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金屬磷屬氧化物

金屬磷屬氧化物(英語:oxypnictide),是指具有氮族元素(第5族元素,即)、以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結構 编辑

稀土過渡金屬氮磷族化合物(rare-earth transition-metal oxypnictide, ReTmPnO),如ReFePO、ReRuPO,及ReCoPO,具有鋯銅矽砷型(ZrCuSiAs-type)的結構(常溫下,空間群為P4/nmm)[1] [2]

超導材料 编辑

稀土過渡金屬氮磷族化合物(rare-earth transition-metal oxypnictide, ReTmPnO),科學家發現其中當過渡金屬為鐵或鎳(Tm = Fe, Ni),氮族元素為磷或砷(Pn = P, As)時[3] [4] [5],化合物在低溫下具有超導現象。其中,鐵基氮磷族化合物中,將部份氧以摻雜的方式用氟作部份取代,可使LaFeAsO1-xFx的臨界溫度達到26K[4],在加壓後(4 GPa)甚至可達到43K[5]。從此開啟對此類化合物的研究熱潮。此系統亦被簡稱為「1111系統」。此化合物的發現,非但再度打破了由MgB2保持的非銅氧化物超導體(non-cuprate superconductor)的臨界溫度紀錄,其含鐵元素同時具有超導的特性也受人注目。

受到上述「1111系統」的啟發,ThCr2Si2結構的鹼土金屬氮磷族化合物(ATm2Pn2,非氧化物)亦被發現,具有臨界溫度約30至40K的超導性,如Ba1-xKxFe2As2(38 K)[6]。此系統亦被簡稱為「122系統」。如同氧化物超導體,「1111」與「122」系統的超導來源也是由層狀結構中的FeAs層貢獻,藉由不同價數的離子摻雜或是氧缺陷,可提升FeAs層載子的濃度,進而引發超導。

歷史 编辑

1990至2000年代,具ZrCuAsSi結構的稀土過渡金屬氮磷族化合物(rare-earth transition-metal oxypnictide, ReTmPnO)陸續被發現[1] [2]。但並未有人發現其中的超導現象。

2006年起,日本的Hideo Hosono團隊即發現磷化物(LaFePO或LaNiPO)在低溫下展現超導性,但是由於臨界溫度皆在10K以下[3],並沒有引起極大關注及興趣。

直到2008年,Hosono團隊發現在鐵基氮磷族氧化物中,將部份氧以摻雜的方式用氟作部份取代,可使LaFeAsO1-xFx的臨界溫度達到26K[4],在加壓後(4 GPa)甚至可達到43K[5]。其後,中國的聞海虎團隊,發現在以鍶取代稀土元素之後,La1-xSrxFeAsO亦可達到臨界溫度25K[7]。其後,中國的科學家陳仙輝趙忠賢等人,發現將鑭以其他稀土元素作取代,則可得到更高的臨界溫度;其中,SmFeAs[O0.9F0.1]可達55K[8] [9]。另外,將鐵以鈷取代(LaFe1-xCoxAsO),稀土元素以釷取代(Gd1-xThxFeAsO),或是利用氧缺陷(LaFeAsO1-δ)等方式,也都可以引發超導[10] [11] [12]

