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1]

标点符号
一般標點符號
撇号  '
括號 [ ]  ( )  { }  ⟨ ⟩  ( )
冒號 :
逗號  ,  ،  
頓號
連接號 ‒  –  —  ―
破折號  ——
省略號  ...      
叹号  !
句號  .
書名號 ‹ ›  « »  《 》  ﹏ ︴
專名號 _  
连字号
連字暨減號 -
問號  ?
引號 ‘ ’  “ ”  ' '  " "  「 」『 』
分號 ;  
斜線 /    
着重号
示亡號  
隱諱號 ×
分字符
間隔號 ·
空格     
一般排版符號
和號 &
星號 *
@ @
井號 #
數字符號
反斜线 \
等号 =
倒感嘆號 ¡
倒問號 ¿
乘號 ×
除号 ÷
序數標識英语ordinal indicator º ª
百分號 %
千分號
萬分號
加號減號 + −
正負號負正號 ± ∓
度數符號 °
角分符号    
段落符号  //  
豎線 |    ¦
分节符号 §
參考標記
項目符號
脱字符 ^
波浪號 ~
上橫線
下橫線 _
虛缺號
剑標 † ‡ ⹋
同上符号
知識產權符號
版权符号 ©
copyleft
錄音版權符號英语Sound recording copyright symbol
註冊商標符號 ®
服務商標
商標符號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ƒ英语Florin sign英语Philippine peso sign£英语Ruble sign英语Indian rupee sign 英语Shekel sign圓 圆 円 元 ¥

特殊排版符號
asterism英语Asterism (typography)
fleuron,hedera英语Fleuron (typography)
标示号
疑問驚嘆號
反諷號英语irony punctuation
菱形
連音符
相關符號
  • 空白字元
其他語言標點符號
  • 希伯來語標點符號
  • 日語標點符號英语Japanese punctuation
  • 韓語標點符號英语Korean punctuation

西方的標點符號,在16世紀主要有朗誦學派句法學派兩個學派,主要是由古典時期希臘文和拉丁文演變而來,在17世紀後進入穩定階段。俄文的標點是依希臘文而來,到了18世紀採用西歐的標點方法。

中國古籍印刷中自有標點符號。近人管錫華研究,指出古代中文標點符號發達,近代自歐美舶來了數種標點,與固有符號糅合,漸成今式[2]。日本在8世紀時,在阅读文言文(漢文訓讀)时,会使用訓點(如返點)作为標點。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也将传统句读和西式标点相结合,逐渐形成现代日文标点使用方法。

東亞標點符號

中文

歷史

中國從先秦時代就已經有標點符號,可以從20世紀以來的考古文物中見到。[3]只不過這些符號沒有統一標準,沒有流傳到後世。

时代,中国就已有标点符号萌芽了。在戰國時代的竹簡中,就可以見到「└」型符號,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結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現代的逗號與句號,用來表示斷句。[4]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收了“、”号(丶),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𠄌”号(𠄌),解释:「钩识也。」清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5]

在古人的記載中,也提到了標點符號,《宋史·何基传》如:「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清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因此,中國古代只不過沒有用現代白話文的標點符號,而不是沒有標點符號。

中國古代文書文言文)一般不加或不常使用标点符号,而是通過語感、語氣助詞、語法結構等斷句[註 1];有時會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例如清人趙恬養《增訂解人頤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說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7種解釋方法。

 
一本1920年出版的书籍拥有11种标点符号

又因為古代文書普遍不加標點符號,會給未加訓練者造成閱讀的困難。因此,1919年11月29日,馬裕藻朱希祖錢玄同劉復周作人胡適等人聯名提出《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2月出版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是用白話和新式標點寫作的第一部「新書」。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出版社的汪原标点、分段并出版《水浒传》,这是中国首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标点符号的使用,对漢語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0年2月2日,中華民國教育部以『教育部訓令第五三號』「令京師學務局、各教育廳、各高師校:據國語統一籌備會函送新式標點符號全案請予頒行等因前來查原案內容遠仿古昔之成規近采世界之通則足資文字上辨析義蘊輔助理解之用合亟檢同印刷原案 冊令行該局廳校查照酌量分配轉發所屬學校俾備採用此令。附原案 冊。教育次長代理部務傅嶽棻[6]

