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益州

益州中國東漢末至北宋時的,前身為監察區益州刺史部,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汉中盆地一带。

益州
東漢北宋
188年-607年

618年-742年

981年-988年

994年-1059年
人口 
• 282年
149300戶
• 464年
53141戶,248293口
• 639年
117889戶,743102口
歷史 
• 成立
188年
• 废除
1059年
今属于 中国四川省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

沿革

漢朝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益州刺史部地處今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大部,湖北省西北部及陝西省甘肃省小部分地区。但此时的益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益州廣漢郡綿竹縣(今四川省德陽市北),領十郡三屬國:漢中郡巴郡廣漢郡蜀郡汶山郡犍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為屬國

漢末,張魯割據漢中郡,改為漢寧郡興平元年(194年),州治遷至蜀郡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興平二年(195年),分巴郡永寧郡固陵郡建安六年(201年),改巴郡為巴西郡,永寧郡為巴郡,固陵郡為巴東郡,分巴東郡置巴東屬國。建安十八年(213年),分犍為郡江陽郡。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犍為屬國為朱提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張魯,復漢寧郡為漢中郡,分漢中郡置西城郡上庸郡,改廣漢屬國為陰平郡。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劉備改巴東郡為固陵郡,巴東屬國為涪陵郡。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分廣漢郡梓潼郡。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分巴西郡宕渠郡,不久即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佔領漢中郡。至此,劉備所據益州領十六郡一屬國:蜀郡汶山郡漢中郡巴郡巴西郡固陵郡涪陵郡廣漢郡梓潼郡犍為郡江陽郡朱提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蜀郡屬國[1]

三國

三国時期刘备據益州建立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改固陵郡巴東郡蜀郡屬國漢嘉郡建興三年(225年),改益州郡建寧郡,分建寧、永昌二郡置雲南郡,分建寧、牂牁二郡置興古郡。建興七年(229年),佔領曹魏雍州武都郡陰平郡,屬益州。延熙中(238年-257年),分廣漢郡東廣漢郡,分犍為郡南廣郡。後省南廣郡。至蜀漢末,益州領二十二郡:蜀郡汶山郡漢嘉郡漢中郡武都郡陰平郡巴郡巴西郡巴東郡涪陵郡廣漢郡東廣漢郡梓潼郡犍為郡江陽郡朱提郡牂牁郡越巂郡建寧郡永昌郡雲南郡興古郡

曹魏景元四年(263年),滅蜀漢,佔領益州,分益州漢中、陰平、梓潼、廣漢、東廣漢(併入廣漢)、涪陵、巴、巴西、巴東九郡置梁州武都郡改屬雍州。至此,益州領十二郡:蜀郡汶山郡漢嘉郡犍為郡江陽郡朱提郡牂牁郡越巂郡建寧郡永昌郡雲南郡興古郡[2]

晉十六國

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建寧、興古、雲南、永昌四郡置寧州太康三年(282年),寧州併入益州。太康十年(289年),改蜀郡為成都國永康元年(300年),益州亂,改成都國為蜀郡。

太安二年(303年),蜀、汶山、漢嘉、犍為(部分)四郡陷於李雄;分益州建寧、興古、雲南、永昌、朱提、牂牁郡、越巂七郡復置寧州,晉之益州僅餘江陽、犍為(部分)二郡,州治遷至江陽郡江陽縣(今四川省瀘州市)。永興元年(304年),梁州涪陵、巴、巴東三郡改屬益州。永嘉五年(311年),江陽、犍為二郡陷於,州治遷至巴東郡魚復縣(今重慶市奉節縣)。永嘉六年(312年),巴郡陷於建興二年(314年),涪陵郡陷於,益州僅餘巴東郡。[2]

晏平元年(306年),分蜀郡置漢原郡,分漢嘉郡置沈黎郡,益州領蜀、漢原、汶山、漢嘉、沈黎、犍為六郡。後改益州為司隸。玉衡元年(311年),以晉之益州江陽郡置荊州。後以巴郡、涪陵郡屬荊州。[3]

東晉咸康八年(342年),安州越巂郡改屬益州。永和三年(347年),滅,以其蜀、漢原、汶山、沈黎、犍為五郡還屬益州,改漢原郡晉原郡,不久蜀郡陷於范賁;巴東郡還屬荊州。永和五年(349年),平范賁,收復蜀郡,益州還治成都。永和八年(352年),因安置三蜀流民,分蜀郡寧蜀郡。後僑置江陽郡。至此,益州領八郡:蜀郡汶山郡犍為郡晉原郡沈黎郡越巂郡寧蜀郡江陽郡

寧康元年(373年),益州陷於前秦太元十年(385年),收復益州。義熙元年(405年),益州陷於譙蜀。義熙九年(413年),收復益州。後以關隴流民置始康郡,以秦州流民置晉熙郡,以江陽郡舊土置東江陽郡[2]

南北朝

南朝宋初,梁州廣漢郡遂寧郡巴郡巴西郡南陰平郡改屬益州。後分廣漢郡新城郡元嘉十年(433年),僑置宋寧郡、宋興郡。元嘉十二年(435年),僑置南新巴郡、南晉壽郡。元嘉十六年(439年),梁州梓潼郡南宕渠郡、南漢中郡、懷寧郡南秦州安固郡改屬益州。元嘉二十六年(449年),秦州北陰平郡、武都郡改屬益州。後僑置天水郡,省南宕渠郡。

