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中山科學研究院開發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因可大幅壓縮目標艦的反應時間而被媒體譽為「航艦殺手」。此種飛彈被廣泛部署於中華民國海軍的水面艦艇與海鋒大隊的飛彈發射陣地[3]海巡署安平級巡防救難艦亦可基於「平戰轉換」之基礎,裝載此種飛彈以配合海軍執行反水面作戰任務。[4]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类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原产地 中華民國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2014年-至今
使用方 中華民國海軍
生产历史
研发者中山科學研究院
研发日期1997-2005
基本规格
重量1,500公斤[1]
长度6.1公尺[1]
直径46公分[1]

发动机固體火箭助推器
液態燃料衝壓發動機
作战范围150公里[2]
速度2.5馬赫
制导系统慣性導航+主動雷達導引
发射平台成功級巡防艦
錦江級巡邏艦
沱江級巡邏艦
安平級巡防救難艦
機動飛彈發射車

發展

緣起

1970年代末期,中華民國國軍勝利女神飛彈已無法應對當時的威脅,美國政府也因為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拒絕出售愛國者飛彈,中山科學研究院遂啟動自行研製防空飛彈系統的計畫。在時任中科院長黃孝宗的領導下,中科院飛彈火箭研究所(簡稱二所)於1981年2月成立了專責研發防空飛彈系統的「天弓計畫室」,負責推動兩個開發計畫:[5]

為此,中科院於1984年在美國馬夸特(Marquardt)公司幫助下建造用於測試衝壓發動機的高熵風洞,又從美國沃特公司英语Ling-Temco-Vought獲得了空射冲压发动机(Air Launched Low Volume Ramjet,ALVRJ)與超音速戰術飛彈(Supersonic Tactical Missile,STM)的相關技術。然而此種飛彈在設計時僅考慮攻擊地面及海面目標的需求,需重新設計部分結構才可將其修改為防空飛彈,而中科院二所始終無法克服衝壓發動機燃燒不穩定的問題,導致衝壓式防空飛彈案於1990年遭終止,天弓二型防空飛彈也改採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來源。[6]

擎天載具

在衝壓式防空飛彈案終止後,中科院二所另於1990成立了「擎天計畫室」以延續對衝壓發動機的研究,並用現有技術生產了數枚「擎天Mk-1」載具以進行助推火箭、衝壓發動機與控制系統的測試,另驗證其高空巡航、掠海飛行及高G水平轉彎的能力。然而擎天Mk-1採用尾部掛載式的助推火箭,其長度超過了彈體的一半,不利於運輸與儲存,中科院遂在此基礎上研發採用側掛式助推火箭的擎天Mk-2載具。經過多項測試後,二所於1996年進行了代號為「擎天五號」的改良型擎天Mk-2試射,擎天五號也於該次試驗中成功以數公尺高的終端彈道命中靶標。至此,擎天載具的測試宣告初步完成,擎天計畫室也被併入負責研發反艦飛彈的雄風作業室,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的研發計畫正式啟動。[5]

測試與服役

1997年,雄風三型反艦飛彈進行了首次飛行測試,並在2004年完成了研發測試評估(Development Test and Evaluation,DT&E)。首批測試用的雄風三於2004年底至2005年初被裝上成功軍艦[7],海軍隨後於2005年完成了作戰測試評估(Operational Test & Evaluation , OT&E)。[8]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於2007年10月的中華民國國慶日閱兵上正式對外公開[9],量產預算也於同年底以「追風專案」為計劃名編入年度國防預算,預計於2007至2014年間以新台幣118億9,300萬的預算量產並部署120枚艦射型雄風三。[10]此批雄風三於2014年宣告進入完全戰備階段(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 , FOC)[11],陸射型雄風三也於2017年以「機動飛彈車」為名編列136億元的預算進行量產。[12]由於國軍對飛彈的需求逐步增加,中科院也於2018年開始興建各式飛彈的量產廠房,使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的產量由每年20枚提升至70枚。[13]

增程型

體積更大、射程更遠的增程型雄風三自馬英九政府時期即開始研發,並在蔡英文政府時期正式以「磐龍計畫」為名建案,預計生產60枚射程達400公里的增程型雄風三。[14]中科院隨後在2017年-2019年間進行了多次實彈試射[15],量產預算則於2021年通過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中正式編列。[16]

事故

誤射

2016年7月1日上午8點15分,隸屬於中華民國海軍131艦隊的金江軍艦(PGG-610)因人員操作不當而誤射一枚戰備用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該彈在飛行2分鐘後以彈頭上的尋標器對模擬目標海域進行搜索,並擊中了離虛擬目標點1.9海里的高雄籍漁船「翔利昇」號,導致船長黃文忠死亡,另外三名船員受傷。[17]

