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上海开埠

上海开埠,即1843年11月按照《中英南京条约》的条款,正式对外开放上海做指定通商口岸的历史事件。开埠标志着上海地区进入了近代时期,同时也促进了发展城市,即今日的上海市,在此后100年时间里,由海边的县城一跃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都会之一[1]

开埠经过

开埠前

1840年以前,由于清朝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仅留广州一港进行对外贸易,并且设置诸多管理条款,限制在华外商的经商活动。因此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而在战前,英国方面曾派出东印度公司的“阿美士德号”沿海岸线北上,曾经充分考察了上海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情况,此举最终使得上海被划为最初通商的五口之一。

随着对华贸易量的增加,英国曾经要求清政府增辟通商口岸,但是清政府予以拒绝。因此,英国方面试图使用武力来促使清政府在通商问题上有所转变。在战争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出间谍船阿美士德号对中国沿海地形、港口深浅、国防设施进行了解。1832年2月26日,阿美士德号帆船从澳门启航开始收集情报。[2]

当年6月20日,阿美士德号驶入长江口。翌日,此次行动的负责人,原广州英国商馆职员胡夏米及其助手郭士立(化名郭甲利)于吴淞口附近换乘小艇,驶入黄浦江,并从上海县城东门宝带门外登岸。并向上海方面当局苏松太道道台递交禀帖,希望“能到中国北部港口进行直接贸易”,但由于清政府对沿海贸易有严格规定,故苏松太道道台拒绝英方建议,并勒令其“即速开船,遵照旧例回粤贸易”。而英方却诸多理由借故拖延,并加紧绘图、测量航道等间谍活动。直至7月8日,林赛等人才搭乘阿美士德号继续北航。不久,阿美士德号返航后,林赛在撰写给英国方面的报告中指出上海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称:“上海事实上已成为长江的入海口和东亚主要的商业中心,它的国内贸易远在广州之上”,“这一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特殊优越性,过去竟然未曾引起相当的注意,是十分令人奇怪的”。而副手郭士利则在本人的日志中根据上海港口当时日进出港400艘帆船推断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3][失效連結],“尤其是中国中部诸省的大门”。鉴于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因此一旦进入和谈,英方势必将上海纳为通商口岸之一。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政府失败,随后于江宁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根据条约第二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在谈判中,清朝全权代表耆英在五口问题上曾与英方有所争议,主要是围绕福州是否纳为通商口岸的问题,而在上海被列为名单之一,则清方未提出任何异议[4]

1843年10月8日,中英双方与虎门签订了《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即《中英虎门附加条约》(即《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允许英方“举凡设领事,立夷馆,住家眷,势不能遏其所请。”

宣布开埠

1843年11月8日晚间,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巴富尔爵士一行乘坐麦杜萨号抵达上海,正式执行《南京条约》及其附加条款。次日,巴富尔领事拜会上海道台宫慕久,上海方面于江海关设宴招待英国领事一行。10日,宫慕久到麦杜萨号,礼节性回访巴富尔。双方就开埠和英国领事馆问题进行磋商。双方议定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而英国领事馆方面,英方要求于县城内设立,而中方认为上海县城内已过度拥挤,建议英方在城外设馆。但英方坚持设置在县城内,并且以西姚家弄顾氏住宅敦春堂[5]作为英领馆馆址。在会谈中,巴富尔领事要求将有关贸易的章程和税则钤盖印信后颁布,以便开市。宫慕久同意,并核对相关条目后颁布。11月14日,上海道台贴出官府布告,向上海市民宣告上海开埠。英国领事馆亦于同日贴出通告,宣布英国领事馆正式开馆及馆舍地址。[6]

11月17日,上海道台宫慕久宣布在洋泾浜江海关以北设立“西洋商船盘验所”[7],正式办理外国商船入关经商事宜,并由松江府海防同知沈炳垣负责通商事务,受理对外交涉事件。

影响

经由开埠,上海进入新的时期。自此以后,上海从一个海边的县城跃身成为远东的都会城市。1843年以来,来自等周边省份的移民和其他海外移民一起构成了新的上海人口,并共同促进了上海的发展。而海派文化也是通过开埠后逐渐发展起来,上海此后成为中西文化互撞的最前沿。此外,在上海开埠以后不久英方率先提出设立租界的请求,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租界——上海英租界。从此租界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与众不同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 . [2010-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2. ^ 上海地方志-上海外事史-上编·第一篇上海开埠前后中外交涉-第一章英船“阿美士德”号潜来吴淞口时的交涉. [2019-04-15]. (原始内容于2020-11-03). 
  3. ^ 十六铺古今谈
  4. ^ . [2010-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8). 
  5. ^ . [2010-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 ^ 上海地方志-上海外事史-上编·第一篇上海开埠前后中外交涉-第三章上海开埠交涉. [2019-04-15]. (原始内容于2008-12-02). 
  7. ^ 江海北关的变迁-上海黄浦区档案局(馆)[永久失效連結]