至宋末,益州領十二實土郡:蜀郡汶山郡犍為郡東江陽郡晉原郡沈黎郡越巂郡梓潼郡廣漢郡遂寧郡巴郡新城郡;十六僑郡:南陰平郡(有實縣)、寧蜀郡(有實縣)、江陽郡始康郡晉熙郡巴西郡宋寧郡、宋興郡、南新巴郡、南晉壽郡、南漢中郡、懷寧郡安固郡、北陰平郡、武都郡、天水郡。

南朝齊時,改宋寧郡永寧郡,宋興郡為安興郡;分遂寧郡為東遂寧、西遂寧二郡;析置齊樂、齊基二郡;省晉熙、南漢中、武都三僑郡;僑置西宕渠、扶風、南安四郡;改越嶲、沈黎二郡為獠郡;置東宕渠、甘松、始平三獠郡;置北部都尉。建元二年(480年),巴郡改屬巴州永明元年(483年),省巴州,巴郡還屬益州。建武三年(496年),置齊開、齊通二左郡。

至齊末,益州領二十實土郡:蜀郡汶山郡犍為郡東江陽郡晉原郡梓潼郡廣漢郡西遂寧郡東遂寧郡巴郡新城郡齊樂郡齊基郡、東宕渠獠郡、越嶲獠郡、沈黎獠郡甘松獠郡始平獠郡齊開左郡齊通左郡;十六僑郡:南陰平郡(有實縣)、寧蜀郡(有實縣)、江陽郡始康郡巴西郡永寧郡、安興郡、南新巴郡、南晉壽郡、懷寧郡安固郡、北陰平郡、天水郡、西宕渠郡、扶風郡、南安郡

南朝梁時,荊州巴東、建平二郡改屬益州,以實土郡梓潼郡、僑郡巴西郡置雙頭郡巴西梓潼二郡,改晉原郡江原郡,析置東陽郡懷仁郡席郡普慈郡始康郡普通三年(522年),北部郡(前身為北部都尉)改屬繩州。普通四年(523年),分益州巴東、建平二郡置信州。後分益州越嶲郡置嶲州,東江陽郡改屬瀘州太清二年(548年),分益州齊通左郡置青州。太清四年(550年),分益州巴郡置楚州天正元年(552年),武陵王蕭紀據蜀地稱帝,分益州西遂寧、東遂寧、新城、始平、普慈、西宕渠等郡置新州,以巴西梓潼二郡、南陰平郡改屬西益潼二州。天正二年(553年),益州陷於西魏[2]

西魏時,廢始康郡,析置金淵郡、武康郡,以懷仁郡陵州北周時,廢東益州為九隴郡,屬益州;廢江原郡齊基郡寧蜀郡。至周末,益州領七郡:蜀郡犍為郡、九隴郡、廣漢郡晉熙郡、金淵郡、武康郡。[3]

隋朝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益州七郡領縣直屬於州,新州玄武縣改屬益州。至此,益州領十五縣:成都、郫、廣都、新津、僰道、晉原、清城、九隴、新都、雒、陽泉、金淵、陽安、婆閏、玄武。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雒縣綿竹縣新都縣為興樂縣,陽泉縣為孝水縣,婆閏縣為平泉縣仁壽元年(601年),改廣都縣為雙流縣。仁壽三年(603年),分郫縣置萬春縣,分益州九隴、郫、孝水三縣置濛州,分益州陽安、平泉二縣置簡州,分益州玄武、綿竹、金淵三縣置凱州。大業二年(606年),廢濛、簡、凱三州,領縣還屬益州;廢僰道、萬春二縣;改綿竹縣為雒縣,孝水縣為綿竹縣。至此,益州領十四縣:成都、郫、雙流、新津、晉原、清城、九隴、興樂、雒、綿竹、金淵、陽安、平泉、玄武。

大業三年(605年),改益州為蜀郡,併興樂縣入成都縣。[4]

唐朝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蜀郡益州,金淵縣為金水縣;分新津縣唐隆縣,分郫縣置盤龍縣;改盤龍縣為灌寧縣。武德二年(619年),分成都縣新都縣,分雒縣什邡縣,改灌寧縣為導江縣。武德三年(620年),分新都縣新繁縣,分郫縣置萬春縣,分雒縣德陽縣;分益州九隴、導江、綿竹三縣置濛州,分益州陽安、平泉、金水三縣置簡州;玄武縣改屬梓州貞觀二年(628年),濛州併入益州,改萬春縣為溫江縣。貞觀十七年(643年),分成都縣蜀縣。至此,益州領十七縣:成都、蜀、新都、新繁、郫、溫江、雙流、新津、導江、九隴、唐隆、晉原、清城、雒、什邡、德陽、綿竹。

龍朔三年(663年),分雙流縣置廣都縣。咸亨二年(671年),析置金堂縣儀鳳二年(677年),析置唐昌縣濛陽縣垂拱二年(686年),分益州新津、唐隆、晉原、清城四縣置蜀州,分益州導江、九隴、唐昌、濛陽四縣置彭州,分益州雒、什邡、德陽、綿竹、金堂五縣置漢州,分成都縣置犀浦縣。至此,益州領九縣:成都、蜀、新都、新繁、犀浦、郫、溫江、雙流、廣都。

