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梅克倫堡-什未林大公國

梅克倫堡-什未林大公國是十九世纪时北德意志邦聯的邦國之一,由居住於什未林梅克倫堡家族統治。大公國首先是德意志邦聯的成員,接著成為北德意志邦聯的一個聯邦國,最後於1871年合併至德意志帝國之內。

梅克倫堡-什未林大公國
Großherzogtum Mecklenburg-Schwerin
1815年—1918年
国旗
国徽
梅克倫堡-什未林在德意志帝國中的位置
地位
首都什未林
政府君主制
大公 
• 1815年–1837年
腓特烈·法蘭茲一世
• 1837年–1842年
保羅·腓特烈
• 1842年–1883年
腓特烈·法蘭茲二世
• 1883年–1897年
腓特烈·法蘭茲三世
• 1897年–1918年
腓特烈·法蘭茲四世
历史 
• 升為大公國
1815年6月14日
1918年11月14日
面积
1910年13,127平方公里
人口
• 1905年
625,045
今属于 德國

地理

1701年大公國的前身梅克倫堡-什未林公國建立的時候,公國的領土基本上包括歷史上梅克倫堡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和前梅克倫堡-居斯特羅公國的大部分地區,而大公國獲升格的時候大致上繼承了前者的領土。梅克倫堡東南的較小一塊地區則由梅克倫堡家族的另一分支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統治,該支亦同時統治西北方遠處的拉策堡領地。

大公國北鄰波羅的海海岸,東北緊鄰普魯士波美拉尼亞省,邊界連接省內的西波美拉尼亞地區(前瑞屬波美拉尼亞)。大公國南方毗鄰普魯士勃蘭登堡省(勃蘭登堡省內有羅索與荀白克兩鎮屬大公國的外飛地),西南方則接壤漢諾瓦王國的艾姆切·諾伊豪斯地區,此區於1866年普奧戰爭後改屬普魯士的漢諾瓦省。西面的荷爾斯泰因公國亦被合併到新建立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省之內。在此之後,整個梅克倫堡地區幾乎全被普魯士的領土所包圍。除了首都什未林,大公國亦包括了沿海城市羅斯托克維斯馬,兩城1803年之前仍由瑞典統治。大公國領土亦包括帕爾希姆居斯特羅兩個內陸城市。

歷史

公國早期在法國大革命戰爭之中,公爵腓特烈·法蘭茲一世保持中立,1803年從瑞典的擔保之中獲得了維斯馬市。拿破崙1806年取得奧斯特里茲戰役的勝利,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之後,腓特烈·法蘭茲一世於1808年3月22日簽約加入萊茵邦聯。1812年正預備進攻俄國的拿破崙並不尊重這一同盟,反而他將公國交給了瑞典王儲讓·伯納多特以作支援。腓特烈·法蘭茲一世的梅克倫堡-什未林公國成為萊茵邦聯內第一個脫離邦聯及反對拿破崙的成員,並派遣代表到拿破崙軍中宣佈。後來他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並組織軍隊對抗法國,與其作戰的新盟友普魯士俄國後來卻欲將公國交給丹麥王國。但是後來1814年的基爾條約丹麥只被答允給予瑞屬的波美拉尼亞,梅克倫堡仍然維持對公國的統治。

1815年維也納會議中,腓特烈·法蘭茲一世加入了新建立的德意志邦聯,跟施特雷利茨家系的堂兄弟卡爾二世一樣,兩國同時升格為大公國,獲得「梅克倫堡的大公爵」的名銜。1819年在他的統治下,農奴制終於被廢除。梅克倫堡地區的統治模式仍由1755年梅克倫堡家族的繼承權協議(Landesgrundgesetzlicher Erbvergleich)中確認,協議確立了使用中世紀階級制等級制度的政治制度,這大大影響了兩國的社會和政治發展。於1848年革命中,要求訂立自由憲法的浪潮對公國造成不少衝擊。1849年10月大公腓特烈·法蘭茲二世(1823年–1883年)因此訂立了新的基本法。但在梅克倫堡的貴族階層和鄰國施特雷利茨大公格奥尔格對新憲法的大力反對下,不久之後新憲法中所有推動民主的政策均被撤銷,在1851與1852年更反而推行更多限制民主的政策。

