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灵岳寺

坐标39°59′54″N 115°40′14″E / 39.99833°N 115.67056°E / 39.99833; 115.67056

灵岳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岳寺村,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1][2]

灵岳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北京市门头沟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元至清
编号7-0705
登录2013年

灵岳寺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寺院。该寺对北京西部的佛教发展发挥过重要影响。[2]

历史 编辑

灵岳寺位于斋堂镇以北的白铁山(辽朝称“白贴山”)上,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627年-649年)。五代时期,该寺遭到战乱破坏。辽朝重建,称“白贴山院”。金朝称“灵岳寺”。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该寺曾分别获得重修。[1][2]

房山云居寺的辽代石经作者通理恒策(即通理),早年在灵岳寺的下院宝峰寺出家为僧,后来到云居寺刻经。元朝初年,由于佛道之争,灵岳寺曾被道教占据许多年,最后由元宪宗在1258年下旨将灵岳寺划归佛教,此后灵岳寺进行了长达35年的大规模修缮,形成了如今的建筑格局。 元朝,灵岳寺的寺产多达237处。[2]

过去灵岳寺香火极盛。灵岳寺有许多民间传说。据传,斋堂镇的“斋堂”一名便源于过去香客们到灵岳寺进香住在山脚下而得名,“斋堂”意思是香客们休息之处。灵岳寺西南方向有个村子名叫“马栏村”,东南方向有个村子名叫“火村”,据说马栏是灵岳寺养马之处,这些马为灵岳寺驮运柴粮,火村则是专为香客们提供伙食之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灵岳寺被改作学校使用。后来随着灵岳寺村的衰落,灵岳寺内的学校也停办。[2]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一些影视剧摄制组纷纷来到灵岳寺拍摄。有的摄制组在用灵岳寺当做外景时,导致灵岳寺释迦佛殿内的部分墙皮剥落,并在墙上喷涂了效果色,从而破坏了文物风貌。[2]

2005年大修前,灵岳寺留存的主要建筑为砖砌山门、木结构的天王殿、释迦佛殿及东西配殿。2005年,灵岳寺开始大修,北京市文物局对修缮工程进行拨款。修缮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属于抢险修缮,修缮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共计668平方米;二期修缮两厢庑房、配殿、钟楼、鼓楼。全部工程计划在2007年底完工。[2]

建筑 编辑

灵岳寺处在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释迦佛殿,两厢是寮房,配殿共18间。院内有古油松一株,山门外有古国槐一株。寺院有院墙。[1]

  • 山门:灵岳寺南端为山门。
  • 天王殿:悬山式建筑,殿内原来供奉四大天王韦陀、接引佛塑像。
    • 钟楼、鼓楼:山门内两侧有钟楼、鼓楼遗址。
  • 释迦佛殿: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檐下双昂五踩斗拱,拱眼壁是彩绘佛像。殿内原来供奉一佛二菩萨像,为柳木雕刻,高将近4米,1954年遭到拆毁。
  • 碑刻:灵岳寺内现存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重修灵岳寺记》碑,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灵岳禅林碑记》。 [2]

灵岳寺保存了部分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格局及特点,比如释迦佛殿中梁架上的托脚(叉手)、释迦佛殿的庑殿顶,都属于典型的元代木结构建筑特点。在2005年开始的修复中,在寺内还发现了若干唐朝辽朝的建筑构件。[2]

灵岳寺现存的砖砌的山门原来是该寺的第二道门,山门前的那株古国槐当初处在院墙以内。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之间,原来有月台相连接,两殿之间还有一株直径近两米的丁香树。天王殿东、西两侧的钟楼和鼓楼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被毁,钟楼内的大钟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鼓楼内的直径2米多的大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被毁。天王殿和释迦佛殿的房梁上至今保存有精美的彩绘。[2]

