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

亚洲文会大楼,位于上海市虎丘路20号,最初建于1871年,作为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会所,如今的建筑为1931年由亚洲文会斥资16万两白银在原地重建。亚洲文会大楼高5层,为艺术装饰主义风格,1952年起作为上海图书馆书库,2010年重新装修恢复原貌后改建为上海外滩美术馆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修复后)
概要
類型建筑物
建築風格现代艺术装饰主义
所屬國家/地區 中国
行政区上海
起造日1931年
竣工日1933年
造价白银16万两
所有者上海外滩美术馆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公和洋行

历史 编辑

1843年上海开埠,几年后英租界的设立促进了英国人来沪人数的增长。在英国男爵尼克逊、裨治文等人发起下,成立上海文理学会,以研究中国文化、科学和物产为己任。1857年,文理学会并入亚洲文会,更名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但创会初期,北中国支会无办公、聚会场所。在与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的促成下,英国政府同意该会在租界内拨让一块土地用于会所兴建,并拨付部分资金。同时,上海的主要英商、基金会等纷纷解囊襄助,其中地产商汉璧礼捐银500两,上海体育基金会低息贷款白银1500两。文会延请建筑师景斯美设计,最终于1871年于当时的圆明园路落成会所,前后共耗资3000两。3年后,文会在会所内成立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1]博物院对社会全面开放,不收门票。[2]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的八卦窗

到了1886年,上海的亚洲文会支部在旅沪外侨中声名日重,租界当局将会所前的下圆明园路更名为博物院路。1929年,由于会所出现白蚁,文会再次向社会募款进行改建。1931年,原建筑拆除完毕,两年后重建完成。新的建筑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总耗银16万两。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后,文会大楼被日军征用,除战前被转移的图书、标本和文物外,其余都被日军运往东京。1950年后,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经费断绝,支会会长黎照寰要求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后经上海市军管会批准,政府于1952年6月27日起接管。之后,大楼先后作为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处等。最终,上海图书馆获得该楼,并作为书库使用。1990年代,上海图书馆将底层大厅以及二层租与证券公司作为营业厅。2010年,外滩源计划将该楼恢复展览和博物馆的功能,并租与上海外滩美术馆使用[3]

建筑风格 编辑

1931年兴建的这座大楼,属于现代艺术装饰主义风格,但在局部地方融入中国传统元素[4]。大楼底层使用石头砌成墙面,上部改用青砖清水墙砌成。底层入口为3道券门,铁门栅栏都铸入寿字图案,门旁两侧设有八角的八卦窗。正门立面使用竖线的竖向构图,二层设计伸出的阳台,栏杆使用中国式样,而阳台上方也用篆书刻出“亚洲文会”。

整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自下往上共五层,中间部分高六层。底层最初设计为演讲厅,本名为伍连德讲堂[5],以纪念中华医学会的发起人伍连德。二楼最初作为图书馆,三层和四层作为博物院陈列室。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5). 
  2. ^ 薛理勇. 《老上海高楼广厦》.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4: 61–62页. ISBN 9787545809114. 
  3. ^ 上海外滩美术馆9月新展. 中国日报. 2012-09-27 [2013-03-06]. [永久失效連結]
  4. ^ . 网易新闻. 2009-07-20 [201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 
  5. ^ . 网易新闻. 2012-07-17 [201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7).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 亚洲文会大楼, 位于上海市虎丘路20号, 最初建于1871年, 作为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会所, 如今的建筑为1931年由亚洲文会斥资16万两白银在原地重建, 亚洲文会大楼高5层, 为艺术装饰主义风格, 1952年起作为上海图书馆书库, 2010年重新装修恢复原貌后改建为上海外滩美术馆, 修复后, 概要類型建筑物建築風格现代艺术装饰主义所屬國家, 地區, 中国行政区上海起造日1931年竣工日1933年造价白银16万两所有者上海外滩美术馆设计与建造建筑师公和洋行, 目录, 历史, 建筑风格, 相关条. 亚洲文会大楼 位于上海市虎丘路20号 最初建于1871年 作为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会所 如今的建筑为1931年由亚洲文会斥资16万两白银在原地重建 亚洲文会大楼高5层 为艺术装饰主义风格 1952年起作为上海图书馆书库 2010年重新装修恢复原貌后改建为上海外滩美术馆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上海亚洲文会大楼 修复后 概要類型建筑物建築風格现代艺术装饰主义所屬國家 地區 中国行政区上海起造日1931年竣工日1933年造价白银16万两所有者上海外滩美术馆设计与建造建筑师公和洋行 目录 1 历史 2 建筑风格 3 相关条目 4 参考资料历史 编辑1843年上海开埠 几年后英租界的设立促进了英国人来沪人数的增长 在英国男爵尼克逊 裨治文等人发起下 成立上海文理学会 以研究中国文化 科学和物产为己任 1857年 文理学会并入亚洲文会 更名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 但创会初期 北中国支会无办公 聚会场所 在与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的促成下 英国政府同意该会在租界内拨让一块土地用于会所兴建 并拨付部分资金 同时 上海的主要英商 基金会等纷纷解囊襄助 其中地产商汉璧礼捐银500两 上海体育基金会低息贷款白银1500两 文会延请建筑师景斯美设计 最终于1871年于当时的圆明园路落成会所 前后共耗资3000两 3年后 文会在会所内成立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 1 博物院对社会全面开放 不收门票 2 nbsp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的八卦窗到了1886年 上海的亚洲文会支部在旅沪外侨中声名日重 租界当局将会所前的下圆明园路更名为博物院路 1929年 由于会所出现白蚁 文会再次向社会募款进行改建 1931年 原建筑拆除完毕 两年后重建完成 新的建筑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 总耗银16万两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战争后 文会大楼被日军征用 除战前被转移的图书 标本和文物外 其余都被日军运往东京 1950年后 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的经费断绝 支会会长黎照寰要求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 后经上海市军管会批准 政府于1952年6月27日起接管 之后 大楼先后作为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 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处等 最终 上海图书馆获得该楼 并作为书库使用 1990年代 上海图书馆将底层大厅以及二层租与证券公司作为营业厅 2010年 外滩源计划将该楼恢复展览和博物馆的功能 并租与上海外滩美术馆使用 3 建筑风格 编辑1931年兴建的这座大楼 属于现代艺术装饰主义风格 但在局部地方融入中国传统元素 4 大楼底层使用石头砌成墙面 上部改用青砖清水墙砌成 底层入口为3道券门 铁门栅栏都铸入寿字图案 门旁两侧设有八角的八卦窗 正门立面使用竖线的竖向构图 二层设计伸出的阳台 栏杆使用中国式样 而阳台上方也用篆书刻出 亚洲文会 整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自下往上共五层 中间部分高六层 底层最初设计为演讲厅 本名为伍连德讲堂 5 以纪念中华医学会的发起人伍连德 二楼最初作为图书馆 三层和四层作为博物院陈列室 相关条目 编辑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 亚洲文会参考资料 编辑 上海文博之根 亚洲文会大楼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2013 03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15 薛理勇 老上海高楼广厦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4 61 62页 ISBN 9787545809114 上海外滩美术馆9月新展 中国日报 2012 09 27 2013 03 06 永久失效連結 亚洲文会大楼 网易新闻 2009 07 20 2013 03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1 24 百年外滩 物是人非故事多 网易新闻 2012 07 17 2013 03 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27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 amp oldid 7571059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