武周久視元年(700年),分蜀、廣都二縣置東陽縣。至此,益州領十縣:成都、蜀、東陽、新都、新繁、犀浦、郫、溫江、雙流、廣都。

唐朝天寶元年(742年),改益州為蜀郡,東陽縣為靈池縣。至德二載(757年),升蜀郡為成都府[5]

北宋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降成都府益州,為西川路治所。益州仍治成都,領十縣:成都、華陽、新都、郫、犀浦、雙流、温江、新繁、廣都、靈池。端拱元年(988年),升益州為成都府

淳化五年(994年),平定蜀地王小波李顺之亂,復降成都府益州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益州路,仍治益州。天聖四年(1026年),改靈池縣為靈泉縣。嘉祐四年(1059年),復升益州為成都府,益州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6]

長官

東漢益州牧(188年-221年)
蜀漢益州牧(224年-234年)
蜀漢益州刺史(235年-263年)
曹魏益州刺史(263年-265年)
晉朝益州刺史(265年-420年)
成漢益州刺史
前秦益州牧
前秦益州刺史
  • 王廣(?-385年)
  • 李丕(385年)[21]
譙蜀益州刺史(405年-413年)
  • 譙洪(405年-?)[23]
劉宋益州刺史(420年-479年)
  • 蕭摹之(?-424年)[29]
  • 張茂度(424年-426年)[30]
  • 吉翰(426年-429年)
  • 劉道濟(429年-432年)
  • 甄法崇(432年-436年)
  • 周籍之(437年-?)
  • 庾彥達(庾俊之,?-446年)[31][32]
  • 陸徽(446年-452年)
  • 劉瑀(452年-453年)[33]
  • 劉秀之(453年-455年)
  • 到元度(455年-456年)
  • 劉瑀(456年)
  • 張悅(456年-460年)
  • 劉思考(460年-464年)[34]
  • 蕭惠開(464年-466年)
  • 劉思考(未就任,465年)[35]
  • 劉勉(466年-467年)
  • 垣閎(467年-469年)
  • 劉亮(469年-472年)
  • 蔡那(未就任,472年)[36]
  • 張岱(472年-476年)
  • 王玄載(476年-478年)[37]
  • 傅琰(478年-479年)[38]
南齊益州刺史(479年-502年)
南梁益州刺史(502年-553年)
西魏益州刺史(553年-557年)
北周益州刺史(557年-581年)
隋朝益州刺史(581年-607年)
  • 楊秀(益州總管兼任,581年-602年)[59]
唐朝益州刺史(618年-627年)
  • 段綸(益州總管兼任,618年)
  • 竇璡(益州總管兼任,619年)
  • 張貴(益州總管兼任,619年-620年)
  • 郑诠(武德初年)
  • 李厚德(益州长史兼任,武德初期)
  • 李世民(益州行台尚书令兼任,620年)
  • 竇軌(益州大都督兼任,620年-627年)
  • 郭行方(益州道行臺尚書兼任,626年見任)
唐朝益州刺史(益州大都督兼任,遙領,628年-742年)
唐朝益州大都督府长史(628年-742年)
北宋知益州軍州事(981年-988年,994年-1059年)