195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标点符号用法》,9月26日全文刊登在《人民日报》。

1951年10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

1987年4月,中華民國教育部再頒布《重訂標點符號手冊》。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标点符号用法》。

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在1990年版《标点符号用法》的基础上发布“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1996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实施。

2008年12月,中華民國教育部發行《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

2011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发布。2012年6月1日,“GB/T 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正式实施。

常用標點符號

中文標點符號所佔的空間大小,通常與漢字一樣。由於兩岸分治,標點符號的具體規範分為如下表兩種。其中,香港沒有成文的標點符號規範,但民間使用的基本和台灣標準相同,有時也會使用中國大陸標準,或二者混用。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詞典(橫排)大多句讀點居中,使用和中國大陸相同的引號。

名称 符号 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 中華民國教育部 別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民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民国教育部
句号
佔一个字的位置,橫排居左下,直排居右偏上。兩個問號或嘆號叠用時,占一個字位置;三個問號或嘆號叠用時,占兩個字位置;問號和嘆號連用時,占一個字位置, 佔一個字的位置,居中。
问号
叹号 惊叹号感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引号
(正常) “ ”
﹃﹄
「」
﹁﹂
左右符號各佔行中一格
(内部) ‘ ’
﹁﹂
『』
﹃﹄
括号 夹注号 圆括号 () 甲式:( )

乙式:—— ——[7]

  方括号 []
六角括号 〔〕
方头括号 【】
破折号
—— 佔兩個字的位置,中間不能斷開,上下居中。兩個省略號連用時占四個字位置并須單獨占一行
省略号 删节号 …… ……
连接号   一字线 佔一个字的位置,上下居中
短横线 - 佔半个字的位置,上下居中
浪纹线 佔一个字的位置,上下居中
间隔号
  · [註 2][8] 佔半个字的位置,居正中 佔一個字的位置,居正中
書名號
双书名号 《》 左右符號各佔行中一格
单书名号 〈〉
浪线书名号 ﹏﹏ 文字下方(直排時左方)畫浪綫
专名号
__ 文字下方(直排時左方)畫綫
着重号 . 文字下方(直排時右方)畫點。 無此用法。[註 3]

引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先用雙引號“ ”,内部如需再引用,再用單引號‘ ’,若再需引用,使用雙引號“ ”,以此类推。直排仍保持双引号在外,改用﹃﹄和﹁﹂。 [1]
  • 中华民国教育部:先用單引號「」,内部如需要引用,再用雙引號『』。而雙引號內部又需要引用,則再用單引號,如此類推。直排用的符号为﹁﹂和﹃﹄。

日文

日本的標點符號規範並不統一。政府文件中,僅逗號就有「」「」兩種形式,日本官方公文以往直式文書用「」,改用橫書後,文部省規定使用「」,但自治省頒布的卻是「」,「」用於數字(全形)千位分隔。現除文化廳裁判所外,官方乃至一般民間習慣同自治省。日語的讀點橫排時置於方格左下,直排時置於右上。另外還有一些標點的使用沒有規範。

下表列舉常見用法。

縱書與橫書

橫排與縱排的標點符號規範
台灣 中國大陸 香港澳門 日本
逗號
句號
,。
置於中間
,。 / 科研文献可用:,.
橫排時置於左下
縱排時置於右上
,。
(無嚴格規範)
橫:、。,。 置於左下
縱:、。 置於右上
嘆號
置於中間

橫排時靠左
縱排時靠右

(無嚴格規範)

置於中間
頓號
置於中間

橫排時置於左下
縱排時置於右上

(無嚴格規範)
中黒
置於中間
冒號
置於中間

橫排時靠左
縱排時靠右

(無嚴格規範)

