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第3號交響曲 (蕭士塔高維奇)

降E大調第3號交響曲,作品20,是俄國作曲家蕭士達高維契的音樂作品。創作於1929年夏季,同年10月完成,並於1930年1月21日由亞歷山大·高克率領列寧格勒管絃樂團及嘉佩樂學院合唱團(Academic Capella)作首演。1932年由斯托科夫斯基於美國作首演,惟剔除了合唱部份。

這是繼《第2號交響曲》後的另一首「實驗性」合唱作品,所採用的是基爾沙諾夫(Semyon Isaakovich Kirsanov)的歌頌勞動節(May Day)的詩篇,因此本曲亦有副題,稱為「勞動節」。

據作曲家自己說:「這首作品和第二交響曲在性格上完全不同。第二以鬥爭為主題,而第三則著重表現和平、建設及節日氣氛。」[1]

背景

評論家和學者對這首交響曲的背景資料所知甚少,不過,當作曲家畢業後受僱於工人青年劇場英语Workers' Youth Theatre時,他有考慮過在劇樂的基礎上是否能發展出新的寫作題裁或表達形式,因此《第二》和《第三》末段的合唱部份,不難看得出亦包涵了劇場的元素。同一時期,作曲家剛完成了他第一齣歌劇《鼻子》和默劇電影《新巴比倫》,亦正開始創作他的第一套芭蕾舞劇《黃金時代》。

配器

結構

本樂曲為單一樂章作品,當中可再細分為六個部份:

  • 小快板(Allegretto)
由兩支單簧管先帶出一段具悠閒風的旋律,後來遠處傳出小號的號召調子,木管及圓號相繼加入,速度稍為加快,變成類似進行曲節奏。
  • 加快(piu mosso)- 快板(Allegro)- 減慢(Meno Mosso)
絃樂加入時速度再加快,建立出一個相對穩定的拍子後,樂隊奏出一段帶滑稽味道的進行曲。各組樂器互相呼應著,並且作大幅度音域的躍進(尤其是絃樂)。踫鈸帶出小號和碎弓絃樂所結合的吱吱尖叫的雜聲。然後小鼓的節奏又由銅管對位將音樂帶回進行曲的模式,接著是如步操隊的木管樂段,不過這份熱鬧的情緒只維持了很點時間,很快便回復開首時的平靜。單簧管以弱奏吹出前面的片段,然後由定音鼓的弱滾奏引領弱音化的小提琴在高音區域的迴盪。突然間被三下碰鈸和銅管所打斷。但很快又回復至高、低音絃樂的互相對答,而其他樂器亦間中加入其中。
  • 持續的快板(Allegro Molto)- 減慢(Meno Mosso)
絃樂轉為持續的八分音符頓奏,變成了一首具滑稽性的諧躍曲樂段。由木管樂器及木琴首先帶動,然後則主是以銅管樂器為主軸,奏出輕快的旋律。其他樂器亦出現各自表現的斷落,並慢慢推至全體樂隊的合奏。隨即推至以敲擊樂主導的過場部份:小鼓和定音鼓的持續滾奏,加上大鼓的搫奏下,樂隊奏出幾個齊奏段落,調性暫時變得不明確。最後在大鼓擊奏下,鼓聲漸暗。
  • 行板(Andante)- 緩板(Largo)
低音絃樂的滑絃下,首先是大號為的樂句,鑼聲後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附帶滑絃的旋律,並且間奏著各銅管樂如宣召段(recitatives)的獨奏。小提琴亦加入滑絃演奏。圓號和小號吹出引子,帶入最後一段合唱。
  • 中板(Moderato)-合唱曲 'V pérvoye, Pérvoye máya'(俄語:Первомайская
絃樂的齊奏下,合唱團加入,先唱出“在最初的勞動節上,把火把拋向過去;點起了火花,火焰把整個森林都蓋過。枯萎的杉樹和整個森林都聽著,新的勞動節巡遊下的各種叫喊和喧鬧聲音。”全段一直保持激昂的聲量。中段再次響起進行曲般的過場,合唱團再次加入,並以充滿盼望和勝利的氣氛下結束。