參考文獻

  1.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秦漢卷》
  2. ^ 2.0 2.1 2.2 2.3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3. ^ 3.0 3.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4.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5.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6.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7. ^ 《三國志·卷三十一·蜀書一·劉二牧傳第一》
  8. ^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
  9. ^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
  10. ^ 《三國志·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
  11. ^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12. ^ 12.0 12.1 12.2 《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
  13. ^ 《三國志·卷四十二·蜀書十二·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第十二》裴註引《益部耆舊傳》
  14. ^ 《晉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二十五》
  15. ^ 《晉書·卷九十·列傳第六十》
  16. ^ 《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
  17. ^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晉紀十三》
  18. ^ 18.0 18.1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
  19. ^ 《晉書·卷五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20. ^ 20.0 20.1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三·晉紀二十五》
  21. ^ 21.0 21.1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六·晉紀二十八》
  22. ^ 22.0 22.1 《宋書·卷二十五·志第十五》
  23. ^ 23.0 23.1 《資治通鑑·卷一一四·晉紀三十六》
  24. ^ 24.0 24.1 24.2 《宋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八》
  25. ^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26. ^ 《宋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三》
  27. ^ 《華陽國志·卷九·李特雄期壽勢志》
  28. ^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四·晉紀二十六》
  29. ^ 《宋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四》
  30. ^ 《宋書·卷五十三·列傳第十三》
  31. ^ 《宋書·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32. ^ 《宋書·卷二十八·志第十八》
  33. ^ 《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34. ^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35. ^ 《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36. ^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37. ^ 《宋書·卷九·本紀第九》
  38. ^ 《宋書·卷十·本紀第十》
  39. ^ 《南齊書·卷二·本紀第二》
  40. ^ 《南齊書·卷三·本紀第三》
  41. ^ 《南齊書·卷六·本紀第六》
  42. ^ 42.0 42.1 《梁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
  43. ^ 《南齊書·卷七·本紀第七》
  44. ^ 《梁書·卷十·列傳第四》
  45. ^ 《梁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
  46. ^ 《梁書·卷二·本紀第二》
  47. ^ 47.0 47.1 47.2 《南史·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五》
  48. ^ 48.0 48.1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49. ^ 《魏書·卷九·肅宗紀第九》
  50. ^ 《梁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六》
  51. ^ 《梁書·卷五·本紀第五》
  52. ^ 《南史·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二》
  53. ^ 《周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
  54. ^ 《周書·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三》
  55. ^ 55.0 55.1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
  56. ^ 《周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五》
  57. ^ 《周書·卷十二·列傳第四》
  58. ^ 《周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59. ^ 《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
  60. ^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
  61. ^ 《宋史·卷一百八十·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貨下二》
  62. ^ 《宋史·卷二百六十九·列傳第二十八》
  63. ^ 《宋史·卷二百七十六·列傳第三十五》
  64. ^ 64.0 64.1 《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傳第三十七》
  65. ^ 65.0 65.1 65.2 《宋史·卷二百九十三·列傳第五十二》
  66. ^ 《宋史·卷六·本紀第六·真宗一》
  67. ^ 《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傳第三十六》
  68. ^ 《宋史·卷六十三·志第十六·五行二上》
  69. ^ 《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傳第五十八》
  70. ^ 《宋史·卷三百〇七·列傳第六十六》
  71. ^ 71.0 71.1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傳第四十五》
  72. ^ 72.0 72.1 72.2 《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傳第四十七》
  73. ^ 73.0 73.1 《宋史·卷三百〇一·列傳第六十》
  74. ^ 《宋史·卷一百八十三·志第一百三十六·食貨下五》
  75. ^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76. ^ 《宋史·卷三百一十五·列傳第七十四》
  77.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傳第五十》
  78. ^ 《宋史·卷二百九十八·列傳第五十七》
  79. ^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傳第七十二》
  80. ^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列傳第五十四》
  81. ^ 《宋史》本傳誤作“知成都府”,趙希弁《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作“知益州軍州事”。
  82. ^ 《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傳第五十一》
  83. ^ 《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三》
  84. ^ 《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傳第七十七》

