些許保護力[3]。至疫區旅遊者,建議預防性施打傷寒疫苗[4],其他避免感染的方法包含給予乾淨的饮用水、做好消毒,以及養成洗手的習慣[2][4]。未確定是否帶有傷寒桿菌者,不建議為他人烹調[2]

治療

現代醫學採取的藥物可使用:氨芐青霉素(ampicillin)、氯黴素(chloramphenicol)、磺胺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阿奇霉素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如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第三代頭孢菌素抗细菌药。但目前病原體對於上述藥物的抗藥性日益增加,使治療越來越不容易[3]

病原治疗为关键,患者应避免接触传染源,药物治疗以氟喹诺酮类为首选,如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可用头孢类药物,如有过敏者可选用氯霉素,但注意其指征与副作用。肠出血者应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併發肠穿孔时宜及早手术治疗。[13]

歷史

因為它跟斑疹傷寒同樣會造成身體出現玫瑰色斑(rose spot),古代醫生認為它們是同一種疾病。

病名來源

傷寒這個病名在中國起源很早,但是這與西方醫學所說的 Typhoid Fever 不同,指的是所有外感熱病[14]

在清朝,西醫將這個病名傳入中國,初期曾經譯為「肚腸熱症」、「小腸熱症」(兩者皆為Enteric fever的意譯)、「泰斐士熱」(Typhoid fever的音譯)等。1908年,博醫會名詞委員會出版《醫學辭匯》,將其譯為「癥症」、「腸熱症」,希望作為官方名稱,但是使用不廣。

腸窒扶斯(腸チフス)則是來自日本的譯名,緒方郁藏於1855年刊行的《療疫新法》最早使用這個譯名來稱呼 Typhoid 這個病名,並取代了傳統的中醫的病名。隨著留日學生的增加,這個病名被帶回中國。

1908年,丁福保將宮本叔、橋本節齋、寺尾國平所著的《新傷寒論》漢譯出版,首次將窒扶斯桿菌與腸窒扶斯這個病名介紹至中國[15]。丁福保認為,腸窒扶斯這個病症造成的發熱證狀,與中醫所謂的傷寒相近。腸窒扶斯之輕症,即中醫所謂「太陽病」;其熱偏於稽留或間歇者則為「少陽病」;若病重持續發熱則為「陽明病」。因此認為它即是中醫所謂的傷寒。這個說法也被當時許多學者所接受[16]

章太炎認為腸窒扶斯相當於太陽病中的「抵當湯證」[17],但是傷寒的範圍較大,而腸窒扶斯的範圍較小。何佩瑜也有類似的看法[18]徐仁甫則提出《傷寒論》的傷寒病即是窒扶斯桿菌侵入太陽經造成[19]。在他們的推動之下,腸窒扶斯慢慢被稱為「傷寒」。

但是這個說法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1912年,浙江發生傳染病,經浙江紹興醫學會會員調查,認為這是腸窒扶斯,但是它對應的中醫病名應該是濕溫時疫[20]。民國初年的余巖認為腸窒扶斯應該譯為溫邪或濕溫[21]

1955年丁甘仁的門徒陳純仁出版《傷寒手冊》,整合了前人的說法,認為這個病證,應該稱為濕溫傷寒。根據陳存仁的說法,「傷寒」有三重意義:「第一是所有熱病的集合名詞,泛指一切發熱病;較狹義的可能就是指《傷寒論》中的麻黃湯證,一種是新的,即專指濕溫傷寒症(腸熱證),故糾纏最多。」[22]

流行病學與著名病例

1907年,廚師瑪莉·馬龍開始爆發的傷寒瑪莉(Typhoid Mary)事件,可說是醫學史上有名的案例,另一位带菌者托尼·拉贝尔(Tony Labella)感染了122人,其中有5人死亡。1914年塞尔维亚因傷寒傳染,半年內夺走15万人的生命。1934年和1937年,西藏先後爆發两次伤寒大流行,死亡數千人。1972年,墨西哥的伤寒大流行,有14000人死亡[來源請求]

