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頭社公廨

頭社公廨臺灣話Thâu-siā kong kài),現稱太上龍頭忠義廟。位於臺南市大內區頭社里,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公廨,現在廟的主體為1983年時興建。祭神「太上老君」,原名阿立祖[1]:92以每年十月十四日起的平埔夜祭聞名。

頭社公廨 (太上龍頭忠義廟)

頭社公廨距離頭社聚落北方約二、三百公尺遠,傳說原因是因阿立祖喜清潔,不喜人間煙火及紛鬧,社人乃將公廨建於離部落一段距離路程之所。[2]:55

歷史 编辑

外部圖片链接
  淺井惠倫所攝的頭社公廨外觀。
  淺井惠倫所攝的頭社公廨祭壇,上寫「曾文郡大內庄頭社」。

吳新榮於1953年採訪大內鄉時鄉中耆老羅清順的說明,頭社是由新港、目加溜灣、麻豆、蕭壠四社社民移來建設。祭神「太上老君」,原名阿立祖[1]:92劉還月《南瀛平埔誌》及凃順從的《南瀛公廨誌》中皆將頭社公廨歸入目加溜灣社[2]:54[3]:160

1875年2月,俄羅斯海軍軍人保羅·伊比斯(П.И. Ибиса)曾到過頭社,他形容此處是「完全隱藏於竹林和檳榔園間的大村莊」,伊比斯並見到類似寺廟的場所。一處位於村裡,牆上掛有鹿角,兩側置有兩支鐵茅和幾副鹿骨頭,上面掛滿彩色的石頭。據說這些法物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法物前端則有供品:裝水的小罐、盛三燒的小玻璃杯子和一束束檳榔。另一處則位於村莊後方,在四面敞開的棚屋中央,頭骨就綁在柱子上。每一個平埔人每月要向這些頭骨獻祭兩次。[4]:106

早期的頭社公廨為茅草屋頂,在昭和十三年(1938年)淺井惠倫拍攝的照片中,仍顯示為茅草屋頂。

而在民國五十一年(1962年)劉斌雄〈台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一文中,說明頭社公廨原本的茅草木柱草房,曾在日治時期末期毀過一次,在戰後重建,改為磚房。[3]:159

二次大戰後,頭社社眾曾集議建磚柱瓦屋為公廨,然而阿立祖叫巫者昭告本庄頭人,說明阿立祖不好騷音也不要瓦屋,所以興建成茅屋。在民國四十二年(1953年)11月21日吳新榮與臺南市文獻委員會組長黃典權、《中華日報》記者連景初等人前往大內採訪時,當時頭社公廨仍為茅茸磚柱的家屋。而由於青年輩要求現代化,所以祭壇由地面上升到同桌高,壇前也擺二面桌,而當時公廨還有頭骨數個,掛在一支竹竿倚著祭壇,據耆老羅清順言,豬頭骨是代表宰豬的數,每年奉獻的豬數看豬頭骨就可知道。信徒奉獻的豬,要在公廨前屠宰,殺血後以爛泥遍塗豬身,後以稻草烘燒、竹刀刮去豬毛,顯示住民初到臺灣時的原始屠宰法,只是近來改成現代化了。[1]:93

陳春木與西德籍鮑克蘭女士在民國六十一年農曆十月十四(1972年12月1日)的採訪,頭社公廨於民國六十年(1971年)10月把茅草屋頂換蓋為水泥瓦,牆壁也加高一臺尺,裝上電燈及自來水。並留有大內鄉第五屆鄉長楊清水所贈「大哉神恩」牌匾。當時祭壇高四臺尺,並掛有「蕭壠太上老君」旗,祭壇上除供奉壺外,已出現觀音佛祖、王爺等神像,為村民近幾年來從別處廟宇請來。[5]:57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公廨委員陳進都等委員們前往國父紀念館參觀後,仿該館外觀雇工規劃設計,並配合信徒村民集資重建為現狀。但仍維持三面壁、無廟門(三川門)的公廨傳統造型特徵;將水泥柱、欄杆和屋頂,漆成竹子、木板或茅草的顏色,並以高台屋方式興建,表徵延續傳統古法。[6]

