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英語:Cognitive dissonance)在心理學中形容人產生矛盾認知,觀察到對立的訊息。這些訊息包括人的行為情緒想法信念價值觀信仰,外界環境中的事物等。認知失調通常體現爲因進行與自己的思想、價值或自我概念相悖的行爲而產生的心理壓力或焦慮。根據利昂·費斯廷格提出的認知失調的理論,爲了緩解認知失調的壓力與不適,人會努力更改矛盾的認知,使自己的認知調和一致。[1][2]

以正在減肥與食用蛋糕的認知失調爲例,調和認知的方法包括更改對自己行爲的認知(「我並沒有吃很多」)、增加一致的認知(「蛋糕很有營養」)、降低矛盾的重要性(「人生苦短,我其實並不在意超重什麼的啦」)、否定兩種認知間的關聯(「沒有實驗證明那塊蛋糕會導致肥胖」)、降低對於自身控制的認知(「是他母亲逼我吃那塊蛋糕的,拒絕那塊蛋糕等同於侮辱他母亲的廚藝」)與更改自己的思想與態度(「我不需要也不想減肥」)。最後一種,更改自己的思想與態度最常見。

認知失調的理論最早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Henry Riecken英语Henry RieckenStanley Schachter英语Stanley Schachter在他們1956年的著作《當預言失靈英语When Prophecy Fails》中提出。這三位心理學家秘密加入並觀察了一個名為「探索者英语The Seekers (rapturists)」的小型幽浮末日宗教。該宗教認爲世界會在1954年12月21日毀滅,只有信徒會被外星人救走。12月21日晚上信徒都聚在領袖的房屋裏等待世界毀滅、外星人拯救他們。接近凌晨,所有人都很焦慮,想著等到十二點,21日結束,或許外星人就會到來。到了凌晨十二點,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屋子裏非常安靜,沒有人說任何話。過了五至十分鐘,終於有人說話了,不過是試圖解釋,或許我們這個房間裏的時鐘錯了,我們應該再等等。又過了十幾分鐘,有人確認了屋子裏的所有時鐘的時間都是一致的,過了12月21日凌晨十二點,外星人還是沒有來。於是又有人解釋,可能外星人使用了另一個時區,我們應該再等等。終於到了早上,外星人還是沒有來。信徒誰都不說話,該宗教的領袖Thedra姊妹終於決定到她的房間裏去接受外星人的啟示。出來後,她告訴所有信徒,因為你們的虔誠,世界被拯救了,外星人決定寬恕世人的罪孽,不再毀滅地球。大部分信徒都相信了這個牽強的解釋。在地球滅亡的預言失敗後,預期落空英语Disconfirmed expectancy增加了認知間的失調,結果使大多數沒有心理準備的信徒,爲了減緩认知失調带来的心理壓力與不適,轉而接受新的預言。[3]

認知失調的其他作用案例包括時薪過低勞累而相信自己熱愛工作,被眾人指責是因為自己的錯誤,內心感到愧疚不願承認而故作輕鬆,對遭嚴酷考驗而進入的團體更有歸屬感等。

認知失調的實證研究

已有一些實驗方法被用來證明認知失調,其為:

  • 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之中的研究對象被要求做出和其看法相背的行為(利昂·費斯廷格, Carlsmith, 1959; Harmon-Jones, Brehm, Greenberg, Simon, Nelson, 1996);
  • 決策後的研究,研究在決策後對反對的另一種選擇的看法(Brehm, 1956; Harmon-Jones, Harmon-Jones, 2002);
  • 研究人類如何以其自身的觀點來找尋協和的資訊,而不是不協和的資訊,以防止認知失調的發生(Frey, 1986);
  • 研究人類對與其堅信的信仰、看法等不協和的資訊是如何反應的(利昂·費斯廷格, Riecken, Schachter, 1956; Batson, 1975; Burris, Harmon-Jones, Tarpley, 1997)。

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

起源和第一個測試理論的實驗

在費斯廷格與美瑞爾·卡爾史密斯1959年的一個經典實驗中,學生們被要求進行繁瑣且無意義的工作,包括把書翻轉四分之一圈,以及另一個,把湯匙放在盤子上,清空盤子,再把盤子放滿湯匙,如此不斷地重複。參加這個實驗的人都很消極地反覆這些工作。過了一段時間後,學生們會被告知實驗已經結束,他們可以離開了。這是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的一個例子。