此事發生後,國防部向受害者家屬支付了新台幣3,484萬元的國家賠償金[18],另有有7名海軍官員受處分,其中金江艦長、兵器長、射控士官長與誤射的飛彈中士被移送法辦。[19]中山科學研究院也重新設計了雄三飛彈的發射程序與設備的操作介面,以防止未來再次發生誤射事故。[20]

脫靶

  • 2011年6月28日,一枚預量產型雄三飛彈在例行演習中脫靶。國防部表示其原因為尋標器伺服介面板失效。[21]
  • 2013年,中科院與海軍在雄三的作戰測評階段隨機抽選5枚已生產的彈體進行試射,其中一枚未能命中目標。[22]
  • 2017年6月23日,一枚雄三飛彈在彈體兩側的助推火箭脫離後即衝入海中。中科院人員表示該彈為瑕疵彈,並對海軍的雄三進行全面檢測。[23]

圖集

另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張誠. . ETtoday雲論. 2019-10-03 [202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7). 
  2. ^ 羅添斌. . 自由時報. 2022-01-15 [202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6). 
  3. ^ 朱明. . 上報. 2017-01-09 [2022-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7). 
  4. ^ 洪哲政. . 聯合新聞網. 2021-04-21 [2021-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5. ^ 5.0 5.1 宮常. 絕密的毒蝎反擊利器─擎天載具之捶妖計畫. 全球防衛雜誌 (軍事家—全球防衛雜誌社). 2003-09, (229): 62-71. 
  6. ^ 高智陽. (PDF). 全球防衛雜誌 (軍事家—全球防衛雜誌社). 2007-11, (279): 34-38 [2013-02-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9-02). 
  7. ^ 梅復興, "Supersonic ASCM Equips Frigate," Taiwan Defense Review, August 10, 2006.
  8. ^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2022-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9. ^ 閱兵重現台北城 同慶操演慶雙十:2007年國慶日國防表演特報. 全球防衛雜誌 (軍事家—全球防衛雜誌社). 2007-11-01, (279): 24-33. 
  10. ^ 周思宇. . 自由時報. 2014-12-03 [2022-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2). 
  11. ^ 朱明. . 風傳媒. 2014-11-24 [2022-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9). 
  12. ^ 洪哲政. . 聯合新聞網. 2017-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7). 
  13. ^ (PDF). 中華民國立法院. 2022-02-11 [2022-05-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4-27). 
  14. ^ 羅添斌. . 自由時報. 2017-11-28 [2022-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15. ^ 朱明. . 上報. 2019-12-28 [2022-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7). 
  16. ^ 洪哲政. . 聯合新聞網. 2022-04-20 [2022-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5). 
  17. ^ 尹俞歡. 林全證實 海軍飛彈誤射擊中漁船造成一死三傷. 風傳媒. 2016-07-01 [2016-07-01]. (原始内容于2016-07-02). 
  18. ^ 李蘇竣. . 新頭殼newtalk. 2016-11-16 [202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19. ^ 王勇超. . 蘋果新聞網. 2016-07-01 [2016-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6). 
  20. ^ 呂欣憓. 避免雄三誤射再發生 擬增發射密碼程序. 中央通訊社. 2016-07-24 [2016-07-24]. (原始内容于2016-07-25). 
  21. ^ 曾依璇. . 中央通訊社. 2011-06-28 [202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7). 
  22. ^ 朱明. . 風傳媒. 2014-11-24 [202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9). 
  23. ^ 羅添斌. . 自由時報. 2017-07-23 [202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是中山科學研究院開發的超音速反艦飛彈, 因可大幅壓縮目標艦的反應時間而被媒體譽為, 航艦殺手, 此種飛彈被廣泛部署於中華民國海軍的水面艦艇與海鋒大隊的飛彈發射陣地, 海巡署安平級巡防救難艦亦可基於, 平戰轉換, 之基礎, 裝載此種飛彈以配合海軍執行反水面作戰任務, 类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原产地, 中華民國服役记录服役期间2014年, 至今使用方中華民國海軍生产历史研发者中山科學研究院研发日期1997, 2005基本规格重量1, 500公斤, 长度6, 1公尺, 直径46公分, 发动机固體火箭助推器液.