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上地幔

上地幔(英語:Upper Mantle)是地球內部的一層厚的岩石層,分佈于地殼底界(離地表約 35 公里,離海洋約 10 公里),到下地幔頂界( 670 公里(420 英里)。 其溫度範圍從大約 200 °C (392 °F) 到大約 900 °C (1,650 °F)。 出露到地表的地幔物質含 55% 的橄欖石、35% 的輝石和 5% 至 10% 的氧化鈣和氧化鋁礦物,如斜長石尖晶石石榴石上地幔的成分隨深度而變化。

地球的密度是根據地震波速度來推定的。 因受到上載岩石重量的壓縮,其密度隨深度也增加。 成分變化時,也能導致密度發生突變[1]。 在上地幔中的内部運動是引起板塊構造移動的主要原因。地殼和地幔的區分是根據成分不同,而岩石圈軟流圈的區分則根據其機械性質[2]。安德里亞·莫霍羅維奇在 1909 年首先發現地震波達到地幔的頂界時,其速度會突然增加,后此界面就被稱為莫氏不連續面Mohorovičić 不連續面或“Moho” [3]

莫氏不連續面也是地殼的底部界面,因爲地殼厚度不同,此不連續面分佈深度也不一樣,由地球表面以下 10 公里(6.2 英里)到 70 公里(43 英里)不等。 大洋地殼比大陸地殼薄,通常不到 10 公里(6.2 英里)厚。 大陸地殼厚約 35 公里(22 英里),但青藏高原下的地殼根部厚約 70 公里(43 英里)[4].上地幔的厚度約為 640 公里(400 英里)。 整個地幔的厚度約為 2,900 公里(1,800 英里),上地幔僅佔地幔總厚度的 20% 左右[4]

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間的邊界是一個 670 公里(420 英里)的不連續面[2]。地震在淺層是走滑斷層造成的; 但是在大約 50 公里(31 英里)以下,由於高溫高壓,地幔是黏性的,不能產生斷層,因此無地震活動 ,但在在俯衝帶中是例外,地震活動延申到 670 公里(420 英里)深[1]

萊曼不連續面 编辑

萊曼不連續面位於 220 公里(140 英里)深,由於在此深度 P 波和 S 波的速度突然增加而被認出此不連續面[5].

過渡區 编辑

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間屬過渡帶,深度介於 410 公里(250 英里)和 670 公里(420 英里)之間。 由於地層壓力增加,橄欖石在此深度,它的晶粒會重新排列,能形成更緻密的晶體結構[6]。 例如尖晶橄榄石 變為布里奇曼石bridgmanite 和方鎂石。地震的體波也會在此界面形成轉換波、反射或折射。從礦物物理學也能預測到此界面,因為相變隨溫度和密度而變,因此亦隨深度而變[6]

410公里不連續面 编辑

地震數據中在 410 公里(250 英里)深,都顯示一個單一的主峰,它代表從 α- 到 β- Mg2SiO4(橄欖石到瓦士利石)的礦物相變。根據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這不連續面在寒冷地區較深,如俯衝板片,而在較暖地區,如地幔柱這不連續面較淺[6]

670公里不連續面 编辑

這不連續面比較複雜,是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間的界面。PP (入射波及反射波皆爲縱波)波僅在某些區域, 顯示此界面,但 SS (入射波及反射波皆爲橫波)顯示區域很廣汎[6]。P到S的轉換波可在此界面上反射一次或雙次。此界面深度分佈很寬(640-720 公里,或 397-447 英里)。根據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的預測,在較冷地區此界面較深,而在較熱地區此界面較淺[6]。通常尖晶橄榄石 ringwoodite在此界面相變到布里奇曼石和方鎂石 periclase[7]。這種相變在熱力學上是一種吸熱反應,而且粘度會跳躍增加。這兩個特徵是建造地球動力學模型中的主要因素[8]

其他不連續面 编辑

另一個主要的相變在地幔 520 公里(320 英里)深,這是橄欖石(β 到 γ)和石榴石的轉變[9] 。 這相變只是偶爾在地震數據中可觀察到[10]。 其他非全球性的相變,在各種深度都有被發現[6][11].

