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中國化

中國化(英語:Sinicizationsinoficationsinificationsinonization),是個約定俗成的名詞,意指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受中國文化中華文化影響,將中國文化內化成為自身文化。所謂的中國文化或中華文化,主要是指漢族文化,所以也被称为“漢化”。

对中国本身来说,“中国化”一般是指源自其他国家的事物,包括思想、宗教、制度、观念等,进入中国后,受到中國影響而产生的本土化变迁,如“佛教中国化”、“基督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心理学中国化”等。

概論

「中國」這個名詞本身就充滿模糊性,可以用來指某個特定政權,某個文化圈,或是某種文化認同的對象,因此「中國化」也是一個很難定義的名詞。

因為中國以漢族為主體,因此中國化與漢化,常被當成是相同的名詞。傳統漢族文化的核心為儒家意識型態,因此中國化與儒化,也常被劃上等號。但是在某些情境中,中國文化並不是單指漢族文化,漢化難以完全涵蓋中國化。同樣的,對於中國文化是否應該等同於儒家化,也有許多爭議,儒化也不能完全等同於中國化。

近代以来,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相继建國,均將自身作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中的席位,在國際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較多,因此一般所說的中國,都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為了塑造自身的正統地位,中華民國主張傳統中國文化是由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所繼承,曾提出文化中國等說法,以仍然使用中華民國憲法正體中文,擁有故宮文物等為證據。但這個意識型態,在台灣本土化運動及台灣主體意識等文化運動興起後受到挑戰。在政黨輪替後,陳水扁政府進行教育改革,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對台灣的介紹,引起舊有中國國民黨支持者的反彈,稱之為去中國化文化台獨。在馬英九政府執政時期,推動的措施,如微調課綱等,被批評為去台灣化。這些爭論仍然在台灣內部發展中。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受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影響,曾經推行過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企圖完全拋棄傳統中國的所有特徵。在史達林去世後,赫鲁晓夫上台後,1960年代開始,蘇聯撤銷對中國的援助,與中國關係變差,中國共產黨改為推行「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新強調中國化,以凝聚內部的支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中國化除了代表具備傳統中國的特色外,也包括了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快速成長,出現大國崛起中国和平崛起現象,中國以孔子學院等為管道,對外輸出自身文化與政治經濟體制,輸出中国模式。但也出現中國威脅論中國因素中國式病毒等說法,這些反中的立場,認為由中國共產黨推動的「中國化」,隱含了反民主、反自由等思想。1997年港澳回歸之後,有香港人民對於中國化產生反感,而有雨傘革命的產生。

各地區的中國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共產黨在取得政權後,推動蘇維埃化,仿效蘇聯的政治體制及意識型態。傳統中國文化被認為是封建文化,應該加以改造及廢除。由歐洲引進的馬列主義,取代了儒家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為,這不是全盤西化,而是對於舊中國的改造,形成新中國,因此,所謂的中國化,是指「新中國」化,也就是由中國共產黨官方意識型態為主體的新文化。

習近平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出任總書記掌政後,推動宗教中國化政策,特別是針對於西方的基督教與天主教,希望達到基督教中國化。在2015年5月18至20日,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習近平揭示了宗教中國化的工作目標[1]

2018年,习近平推行的新《宗教事务条例》生效后,“宗教中国化”政策愈演愈烈。[2]

香港及澳門

1997年,香港及澳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成為中國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諾一國兩制,但為了消除英國及葡萄牙等歐洲政府在此地的影響力,透過移民與教育等各種管道對香港及澳門施加影響力,中国化這兩個地區[3],惟香港的大學學者指出在英屬香港時代的「港英政府沒有強勢地要求香港人歸順英國,香港人亦不用對英女皇顯示絕對的忠誠」,反而1997年主權移交後中國政府卻無孔不入地宣傳「愛國愛港」,一面倒要將香港中國化,強行同化,這樣如同將香港「再殖民化」[4]

因為不认同上述政策,認為大陸政策實為以夷變夏,即反華,出現中港矛盾香港本土運動等。

臺灣

1945年,日本投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在中華民國治理初期,為消除日本在台灣的影響,推行一系列措施,希望透過教育及文化手段,使台灣人重新認同中國,這些措施被稱為去奴化、祖國化、去日本化或再中國化。

在1980年代,台灣的社會學與心理學研究圈中,產生現代化與中國化之間的文化論戰,主要的人物為楊國樞等人。楊國樞等人在之後不再舉出心理學中國化,而改稱本土化。1983年發生台灣意識論戰

註釋

  1. ^ . 天亞社. 2015-05-22 [2016-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1). 
  2. ^ 新《宗教事務條例》於2018年生效: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2019-01-19]. (原始内容于2019-01-15). 
  3. ^ 沒有兩制,只剩一國!回歸 19 年香港政經崩壞中,加速中國化. 財訊. 2016-07-09 [2016-07-09]. (原始内容于2016-07-09). 
  4. ^ . 新報人. 2015-12-18 [2020-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參考書目

  • 楊國樞、李亦園、文崇一主編,《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1985年,台北桂冠出版。
  • 楊國樞、文崇一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1992年,中央研究院出版。