橫排時置於中間
縱排時旋轉90°
省略號 ……
置於行中
縱排時旋轉90°
同左
(無嚴格規範)
……
置於行中
縱排時旋轉90°
引號 橫排:「『』」
縱排:



橫排:“‘’”
縱排:



(無嚴格規範) 橫排:「『』」
縱排:



(無嚴格規範)
着重号 .
橫排時置於字下,縱排時置於字右
. 或、
(無嚴格規範,但習慣橫排時置於字上,縱排時置於字右)
专名号
下划线
_
橫排時置於字下,縱排時置於字左
_
(無嚴格規範,但習慣橫排時置於字下,縱排時置於字右)

英文标点符号

  • 句点 英国英语full stop;美国英语period:“ .
  • 问号 question mark:“ ?
  • 感叹号 exclamation mark:“ !
  • 逗号 comma:“ ,
  • 冒号 colon:“ :
  • 省略號 ellipsis(眾數:ellipses):“
  • 分号 semicolon:“ ;
  • 连字符 hyphen:“ -
  • 連接号 en dash:“
  • 破折号 em dash:“
  • 括號 brackets:
    • 小括號 parentheses; round brackets:“ ( )[9]
    • 中括號 square brackets:“ [ ][10]
    • 大括號 braces; curly brackets:“ { }[11]
  • 引号 quotation marks:
    • 雙引號 double quotation marks:“ "
    • 單引號 single quotation marks:“ '[12]
  • 縮寫及所有格符号 apostrophe:“ '
  • 斜杠 slash:“ /

參見

注释

  1. ^ 白話文文章裡加入「句讀符號」:句號貌似現在的句號,表示句子的完結;讀號貌似現在的頓號,表示語氣的停頓。
  2. ^ 此處中華民國教育部使用错误符号:“.”是全宽西文句号,仅在繁体中文字型下显示为置中。CNS 11643 规定使用音界号“‧”,部分 BIG5 转码使用日文片假名中点 “・”。
  3. ^ 雖然中華民國教育部並未列入標點符號,但是民間使用多種符號標明,而且無著重號之名稱。文字下方(直排時右方)畫三角形、畫點、畫單圈號或畫雙圈號等。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管錫華. 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發展史. 成都: 巴蜀書社. 2002-10. ISBN 9787806593950. 
  3. ^ 管锡华. 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论纲. 古汉语研究. 1997, (2): 59–64. ISSN 1001-5442. CNKI GHYY702.012. NSSD 1002484286 . 
  4. ^ 林清源. 《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 台北: 藝文印書館. 2006. ISBN 957-520-111-6. 
  5. ^ 林琳. 古代标点符号微探. 文史杂志. 2005, (1): 64–68. ISSN 1003-6903. CNKI WSZI200501027. 
  6. ^ 《政府公報》民國9年2月6日第1431號
  7. ^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夾注號. [2018-03-29]. (原始内容于2020-08-05). 
  8.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間隔號.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20-01-17]. (原始内容于2020-08-05) (中文(臺灣)). 
  9. ^ Straus, Jane. Parentheses—Punctuation Rules. The Blue Book of Grammar and Punctuation. grammarbook.com. [18 April 2014]. (原始内容于2021-03-14). 
  10. ^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15th e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6.104
  11. ^ Are curly braces ever used in normal text? If not, why were they created?. Stack Exchange. [24 April 2018]. (原始内容于2021-01-08). 
  12. ^ Zwicky, Arnold. Dubious Quotation Marks. itre.cis.upenn.edu. 29 January 2006 [21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于2020-11-04). 