溫度和壓力 编辑

地幔的溫度範圍從上邊界的200 °C 到核幔邊界的4,000 °C [12]。 上地幔的最高溫度為 900 °C (1,650 °F)[13]。此高溫範圍,若在地表,地幔岩已被熔化。但地幔幾乎完全是固體[14]。 這是因爲固體開始熔化的溫度,隨壓力而增加。在地幔上所承受的巨大岩石靜壓,阻止了地幔在深處的熔化。在長時間內。整個地幔能像流體一樣變形,具有永久的塑性變形。上地幔的最高壓力為 24.0 GPa(237,000 atm)ref name=”What”/>,而地幔底部為 136 GPa(1,340,000 atm)[12][15]。 根據深度[16],溫度、成分、應力狀態和許多其他因素,估計上地幔的粘度範圍在 1019 和 1024 Pa•s 之間。上地幔的流動非常緩慢。當對最上地幔施加較大的壓力時,它會變得更弱,這種效應被認為是形成構造板塊邊界的重要因素。 雖然粘度隨深度而增加,但這種關係遠非線性,並且有粘度顯著降低的層次,特別是在上地幔和與地核的邊界處[16]

運動 编辑

地幔中的對流物質循環運動,是起由於地球表面和外核之間的溫差,以及在高壓和高溫下,結晶能夠在數百萬年內經歷緩慢、蠕變、粘性狀的變形[3]。 熱的物質上升,而較冷(和較重)的物質向下沉。在俯衝帶的會聚板塊邊界處,物質是向下運動的。位於地幔柱之上的地表海拔較高(因為地幔柱較熱、密度較低並具有浮力),並有熱點火山活動。

礦物成分 编辑

地震數據不能判斷地幔的成分。但其成分可由岩石露頭和其他證據分析而得,上地幔主要為鎂鐵質礦物的橄欖石和輝石,密度約為 3.33 g/cm3(0.120 lb/cu in) [1]。出露到地表的上地幔物質包括約 55% 的橄欖石和 35% 的輝石,以及 5% 至 10% 的氧化鈣和氧化鋁[1]。上地幔主要由不同比例的橄欖石、單斜輝石、斜方輝石和鋁相組成[1]。含鋁礦物在最上層地幔中是斜長石,然後是尖晶石,大約 100 公里(62 英里)以下為石榴石[1]。 在上地幔深處,輝石變得不穩定並多數轉變為石榴石。

在加壓實驗中,橄欖石和輝石的礦物結構會發生變化。當轉變為更緻密的礦物結構時,密度曲線及地震速度會產生不連續面[1]。在過渡帶的頂部,橄欖石會進行等化學相,轉變為瓦士利石(wadsleyite)和尖晶橄榄石(ringwoodite)。這些高壓橄欖石的多晶型礦物,在其晶體結構中具有很大的儲水能力。這和無水橄欖石不同,這引起在過渡帶可能擁有大量水的假設[17]

在地球內部,橄欖石的穩定深度在 410 公里(250 英里)以上。而尖晶橄榄石的穩定深度被推斷在深度約 520 至 670 公里的過渡帶內。在410 公里、520 公里和 670 公里深度的地震波的不連續性,均歸因於橄欖石的多晶型物的相變。 在過渡帶的底部,尖晶橄榄石分解成布里奇曼石(Bridgmanite)(以前稱為矽酸鎂鈣鈦礦)和铁方镁石。石榴石在過渡區底部或略低於過渡區底部也不穩定。 金伯利岩從地球內部溢出時,有時會攜帶岩石碎片。一些捕虏岩碎片含鑽石,鑽石是在地殼下方的高壓區產生的。伴隨鑽石而來的岩石通常是超鎂鐵質結核和橄欖岩[1]

化學成分 编辑

地幔成分與地殼非常相似。但地幔的岩石和礦物往往比地殼含有更多的鎂,而矽和鋁則更少。上地幔中最豐富的前四種元素是氧、鎂、矽和鐵[18][19].

