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數位人類學

數位人類學(英語:digital anthropology),是研究人類與數位科技關係的學科,並延伸到人類學科技的交叉科學。數位人類學有時與文化人類學相關,並被視為物質文化研究的一部份。該領域相當新穎,因此有許多強調不同重點的名稱,包括techno-anthropology[1] 、digital ethnography、 cyberanthropology[2] 、以及virtual anthropology。[3]

取徑 编辑

數字人類學有許多不同的取徑,包括:

  1. 人類和技術的控制論系統的研究。
  2. 在「做為人類的意義」的討論中科技作為討論基礎的使用。
  3. 對新興、以科技為基礎的社群的研究。
  4. 使用人類學來更好地理解和優化我們的技術使用。
  5. 科技在人類學教學與研究中的使用。
  6. 數位科技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使用經驗的研究。
  7. 數位科技的脈絡化:科技產生的文化與社會背景。
  8. 數位科技的物質文化研究。

控制論系統 编辑

一些學者專注於研究人類和技術之間的文化相互關係。

這些相互關係包括將技術文物與人類、其他生物、人類社會、文化環境的嘗試融合的嘗試[4]。作為文化人類學的子領域,數位人類學不同於媒體人類學視覺人類學,因為其以控制論為基礎。

透過科技看見的人類活動 编辑

資訊空間本身就可作為人類學對社會文化現象的觀察、分析、詮釋田野地,目前已有一些在虛擬世界進行的民族誌研究,如邦妮·納迪(Bonnie Nardi)對魔獸世界的研究[5] ,以及湯姆·博爾斯托夫( Tom Boellstorff)對第二人生的研究[6]

新興社群 编辑

許多國內和跨國社群透過數位技術建立了可與傳統有地理限制的社群相比的社會規範、習慣、傳統、歷史和集體記憶、移民時期、內部和外部衝突、潛在的潛意識語言特徵[7][8]模因方言等等。這些社群包括由免費、開源軟體建立的4chanReddit以及有政治動機的匿名者維基解密、以及佔領運動[9]。研究方面,已有學者加布里埃拉·科爾曼(Gabriella Coleman)對Debian使用者[10] 以及匿名者的黑客網路進行了民族誌研究。

在科技中使用人類學 编辑

傳統的人類學研究方法,如民族誌參與觀察、反思性等等,也可用以改進科技。Intel等著名公司已經在研發團隊中採用人類學家,如其互動與經驗研究團隊的主管吉納維夫·貝爾即是一例[11]

在人類學中使用科技 编辑

對大部分的人類學家來說,科技在研究、田野、審查、出版階段都有顯著的應用。美國人類學協會的數位人類學小組(Digital Anthropology Group, DANG)[12] 為了透過利用數位科技以促進人類學發展,列舉了五、六個目標,包括使用部落格、增加與大眾的接觸、新的教學方法、開放獲取,以及現代化的田野方法[13]

目前的爭論 编辑

方法論 编辑

對於研究是否能完全在網路上完成,或研究對象必須被區分為線上與離線兩群才能進行全面研究,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在第二人生進行了三年研究的湯姆·博爾斯托夫(Tom Boellstorff)支持前者,並強調必須以研究對象的條件與其接觸。丹尼爾·米勒(Daniel Miller)則認為民族誌研究不應該排除研究對象在網路世界以外的生活。

後人類 编辑

大學課程 编辑

許多大學都有提供涵蓋數位人類學內容的課程,也有一些學校提供專注於數位人類學的課程,包括倫敦大學學院堪薩斯州立大學宾汉顿大学奥尔堡大学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國立政治大學等等。