外部連結

标点符号, 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 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 用来表示停顿, 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一般標點符號撇号, 括號, 冒號, 逗號, 頓號, 連接號, 破折號, 省略號, ฯ叹号, 句號, 書名號, 專名號, 连字号, 連字暨減號, 問號, 引號, 分號, 斜線, 着重号, 示亡號, 隱諱號, 分字符間隔號, 空格, 一般排版符號和號, 星號, 井號, 數字符號, 反斜线, 等号, 倒感嘆號, 倒問號, 乘號, 除号, 序數標識, 英语, ordinal, indi. 标点符号 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 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 用来表示停顿 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1 标点符号一般標點符號撇号 括號 冒號 逗號 頓號 連接號 破折號 省略號 叹号 句號 書名號 專名號 连字号 連字暨減號 問號 引號 分號 斜線 着重号 示亡號 隱諱號 分字符間隔號 空格 一般排版符號和號 amp 星號 井號 數字符號 反斜线 等号 倒感嘆號 倒問號 乘號 除号 序數標識 英语 ordinal indicator º ª百分號 千分號 萬分號 加號 減號 正負號 負正號 度數符號 角分符号 段落符号 豎線 分节符号 參考標記 項目符號 脱字符 波浪號 上橫線 下橫線 虛缺號 剑標 同上符号 知識產權符號版权符号 c copyleft錄音版權符號 英语 Sound recording copyright symbol 註冊商標符號 服務商標 商標符號 貨幣國際貨幣符號 貨幣符號 英语 Brazilian cruzeiro ƒ 英语 Florin sign ℳ 英语 Philippine peso sign 英语 Ruble sign 英语 Indian rupee sign 英语 Shekel sign 圓 圆 円 元 特殊排版符號asterism 英语 Asterism typography fleuron hedera 英语 Fleuron typography 标示号 疑問驚嘆號 反諷號 英语 irony punctuation 菱形 連音符 相關符號附加符號邏輯符號 空白字元其他語言標點符號希伯來語標點符號日語標點符號 英语 Japanese punctuation 韓語標點符號 英语 Korean punctuation 查论编文字文字史字位文字列表拼音文字相關字母字母的歷史类别表音文字全音素文字辅音音素文字元音附标文字半音節文字特徵文字音節文字语素文字輔助使用速記音標特殊使用數字盲文相关条目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搭配使用的符號附加符號标点符号可轉換為文字的其他使用電報編碼字符 关于维基百科中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请见 Wikipedia 格式手册 标点符号 西方的標點符號 在16世紀主要有朗誦學派和句法學派兩個學派 主要是由古典時期希臘文和拉丁文演變而來 在17世紀後進入穩定階段 俄文的標點是依希臘文而來 到了18世紀採用西歐的標點方法 中國古籍印刷中自有標點符號 近人管錫華研究 指出古代中文標點符號發達 近代自歐美舶來了數種標點 與固有符號糅合 漸成今式 2 日本在8世紀時 在阅读文言文 漢文訓讀 时 会使用訓點 如返點 作为標點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 也将传统句读和西式标点相结合 逐渐形成现代日文标点使用方法 目录 1 東亞標點符號 1 1 中文 1 1 1 歷史 1 1 2 常用標點符號 1 1 3 引號 1 2 日文 1 3 縱書與橫書 2 英文标点符号 3 參見 4 注释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連結東亞標點符號 编辑中文 编辑 歷史 编辑 中國從先秦時代就已經有標點符號 可以從20世紀以來的考古文物中見到 3 只不過這些符號沒有統一標準 沒有流傳到後世 商周时代 中国就已有标点符号萌芽了 在戰國時代的竹簡中 就可以見到 型符號 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結束 又如 作用就融合了現代的逗號與句號 用來表示斷句 4 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 说文解字 收了 号 丶 解释 有所绝止 而识之也 还收了 𠄌 号 𠄌 解释 钩识也 清段玉裁注 钩识者 用钩表识其处也 今人读书有所钩勒 即此 5 在古人的記載中 也提到了標點符號 宋史 何基传 如 凡所读书 无不加标点 义显自明 有不待论说而自见 清章学诚 丙辰札记 考证 点句之法 汉以前已有之 增韵 云 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 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 因此 中國古代只不過沒有用現代白話文的標點符號 而不是沒有標點符號 中國古代文書 文言文 一般不加或不常使用标点符号 而是通過語感 語氣助詞 語法結構等斷句 註 1 有時會出现歧义 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 例如清人趙恬養 增訂解人頤新集 中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另一說我是客 