探勘 编辑

大洋地殼比大陸地殼相對較薄,因此地幔的勘探通常在海床而不是在陸地上進行。 第一次地幔勘探計劃,Mohole,經過多次失敗和成本超支後,於 1966 年被放棄。最深的鉆深約為 180 m (590 ft)。 2005 年,海洋鑽探船 JOIDES Resolution 鑽探深度達到了海底以下 1,416 米。2007 年 3 月 5 日,RRS 詹姆斯庫克號,在位於佛得角群島和加勒比海之間的大西洋海底鑽探,那里地幔暴露在於海面以下約 3 公里(1.9 英里)處,沒有任何地殼覆蓋。地幔覆蓋數千平方公里[20][21][22].

Chikyu Hakken 用日本船隻 Chikyū ,于2012 年 4 月 27 日,鑽探到海平面以下 7,740 米的深度,創造了深海鑽探的新世界紀錄。此後,該記錄被命運多舛的Deepwater Horizon移動海上鑽井船超越,該鑽井船在美國墨西哥灣密西西比峽谷油田的台伯礦區作業,創造了垂直鑽柱總長度10,062 米的世界紀錄[23]。之前美國船隻 Glomar Challenger ,曾於 1978 年在馬里亞納海溝的海平面以下 7,049.5 米處鑽探[24]。2012 年 9 月 6 日,科學深海鑽探船 Chikyū 在太平洋西北部,日本下北半島的海床以下 2,111 米深處,采集到岩石樣本,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2005 年探索地球最上層幾百公里的一種新方法被提出,該方法由一個小型、緻密、發熱的探測器組成,該探測器能通過融化而鉆穿地殼和地幔,同時能利用聲學信號跟踪,鑽頭在岩石中位置和進展[25]。鑽頭由直徑約 1 米(3 英尺 3 英寸)的鎢質外球組成,內部有鈷 60 作為放射性熱源。要鑽半年才能鑽到洋殼下的莫霍面[26]。 利用計算機模擬也可以探索地幔的演化。 2009 年,一個超級計算機應用程序,建立了對45 億年前地幔發育時礦床分佈,尤其是對鐵同位素的分佈有創新見解[27]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Langmuir, Charles H.; Broecker, Wally (2012-07-22). How to Build a Habitable Planet: The Story of Earth from the Big Bang to Humankind. pp. 179–183. ISBN 9780691140063
  2. ^ 2.0 2.1 Rothery, David A.; Gilmour, Iain; Sephton, Mark A. (March 2018).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biology. p. 56. ISBN 9781108430838
  3. ^ 3.0 3.1 Alden, Andrew (2007). "Today's Mantle: a guided tour". About.com. Retrieved 2007-12-25.
  4. ^ 4.0 4.1 "Istria on the Internet – Prominent Istrians – Andrija Mohorovicic". 2007. Retrieved 2007-12-25.
  5. ^ William Lowrie (1997). Fundamentals of geo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58. ISBN 0-521-46728-4
  6. ^ 6.0 6.1 6.2 6.3 6.4 6.5 Fowler, C. M. R.; Fowler, Connie May (2005). The Solid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Global Geophysics. ISBN 978-0521893077
  7. ^ Ito, E; Takahashi, E (1989). "Postspine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system Mg2SiO4-Fe2SiO4 and some geophysic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94 (B8): 10637–10646.
  8. ^ Fukao, Y.; Obayashi, M. (2013). "Subducted slabs stagnant above, penetrating through, and trapped below the 660 km discontinuit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18 (11): 5920–5938. Bibcode:2013JGRB..118.5920F. doi:10.1002/2013jb010466.
  9. ^ Deuss, Arwen; Woodhouse, John (2001-10-12). "Seismic Observations of Splitting of the Mid-Transition Zone Discontinuity in Earth's Mantle". Science. 294 (5541): 354–357. Bibcode:2001Sci...294..354D.doi:10.1126/science.1063524.ISSN 0036-8075PMID 11598296S2CID 28563140
  10. ^ Egorkin, A. V. (1997-01-01). "Evidence for 520-Km Discontinuity". In Fuchs, Karl (ed.). Upper Mantle Heterogeneities from Active and Passive Seismology. NATO ASI Series. Springer Netherlands. pp. 51–61. doi:10.1007/978-94-015-8979-6_4. ISBN 9789048149667
  11. ^ Khan, Amir; Deschamps, Frédéric (2015-04-28). The Earth's Heterogeneous Mantle: A Geophysical, Geodynamical, and Geochemical Perspective. Springer. ISBN 9783319156279
  12. ^ 12.0 12.1 Katharina., Lodders (1998). The planetary scientist's companion. Fegley, Bru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1423759836OCLC 65171709