不過,實驗者隨後向實驗對象做了一個小小的請求。即他們被告知某位必要的研究助理無法進行這個實驗,而這位參加者被要求去代為說服另一位接受實驗者(此人實際上是知情者)這項剛剛才被完成的單調的,無聊的工作其實是有趣的且吸引人的。某些參加者受雇以20元的代價,另一組則是1元,而對照組不能被要求去執行此任務。

當之後被要求去評價拔釘子工作時,那些在1元組的人比起其他在20元組以及對照組之評價顯得更加地肯定。這被Festinger和Carlsmith解釋成為認知失調的證明。實驗者理論化了人們在感受到介於矛盾認知的不一致「我告訴某人這項工作是有趣的,而實際上我卻發現它是無聊的」。 當只被給予1元時,學生們被強迫內在化他們被誘導表現而產生的態度,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正當的理由。那些在20元組的情況中,这种认知失调是有争议的,因为此行為有著一個外在正當的理由。行為內在化是唯一一個方式去解釋受試者對於此任務的評價。這項研究已經在之后被重新试验过。現今相信的理论是有一個衝突介於認知當中即「我不是一個說謊者,但我卻說了謊」。 因此,這事實已經被帶向靠近謊言一步了,更可以說,即此任務評價往上升了。

研究者更進一步地推測只有1元組的受測者面臨“没有足够动机解释这种行为”以致於產生“認知失調”的境况,所以當他們被要求對於這些任務而說謊,他們藉由改變他們的態度以尋求抒發“认知失调”带来的紧张不适感。這種過程讓受測者真正地相信這些工作是有趣的。

此理論的應用

此理論多用於心理學領域,來解釋個人態度改變與否。如果個人的態度和行爲兩者協調時,態度不會改變;兩者失調時,態度就可能會改變。 例如:

  1. 那些反對禁菸的人,他們在情感上喜歡吸菸,在認知上又認爲吸菸利少害多,那麼要他們改變態度支持禁菸是辦不到的。
  2. 在某會議上,一個人對某議案本來持反對意見(態度),可是迫於大多數輿論壓力,在最後表決時,卻舉手贊成(行爲)。如此,態度和行爲失去了一致。但私下問他時,他可能真的改變了原來所持的態度。因爲如果不改變原來所持的態度,他將對自己的舉手行爲無法自圓其說,而感到尷尬。

顯然,人在很多社會場合中,其態度改變與否與個人維持面子與自尊有關。而且,當個人態度改變或維持不變時,爲了保持心理上認知一致,個人常對自己的作爲提出辯解。

假設

此理論對於人類的認知有三個基本假設:

  1. 人們都有追求認知三元素(自我、他人、某元素或事物)一致性的需求。[4][5]
  2. 當出現認知失調時,人們會在心理上感到不適。
  3. 心理上的不適感會驅動人們解決認知的矛盾,以恢復認知的調和一致。

認知失諧的強弱程度取決於所有涉及的失諧認知的數量,與協調認知元素的數量之比率,以及這些認知元素對個人的重要性。對個人越重要,而且失諧認知元素的數量越大,認知失諧程度也越大。[6]

參見

  • 1844年的再生論,認知失調在宗教上的一個例子。
  • 團體迷思,認知程序的缺乏。
  • 自我知覺理論,看法轉變的一個零合理論。
  • 選擇依據偏見,記憶的扭曲,使得過去的選擇看起來比實在上的要好。
  • 超自然現象,合乎因果之信仰的另一種解釋之描述。
  • 狐狸與葡萄,在寓言中的一個例子。
  • 無法計算,是一個在大眾科幻小說裡,用來表示一個人工智能認知失調的一個句子。
  • 矛盾想法,同時抱有兩種相衝突的信仰,並且強烈地相信著。
  • 否定是和其有關的一個防衛機制
  • 忠實信徒症候群,是對認知失調免疫的一個例子。
  • 敵意,對認知失調的一種心理反應。

參考資料

  1. ^ 利昂·費斯廷格. 認知失調. Scientific American. 1962, 207 (4): 93–107. Bibcode:1962SciAm.207d..93F. PMID 13892642.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62-93 (英语). 
  2. ^ 利昂·費斯廷格. 認知失調論. 美國加利福尼亚州: 史丹福大學出版社. 1957 (英语). 
  3. ^ 利昂·費斯廷格; Riecken, Henry W.; Schachter Stanley. .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0). 
  4. ^ The Marketing of Global Warming: A Repeated Measures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Endorsement, and Information on Beliefs in a Social Cause.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https://pqdtopen.proquest.com/doc/1906281562.html?FMT=AB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Heider, F. The Gestalt Theory of Motivation. Jones, Marshall R. (编).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8.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60: 145–172. ISBN 978-0-8032-0601-4. OCLC 10678550 (英语). 
  6. ^ 郭貞. 傳播理論.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05: 551. ISBN 978-986-298-224-2. 