著名學者 编辑

  • Genevieve Bell
  • Tom Boellstorff
  • Gabriella Coleman
  • Mary Gray
  • Heather Horst
  • Mizuko Ito
  • Daniel Miller
  • Mike Wesch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Techno-Anthropology course guide. Aalborg University. [14 March 2013]. (原始内容于2013-04-02). 
  2. ^ Knorr, Alexander. Cyberanthropology. Peter Hammer Verlag Gmbh. August 2011 [March 14, 2013]. (原始内容于2013-05-08). 
  3. ^ Weber, Gerhard; Bookstein, Fred. Virtual Anthropology: A guide to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Springer. 2011. ISBN 978-3211486474. 
  4. ^ Carvalko, Joseph. The Techno-human Shell-A Jump in the Evolutionary Gap. Sunbury Press. 2012. ISBN 978-1620061657. 
  5. ^ Nardi, Bonnie. My Life as a Night Elf Priest: An Anthropological Account of World of Warcraf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0. ISBN 978-0472050987. 
  6. ^ Boellstorff, Tom. Coming of Age in Second Life: An Anthropologist Explores the Virtually Hu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691146270. 
  7. ^ Word usage mirrors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online social network Twit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PJ Data Science, 25 February 2013
  8. ^ Rodrigues, Jason. Twitter users forming tribes with own language, tweet analysis shows. The Guardian. 15 March 2013 [2017-01-25]. (原始内容于2018-06-12). 
  9. ^ . FlossHub. [11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0. ^ . [2017-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8). 
  11. ^ 存档副本. [2017-01-25]. (原始内容于2019-02-13). 
  12. ^ Thompson, Mark. DANG in San Francisco. DANG, the Digital Anthropology Group, official blog. 17 August 2012 [12 March 2013]. (原始内容于2019-04-13). 
  13. ^ Thompson, Matt. Digital Anthropology’s To Do List. Savage Minds. 22 January 2013 [12 March 2013]. (原始内容于2018-11-16). 

參考書目 编辑

  • Budka, Philipp and Manfred Kremser. 2004. "CyberAnthropology—Anthropology of CyberCul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from Austria edited by S. Khittel, B. Plankensteiner and M. Six-Hohenbalken, pp. 213–226. Vienna: Loecker.
  • Escobar, Arturo. 1994. "Welcome to Cyberia: notes on the anthropology of cyberculture." Current Anthropology 35(3): 211-231.
  • Fabian, Johannes. 2002. Virtual archives and ethnographic writing: "Commentary" as a new genre? Current Anthropology 43(5): 775-786.
  • Gershon, Ilana. 2010. The Break-up 2.0: Disconnecting over new medi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Ginsburg, Faye. 2008. Rethinking the Digital Age. In The Media and Social Theory. Edited by Desmond Hesmondhalgh and Jason Toynbee. New York: Routledge
  • Hine, Christine. 2000. Virtual ethnography.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 Horst, Heather and Daniel Miller. 2012. Digital Anthrop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Berg
  • Kremser, Manfred. 1999. CyberAnthropology und die neuen Räume des Wissens. Mitteilungen der Anthropologischen Gesellschaft in Wien 129: 275-290.
  • Ito, Mizuko, Sonja Baumer, Matteo Bittanti, danah boyd, Rachel Cody, Rebecca Herr-Stephenson, Heather A. Horst, Patricia G. Lange, Dilan Mahendran, Katynka Z. Martinez, C.J. Pascoe, Dan Perkel, Laura Robinson, Christo Sims and Lisa Tripp. (2010) Hanging Out, Messing Around, and Geeking Out: Kids Living and Learning with New Media. Cambridge: MIT Press.
  • Paccagnella, Luciano. 1997. Getting the seats of your pants dirty: Strategies for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virtual communit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3(1).
  • Sugita, Shigeharu. 1987. "Computers in ethnological studies: As a tool and an object," in Toward a computer et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t the Japan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edited by Joseph Raben, Shigeharu Sugita, and Masatoshi Kubo, pp. 9–40. Osaka: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Senri Ethnological Studies 20)
  • Wittel, Andreas. 2000. Ethnography on the move: From field to net to Intern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um 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 / Forum: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1(1).