不是我 一句就有7種解釋方法 一本1920年出版的书籍拥有11种标点符号 又因為古代文書普遍不加標點符號 會給未加訓練者造成閱讀的困難 因此 1919年11月29日 馬裕藻 朱希祖 錢玄同 劉復 周作人 胡適等人聯名提出 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 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2月出版胡適的 中國哲學史大綱 是用白話和新式標點寫作的第一部 新書 1920年 在陈独秀 胡适等人的支持下 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出版社的汪原标点 分段并出版 水浒传 这是中国首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 标点符号的使用 对漢語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0年2月2日 中華民國教育部以 教育部訓令第五三號 令京師學務局 各教育廳 各高師校 據國語統一籌備會函送新式標點符號全案請予頒行等因前來查原案內容遠仿古昔之成規近采世界之通則足資文字上辨析義蘊輔助理解之用合亟檢同印刷原案 冊令行該局廳校查照酌量分配轉發所屬學校俾備採用此令 附原案 冊 教育次長代理部務傅嶽棻 6 1951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 标点符号用法 9月26日全文刊登在 人民日报 1951年10月5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 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 1987年4月 中華民國教育部再頒布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 1990年3月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 标点符号用法 1995年12月13日 国家技术监督局在1990年版 标点符号用法 的基础上发布 GB T 15834 1995 标点符号用法 1996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T 15834 1995 标点符号用法 实施 2008年12月 中華民國教育部發行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 修訂版 2011年12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T 15834 2011 标点符号用法 发布 2012年6月1日 GB T 15834 2011 标点符号用法 正式实施 常用標點符號 编辑 中文標點符號所佔的空間大小 通常與漢字一樣 由於兩岸分治 標點符號的具體規範分為如下表兩種 其中 香港沒有成文的標點符號規範 但民間使用的基本和台灣標準相同 有時也會使用中國大陸標準 或二者混用 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詞典 橫排 大多句讀點居中 使用和中國大陸相同的引號 名称 符号 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 中華民國教育部 別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民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民国教育部句号 佔一个字的位置 橫排居左下 直排居右偏上 兩個問號或嘆號叠用時 占一個字位置 三個問號或嘆號叠用時 占兩個字位置 問號和嘆號連用時 占一個字位置 佔一個字的位置 居中 问号 叹号 惊叹号 感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引号 正常 左右符號各佔行中一格 内部 括号 夹注号 圆括号 甲式 乙式 7 方括号 六角括号 方头括号 破折号 佔兩個字的位置 中間不能斷開 上下居中 兩個省略號連用時占四個字位置并須單獨占一行省略号 删节号 连接号 一字线 佔一个字的位置 上下居中短横线 佔半个字的位置 上下居中浪纹线 佔一个字的位置 上下居中间隔号 註 2 8 佔半个字的位置 居正中 佔一個字的位置 居正中書名號 双书名号 左右符號各佔行中一格单书名号 浪线书名号 文字下方 直排時左方 畫浪綫专名号 文字下方 直排時左方 畫綫着重号 無 文字下方 直排時右方 畫點 無此用法 註 3 引號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先用雙引號 内部如需再引用 再用單引號 若再需引用 使用雙引號 以此类推 直排仍保持双引号在外 改用 和 1 中华民国教育部 先用單引號 内部如需要引用 再用雙引號 而雙引號內部又需要引用 則再用單引號 如此類推 直排用的符号为 和 日文 编辑 日本的標點符號規範並不統一 政府文件中 僅逗號就有 兩種形式 日本官方公文以往直式文書用 改用橫書後 文部省規定使用 但自治省頒布的卻是 用於數字 全形 千位分隔 現除文化廳及裁判所外 官方乃至一般民間習慣同自治省 日語的讀點橫排時置於方格左下 直排時置於右上 另外還有一些標點的使用沒有規範 下表列舉常見用法 縱書與橫書 编辑 主条目 縱書與橫書 橫排與縱排的標點符號規範 台灣 中國大陸 香港 澳門 日本逗號句號 置於中間 科研文献可用 橫排時置於左下縱排時置於右上 無嚴格規範 橫 或 置於左下縱 置於右上嘆號 置於中間 橫排時靠左縱排時靠右 無嚴格規範 置於中間頓號 置於中間 橫排時置於左下縱排時置於右上 