同樣在2008年,受到上述「1111系統」的啟發,ThCr2Si2結構的鹼土金屬氮磷族化合物(ATm2Pn2)亦被發現,在將BaFe2As2中將鹼土金屬(IIA)以鹼金屬(IA)部分取代,亦可得到臨界溫度約30至40K的高溫超導體,如Ba1-xKxFe2As2(38 K) [6]。此系統亦被簡稱為「122系統」。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B.I. Zimmer,W. Jeitschko, J.H. Albering, R. Glaum, M. Reehuis, J. Alloys Comp. 229, 238 (1995)
  2. ^ 2.0 2.1 P. Quebe, L. J. Terbüchte, and W. Jeitschko, J. Alloys Comp. 302, 70 (2000)
  3. ^ 3.0 3.1 Yoichi Kamihara, Hidenori Hiramatsu, Masahiro Hirano, Ryuto Kawamura, Hiroshi Yanagi, Toshio Kamiya, and Hideo Hosono, J. Am. Chem. Soc. 128, 10012 (2006)
  4. ^ 4.0 4.1 4.2 Y. Kamihara, T. Watanabe, M. Hirano, and H. Hosono, J. Am. Chem. Soc. 130, 3296 (2008)
  5. ^ 5.0 5.1 5.2 H. Takahashi, K. Igawa, K. Arii, Y. Kamihara, M. Hirano, and H. Hosono, Nature 453, 376 (2008)
  6. ^ 6.0 6.1 M. Rotter, M. Tegel, and D. Johrend arXiv:0805.463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H. H. Wen, G. Mu, L. Fang, H. Yang, and X. Zhu, Europhys. Lett. 83, 17009 (2008)
  8. ^ X. H. Chen, T. Wu, G. Wu, R. H. Liu, H. Chen, and D. F. Fang, Nature 453, 761 (2008)
  9. ^ Z. A. Ren, W. Lu, J. Yang, W. Yi, X. L. Shen, Z. C. Li, G. C. Che, X. L. Dong, L. L. Sun, F. Zhou, and Z. X. Zhao, Chin. Phys. Lett. 25, 2215 (2008)
  10. ^ G. Cao, C. Wang, Z. Zhu, S. Jiang, Y. Luo, S. Chi, Z. Ren, Q. Tao, Y. Wang, and Z. Xu arXiv:0807.13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C. Wang, L. Li, S. Chi, Z. Zhu, Z. Ren, Y. Li, Y. Wang, X. Lin, Y. Luo, S. Jiang, X. Xu, G. Cao, and Z. Xu arXiv:0804.429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T. A. Ren, G. C. Che, X. L. Dong, J. Yang, W. Lu, W. Yi, X. L. Shen, Z. C. Li, L. L. Sun, F. Zhou, and Z. X. Zhao, Europhys. Lett. 83, 17002 (2008)

