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西晉涼州行政區劃

曹魏舊州,州治所在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範圍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蘭州市、白銀市以西的地區,青海省東北地區。西晉末為涼州刺史張軌及其子張寔所控制。

郡級行政區 编辑

西晉涼州初領金城、西平、武威、張掖、西、酒泉、敦煌、西海8郡,金城郡於泰始五年(269年)移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復歸涼州。增置晉昌郡(295年置)、武興郡(約301年置)、晉興郡(約301年置)。西晉末領11郡。

金城郡
曹魏舊郡,泰始五年(269年)移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復歸涼州。郡治榆中縣(今甘肅省蘭州市東),領榆中、允街、金城、浩亹、白土、令居、允吾7縣。晉時廢允吾縣(泰始年間廢)及令居縣(咸寧年間廢)。涼州張寔時復置令居、枝陽2縣己復置。西晉末領榆中、允街、金城、白土、浩亹、令居、枝陽7縣。
西平郡
曹魏舊郡,郡治西都縣(今青海省西寧市),領西都、臨羌、破羌、安夷4縣。晉時廢破羌縣(西晉初),增置長寧縣(280年以前)。西晉末領西都、臨羌、安夷、長寧4縣。
武威郡
曹魏舊郡,郡治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南),領姑臧、宣威、倉松、顯美、揟次、武威、鸇陰、袓厲、媼圍9縣。西晉時廢鸇陰、袓厲、武威、媼圍4縣(約晉初);張掖郡番和、驪靬2縣來隸(約晉初);復置袓厲縣(約301年)。西晉末領姑臧、宣威、揟次、倉松、顯美、驪靬、番和、袓厲8縣。
張掖郡
曹魏舊郡,郡治觻得縣(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領觻得、昭武、刪丹、氐池、屋蘭、番和、驪靬7縣。西晉時番和、驪靬2縣移屬武威郡(約晉初),刪丹縣移屬西郡(約晉初);廢氐池縣(267年以後);觻得縣改名永平縣,昭武縣改名臨澤縣(280年以前)。西晉末領永平、臨澤、屋蘭3縣。
西郡
曹魏舊郡,領日勒縣(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晉時張掖郡刪丹縣來隸,並分刪丹縣置仙提、萬歲、蘭池3縣。西晉末領日勒、刪丹、仙提、萬歲、蘭池5縣。
酒泉郡
曹魏舊郡,郡治祿福縣(今甘肅省酒泉市),領祿福、表氏、樂涫、玉門、會水、安彌、延壽、沙頭、乾齊9縣。晉時乾齊縣移屬敦煌郡(西晉初),增置騂馬縣(280年以前),沙頭縣移屬晉昌郡(295年)。西晉末領祿福、會水、安彌、樂涫、表氏、玉門、延壽、騂馬8縣。
敦煌郡
曹魏舊郡,郡治敦煌縣(今甘肅省敦煌市西),領敦煌、效穀、廣至、龍勒、冥安、淵泉、宜禾、伊吾8縣(不詳何時)。晉時酒泉郡乾齊縣來隸。增置昌蒲、陽關2縣(280年以前置)。元康五年(295年)宜禾、伊吾、冥安、淵泉、廣至5縣移屬晉昌郡。[參 1]西晉末領敦煌、龍勒、效穀、乾齊、昌蒲、陽關6縣。
西海郡
曹魏舊郡,領居延縣(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至魏末不變。
晉昌郡
西晉元康五年(295年)分郭煌、酒泉2郡置,郡治冥安縣(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領冥安、宜禾、伊吾、淵泉、廣至、沙頭、會稽(295年置)、新鄉(295年置)8縣,[參 1]至西晉末不變。
武興郡
西晉永寧年間(301-302),涼州刺史張軌上表請於姑臧縣西北設立武興郡,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下領武興、大城、烏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監等8縣。[參 2]治今甘肅省永昌縣水源鎮杜家寨村、北地村一帶。
晉興郡
西晉永寧年間(301-302),涼州刺史張軌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置晉興郡,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下領晉興、枹罕、永固、臨津、臨鄣、廣昌、大夏、遂興、罕唐、左南等10縣。[參 2]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北。