2015年,全球新病例數達1250萬人[8],當中最常見的國家為印度。孩童最容易受到感染[3][4]。自1940年代起,由於衛生觀念的進步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已開發國家的傷寒發生率逐漸下降[4]。在美國,每年新病例數約為400例,總患病者約 6,000 [6][23]人。在2015年,傷寒共導致全球 149,000 人死亡,相較於1990年的181,000有下降的趨勢[9][24]。傷寒若不進行治療,有高達20%的死亡率[4]。若妥善治療,則死亡率可降低至1-4%之間[3][4]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Anna E. Newton. 3 Infectious Diseases Related To Travel. CDC health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 2014 : the yellow book. 2014 [2018-01-02]. ISBN 9780199948499. (原始内容于2015-07-0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Typhoid Fever. cdc.gov. May 14, 2013 [28 March 2015]. (原始内容于2016-06-06).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Wain, John; Hendriksen, Rene S.; Mikoleit, Matthew L.; Keddy, Karen H.; Ochiai, R. Leon. Typhoid fever. The Lancet. 2015-03-21, 385 (9973) [2022-07-24]. ISSN 0140-6736. PMID 25458731. doi:10.1016/S0140-6736(13)62708-7. (原始内容于2014-11-11) (英语).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Typhoid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 (PDF). Releve Epidemiologique Hebdomadaire. 2008-02-08, 83 (6): 49–59 [2018-01-02]. PMID 18260212. (原始内容 (PDF)于2015-04-02). 
  5. ^ 5.0 5.1 5.2 Crump, John A.; Mintz, Eric D. Global Trends in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01-15, 50 (2) [2022-07-24]. ISSN 1058-4838. PMC 2798017 . PMID 20014951. doi:10.1086/649541. (原始内容于2022-08-04) (英语).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Typhoid Fever. cdc.gov. 2013-05-14 [2015-03-28]. (原始内容于2015-04-02). 
  7. ^ 7.0 7.1 Anwar, Elspeth; Goldberg, Elad; Fraser, Abigail; Acosta, Camilo J; Paul, Mical; Leibovici, Leonard. Cochrane Infectious Diseases Group , 编. Vaccines for preventing typhoid fev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4-01-02. doi:10.1002/14651858.CD001261.pub3 (英语). 
  8. ^ 8.0 8.1 Vos, Theo; Allen, Christine; Arora, Megha; Barber, Ryan M.; Bhutta, Zulfiqar A.; Brown, Alexandria; Carter, Austin; Casey, Daniel C.; Charlson, Fiona J.; Chen, Alan Z.; Coggeshall, Megan.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10 diseases and injuries, 199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The Lancet. 2016-10-08, 388 (10053) [2022-07-24]. ISSN 0140-6736. PMC 5055577 . PMID 27733282. doi:10.1016/S0140-6736(16)31678-6. (原始内容于2019-12-07) (英语). 
