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两淮战役

两淮战役是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結束後立即發生的1945年国共冲突中的一系列战役,以新四军第三縱隊分別攻下淮陰淮安兩城告终。有時此戰役會被中共分别稱之為淮陰戰役與淮安戰役。

两淮战役
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
日期1945年8月26日 - 9月22日
地点
结果 新四軍第三縱隊勝利
参战方

國民革命軍整編第28師

新四军第三縱隊
指挥官与领导者
潘干臣 
吴漱泉 
黄克诚
兵力
14,000 11,000
伤亡与损失
1,000餘人傷亡
12,600餘人被俘
200餘人傷亡

前序 编辑

和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国共两党之间的冲突类似,此次冲突也源于蒋介石已认识到他的国民党政权没有足够的军队或足够的运输资本以将自己的军队部署到中国的日占区。他不想让已经占有了中国大多乡村的共产党通过接受日军投降进一步拓展领地,控制日占区,于是命日军和伪军不向共产党投降,维持自身战力,在日占区“维持秩序”,必要时对抗共产党,直到国军最终到达并完成部署。结果,大多数伪政府成员和伪军重新加入国军。

但这些由前国军转为伪军的军队大多并非蒋介石嫡系,而是主要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仅仅名义上受蒋介石统治,只在名义上为国民党,多保持自身独立或半独立状态的军阀的军队组成。这些军阀只在乎维持自身力量,当日本侵略者许诺让他们维持权力以换取他们的合作时,他们便叛投了日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军阀也为了同样的原因回归国民党。蒋介石显然难以立即在这些军阀投降自己重归国民党之际消灭他们,这样将得罪国军内其他派系,而这些伪军军阀仍能通过在蒋介石部署自己的军队完成接管前控制治下的方式帮助国民党争取更多领地。蒋介石的目的是同时解决困扰中国已久的军阀问题和消灭共产党两件事,但这后来如在此次冲突中所示被证明是他和国民党政府的一个极其致命的错误。

国民党战略 编辑

与自身的战略相应,蒋介石及其手下希望这些复归国军的前伪军能击退共军且屯驻得够久以让他能部署自己的军队。即使共军在这些冲突中得胜,因军阀被共军击败削弱,军阀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削弱,共军也将因战斗被削弱,蒋介石自己的军队则更易掌控局势,结局仍然对蒋介石及其政权有利。

而前伪军军阀和军队急于自我证明,也无条件服从蒋介石的命令。他们都知道因自己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和日军合作,已被包括拒绝降敌并战斗直至胜利的国军在内的国人痛恨,因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他们当然将被解除武装遣散,军阀们的势力将被削弱乃至最终消灭。蒋介石的命令对他们而言是救星,这样他们便能以对被蒋介石及其政府定为叛军的共军作战的方式合法化自身并维持势力。

共产党战略 编辑

因共军的派系分化不如国军巨大,共军的战略简单得多。在国军撤退后,共军成为本地对抗日本侵略者和伪政权的唯一力量,已赢得大量民间支持,在乡村成功建立共军基地,带给民众比日占区好得多的生活后,民众同意共军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接受本地入侵者的投降和接管日占区。

作战序列 编辑

  • 守军:国民党作战序列(大约14,000军队):
    • 整編第28师,屯淮阴
    • 淮阴保安团,屯淮阴
    • 三个整編旅,屯淮安
  • 进攻军:共产党作战序列(多于11,000军队):
    • 新四军第三縱隊
      • 第7旅
      • 第8旅
      • 第10旅
      • 射阳独立团
      • 淮安独立团
      • 涟东独立团
      • 淮阴警卫团
      • 涟水警卫团

第一阶段 编辑

新四军第3师于1945年8月26日开始从高良涧、蒋坝向淮阴推进,五个本地的共产党团也协作从其他地区发起进攻:射阳独立团、淮阴警卫团和涟水警卫团从东、北攻打淮阴,而淮安则由共产党的淮安地理图案和涟东独立团攻打。经过从27日到31日的持续四天的激战,解放軍佔據所有外圍國軍据点,淮阴城被围。