無嚴格規範 中黒 置於中間冒號 置於中間 橫排時靠左縱排時靠右 無嚴格規範 橫排時置於中間縱排時旋轉90 省略號 置於行中縱排時旋轉90 同左 無嚴格規範 或 置於行中縱排時旋轉90 引號 橫排 縱排 橫排 縱排 無嚴格規範 橫排 縱排 無嚴格規範 着重号 橫排時置於字下 縱排時置於字右 或 無嚴格規範 但習慣橫排時置於字上 縱排時置於字右 专名号下划线 橫排時置於字下 縱排時置於字左 無嚴格規範 但習慣橫排時置於字下 縱排時置於字右 英文标点符号 编辑句点 英国英语full stop 美国英语period 问号 question mark 感叹号 exclamation mark 逗号 comma 冒号 colon 省略號 ellipsis 眾數 ellipses 分号 semicolon 连字符 hyphen 連接号 en dash 破折号 em dash 括號 brackets 小括號 parentheses round brackets 9 中括號 square brackets 10 大括號 braces curly brackets 11 引号 quotation marks 雙引號 double quotation marks 單引號 single quotation marks 12 縮寫及所有格符号 apostrophe 斜杠 slash 參見 编辑句讀注释 编辑 在白話文文章裡加入 句讀符號 句號貌似現在的句號 表示句子的完結 讀號貌似現在的頓號 表示語氣的停頓 此處中華民國教育部使用错误符号 是全宽西文句号 仅在繁体中文字型下显示为置中 CNS 11643 规定使用音界号 部分 BIG5 转码使用日文片假名中点 雖然中華民國教育部並未列入標點符號 但是民間使用多種符號標明 而且無著重號之名稱 文字下方 直排時右方 畫三角形 畫點 畫單圈號或畫雙圈號等 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 GB T 15834 2011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管錫華 中國古代標點符號發展史 成都 巴蜀書社 2002 10 ISBN 9787806593950 管锡华 古代标点符号发展史论纲 古汉语研究 1997 2 59 64 ISSN 1001 5442 CNKI GHYY702 012 NSSD 1002484286 林清源 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 台北 藝文印書館 2006 ISBN 957 520 111 6 林琳 古代标点符号微探 文史杂志 2005 1 64 68 ISSN 1003 6903 CNKI WSZI200501027 政府公報 民國9年2月6日第1431號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 修訂版 夾注號 2018 03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5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 修訂版 間隔號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20 0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05 中文 臺灣 Straus Jane Parentheses Punctuation Rules The Blue Book of Grammar and Punctuation grammarbook com 18 April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3 14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15th e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6 104 Are curly braces ever used in normal text If not why were they created Stack Exchange 24 April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08 Zwicky Arnold Dubious Quotation Marks itre cis upenn edu 29 January 2006 21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04 外部連結 编辑 简体中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繁體中文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民國教育部 繁體中文 撰稿原則與稿件格式 標點符號規則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民國科技部 繁體中文 關於修訂發佈 標點符號用法 的聯合通知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ISO基本拉丁字母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历史 古文字变体 连字 衍生字母 附加符号 标点符号 数字 Unicode 字母列表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标点符号 amp oldid 7644564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