  9. ^ 9.0 9.1 Wang, Haidong; Naghavi, Mohsen; Allen, Christine; Barber, Ryan M.; Bhutta, Zulfiqar A.; Carter, Austin; Casey, Daniel C.; Charlson, Fiona J.; Chen, Alan Zian; Coates, Matthew M.; Coggeshall, Megan.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ife expectancy,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9 causes of death, 1980–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The Lancet. 2016-10-08, 388 (10053). ISSN 0140-6736. PMC 5388903 . PMID 27733281. doi:10.1016/S0140-6736(16)31012-1 (英语). 
  10. ^ enteric fever - 腸熱病. terms.naer.edu.tw. [2022-07-24]. (原始内容于2022-07-24). 
  11. ^ Alan J. Magill. Hunter's tropical medicine and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9th. London: Saunders/Elsevier. 2013: 568–572 [2018-01-02]. ISBN 9781455740437. (原始内容于2020-11-18). 
  12. ^ Cunha, Burke A. Osler on typhoid fever: differentiating typhoid from typhus and malaria.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Historical Aspect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art I. 2004-03-01, 18 (1). ISSN 0891-5520. doi:10.1016/S0891-5520(03)00094-1 (英语). 
  13. ^ 衞生防護中心 - 傷寒與副傷寒. [2011-08-09]. (原始内容于2017-11-24). 
  14. ^ 《素問》:「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15. ^ 宮本叔原著,丁福保譯,《新傷寒論》,序:「東西各國之言傷寒症也,日本為腸窒扶斯,譯其意為小腸發熱潰爛之謂,故從前教會醫院譯作小腸壞熱症。」
  16. ^ 章太炎《章太炎醫論》:「西人治中土疾病,往往不效,而傷寒溫病尤甚,蓋其術至拙矣。有名腸窒扶斯者,以四七日為期,初七日發熱不甚,二七日發熱最高,三七日發熱亦高,四七日發熱漸下,或遂得解,二七三七日中,熱甚者多發狂,若熱犯心即死,彼謂腸中結熱,生瘡化膿,未成膿則熱甚,已成膿則熱衰,東土譯者,見《傷寒論》有七日愈六日愈,及傷寒再經諸文,遂譯腸窒扶斯為傷寒。」
  17. ^ 章太炎《章太炎醫論》〈五、論陽明病即溫熱病〉
  18. ^ 何佩瑜《醫界春秋》〈腸窒扶斯與傷寒〉:「西洋發明之「腸窒扶斯」,言熱病在腸,中國發明之「傷寒」謂傷於寒氣,此名固不同,所指亦異,故有謂兩證不同者。有謂腸窒扶斯即傷寒之一部者,而日本亦以腸窒扶斯為『腸傷寒』,是亦主張一部份之相同矣。其實腸熱病,雖另有其飲食不節、消化不良,種種原因,而多由於外傷於寒所誘起。傷寒,雖不即變為腸熱,而遷延誤治,實有侵腸變熱之可能。傷寒為腸窒扶斯之起因,腸窒扶斯為傷寒之結果,此事實相同者也。」
  19. ^ 徐仁甫《實用醫學講義》:「病邪從太陽寒水之經而入,能遞傳陽明少陽及三陰者,名為傷寒症。今用顯微鏡檢之,實一種傳染之菌,古人未有此器發明,多以『邪』字名之。當今醫學,日新月異,必須將中西今昔症名參對方有進步,即使仲景復生,亦當為之,慎無食古不化,使我中醫醫術,日形退化也。」
  20. ^ 何廉臣、陳樾喬《濕溫時疫治療法》:「西醫名曰:小腸壞熱病。東醫名曰:腸窒扶斯(譯即小腸發炎爛潰之謂)。中醫名曰:濕溫時疫。」
  21. ^ 余巖《醫學革命論選》〈溫熱發揮〉:「於鬻醫滬上十有餘年,凡遇舊醫方案定為溫邪者,取其血驗之,多是腸窒扶斯。」「薛氏《濕溫病》第十三條云:『舌根白,舌尖紅,此腸窒扶斯之三角舌也。』其第二十三條云:『溫熱病十餘日,腹時痛,時圊血。』此腸窒扶斯之腸出血也。」「溫熱之為病,風溫之外,又有濕熱,亦名濕溫,證象複雜,包含多種之病,斷非一種病名所能籠絡,以今日證候學智識勘之,其所述多為腸窒扶斯之類。」
  22. ^ 陳存仁《中醫師手冊》〈古今病名統一對照表(一)〉
  23. ^ Jackson, Brendan R.; Iqbal, Shahed; Mahon, Barbara;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typhoid vaccine--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United States, 2015.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5-03-27, 64 (11) [2022-07-24]. ISSN 1545-861X. PMC 4584884 . PMID 25811680. (原始内容于2022-07-24). 
  24. ^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of death, 1990–201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The Lancet. 2015-01-10, 385 (9963) [2022-07-24]. ISSN 0140-6736. PMC 4340604 . PMID 25530442. doi:10.1016/S0140-6736(14)61682-2. (原始内容于2017-02-25) (英语). 