梅克倫堡-什未林與鄰國荷爾斯泰因的衝突在1866年普奧戰爭時達至高峰,腓特烈·法蘭茲二世派遣士兵支援普魯士。大公國愈來愈受普魯士的影響。1867年大公國加入普魯士主導的北德意志邦聯關稅同盟普法戰爭(1870年–1871年)中,普魯士再次得到大公爵腓特烈·法蘭茲二世的有力支援。腓特烈·法蘭茲二世是德意志統一的狂熱支持者,而且對自己的軍隊有很高的控制權。1871年德意志統一,梅克倫堡-什未林和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邦國。公國內亦再次出現要求建立一部更民主的憲法的呼聲,德意志帝國議會亦對此有積極回應。

1897年腓特烈·法蘭茲四世繼承父親腓特烈·法蘭茲三世的大公爵位成為梅克倫堡-什未林末代大公。1907年大公向其子民承諾建立憲法。大公國仍然維持著一個封建政府,大公本人透過一眾大臣掌控一切權力。大公國的議會每年只會短期開會,其餘大部分時間國內的事務都一個委員會處理,委員會成員包括騎士階層的代表、鄉村代表和各市鎮的市長。梅克倫堡-什未林選出了六名代表進入帝國議會。1918年2月23日在其親戚阿道夫·腓特烈六世自殺後,腓特烈·法蘭茲四世大公成為了梅克倫堡-施特雷利茨的攝政。在這不久之後,同年11月14日德國十一月革命中,大公被迫放棄梅克倫堡的爵位。大公國成為梅克倫堡-什未林自由邦威瑪共和國的一個聯邦國。至此近八個世紀梅克倫堡王朝對梅克倫堡的統治正式結束(當中只有1628至1630年梅克倫堡由阿爾布雷赫特·馮·華倫斯坦統治)。

參考條目

  本條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大英百科全书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 