來源

  • Aronson, E.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 current perspective. Berkowitz, L. (编).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69: 1–34. 
  • Bem, D. J.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elf-persua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65, 1: 199–218. 
  • Bem, D. J. Self-perception: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phenomena. Psychological Review. 1967, 74: 183–200. 
  • Brehm, J. Post-decision changes in desirability of alternative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6, 52: 384–389. 
  • Burris, C. T.; Harmon-Jones, E.; Tarpley, W. R. “By faith alone”: Religious agitation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19: 17–31. 
  • 利昂·費斯廷格; Carlsmith, J. M. .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9, 58: 203–211 [200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8). 
  • Harmon-Jones, E.; Brehm, J. W.; Greenberg, J.; Simon, L.; Nelson, D. E. Evidence that the production of aversive consequences is not necessary to create cognitive disson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 5–16. 
  • Harmon-Jones, E.; Mills, J. Cognitive Dissonance: Progress on a Pivotal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9. 
  • Sherman, S. J.; Gorkin, R. B. Attitude bolstering when behavior is inconsistent with central attitud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0, 16: 388–403. 
  • Knox, R. E.; Inkster, J. A. Postdecision dissonance at post ti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8, 8: 319–323. 
  • Tedeschi, J. T.; Schlenker, B. R.; Bonoma, T. V. Cognitive dissonance: Private ratiocination or public spectacl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1, 26: 685–695. 

外部連結

  • . Ithaca Colleg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9). 
  • . [2015-07-21 01:32: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 Swatos, William H., Jr. (编). .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關於"millennial delay"的問題)