縣級行政區 编辑

涼州(州治姑臧縣)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涼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2013年5月) 隸屬郡國 備注
金城郡
(7)
榆中縣 榆中縣 今甘肅省榆中縣西 金城郡(265-316)
允街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 金城郡(265-316)
金城縣 今甘肅省蘭州市西 金城郡(265-316)
白土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和青海省民和縣之間 金城郡(265-316)
浩亹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 金城郡(265-316)
令居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 金城郡(265-266?,?-316) 泰始年間廢縣,[註 1]西晉末時已復置。[註 2]
枝陽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 金城郡(?-316) 魏、晉時廢縣,西晉末時已復置。[註 3]
允吾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金城郡(265-280?) 太康元年(280年)以前廢縣。[註 4]
西平郡
(4)
西都縣 西都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西平郡(265-316)
臨羌縣 今青海省湟源縣東南 西平郡(265-316)
安夷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西平郡(265-316)
長寧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西平郡(265-316)
破羌縣 今青海省樂都縣 西平郡(265-?) 晉時廢縣。[註 5]
武威郡
(8)
姑臧縣 姑臧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265-316)
宣威縣 今甘肅省民勤縣西南 武威郡(265-316)
揟次縣 疑在今甘肅省古浪縣 武威郡(265-316)
倉松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東南 武威郡(265-316)
顯美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 武威郡(265-316)
驪靬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 張掖郡(265-?)→武威郡(?-316)
番和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西 張掖郡(265-?)→武威郡(?-316)
袓厲縣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南(西晉初)
今甘肅省民勤縣境(西晉末)
武威郡(265-266?,301?-316) 晉時廢縣,永寧元年(301年)左右涼州刺史張軌於故武威縣近側另設袓厲縣。[參 3]
武威縣 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武威郡(265-266?) 晉時廢縣。[註 6]
鸇陰縣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北 武威郡(265-266?) 晉時廢縣。[參 4]
媼圍縣 疑在今甘肅省皋蘭縣西北一帶 武威郡(265-266?) 晉時廢縣。[註 7]
張掖郡
(3)
永平縣 永平縣 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 張掖郡(265-316) 曹魏時名觻得縣,晉時改名。[參 5]
臨澤縣 今甘肅省臨澤縣東北 張掖郡(265-316) 曹魏時名昭武縣,晉時改名。[參 6]
屋蘭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西北 張掖郡(265-316)
氐池縣 今甘肅省民樂縣 張掖郡(265-?) 晉泰始三年(267年)以後廢縣。[註 8]
西郡
(5)
日勒縣 日勒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西郡(265-316)
刪丹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 張掖郡(265-266)→西郡(266-316)
仙提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 西郡(266?-316) 西晉時分刪丹縣置。[參 7]
萬歲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西郡(266?-316) 西晉時分刪丹縣置。[參 7]
蘭池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北 西郡(266?-316) 西晉時分刪丹縣置。[參 7]
酒泉郡
(8)
祿福縣 祿福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265-316)
會水縣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北 酒泉郡(265-316)
安彌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265-316)
樂涫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南 酒泉郡(265-316)
表是縣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 酒泉郡(265-316)
玉門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65-316)
延壽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 酒泉郡(265-316)
騂馬縣 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北 酒泉郡(?-316) 晉時置縣。[註 9]
敦煌郡
(6)
敦煌縣 敦煌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敦煌郡(265-316)
龍勒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敦煌郡(265-316)
效穀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265-316)
乾齊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65-266?)→敦煌郡(266?-316)
昌蒲縣 今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敦煌郡(266?-316)
陽關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敦煌郡(266?-316)
西海郡
(1)
居延縣 居延縣 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 西海郡(265-316)
晉昌郡
(8)
冥安縣 冥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 敦煌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宜禾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伊吾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淵泉縣[註 10]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廣至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沙頭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265-295)→晉昌郡(295-316)
會稽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 晉昌郡(295-316) 西晉元康五年(295年)置縣。[參 1]
新鄉縣 今甘肅省瓜州縣西南 晉昌郡(295-316) 西晉元康五年(295年)置縣。[參 1]
武興郡
(8)
武興縣 武興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西北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武興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大城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大城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烏支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烏支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襄武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襄武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晏然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水源鎮杜家寨村、北地村一帶。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晏然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新鄣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新鄣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平狄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平狄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司監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司監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晉興郡
(10)
晉興縣 晉興縣 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北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晉興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枹罕縣 今甘肅省臨夏市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枹罕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永固縣 今甘肅省臨夏市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永固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臨津縣 今甘肅省臨夏縣西北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臨津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臨鄣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臨鄣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廣昌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廣昌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大夏縣 今甘肅省廣河縣西北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大夏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遂興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遂興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罕唐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罕唐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左南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 武興郡(301?-316) 永寧年間(301-302)分西平、金城2郡郡界設立左南縣,以收容秦、雍2州的流民。[參 2]

