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輕重讀

重读(stress)和重音(accent)在語言學中有時是接近同義的概念,皆指某音節在單字中或單字在句子中相對突顯(prominent)的意思,不過在一些特別區分上,重音(accent)常常被應用在聲音聽覺上相關的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轻读(unstress,又称弱读)和轻音[1][2]

重音
ˈ◌
IPA編號501
編碼
HTML碼(十進制)ˈ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2C8
次重音
ˌ◌
IPA編號502
編碼
HTML碼(十進制)ˌ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2CC

声学性质

过去的研究曾认为,轻重音的区别主要是在音强上。现在的研究表明,认为重读在客观上会抬高音阶,扩大音域,延长音长或增加音强,还会使音色对比更加饱满;同样,轻读在客观上会减缩音高、音长、音强以及音色的对比程度。轻重音可以认为是音强、音色、音高和音长的综合表现,听觉所感知的响度是这四个方面的复杂综合体。

不同的语言在突显轻重音时侧重面不同。例如,中文轻音的主要征兆是音节音长的缩短;音强的作用不大。而在英语中,除了音长之外,音高也有较大的作用,基频高的音节比基频低的音节容易听成重音,基频上升或下降的音节比基频平直的音节容易听成重音[2]

词重音

词重音是具有区别词汇意义的重音。

多音节词中各音节的轻重往往确定不变。例如英语“begin”[bɪˈgɪn]中,第二音节必须读重音。

词的轻重音有时候有和语义有关。普通话中,“东西”读成“中强”表示“东西方向”,读成“强弱”则表示“事物”;英语中,[ˈrekord]表示名词义,[reˈkord]表示动词义。轻重音有时候和语法也有关,普通话中的助词“了、着、过、的、地、得”在语流中都读成轻音,这是其语法功能所确定的[2]

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在不同的语言中,词中的轻重音位置不同。汉语词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双音节主要只有“中强”和“强弱”两种模式[3],重音的作用不明显。

在以多音节为主的语言中,重音的作用较为明显,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固定重音指有的语言中重音总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如捷克语重音总在词的第一个音节上,波兰语总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法语维吾尔语的大多数词则在最末一个音节上[4]。自由重音指有的语言中重音不限定于落在词的某一个音节上,不同的词重音位置各不相同,称为自由重音,如英语中的词重音。

主重音和次重音

根据词重音的突显程度,可以分出主重音和次重音。主重音的突显程度最高,次重音低于主重音但高于非重读音节。英语次重音一般只在词单说或在句尾才比较明显,在语流中和非重读音节差别不大[2]。汉语中的词重音分级,有的学者认为没有必要[2],有的则分出了重音、中音、次轻音、最轻音四等[5]

句重音

句重音是在一个语句中突显程度最高的重音。句重音的分类在研究界没有统一意见,但一般至少有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

语法重音是指由句法结构和语义特点决定的重音,即不表现特殊的思想感情的自然重读。常念语法重音的如一般短句的谓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动词后由形容词或其他动词充当的补语,表示指代、询问或任指的代词[4]

逻辑重音是表现特殊的思想感情的强调重读。逻辑重音重于语法重音。有的学者认为逻辑重音是对比重音,有的学者认为逻辑重音是强调重音,有的则认为逻辑重音包括对比重音、强调重音等。

相关条目

注释

  1. ^ 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语言学名词.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35、36. ISBN 9787100068710. 
  2. ^ 2.0 2.1 2.2 2.3 2.4 林焘、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174-178. ISBN 9787301018446. 
  3. ^ 周一民. 现代汉语.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04. ISBN 9787303034604. 
  4. ^ 4.0 4.1 张清源主编. 现代汉语知识辞典.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96、97. ISBN 7220007213. 
  5. ^ 董绍克,阎俊杰主编. 汉语知识辞典. 北京: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6: 77. ISBN 7810277707. 

