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藏彝走廊

藏彝走廊,是指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1980年代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1][2],主要是指横断山脉谷地,大都为南北走向,便于居民南北迁移。

歷史上曾有五個民族遷徙經過此地區:[3]

  1. 藏緬族從北向南遷徙;
  2. 吐蕃向東擴張,並使該走廊北部「蕃化」;
  3. 蒙古人向南遷徙;
  4. 明清時期的木氏土司彝族向北擴張;
  5. 漢人在明、清、民國時期湧入該地區。

参考文献 编辑

  1. ^ . [2009-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 [2009-05-13]. (原始内容于2020-12-04). 
  3. ^ Shi, Shuo. Ethnic flows in the Tibetan-Yi corridor throughout hist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2018-06-08, 2 (1): 2. doi:10.1186/s41257-018-0009-z –通过BioMed Central. 

外部链接 编辑

藏彝走廊, 是指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1980年代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 主要是指横断山脉谷地, 大都为南北走向, 便于居民南北迁移, 歷史上曾有五個民族遷徙經過此地區, 藏緬族從北向南遷徙, 吐蕃向東擴張, 並使該走廊北部, 蕃化, 蒙古人向南遷徙, 明清時期的木氏土司與彝族向北擴張, 漢人在明, 民國時期湧入該地區, 参考文献, 编辑, 木雅热冈, 的轴心,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与遗产廊道构建,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shuo, ethnic, flows, tibetan, co. 藏彝走廊 是指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1980年代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 1 2 主要是指横断山脉谷地 大都为南北走向 便于居民南北迁移 歷史上曾有五個民族遷徙經過此地區 3 藏緬族從北向南遷徙 吐蕃向東擴張 並使該走廊北部 蕃化 蒙古人向南遷徙 明清時期的木氏土司與彝族向北擴張 漢人在明 清 民國時期湧入該地區 参考文献 编辑 木雅热冈 藏彝走廊 的轴心 2009 05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 2009 05 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2 04 Shi Shuo Ethnic flows in the Tibetan Yi corridor throughout hist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2018 06 08 2 1 2 doi 10 1186 s41257 018 0009 z 通过BioMed Central 外部链接 编辑藏彝走廊 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 论费孝通先生提出的 藏彝走廊 概念 岷江上游的藏彝走廊 永久失效連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藏彝走廊 amp oldid 6304404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