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白堊奇異偽蕈甲

白堊奇異偽蕈甲學名Thescelostrophus cretaceus)為鞘翅目偽蕈甲科當中一個已滅絕的物種[1]

白堊奇異偽蕈甲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鞘翅目 Coleoptera
科: 偽蕈甲科 Tetratomidae
属: 奇異偽蕈甲屬 Thescelostrophus
种: 白堊奇異偽蕈甲 T. cretaceus
二名法
Thescelostrophus cretaceus
Yu, Hsiao, Ślipiński波兰语Stanisław Adam Ślipiński, Jin, Ren & Pang, 2016

形態描述 编辑

根據俞雅麗等人分析的標本,本種體長 3.25 mm ,寬 1.46 mm ,觸角與眼睛非常接近。前胸背板成橫扁狀,無毛。前胸背板盤區後1/4有些微凹陷。翅鞘長 2.20 mm,寬 1.60 mm。所有足股節中段些許膨大,跗前爪(Pretarsal claw)彎曲,爪式單純且鋒利[1]

本種最近似於現生的新偽蕈甲屬(Synstrophus),但可根據觸角形態作區分,本種的觸角較為細長,與現生種類有所差異,且脛節突較短,跗節較長。本種形態上也與另一已滅絕的白堊新偽蕈甲屬近似,但本種的鞘翅上幾近無毛。而無毛及觸角較長這點也可以與Pseudohallomenus作區分[1]

系統分類學 编辑

本種屬於偽蕈甲科優偽蕈甲族奇異偽蕈甲屬的成員[1]

古生物學 编辑

從對白堊奇異偽蕈甲觸角形態的比較剖析,本種的發現也支持之前蔡晨陽等人認為早期的優偽蕈甲觸角型式形態上的多樣性高於現今後裔的假說,為其增添了一個新的證據[2]

整體外形的相似性則暗示本種可能與其現生後裔一樣是菌食性的,有關白堊紀的偽蕈甲和長朽木蟲的記錄相當多,與現生種類外形上相去不遠,這些類群的演化初期可能已建立了菌食性行為,而隨著未來越來越多化石物種被確認,早期菌食性甲蟲功能群的組成和古生物學將能被進一步解析[2]

發現歷史 编辑

2016年,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俞雅麗根據一件緬甸琥珀中,發表了白堊奇異偽蕈甲,同時發表一未描述過的屬級分類元奇異偽蕈甲屬[1]

命名語源 编辑

本種種小名根據其模式標本的生存年代白堊紀命名。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Yu, Yali; Hsiao, Yun; Ślipiński, Adam; Jin, Jianhua; Ren, Dong; Pang, Hong. A new Late Cretaceous genus and species of polypore fungus beetles (Coleoptera, Tetratomidae) from northern Myanmar. Cretaceous Research. 2016-12-31, 68: 34–39. doi:10.1016/j.cretres.2016.08.006. 
  2. ^ 2.0 2.1 Cai, Chenyang; Hsiao, Yun; Huang, Diying.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polypore fungus beetle in Upper Cretaceous Burmese amber (Coleoptera, Tetratomidae, Eustrophinae). Cretaceous Research: 275–280. [2017-08-23]. doi:10.1016/j.cretres.2015.12.010. (原始内容于2018-06-17). 

白堊奇異偽蕈甲, 學名, thescelostrophus, cretaceus, 為鞘翅目偽蕈甲科當中一個已滅絕的物種,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纲, 昆虫纲, insecta目, 鞘翅目, coleoptera科, 偽蕈甲科, tetratomidae属, 奇異偽蕈甲屬, thescelostrophus种, cretaceus二名法, thescelostrophus, cretaceusyu, hsiao, Ślipiński, 波兰语, stanis. 白堊奇異偽蕈甲 學名 Thescelostrophus cretaceus 為鞘翅目偽蕈甲科當中一個已滅絕的物種 1 白堊奇異偽蕈甲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纲 昆虫纲 Insecta目 鞘翅目 Coleoptera科 偽蕈甲科 Tetratomidae属 奇異偽蕈甲屬 Thescelostrophus种 白堊奇異偽蕈甲 T cretaceus二名法 Thescelostrophus cretaceusYu Hsiao Slipinski 波兰语 Stanislaw Adam Slipinski Jin Ren amp Pang 2016 目录 1 形態描述 2 系統分類學 3 古生物學 4 發現歷史 5 命名語源 6 參考文獻形態描述 编辑根據俞雅麗等人分析的標本 本種體長 3 25 mm 寬 1 46 mm 觸角與眼睛非常接近 前胸背板成橫扁狀 無毛 前胸背板盤區後1 4有些微凹陷 翅鞘長 2 20 mm 寬 1 60 mm 所有足股節中段些許膨大 跗前爪 Pretarsal claw 彎曲 爪式單純且鋒利 1 本種最近似於現生的新偽蕈甲屬 Synstrophus 但可根據觸角形態作區分 本種的觸角較為細長 與現生種類有所差異 且脛節突較短 跗節較長 本種形態上也與另一已滅絕的白堊新偽蕈甲屬近似 但本種的鞘翅上幾近無毛 而無毛及觸角較長這點也可以與Pseudohallomenus作區分 1 系統分類學 编辑本種屬於偽蕈甲科優偽蕈甲族奇異偽蕈甲屬的成員 1 古生物學 编辑從對白堊奇異偽蕈甲觸角形態的比較剖析 本種的發現也支持之前蔡晨陽等人認為早期的優偽蕈甲觸角型式形態上的多樣性高於現今後裔的假說 為其增添了一個新的證據 2 整體外形的相似性則暗示本種可能與其現生後裔一樣是菌食性的 有關白堊紀的偽蕈甲和長朽木蟲的記錄相當多 與現生種類外形上相去不遠 這些類群的演化初期可能已建立了菌食性行為 而隨著未來越來越多化石物種被確認 早期菌食性甲蟲功能群的組成和古生物學將能被進一步解析 2 發現歷史 编辑2016年 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俞雅麗根據一件緬甸琥珀中 發表了白堊奇異偽蕈甲 同時發表一未描述過的屬級分類元奇異偽蕈甲屬 1 命名語源 编辑本種種小名根據其模式標本的生存年代白堊紀命名 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Yu Yali Hsiao Yun Slipinski Adam Jin Jianhua Ren Dong Pang Hong A new Late Cretaceous genus and species of polypore fungus beetles Coleoptera Tetratomidae from northern Myanmar Cretaceous Research 2016 12 31 68 34 39 doi 10 1016 j cretres 2016 08 006 2 0 2 1 Cai Chenyang Hsiao Yun Huang Diying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polypore fungus beetle in Upper Cretaceous Burmese amber Coleoptera Tetratomidae Eustrophinae Cretaceous Research 275 280 2017 08 23 doi 10 1016 j cretres 2015 12 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7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白堊奇異偽蕈甲 amp oldid 6972548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