伤寒,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 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 请咨询专业人士, 詳見醫學聲明, 傷寒, 英語, typhoid, fever, 是由傷寒沙門氏菌, 英语, salmonella, typhi, typhi, 经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全身性急性肠道傳染病, 屬於一種肠热病, enteric, fever, 其他尚有副傷寒, 在漢語裡命名的歷史中, 先由清末時譯為腸熱症, 後受日本影響, 音譯為腸窒扶斯, 又稱為濕溫傷寒, 腸傷寒, 傷寒熱, 傷寒患者的胸部出現玫瑰色斑症状發燒, .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 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 请咨询专业人士 詳見醫學聲明 傷寒 英語 Typhoid Fever 是由傷寒沙門氏菌 英语 Salmonella typhi S Typhi 3 经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全身性急性肠道傳染病 屬於一種肠热病 10 enteric fever 其他尚有副傷寒 在漢語裡命名的歷史中 先由清末時譯為腸熱症 後受日本影響 音譯為腸窒扶斯 又稱為濕溫傷寒 腸傷寒 傷寒熱 伤寒傷寒患者的胸部出現玫瑰色斑症状發燒 腹痛 頭痛 紅疹 1 常見始發於暴露後6 30天 1 2 类型primary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anthroponotic disease 疾病肇因傷寒沙門氏菌 英语 Salmonella typhi Salmonella typhi 隨被糞便污染的食物傳播 3 4 风险因子消毒 不良 衛生不佳 3 診斷方法細菌培養 英语 Bacterial culture DNA 檢測 3 2 5 相似疾病或共病其他感染症 6 預防傷寒疫苗 洗手 7 2 治療抗细菌药 3 盛行率1250萬 2015年 8 死亡數149 000 2015年 9 分类和外部资源醫學專科感染科 英语 Infectious disease medical specialty ICD 111A07ICD 10A01 001 0ICD 9 CM002 0DiseasesDB27829MedlinePlus001332eMedicine231135Orphanet99745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目录 1 症狀 2 病源 3 診斷 4 預防 5 治療 6 歷史 7 病名來源 8 流行病學與著名病例 9 参考文献症狀 编辑傷寒症狀可輕可重 通常在暴露病原後6至30天後發病 1 2 常會出現逐漸發燒數日的症狀 1 為長期緩慢的發燒 可達39 至40 C 103 至104 F 也常出現虛弱 出汗 腹痛 便秘 以及頭痛的症狀 2 6 偶見腸胃炎 腹瀉 嘔吐症狀 但通常不明顯 6 但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 有些患者會起玫瑰色斑 rose spot 2 有些嚴重病例會有意識混亂的現象 6 若未妥善治療 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周至數月 2 有些人可能會帶有傷寒桿菌 但卻沒有任何症狀 然而這些帶原者仍具有傳播病菌的能力 4 傷寒及副傷寒皆屬於腸熱病 3 病源 编辑傷寒的致病原為傷寒沙門氏菌 S Typhi 3 俗稱傷寒桿菌 為腸道沙門氏菌的 Salmonella enterica 一種血清型 主要生長於消化道及血液中 2 6 且人類為其唯一宿主 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 均为沙门氏菌 Salmonella species 属 伤寒杆菌會随著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 透過苍蝇 蟑螂等媒介傳染给健康人 傳染力很高 因此本病一般經由攝入受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傳染 4 風險因子包含消毒 不完全或衛生不良 3 有開發中國家旅遊史者感染風險亦較高 6 診斷 编辑診斷方法包含細菌培養 英语 bacterial culture 或探測血液 糞便 及骨髓中的細菌DNA 2 3 5 但細菌培養可能並不容易 11 偵測骨髓中的病原體為最準確的方法 5 由於症狀與許多感染症相當類似 6 必須嚴謹地鑒別診斷 值得注意的是 傷寒與斑疹傷寒為不同疾病 12 預防 编辑傷寒疫苗可減低注射後兩年感染傷寒的機會達30 至70 7 注射後七年仍有些許保護力 3 至疫區旅遊者 建議預防性施打傷寒疫苗 4 其他避免感染的方法包含給予乾淨的饮用水 做好消毒 以及養成洗手的習慣 2 4 未確定是否帶有傷寒桿菌者 不建議為他人烹調 2 治療 