注釋 编辑

  1.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98-99頁。
  2.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第174頁。
  3.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第174頁。
  4.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98-99頁。
  5. ^ 孔祥軍據《輿地廣志》之文認為晉時未廢破羌縣,《晉書地理志》漏列破羌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0頁)
  6. ^ 孔祥軍據《晉書·地理志》無武威縣,認為晉時已廢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0頁)
  7. ^ 孔祥軍據《晉書地理志》無媼圍縣,認為晉時已廢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0頁)
  8. ^ 孔祥軍據《晉書·地理志》無氐池縣,《宋書·符瑞志》泰始三年(267年)尚見氐池縣的記載,認為晉時廢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0頁)
  9.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2頁。
  10. ^ 《晉書地理志》避唐帝諱作「深泉」。

出處 编辑

  1. ^ 1.0 1.1 1.2 1.3 《晉書》卷14〈地理志上〉:「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宜安、深泉、廣至等五縣,分酒泉之沙頭縣,又別立會稽、新鄉,凡八縣為晉昌郡。」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晉書》卷14〈地理志上〉:「永寧中,張軌為涼州刺史,鎮武威,上表請合秦雍流移人於姑臧西北,置武興郡,統武興、大城、烏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監等縣。又分西平界置晉興郡,統晉興、枹罕、永固、臨津、臨鄣、廣昌、大夏、遂興、罕唐、左南等縣。」《元和郡縣圖志》卷39〈隴右道上〉:「永嘉末,前涼張軌分〔金城郡〕立晉興郡。」卷40〈隴右道下〉:「嘉麟縣,本漢宣威縣地,前涼張軌於此置武興郡。」
  3.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祖居,前漢屬,罷,後復,屬武威,晉罷。」;《元和郡縣圖志》卷40〈隴右道下〉:「烏蘭縣,本漢袓厲縣地,屬安定郡,後漢屬武威郡。前涼張軌收其縣人,於涼州故武威縣側近別置袓厲縣。」
  4. ^ 《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鶉陰,郡治。前漢屬安定,後漢屬武威,晉罷。」
  5. ^ 《元和郡縣圖志》卷40〈隴右道下〉:「本漢角樂得縣,屬張掖郡。本匈奴角樂得王所居,因以名之。晉改名永平縣。」
  6. ^ 《輿地廣記》卷17〈陝西路甘州張掖縣〉:「漢昭武縣,屬張掖郡,晉改曰臨澤。」
  7. ^ 7.0 7.1 7.2 《太平寰宇記》卷152〈隴右道·甘州刪丹縣〉:「本漢舊縣也,屬張掖郡。後漢興平二年分置西郡,以刪丹縣屬焉。晉分刪丹置蘭池、萬歲、仙提三縣。」

參考資料 编辑

書籍 编辑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1977
  • 劉琳,《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 李曉杰,《東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錢儀吉楊晨,《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
  •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 歐陽忞,《輿地廣記》,維基文庫
  • 酈道元,《水經注》,維基文庫

