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髖臼

髖臼(英語:acetabulum),也稱關節窩(英語:cotyloid cavity),是骨盆的一個凹面。 股骨頭在髖臼處與骨盆相遇,形成髖關節[1][2]

結構 编辑

 
鳥臀類恐龍的髖臼的示意圖(三個骨頭交會的中空部分)

髖骨恥骨坐骨,及髂骨三塊骨骼癒合而成。其中坐骨佔該結構的五分之二以上,它為髖臼提供了較低的邊界和側面的邊界。髂骨形成上邊界,提供的髖臼結構不到五分之二。 其餘部分由恥骨在中線附近形成。

髖骨由突出的不規則邊緣包圍,該邊緣在上方較厚且結實,用於髖臼唇(acetabular labrum)的附著,從而減少其開口並加深用於形成髖關節的表面。 在髖臼的下部是髖臼槽(acetabular notch),其底部有連續圓形凹陷,即髖臼窩(acetabular fossa)。 髖臼的其餘部分由彎曲的,月牙形的表面形成,在此處與股骨頭相連。在胸帶中的對應部分是關節窩(glenoid fossa)[3]

在爬行動物和鳥類中,髖臼是很深的槽窩。恐龍總目的物種是由有孔的開放式髖臼定義的。這種髖臼是骨盆兩側形成的杯形開口,在這裡,髂骨、坐骨和恥骨交會,而股骨頭插入其中[4][5]。髖臼的方向和位置是導致恐龍以直立姿勢行走、其腿直接位於身體下方的形態特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相對少數的恐龍中存在無孔的髖臼,如部分甲龍科恐龍,它不是一個開口,而是類似在骨盆帶兩側的較淺凹陷。

圖集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Field RE, Rajakulendran K. The labro-acetabular complex.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1, 94 (Suppl 2): 22–27. PMID 21543684. doi:10.2106/JBJS.J.01710. 
  2. ^ Griffiths EJ, Khanduja V. Hip arthroscopy: evolution,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t Orthop. 2012, 36 (6): 1115–1121. PMC 3353094 . PMID 22371112. doi:10.1007/s00264-011-1459-4. 
  3. ^ Petersilge C. Imaging of the acetabular labrum. 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 Am. 2005, 13 (4): 641–52. PMID 16275573. doi:10.1016/j.mric.2005.08.015. 
  4. ^ Martin, A.J. (2006).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Dinosaurs. Seco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pg. 299-300. ISBN 1-4051-3413-5.
  5. ^ Smith, Dave. . UC Berkeley. [201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髖臼, 英語, acetabulum, 也稱關節窩, 英語, cotyloid, cavity, 是骨盆的一個凹面, 股骨頭在處與骨盆相遇, 形成髖關節, 結構, 编辑, nbsp, 鳥臀類恐龍的的示意圖, 三個骨頭交會的中空部分, 髖骨由恥骨, 坐骨, 及髂骨三塊骨骼癒合而成, 其中坐骨佔該結構的五分之二以上, 它為提供了較低的邊界和側面的邊界, 髂骨形成上邊界, 提供的結構不到五分之二, 其餘部分由恥骨在中線附近形成, 髖骨由突出的不規則邊緣包圍, 該邊緣在上方較厚且結實, 用於唇, acetabular, l. 髖臼 英語 acetabulum 也稱關節窩 英語 cotyloid cavity 是骨盆的一個凹面 股骨頭在髖臼處與骨盆相遇 形成髖關節 1 2 結構 编辑 nbsp 鳥臀類恐龍的髖臼的示意圖 三個骨頭交會的中空部分 髖骨由恥骨 坐骨 及髂骨三塊骨骼癒合而成 其中坐骨佔該結構的五分之二以上 它為髖臼提供了較低的邊界和側面的邊界 髂骨形成上邊界 提供的髖臼結構不到五分之二 其餘部分由恥骨在中線附近形成 髖骨由突出的不規則邊緣包圍 該邊緣在上方較厚且結實 用於髖臼唇 acetabular labrum 的附著 從而減少其開口並加深用於形成髖關節的表面 在髖臼的下部是髖臼槽 acetabular notch 其底部有連續圓形凹陷 即髖臼窩 acetabular fossa 髖臼的其餘部分由彎曲的 月牙形的表面形成 在此處與股骨頭相連 在胸帶中的對應部分是關節窩 glenoid fossa 3 在爬行動物和鳥類中 髖臼是很深的槽窩 恐龍總目的物種是由有孔的開放式髖臼定義的 這種髖臼是骨盆兩側形成的杯形開口 在這裡 髂骨 坐骨和恥骨交會 而股骨頭插入其中 4 5 髖臼的方向和位置是導致恐龍以直立姿勢行走 其腿直接位於身體下方的形態特徵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相對少數的恐龍中存在無孔的髖臼 如部分甲龍科恐龍 它不是一個開口 而是類似在骨盆帶兩側的較淺凹陷 圖集 编辑 nbsp 右髖骨的外表面 nbsp 硬化的髖骨 nbsp 冠状切面上的恥骨聯合 symphysis pubis nbsp 髖臼 nbsp 髖臼參考資料 编辑 Field RE Rajakulendran K The labro acetabular complex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1 94 Suppl 2 22 27 PMID 21543684 doi 10 2106 JBJS J 01710 Griffiths EJ Khanduja V Hip arthroscopy evolution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t Orthop 2012 36 6 1115 1121 PMC 3353094 nbsp PMID 22371112 doi 10 1007 s00264 011 1459 4 Petersilge C Imaging of the acetabular labrum 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 Am 2005 13 4 641 52 PMID 16275573 doi 10 1016 j mric 2005 08 015 Martin A J 2006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Dinosaurs Seco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pg 299 300 ISBN 1 4051 3413 5 Smith Dave Dinosauria Morphology UC Berkeley 2013 01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10 22 nbsp 这是一篇與解剖學相關的小作品 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查 论 编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髖臼 amp oldid 62690913,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