認知失調,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4年5月17日,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 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 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 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 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 href, template, html, class, redirect, title, template, href, wikipedia, html, class, redirect, title, wikipedia, 提交刪除, 英語, cognitive, dissonance, 在心理學中形容人產生矛盾的認知.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4年5月17日 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 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 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 并注意避免翻译腔的问题 明顯拙劣的翻譯請改掛 a href Template D html class mw redirect title Template D d a a href Wikipedia CSD html G13 class mw redirect title Wikipedia CSD G13 a 提交刪除 認知失調 英語 Cognitive dissonance 在心理學中形容人產生矛盾的認知 觀察到對立的訊息 這些訊息包括人的行為 情緒 想法 信念 價值觀 信仰 外界環境中的事物等 認知失調通常體現爲因進行與自己的思想 價值或自我概念相悖的行爲而產生的心理壓力或焦慮 根據利昂 費斯廷格提出的認知失調的理論 爲了緩解認知失調的壓力與不適 人會努力更改矛盾的認知 使自己的認知調和一致 1 2 以正在減肥與食用蛋糕的認知失調爲例 調和認知的方法包括更改對自己行爲的認知 我並沒有吃很多 增加一致的認知 蛋糕很有營養 降低矛盾的重要性 人生苦短 我其實並不在意超重什麼的啦 否定兩種認知間的關聯 沒有實驗證明那塊蛋糕會導致肥胖 降低對於自身控制的認知 是他母亲逼我吃那塊蛋糕的 拒絕那塊蛋糕等同於侮辱他母亲的廚藝 與更改自己的思想與態度 我不需要也不想減肥 最後一種 更改自己的思想與態度最常見 認知失調的理論最早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 Henry Riecken 英语 Henry Riecken 與Stanley Schachter 英语 Stanley Schachter 在他們1956年的著作 當預言失靈 英语 When Prophecy Fails 中提出 這三位心理學家秘密加入並觀察了一個名為 探索者 英语 The Seekers rapturists 的小型幽浮末日宗教 該宗教認爲世界會在1954年12月21日毀滅 只有信徒會被外星人救走 12月21日晚上信徒都聚在領袖的房屋裏等待世界毀滅 外星人拯救他們 接近凌晨 所有人都很焦慮 想著等到十二點 21日結束 或許外星人就會到來 到了凌晨十二點 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屋子裏非常安靜 沒有人說任何話 過了五至十分鐘 終於有人說話了 不過是試圖解釋 或許我們這個房間裏的時鐘錯了 我們應該再等等 又過了十幾分鐘 有人確認了屋子裏的所有時鐘的時間都是一致的 過了12月21日凌晨十二點 外星人還是沒有來 於是又有人解釋 可能外星人使用了另一個時區 我們應該再等等 終於到了早上 外星人還是沒有來 信徒誰都不說話 該宗教的領袖Thedra姊妹終於決定到她的房間裏去接受外星人的啟示 出來後 她告訴所有信徒 因為你們的虔誠 世界被拯救了 外星人決定寬恕世人的罪孽 不再毀滅地球 大部分信徒都相信了這個牽強的解釋 在地球滅亡的預言失敗後 預期落空 英语 Disconfirmed expectancy 增加了認知間的失調 結果使大多數沒有心理準備的信徒 爲了減緩认知失調带来的心理壓力與不適 轉而接受新的預言 3 認知失調的其他作用案例包括時薪過低勞累而相信自己熱愛工作 被眾人指責是因為自己的錯誤 內心感到愧疚不願承認而故作輕鬆 對遭嚴酷考驗而進入的團體更有歸屬感等 目录 1 認知失調的實證研究 1 1 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 1 1 1 起源和第一個測試理論的實驗 2 此理論的應用 3 假設 4 參見 5 參考資料 6 來源 7 外部連結認知失調的實證研究 编辑已有一些實驗方法被用來證明認知失調 其為 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 之中的研究對象被要求做出和其看法相背的行為 利昂 費斯廷格 Carlsmith 1959 Harmon Jones Brehm Greenberg Simon Nelson 1996 決策後的研究 研究在決策後對反對的另一種選擇的看法 Brehm 1956 Harmon Jones Harmon Jones 2002 研究人類如何以其自身的觀點來找尋協和的資訊 而不是不協和的資訊 以防止認知失調的發生 Frey 1986 研究人類對與其堅信的信仰 看法等不協和的資訊是如何反應的 利昂 費斯廷格 Riecken Schachter 1956 Batson 1975 Burris Harmon Jones Tarpley 1997 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 编辑 起源和第一個測試理論的實驗 编辑 在費斯廷格與美瑞爾 卡爾史密斯1959年的一個經典實驗中 學生們被要求進行繁瑣且無意義的工作 包括把書翻轉四分之一圈 以及另一個 把湯匙放在盤子上 清空盤子 再把盤子放滿湯匙 如此不斷地重複 參加這個實驗的人都很消極地反覆這些工作 過了一段時間後 學生們會被告知實驗已經結束 他們可以離開了 這是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的一個例子 不過 實驗者隨後向實驗對象做了一個小小的請求 即他們被告知某位必要的研究助理無法進行這個實驗 而這位參加者被要求去代為說服另一位接受實驗者 此人實際上是知情者 這項剛剛才被完成的單調的 無聊的工作其實是有趣的且吸引人的 某些參加者受雇以20元的代價 另一組則是1元 而對照組不能被要求去執行此任務 當之後被要求去評價拔釘子工作時 那些在1元組的人比起其他在20元組以及對照組之評價顯得更加地肯定 這被Festinger和Carlsmith解釋成為認知失調的證明 實驗者理論化了人們在感受到介於矛盾認知的不一致 我告訴某人這項工作是有趣的 而實際上我卻發現它是無聊的 當只被給予1元時 學生們被強迫內在化他們被誘導表現而產生的態度 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正當的理由 那些在20元組的情況中 这种认知失调是有争议的 因为此行為有著一個外在正當的理由 行為內在化是唯一一個方式去解釋受試者對於此任務的評價 這項研究已經在之后被重新试验过 現今相信的理论是有一個衝突介於認知當中即 我不是一個說謊者 但我卻說了謊 因此 這事實已經被帶向靠近謊言一步了 更可以說 即此任務評價往上升了 研究者更進一步地推測只有1元組的受測者面臨 没有足够动机解释这种行为 以致於產生 認知失調 的境况 所以當他們被要求對於這些任務而說謊 他們藉由改變他們的態度以尋求抒發 认知失调 带来的紧张不适感 這種過程讓受測者真正地相信這些工作是有趣的 此理論的應用 编辑此理論多用於心理學領域 來解釋個人態度改變與否 如果個人的態度和行爲兩者協調時 態度不會改變 兩者失調時 態度就可能會改變 例如 那些反對禁菸的人 他們在情感上喜歡吸菸 在認知上又認爲吸菸利少害多 那麼要他們改變態度支持禁菸是辦不到的 在某會議上 一個人對某議案本來持反對意見 態度 可是迫於大多數輿論壓力 在最後表決時 卻舉手贊成 行爲 如此 態度和行爲失去了一致 但私下問他時 他可能真的改變了原來所持的態度 因爲如果不改變原來所持的態度 他將對自己的舉手行爲無法自圓其說 而感到尷尬 顯然 人在很多社會場合中 