演奏時間約為25分鐘。

雖然形式上和《第2號交響曲》有很多相近之處:例如兩首都採用了單樂章形式、末段加入了合唱、內容以歌頌蘇聯新時代的美好等,但在音樂言語上,《第3號交響曲》的調性非常明顯,少了很多不協調的和聲;而聲部線條亦比《第2號交響曲》簡單,不使用過複雜的聲部對位(雖然仍有採用對位、卡農、動機轉化等寫作手法,但聲部數目明顯減少了)。而且,本曲亦採用了一些耳熟能詳的曲調,同時他亦強調在這作品中盡量避免把任何一個旋律重覆使用。[2]最後,演奏時間亦比《第2號交響曲》長近一半以上。

評價

跟《第2》的情況相近,《第3》的演出後反應只屬一般。西方社會大都視本曲只淪為典型的宣傳工具;當時仍身處美國的浦羅哥菲夫亦加入批評行列。而在蘇聯國內,首演後再一次公演,已經是1960年代的事。而到目前為止,《第2》和《第3》的上演次數,遠遠還不及其他交響曲。

注釋

  1. ^ 參考外部連結。
  2. ^ Hurwitz, D. (2006). Shostakovich Symphonies and concertos. p.49. Amadeus Press: New Jersey. ISBN 1-57467-131-6.

外部連結

  • 香港已故樂評人陳浩才先生談蕭士塔高維奇《第3號交響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洛杉機管絃樂團有關蕭士塔高維奇《第3號交響曲》的樂曲簡介(英文)[永久失效連結]