编辑現代醫學採取的藥物可使用 氨芐青霉素 ampicillin 氯黴素 chloramphenicol 磺胺劑 trimethoprim sulfamethoxazole 阿奇霉素 氟喹諾酮類 fluoroquinolones 如環丙沙星 ciprofloxacin 第三代頭孢菌素等抗细菌药 但目前病原體對於上述藥物的抗藥性日益增加 使治療越來越不容易 3 病原治疗为关键 患者应避免接触传染源 药物治疗以氟喹诺酮类为首选 如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儿童 孕妇 哺乳期妇女可用头孢类药物 如有过敏者可选用氯霉素 但注意其指征与副作用 肠出血者应禁食 大量出血者应输血 併發肠穿孔时宜及早手术治疗 13 歷史 编辑因為它跟斑疹傷寒同樣會造成身體出現玫瑰色斑 rose spot 古代醫生認為它們是同一種疾病 病名來源 编辑主条目 傷寒 中醫 傷寒這個病名在中國起源很早 但是這與西方醫學所說的 Typhoid Fever 不同 指的是所有外感熱病 14 在清朝 西醫將這個病名傳入中國 初期曾經譯為 肚腸熱症 小腸熱症 兩者皆為Enteric fever的意譯 泰斐士熱 Typhoid fever的音譯 等 1908年 博醫會名詞委員會出版 醫學辭匯 將其譯為 癥症 腸熱症 希望作為官方名稱 但是使用不廣 腸窒扶斯 腸チフス 則是來自日本的譯名 緒方郁藏於1855年刊行的 療疫新法 最早使用這個譯名來稱呼 Typhoid 這個病名 並取代了傳統的中醫的病名 隨著留日學生的增加 這個病名被帶回中國 1908年 丁福保將宮本叔 橋本節齋 寺尾國平所著的 新傷寒論 漢譯出版 首次將窒扶斯桿菌與腸窒扶斯這個病名介紹至中國 15 丁福保認為 腸窒扶斯這個病症造成的發熱證狀 與中醫所謂的傷寒相近 腸窒扶斯之輕症 即中醫所謂 太陽病 其熱偏於稽留或間歇者則為 少陽病 若病重持續發熱則為 陽明病 因此認為它即是中醫所謂的傷寒 這個說法也被當時許多學者所接受 16 章太炎認為腸窒扶斯相當於太陽病中的 抵當湯證 17 但是傷寒的範圍較大 而腸窒扶斯的範圍較小 何佩瑜也有類似的看法 18 徐仁甫則提出 傷寒論 的傷寒病即是窒扶斯桿菌侵入太陽經造成 19 在他們的推動之下 腸窒扶斯慢慢被稱為 傷寒 但是這個說法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 1912年 浙江發生傳染病 經浙江紹興醫學會會員調查 認為這是腸窒扶斯 但是它對應的中醫病名應該是濕溫時疫 20 民國初年的余巖認為腸窒扶斯應該譯為溫邪或濕溫 21 1955年丁甘仁的門徒陳純仁出版 傷寒手冊 整合了前人的說法 認為這個病證 應該稱為濕溫傷寒 根據陳存仁的說法 傷寒 有三重意義 第一是所有熱病的集合名詞 泛指一切發熱病 較狹義的可能就是指 傷寒論 中的麻黃湯證 一種是新的 即專指濕溫傷寒症 腸熱證 故糾纏最多 22 流行病學與著名病例 编辑1907年 廚師瑪莉 馬龍開始爆發的傷寒瑪莉 Typhoid Mary 事件 可說是醫學史上有名的案例 另一位带菌者托尼 拉贝尔 Tony Labella 感染了122人 其中有5人死亡 1914年塞尔维亚因傷寒傳染 半年內夺走15万人的生命 1934年和1937年 西藏先後爆發两次伤寒大流行 死亡數千人 1972年 墨西哥的伤寒大流行 有14000人死亡 來源請求 2015年 全球新病例數達1250萬人 8 當中最常見的國家為印度 孩童最容易受到感染 3 4 自1940年代起 由於衛生觀念的進步以及抗生素的使用 已開發國家的傷寒發生率逐漸下降 4 在美國 每年新病例數約為400例 總患病者約 6 000 6 23 人 在2015年 傷寒共導致全球 149 000 人死亡 相較於1990年的181 000有下降的趨勢 9 24 傷寒若不進行治療 有高達20 的死亡率 4 若妥善治療 則死亡率可降低至1 4 之間 3 4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1 3 Anna E Newton 3 Infectious Diseases Related To Travel CDC health information for international travel 2014 the yellow book 2014 2018 01 02 ISBN 97801999484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02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Typhoid Fever cdc gov May 14 2013 28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6 06 3 00 3 01 3 02 3 03 3 04 3 05 3 06 3 07 3 08 3 09 3 10 3 11 3 12 Wain John Hendriksen Rene S Mikoleit Matthew L Keddy Karen H Ochiai R Leon Typhoid fever The Lancet 2015 03 21 385 9973 2022 07 24 ISSN 