  13. ^ "What Are Thre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pper & Lower Mantle?". Sciencing. Retrieved 14 June 2019.
  14. ^ Louie, J. (1996). "Earth's Interior".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1-07-20. Retrieved 2007-12-24.
  15. ^ Burns, Roger George (1993). Mineralogical Applications of Crystal Field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54. ISBN 978-0-521-43077-7 Retrieved 2007-12-26.
  16. ^ 16.0 16.1 Walzer, Uwe. "Mantle Viscosit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vective Downwelling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7-06-11.
  17. ^ Bercovici, David; Karato, Shun-ichiro (September 2003). "Whole-mantle convection and the transition-zone water filter". Nature. 425 (6953): 39–44. Bibcode:2003Natur.425...39Bdoi:10.1038/nature01918ISSN 0028-0836PMID 12955133S2CID 4428456
  18. ^ Workman, Rhea K.; Hart, Stanley R. (February 2005).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 of the depleted MORB mantle (DMM)".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31 (1–2): 53–72. Bibcode:2005E&PSL.231...53W. doi:10.1016/j.epsl.2004.12.005. ISSN 0012-821X.
  19. ^ Anderson, D.L. (2007). New Theory of the Ear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01. ISBN 9780521849593
  20. ^ Than, Ker (2007-03-01). "Scientists to study gash on Atlantic seafloor". NBC News. Retrieved 2008-03-16. A team of scientists will embark on a voyage next week to study an “open wound” on the Atlantic seafloor where the Earth’s deep interior lies exposed without any crust covering
  21. ^ "Earth's Crust Missing In Mid-Atlantic". Science Daily. 2007-03-02. Retrieved 2008-03-16. Cardiff University scientists will shortly set sail (March 5) to investigate a startling discovery in the depths of the Atlantic
  22. ^ "Japan hopes to predict 'Big One' with journey to center of Earth". PhysOrg.com. 2005-12-1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5-12-19. Retrieved 2008-03-16. An ambitious Japanese-led project to dig deeper into the Earth's surface than ever before will be a breakthrough in detecting earthquakes including Tokyo's dreaded "Big One," officials said Thursday
  23. ^ "- - Explore Records - Guinness World Record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1-10-17.
  24. ^ Japan deep-sea drilling probe sets world record". The Kansas City Star. Associated Press. 28 April 2012.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8 April 2012. Retrieved 28 April 2012.
  25. ^ Ojovan M.I., Gibb F.G.F., Poluektov P.P., Emets E.P. 2005. Probing of the interior layers of the Earth with self-sinking capsules. Atomic Energy, 99, 556–562
  26. ^ Ojovan M.I., Gibb F.G.F. "Exploring the Earth’s Crust and Mantle Using Self-Descending, Radiation-Heated, Probes and Acoustic Emission Monitoring". Chapter 7. In: Nuclear Waste Research: Siting, Technology and Treatment, ISBN 978-1-60456-184-5 Editor: Arnold P. Lattefer,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08
  27.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Davis (2009-06-15). Super-computer Provides First Glimpse Of Earth's Early Magma Interior.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n 2009-06-16.