梅克倫堡, 什未林大公國, 是十九世纪时北德意志邦聯的邦國之一, 由居住於什未林的梅克倫堡家族統治, 大公國首先是德意志邦聯的成員, 接著成為北德意志邦聯的一個聯邦國, 最後於1871年合併至德意志帝國之內, großherzogtum, mecklenburg, schwerin1815年, 1918年国旗, 国徽梅克倫堡, 什未林在德意志帝國中的位置地位, 德意志邦聯, 邦國, 北德意志邦联邦國, 德意志帝國, 邦國首都什未林政府君主制大公, 1815年, 1837年腓特烈, 法蘭茲一世, 1837年, 184. 梅克倫堡 什未林大公國是十九世纪时北德意志邦聯的邦國之一 由居住於什未林的梅克倫堡家族統治 大公國首先是德意志邦聯的成員 接著成為北德意志邦聯的一個聯邦國 最後於1871年合併至德意志帝國之內 梅克倫堡 什未林大公國 Grossherzogtum Mecklenburg Schwerin1815年 1918年国旗 国徽梅克倫堡 什未林在德意志帝國中的位置地位 德意志邦聯 邦國 北德意志邦联邦國 德意志帝國 邦國首都什未林政府君主制大公 1815年 1837年腓特烈 法蘭茲一世 1837年 1842年保羅 腓特烈 1842年 1883年腓特烈 法蘭茲二世 1883年 1897年腓特烈 法蘭茲三世 1897年 1918年腓特烈 法蘭茲四世历史 升為大公國1815年6月14日 腓特烈 法蘭茲四世退位1918年11月14日面积1910年13 127平方公里人口 1905年625 045前身 继承梅克倫堡 什未林公國 梅克倫堡 什未林自由邦今属于 德國地理 编辑 什未林城堡 1701年大公國的前身梅克倫堡 什未林公國建立的時候 公國的領土基本上包括歷史上梅克倫堡的中部和西部地區 和前梅克倫堡 居斯特羅公國的大部分地區 而大公國獲升格的時候大致上繼承了前者的領土 梅克倫堡東南的較小一塊地區則由梅克倫堡家族的另一分支梅克倫堡 施特雷利茨統治 該支亦同時統治西北方遠處的拉策堡領地 大公國北鄰波羅的海海岸 東北緊鄰普魯士波美拉尼亞省 邊界連接省內的西波美拉尼亞地區 前瑞屬波美拉尼亞 大公國南方毗鄰普魯士勃蘭登堡省 勃蘭登堡省內有羅索與荀白克兩鎮屬大公國的外飛地 西南方則接壤漢諾瓦王國的艾姆切 諾伊豪斯地區 此區於1866年普奧戰爭後改屬普魯士的漢諾瓦省 西面的荷爾斯泰因公國亦被合併到新建立的石勒蘇益格 荷爾斯泰因省之內 在此之後 整個梅克倫堡地區幾乎全被普魯士的領土所包圍 除了首都什未林 大公國亦包括了沿海城市羅斯托克和維斯馬 兩城1803年之前仍由瑞典統治 大公國領土亦包括帕爾希姆和居斯特羅兩個內陸城市 歷史 编辑公國早期在法國大革命戰爭之中 公爵腓特烈 法蘭茲一世保持中立 1803年從瑞典的擔保之中獲得了維斯馬市 拿破崙1806年取得奧斯特里茲戰役的勝利 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之後 腓特烈 法蘭茲一世於1808年3月22日簽約加入萊茵邦聯 1812年正預備進攻俄國的拿破崙並不尊重這一同盟 反而他將公國交給了瑞典王儲讓 伯納多特以作支援 腓特烈 法蘭茲一世的梅克倫堡 什未林公國成為萊茵邦聯內第一個脫離邦聯及反對拿破崙的成員 並派遣代表到拿破崙軍中宣佈 後來他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並組織軍隊對抗法國 與其作戰的新盟友普魯士和俄國後來卻欲將公國交給丹麥王國 但是後來1814年的基爾條約丹麥只被答允給予瑞屬的波美拉尼亞 梅克倫堡仍然維持對公國的統治 1815年維也納會議中 腓特烈 法蘭茲一世加入了新建立的德意志邦聯 跟施特雷利茨家系的堂兄弟卡爾二世一樣 兩國同時升格為大公國 獲得 梅克倫堡的大公爵 的名銜 1819年在他的統治下 農奴制終於被廢除 梅克倫堡地區的統治模式仍由1755年梅克倫堡家族的繼承權協議 Landesgrundgesetzlicher Erbvergleich 中確認 協議確立了使用中世紀階級制等級制度的政治制度 這大大影響了兩國的社會和政治發展 於1848年革命中 要求訂立自由憲法的浪潮對公國造成不少衝擊 1849年10月大公腓特烈 法蘭茲二世 1823年 1883年 因此訂立了新的基本法 但在梅克倫堡的貴族階層和鄰國施特雷利茨大公格奥尔格對新憲法的大力反對下 不久之後新憲法中所有推動民主的政策均被撤銷 在1851與1852年更反而推行更多限制民主的政策 梅克倫堡 什未林與鄰國荷爾斯泰因的衝突在1866年普奧戰爭時達至高峰 腓特烈 法蘭茲二世派遣士兵支援普魯士 大公國愈來愈受普魯士的影響 1867年大公國加入普魯士主導的北德意志邦聯和關稅同盟 普法戰爭 1870年 1871年 中 普魯士再次得到大公爵腓特烈 法蘭茲二世的有力支援 腓特烈 法蘭茲二世是德意志統一的狂熱支持者 而且對自己的軍隊有很高的控制權 1871年德意志統一 梅克倫堡 什未林和梅克倫堡 施特雷利茨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邦國 公國內亦再次出現要求建立一部更民主的憲法的呼聲 德意志帝國議會亦對此有積極回應 1897年腓特烈 法蘭茲四世繼承父親腓特烈 法蘭茲三世的大公爵位成為梅克倫堡 什未林末代大公 1907年大公向其子民承諾建立憲法 大公國仍然維持著一個封建政府 大公本人透過一眾大臣掌控一切權力 大公國的議會每年只會短期開會 其餘大部分時間國內的事務都一個委員會處理 委員會成員包括騎士階層的代表 鄉村代表和各市鎮的市長 梅克倫堡 什未林選出了六名代表進入帝國議會 1918年2月23日在其親戚阿道夫 腓特烈六世自殺後 腓特烈 法蘭茲四世大公成為了梅克倫堡 施特雷利茨的攝政 在這不久之後 同年11月14日德國十一月革命中 大公被迫放棄梅克倫堡的爵位 大公國成為梅克倫堡 什未林自由邦 威瑪共和國的一個聯邦國 至此近八個世紀梅克倫堡王朝對梅克倫堡的統治正式結束 當中只有1628至1630年梅克倫堡由阿爾布雷赫特 馮 華倫斯坦統治 參考條目 编辑梅克倫堡統治者列表 本條目出自公有领域 Chisholm Hugh 编 大英百科全书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梅克倫堡 什未林大公國 amp oldid 6713711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