益州, 中國東漢末至北宋時的州, 前身為監察區刺史部, 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東漢至北宋的州188年, 607年618年, 742年981年, 988年994年, 1059年人口, 282年149300戶, 464年53141戶, 248293口, 639年117889戶, 743102口歷史, 成立188年, 废除1059年前身, 继承刺史部蜀郡成都府成都府, 蜀郡蜀郡成都府成都府今属于, 中国四川省, 重慶市, 雲南省, 貴州省四川历史系列条目史前时期, 前200000, 前2000巴国与蜀. 益州 中國東漢末至北宋時的州 前身為監察區益州刺史部 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益州東漢至北宋的州188年 607年618年 742年981年 988年994年 1059年人口 282年149300戶 464年53141戶 248293口 639年117889戶 743102口歷史 成立188年 废除1059年前身 继承益州刺史部蜀郡成都府成都府 蜀郡蜀郡成都府成都府今属于 中国四川省 重慶市 雲南省 貴州省四川历史系列条目史前时期 前200000 前2000巴国与蜀国 前2100 前316秦汉时期 前316 214 益州武都郡汉中郡蜀郡巴郡廣漢郡犍為郡越巂郡 成家 25 36蜀汉 214 263两晋南北朝时期 263 581 益州蜀郡新都郡汉嘉郡汶山郡江阳郡犍為郡越巂郡梁州巴郡廣漢郡巴西郡巴东郡梓潼郡涪陵郡 成汉 304 347 譙蜀 405 413隋唐五代时期 581 965 剑南道山南西道前后蜀 892 965 前蜀 892 907 925 后唐 925 934 后蜀 934 965两宋时期 965 1234 李蜀 994元明时期 1206 1660 明夏 1363 1371大西 1643 1644清朝时期 1646 1912民国时期 1912 1949 四川省重庆市 大清 通志政權 1917共和国时期 1949 今 四川省重庆市查论编 关于汉朝刺史部 参见 益州刺史部 同名州 参见 益州 消歧义 目录 1 沿革 1 1 漢朝 1 2 三國 1 3 晉十六國 1 4 南北朝 1 5 隋朝 1 6 唐朝 1 7 北宋 2 長官 3 參考文獻沿革 编辑漢朝 编辑 西漢元封五年 前106年 設立十三刺史部 其中 益州刺史部地處今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等省市大部 湖北省西北部及陝西省 甘肃省小部分地区 但此时的益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 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 188年 後 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 益州治廣漢郡綿竹縣 今四川省德陽市北 領十郡三屬國 漢中郡 巴郡 廣漢郡 蜀郡 汶山郡 犍為郡 牂牁郡 越巂郡 益州郡 永昌郡 廣漢屬國 蜀郡屬國 犍為屬國 漢末 張魯割據漢中郡 改為漢寧郡 興平元年 194年 州治遷至蜀郡成都縣 今四川省成都市 興平二年 195年 分巴郡置永寧郡 固陵郡 建安六年 201年 改巴郡為巴西郡 永寧郡為巴郡 固陵郡為巴東郡 分巴東郡置巴東屬國 建安十八年 213年 分犍為郡置江陽郡 建安十九年 214年 改犍為屬國為朱提郡 建安二十年 215年 曹操平張魯 復漢寧郡為漢中郡 分漢中郡置西城郡 上庸郡 改廣漢屬國為陰平郡 建安二十一年 216年 劉備改巴東郡為固陵郡 巴東屬國為涪陵郡 建安二十二年 217年 分廣漢郡置梓潼郡 建安二十三年 218年 分巴西郡置宕渠郡 不久即省 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 劉備佔領漢中郡 至此 劉備所據益州領十六郡一屬國 蜀郡 汶山郡 漢中郡 巴郡 巴西郡 固陵郡 涪陵郡 廣漢郡 梓潼郡 犍為郡 江陽郡 朱提郡 牂牁郡 越巂郡 益州郡 永昌郡 蜀郡屬國 1 三國 编辑 三国時期 刘备據益州建立蜀汉 章武元年 221年 改固陵郡為巴東郡 蜀郡屬國為漢嘉郡 建興三年 225年 改益州郡為建寧郡 分建寧 永昌二郡置雲南郡 分建寧 牂牁二郡置興古郡 建興七年 229年 佔領曹魏雍州之武都郡 陰平郡 屬益州 延熙中 238年 257年 分廣漢郡置東廣漢郡 分犍為郡置南廣郡 後省南廣郡 至蜀漢末 益州領二十二郡 蜀郡 汶山郡 漢嘉郡 漢中郡 武都郡 陰平郡 巴郡 巴西郡 巴東郡 涪陵郡 廣漢郡 東廣漢郡 梓潼郡 犍為郡 江陽郡 朱提郡 牂牁郡 越巂郡 建寧郡 永昌郡 雲南郡 興古郡 曹魏景元四年 263年 滅蜀漢 佔領益州 分益州漢中 陰平 梓潼 廣漢 東廣漢 併入廣漢 涪陵 巴 巴西 巴東九郡置梁州 武都郡改屬雍州 至此 益州領十二郡 蜀郡 汶山郡 漢嘉郡 犍為郡 江陽郡 朱提郡 牂牁郡 越巂郡 建寧郡 永昌郡 雲南郡 興古郡 2 晉十六國 编辑 西晉泰始七年 271年 分益州建寧 興古 雲南 永昌四郡置寧州 太康三年 282年 寧州併入益州 太康十年 289年 改蜀郡為成都國 永康元年 300年 益州亂 改成都國為蜀郡 太安二年 303年 蜀 汶山 漢嘉 犍為 部分 四郡陷於李雄 分益州建寧 興古 雲南 永昌 朱提 牂牁郡 越巂七郡復置寧州 晉之益州僅餘江陽 犍為 部分 二郡 州治遷至江陽郡江陽縣 今四川省瀘州市 永興元年 304年 梁州涪陵 巴 巴東三郡改屬益州 永嘉五年 311年 江陽 犍為二郡陷於成 州治遷至巴東郡魚復縣 今重慶市奉節縣 永嘉六年 312年 巴郡陷於成 建興二年 314年 涪陵郡陷於成 益州僅餘巴東郡 2 成晏平元年 306年 分蜀郡置漢原郡 分漢嘉郡置沈黎郡 益州領蜀 漢原 汶山 漢嘉 沈黎 犍為六郡 後改益州為司隸 玉衡元年 311年 以晉之益州江陽郡置荊州 後以巴郡 涪陵郡屬荊州 3 東晉咸康八年 342年 安州越巂郡改屬益州 永和三年 347年 滅漢 以其蜀 漢原 汶山 沈黎 犍為五郡還屬益州 改漢原郡晉原郡 不久蜀郡陷於范賁 巴東郡還屬荊州 永和五年 349年 平范賁 收復蜀郡 益州還治成都 永和八年 352年 因安置三蜀流民 分蜀郡置寧蜀郡 後僑置江陽郡 至此 益州領八郡 蜀郡 汶山郡 犍為郡 晉原郡 沈黎郡 越巂郡 寧蜀郡 江陽郡 寧康元年 373年 益州陷於前秦 太元十年 385年 收復益州 義熙元年 405年 益州陷於譙蜀 義熙九年 413年 收復益州 