參見 编辑

西晉涼州行政區劃, 曹魏舊州, 州治所在姑臧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範圍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蘭州市, 白銀市以西的地區, 青海省東北地區, 西晉末為涼州刺史張軌及其子張寔所控制, 目录, 郡級行政區, 縣級行政區, 注釋, 出處, 參考資料, 書籍, 參見郡級行政區, 编辑西晉涼州初領金城, 西平, 武威, 張掖, 酒泉, 敦煌, 西海8郡, 金城郡於泰始五年, 269年, 移屬秦州, 太康三年, 282年, 復歸涼州, 增置晉昌郡, 295年置, 武興郡, 約301年置, 晉興郡, 約301年置, 西晉末領11郡,. 曹魏舊州 州治所在姑臧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範圍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蘭州市 白銀市以西的地區 青海省東北地區 西晉末為涼州刺史張軌及其子張寔所控制 目录 1 郡級行政區 2 縣級行政區 3 注釋 4 出處 5 參考資料 5 1 書籍 6 參見郡級行政區 编辑西晉涼州初領金城 西平 武威 張掖 西 酒泉 敦煌 西海8郡 金城郡於泰始五年 269年 移屬秦州 太康三年 282年 復歸涼州 增置晉昌郡 295年置 武興郡 約301年置 晉興郡 約301年置 西晉末領11郡 金城郡 曹魏舊郡 泰始五年 269年 移屬秦州 太康三年 282年 復歸涼州 郡治榆中縣 今甘肅省蘭州市東 領榆中 允街 金城 浩亹 白土 令居 允吾7縣 晉時廢允吾縣 泰始年間廢 及令居縣 咸寧年間廢 涼州張寔時復置令居 枝陽2縣己復置 西晉末領榆中 允街 金城 白土 浩亹 令居 枝陽7縣 西平郡 曹魏舊郡 郡治西都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領西都 臨羌 破羌 安夷4縣 晉時廢破羌縣 西晉初 增置長寧縣 280年以前 西晉末領西都 臨羌 安夷 長寧4縣 武威郡 曹魏舊郡 郡治姑臧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南 領姑臧 宣威 倉松 顯美 揟次 武威 鸇陰 袓厲 媼圍9縣 西晉時廢鸇陰 袓厲 武威 媼圍4縣 約晉初 張掖郡番和 驪靬2縣來隸 約晉初 復置袓厲縣 約301年 西晉末領姑臧 宣威 揟次 倉松 顯美 驪靬 番和 袓厲8縣 張掖郡 曹魏舊郡 郡治觻得縣 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 領觻得 昭武 刪丹 氐池 屋蘭 番和 驪靬7縣 西晉時番和 驪靬2縣移屬武威郡 約晉初 刪丹縣移屬西郡 約晉初 廢氐池縣 267年以後 觻得縣改名永平縣 昭武縣改名臨澤縣 280年以前 西晉末領永平 臨澤 屋蘭3縣 西郡 曹魏舊郡 領日勒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晉時張掖郡刪丹縣來隸 並分刪丹縣置仙提 萬歲 蘭池3縣 西晉末領日勒 刪丹 仙提 萬歲 蘭池5縣 酒泉郡 曹魏舊郡 郡治祿福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領祿福 表氏 樂涫 玉門 會水 安彌 延壽 沙頭 乾齊9縣 晉時乾齊縣移屬敦煌郡 西晉初 增置騂馬縣 280年以前 沙頭縣移屬晉昌郡 295年 西晉末領祿福 會水 安彌 樂涫 表氏 玉門 延壽 騂馬8縣 敦煌郡 曹魏舊郡 郡治敦煌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領敦煌 效穀 廣至 龍勒 冥安 淵泉 宜禾 伊吾8縣 不詳何時 晉時酒泉郡乾齊縣來隸 增置昌蒲 陽關2縣 280年以前置 元康五年 295年 宜禾 伊吾 冥安 淵泉 廣至5縣移屬晉昌郡 參 1 西晉末領敦煌 龍勒 效穀 乾齊 昌蒲 陽關6縣 西海郡 曹魏舊郡 領居延縣 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 至魏末不變 晉昌郡 西晉元康五年 295年 分郭煌 酒泉2郡置 郡治冥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 領冥安 宜禾 伊吾 淵泉 廣至 沙頭 會稽 295年置 新鄉 295年置 8縣 參 1 至西晉末不變 武興郡 西晉永寧年間 301 302 涼州刺史張軌上表請於姑臧縣西北設立武興郡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下領武興 大城 烏支 襄武 晏然 新鄣 平狄 司監等8縣 參 2 治今甘肅省永昌縣水源鎮杜家寨村 北地村一帶 晉興郡 西晉永寧年間 301 302 涼州刺史張軌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置晉興郡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下領晉興 枹罕 永固 臨津 臨鄣 廣昌 大夏 遂興 罕唐 左南等10縣 參 2 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北 縣級行政區 编辑涼州 州治姑臧縣 說明 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 316年 涼州各郡所轄的縣份 以深灰色表示者 為曾經建置 後來廢除的縣份郡名 縣數 郡治 縣名 今地位置 2013年5月 隸屬郡國 備注金城郡 7 榆中縣 榆中縣 今甘肅省榆中縣西 金城郡 265 316 允街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南 金城郡 265 316 金城縣 今甘肅省蘭州市西 金城郡 265 316 白土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和青海省民和縣之間 金城郡 265 316 浩亹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南 金城郡 265 316 令居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西 金城郡 265 266 316 泰始年間廢縣 註 1 西晉末時已復置 註 2 枝陽縣 今甘肅省永登縣南 金城郡 316 魏 晉時廢縣 西晉末時已復置 註 3 允吾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金城郡 265 280 太康元年 280年 以前廢縣 註 4 西平郡 4 西都縣 西都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 西平郡 265 316 臨羌縣 今青海省湟源縣東南 西平郡 265 316 安夷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東 西平郡 265 316 長寧縣 今青海省西寧市北 西平郡 265 316 破羌縣 今青海省樂都縣東 西平郡 265 晉時廢縣 註 5 武威郡 8 姑臧縣 姑臧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武威郡 265 316 宣威縣 今甘肅省民勤縣西南 武威郡 265 316 揟次縣 疑在今甘肅省古浪縣北 武威郡 265 316 倉松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東南 武威郡 