其態度改變與否與個人維持面子與自尊有關 而且 當個人態度改變或維持不變時 爲了保持心理上認知一致 個人常對自己的作爲提出辯解 假設 编辑此理論對於人類的認知有三個基本假設 人們都有追求認知三元素 自我 他人 某元素或事物 一致性的需求 4 5 當出現認知失調時 人們會在心理上感到不適 心理上的不適感會驅動人們解決認知的矛盾 以恢復認知的調和一致 認知失諧的強弱程度取決於所有涉及的失諧認知的數量 與協調認知元素的數量之比率 以及這些認知元素對個人的重要性 對個人越重要 而且失諧認知元素的數量越大 認知失諧程度也越大 6 參見 编辑1844年的再生論 認知失調在宗教上的一個例子 團體迷思 認知程序的缺乏 自我知覺理論 看法轉變的一個零合理論 選擇依據偏見 記憶的扭曲 使得過去的選擇看起來比實在上的要好 超自然現象 合乎因果之信仰的另一種解釋之描述 狐狸與葡萄 在寓言中的一個例子 無法計算 是一個在大眾科幻小說裡 用來表示一個人工智能認知失調的一個句子 矛盾想法 同時抱有兩種相衝突的信仰 並且強烈地相信著 否定是和其有關的一個防衛機制 忠實信徒症候群 是對認知失調免疫的一個例子 敵意 對認知失調的一種心理反應 參考資料 编辑 利昂 費斯廷格 認知失調 Scientific American 1962 207 4 93 107 Bibcode 1962SciAm 207d 93F PMID 13892642 doi 10 1038 scientificamerican1062 93 英语 利昂 費斯廷格 認知失調論 美國加利福尼亚州 史丹福大學出版社 1957 英语 利昂 費斯廷格 Riecken Henry W Schachter Stanley When Prophecy Fails A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Study of a Modern Group that Predicte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3 10 The Marketing of Global Warming A Repeated Measures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Endorsement and Information on Beliefs in a Social Cause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https pqdtopen proquest com doc 1906281562 html FMT AB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eider F The Gestalt Theory of Motivation Jones Marshall R 编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8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60 145 172 ISBN 978 0 8032 0601 4 OCLC 10678550 英语 郭貞 傳播理論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 05 551 ISBN 978 986 298 224 2 來源 编辑Aronson E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 current perspective Berkowitz L 编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69 1 34 Bem D J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elf persuas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65 1 199 218 Bem D J Self perception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phenomena Psychological Review 1967 74 183 200 Brehm J Post decision changes in desirability of alternative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6 52 384 389 Burris C T Harmon Jones E Tarpley W R By faith alone Religious agitation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7 19 17 31 利昂 費斯廷格 Carlsmith J M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9 58 203 211 2007 04 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8 08 Harmon Jones E Brehm J W Greenberg J Simon L Nelson D E Evidence that the production of aversive consequences is not necessary to create cognitive disson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 5 16 Harmon Jones E Mills J Cognitive Dissonance Progress on a Pivotal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9 Sherman S J Gorkin R B Attitude bolstering when behavior is inconsistent with central attitud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0 16 388 403 Knox R E Inkster J A Postdecision dissonance at post ti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8 8 319 323 Tedeschi J T Schlenker B R Bonoma T V Cognitive dissonance Private ratiocination or public spectacl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1 26 685 695 外部連結 编辑Cognitive dissonance Ithaca Colleg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4 29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Dissonance Progress on a Pivotal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2015 07 21 01 32 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07 21 请检查 access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Paper Cognitive dissonance in decision making Swatos William H Jr 编 Jehovah s Witnesses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2022 07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 03 02 關於 millennial delay 的問題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認知失調 amp oldid 7303421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