 
頭社公廨前入口牌坊,1995年完工。

在1983年重建頭社公廨時,雖曾有人建議以公廨來命名,但因礙於當時內政部所規定之寺廟登記法令,並無公廨之名,必須以某某廟名來稱呼。最後只好經由太祖指示,定名為「太上龍頭忠義廟」,並正式登記。[6][7]:80之所以公廨廟名出現「龍頭」二字,據1995年公廨委員陳進都表示,係十八年前,該廟尚未建成水泥建築外貌時,曾有一位高雄市籍、行動不便的地理師手拿「地龍尺」在廟附近探勘,認為廟宇西側為一龍脈所在地。後來重建時,廟委員會向太祖請示,是否將新廟基地建在龍脈所在。遭太祖起壇指示,若將廟宇建於龍脈,對廟宇本身雖有發展,卻可能對村民不利而拒絕。最後改建於目前廟址。廟名中則以龍脈有關出現「龍頭」。[7]:80-83

早期頭社公廨出入口只有約四米寬的狹窄出入口,時常造成參觀人潮擁擠。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底,公廨與申久建設公司購置土地,新建出入口牌樓。並將牌樓南側,與隆玉公路(南119線)相鄰土地建為停車場,以供夜祭參觀人潮車輛需要。八十四年(1995年)10月27日下午二時,頭社公廨新建牌樓舉行謝土典禮。[7]:87-88

建築 编辑

 
頭社公廨內部令旗

在1962年劉斌雄〈台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一文中寫道公廨內分三室,分屬頭社村、大山腳村和交立林村,各有各的祭壇、門口小祭壇和祀壺、向缸。現公廨內架構也是分屬三個部落,然而祭壇經過整合,分為主祭壇、將軍座和門口的兵士座。主祭壇後有太祖令旗,上書寫「社仔社太上老君、篤加阿立祖、蕭壠社太上老君、灣裡太上老君、新港太上老君,列位正神令旗」,祭壇上有五支祀壺,高約十五公分,包裹「官衣」(用紅布包覆),壺口插有澤蘭、菅仔葉、香蕉葉。前有供杯五個,供品為檳榔。[3]:159-165

 
頭社公廨內將軍座與將軍柱

主祭壇旁左右設將軍座,將軍座供奉祀壺一,穿裹「官衣」,上插澤蘭、菅仔葉、香蕉葉。前有供杯一只和供品檳榔。將軍柱材質為鉛管,上绑豬頭殼和去年祭典遺留下的花環。另有甕缸及向缸。[3]:165-166

宗教活動 编辑

大內頭社太祖夜祭
位置臺南市
当前用途舉辦時間:農曆十月十五日
官方名称大內頭社太祖夜祭
類型登錄等級:民俗
登錄種類:民俗
评定时间2008年6月27日
詳細登錄資料

頭社最著名宗教活動為太祖夜祭。於農曆十月十五日為阿立祖誕辰,[2]:57頭社民眾聚集在頭社公廨之前,身穿大白衣,手牽著手,舞蹈歌唱酬神。據吳新榮在1953年採訪的傳說,頭社人先祖渡海來臺時,當時臺灣還沒有,船內只有老鼠吃剩的栗種。當時船上遇上了大霧,船隻不能進退,忽然天上降下一大白旗,書曰「太上老君」,船就順此大旗航行,最後抵達臺灣。太上老君就是我們的祭神,也有人稱「蕃太祖」,原名「阿立祖」,自此以後每年祭典時,大家都要穿大白衣,手牽著手舞踊歌創酬神,歌中有一首「七年苦旱」,聽著無人不流淚傷心,之後燒棄歌簿而禁唱。[1]:92-93劉斌雄在〈台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記錄1960年代的傳說也是如此。[2]:59-61

「大內頭社太祖夜祭」於2008年6月27日依府文資字第0970141209號公告為文化資產,現為臺南市政府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及有關文物-信仰」類。[8]