265 316 顯美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東 武威郡 265 316 驪靬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南 張掖郡 265 武威郡 316 番和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西 張掖郡 265 武威郡 316 袓厲縣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南 西晉初 今甘肅省民勤縣境 西晉末 武威郡 265 266 301 316 晉時廢縣 永寧元年 301年 左右涼州刺史張軌於故武威縣近側另設袓厲縣 參 3 武威縣 今甘肅省民勤縣東北 武威郡 265 266 晉時廢縣 註 6 鸇陰縣 今甘肅省靖遠縣西北 武威郡 265 266 晉時廢縣 參 4 媼圍縣 疑在今甘肅省皋蘭縣西北一帶 武威郡 265 266 晉時廢縣 註 7 張掖郡 3 永平縣 永平縣 今甘肅省張掖市西北 張掖郡 265 316 曹魏時名觻得縣 晉時改名 參 5 臨澤縣 今甘肅省臨澤縣東北 張掖郡 265 316 曹魏時名昭武縣 晉時改名 參 6 屋蘭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西北 張掖郡 265 316 氐池縣 今甘肅省民樂縣 張掖郡 265 晉泰始三年 267年 以後廢縣 註 8 西郡 5 日勒縣 日勒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西郡 265 316 刪丹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 張掖郡 265 266 西郡 266 316 仙提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 西郡 266 316 西晉時分刪丹縣置 參 7 萬歲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南 西郡 266 316 西晉時分刪丹縣置 參 7 蘭池縣 今甘肅省山丹縣東北 西郡 266 316 西晉時分刪丹縣置 參 7 酒泉郡 8 祿福縣 祿福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酒泉郡 265 316 會水縣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北 酒泉郡 265 316 安彌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 酒泉郡 265 316 樂涫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東南 酒泉郡 265 316 表是縣 今甘肅省高台縣西 酒泉郡 265 316 玉門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 265 316 延壽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南 酒泉郡 265 316 騂馬縣 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北 酒泉郡 316 晉時置縣 註 9 敦煌郡 6 敦煌縣 敦煌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敦煌郡 265 316 龍勒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敦煌郡 265 316 效穀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 265 316 乾齊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 265 266 敦煌郡 266 316 昌蒲縣 今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敦煌郡 266 316 陽關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 敦煌郡 266 316 西海郡 1 居延縣 居延縣 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東南 西海郡 265 316 晉昌郡 8 冥安縣 冥安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南 敦煌郡 265 295 晉昌郡 295 316 宜禾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 敦煌郡 265 295 晉昌郡 295 316 伊吾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北 敦煌郡 265 295 晉昌郡 295 316 淵泉縣 註 10 今甘肅省安西縣東 敦煌郡 265 295 晉昌郡 295 316 廣至縣 今甘肅省安西縣西南 敦煌郡 265 295 晉昌郡 295 316 沙頭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北 酒泉郡 265 295 晉昌郡 295 316 會稽縣 今甘肅省玉門市西 晉昌郡 295 316 西晉元康五年 295年 置縣 參 1 新鄉縣 今甘肅省瓜州縣西南 晉昌郡 295 316 西晉元康五年 295年 置縣 參 1 武興郡 8 武興縣 武興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西北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武興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大城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大城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烏支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烏支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襄武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襄武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晏然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水源鎮杜家寨村 北地村一帶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晏然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新鄣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新鄣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平狄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平狄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司監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武威郡姑臧縣西北設立司監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晉興郡 