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佃農

佃農是指租用他人田地,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

租地耕作的佃農

中國

形成

一般而言,農民因家人有病、災荒、婚喪開支等原因,用光積蓄,為債務所迫,只好賣出或放棄土地,變成佃戶。[1]光景好時,農民會買來土地,佃戶會稍為減少;困難時則農民喪失土地,佃戶數目稍為增加。[2]不過,如果土地太貧瘠,地租回報太低,願意買地的人不多,則佃戶數目也不會高。[3]

社會地位

在較富饒和商業繁榮的地區,佃戶只須交地租。在落後或交通不便的多山地區,佃戶則要向地主交出額外的物資,如新年時要送糕點、肉類、家禽等禮物;地主家中有婚喪時,佃戶要去幫忙,地位有如奴僕[4]。至民国时期,佃农地位仍极为低下,公民权缺失。以苏北鲁南地区为例,地主阶级对佃农有“生杀之权”。在重重剥削、欺压之下,地主阶层对佃户妻女的“初夜权”,反显“人道”[5]

比重與分佈

宋代

唐代均田制崩壞以後,地主和佃農廣泛出現。部份學者估計,宋代有34%的戶口是佃戶,和廿世紀的情況相同。當時北方、浙江東部和江西中部,是佃戶比率較低的地區。[6]

明清

明清兩代,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地區佃戶較多。[7]明太祖沒收大量今日江蘇省地區地主的土地,田地歸官府管轄,佃戶地租從繳納給地主,改為繳納給官府。據學者估計,明代江蘇有略高於50%的田地出租,租佃率和廿世紀時相近。[8]

明末張獻忠的大屠殺,使四川湖南二省在清代初期較為荒涼,有大量有待開墾的土地,佃戶較少。其後兩省佃戶漸增,到18世紀中,有50%-60%土地在地主手中,和廿世紀時的情況相似。[9]

民國

民國時,大約有30%的農民是全無土地的佃戶。[10]跟清代後期相較,佃戶數目接近或稍低。由於地主不易收到地租,當時也有其他投資的途徑,買地的資金沒有增長,佃戶數目亦大體不變。[11]一般而言,佃戶在北方較少,南方較多。當中亦有例外,如山西山區佃戶較多,廣西雲南有些地方佃戶又較少。[12]

1949年後

内战前后,中国共产党在控制地区实行土地改革,过去的土地租赁完全消除后佃农身份完全消失。但是由于新的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1953年12月,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的决议》,开始进行土地集体化,土地从可以租赁的资产变为集体所有物。生产资料公有制化后,发展为人民公社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和新的土地兼并问题,但是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破坏了生产力。1978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提出要“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纠正平均主义”,引起激烈争论。后发展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土地仍然为集体所有,但开放了承包行为。[14]如《农村土地承包法》[15]的第十二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

臺灣

臺灣,佃農自從實施375減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等政策後,佃農約佔農民總數為百分之八。[16] 2012年底台灣佃農戶數27,760戶,在台灣農牧戶總數779,375戶中,比例百分之3.6[17]

註釋

  1.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16。
  2.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29。
  3.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23。
  4.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24。
  5. ^ 作者:马俊亚. 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 中国社会科学网,来源:《文史哲》2013年第1期. 2015-07-22 [2017-11-15]. (原始内容于2017-11-15) (简体中文). 
  6.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26。
  7.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28。
  8.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27。
  9.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27-128。
  10.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13。
  11.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28-129。
  12. ^ Perkins:《中國農業的發展》,頁114。
  13. ^ 徐丽华. 徐丽华: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的历程及成就.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 [2023-06-18]. (原始内容于2021-11-28). 
  14. ^ 兰虹; 冯涛. 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2023-06-18]. 
  15. ^ 冯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国人大网. [2023-06-18]. (原始内容于2023-06-18). 
  16. ^ 陸年青. 中華百科全書·1983年典藏版/三七五減租. 中國文化大學. [2009-02-28]. (原始内容于2014-04-07). 
  17. ^ 中華民國102年農業統計年報,第199頁(農家與農業勞動,台灣地區農牧戶-按耕地所有權屬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4年8月出版。

參考書目

  • Dwight H. Perkins著,宋海文等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年》(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
  • 赵冈:〈从另一个角度看明清时期的土地租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伊原弘介:〈〉。