隨著祭典觀光客增多,出現部分人士轉至附近的埤仔腳公廨(篤加龍和廟)參觀祭典的現象。[2]:63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吳新榮. 《震瀛採訪錄》. 遠景出版. 1981年10月初版. 
  2. ^ 2.0 2.1 2.2 2.3 2.4 劉還月. 《南瀛平埔誌》.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6年8月再版. ISBN 957-00-3358-4. 
  3. ^ 3.0 3.1 3.2 3.3 凃順從著. 《南瀛公廨誌》. 新營: 臺南縣文化局. 2002年1月初版. ISBN 957-01-0250-0. 
  4. ^ 伊比斯著;江杰翰、吳進仁、劉伯賢、陳韻聿譯. 《1875.福爾摩沙之旅:俄國海軍保羅.伊比斯的臺灣調查筆記》. 新北市: 聯經出版. 2022年6月初版. ISBN 978-957-08-6355-0. 
  5. ^ 陳春木. 〈訪頭社村「阿立祖」的祭儀〉. 《南瀛文獻》. 1972-06-20, 第17卷: 56-60頁. 
  6. ^ 6.0 6.1 忠義廟.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9-08-10]. (原始内容于2020-12-05). 
  7. ^ 7.0 7.1 7.2 郭春暉著. 《認識平埔族:頭社公廨與太祖夜祭探奇》. 臺南縣新營市: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5年12月初版. ISBN 957-00-6533-8. 
  8. ^ 大內頭社太祖夜祭.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原始内容于2020-10-01) (中文(臺灣)). 

參考文獻 编辑

  • 郭春暉著,《認識平埔族:頭社公廨與太祖夜祭探奇》。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5年12月初版。ISBN:957-00-6533-8。
  • 劉還月著,《南瀛平埔誌》。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6年8月再版。ISBN:957-00-3358-4。
  • 凃順從著,《南瀛公廨誌》。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2002年1月初版。ISBN:957-01-0250-0。

外部連結 编辑

  • 忠義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 台南大內頭社平埔族夜祭 追思祖靈(1983-11-2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youtube。
  • 【神秘西拉雅】前進西拉雅 隱身台南的神秘祭典| 寶島神很大 ep.08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youtube。24分16秒起。