金屬磷屬氧化物,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 使其符合格式, 2013年11月25日,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 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英語, oxypnictide, 是指具有氮族元素, 第5族元素, 即氮, 銻及鉍, 氧以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目录, 結構, 超導材料, 歷史, 參考文獻結構, 编辑稀土過渡金屬氮磷族化合物, rare, earth, transition, metal, oxypnictide, retmpno, 如refepo, rerupo, 及recopo, 具有鋯銅矽砷型, zrcu.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 使其符合格式 2013年11月25日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 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金屬磷屬氧化物 英語 oxypnictide 是指具有氮族元素 第5族元素 即氮 磷 砷 銻及鉍 氧以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目录 1 結構 2 超導材料 3 歷史 4 參考文獻結構 编辑稀土過渡金屬氮磷族化合物 rare earth transition metal oxypnictide ReTmPnO 如ReFePO ReRuPO 及ReCoPO 具有鋯銅矽砷型 ZrCuSiAs type 的結構 常溫下 空間群為P4 nmm 1 2 超導材料 编辑稀土過渡金屬氮磷族化合物 rare earth transition metal oxypnictide ReTmPnO 科學家發現其中當過渡金屬為鐵或鎳 Tm Fe Ni 氮族元素為磷或砷 Pn P As 時 3 4 5 化合物在低溫下具有超導現象 其中 鐵基氮磷族化合物中 將部份氧以摻雜的方式用氟作部份取代 可使LaFeAsO1 xFx的臨界溫度達到26K 4 在加壓後 4 GPa 甚至可達到43K 5 從此開啟對此類化合物的研究熱潮 此系統亦被簡稱為 1111系統 此化合物的發現 非但再度打破了由MgB2保持的非銅氧化物超導體 non cuprate superconductor 的臨界溫度紀錄 其含鐵元素同時具有超導的特性也受人注目 受到上述 1111系統 的啟發 ThCr2Si2結構的鹼土金屬氮磷族化合物 ATm2Pn2 非氧化物 亦被發現 具有臨界溫度約30至40K的超導性 如Ba1 xKxFe2As2 38 K 6 此系統亦被簡稱為 122系統 如同氧化物超導體 1111 與 122 系統的超導來源也是由層狀結構中的FeAs層貢獻 藉由不同價數的離子摻雜或是氧缺陷 可提升FeAs層載子的濃度 進而引發超導 歷史 编辑1990至2000年代 具ZrCuAsSi結構的稀土過渡金屬氮磷族化合物 rare earth transition metal oxypnictide ReTmPnO 陸續被發現 1 2 但並未有人發現其中的超導現象 2006年起 日本的Hideo Hosono團隊即發現磷化物 LaFePO或LaNiPO 在低溫下展現超導性 但是由於臨界溫度皆在10K以下 3 並沒有引起極大關注及興趣 直到2008年 Hosono團隊發現在鐵基氮磷族氧化物中 將部份氧以摻雜的方式用氟作部份取代 可使LaFeAsO1 xFx的臨界溫度達到26K 4 在加壓後 4 GPa 甚至可達到43K 5 其後 中國的聞海虎團隊 發現在以鍶取代稀土元素之後 La1 xSrxFeAsO亦可達到臨界溫度25K 7 其後 中國的科學家陳仙輝 趙忠賢等人 發現將鑭以其他稀土元素作取代 則可得到更高的臨界溫度 其中 SmFeAs O0 9F0 1 可達55K 8 9 另外 將鐵以鈷取代 LaFe1 xCoxAsO 稀土元素以釷取代 Gd1 xThxFeAsO 或是利用氧缺陷 LaFeAsO1 d 等方式 也都可以引發超導 10 11 12 同樣在2008年 受到上述 1111系統 的啟發 ThCr2Si2結構的鹼土金屬氮磷族化合物 ATm2Pn2 亦被發現 在將BaFe2As2中將鹼土金屬 IIA 以鹼金屬 IA 部分取代 亦可得到臨界溫度約30至40K的高溫超導體 如Ba1 xKxFe2As2 38 K 6 此系統亦被簡稱為 122系統 參考文獻 编辑 1 0 1 1 B I Zimmer W Jeitschko J H Albering R Glaum M Reehuis J Alloys Comp 229 238 1995 2 0 2 1 P Quebe L J Terbuchte and W Jeitschko J Alloys Comp 302 70 2000 3 0 3 1 Yoichi Kamihara Hidenori Hiramatsu Masahiro Hirano Ryuto Kawamura Hiroshi Yanagi Toshio Kamiya and Hideo Hosono J Am Chem Soc 128 10012 2006 4 0 4 1 4 2 Y Kamihara T Watanabe M Hirano and H Hosono J Am Chem Soc 130 3296 2008 5 0 5 1 5 2 H Takahashi K Igawa K Arii Y Kamihara M Hirano and H Hosono Nature 453 376 2008 6 0 6 1 M Rotter M Tegel and D Johrend arXiv 0805 463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 H Wen G Mu L Fang H Yang and X Zhu Europhys Lett 83 17009 2008 X H Chen T Wu G Wu R H Liu H Chen and D F Fang Nature 453 761 2008 Z A Ren W Lu J Yang W Yi X L Shen Z C Li G C Che X L Dong L L Sun F Zhou and Z X Zhao Chin Phys Lett 25 2215 2008 G Cao C Wang Z Zhu S Jiang Y Luo S Chi Z Ren Q Tao Y Wang and Z Xu arXiv 0807 1304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 Wang L Li S Chi Z Zhu Z Ren Y Li Y Wang X Lin Y Luo S Jiang X Xu G Cao and Z Xu arXiv 0804 4290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 A Ren G C Che X L Dong J Yang W Lu W Yi X L Shen Z C Li L L Sun F Zhou and Z X Zhao Europhys Lett 83 17002 2008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金屬磷屬氧化物 amp oldid 7522155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