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杨显惠

杨显惠(1946年),男,甘肅东乡人,中國當代作家。以描寫右派分子和大饥荒时期苦難的小說《夹边沟记事》《定西孤儿院纪事》著名。這兩部作品以紀實性小說的方式揭開了許多人不敢觸摸的“特殊領域”,尤其對政治災難下人陷入飢餓絕境的逼真描寫令人觸目驚心,發表後引起強烈震動。《夾邊溝記事》(2002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年由花城出版社重版,補充12篇小說)被稱為“中國的《古拉格群島》”。[1]

生平 编辑

1965年由蘭州二中上山下鄉赴甘肅省生產建設兵團安西縣小宛農場。1971年入甘肅師範大學(現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讀書。1975年在甘肅省農墾局酒泉農墾中學做教師。 1981年調往河北省大清河鹽場工作。短篇小说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中国小说学会奖、《上海文学》奖。

主要著作 编辑

《夾邊溝記事》[2]

  • 本書被譽為“中國的《古拉格群島》”。書中所指的夾邊溝,為甘肅酒泉一個羈押右派分子的勞改農場,從1957年開始關押的近三千人,至1960年底倖存者已不足一半,是一處充滿了苦難、飢餓和死亡的傷痛之地。作者歷經數年,大海撈針般搜尋和採訪了近百名當事人,並在高度忠於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完成了這部極具震撼力的紀實性小說。全書對眾多受難者命運的來龍去脈進行了深沉的揭示,對絕境中的人性有著十分出色的繪狀,更直視了這一歷史悲劇的精神本質和深刻教訓。
  • 這是一段塵封四十年的歷史,當年的倖存者散落在各個角落,沒有人問過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當年的死難者早已化為白骨,連他們的後代也不知道埋在何處。幸虧楊顯惠這位有良知的作家,不辭辛勞,四處尋訪,歷經數載,終於揭開了歷史的蓋子。從2000年春季《上海文學》開始連載《夾邊溝記事》, 天津古籍出版社出過一冊《夾邊溝記事》,但其內容不全是“夾邊溝”,還有幾篇作者早期的中短篇小說。後來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全部的“夾邊溝”故事,書名變成了《告別夾邊溝》。2008年花城出版社重新出版​​這本書,且恢復了它的原名。

《定西孤兒院紀事》[3]

  • 這部《定西孤兒院紀事》寫的是“受苦人的絕境”。“定西專區”是1960年左右的“大饑荒”在甘肅省內的一個“重災區”。作者在忠實史料事實和當事人陳述事實的基礎上,創作出一個個具有高度典型性和獨特性的作品。完全是白描的手法,紀實性的語言,平實的語調,將一幕幕飢餓與死亡的慘烈情境撕裂在人們眼前。
  • 《定西孤兒院紀事》裡的主人公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是中國那個時代弱勢群體中最無助的群體,是大躍進最不幸群體中的無聲分母。從來沒有人講他們的故事,在領導眼裡,他們的死亡也顯得那麼微不足道,甚至連親歷者自己都不願再提那段黑暗的日子。《定西孤儿院纪事》里所描述的“绝境”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是作家虚构不出来的,那一个个细节给我们组成了一个惨绝人寰的时代。

《甘南紀事》

  • 甘肅南部和北部的自然環境差異大,山清水秀,民風淳樸。作者近年4次踏進甘南,進行文學采風活動,收集了豐富的文學素材,終以書中的12個故事記錄了在甘南藏區的所見所聞,展現了當地悠久而燦爛的文化、牧民特有的生活形態,以及他們從傳統走向現代化的身影。

奖项和荣誉 编辑

《定西孤兒院紀事》(花城出版社2007年)被《出版人》雜誌、《中華讀書報》、《新京報》評為“年度圖書”。 2007年12月楊顯惠因“直指人心痛處與歷史傷疤,顯示了講真話的勇氣和魅力”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年度魅力人物”之一。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杨显惠:我不愿再描述苦难. 时代周报. [2012-05-10]. (原始内容于2021-06-03). 
  2. ^ Yang, Xianhui,; 杨显惠,. Jiabiangou ji shi. 夾邊溝記事 Di 1 ban. Guangzhou: 花城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360-5328-1. OCLC 298931389. 
  3. ^ Yang, Xianhui., 定西孤儿院纪事; 杨显惠. Dingxi gu er yuan ji shi. 定西孤兒院紀事 Di 1 ban. Guangzhou Shi: Hua cheng chu ban she. (2008 printing). ISBN 978-7-5360-4914-7. OCLC 157002997. 

