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粵調

粵調香港珠江三角洲廣州話表演的傳統曲艺統稱,包括南音木魚龍舟粵謳四種歌體,四者的用韻形式、平仄、結構都有共同的地方,有時統稱為南音。

歷史

據蔡衍棻所指,南音、龍舟和木魚等粵調從唱詞結構、演唱特色、表現手法和吳語彈詞評彈是屬於同一曲系,南音是受南詞影響,流傳於文人雅士,加工提高以後的品種,而龍舟、木魚則為一般市民和婦孺喜愛的樂種。陳卓瑩則認為南音可能早於木魚出現「如果承認南音是由外省的南詞入後發展而成的活,則南詞不是像木魚唱腔的那樣自由板的,那南音又先於木魚。」區文鳳則說木魚直接衍生出龍舟、粵謳和南音等粵調類型,並無證據顯示南音曾受到外省南詞的影響。李健嫦參考了各家看法並綜合了對名伶阮兆輝的訪問以後,認為南音和南詞的風格沒有很多共通點,關聯不大,故此相信南音是從木魚等樂種直接衍生出來的。

類型

南音

木魚歌

木魚歌又稱木魚則傳說是木雕龍舟的簡化。一說木魚是勸人信佛,念經修行的演唱形式。亦有一說指木魚脫胎於民歌的「摸魚歌」,揩音而轉變成「木魚」。木魚多為長篇故事,敘述性強,沒有伴奏,節奏較自由,近於唸唱,唱詞以七字句為主,演唱對象多是家庭婦女。木魚通常沒有固定曲詞、撰曲者姓名不詳。長篇的木魚需要數十至數百小時才能唱完,內容可以是歷史、虛構故事或神話或宗教儀式上的歌功頌德,也可以是把新聞加以發揮唱出。演唱者可以增刪情節,調動情節先後,結構、押韻、長短都沒有南音工整。

板眼

龍舟

民間藝人手持一個形如杖頭木偶的木雕龍舟。他們穿街過巷,沿門賣唱,演唱時敲著小鑼鼓,按著鑼鼓的節奏,木雕龍舟的頭、尾能擺動,吸引人注意,所以這種音樂叫做龍舟。龍舟沒有起板過門,近於吟誦,結構沒有南音嚴謹。

粵謳

粵謳大約在嘉慶年間已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篇幅一般較短,最多只得十餘句。格律嚴謹,有一定的起板和過門。它會以琵琶伴奏,追腔過門皆附以音樂拍和。


參考資料

  •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曲志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出版,1993。
  • 中國藝術研究音樂研究所(編) 《中國音樂詞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 吳瑞卿 「廣府話說唱木魚書的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中國語文及文學部博士論文,1989。
  • 李潔嫦 《香港地水南音初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音樂學部碩士論文,1998。
  • 波多野太郎著,譚正璧譯 「論木魚、南音及粵謳」。載《曲藝藝術論》第一期,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頁一一六至一一九,1978。
  • 陳守仁 「南音音樂引論:(一)曲式」,載《音樂與藝術》第六期,頁四三至四六,1985。
  • 陳志清 《南音粵謳的詞律曲韻》。香港:香港文學報社出版公司,1999。
  • 陳卓瑩 《粵曲寫作與唱法研究》。香港:百靈出版社,1980。
  • 陳卓瑩 《粵曲寫唱常識》(修訂本)下冊。廣州:花城出版社,1984。
  • 梁培熾 《南音與粵謳之研究》。三藩市:舊金山州立大學亞美研究系,1988。
  • 梁培熾 《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敘錄與研究》。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出版,1978。
  • 區文鳳 「木魚、龍舟、粵謳、南音等廣東民歌被吸收入粵劇音樂的歷史研究」。載《南國紅豆理論研究增刊》,十一月,頁二九至四十,1995。
  • 新加坡湘靈音樂社,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 《南音名曲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
  • 劉王一 「略談廣東音樂的歷史源流」。載《民族民間音樂研究》第二期,頁十五至十六、四二,1982。
  • 榮鴻曾 「重建演出場合:一個實地考察的實驗」,載《實地考查與戲曲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劃,頁二二九至三一五,1997。
  • 魯金 《粵曲歌壇話滄桑》。梁濤編。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
  • 蔡衍棻 《南音,龍舟和木魚的編寫》。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78。
  • 稻葉明子,金文京,渡邊浩司(編) 《木魚書目錄》。東京:好文出版,1995。
  • 黎鍵 《香港粵劇口述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

