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斯德哥爾摩慘案

斯德哥爾摩慘案斯德哥爾摩血案斯德哥爾摩大屠殺瑞典文Stockholms blodbad丹麥文Det Stockholmske Blodbad),於丹麥軍隊成功佔領瑞典斯德哥爾摩後,由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下令執行。慘案於1520年11月7日至10日發生;雖然克里斯蒂安二世曾承諾大赦,但還是下令屠殺,在11月8日甚至處死了近百人(大部分是支持斯圖爾黨的貴族神職人員),故瑞典歷史上稱他為「暴君克里斯蒂安」。

斯德哥爾摩慘案

背景

瑞典政治角力

這宗慘案除了是起源於瑞典國內兩派政治勢力──支持聯合(支持由丹麥主導的卡爾馬聯合)者與反對聯合(支持瑞典獨立)者──的角力,也是反對聯合者與丹麥貴族(即克里斯蒂安國王)鬥爭的結果。反對聯合者以小斯滕·斯圖雷Sten Sture den yngre)為首,支持聯合者則以烏普薩拉大主教古斯塔夫·特羅雷(Gustav Trolle)為首。

克里斯蒂安入侵

當時,瑞典選出小斯騰·斯圖爾為攝政,並把特羅雷視為通敵並圍困在其Stäket堡壘中。克里斯蒂安二世於是出兵救援特羅雷。但他被斯圖爾帶領的農民軍隊打敗於Vedila,只得退回丹麥。他於1518年再次出兵瑞典,但都被斯圖爾於Brännkyrka擊退。1520年,克里斯蒂安率領法籍德籍蘇格蘭籍僱傭兵大軍再次入侵,終於取得勝利。

1月19日,斯圖爾於Bogesund戰役中負傷而死。丹麥軍隊遂長驅直進,直迫瑞典國會成員聚集的烏普薩拉。國會議員同意只要克里斯蒂安既往不咎,並保證依照瑞典法律和傳統來管治瑞典,他們便肯效忠於他。3月31日,克里斯蒂安和丹麥樞密院答應此項條件。

斯圖爾之遺孀克里斯蒂娜·于倫謝娜(Kristina Nilsdotter Gyllenstierna)女爵得到瑞典中部農民支持,仍然在斯德哥爾摩頑抗,並於3月19日在Balundsås擊敗丹麥軍隊。然而,她在4月6日(耶穌受難日)的烏普薩拉戰役被打敗。

丹麥海軍於5月加入戰團,使斯德哥爾摩海陸兩路受襲。克里斯蒂娜雖再頑抗了4個多月,但最終於9月7日向丹麥投降,條件是她會得到赦免。11月1日,雖然瑞典法律規定選舉國王,但瑞典議員擁戴克里斯蒂安為瑞典世襲國王,並向他宣誓效忠。

大屠殺

11月4日,古斯塔夫·特羅雷於斯德哥爾摩大教堂膏立克里斯蒂安為王,克里斯蒂安按例宣誓只以土生的瑞典人管治瑞典。他於接着3天大排筵席。

11月7日黃昏,克里斯蒂安召開私人會議,於王宮邀請了很多瑞典領導人。11月8日薄暮間,拿着燈籠和火把的丹麥士兵闖入大堂,並押走了一些人。當晚,克里斯蒂安其餘的賓客也被囚禁起來。這些人之前都被特羅雷大主教列為國家公敵。

11月9日,以特羅雷大主教為首的組織,以異端的罪名判處被囚的人死刑。晚上12時正,反對聯合的斯卡拉主教和斯特蘭奈斯主教被押解至大廣場斬首。其後,14名貴族、3名市長、14名鎮議員和20多個斯德哥爾摩平民都被溺斃或斬首。

翌日,有更多人被處死,估計共有82人被殺。有說克里斯蒂安為了向斯騰·斯圖爾報復,起出了他和其幼子的屍體焚燒,其遺孀克里斯蒂娜和其他瑞典女貴族則被囚禁於丹麥。

克里斯蒂安向瑞典民眾公告,大屠殺行為是為了避免教廷禁罰,故是合理的。但他向教宗就殺害主教致歉時,只歸咎於其軍隊為了報復而擅自行動。

後續影響

埃里克·約翰松在斯德哥爾摩遇害後,他的兒子古斯塔夫·瓦薩逃往達拉納,尋求支持起義。當地人民得悉大屠殺的消息後,都擁立古斯塔夫·瓦薩。他領導的瑞典解放戰爭取得勝利,擊敗了丹麥的軍隊。克里斯蒂安發動斯德哥爾摩慘案,原意是在鞏固卡爾馬聯合,最終卻導致瑞典獨立。

相關小說

芬蘭作家Mika Waltari1948年的歷史小說《Mikael Karvajalka》中,斯德哥爾摩慘案是一個重要情節。故事以當時身處斯德哥爾摩的年青芬蘭人Mikael Karvajalka的角度道出。