共军围城后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建立火力支持点并一路挖交通壕直到城墙脚下,作为作战准备。火力支持点是通过用土建造比城墙更高的小山建立的,可同时作为侦察平台,城内的一切都被攻击方军队所监视。

第二阶段 编辑

国民党守军拒绝投降后,9月6日下午2:00,总攻爆发。攻城军队通过交通壕接近城墙脚下,制造爆破,在东门炸毁一块城墙。国军不能阻止敌军从城墙破损处入城,激战1个半小时后,由第28师和淮阴保安团组成的淮阴全部国民党驻军8,600余人被敌军全歼。第28师师长潘干臣等300余守军被杀,师参谋长刘绍坤等8,328人被生擒。共产党军还从国军处缴获炮7门、轻重机枪88挺、长短枪6,592支。最后的抵抗也在7日凌晨5:30结束。

攻陷淮阴后,新四军第3师第10旅将注意转向淮安,于9月13日围其城。2天后,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亲率该师第7旅、第8旅前往淮安,接替第10旅,准备在本地共产党民兵帮助下攻城。守军意识到身陷绝境,在21日傍晚尝试突围,但被敌军击还。

对淮安的总攻开始于22日早8:00。在迫击炮和包括缴获的日本11型步枪的重型火炮支援掩护下,攻城军突破城池防御,12米高的城墙被证明不足以阻止敌军,在5分钟内就被攻破。10:00,守军大部被歼。但国军旅长吴漱泉、专员李云霈率残部200余人负隅顽抗,攻城军花了5个小时才将这支最后的守军歼灭,并彻底击败藏起来的残余敌军。强达三个旅的淮安国民党守军被攻城敌军全歼,其中吴漱泉以下300余人被击毙,团长以下4,350人被生擒,炮5门、轻重机枪50挺、掷弹筒52具、步枪3,738支被缴获。和之前在淮阴和两城外的据点的损失加起来,守军损失了接近14,000军队,几乎是全军。

结果 编辑

尽管战斗的结局如蒋介石及其部下所料,军阀的势力因军队被共军击溃而被削弱,当地的军阀问题减弱,蒋介石的第二目的达到了,但这次政治余波抵消了国军获取的一切正面收益。当地人本已怪罪国军失地于日军,重新收编伪军为国军对抗唯一留在当地抗日的共军之举愈发疏远了人心,国军在原日占区的人心大失,加深了民间对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的恨意。

而形成对比的是,共军胜利夺取两城,将之前苏中、苏北、淮北、淮南四个分隔的共军根据地连接起来。蒋介石试图同时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军阀问题和根除共产党问题的致命错误这一政治失败也很大程度上帮助共产党赢取当地百姓支持。

另见 编辑

参考 编辑

  • 朱宗震、汪朝光《解放战争史话》,第一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49-207-2 (集装本)
  • 张平《解放战争史话》,第一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ISBN 7-5006-0081-X (平装本)
  • 解力夫《解放战争实录:两种命运的决战》,第一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ISBN 7-202-00733-9 (集装本)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解放战争》,第一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年,ISBN 7-212-00007-8
  • 李作民《雄师铁马:解放战争纪实》,第一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ISBN 7-80199-029-3
  • 王幸生、张敬山《中国解放战争》,第一版,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ISBN 7-5033-1351-X (集装本)
  • 黄友岚《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第一版,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年,ISBN 7-80019-338-1
  • 刘武生《从延安到北京:解放战争重大战役军事文献和研究文章专题选集》,第一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ISBN 7-5073-0074-9
  • 唐义路、毕建忠《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一版,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 – 1997年,ISBN 7-80021-719-1 (第一卷)、7800219615 (第二卷)、7800219631 (第三卷)、7801370937 (第四卷)和7801370953 (第五卷)