10 晉興縣 晉興縣 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西北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設立晉興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枹罕縣 今甘肅省臨夏市境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設立枹罕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永固縣 今甘肅省臨夏市北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設立永固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臨津縣 今甘肅省臨夏縣西北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設立臨津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臨鄣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設立臨鄣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廣昌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設立廣昌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大夏縣 今甘肅省廣河縣西北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設立大夏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遂興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設立遂興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罕唐縣 地望不詳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設立罕唐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左南縣 今甘肅省永靖縣境 武興郡 301 316 永寧年間 301 302 分西平 金城2郡郡界設立左南縣 以收容秦 雍2州的流民 參 2 注釋 编辑 孔祥軍 晉書地理志校注 第98 99頁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十六國北朝卷 第174頁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十六國北朝卷 第174頁 孔祥軍 晉書地理志校注 第98 99頁 孔祥軍據 輿地廣志 之文認為晉時未廢破羌縣 晉書地理志 漏列破羌縣 孔祥軍 晉書地理志校注 第100頁 孔祥軍據 晉書 地理志 無武威縣 認為晉時已廢縣 孔祥軍 晉書地理志校注 第100頁 孔祥軍據 晉書地理志 無媼圍縣 認為晉時已廢縣 孔祥軍 晉書地理志校注 第100頁 孔祥軍據 晉書 地理志 無氐池縣 宋書 符瑞志 泰始三年 267年 尚見氐池縣的記載 認為晉時廢縣 孔祥軍 晉書地理志校注 第100頁 孔祥軍 晉書地理志校注 第102頁 晉書地理志 避唐帝諱作 深泉 出處 编辑 1 0 1 1 1 2 1 3 晉書 卷14 地理志上 元康五年 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 伊吾 宜安 深泉 廣至等五縣 分酒泉之沙頭縣 又別立會稽 新鄉 凡八縣為晉昌郡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2 12 2 13 2 14 2 15 2 16 2 17 2 18 2 19 晉書 卷14 地理志上 永寧中 張軌為涼州刺史 鎮武威 上表請合秦雍流移人於姑臧西北 置武興郡 統武興 大城 烏支 襄武 晏然 新鄣 平狄 司監等縣 又分西平界置晉興郡 統晉興 枹罕 永固 臨津 臨鄣 廣昌 大夏 遂興 罕唐 左南等縣 元和郡縣圖志 卷39 隴右道上 永嘉末 前涼張軌分 金城郡 立晉興郡 卷40 隴右道下 嘉麟縣 本漢宣威縣地 前涼張軌於此置武興郡 魏書 卷106下 地形志下 祖居 前漢屬 罷 後復 屬武威 晉罷 元和郡縣圖志 卷40 隴右道下 烏蘭縣 本漢袓厲縣地 屬安定郡 後漢屬武威郡 前涼張軌收其縣人 於涼州故武威縣側近別置袓厲縣 魏書 卷106下 地形志下 鶉陰 郡治 前漢屬安定 後漢屬武威 晉罷 元和郡縣圖志 卷40 隴右道下 本漢角樂得縣 屬張掖郡 本匈奴角樂得王所居 因以名之 晉改名永平縣 輿地廣記 卷17 陝西路甘州張掖縣 漢昭武縣 屬張掖郡 晉改曰臨澤 7 0 7 1 7 2 太平寰宇記 卷152 隴右道 甘州刪丹縣 本漢舊縣也 屬張掖郡 後漢興平二年分置西郡 以刪丹縣屬焉 晉分刪丹置蘭池 萬歲 仙提三縣 參考資料 编辑書籍 编辑 吳增僅 三國郡縣表 上海 開明書局 1937 李錫甫 漢晉城陽郡沿革考 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 1977 劉琳 華陽國志校注 成都 巴蜀書社 1984 李曉杰 東漢政區地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7 胡阿祥 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 增訂本 北京 學苑出版社 2005 錢儀吉 楊晨 三國會要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陳健梅 孫吳政區地理研究 長沙 岳麓書社 2007 孔祥軍 三國政區地理研究 南京 南京大學歷史系 2007 任乃強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孔祥軍 晉書地理志校注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12 胡阿祥 孔祥軍 徐成合著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三國兩晉南朝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4 范曄 後漢書 維基文庫 房玄齡 晉書 維基文庫 沈約 宋書 維基文庫 魏收 魏書 維基文庫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 維基文庫 樂史 太平寰宇記 維基文庫 歐陽忞 輿地廣記 維基文庫 酈道元 水經注 維基文庫參見 编辑晉朝行政區劃 東晉行政區劃 西晋行政区划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西晉涼州行政區劃 amp oldid 7375194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