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是中山科學研究院開發的超音速反艦飛彈 因可大幅壓縮目標艦的反應時間而被媒體譽為 航艦殺手 此種飛彈被廣泛部署於中華民國海軍的水面艦艇與海鋒大隊的飛彈發射陣地 3 海巡署安平級巡防救難艦亦可基於 平戰轉換 之基礎 裝載此種飛彈以配合海軍執行反水面作戰任務 4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类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原产地 中華民國服役记录服役期间2014年 至今使用方中華民國海軍生产历史研发者中山科學研究院研发日期1997 2005基本规格重量1 500公斤 1 长度6 1公尺 1 直径46公分 1 发动机固體火箭助推器液態燃料衝壓發動機作战范围150公里 2 速度2 5馬赫制导系统慣性導航 主動雷達導引发射平台成功級巡防艦錦江級巡邏艦沱江級巡邏艦安平級巡防救難艦機動飛彈發射車 目录 1 發展 1 1 緣起 1 2 擎天載具 1 3 測試與服役 1 4 增程型 2 事故 2 1 誤射 2 2 脫靶 3 圖集 4 另見 5 參考資料發展 编辑緣起 编辑 1970年代末期 中華民國國軍的勝利女神飛彈已無法應對當時的威脅 美國政府也因為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拒絕出售愛國者飛彈 中山科學研究院遂啟動自行研製防空飛彈系統的計畫 在時任中科院長黃孝宗的領導下 中科院飛彈火箭研究所 簡稱二所 於1981年2月成立了專責研發防空飛彈系統的 天弓計畫室 負責推動兩個開發計畫 5 天弓甲型 採用冲压发动机的載具 計畫後更名為天弓二型 天弓乙型 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的載具 計畫後更名為天弓一型為此 中科院於1984年在美國馬夸特 Marquardt 公司幫助下建造用於測試衝壓發動機的高熵風洞 又從美國沃特公司 英语 Ling Temco Vought 獲得了空射冲压发动机 Air Launched Low Volume Ramjet ALVRJ 與超音速戰術飛彈 Supersonic Tactical Missile STM 的相關技術 然而此種飛彈在設計時僅考慮攻擊地面及海面目標的需求 需重新設計部分結構才可將其修改為防空飛彈 而中科院二所始終無法克服衝壓發動機燃燒不穩定的問題 導致衝壓式防空飛彈案於1990年遭終止 天弓二型防空飛彈也改採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來源 6 擎天載具 编辑 在衝壓式防空飛彈案終止後 中科院二所另於1990成立了 擎天計畫室 以延續對衝壓發動機的研究 並用現有技術生產了數枚 擎天Mk 1 載具以進行助推火箭 衝壓發動機與控制系統的測試 另驗證其高空巡航 掠海飛行及高G水平轉彎的能力 然而擎天Mk 1採用尾部掛載式的助推火箭 其長度超過了彈體的一半 不利於運輸與儲存 中科院遂在此基礎上研發採用側掛式助推火箭的擎天Mk 2載具 經過多項測試後 二所於1996年進行了代號為 擎天五號 的改良型擎天Mk 2試射 擎天五號也於該次試驗中成功以數公尺高的終端彈道命中靶標 至此 擎天載具的測試宣告初步完成 擎天計畫室也被併入負責研發反艦飛彈的雄風作業室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的研發計畫正式啟動 5 測試與服役 编辑 1997年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進行了首次飛行測試 並在2004年完成了研發測試評估 Development Test and Evaluation DT amp E 首批測試用的雄風三於2004年底至2005年初被裝上成功軍艦 7 海軍隨後於2005年完成了作戰測試評估 Operational Test amp Evaluation OT amp E 8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於2007年10月的中華民國國慶日閱兵上正式對外公開 9 量產預算也於同年底以 追風專案 為計劃名編入年度國防預算 預計於2007至2014年間以新台幣118億9 300萬的預算量產並部署120枚艦射型雄風三 10 此批雄風三於2014年宣告進入完全戰備階段 Full Operational Capability FOC 11 陸射型雄風三也於2017年以 機動飛彈車 為名編列136億元的預算進行量產 12 由於國軍對飛彈的需求逐步增加 中科院也於2018年開始興建各式飛彈的量產廠房 使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的產量由每年20枚提升至70枚 13 增程型 编辑 體積更大 射程更遠的增程型雄風三自馬英九政府時期即開始研發 並在蔡英文政府時期正式以 磐龍計畫 為名建案 預計生產60枚射程達400公里的增程型雄風三 14 中科院隨後在2017年 2019年間進行了多次實彈試射 15 量產預算則於2021年通過的 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 中正式編列 16 事故 编辑誤射 编辑 主条目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誤射事件 2016年7月1日上午8點15分 隸屬於中華民國海軍131艦隊的金江軍艦 PGG 610 因人員操作不當而誤射一枚戰備用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該彈在飛行2分鐘後以彈頭上的尋標器對模擬目標海域進行搜索 並擊中了離虛擬目標點1 9海里的高雄籍漁船 翔利昇 號 導致船長黃文忠死亡 另外三名船員受傷 17 此事發生後 國防部向受害者家屬支付了新台幣3 484萬元的國家賠償金 18 另有有7名海軍官員受處分 其中金江艦長 兵器長 射控士官長與誤射的飛彈中士被移送法辦 19 中山科學研究院也重新設計了雄三飛彈的發射程序與設備的操作介面 以防止未來再次發生誤射事故 20 脫靶 编辑 2011年6月28日 一枚預量產型雄三飛彈在例行演習中脫靶 國防部表示其原因為尋標器伺服介面板失效 21 2013年 中科院與海軍在雄三的作戰測評階段隨機抽選5枚已生產的彈體進行試射 其中一枚未能命中目標 22 2017年6月23日 一枚雄三飛彈在彈體兩側的助推火箭脫離後即衝入海中 中科院人員表示該彈為瑕疵彈 並對海軍的雄三進行全面檢測 23 圖集 编辑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機動飛彈發射車 