两淮战役,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两淮保卫战, 是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結束後立即發生的1945年国共冲突中的一系列战役, 以新四军第三縱隊分別攻下淮陰與淮安兩城告终, 有時此戰役會被中共分别稱之為淮陰戰役與淮安戰役, 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日期1945年8月26日, 9月22日地点中国江苏结果新四軍第三縱隊勝利参战方國民革命軍整編第28師新四军第三縱隊指挥官与领导者潘干臣, 吴漱泉, 黄克诚兵力14, 00011, 000伤亡与损失1, 000餘人傷亡12, 600餘人被俘200餘人傷亡, 目录, 前序, .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两淮保卫战 两淮战役是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結束後立即發生的1945年国共冲突中的一系列战役 以新四军第三縱隊分別攻下淮陰與淮安兩城告终 有時此戰役會被中共分别稱之為淮陰戰役與淮安戰役 两淮战役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日期1945年8月26日 9月22日地点中国江苏结果新四軍第三縱隊勝利参战方國民革命軍整編第28師新四军第三縱隊指挥官与领导者潘干臣 吴漱泉 黄克诚兵力14 00011 000伤亡与损失1 000餘人傷亡12 600餘人被俘200餘人傷亡 目录 1 前序 2 国民党战略 3 共产党战略 4 作战序列 5 第一阶段 6 第二阶段 7 结果 8 另见 9 参考前序 编辑和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国共两党之间的冲突类似 此次冲突也源于蒋介石已认识到他的国民党政权没有足够的军队或足够的运输资本以将自己的军队部署到中国的日占区 他不想让已经占有了中国大多乡村的共产党通过接受日军投降进一步拓展领地 控制日占区 于是命日军和伪军不向共产党投降 维持自身战力 在日占区 维持秩序 必要时对抗共产党 直到国军最终到达并完成部署 结果 大多数伪政府成员和伪军重新加入国军 但这些由前国军转为伪军的军队大多并非蒋介石嫡系 而是主要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仅仅名义上受蒋介石统治 只在名义上为国民党 多保持自身独立或半独立状态的军阀的军队组成 这些军阀只在乎维持自身力量 当日本侵略者许诺让他们维持权力以换取他们的合作时 他们便叛投了日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这些军阀也为了同样的原因回归国民党 蒋介石显然难以立即在这些军阀投降自己重归国民党之际消灭他们 这样将得罪国军内其他派系 而这些伪军军阀仍能通过在蒋介石部署自己的军队完成接管前控制治下的方式帮助国民党争取更多领地 蒋介石的目的是同时解决困扰中国已久的军阀问题和消灭共产党两件事 但这后来如在此次冲突中所示被证明是他和国民党政府的一个极其致命的错误 国民党战略 编辑与自身的战略相应 蒋介石及其手下希望这些复归国军的前伪军能击退共军且屯驻得够久以让他能部署自己的军队 即使共军在这些冲突中得胜 因军阀被共军击败削弱 军阀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削弱 共军也将因战斗被削弱 蒋介石自己的军队则更易掌控局势 结局仍然对蒋介石及其政权有利 而前伪军军阀和军队急于自我证明 也无条件服从蒋介石的命令 他们都知道因自己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和日军合作 已被包括拒绝降敌并战斗直至胜利的国军在内的国人痛恨 因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 他们当然将被解除武装遣散 军阀们的势力将被削弱乃至最终消灭 蒋介石的命令对他们而言是救星 这样他们便能以对被蒋介石及其政府定为叛军的共军作战的方式合法化自身并维持势力 共产党战略 编辑因共军的派系分化不如国军巨大 共军的战略简单得多 在国军撤退后 共军成为本地对抗日本侵略者和伪政权的唯一力量 已赢得大量民间支持 在乡村成功建立共军基地 带给民众比日占区好得多的生活后 民众同意共军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接受本地入侵者的投降和接管日占区 作战序列 编辑守军 国民党作战序列 大约14 000军队 整編第28师 屯淮阴 淮阴保安团 屯淮阴 三个整編旅 屯淮安 进攻军 共产党作战序列 多于11 000军队 新四军第三縱隊 第7旅 第8旅 第10旅 射阳独立团 淮安独立团 涟东独立团 淮阴警卫团 涟水警卫团第一阶段 编辑新四军第3师于1945年8月26日开始从高良涧 蒋坝向淮阴推进 五个本地的共产党团也协作从其他地区发起进攻 射阳独立团 淮阴警卫团和涟水警卫团从东 北攻打淮阴 而淮安则由共产党的淮安地理图案和涟东独立团攻打 经过从27日到31日的持续四天的激战 解放軍佔據所有外圍國軍据点 