杨显惠,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21年6月2日, 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这篇条目,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1946年, 甘肅东乡人, 中國當代作家, 以描寫右派分子和大饥荒时期苦難的小說, 夹边沟记事, 定西孤儿院纪事, 著名, 這兩部作品以紀實性小說的方式揭開了許多人不敢觸摸的, 特殊領域, 尤其對政治災難下人陷入飢餓絕境的逼真描寫令人觸目驚心, 發表後引起強烈震動, 夾邊溝記事, 2002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8年由花城出版社重版, 補充12篇小說, 被稱為,. 此條目的语调或风格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寫作方式 2021年6月2日 請根據指南協助改善这篇条目 請在讨论页討論問題所在及加以改善 杨显惠 1946年 男 甘肅东乡人 中國當代作家 以描寫右派分子和大饥荒时期苦難的小說 夹边沟记事 定西孤儿院纪事 著名 這兩部作品以紀實性小說的方式揭開了許多人不敢觸摸的 特殊領域 尤其對政治災難下人陷入飢餓絕境的逼真描寫令人觸目驚心 發表後引起強烈震動 夾邊溝記事 2002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8年由花城出版社重版 補充12篇小說 被稱為 中國的 古拉格群島 1 目录 1 生平 2 主要著作 3 奖项和荣誉 4 参考文献生平 编辑1965年由蘭州二中上山下鄉赴甘肅省生產建設兵團安西縣小宛農場 1971年入甘肅師範大學 現西北師範大學 數學系讀書 1975年在甘肅省農墾局酒泉農墾中學做教師 1981年調往河北省大清河鹽場工作 短篇小说曾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中国小说学会奖 上海文学 奖 主要著作 编辑 夾邊溝記事 2 本書被譽為 中國的 古拉格群島 書中所指的夾邊溝 為甘肅酒泉一個羈押右派分子的勞改農場 從1957年開始關押的近三千人 至1960年底倖存者已不足一半 是一處充滿了苦難 飢餓和死亡的傷痛之地 作者歷經數年 大海撈針般搜尋和採訪了近百名當事人 並在高度忠於歷史事實的基礎上 完成了這部極具震撼力的紀實性小說 全書對眾多受難者命運的來龍去脈進行了深沉的揭示 對絕境中的人性有著十分出色的繪狀 更直視了這一歷史悲劇的精神本質和深刻教訓 這是一段塵封四十年的歷史 當年的倖存者散落在各個角落 沒有人問過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年的死難者早已化為白骨 連他們的後代也不知道埋在何處 幸虧楊顯惠這位有良知的作家 不辭辛勞 四處尋訪 歷經數載 終於揭開了歷史的蓋子 從2000年春季 上海文學 開始連載 夾邊溝記事 天津古籍出版社出過一冊 夾邊溝記事 但其內容不全是 夾邊溝 還有幾篇作者早期的中短篇小說 後來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全部的 夾邊溝 故事 書名變成了 告別夾邊溝 2008年花城出版社重新出版 這本書 且恢復了它的原名 定西孤兒院紀事 3 這部 定西孤兒院紀事 寫的是 受苦人的絕境 定西專區 是1960年左右的 大饑荒 在甘肅省內的一個 重災區 作者在忠實史料事實和當事人陳述事實的基礎上 創作出一個個具有高度典型性和獨特性的作品 完全是白描的手法 紀實性的語言 平實的語調 將一幕幕飢餓與死亡的慘烈情境撕裂在人們眼前 定西孤兒院紀事 裡的主人公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 是中國那個時代弱勢群體中最無助的群體 是大躍進最不幸群體中的無聲分母 從來沒有人講他們的故事 在領導眼裡 他們的死亡也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甚至連親歷者自己都不願再提那段黑暗的日子 定西孤儿院纪事 里所描述的 绝境 的残酷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 是作家虚构不出来的 那一个个细节给我们组成了一个惨绝人寰的时代 甘南紀事 甘肅南部和北部的自然環境差異大 山清水秀 民風淳樸 作者近年4次踏進甘南 進行文學采風活動 收集了豐富的文學素材 終以書中的12個故事記錄了在甘南藏區的所見所聞 展現了當地悠久而燦爛的文化 牧民特有的生活形態 以及他們從傳統走向現代化的身影 奖项和荣誉 编辑 定西孤兒院紀事 花城出版社2007年 被 出版人 雜誌 中華讀書報 新京報 評為 年度圖書 2007年12月楊顯惠因 直指人心痛處與歷史傷疤 顯示了講真話的勇氣和魅力 被 南方人物周刊 評為 年度魅力人物 之一 参考文献 编辑 杨显惠 我不愿再描述苦难 时代周报 2012 05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6 03 Yang Xianhui 杨显惠 Jiabiangou ji shi 夾邊溝記事 Di 1 ban Guangzhou 花城出版社 2008 ISBN 978 7 5360 5328 1 OCLC 298931389 Yang Xianhui 定西孤儿院纪事 杨显惠 Dingxi gu er yuan ji shi 定西孤兒院紀事 Di 1 ban Guangzhou Shi Hua cheng chu ban she 2008 printing ISBN 978 7 5360 4914 7 OCLC 157002997 请检查 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杨显惠 amp oldid 6934574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