0140 6736 PMID 25458731 doi 10 1016 S0140 6736 13 62708 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11 11 英语 4 0 4 1 4 2 4 3 4 4 4 5 4 6 4 7 4 8 Typhoid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 PDF Releve Epidemiologique Hebdomadaire 2008 02 08 83 6 49 59 2018 01 02 PMID 182602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5 04 02 5 0 5 1 5 2 Crump John A Mintz Eric D Global Trends in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01 15 50 2 2022 07 24 ISSN 1058 4838 PMC 2798017 PMID 20014951 doi 10 1086 6495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8 04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PMC格式 link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6 6 6 7 Typhoid Fever cdc gov 2013 05 14 2015 03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02 7 0 7 1 Anwar Elspeth Goldberg Elad Fraser Abigail Acosta Camilo J Paul Mical Leibovici Leonard Cochrane Infectious Diseases Group 编 Vaccines for preventing typhoid feve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4 01 02 doi 10 1002 14651858 CD001261 pub3 英语 8 0 8 1 Vos Theo Allen Christine Arora Megha Barber Ryan M Bhutta Zulfiqar A Brown Alexandria Carter Austin Casey Daniel C Charlson Fiona J Chen Alan Z Coggeshall Megan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10 diseases and injuries 1990 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The Lancet 2016 10 08 388 10053 2022 07 24 ISSN 0140 6736 PMC 5055577 PMID 27733282 doi 10 1016 S0140 6736 16 31678 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07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PMC格式 link 9 0 9 1 Wang Haidong Naghavi Mohsen Allen Christine Barber Ryan M Bhutta Zulfiqar A Carter Austin Casey Daniel C Charlson Fiona J Chen Alan Zian Coates Matthew M Coggeshall Megan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ife expectancy all cause mortality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9 causes of death 1980 2015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The Lancet 2016 10 08 388 10053 ISSN 0140 6736 PMC 5388903 PMID 27733281 doi 10 1016 S0140 6736 16 31012 1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PMC格式 link enteric fever 腸熱病 terms naer edu tw 2022 07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7 24 Alan J Magill