頭社公廨, 臺灣話, thâu, siā, kong, kài, 現稱太上龍頭忠義廟, 位於臺南市大內區頭社里, 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公廨, 現在廟的主體為1983年時興建, 祭神, 太上老君, 原名阿立祖, 92以每年十月十四日起的平埔夜祭聞名, 太上龍頭忠義廟, 距離頭社聚落北方約二, 三百公尺遠, 傳說原因是因阿立祖喜清潔, 不喜人間煙火及紛鬧, 社人乃將公廨建於離部落一段距離路程之所, 目录, 歷史, 建築, 宗教活動,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歷史, 编辑外部圖片链接, nbsp, 淺井惠. 頭社公廨 臺灣話 Thau sia kong kai 現稱太上龍頭忠義廟 位於臺南市大內區頭社里 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公廨 現在廟的主體為1983年時興建 祭神 太上老君 原名阿立祖 1 92以每年十月十四日起的平埔夜祭聞名 頭社公廨 太上龍頭忠義廟 頭社公廨距離頭社聚落北方約二 三百公尺遠 傳說原因是因阿立祖喜清潔 不喜人間煙火及紛鬧 社人乃將公廨建於離部落一段距離路程之所 2 55 目录 1 歷史 2 建築 3 宗教活動 4 參考資料 5 參考文獻 6 外部連結歷史 编辑外部圖片链接 nbsp 淺井惠倫所攝的頭社公廨外觀 nbsp 淺井惠倫所攝的頭社公廨祭壇 上寫 曾文郡大內庄頭社 據吳新榮於1953年採訪大內鄉時鄉中耆老羅清順的說明 頭社是由新港 目加溜灣 麻豆 蕭壠四社社民移來建設 祭神 太上老君 原名阿立祖 1 92在劉還月 南瀛平埔誌 及凃順從的 南瀛公廨誌 中皆將頭社公廨歸入目加溜灣社 2 54 3 1601875年2月 俄羅斯海軍軍人保羅 伊比斯 P I Ibisa 曾到過頭社 他形容此處是 完全隱藏於竹林和檳榔園間的大村莊 伊比斯並見到類似寺廟的場所 一處位於村裡 牆上掛有鹿角 兩側置有兩支鐵茅和幾副鹿骨頭 上面掛滿彩色的石頭 據說這些法物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法物前端則有供品 裝水的小罐 盛三燒的小玻璃杯子和一束束檳榔 另一處則位於村莊後方 在四面敞開的棚屋中央 頭骨就綁在柱子上 每一個平埔人每月要向這些頭骨獻祭兩次 4 106早期的頭社公廨為茅草屋頂 在昭和十三年 1938年 淺井惠倫拍攝的照片中 仍顯示為茅草屋頂 而在民國五十一年 1962年 劉斌雄 台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 一文中 說明頭社公廨原本的茅草木柱草房 曾在日治時期末期毀過一次 在戰後重建 改為磚房 3 159二次大戰後 頭社社眾曾集議建磚柱瓦屋為公廨 然而阿立祖叫巫者昭告本庄頭人 說明阿立祖不好騷音也不要瓦屋 所以興建成茅屋 在民國四十二年 1953年 11月21日吳新榮與臺南市文獻委員會組長黃典權 中華日報 記者連景初等人前往大內採訪時 當時頭社公廨仍為茅茸磚柱的家屋 而由於青年輩要求現代化 所以祭壇由地面上升到同桌高 壇前也擺二面桌 而當時公廨還有豬頭骨數個 掛在一支竹竿倚著祭壇 據耆老羅清順言 豬頭骨是代表宰豬的數 每年奉獻的豬數看豬頭骨就可知道 信徒奉獻的豬 要在公廨前屠宰 殺血後以爛泥遍塗豬身 後以稻草烘燒 竹刀刮去豬毛 顯示住民初到臺灣時的原始屠宰法 只是近來改成現代化了 1 93據陳春木與西德籍鮑克蘭女士在民國六十一年農曆十月十四 1972年12月1日 的採訪 頭社公廨於民國六十年 1971年 10月把茅草屋頂換蓋為水泥瓦 牆壁也加高一臺尺 裝上電燈及自來水 並留有大內鄉第五屆鄉長楊清水所贈 大哉神恩 牌匾 當時祭壇高四臺尺 並掛有 蕭壠太上老君 旗 祭壇上除供奉壺外 已出現觀音佛祖 王爺等神像 為村民近幾年來從別處廟宇請來 5 57民國七十二年 1983年 公廨委員陳進都等委員們前往國父紀念館參觀後 仿該館外觀雇工規劃設計 並配合信徒村民集資重建為現狀 但仍維持三面壁 無廟門 三川門 的公廨傳統造型特徵 將水泥柱 欄杆和屋頂 漆成竹子 木板或茅草的顏色 並以高台屋方式興建 表徵延續傳統古法 6 nbsp 頭社公廨前入口牌坊 1995年完工 在1983年重建頭社公廨時 雖曾有人建議以公廨來命名 但因礙於當時內政部所規定之寺廟登記法令 並無公廨之名 必須以某某廟名來稱呼 最後只好經由太祖指示 定名為 太上龍頭忠義廟 並正式登記 6 7 80之所以公廨廟名出現 龍頭 二字 據1995年公廨委員陳進都表示 係十八年前 該廟尚未建成水泥建築外貌時 曾有一位高雄市籍 行動不便的地理師手拿 地龍尺 在廟附近探勘 認為廟宇西側為一龍脈所在地 後來重建時 廟委員會向太祖請示 是否將新廟基地建在龍脈所在 遭太祖起壇指示 若將廟宇建於龍脈 對廟宇本身雖有發展 卻可能對村民不利而拒絕 最後改建於目前廟址 廟名中則以龍脈有關出現 龍頭 7 80 83早期頭社公廨出入口只有約四米寬的狹窄出入口 時常造成參觀人潮擁擠 民國八十三年 1994年 底 公廨與申久建設公司購置土地 新建出入口牌樓 並將牌樓南側 與隆玉公路 南119線 相鄰土地建為停車場 以供夜祭參觀人潮車輛需要 八十四年 1995年 10月27日下午二時 頭社公廨新建牌樓舉行謝土典禮 7 87 88建築 编辑 nbsp 頭社公廨內部令旗在1962年劉斌雄 台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 一文中寫道公廨內分三室 分屬頭社村 大山腳村和交立林村 各有各的祭壇 門口小祭壇和祀壺 向缸 現公廨內架構也是分屬三個部落 然而祭壇經過整合 