村落 编辑

从明朝起,灵岳寺周围便有徐、宋、刘、李4姓人家为灵岳寺务农,最后形成4个小自然村(徐家村、宋家村、刘家村、李家村),统称“灵岳寺村”,受斋堂镇管辖。灵岳寺村围绕着灵岳寺,形成了村中有寺、寺中有村的局面。这4个自然村中,已有两个成为废墟,如今仅存徐家村、刘家村,位于灵岳寺的左、右两侧。[1]

灵岳寺村的衰落始于1980年代。由于有泥石流的威胁,加上自然资源缺乏,村民全靠种地为生,生活艰苦。村内有五口老井,但是仅够人畜饮用,干旱时村内曾断水。1985年,在地方政府的安排下,村民陆续迁至山下的斋堂镇,或者迁往其他村子。村落中的古民居为明末清初的风格,均是山地四合院及三合院。到21世纪初,由于年久失修,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许多院落已无人居住,村中只有几户人家。[1]2006年时,村中只有唯一一户在村内实际居住的村民,即54岁的徐殿义及其妻子。[2]

灵岳寺所在的斋堂地区是北京市明清古村落最集中的地区。以灵岳寺为中心,周边有爨底下村、灵水村、沿河城村、杨家峪村、灵岳寺村等13个古村落。2006年,斋堂镇党委书记万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在灵岳寺地区建立一个面积28公顷的核心保护区,灵岳寺地区的整体保护是上述13个古村落保护的一部分,13个古村落正在开展全面的文物普查工作,其后数年内,这13个古村将形成总体保护规划。[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灵岳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于2013-09-15查阅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2010-12-20.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1300余年灵岳寺开始大修,腾讯,2006年08月14日