中國化, 英語, sinicization, sinofication, sinification, sinonization, 是個約定俗成的名詞, 意指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 受中國文化或中華文化影響, 將中國文化內化成為自身文化, 所謂的中國文化或中華文化, 主要是指漢族文化, 所以也被称为, 漢化, 对中国本身来说, 中国化, 一般是指源自其他国家的事物, 包括思想, 宗教, 制度, 观念等, 进入中国后, 受到中國影響而产生的本土化变迁, 佛教中国化, 基督教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心理学中国化. 中國化 英語 Sinicization sinofication sinification sinonization 是個約定俗成的名詞 意指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 受中國文化或中華文化影響 將中國文化內化成為自身文化 所謂的中國文化或中華文化 主要是指漢族文化 所以也被称为 漢化 对中国本身来说 中国化 一般是指源自其他国家的事物 包括思想 宗教 制度 观念等 进入中国后 受到中國影響而产生的本土化变迁 如 佛教中国化 基督教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心理学中国化 等 目录 1 概論 2 各地區的中國化 2 1 中華人民共和國 2 2 香港及澳門 2 3 臺灣 3 註釋 4 參考書目概論 编辑 中國 這個名詞本身就充滿模糊性 可以用來指某個特定政權 某個文化圈 或是某種文化認同的對象 因此 中國化 也是一個很難定義的名詞 因為中國以漢族為主體 因此中國化與漢化 常被當成是相同的名詞 傳統漢族文化的核心為儒家意識型態 因此中國化與儒化 也常被劃上等號 但是在某些情境中 中國文化並不是單指漢族文化 漢化難以完全涵蓋中國化 同樣的 對於中國文化是否應該等同於儒家化 也有許多爭議 儒化也不能完全等同於中國化 近代以来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相继建國 均將自身作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中的席位 在國際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較多 因此一般所說的中國 都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為了塑造自身的正統地位 中華民國主張傳統中國文化是由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所繼承 曾提出文化中國等說法 以仍然使用中華民國憲法 正體中文 擁有故宮文物等為證據 但這個意識型態 在台灣本土化運動及台灣主體意識等文化運動興起後受到挑戰 在政黨輪替後 陳水扁政府進行教育改革 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對台灣的介紹 引起舊有中國國民黨支持者的反彈 稱之為去中國化及文化台獨 在馬英九政府執政時期 推動的措施 如微調課綱等 被批評為去台灣化 這些爭論仍然在台灣內部發展中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 受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影響 曾經推行過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 企圖完全拋棄傳統中國的所有特徵 在史達林去世後 赫鲁晓夫上台後 1960年代開始 蘇聯撤銷對中國的援助 與中國關係變差 中國共產黨改為推行 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重新強調中國化 以凝聚內部的支持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 中國化除了代表具備傳統中國的特色外 也包括了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 在改革開放之後 中國經濟快速成長 出現大國崛起 中国和平崛起現象 中國以孔子學院等為管道 對外輸出自身文化與政治經濟體制 輸出中国模式 但也出現中國威脅論 中國因素 中國式病毒等說法 這些反中的立場 認為由中國共產黨推動的 中國化 隱含了反民主 反自由等思想 1997年港澳回歸之後 有香港人民對於中國化產生反感 而有雨傘革命的產生 各地區的中國化 编辑中華人民共和國 编辑 中國共產黨在取得政權後 推動蘇維埃化 仿效蘇聯的政治體制及意識型態 傳統中國文化被認為是封建文化 應該加以改造及廢除 由歐洲引進的馬列主義 取代了儒家文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為 這不是全盤西化 而是對於舊中國的改造 形成新中國 因此 所謂的中國化 是指 新中國 化 也就是由中國共產黨官方意識型態為主體的新文化 習近平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出任總書記掌政後 推動宗教中國化政策 特別是針對於西方的基督教與天主教 希望達到基督教中國化 在2015年5月18至20日 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中央統戰工作會議 習近平揭示了宗教中國化的工作目標 1 2018年 习近平推行的新 宗教事务条例 生效后 宗教中国化 政策愈演愈烈 2 香港及澳門 编辑 1997年 香港及澳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 成為中國領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諾一國兩制 但為了消除英國及葡萄牙等歐洲政府在此地的影響力 透過移民與教育等各種管道對香港及澳門施加影響力 中国化這兩個地區 3 惟香港的大學學者指出在英屬香港時代的 港英政府沒有強勢地要求香港人歸順英國 香港人亦不用對英女皇顯示絕對的忠誠 反而1997年主權移交後中國政府卻無孔不入地宣傳 愛國愛港 一面倒要將香港中國化 強行同化 這樣如同將香港 再殖民化 4 因為不认同上述政策 認為大陸政策實為以夷變夏 即反華 出現中港矛盾 香港本土運動等 臺灣 编辑 1945年 日本投降 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華民國接收台灣 在中華民國治理初期 為消除日本在台灣的影響 推行一系列措施 希望透過教育及文化手段 使台灣人重新認同中國 這些措施被稱為去奴化 祖國化 去日本化或再中國化 在1980年代 台灣的社會學與心理學研究圈中 產生現代化與中國化之間的文化論戰 主要的人物為楊國樞等人 楊國樞等人在之後不再舉出心理學中國化 而改稱本土化 1983年發生台灣意識論戰 註釋 编辑 習近平出席中央統戰會議 對宗教工作提出 中國化 天亞社 2015 05 22 2016 07 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5 01 新 宗教事務條例 於2018年生效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2019 01 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15 沒有兩制 只剩一國 回歸 19 年香港政經崩壞中 加速中國化 財訊 2016 07 09 2016 07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7 09 英皇冠被消失 學者稱港面對 再殖民化 新報人 2015 12 18 2020 07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18 參考書目 编辑楊國樞 李亦園 文崇一主編 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 1985年 台北桂冠出版 楊國樞 文崇一主編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 1992年 中央研究院出版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中國化 amp oldid 7853157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