後以關隴流民置始康郡 以秦州流民置晉熙郡 以江陽郡舊土置東江陽郡 2 南北朝 编辑 南朝宋初 梁州廣漢郡 遂寧郡 巴郡 巴西郡 南陰平郡改屬益州 後分廣漢郡置新城郡 元嘉十年 433年 僑置宋寧郡 宋興郡 元嘉十二年 435年 僑置南新巴郡 南晉壽郡 元嘉十六年 439年 梁州梓潼郡 南宕渠郡 南漢中郡 懷寧郡 南秦州安固郡改屬益州 元嘉二十六年 449年 秦州北陰平郡 武都郡改屬益州 後僑置天水郡 省南宕渠郡 至宋末 益州領十二實土郡 蜀郡 汶山郡 犍為郡 東江陽郡 晉原郡 沈黎郡 越巂郡 梓潼郡 廣漢郡 遂寧郡 巴郡 新城郡 十六僑郡 南陰平郡 有實縣 寧蜀郡 有實縣 江陽郡 始康郡 晉熙郡 巴西郡 宋寧郡 宋興郡 南新巴郡 南晉壽郡 南漢中郡 懷寧郡 安固郡 北陰平郡 武都郡 天水郡 南朝齊時 改宋寧郡為永寧郡 宋興郡為安興郡 分遂寧郡為東遂寧 西遂寧二郡 析置齊樂 齊基二郡 省晉熙 南漢中 武都三僑郡 僑置西宕渠 扶風 南安四郡 改越嶲 沈黎二郡為獠郡 置東宕渠 甘松 始平三獠郡 置北部都尉 建元二年 480年 巴郡改屬巴州 永明元年 483年 省巴州 巴郡還屬益州 建武三年 496年 置齊開 齊通二左郡 至齊末 益州領二十實土郡 蜀郡 汶山郡 犍為郡 東江陽郡 晉原郡 梓潼郡 廣漢郡 西遂寧郡 東遂寧郡 巴郡 新城郡 齊樂郡 齊基郡 東宕渠獠郡 越嶲獠郡 沈黎獠郡 甘松獠郡 始平獠郡 齊開左郡 齊通左郡 十六僑郡 南陰平郡 有實縣 寧蜀郡 有實縣 江陽郡 始康郡 巴西郡 永寧郡 安興郡 南新巴郡 南晉壽郡 懷寧郡 安固郡 北陰平郡 天水郡 西宕渠郡 扶風郡 南安郡 南朝梁時 荊州巴東 建平二郡改屬益州 以實土郡梓潼郡 僑郡巴西郡置雙頭郡巴西梓潼二郡 改晉原郡為江原郡 析置東陽郡 懷仁郡 席郡 普慈郡 始康郡 普通三年 522年 北部郡 前身為北部都尉 改屬繩州 普通四年 523年 分益州巴東 建平二郡置信州 後分益州越嶲郡置嶲州 東江陽郡改屬瀘州 太清二年 548年 分益州齊通左郡置青州 太清四年 550年 分益州巴郡置楚州 天正元年 552年 武陵王蕭紀據蜀地稱帝 分益州西遂寧 東遂寧 新城 始平 普慈 西宕渠等郡置新州 以巴西梓潼二郡 南陰平郡改屬西益潼二州 天正二年 553年 益州陷於西魏 2 西魏時 廢始康郡 析置金淵郡 武康郡 以懷仁郡置陵州 北周時 廢東益州為九隴郡 屬益州 廢江原郡 齊基郡 寧蜀郡 至周末 益州領七郡 蜀郡 犍為郡 九隴郡 廣漢郡 晉熙郡 金淵郡 武康郡 3 隋朝 编辑 隋朝開皇三年 583年 廢郡 益州七郡領縣直屬於州 新州玄武縣改屬益州 至此 益州領十五縣 成都 郫 廣都 新津 僰道 晉原 清城 九隴 新都 雒 陽泉 金淵 陽安 婆閏 玄武 開皇十八年 598年 改雒縣為綿竹縣 新都縣為興樂縣 陽泉縣為孝水縣 婆閏縣為平泉縣 仁壽元年 601年 改廣都縣為雙流縣 仁壽三年 603年 分郫縣置萬春縣 分益州九隴 郫 孝水三縣置濛州 分益州陽安 平泉二縣置簡州 分益州玄武 綿竹 金淵三縣置凱州 大業二年 606年 廢濛 簡 凱三州 領縣還屬益州 廢僰道 萬春二縣 改綿竹縣為雒縣 孝水縣為綿竹縣 至此 益州領十四縣 成都 郫 雙流 新津 晉原 清城 九隴 興樂 雒 綿竹 金淵 陽安 平泉 玄武 大業三年 605年 改益州為蜀郡 併興樂縣入成都縣 4 唐朝 编辑 唐朝武德元年 618年 改蜀郡為益州 金淵縣為金水縣 分新津縣置唐隆縣 分郫縣置盤龍縣 改盤龍縣為灌寧縣 武德二年 619年 分成都縣置新都縣 分雒縣置什邡縣 改灌寧縣為導江縣 武德三年 620年 分新都縣置新繁縣 分郫縣置萬春縣 分雒縣置德陽縣 分益州九隴 導江 綿竹三縣置濛州 分益州陽安 平泉 金水三縣置簡州 玄武縣改屬梓州 貞觀二年 628年 濛州併入益州 改萬春縣為溫江縣 貞觀十七年 643年 分成都縣置蜀縣 至此 益州領十七縣 成都 蜀 新都 新繁 郫 溫江 雙流 新津 導江 九隴 唐隆 晉原 清城 雒 什邡 德陽 綿竹 龍朔三年 663年 分雙流縣置廣都縣 咸亨二年 671年 析置金堂縣 儀鳳二年 677年 析置唐昌縣 濛陽縣 垂拱二年 686年 分益州新津 唐隆 晉原 清城四縣置蜀州 分益州導江 九隴 唐昌 濛陽四縣置彭州 分益州雒 什邡 德陽 綿竹 金堂五縣置漢州 分成都縣置犀浦縣 至此 益州領九縣 成都 蜀 新都 新繁 犀浦 郫 溫江 雙流 廣都 武周久視元年 700年 分蜀 廣都二縣置東陽縣 至此 益州領十縣 成都 蜀 東陽 新都 新繁 犀浦 郫 溫江 雙流 廣都 唐朝天寶元年 742年 改益州為蜀郡 東陽縣為靈池縣 至德二載 757年 升蜀郡為成都府 5 北宋 编辑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 981年 降成都府為益州 為西川路治所 益州仍治成都 領十縣 成都 華陽 新都 郫 犀浦 雙流 温江 新繁 廣都 靈池 端拱元年 988年 升益州為成都府 淳化五年 994年 平定蜀地王小波 李顺之亂 復降成都府為益州 咸平四年 1001年 分西川路置益州路 仍治益州 天聖四年 1026年 改靈池縣為靈泉縣 嘉祐四年 1059年 復升益州為成都府 益州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 6 長官 编辑東漢益州牧 188年 221年 劉焉 188年 194年 劉璋 194年 214年 7 劉備 214年 221年 8 蜀漢益州牧 224年 234年 諸葛亮 224年 234年 9 蜀漢益州刺史 235年 263年 蔣琬 235年 244年 費禕 244年 253年 10 曹魏益州刺史 263年 265年 師纂 263年 264年 11 袁邵 264年 265年 12 晉朝益州刺史 265年 420年 董榮 一作童策 泰始中 13 皇甫晏 272年 王濬 272年 280年 胡罴 280年 12 張敏 太康中 14 栗凯 296年 趙廞 296年 300年 耿滕 300年 羅尚 301年 310年 皮素 310年 韓松 310年 311年 暴重 自领 311年 張羅 行 311年 王異 行 311年 312年 張啟 行 312年 12 杜毗 15 王遜 兼 16 應詹 319年見任 17 朱燾 18 毌丘奧 333年 周撫 333年 365年 19 周楚 365年 371年 周仲孫 371年 373年 毛穆之 373年 竺瑤 374年 20 羅友 385年 21 郭銓 18 毛璩 405年 22 司馬軌之 405年 23 司馬榮期 405年 406年 24 鮑陋 406年 410年 24 22 朱齡石 412年 415年 25 24 沈叔任 415年 