分為主祭壇 將軍座和門口的兵士座 主祭壇後有太祖令旗 上書寫 社仔社太上老君 篤加阿立祖 蕭壠社太上老君 灣裡太上老君 新港太上老君 列位正神令旗 祭壇上有五支祀壺 高約十五公分 包裹 官衣 用紅布包覆 壺口插有澤蘭 菅仔葉 香蕉葉 前有供杯五個 供品為檳榔 3 159 165 nbsp 頭社公廨內將軍座與將軍柱主祭壇旁左右設將軍座 將軍座供奉祀壺一 穿裹 官衣 上插澤蘭 菅仔葉 香蕉葉 前有供杯一只和供品檳榔 將軍柱材質為鉛管 上绑豬頭殼和去年祭典遺留下的花環 另有甕缸及向缸 3 165 166宗教活動 编辑大內頭社太祖夜祭位置臺南市当前用途舉辦時間 農曆十月十五日中華民國文化資產官方名称大內頭社太祖夜祭類型登錄等級 民俗登錄種類 民俗评定时间2008年6月27日詳細登錄資料頭社最著名宗教活動為太祖夜祭 於農曆十月十五日為阿立祖誕辰 2 57頭社民眾聚集在頭社公廨之前 身穿大白衣 手牽著手 舞蹈歌唱酬神 據吳新榮在1953年採訪的傳說 頭社人先祖渡海來臺時 當時臺灣還沒有米 船內只有老鼠吃剩的栗種 當時船上遇上了大霧 船隻不能進退 忽然天上降下一大白旗 書曰 太上老君 船就順此大旗航行 最後抵達臺灣 太上老君就是我們的祭神 也有人稱 蕃太祖 原名 阿立祖 自此以後每年祭典時 大家都要穿大白衣 手牽著手舞踊歌創酬神 歌中有一首 七年苦旱 聽著無人不流淚傷心 之後燒棄歌簿而禁唱 1 92 93劉斌雄在 台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 記錄1960年代的傳說也是如此 2 59 61 大內頭社太祖夜祭 於2008年6月27日依府文資字第0970141209號公告為文化資產 現為臺南市政府無形文化資產 民俗及有關文物 信仰 類 8 隨著祭典觀光客增多 出現部分人士轉至附近的埤仔腳公廨 篤加龍和廟 參觀祭典的現象 2 63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吳新榮 震瀛採訪錄 遠景出版 1981年10月初版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2 0 2 1 2 2 2 3 2 4 劉還月 南瀛平埔誌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6年8月再版 ISBN 957 00 3358 4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3 0 3 1 3 2 3 3 凃順從著 南瀛公廨誌 新營 臺南縣文化局 2002年1月初版 ISBN 957 01 0250 0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伊比斯著 江杰翰 吳進仁 劉伯賢 陳韻聿譯 1875 福爾摩沙之旅 俄國海軍保羅 伊比斯的臺灣調查筆記 新北市 聯經出版 2022年6月初版 ISBN 978 957 08 6355 0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陳春木 訪頭社村 阿立祖 的祭儀 南瀛文獻 1972 06 20 第17卷 56 60頁 6 0 6 1 忠義廟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19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05 7 0 7 1 7 2 郭春暉著 認識平埔族 頭社公廨與太祖夜祭探奇 臺南縣新營市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5年12月初版 ISBN 957 00 6533 8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大內頭社太祖夜祭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0 01 中文 臺灣 參考文獻 编辑郭春暉著 認識平埔族 頭社公廨與太祖夜祭探奇 臺南縣新營市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1995年12月初版 ISBN 957 00 6533 8 劉還月著 南瀛平埔誌 臺南縣新營市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1996年8月再版 ISBN 957 00 3358 4 凃順從著 南瀛公廨誌 臺南縣新營市 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2002年1月初版 ISBN 957 01 0250 0 外部連結 编辑忠義廟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台南大內頭社平埔族夜祭 追思祖靈 1983 11 2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youtube 神秘西拉雅 前進西拉雅 隱身台南的神秘祭典 寶島神很大 ep 08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youtube 24分16秒起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頭社公廨 amp oldid 7533556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