Hunter s tropical medicine and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9th London Saunders Elsevier 2013 568 572 2018 01 02 ISBN 97814557404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8 Cunha Burke A Osler on typhoid fever differentiating typhoid from typhus and malaria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Historical Aspect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art I 2004 03 01 18 1 ISSN 0891 5520 doi 10 1016 S0891 5520 03 00094 1 英语 衞生防護中心 傷寒與副傷寒 2011 08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1 24 素問 今夫熱病者 皆傷寒之類也 宮本叔原著 丁福保譯 新傷寒論 序 東西各國之言傷寒症也 日本為腸窒扶斯 譯其意為小腸發熱潰爛之謂 故從前教會醫院譯作小腸壞熱症 章太炎 章太炎醫論 西人治中土疾病 往往不效 而傷寒溫病尤甚 蓋其術至拙矣 有名腸窒扶斯者 以四七日為期 初七日發熱不甚 二七日發熱最高 三七日發熱亦高 四七日發熱漸下 或遂得解 二七三七日中 熱甚者多發狂 若熱犯心即死 彼謂腸中結熱 生瘡化膿 未成膿則熱甚 已成膿則熱衰 東土譯者 見 傷寒論 有七日愈六日愈 及傷寒再經諸文 遂譯腸窒扶斯為傷寒 章太炎 章太炎醫論 五 論陽明病即溫熱病 何佩瑜 醫界春秋 腸窒扶斯與傷寒 西洋發明之 腸窒扶斯 言熱病在腸 中國發明之 傷寒 謂傷於寒氣 此名固不同 所指亦異 故有謂兩證不同者 有謂腸窒扶斯即傷寒之一部者 而日本亦以腸窒扶斯為 腸傷寒 是亦主張一部份之相同矣 其實腸熱病 雖另有其飲食不節 消化不良 種種原因 而多由於外傷於寒所誘起 傷寒 雖不即變為腸熱 而遷延誤治 實有侵腸變熱之可能 傷寒為腸窒扶斯之起因 腸窒扶斯為傷寒之結果 此事實相同者也 徐仁甫 實用醫學講義 病邪從太陽寒水之經而入 能遞傳陽明少陽及三陰者 名為傷寒症 今用顯微鏡檢之 實一種傳染之菌 古人未有此器發明 多以 邪 字名之 當今醫學 日新月異 必須將中西今昔症名參對方有進步 即使仲景復生 亦當為之 慎無食古不化 使我中醫醫術 日形退化也 何廉臣 陳樾喬 濕溫時疫治療法 西醫名曰 小腸壞熱病 東醫名曰 腸窒扶斯 譯即小腸發炎爛潰之謂 中醫名曰 濕溫時疫 余巖 醫學革命論選 溫熱發揮 於鬻醫滬上十有餘年 凡遇舊醫方案定為溫邪者 取其血驗之 多是腸窒扶斯 薛氏 濕溫病 第十三條云 舌根白 舌尖紅 此腸窒扶斯之三角舌也 其第二十三條云 溫熱病十餘日 腹時痛 時圊血 此腸窒扶斯之腸出血也 溫熱之為病 風溫之外 又有濕熱 亦名濕溫 證象複雜 包含多種之病 斷非一種病名所能籠絡 以今日證候學智識勘之 其所述多為腸窒扶斯之類 陳存仁 中醫師手冊 古今病名統一對照表 一 Jackson Brendan R Iqbal Shahed Mahon Barbara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typhoid vaccin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United States 2015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5 03 27 64 11 2022 07 24 ISSN 1545 861X PMC 4584884 PMID 258116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7 24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 sex specific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of death 1990 201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The Lancet 2015 01 10 385 9963 2022 07 24 ISSN 0140 6736 PMC 4340604 PMID 25530442 doi 10 1016 S0140 6736 14 61682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2 25 英语 引文格式1维护 PMC格式 link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伤寒 amp oldid 7607900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