灵岳寺, 坐标, 99833, 67056, 99833, 67056,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村, 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所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分类古建筑时代元至清编号7, 0705登录2013年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寺院, 该寺对北京西部的佛教发展发挥过重要影响, 目录, 历史, 建筑, 村落, 参考文献历史, 编辑位于斋堂镇以北的白铁山, 辽朝称, 白贴山, 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 627年, 649年, 五代时期, 该寺遭到战乱破坏, 辽朝重建. 坐标 39 59 54 N 115 40 14 E 39 99833 N 115 67056 E 39 99833 115 67056 灵岳寺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岳寺村 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1 2 灵岳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所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分类古建筑时代元至清编号7 0705登录2013年灵岳寺是北京地区唯一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寺院 该寺对北京西部的佛教发展发挥过重要影响 2 目录 1 历史 2 建筑 3 村落 4 参考文献历史 编辑灵岳寺位于斋堂镇以北的白铁山 辽朝称 白贴山 上 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 627年 649年 五代时期 该寺遭到战乱破坏 辽朝重建 称 白贴山院 金朝称 灵岳寺 元朝至元三十年 1293年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清朝雍正十一年 1733年 该寺曾分别获得重修 1 2 房山云居寺的辽代石经作者通理恒策 即通理 早年在灵岳寺的下院宝峰寺出家为僧 后来到云居寺刻经 元朝初年 由于佛道之争 灵岳寺曾被道教占据许多年 最后由元宪宗在1258年下旨将灵岳寺划归佛教 此后灵岳寺进行了长达35年的大规模修缮 形成了如今的建筑格局 元朝 灵岳寺的寺产多达237处 2 过去灵岳寺香火极盛 灵岳寺有许多民间传说 据传 斋堂镇的 斋堂 一名便源于过去香客们到灵岳寺进香住在山脚下而得名 斋堂 意思是香客们休息之处 灵岳寺西南方向有个村子名叫 马栏村 东南方向有个村子名叫 火村 据说马栏是灵岳寺养马之处 这些马为灵岳寺驮运柴粮 火村则是专为香客们提供伙食之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灵岳寺被改作学校使用 后来随着灵岳寺村的衰落 灵岳寺内的学校也停办 2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一些影视剧摄制组纷纷来到灵岳寺拍摄 有的摄制组在用灵岳寺当做外景时 导致灵岳寺释迦佛殿内的部分墙皮剥落 并在墙上喷涂了效果色 从而破坏了文物风貌 2 2005年大修前 灵岳寺留存的主要建筑为砖砌山门 木结构的天王殿 释迦佛殿及东西配殿 2005年 灵岳寺开始大修 北京市文物局对修缮工程进行拨款 修缮工程分为两期 一期属于抢险修缮 修缮山门 天王殿 大雄宝殿共计668平方米 二期修缮两厢庑房 配殿 钟楼 鼓楼 全部工程计划在2007年底完工 2 建筑 编辑灵岳寺处在白铁山主峰前的平台上 坐北朝南 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 天王殿 释迦佛殿 两厢是寮房 配殿共18间 院内有古油松一株 山门外有古国槐一株 寺院有院墙 1 山门 灵岳寺南端为山门 天王殿 悬山式建筑 殿内原来供奉四大天王 韦陀 接引佛塑像 钟楼 鼓楼 山门内两侧有钟楼 鼓楼遗址 释迦佛殿 单檐庑殿顶调大脊式建筑 面积100多平方米 檐下双昂五踩斗拱 拱眼壁是彩绘佛像 殿内原来供奉一佛二菩萨像 为柳木雕刻 高将近4米 1954年遭到拆毁 碑刻 灵岳寺内现存元朝至元三十年 1293年 重修灵岳寺记 碑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重修灵岳禅林碑记 2 灵岳寺保存了部分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格局及特点 比如释迦佛殿中梁架上的托脚 叉手 释迦佛殿的庑殿顶 都属于典型的元代木结构建筑特点 在2005年开始的修复中 在寺内还发现了若干唐朝 辽朝的建筑构件 2 灵岳寺现存的砖砌的山门原来是该寺的第二道门 山门前的那株古国槐当初处在院墙以内 在天王殿和释迦佛殿之间 原来有月台相连接 两殿之间还有一株直径近两米的丁香树 天王殿东 西两侧的钟楼和鼓楼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被毁 钟楼内的大钟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 鼓楼内的直径2米多的大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被毁 天王殿和释迦佛殿的房梁上至今保存有精美的彩绘 2 村落 编辑从明朝起 灵岳寺周围便有徐 宋 刘 李4姓人家为灵岳寺务农 最后形成4个小自然村 徐家村 宋家村 刘家村 李家村 统称 灵岳寺村 受斋堂镇管辖 灵岳寺村围绕着灵岳寺 形成了村中有寺 寺中有村的局面 这4个自然村中 已有两个成为废墟 如今仅存徐家村 刘家村 位于灵岳寺的左 右两侧 1 灵岳寺村的衰落始于1980年代 由于有泥石流的威胁 加上自然资源缺乏 村民全靠种地为生 生活艰苦 村内有五口老井 但是仅够人畜饮用 干旱时村内曾断水 1985年 在地方政府的安排下 村民陆续迁至山下的斋堂镇 或者迁往其他村子 村落中的古民居为明末清初的风格 均是山地四合院及三合院 到21世纪初 由于年久失修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许多院落已无人居住 村中只有几户人家 1 2006年时 村中只有唯一一户在村内实际居住的村民 即54岁的徐殿义及其妻子 2 灵岳寺所在的斋堂地区是北京市明清古村落最集中的地区 以灵岳寺为中心 周边有爨底下村 灵水村 沿河城村 杨家峪村 灵岳寺村等13个古村落 2006年 斋堂镇党委书记万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将在灵岳寺地区建立一个面积28公顷的核心保护区 灵岳寺地区的整体保护是上述13个古村落保护的一部分 13个古村落正在开展全面的文物普查工作 其后数年内 这13个古村将形成总体保护规划 2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1 3 1 4 灵岳寺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于2013 09 15查阅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0 12 20 2 00 2 01 2 02 2 03 2 04 2 05 2 06 2 07 2 08 2 09 2 10 2 11 2 12 1300余年灵岳寺开始大修 腾讯 2006年08月14日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灵岳寺 amp oldid 76915037,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