26 成漢益州刺史李洪 304年 27 前秦益州牧楊安 373年 20 苻洛 380年 28 前秦益州刺史王廣 385年 李丕 385年 21 譙蜀益州刺史 405年 413年 譙洪 405年 23 劉宋益州刺史 420年 479年 蕭摹之 424年 29 張茂度 424年 426年 30 吉翰 426年 429年 劉道濟 429年 432年 甄法崇 432年 436年 周籍之 437年 庾彥達 庾俊之 446年 31 32 陸徽 446年 452年 劉瑀 452年 453年 33 劉秀之 453年 455年 到元度 455年 456年 劉瑀 456年 張悅 456年 460年 劉思考 460年 464年 34 蕭惠開 464年 466年 劉思考 未就任 465年 35 劉勉 466年 467年 垣閎 467年 469年 劉亮 469年 472年 蔡那 未就任 472年 36 張岱 472年 476年 王玄載 476年 478年 37 傅琰 478年 479年 38 南齊益州刺史 479年 502年 傅琰 479年 481年 陳顯達 481年 484年 39 蕭鑑 484年 491年 劉悛 491年 493年 王文和 493年 496年 40 蕭懿 496年 497年 41 劉季連 497年 502年 42 魯休烈 未就任 501年 徐智勇 未就任 501年 43 南梁益州刺史 502年 553年 劉季連 502年 503年 42 鄧元起 503年 505年 44 蕭淵藻 505年 510年 45 蕭憺 510年 514年 蕭恢 514年 518年 46 蕭淵藻 518年 520年 47 蕭綱 未就任 520年 521年 48 蕭淵猷 521年 525年 47 49 蕭範 525年 537年 47 50 蕭紀 537年 552年 48 51 蕭循 552年 52 蕭撝 552年 553年 53 西魏益州刺史 553年 557年 尉遲迥 553年 554年 54 宇文貴 554年 557年 55 北周益州刺史 557年 581年 厙狄峙 557年 559年 56 宇文憲 益州總管兼任 559年 564年 57 宇文贊 58 達奚惎 580年 55 隋朝益州刺史 581年 607年 楊秀 益州總管兼任 581年 602年 59 唐朝益州刺史 618年 627年 段綸 益州總管兼任 618年 竇璡 益州總管兼任 619年 張貴 益州總管兼任 619年 620年 郑诠 武德初年 李厚德 益州长史兼任 武德初期 李世民 益州行台尚书令兼任 620年 竇軌 益州大都督兼任 620年 627年 郭行方 益州道行臺尚書兼任 626年見任 唐朝益州刺史 益州大都督兼任 遙領 628年 742年 李恪 628年 631年 李愔 636年 639年 李上金 652年 659年 李顯 677年 李千里 705年 707年 李撝 712年 714年 李琩 727年 735年 唐朝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628年 742年 皇甫无逸 627年 628年 高士廉 628年 631年 杜文纪 632年 刘德威 635年 636年 裴镜民 637年之前 郭福善 638年之前 裴之隐 贞观年间 陆立素 贞观年间 唐皎 贞观年间 长孙操 贞观年间 宋卓然 贞观年间 卢承庆 永徽初年 张绪 永徽后期 高履行 652年 659年 乔师望 660年 萧锐 唐高宗初年 丘行恭 662年 简道通 664年 胡树礼 666年 李崇义 670年 671年 来恒 唐高宗时 杜行敏 唐高宗时 权怀恩 唐高宗时 郑燕基 唐高宗时 李孝逸 677年 683年 李崇真 684年 杜慎行 天授年间 任令辉 692年 长史 李怀远 武周时 未任 齐璿 766年 769年 王及善 长寿年间 697年 姚璹 697年 张文感 武周时 武尚宾 武周时 李道广 700年 张知泰 长安初年 苏味道 长安年间 705年 崔敬嗣 705年 崔玄暐 705年 邓某 神龙年间 苏味道 神龙年间 未任 裴元质 708年 毕构 景龙年间 李思训 景云初年 窦怀贞 710年 711年 毕构 711年 712年 毕构 712年 魏奉古 713年 长史 毕构 713年 长史 陆象先 713年 715年 韦抗 715年 716年 齐景胄 717年 718年 刘知柔 719年 720年 李濬 720年 苏颋 720年 721年 韦抗 721年 723年 苏颋 723年 724年 张嘉贞 724年 张敬忠 724年 725年 张守洁 726年 727年 裴观 727年 728年 宋之悌 729年 730年 张敬忠 731年 卢从愿 732年 王昱 733年 735年 张绍贞 735年 736年 李尚隐 736年 王昱 738年 张宥 738年 739年 章仇兼琼 739年 746年 60 北宋知益州軍州事 981年 988年 994年 1059年 辛仲甫 981年 61 高冕 985年 62 宋璫 988年 63 雷有終 994年 64 張詠 994年 998年 65 牛冕 998年 1000年 66 雷有終 1000年 1001年 64 宋太初 1001年 67 馬知節 1001年 1002年 65 張詠 1002年 65 任中正 1011年見任 68 李仕衡 69 凌策 1012年 1016年 70 王曙 71 趙稹 72 寇瑊 1022年 73 薛田 天聖中 74 薛奎 天聖中 71 程琳 天聖中 72 張逸 75 韓億 76 王鬷 景祐中 77 楊日嚴 73 任中師 1041年 72 蔣堂 慶曆初 78 文彥博 1047年 79 楊察 80 田況 81 程戡 1054年 82 宋祁 83 張方平 84 參考文獻 编辑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秦漢卷 2 0 2 1 2 2 2 3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三國兩晉南朝卷 3 0 3 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十六國北朝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隋代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唐代卷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宋西夏卷 三國志 卷三十一 蜀書一 劉二牧傳第一 