粵調, 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以廣州話表演的傳統曲艺統稱, 包括南音, 木魚, 龍舟和粵謳四種歌體, 四者的用韻形式, 平仄, 結構都有共同的地方, 有時統稱為南音, 目录, 歷史, 類型, 南音, 木魚歌, 板眼, 龍舟, 粵謳, 參考資料歷史, 编辑據蔡衍棻所指, 南音, 龍舟和木魚等從唱詞結構, 演唱特色, 表現手法和吳語的彈詞, 評彈是屬於同一曲系, 南音是受南詞影響, 流傳於文人雅士, 加工提高以後的品種, 而龍舟, 木魚則為一般市民和婦孺喜愛的樂種, 陳卓瑩則認為南音可能早於木魚出現, 如果承認南音是由外省. 粵調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以廣州話表演的傳統曲艺統稱 包括南音 木魚 龍舟和粵謳四種歌體 四者的用韻形式 平仄 結構都有共同的地方 有時統稱為南音 目录 1 歷史 2 類型 2 1 南音 2 2 木魚歌 2 3 板眼 2 4 龍舟 2 5 粵謳 3 參考資料歷史 编辑據蔡衍棻所指 南音 龍舟和木魚等粵調從唱詞結構 演唱特色 表現手法和吳語的彈詞 評彈是屬於同一曲系 南音是受南詞影響 流傳於文人雅士 加工提高以後的品種 而龍舟 木魚則為一般市民和婦孺喜愛的樂種 陳卓瑩則認為南音可能早於木魚出現 如果承認南音是由外省的南詞入後發展而成的活 則南詞不是像木魚唱腔的那樣自由板的 那南音又先於木魚 區文鳳則說木魚直接衍生出龍舟 粵謳和南音等粵調類型 並無證據顯示南音曾受到外省南詞的影響 李健嫦參考了各家看法並綜合了對名伶阮兆輝的訪問以後 認為南音和南詞的風格沒有很多共通點 關聯不大 故此相信南音是從木魚等樂種直接衍生出來的 類型 编辑南音 编辑 主条目 南音 木魚歌 编辑 主条目 木魚歌 木魚歌又稱木魚則傳說是木雕龍舟的簡化 一說木魚是勸人信佛 念經修行的演唱形式 亦有一說指木魚脫胎於民歌的 摸魚歌 揩音而轉變成 木魚 木魚多為長篇故事 敘述性強 沒有伴奏 節奏較自由 近於唸唱 唱詞以七字句為主 演唱對象多是家庭婦女 木魚通常沒有固定曲詞 撰曲者姓名不詳 長篇的木魚需要數十至數百小時才能唱完 內容可以是歷史 虛構故事或神話或宗教儀式上的歌功頌德 也可以是把新聞加以發揮唱出 演唱者可以增刪情節 調動情節先後 結構 押韻 長短都沒有南音工整 板眼 编辑 主条目 板眼 粵調 龍舟 编辑 主条目 龍舟 粵調 民間藝人手持一個形如杖頭木偶的木雕龍舟 他們穿街過巷 沿門賣唱 演唱時敲著小鑼鼓 按著鑼鼓的節奏 木雕龍舟的頭 尾能擺動 吸引人注意 所以這種音樂叫做龍舟 龍舟沒有起板過門 近於吟誦 結構沒有南音嚴謹 粵謳 编辑 主条目 粵謳 粵謳大約在嘉慶年間已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 篇幅一般較短 最多只得十餘句 格律嚴謹 有一定的起板和過門 它會以琵琶伴奏 追腔過門皆附以音樂拍和 參考資料 编辑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 編 中國戲曲志廣東卷 北京 中國ISBN中心出版 1993 中國藝術研究音樂研究所 編 中國音樂詞典 北京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83 吳瑞卿 廣府話說唱木魚書的研究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中國語文及文學部博士論文 1989 李潔嫦 香港地水南音初探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音樂學部碩士論文 1998 波多野太郎著 譚正璧譯 論木魚 南音及粵謳 載 曲藝藝術論 第一期 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 頁一一六至一一九 1978 陳守仁 南音音樂引論 一 曲式 載 音樂與藝術 第六期 頁四三至四六 1985 陳志清 南音粵謳的詞律曲韻 香港 香港文學報社出版公司 1999 陳卓瑩 粵曲寫作與唱法研究 香港 百靈出版社 1980 陳卓瑩 粵曲寫唱常識 修訂本 下冊 廣州 花城出版社 1984 梁培熾 南音與粵謳之研究 三藩市 舊金山州立大學亞美研究系 1988 梁培熾 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敘錄與研究 香港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出版 1978 區文鳳 木魚 龍舟 粵謳 南音等廣東民歌被吸收入粵劇音樂的歷史研究 載 南國紅豆理論研究增刊 十一月 頁二九至四十 1995 新加坡湘靈音樂社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 編 南音名曲選 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0 劉王一 略談廣東音樂的歷史源流 載 民族民間音樂研究 第二期 頁十五至十六 四二 1982 榮鴻曾 重建演出場合 一個實地考察的實驗 載 實地考查與戲曲研究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劃 頁二二九至三一五 1997 魯金 粵曲歌壇話滄桑 梁濤編 香港 三聯書店 香港 有限公司 1994 蔡衍棻 南音 龍舟和木魚的編寫 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78 稻葉明子 金文京 渡邊浩司 編 木魚書目錄 東京 好文出版 1995 黎鍵 香港粵劇口述史 香港 三聯書店 香港 有限公司 1993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粵調 amp oldid 3512207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