上地幔,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地球科学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23年1月29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另見其他需要地球科学專家關注的頁面,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3年1月29日,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 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 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 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 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 href, template, html, class, redirect, ti.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 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地球科学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23年1月29日 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条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见討論頁 另見其他需要地球科学專家關注的頁面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3年1月29日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 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 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 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 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 a href Template D html class mw redirect title Template D d a a href Wikipedia CSD html G13 class mw redirect title Wikipedia CSD G13 a 提交刪除 上地幔 英語 Upper Mantle 是地球內部的一層厚的岩石層 分佈于地殼底界 離地表約 35 公里 離海洋約 10 公里 到下地幔頂界 670 公里 420 英里 其溫度範圍從大約 200 C 392 F 到大約 900 C 1 650 F 出露到地表的地幔物質含 55 的橄欖石 35 的輝石和 5 至 10 的氧化鈣和氧化鋁礦物 如斜長石 尖晶石或石榴石上地幔的成分隨深度而變化 地球的密度是根據地震波速度來推定的 因受到上載岩石重量的壓縮 其密度隨深度也增加 成分變化時 也能導致密度發生突變 1 在上地幔中的内部運動是引起板塊構造移動的主要原因 地殼和地幔的區分是根據成分不同 而岩石圈和軟流圈的區分則根據其機械性質 2 安德里亞 莫霍羅維奇在 1909 年首先發現地震波達到地幔的頂界時 其速度會突然增加 后此界面就被稱為莫氏不連續面Mohorovicic 不連續面或 Moho 3 莫氏不連續面也是地殼的底部界面 因爲地殼厚度不同 此不連續面分佈深度也不一樣 由地球表面以下 10 公里 6 2 英里 到 70 公里 43 英里 不等 大洋地殼比大陸地殼薄 通常不到 10 公里 6 2 英里 厚 大陸地殼厚約 35 公里 22 英里 但青藏高原下的地殼根部厚約 70 公里 43 英里 4 上地幔的厚度約為 640 公里 400 英里 整個地幔的厚度約為 2 900 公里 1 800 英里 上地幔僅佔地幔總厚度的 20 左右 4 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間的邊界是一個 670 公里 420 英里 的不連續面 2 地震在淺層是走滑斷層造成的 但是在大約 50 公里 31 英里 以下 由於高溫高壓 地幔是黏性的 不能產生斷層 因此無地震活動 但在在俯衝帶中是例外 地震活動延申到 670 公里 420 英里 深 1 目录 1 萊曼不連續面 2 過渡區 3 410公里不連續面 4 670公里不連續面 5 其他不連續面 6 溫度和壓力 7 運動 8 礦物成分 9 化學成分 10 探勘 11 參考文獻 萊曼不連續面 编辑 萊曼不連續面位於 220 公里 140 英里 深 由於在此深度 P 波和 S 波的速度突然增加而被認出此不連續面 5 過渡區 编辑 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間屬過渡帶 深度介於 410 公里 250 英里 和 670 公里 420 英里 之間 由於地層壓力增加 橄欖石在此深度 它的晶粒會重新排列 能形成更緻密的晶體結構 6 例如尖晶橄榄石變為布里奇曼石bridgmanite 和方鎂石 地震的體波也會在此界面形成轉換波 反射或折射 從礦物物理學也能預測到此界面 因為相變隨溫度和密度而變 因此亦隨深度而變 6 410公里不連續面 编辑 地震數據中在 410 公里 250 英里 深 都顯示一個單一的主峰 它代表從 a 到 b Mg2SiO4 