成功級班超軍艦上的雄三發射箱 成功級田單軍艦上的雄二與雄三發射箱另見 编辑雄風一型反艦飛彈 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布拉莫斯导弹 Kh 31导弹 P 270蚊子导弹 鷹擊12反艦飛彈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張誠 張誠 研發 空射型雄三飛彈 打造遠距進擊力 ETtoday雲論 2019 10 03 2022 05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6 17 羅添斌 射程400公里增程雄三2023年量產 台灣本島外島部署壓制共軍 自由時報 2022 01 15 2022 05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1 16 朱明 獨家 多重阻嚇解放軍 中科院實測天弓 天劍與雄風系列 新三彈 上報 2017 01 09 2022 06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6 17 洪哲政 海軍海巡擬定 600噸級戰時運用暨平戰轉換執行計畫 聯合新聞網 2021 04 21 2021 04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4 24 5 0 5 1 宮常 絕密的毒蝎反擊利器 擎天載具之捶妖計畫 全球防衛雜誌 軍事家 全球防衛雜誌社 2003 09 229 62 71 高智陽 中科院秘密武器 雄三研發秘辛 PDF 全球防衛雜誌 軍事家 全球防衛雜誌社 2007 11 279 34 38 2013 02 18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9 09 02 梅復興 Supersonic ASCM Equips Frigate Taiwan Defense Review August 10 2006 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2022 06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24 閱兵重現台北城 同慶操演慶雙十 2007年國慶日國防表演特報 全球防衛雜誌 軍事家 全球防衛雜誌社 2007 11 01 279 24 33 周思宇 試射命中靶艦 雄三 弓三將量產 自由時報 2014 12 03 2022 06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6 02 朱明 完成海軍戰評 雄三飛彈進入完全戰備 風傳媒 2014 11 24 2022 06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29 洪哲政 蟠龍彈戰測飛400公里 增程型雄三傳海軍滿意 聯合新聞網 2017 11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1 27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 887 號 政府提案第 17650 號之 3 PDF 中華民國立法院 2022 02 11 2022 05 2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 04 27 羅添斌 中科院執行 磐龍計畫 雄三射程增至400公里 自由時報 2017 11 28 2022 06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4 22 朱明 2021年雄三增程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量產及部署 射程北到中國浙江 南到廣東外海 上報 2019 12 28 2022 06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6 17 洪哲政 國防部證實 磐龍 反艦飛彈將服役 雄昇 有兩款 聯合新聞網 2022 04 20 2022 06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6 05 尹俞歡 林全證實 海軍飛彈誤射擊中漁船造成一死三傷 風傳媒 2016 07 01 2016 07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7 02 李蘇竣 雄三飛彈誤射 受害者獲國賠3 484萬 新頭殼newtalk 2016 11 16 2022 05 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30 王勇超 誤射雄三飛彈懲處名單 七人記過 蘋果新聞網 2016 07 01 2016 07 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7 06 呂欣憓 避免雄三誤射再發生 擬增發射密碼程序 中央通訊社 2016 07 24 2016 07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7 25 曾依璇 雄三失效 國防部 尋標器問題 中央通訊社 2011 06 28 2022 05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6 17 朱明 完成海軍戰評 雄三飛彈進入完全戰備 風傳媒 2014 11 24 2022 05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5 29 羅添斌 雄三飛彈射擊凸槌 軍方要求檢討缺失 自由時報 2017 07 23 2022 05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10 中華民國飛彈反艦飛彈 巡弋飛彈 短程弹道导弹 中程弹道导弹雄風一 雄風二 雄風三 雄二E 萬劍飛彈 雲峰飛彈 青鋒飛彈 天戟飛彈 天馬飛彈反戰車飛彈 反輻射飛彈 空對空飛彈 防空飛彈昆吾飛彈 天劍二A 天劍一 天劍二 天弓一 天弓二 天弓三 捷羚 海劍羚 陸劍二 海劍二 海弓三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amp oldid 7564089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