淮阴城被围 共军围城后没有立即进攻 而是建立火力支持点并一路挖交通壕直到城墙脚下 作为作战准备 火力支持点是通过用土建造比城墙更高的小山建立的 可同时作为侦察平台 城内的一切都被攻击方军队所监视 第二阶段 编辑国民党守军拒绝投降后 9月6日下午2 00 总攻爆发 攻城军队通过交通壕接近城墙脚下 制造爆破 在东门炸毁一块城墙 国军不能阻止敌军从城墙破损处入城 激战1个半小时后 由第28师和淮阴保安团组成的淮阴全部国民党驻军8 600余人被敌军全歼 第28师师长潘干臣等300余守军被杀 师参谋长刘绍坤等8 328人被生擒 共产党军还从国军处缴获炮7门 轻重机枪88挺 长短枪6 592支 最后的抵抗也在7日凌晨5 30结束 攻陷淮阴后 新四军第3师第10旅将注意转向淮安 于9月13日围其城 2天后 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亲率该师第7旅 第8旅前往淮安 接替第10旅 准备在本地共产党民兵帮助下攻城 守军意识到身陷绝境 在21日傍晚尝试突围 但被敌军击还 对淮安的总攻开始于22日早8 00 在迫击炮和包括缴获的日本11型步枪的重型火炮支援掩护下 攻城军突破城池防御 12米高的城墙被证明不足以阻止敌军 在5分钟内就被攻破 10 00 守军大部被歼 但国军旅长吴漱泉 专员李云霈率残部200余人负隅顽抗 攻城军花了5个小时才将这支最后的守军歼灭 并彻底击败藏起来的残余敌军 强达三个旅的淮安国民党守军被攻城敌军全歼 其中吴漱泉以下300余人被击毙 团长以下4 350人被生擒 炮5门 轻重机枪50挺 掷弹筒52具 步枪3 738支被缴获 和之前在淮阴和两城外的据点的损失加起来 守军损失了接近14 000军队 几乎是全军 结果 编辑尽管战斗的结局如蒋介石及其部下所料 军阀的势力因军队被共军击溃而被削弱 当地的军阀问题减弱 蒋介石的第二目的达到了 但这次政治余波抵消了国军获取的一切正面收益 当地人本已怪罪国军失地于日军 重新收编伪军为国军对抗唯一留在当地抗日的共军之举愈发疏远了人心 国军在原日占区的人心大失 加深了民间对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的恨意 而形成对比的是 共军胜利夺取两城 将之前苏中 苏北 淮北 淮南四个分隔的共军根据地连接起来 蒋介石试图同时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军阀问题和根除共产党问题的致命错误这一政治失败也很大程度上帮助共产党赢取当地百姓支持 另见 编辑兩淮保衛戰 国共内战战役列表 国民革命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 国共内战参考 编辑朱宗震 汪朝光 解放战争史话 第一版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 ISBN 7 80149 207 2 集装本 张平 解放战争史话 第一版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7年 ISBN 7 5006 0081 X 平装本 解力夫 解放战争实录 两种命运的决战 第一版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ISBN 7 202 00733 9 集装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解放战争 第一版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年 ISBN 7 212 00007 8 李作民 雄师铁马 解放战争纪实 第一版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年 ISBN 7 80199 029 3 王幸生 张敬山 中国解放战争 第一版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1年 ISBN 7 5033 1351 X 集装本 黄友岚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 第一版 北京档案出版社 1992年 ISBN 7 80019 338 1 刘武生 从延安到北京 解放战争重大战役军事文献和研究文章专题选集 第一版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年 ISBN 7 5073 0074 9 唐义路 毕建忠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 第一版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3年 1997年 ISBN 7 80021 719 1 第一卷 7800219615 第二卷 7800219631 第三卷 7801370937 第四卷 和7801370953 第五卷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两淮战役 amp oldid 7636197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