参见

上海开埠, 即1843年11月按照, 中英南京条约, 的条款, 正式对外开放上海做指定通商口岸的历史事件, 开埠标志着上海地区进入了近代时期, 同时也促进了发展城市, 即今日的上海市, 在此后100年时间里, 由海边的县城一跃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都会之一, 目录, 开埠经过, 开埠前, 宣布开埠, 影响, 参考文献, 参见开埠经过, 编辑开埠前, 编辑, 1840年以前, 由于清朝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 仅留广州一港进行对外贸易, 并且设置诸多管理条款, 限制在华外商的经商活动, 因此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而. 上海开埠 即1843年11月按照 中英南京条约 的条款 正式对外开放上海做指定通商口岸的历史事件 开埠标志着上海地区进入了近代时期 同时也促进了发展城市 即今日的上海市 在此后100年时间里 由海边的县城一跃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都会之一 1 目录 1 开埠经过 1 1 开埠前 1 2 宣布开埠 2 影响 3 参考文献 4 参见开埠经过 编辑开埠前 编辑 1840年以前 由于清朝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 仅留广州一港进行对外贸易 并且设置诸多管理条款 限制在华外商的经商活动 因此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而在战前 英国方面曾派出东印度公司的 阿美士德号 沿海岸线北上 曾经充分考察了上海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情况 此举最终使得上海被划为最初通商的五口之一 随着对华贸易量的增加 英国曾经要求清政府增辟通商口岸 但是清政府予以拒绝 因此 英国方面试图使用武力来促使清政府在通商问题上有所转变 在战争之前 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出间谍船阿美士德号对中国沿海地形 港口深浅 国防设施进行了解 1832年2月26日 阿美士德号帆船从澳门启航开始收集情报 2 当年6月20日 阿美士德号驶入长江口 翌日 此次行动的负责人 原广州英国商馆职员胡夏米及其助手郭士立 化名郭甲利 于吴淞口附近换乘小艇 驶入黄浦江 并从上海县城东门宝带门外登岸 并向上海方面当局苏松太道道台递交禀帖 希望 能到中国北部港口进行直接贸易 但由于清政府对沿海贸易有严格规定 故苏松太道道台拒绝英方建议 并勒令其 即速开船 遵照旧例回粤贸易 而英方却诸多理由借故拖延 并加紧绘图 测量航道等间谍活动 直至7月8日 林赛等人才搭乘阿美士德号继续北航 不久 阿美士德号返航后 林赛在撰写给英国方面的报告中指出上海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称 上海事实上已成为长江的入海口和东亚主要的商业中心 它的国内贸易远在广州之上 这一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所拥有的特殊优越性 过去竟然未曾引起相当的注意 是十分令人奇怪的 而副手郭士利则在本人的日志中根据上海港口当时日进出港400艘帆船推断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3 失效連結 尤其是中国中部诸省的大门 鉴于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 因此一旦进入和谈 英方势必将上海纳为通商口岸之一 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 清朝政府失败 随后于江宁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 根据条约第二款规定 自今以后 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 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等五处港口 贸易通商无碍 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 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 专理商贾事宜 在谈判中 清朝全权代表耆英在五口问题上曾与英方有所争议 主要是围绕福州是否纳为通商口岸的问题 而在上海被列为名单之一 则清方未提出任何异议 4 1843年10月8日 中英双方与虎门签订了 南京条约 的补充条约即 中英虎门附加条约 即 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 允许英方 举凡设领事 立夷馆 住家眷 势不能遏其所请 宣布开埠 编辑 1843年11月8日晚间 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巴富尔爵士一行乘坐麦杜萨号抵达上海 正式执行 南京条约 及其附加条款 次日 巴富尔领事拜会上海道台宫慕久 上海方面于江海关设宴招待英国领事一行 10日 宫慕久到麦杜萨号 礼节性回访巴富尔 双方就开埠和英国领事馆问题进行磋商 双方议定11月17日 上海正式开埠 而英国领事馆方面 英方要求于县城内设立 而中方认为上海县城内已过度拥挤 建议英方在城外设馆 但英方坚持设置在县城内 并且以西姚家弄顾氏住宅敦春堂 5 作为英领馆馆址 在会谈中 巴富尔领事要求将有关贸易的章程和税则钤盖印信后颁布 以便开市 宫慕久同意 并核对相关条目后颁布 11月14日 上海道台贴出官府布告 向上海市民宣告上海开埠 英国领事馆亦于同日贴出通告 宣布英国领事馆正式开馆及馆舍地址 6 11月17日 上海道台宫慕久宣布在洋泾浜江海关以北设立 西洋商船盘验所 7 正式办理外国商船入关经商事宜 并由松江府海防同知沈炳垣负责通商事务 受理对外交涉事件 影响 编辑经由开埠 上海进入新的时期 自此以后 上海从一个海边的县城跃身成为远东的都会城市 1843年以来 来自苏 浙 粤 皖 鲁等周边省份的移民和其他海外移民一起构成了新的上海人口 并共同促进了上海的发展 而海派文化也是通过开埠后逐渐发展起来 上海此后成为中西文化互撞的最前沿 此外 在上海开埠以后不久英方率先提出设立租界的请求 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租界 上海英租界 从此租界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与众不同的角色 参考文献 编辑 上海 开埠地文化及其民俗流变 2010 03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4 02 上海地方志 上海外事史 上编 第一篇上海开埠前后中外交涉 第一章英船 阿美士德 号潜来吴淞口时的交涉 2019 04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03 十六铺古今谈 旧上海的法租界 2010 03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08 28 上海第一个外国领事馆 2010 03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上海地方志 上海外事史 上编 第一篇上海开埠前后中外交涉 第三章上海开埠交涉 2019 04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2 02 江海北关的变迁 上海黄浦区档案局 馆 永久失效連結 参见 编辑 中国主题 上海主题 国际关系主题 历史主题 一口通商 五口通商 香港开埠 香港割让 上海租界 上海解放 浦东开发开放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上海开埠 amp oldid 7098180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