相關條目

佃農,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8年4月18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 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請協助補充內容, 以避免偏頗, 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是指租用他人田地, 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 租地耕作的, 目录, 中國, 形成, 社會地位, 比重與分佈, 宋代, 明清, 民國, 1949年後, 臺灣, 註釋, 參考書目, 相關條目中國, 编辑形成, 编辑, 一般而言, 農民因家人有病, 災荒, 婚喪開支等原因,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8年4月18日 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 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 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請協助補充內容 以避免偏頗 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佃農是指租用他人田地 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 租地耕作的佃農 目录 1 中國 1 1 形成 1 2 社會地位 1 3 比重與分佈 1 3 1 宋代 1 3 2 明清 1 3 3 民國 1 3 4 1949年後 1 3 5 臺灣 2 註釋 3 參考書目 4 相關條目中國 编辑形成 编辑 一般而言 農民因家人有病 災荒 婚喪開支等原因 用光積蓄 為債務所迫 只好賣出或放棄土地 變成佃戶 1 光景好時 農民會買來土地 佃戶會稍為減少 困難時則農民喪失土地 佃戶數目稍為增加 2 不過 如果土地太貧瘠 地租回報太低 願意買地的人不多 則佃戶數目也不會高 3 社會地位 编辑 在較富饒和商業繁榮的地區 佃戶只須交地租 在落後或交通不便的多山地區 佃戶則要向地主交出額外的物資 如新年時要送糕點 肉類 家禽等禮物 地主家中有婚喪時 佃戶要去幫忙 地位有如奴僕 4 至民国时期 佃农地位仍极为低下 公民权缺失 以苏北鲁南地区为例 地主阶级对佃农有 生杀之权 在重重剥削 欺压之下 地主阶层对佃户妻女的 初夜权 反显 人道 5 比重與分佈 编辑 宋代 编辑 唐代均田制崩壞以後 地主和佃農廣泛出現 部份學者估計 宋代有34 的戶口是佃戶 和廿世紀的情況相同 當時北方 浙江東部和江西中部 是佃戶比率較低的地區 6 明清 编辑 明清兩代 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地區佃戶較多 7 明太祖沒收大量今日江蘇省地區地主的土地 田地歸官府管轄 佃戶地租從繳納給地主 改為繳納給官府 據學者估計 明代江蘇有略高於50 的田地出租 租佃率和廿世紀時相近 8 明末張獻忠的大屠殺 使四川和湖南二省在清代初期較為荒涼 有大量有待開墾的土地 佃戶較少 其後兩省佃戶漸增 到18世紀中 有50 60 土地在地主手中 和廿世紀時的情況相似 9 民國 编辑 民國時 大約有30 的農民是全無土地的佃戶 10 跟清代後期相較 佃戶數目接近或稍低 由於地主不易收到地租 當時也有其他投資的途徑 買地的資金沒有增長 佃戶數目亦大體不變 11 一般而言 佃戶在北方較少 南方較多 當中亦有例外 如山西山區佃戶較多 廣西 雲南有些地方佃戶又較少 12 1949年後 编辑 内战前后 中国共产党在控制地区实行土地改革 过去的土地租赁完全消除后佃农身份完全消失 但是由于新的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 1953年12月 通过了 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的决议 开始进行土地集体化 土地从可以租赁的资产变为集体所有物 生产资料公有制化后 发展为人民公社制度 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和新的土地兼并问题 但是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严重破坏了生产力 1978年 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草案 提出要 尊重生产队自主权 纠正平均主义 引起激烈争论 后发展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土地仍然为集体所有 但开放了承包行为 14 如 农村土地承包法 15 的第十二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 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发包的 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 臺灣 编辑 在臺灣 佃農自從實施375減租 耕者有其田和公地放領等政策後 佃農約佔農民總數為百分之八 16 2012年底台灣佃農戶數27 760戶 在台灣農牧戶總數779 375戶中 比例百分之3 6 17 註釋 编辑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16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29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23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24 作者 马俊亚 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权 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 文史哲 2013年第1期 2015 07 22 2017 11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1 15 简体中文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26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28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27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27 128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13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28 129 Perkins 中國農業的發展 頁114 徐丽华 徐丽华 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的历程及成就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 昆明 南亚东南亚研究院 2023 06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11 28 兰虹 冯涛 路径依赖的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2023 06 18 冯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中国人大网 2023 06 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 06 18 陸年青 中華百科全書 1983年典藏版 三七五減租 中國文化大學 2009 02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4 07 中華民國102年農業統計年報 第199頁 農家與農業勞動 台灣地區農牧戶 按耕地所有權屬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2014年8月出版 參考書目 编辑Dwight H Perkins著 宋海文等譯 中國農業的發展 1368 1968年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4 赵冈 从另一个角度看明清时期的土地租佃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伊原弘介 清代台湾的佃户制 相關條目 编辑農業合作社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佃農 amp oldid 7785254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