橄欖石到瓦士利石 的礦物相變 根據克劳修斯 克拉佩龙方程 這不連續面在寒冷地區較深 如俯衝板片 而在較暖地區 如地幔柱這不連續面較淺 6 670公里不連續面 编辑 這不連續面比較複雜 是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間的界面 PP 入射波及反射波皆爲縱波 波僅在某些區域 顯示此界面 但 SS 入射波及反射波皆爲橫波 顯示區域很廣汎 6 P到S的轉換波可在此界面上反射一次或雙次 此界面深度分佈很寬 640 720 公里 或 397 447 英里 根據克劳修斯 克拉佩龙方程的預測 在較冷地區此界面較深 而在較熱地區此界面較淺 6 通常尖晶橄榄石 ringwoodite在此界面相變到布里奇曼石和方鎂石 periclase 7 這種相變在熱力學上是一種吸熱反應 而且粘度會跳躍增加 這兩個特徵是建造地球動力學模型中的主要因素 8 其他不連續面 编辑 另一個主要的相變在地幔 520 公里 320 英里 深 這是橄欖石 b 到 g 和石榴石的轉變 9 這相變只是偶爾在地震數據中可觀察到 10 其他非全球性的相變 在各種深度都有被發現 6 11 溫度和壓力 编辑 地幔的溫度範圍從上邊界的200 C 到核幔邊界的4 000 C 12 上地幔的最高溫度為 900 C 1 650 F 13 此高溫範圍 若在地表 地幔岩已被熔化 但地幔幾乎完全是固體 14 這是因爲固體開始熔化的溫度 隨壓力而增加 在地幔上所承受的巨大岩石靜壓 阻止了地幔在深處的熔化 在長時間內 整個地幔能像流體一樣變形 具有永久的塑性變形 上地幔的最高壓力為 24 0 GPa 237 000 atm ref name What gt 而地幔底部為 136 GPa 1 340 000 atm 12 15 根據深度 16 溫度 成分 應力狀態和許多其他因素 估計上地幔的粘度範圍在 1019 和 1024 Pa s 之間 上地幔的流動非常緩慢 當對最上地幔施加較大的壓力時 它會變得更弱 這種效應被認為是形成構造板塊邊界的重要因素 雖然粘度隨深度而增加 但這種關係遠非線性 並且有粘度顯著降低的層次 特別是在上地幔和與地核的邊界處 16 運動 编辑 地幔中的對流物質循環運動 是起由於地球表面和外核之間的溫差 以及在高壓和高溫下 結晶能夠在數百萬年內經歷緩慢 蠕變 粘性狀的變形 3 熱的物質上升 而較冷 和較重 的物質向下沉 在俯衝帶的會聚板塊邊界處 物質是向下運動的 位於地幔柱之上的地表海拔較高 因為地幔柱較熱 密度較低並具有浮力 並有熱點火山活動 礦物成分 编辑 地震數據不能判斷地幔的成分 但其成分可由岩石露頭和其他證據分析而得 上地幔主要為鎂鐵質礦物的橄欖石和輝石 密度約為 3 33 g cm3 0 120 lb cu in 1 出露到地表的上地幔物質包括約 55 的橄欖石和 35 的輝石 以及 5 至 10 的氧化鈣和氧化鋁 1 上地幔主要由不同比例的橄欖石 單斜輝石 斜方輝石和鋁相組成 1 含鋁礦物在最上層地幔中是斜長石 然後是尖晶石 大約 100 公里 62 英里 以下為石榴石 1 在上地幔深處 輝石變得不穩定並多數轉變為石榴石 在加壓實驗中 橄欖石和輝石的礦物結構會發生變化 當轉變為更緻密的礦物結構時 密度曲線及地震速度會產生不連續面 1 在過渡帶的頂部 橄欖石會進行等化學相 轉變為瓦士利石 wadsleyite 和尖晶橄榄石 ringwoodite 這些高壓橄欖石的多晶型礦物 在其晶體結構中具有很大的儲水能力 這和無水橄欖石不同 這引起在過渡帶可能擁有大量水的假設 17 在地球內部 橄欖石的穩定深度在 410 公里 250 英里 以上 而尖晶橄榄石的穩定深度被推斷在深度約 520 至 670 公里的過渡帶內 在410 公里 520 公里和 670 公里深度的地震波的不連續性 均歸因於橄欖石的多晶型物的相變 在過渡帶的底部 尖晶橄榄石分解成布里奇曼石 Bridgmanite 以前稱為矽酸鎂鈣鈦礦 和铁方镁石 石榴石在過渡區底部或略低於過渡區底部也不穩定 金伯利岩從地球內部溢出時 有時會攜帶岩石碎片 一些捕虏岩碎片含鑽石 鑽石是在地殼下方的高壓區產生的 伴隨鑽石而來的岩石通常是超鎂鐵質結核和橄欖岩 1 化學成分 编辑 地幔成分與地殼非常相似 但地幔的岩石和礦物往往比地殼含有更多的鎂 而矽和鋁則更少 上地幔中最豐富的前四種元素是氧 鎂 矽和鐵 18 19 探勘 编辑 大洋地殼比大陸地殼相對較薄 因此地幔的勘探通常在海床而不是在陸地上進行 第一次地幔勘探計劃 Mohole 經過多次失敗和成本超支後 於 1966 年被放棄 最深的鉆深約為 180 m 590 ft 2005 年 海洋鑽探船 JOIDES Resolution 鑽探深度達到了海底以下 1 416 米 2007 年 3 月 5 日 RRS 詹姆斯庫克號 在位於佛得角群島和加勒比海之間的大西洋海底鑽探 那里地幔暴露在於海面以下約 3 公里 1 9 英里 處 沒有任何地殼覆蓋 地幔覆蓋數千平方公里 20 21 22 Chikyu Hakken 用日本船隻 Chikyu 于2012 年 4 月 27 日 鑽探到海平面以下 7 740 米的深度 創造了深海鑽探的新世界紀錄 此後 該記錄被命運多舛的Deepwater Horizon移動海上鑽井船超越 該鑽井船在美國墨西哥灣密西西比峽谷油田的台伯礦區作業 創造了垂直鑽柱總長度10 062 米的世界紀錄 23 之前美國船隻 Glomar Challenger 曾於 1978 年在馬里亞納海溝的海平面以下 7 049 5 米處鑽探 24 2012 年 9 月 6 日 科學深海鑽探船 Chikyu 在太平洋西北部 日本下北半島的海床以下 2 111 米深處 采集到岩石樣本 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2005 年探索地球最上層幾百公里的一種新方法被提出 該方法由一個小型 緻密 發熱的探測器組成 該探測器能通過融化而鉆穿地殼和地幔 同時能利用聲學信號跟踪 鑽頭在岩石中位置和進展 25 鑽頭由直徑約 1 米 3 英尺 3 英寸 的鎢質外球組成 