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羽裂蔓綠絨

羽裂蔓綠絨学名Thaumatophyllum bipinnatifidum)又名春羽裂葉蔓綠絨肋葉蔓綠絨羽裂喜林芋裂葉喜林芋裂葉喜樹蕉大天使蔓绿绒,是一種原生于南美洲亞熱帶多年生藤本植物,屬於天南星科鵝掌芋屬,以前曾歸類於近緣的蔓綠絨屬(即喜林芋屬)之中。[1]

羽裂蔓綠絨

未予评估IUCN 3.1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目: 泽泻目 Alismatales
科: 天南星科 Araceae
属: 鵝掌芋屬 Thaumatophyllum
种: 羽裂蔓綠絨 T. bipinnatifidum
二名法
Thaumatophyllum bipinnatifidum
(Schott ex Endl.) Sakur., Calazans & Mayo, 2018
異名[1]
列表
    • Arum pinnatifidum Vell., 1881
    • Philodendron bipinnatifidum Schott ex Endl., 1837
    • Philodendron pygmaeum Chodat & Vischer, 1920
    • Sphincterostigma bipinnatifidum Schott, 1832

分布 编辑

原生于南美洲中部地區,包括玻利維亞東部、巴拉圭巴西南部及東南部及阿根廷東北部[1]

中美洲伯利兹也有歸化種群。[1]

名称 编辑

本种学名中的种小名bipinnatifidum”是意為“雙羽裂”,因其葉子的形態而得名。

形態 编辑

本種的莖為直立、半直立、彎曲或匍匐,在基部少量分枝,可高達3.5公尺,直徑為5-13公分,莖會產生不定根,在附生形態下,用於攀附的根較細,用於吸收養份的根較粗;莖節不超過1公分,葉子脫落后會留下目状葉柄痕。[1]

葉子通常是二級羽狀裂,裂片的形態多變,葉面長75- 120公分、寬60-120公分,葉基有寬V型脈。葉子表面光滑深綠色,葉背則較暗淡。葉柄長70-120公分,直徑1-1.7公分。落葉有乳汁。[1]

肉穗花序通常獨生,少有成對出現。花序梗5-10公分長,直徑2-5公分,頂端綠色。佛焰苞16-33公分長,直徑3 -5.5厘米,中部略彭大寬達3-6.5公分,有時有堅硬的邊緣,在花藥處稍收縮,佛焰苞基部半綠色、栗紫色或棕色,外表面為淺綠色或淡黃色,內表面通常為純白色,少數有鮮豔的紫色或玫瑰色。肉穗花序長達15-25公分,基部雌花區段長3-5公分、直徑2-3.3公分,中部可育雄花區段長6-8.5公分、直徑2-2.7公分,上部不育的雄花區段則更長更粗,長6.5-11公分、直徑2-3公分、接近頂點,直徑逐漸增大至2.5-3.7公分。[1]

漿果近圓柱狀,長1.4公分,寬0.7-0.8公分。[1]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Thaumatophyllum bipinnatifidum (Schott ex Endl.) Sakur., Calazans & Mayo.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Kew Science. [2020-10-04]. (原始内容于2020-11-12) (英语). 

羽裂蔓綠絨, 学名, thaumatophyllum, bipinnatifidum, 又名春羽, 裂葉蔓綠絨, 肋葉蔓綠絨, 羽裂喜林芋, 裂葉喜林芋, 裂葉喜樹蕉, 大天使蔓绿绒, 是一種原生于南美洲亞熱帶的多年生半藤本植物, 屬於天南星科鵝掌芋屬, 以前曾歸類於近緣的蔓綠絨屬, 即喜林芋屬, 之中, 保护状况未予评估, iucn, 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目, 泽泻目. 羽裂蔓綠絨 学名 Thaumatophyllum bipinnatifidum 又名春羽 裂葉蔓綠絨 肋葉蔓綠絨 羽裂喜林芋 裂葉喜林芋 裂葉喜樹蕉 大天使蔓绿绒 是一種原生于南美洲亞熱帶的多年生半藤本植物 屬於天南星科鵝掌芋屬 以前曾歸類於近緣的蔓綠絨屬 即喜林芋屬 之中 1 羽裂蔓綠絨保护状况未予评估 IUCN 3 1 科学分类界 植物界 Plantae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目 泽泻目 Alismatales科 天南星科 Araceae属 鵝掌芋屬 Thaumatophyllum种 羽裂蔓綠絨 T bipinnatifidum二名法Thaumatophyllum bipinnatifidum Schott ex Endl Sakur Calazans amp Mayo 2018異名 1 列表 Arum pinnatifidum Vell 1881 Philodendron bipinnatifidum Schott ex Endl 1837 Philodendron pygmaeum Chodat amp Vischer 1920 Sphincterostigma bipinnatifidum Schott 1832 目录 1 分布 2 名称 3 形態 4 參考文獻分布 编辑原生于南美洲中部地區 包括玻利維亞東部 巴拉圭 巴西南部及東南部及阿根廷東北部 1 中美洲的伯利兹也有歸化種群 1 名称 编辑本种学名中的种小名 bipinnatifidum 是意為 雙羽裂 因其葉子的形態而得名 形態 编辑本種的莖為直立 半直立 彎曲或匍匐 在基部少量分枝 可高達3 5公尺 直徑為5 13公分 莖會產生不定根 在附生形態下 用於攀附的根較細 用於吸收養份的根較粗 莖節不超過1公分 葉子脫落后會留下目状葉柄痕 1 葉子通常是二級羽狀裂 裂片的形態多變 葉面長75 120公分 寬60 120公分 葉基有寬V型脈 葉子表面光滑深綠色 葉背則較暗淡 葉柄長70 120公分 直徑1 1 7公分 落葉有乳汁 1 肉穗花序通常獨生 少有成對出現 花序梗5 10公分長 直徑2 5公分 頂端綠色 佛焰苞16 33公分長 直徑3 5 5厘米 中部略彭大寬達3 6 5公分 有時有堅硬的邊緣 在花藥處稍收縮 佛焰苞基部半綠色 栗紫色或棕色 外表面為淺綠色或淡黃色 內表面通常為純白色 少數有鮮豔的紫色或玫瑰色 肉穗花序長達15 25公分 基部雌花區段長3 5公分 直徑2 3 3公分 中部可育雄花區段長6 8 5公分 直徑2 2 7公分 上部不育的雄花區段則更長更粗 長6 5 11公分 直徑2 3公分 接近頂點 直徑逐漸增大至2 5 3 7公分 1 漿果近圓柱狀 長1 4公分 寬0 7 0 8公分 1 nbsp 外綠內白的佛焰苞 nbsp 偶爾有產生鮮豔佛焰苞的植株 nbsp 主干的直立形態 nbsp 匍匐狀的主干 nbsp 二回羽狀裂的葉子 nbsp 基部分枝的直立型主幹 可見有支撐作用的不定根 nbsp 彎曲狀的主干 nbsp 主幹上的眼狀葉柄痕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Thaumatophyllum bipinnatifidum Schott ex Endl Sakur Calazans amp Mayo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Kew Science 2020 10 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2 英语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羽裂蔓綠絨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 羽裂蔓綠絨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羽裂蔓綠絨 amp oldid 7042891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