相关书目

外部链接

  •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honology)

輕重讀, 重音, 重定向至此, 关于音樂中的重音, 请见, 加強音, 关于虚拟角色, utau, 音源, 请见, 重音teto, 重读, stress, 和重音, accent, 在語言學中有時是接近同義的概念, 皆指某音節在單字中或單字在句子中相對突顯, prominent, 的意思, 不過在一些特別區分上, 重音, accent, 常常被應用在聲音聽覺上相關的概念, 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轻读, unstress, 又称弱读, 和轻音, 重音ˈ, ipa編號501編碼html碼, 十進制, unicode碼, 十六. 重音 重定向至此 关于音樂中的重音 请见 加強音 关于虚拟角色 UTAU 音源 请见 重音Teto 重读 stress 和重音 accent 在語言學中有時是接近同義的概念 皆指某音節在單字中或單字在句子中相對突顯 prominent 的意思 不過在一些特別區分上 重音 accent 常常被應用在聲音聽覺上相關的概念 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轻读 unstress 又称弱读 和轻音 1 2 重音ˈ IPA編號501編碼HTML碼 十進制 amp 712 Unicode碼 十六進制 U 02C8次重音ˌ IPA編號502編碼HTML碼 十進制 amp 716 Unicode碼 十六進制 U 02CC 目录 1 声学性质 2 词重音 2 1 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2 2 主重音和次重音 3 句重音 4 相关条目 5 注释 6 相关书目 7 外部链接声学性质 编辑过去的研究曾认为 轻重音的区别主要是在音强上 现在的研究表明 认为重读在客观上会抬高音阶 扩大音域 延长音长或增加音强 还会使音色对比更加饱满 同样 轻读在客观上会减缩音高 音长 音强以及音色的对比程度 轻重音可以认为是音强 音色 音高和音长的综合表现 听觉所感知的响度是这四个方面的复杂综合体 不同的语言在突显轻重音时侧重面不同 例如 中文轻音的主要征兆是音节音长的缩短 音强的作用不大 而在英语中 除了音长之外 音高也有较大的作用 基频高的音节比基频低的音节容易听成重音 基频上升或下降的音节比基频平直的音节容易听成重音 2 词重音 编辑词重音是具有区别词汇意义的重音 多音节词中各音节的轻重往往确定不变 例如英语 begin bɪˈgɪn 中 第二音节必须读重音 词的轻重音有时候有和语义有关 普通话中 东西 读成 中强 表示 东西方向 读成 强弱 则表示 事物 英语中 ˈrekord 表示名词义 reˈkord 表示动词义 轻重音有时候和语法也有关 普通话中的助词 了 着 过 的 地 得 在语流中都读成轻音 这是其语法功能所确定的 2 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编辑 在不同的语言中 词中的轻重音位置不同 汉语词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 双音节主要只有 中强 和 强弱 两种模式 3 重音的作用不明显 在以多音节为主的语言中 重音的作用较为明显 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固定重音指有的语言中重音总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 如捷克语重音总在词的第一个音节上 波兰语总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法语和维吾尔语的大多数词则在最末一个音节上 4 自由重音指有的语言中重音不限定于落在词的某一个音节上 不同的词重音位置各不相同 称为自由重音 如英语中的词重音 主重音和次重音 编辑 根据词重音的突显程度 可以分出主重音和次重音 主重音的突显程度最高 次重音低于主重音但高于非重读音节 英语次重音一般只在词单说或在句尾才比较明显 在语流中和非重读音节差别不大 2 汉语中的词重音分级 有的学者认为没有必要 2 有的则分出了重音 中音 次轻音 最轻音四等 5 句重音 编辑句重音是在一个语句中突显程度最高的重音 句重音的分类在研究界没有统一意见 但一般至少有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 语法重音是指由句法结构和语义特点决定的重音 即不表现特殊的思想感情的自然重读 常念语法重音的如一般短句的谓语 名词 动词 形容词的修饰语 动词后由形容词或其他动词充当的补语 表示指代 询问或任指的代词等 4 逻辑重音是表现特殊的思想感情的强调重读 逻辑重音重于语法重音 有的学者认为逻辑重音是对比重音 有的学者认为逻辑重音是强调重音 有的则认为逻辑重音包括对比重音 强调重音等 相关条目 编辑音强 响度 语调 重音 語音學 注释 编辑 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语言学名词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35 36 ISBN 9787100068710 2 0 2 1 2 2 2 3 2 4 林焘 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174 178 ISBN 9787301018446 周一民 现代汉语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04 ISBN 9787303034604 4 0 4 1 张清源主编 现代汉语知识辞典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96 97 ISBN 7220007213 董绍克 阎俊杰主编 汉语知识辞典 北京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6 77 ISBN 7810277707 相关书目 编辑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语言学名词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ISBN 9787100068710 朱晓农 语音学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ISBN 9787100066815 赵忠德 音系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ISBN 7810958763 林焘 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ISBN 9787301018446 外部链接 编辑Feet and Metrical Stres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Phonology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輕重讀 amp oldid 7159321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