內部有鈷 60 作為放射性熱源 要鑽半年才能鑽到洋殼下的莫霍面 26 利用計算機模擬也可以探索地幔的演化 2009 年 一個超級計算機應用程序 建立了對45 億年前地幔發育時礦床分佈 尤其是對鐵同位素的分佈有創新見解 27 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Langmuir Charles H Broecker Wally 2012 07 22 How to Build a Habitable Planet The Story of Earth from the Big Bang to Humankind pp 179 183 ISBN 9780691140063 2 0 2 1 Rothery David A Gilmour Iain Sephton Mark A March 2018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biology p 56 ISBN 9781108430838 3 0 3 1 Alden Andrew 2007 Today s Mantle a guided tour About com Retrieved 2007 12 25 4 0 4 1 Istria on the Internet Prominent Istrians Andrija Mohorovicic 2007 Retrieved 2007 12 25 William Lowrie 1997 Fundamentals of geo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58 ISBN 0 521 46728 4 6 0 6 1 6 2 6 3 6 4 6 5 Fowler C M R Fowler Connie May 2005 The Solid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Global Geophysics ISBN 978 0521893077 Ito E Takahashi E 1989 Postspine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system Mg2SiO4 Fe2SiO4 and some geophysical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94 B8 10637 10646 Fukao Y Obayashi M 2013 Subducted slabs stagnant above penetrating through and trapped below the 660 km discontinuit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118 11 5920 5938 Bibcode 2013JGRB 118 5920F doi 10 1002 2013jb010466 Deuss Arwen Woodhouse John 2001 10 12 Seismic Observations of Splitting of the Mid Transition Zone Discontinuity in Earth s Mantle Science 294 5541 354 357 Bibcode 2001Sci 294 354D doi 10 1126 science 1063524 ISSN 0036 8075PMID 11598296S2CID 28563140 Egorkin A V 1997 01 01 Evidence for 520 Km Discontinuity In Fuchs Karl ed Upper Mantle Heterogeneities from Active and Passive Seismology NATO ASI Series Springer Netherlands pp 51 61 doi 10 1007 978 94 015 8979 6 4 ISBN 9789048149667 Khan Amir Deschamps Frederic 2015 04 28 The Earth s Heterogeneous Mantle A Geophysical Geodynamical and Geochemical Perspective Springer ISBN 9783319156279 12 0 12 1 Katharina Lodders 1998 The planetary scientist s companion Fegley Bru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 1423759836OCLC 65171709 What Are Thre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pper amp Lower Mantle Sciencing Retrieved 14 June 2019 Louie J 1996 Earth s Interior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1 07 20 Retrieved 2007 12 24 Burns Roger George 1993 Mineralogical Applications of Crystal Field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54 ISBN 978 0 521 43077 7 Retrieved 2007 12 26 16 0 16 1 Walzer Uwe Mantle