參見

來源

外部連結

  • (英文)斯德哥爾摩慘案──1520年11月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斯德哥爾摩慘案, 斯德哥爾摩血案或斯德哥爾摩大屠殺, 瑞典文, stockholms, blodbad, 丹麥文, stockholmske, blodbad, 於丹麥軍隊成功佔領瑞典斯德哥爾摩後, 由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下令執行, 慘案於1520年11月7日至10日發生, 雖然克里斯蒂安二世曾承諾大赦, 但還是下令屠殺, 在11月8日甚至處死了近百人, 大部分是支持斯圖爾黨的貴族和神職人員, 故瑞典歷史上稱他為, 暴君克里斯蒂安, 目录, 背景, 瑞典政治角力, 克里斯蒂安入侵, 大屠殺, 後續影響, 相關小說. 斯德哥爾摩慘案 斯德哥爾摩血案或斯德哥爾摩大屠殺 瑞典文 Stockholms blodbad 丹麥文 Det Stockholmske Blodbad 於丹麥軍隊成功佔領瑞典斯德哥爾摩後 由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下令執行 慘案於1520年11月7日至10日發生 雖然克里斯蒂安二世曾承諾大赦 但還是下令屠殺 在11月8日甚至處死了近百人 大部分是支持斯圖爾黨的貴族和神職人員 故瑞典歷史上稱他為 暴君克里斯蒂安 斯德哥爾摩慘案 目录 1 背景 1 1 瑞典政治角力 1 2 克里斯蒂安入侵 2 大屠殺 3 後續影響 4 相關小說 5 參見 6 來源 7 外部連結背景 编辑瑞典政治角力 编辑 這宗慘案除了是起源於瑞典國內兩派政治勢力 支持聯合 支持由丹麥主導的卡爾馬聯合 者與反對聯合 支持瑞典獨立 者 的角力 也是反對聯合者與丹麥貴族 即克里斯蒂安國王 鬥爭的結果 反對聯合者以小斯滕 斯圖雷 Sten Sture den yngre 為首 支持聯合者則以烏普薩拉大主教古斯塔夫 特羅雷 Gustav Trolle 為首 克里斯蒂安入侵 编辑 當時 瑞典選出小斯騰 斯圖爾為攝政 並把特羅雷視為通敵並圍困在其Staket 堡壘中 克里斯蒂安二世於是出兵救援特羅雷 但他被斯圖爾帶領的農民軍隊打敗於Vedila 只得退回丹麥 他於1518年再次出兵瑞典 但都被斯圖爾於Brannkyrka 擊退 1520年 克里斯蒂安率領法籍 德籍和蘇格蘭籍僱傭兵大軍再次入侵 終於取得勝利 1月19日 斯圖爾於Bogesund 戰役中負傷而死 丹麥軍隊遂長驅直進 直迫瑞典國會成員聚集的烏普薩拉 國會議員同意只要克里斯蒂安既往不咎 並保證依照瑞典法律和傳統來管治瑞典 他們便肯效忠於他 3月31日 克里斯蒂安和丹麥樞密院答應此項條件 斯圖爾之遺孀克里斯蒂娜 于倫謝娜 Kristina Nilsdotter Gyllenstierna 女爵得到瑞典中部農民支持 仍然在斯德哥爾摩頑抗 並於3月19日在Balundsas 擊敗丹麥軍隊 然而 她在4月6日 耶穌受難日 的烏普薩拉戰役被打敗 丹麥海軍於5月加入戰團 使斯德哥爾摩海陸兩路受襲 克里斯蒂娜雖再頑抗了4個多月 但最終於9月7日向丹麥投降 條件是她會得到赦免 11月1日 雖然瑞典法律規定選舉國王 但瑞典議員擁戴克里斯蒂安為瑞典世襲國王 並向他宣誓效忠 大屠殺 编辑11月4日 古斯塔夫 特羅雷於斯德哥爾摩大教堂膏立克里斯蒂安為王 克里斯蒂安按例宣誓只以土生的瑞典人管治瑞典 他於接着3天大排筵席 11月7日黃昏 克里斯蒂安召開私人會議 於王宮邀請了很多瑞典領導人 11月8日薄暮間 拿着燈籠和火把的丹麥士兵闖入大堂 並押走了一些人 當晚 克里斯蒂安其餘的賓客也被囚禁起來 這些人之前都被特羅雷大主教列為國家公敵 11月9日 以特羅雷大主教為首的組織 以異端的罪名判處被囚的人死刑 晚上12時正 反對聯合的斯卡拉主教和斯特蘭奈斯主教被押解至大廣場斬首 其後 14名貴族 3名市長 14名鎮議員和20多個斯德哥爾摩平民都被溺斃或斬首 翌日 有更多人被處死 估計共有82人被殺 有說克里斯蒂安為了向斯騰 斯圖爾報復 起出了他和其幼子的屍體焚燒 其遺孀克里斯蒂娜和其他瑞典女貴族則被囚禁於丹麥 克里斯蒂安向瑞典民眾公告 大屠殺行為是為了避免教廷禁罰 故是合理的 但他向教宗就殺害主教致歉時 只歸咎於其軍隊為了報復而擅自行動 後續影響 编辑埃里克 約翰松在斯德哥爾摩遇害後 他的兒子古斯塔夫 瓦薩逃往達拉納 尋求支持起義 當地人民得悉大屠殺的消息後 都擁立古斯塔夫 瓦薩 他領導的瑞典解放戰爭取得勝利 擊敗了丹麥的軍隊 克里斯蒂安發動斯德哥爾摩慘案 原意是在鞏固卡爾馬聯合 最終卻導致瑞典獨立 相關小說 编辑芬蘭作家Mika Waltari 1948年的歷史小說 Mikael Karvajalka 中 斯德哥爾摩慘案是一個重要情節 故事以當時身處斯德哥爾摩的年青芬蘭人Mikael Karvajalka 的角度道出 參見 编辑卡爾馬聯合 古斯塔夫 瓦薩 克里斯蒂安二世 瑞典解放戰爭來源 编辑 本條目出自公有领域 Chisholm Hugh 编 大英百科全书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斯德哥爾摩慘案 英文 斯德哥爾摩慘案 1520年11月7日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斯德哥爾摩慘案 amp oldid 6919128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