三國志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 三國志 卷四十四 蜀書十四 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 三國志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12 0 12 1 12 2 華陽國志 卷八 大同志 三國志 卷四十二 蜀書十二 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第十二 裴註引 益部耆舊傳 晉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 晉書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華陽國志 卷四 南中志 資治通鑑 卷九十一 晉紀十三 18 0 18 1 晉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晉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20 0 20 1 資治通鑑 卷一百 三 晉紀二十五 21 0 21 1 資治通鑑 卷一百 六 晉紀二十八 22 0 22 1 宋書 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23 0 23 1 資治通鑑 卷一一四 晉紀三十六 24 0 24 1 24 2 宋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八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 宋書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華陽國志 卷九 李特雄期壽勢志 資治通鑑 卷一百 四 晉紀二十六 宋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四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宋書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宋書 卷五 本紀第五 宋書 卷六 本紀第六 宋書 卷七 本紀第七 宋書 卷八 本紀第八 宋書 卷九 本紀第九 宋書 卷十 本紀第十 南齊書 卷二 本紀第二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南齊書 卷六 本紀第六 42 0 42 1 梁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南齊書 卷七 本紀第七 梁書 卷十 列傳第四 梁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梁書 卷二 本紀第二 47 0 47 1 47 2 南史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48 0 48 1 梁書 卷三 本紀第三 魏書 卷九 肅宗紀第九 梁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梁書 卷五 本紀第五 南史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周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 周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55 0 55 1 周書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周書 卷十二 列傳第四 周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隋書 卷四十五 列傳第十 郁賢皓 唐刺史考全編 宋史 卷一百八十 志第一百三十三 食貨下二 宋史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 宋史 卷二百七十六 列傳第三十五 64 0 64 1 宋史 卷二百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七 65 0 65 1 65 2 宋史 卷二百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二 宋史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卷六十三 志第十六 五行二上 宋史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 宋史 卷三百 七 列傳第六十六 71 0 71 1 宋史 卷二百八十六 列傳第四十五 72 0 72 1 72 2 宋史 卷二百八十八 列傳第四十七 73 0 73 1 宋史 卷三百 一 列傳第六十 宋史 卷一百八十三 志第一百三十六 食貨下五 宋史 卷四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八十五 循吏 宋史 卷三百一十五 列傳第七十四 宋史 卷二百九十一 列傳第五十 宋史 卷二百九十八 列傳第五十七 宋史 卷三百一十三 列傳第七十二 宋史 卷二百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四 宋史 本傳誤作 知成都府 趙希弁 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 作 知益州軍州事 宋史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 宋史 卷二百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三 宋史 卷三百一十八 列傳第七十七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益州 amp oldid 7629318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