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志賀桿菌病

志賀桿菌病Shigellosis),也稱為桿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傳染病,因為攝食了遭志賀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引發食物中毒。特徵是出血性腹瀉

志賀桿菌病
症状发热, 發冷, 肚痛, 腹瀉, 里急后重, 便血
类型primary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colonic disease[*], 小腸病變[*], 细菌感染疾病[*], Enterobacteriaceae infectious disease[*], particular disease[*]
肇因志賀氏菌屬, Shigella flexneri[*], Shigella boydii[*], 宋内志贺菌[*], 痢疾志賀氏菌[*]
診斷方法微生物培養[*], 糞便檢查[*]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傳染病學
ICD-111A02
ICD-10A03
ICD-9-CM004
DiseasesDB12005
MedlinePlus[1]
eMedicinemed/2112
Patient UK英语Patient UKbacillary-dysentery 志賀桿菌病
MeSHD004405
Orphanet810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致病源

志賀氏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無鞭毛無運動性,有致病性。

傳染源

帶菌者是人類,但靈長類也發生過集體感染事件。

傳染方式

直接或間接食用被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物而感染,少數病菌(10-100個)亦可能造成感染。

潛伏期

一至三天,有時可達一星期。

傳染期

發病約一個月內。從急性期到糞便中無病菌為止。無症狀帶菌者也會傳染,需要注意的是帶菌狀態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縮短傳染病在一星期之內(1)。

致病原因

志賀氏菌引起之感染,限於腸胃道,很少侵入血液。志賀菌附著在上皮細胞,破壞腸黏膜而造成潰瘍。癒合後形成疤痕,可能會導致腸阻塞(4,5)。

預防

傳播途徑經由食物、糞便、手及蒼蠅等。此外,肛交也會傳染志賀氏桿菌,又稱為「性傳播志賀菌病」(6),原因是肛交後觸碰糞便並且未注意個人清潔攝入細菌造成。因此需注意環境以及個人衛生。如果確診志賀桿菌,病人須隔離直到糞便培養為陰性。在大範圍流行時,須採取預防性投藥(1,2)。

參考資料

  • 行政院衛生署: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1996:桿1-5。
  • 潘子明:痢疾流行。科學月刊1998;27: 103-11。
  • 王貴譽、張瑞烽:大學微生物。台北:國立編譯館。1993:393-400。
  • Benenson AS: Control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in Man. 15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o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1990: 391-4.
  • Benenson AS: Control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Manual. 16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o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1995: 421-5.
  • Williamson, D. A., & Chen, M. Y. (2020).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21), 2023-2032.

志賀桿菌病,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 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 请咨询专业人士, 詳見醫學聲明, shigellosis, 也稱為桿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細菌性痢疾, 是一種傳染病, 因為攝食了遭志賀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引發食物中毒, 特徵是出血性腹瀉, 症状发热, 發冷, 肚痛, 腹瀉, 里急后重, 便血类型primary,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colonic, disease, 小腸病變, 细菌感染疾. 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 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 请咨询专业人士 詳見醫學聲明 志賀桿菌病 Shigellosis 也稱為桿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細菌性痢疾 是一種傳染病 因為攝食了遭志賀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引發食物中毒 特徵是出血性腹瀉 志賀桿菌病症状发热 發冷 肚痛 腹瀉 里急后重 便血类型primary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colonic disease 小腸病變 细菌感染疾病 Enterobacteriaceae infectious disease particular disease 肇因志賀氏菌屬 Shigella flexneri Shigella boydii 宋内志贺菌 痢疾志賀氏菌 診斷方法微生物培養 糞便檢查 分类和外部资源醫學專科傳染病學ICD 111A02ICD 10A03ICD 9 CM004DiseasesDB12005MedlinePlus 1 eMedicinemed 2112Patient UK 英语 Patient UK bacillary dysentery 志賀桿菌病MeSHD004405Orphanet810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目录 1 致病源 2 傳染源 3 傳染方式 4 潛伏期 5 傳染期 6 致病原因 7 預防 8 參考資料致病源 编辑志賀氏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 無鞭毛無運動性 有致病性 傳染源 编辑帶菌者是人類 但靈長類也發生過集體感染事件 傳染方式 编辑直接或間接食用被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物而感染 少數病菌 10 100個 亦可能造成感染 潛伏期 编辑一至三天 有時可達一星期 傳染期 编辑發病約一個月內 從急性期到糞便中無病菌為止 無症狀帶菌者也會傳染 需要注意的是帶菌狀態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 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可縮短傳染病在一星期之內 1 致病原因 编辑志賀氏菌引起之感染 限於腸胃道 很少侵入血液 志賀菌附著在腸上皮細胞 破壞腸黏膜而造成潰瘍 癒合後形成疤痕 可能會導致腸阻塞 4 5 預防 编辑傳播途徑經由食物 糞便 手及蒼蠅等 此外 肛交也會傳染志賀氏桿菌 又稱為 性傳播志賀菌病 6 原因是肛交後觸碰糞便並且未注意個人清潔攝入細菌造成 因此需注意環境以及個人衛生 如果確診志賀桿菌 病人須隔離直到糞便培養為陰性 在大範圍流行時 須採取預防性投藥 1 2 參考資料 编辑行政院衛生署 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 1996 桿1 5 潘子明 痢疾流行 科學月刊1998 27 103 11 王貴譽 張瑞烽 大學微生物 台北 國立編譯館 1993 393 400 Benenson AS Control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in Man 15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o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1990 391 4 Benenson AS Control of Communicable Disease Manual 16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o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1995 421 5 Williamson D A amp Chen M Y 2020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 21 2023 2032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志賀桿菌病 amp oldid 70483168,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