第3號交響曲, 蕭士塔高維奇, 降e大調第3號交響曲, 作品20, 是俄國作曲家蕭士達高維契的音樂作品, 創作於1929年夏季, 同年10月完成, 並於1930年1月21日由亞歷山大, 高克率領列寧格勒管絃樂團及嘉佩樂學院合唱團, academic, capella, 作首演, 1932年由斯托科夫斯基於美國作首演, 惟剔除了合唱部份, 這是繼, 第2號交響曲, 後的另一首, 實驗性, 合唱作品, 所採用的是基爾沙諾夫, semyon, isaakovich, kirsanov, 的歌頌勞動節, 的詩篇, 因此本曲. 降E大調第3號交響曲 作品20 是俄國作曲家蕭士達高維契的音樂作品 創作於1929年夏季 同年10月完成 並於1930年1月21日由亞歷山大 高克率領列寧格勒管絃樂團及嘉佩樂學院合唱團 Academic Capella 作首演 1932年由斯托科夫斯基於美國作首演 惟剔除了合唱部份 這是繼 第2號交響曲 後的另一首 實驗性 合唱作品 所採用的是基爾沙諾夫 Semyon Isaakovich Kirsanov 的歌頌勞動節 May Day 的詩篇 因此本曲亦有副題 稱為 勞動節 據作曲家自己說 這首作品和第二交響曲在性格上完全不同 第二以鬥爭為主題 而第三則著重表現和平 建設及節日氣氛 1 目录 1 背景 2 配器 3 結構 4 評價 5 注釋 6 外部連結背景 编辑評論家和學者對這首交響曲的背景資料所知甚少 不過 當作曲家畢業後受僱於工人青年劇場 英语 Workers Youth Theatre 時 他有考慮過在劇樂的基礎上是否能發展出新的寫作題裁或表達形式 因此 第二 和 第三 末段的合唱部份 不難看得出亦包涵了劇場的元素 同一時期 作曲家剛完成了他第一齣歌劇 鼻子 和默劇電影 新巴比倫 亦正開始創作他的第一套芭蕾舞劇 黃金時代 配器 编辑木管樂器 3長笛 第3長笛兼任短笛 2雙簧管 2單簧管 2巴松管 銅管樂器 4圓號 3小號 3長號 大號 敲擊樂器 定音鼓 三角鐵 大鼓 小鼓 鈸 鑼 鐘琴 木琴 聲樂 混聲四部合唱團 絃樂器 第1小提琴 第2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結構 编辑本樂曲為單一樂章作品 當中可再細分為六個部份 小快板 Allegretto 由兩支單簧管先帶出一段具悠閒風的旋律 後來遠處傳出小號的號召調子 木管及圓號相繼加入 速度稍為加快 變成類似進行曲節奏 加快 piu mosso 快板 Allegro 減慢 Meno Mosso 絃樂加入時速度再加快 建立出一個相對穩定的拍子後 樂隊奏出一段帶滑稽味道的進行曲 各組樂器互相呼應著 並且作大幅度音域的躍進 尤其是絃樂 踫鈸帶出小號和碎弓絃樂所結合的吱吱尖叫的雜聲 然後小鼓的節奏又由銅管對位將音樂帶回進行曲的模式 接著是如步操隊的木管樂段 不過這份熱鬧的情緒只維持了很點時間 很快便回復開首時的平靜 單簧管以弱奏吹出前面的片段 然後由定音鼓的弱滾奏引領弱音化的小提琴在高音區域的迴盪 突然間被三下碰鈸和銅管所打斷 但很快又回復至高 低音絃樂的互相對答 而其他樂器亦間中加入其中 持續的快板 Allegro Molto 減慢 Meno Mosso 絃樂轉為持續的八分音符頓奏 變成了一首具滑稽性的諧躍曲樂段 由木管樂器及木琴首先帶動 然後則主是以銅管樂器為主軸 奏出輕快的旋律 其他樂器亦出現各自表現的斷落 並慢慢推至全體樂隊的合奏 隨即推至以敲擊樂主導的過場部份 小鼓和定音鼓的持續滾奏 加上大鼓的搫奏下 樂隊奏出幾個齊奏段落 調性暫時變得不明確 最後在大鼓擊奏下 鼓聲漸暗 行板 Andante 緩板 Largo 低音絃樂的滑絃下 首先是大號為的樂句 鑼聲後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附帶滑絃的旋律 並且間奏著各銅管樂如宣召段 recitatives 的獨奏 小提琴亦加入滑絃演奏 圓號和小號吹出引子 帶入最後一段合唱 中板 Moderato 合唱曲 V pervoye Pervoye maya 俄語 Pervomajskaya 絃樂的齊奏下 合唱團加入 先唱出 在最初的勞動節上 把火把拋向過去 點起了火花 火焰把整個森林都蓋過 枯萎的杉樹和整個森林都聽著 新的勞動節巡遊下的各種叫喊和喧鬧聲音 全段一直保持激昂的聲量 中段再次響起進行曲般的過場 合唱團再次加入 並以充滿盼望和勝利的氣氛下結束 演奏時間約為25分鐘 雖然形式上和 第2號交響曲 有很多相近之處 例如兩首都採用了單樂章形式 末段加入了合唱 內容以歌頌蘇聯新時代的美好等 但在音樂言語上 第3號交響曲 的調性非常明顯 少了很多不協調的和聲 而聲部線條亦比 第2號交響曲 簡單 不使用過複雜的聲部對位 雖然仍有採用對位 卡農 動機轉化等寫作手法 但聲部數目明顯減少了 而且 本曲亦採用了一些耳熟能詳的曲調 同時他亦強調在這作品中盡量避免把任何一個旋律重覆使用 2 最後 演奏時間亦比 第2號交響曲 長近一半以上 評價 编辑跟 第2 的情況相近 第3 的演出後反應只屬一般 西方社會大都視本曲只淪為典型的宣傳工具 當時仍身處美國的浦羅哥菲夫亦加入批評行列 而在蘇聯國內 首演後再一次公演 已經是1960年代的事 而到目前為止 第2 和 第3 的上演次數 遠遠還不及其他交響曲 注釋 编辑 參考外部連結 Hurwitz D 2006 Shostakovich Symphonies and concertos p 49 Amadeus Press New Jersey ISBN 1 57467 131 6 外部連結 编辑 音乐主题 香港已故樂評人陳浩才先生談蕭士塔高維奇 第3號交響曲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洛杉機管絃樂團有關蕭士塔高維奇 第3號交響曲 的樂曲簡介 英文 永久失效連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第3號交響曲 蕭士塔高維奇 amp oldid 7358770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