Viscosit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vective Downwelling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7 06 11 Bercovici David Karato Shun ichiro September 2003 Whole mantle convection and the transition zone water filter Nature 425 6953 39 44 Bibcode 2003Natur 425 39Bdoi 10 1038 nature01918ISSN 0028 0836PMID 12955133S2CID 4428456 Workman Rhea K Hart Stanley R February 2005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 of the depleted MORB mantle DMM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31 1 2 53 72 Bibcode 2005E amp PSL 231 53W doi 10 1016 j epsl 2004 12 005 ISSN 0012 821X Anderson D L 2007 New Theory of the Ear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01 ISBN 9780521849593 Than Ker 2007 03 01 Scientists to study gash on Atlantic seafloor NBC News Retrieved 2008 03 16 A team of scientists will embark on a voyage next week to study an open wound on the Atlantic seafloor where the Earth s deep interior lies exposed without any crust covering Earth s Crust Missing In Mid Atlantic Science Daily 2007 03 02 Retrieved 2008 03 16 Cardiff University scientists will shortly set sail March 5 to investigate a startling discovery in the depths of the Atlantic Japan hopes to predict Big One with journey to center of Earth PhysOrg com 2005 12 1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5 12 19 Retrieved 2008 03 16 An ambitious Japanese led project to dig deeper into the Earth s surface than ever before will be a breakthrough in detecting earthquakes including Tokyo s dreaded Big One officials said Thursday Explore Records Guinness World Record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1 10 17 Japan deep sea drilling probe sets world record The Kansas City Star Associated Press 28 April 2012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8 April 2012 Retrieved 28 April 2012 Ojovan M I Gibb F G F Poluektov P P Emets E P 2005 Probing of the interior layers of the Earth with self sinking capsules Atomic Energy 99 556 562 Ojovan M I Gibb F G F Exploring the Earth s Crust and Mantle Using Self Descending Radiation Heated Probes and Acoustic Emission Monitoring Chapter 7 In Nuclear Waste Research Siting Technology and Treatment ISBN 978 1 60456 184 5 Editor Arnold P Lattefer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0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2009 06 15 Super computer Provides First Glimpse Of Earth s Early Magma Interior ScienceDaily Retrieved on 2009 06 16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上地幔 amp oldid 8006121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