外部連結 编辑

  • Cyber Studies WebRi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entre for Digital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igital Ethnography Research Centre (RMIT University, Melbour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tel Science & Technology Cent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數位人類學, 英語, digital, anthropology, 是研究人類與數位科技關係的學科, 並延伸到人類學與科技的交叉科學, 有時與文化人類學相關, 並被視為物質文化研究的一部份, 該領域相當新穎, 因此有許多強調不同重點的名稱, 包括techno, anthropology, digital, ethnography, cyberanthropology, 以及virtual, anthropology, 目录, 取徑, 控制論系統, 透過科技看見的人類活動, 新興社群, 在科技中使用人類學, 在人類學. 數位人類學 英語 digital anthropology 是研究人類與數位科技關係的學科 並延伸到人類學與科技的交叉科學 數位人類學有時與文化人類學相關 並被視為物質文化研究的一部份 該領域相當新穎 因此有許多強調不同重點的名稱 包括techno anthropology 1 digital ethnography cyberanthropology 2 以及virtual anthropology 3 目录 1 取徑 1 1 控制論系統 1 2 透過科技看見的人類活動 1 3 新興社群 1 4 在科技中使用人類學 1 5 在人類學中使用科技 2 目前的爭論 2 1 方法論 2 2 後人類 3 大學課程 4 著名學者 5 參見 6 參考資料 6 1 參考書目 7 外部連結取徑 编辑數字人類學有許多不同的取徑 包括 人類和技術的控制論系統的研究 在 做為人類的意義 的討論中科技作為討論基礎的使用 對新興 以科技為基礎的社群的研究 使用人類學來更好地理解和優化我們的技術使用 科技在人類學教學與研究中的使用 數位科技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使用經驗的研究 數位科技的脈絡化 科技產生的文化與社會背景 數位科技的物質文化研究 控制論系統 编辑 一些學者專注於研究人類和技術之間的文化相互關係 這些相互關係包括將技術文物與人類 其他生物 人類社會 文化環境的嘗試融合的嘗試 4 作為文化人類學的子領域 數位人類學不同於媒體人類學和視覺人類學 因為其以控制論為基礎 透過科技看見的人類活動 编辑 資訊空間本身就可作為人類學對社會文化現象的觀察 分析 詮釋田野地 目前已有一些在虛擬世界進行的民族誌研究 如邦妮 納迪 Bonnie Nardi 對魔獸世界的研究 5 以及湯姆 博爾斯托夫 Tom Boellstorff 對第二人生的研究 6 新興社群 编辑 許多國內和跨國社群透過數位技術建立了可與傳統有地理限制的社群相比的社會規範 習慣 傳統 歷史和集體記憶 移民時期 內部和外部衝突 潛在的潛意識語言特徵 7 8 模因方言等等 這些社群包括由免費 開源軟體建立的4chan Reddit以及有政治動機的匿名者 維基解密 以及佔領運動 9 研究方面 已有學者加布里埃拉 科爾曼 Gabriella Coleman 對Debian使用者 10 以及匿名者的黑客網路進行了民族誌研究 在科技中使用人類學 编辑 傳統的人類學研究方法 如民族誌 參與觀察 反思性等等 也可用以改進科技 Intel等著名公司已經在研發團隊中採用人類學家 如其互動與經驗研究團隊的主管吉納維夫 貝爾即是一例 11 在人類學中使用科技 编辑 對大部分的人類學家來說 科技在研究 田野 審查 出版階段都有顯著的應用 美國人類學協會的數位人類學小組 Digital Anthropology Group DANG 12 為了透過利用數位科技以促進人類學發展 列舉了五 六個目標 包括使用部落格 增加與大眾的接觸 新的教學方法 開放獲取 以及現代化的田野方法 13 目前的爭論 编辑方法論 编辑 對於研究是否能完全在網路上完成 或研究對象必須被區分為線上與離線兩群才能進行全面研究 學界有不同的看法 在第二人生進行了三年研究的湯姆 博爾斯托夫 Tom Boellstorff 支持前者 並強調必須以研究對象的條件與其接觸 丹尼爾 米勒 Daniel Miller 則認為民族誌研究不應該排除研究對象在網路世界以外的生活 後人類 编辑大學課程 编辑許多大學都有提供涵蓋數位人類學內容的課程 也有一些學校提供專注於數位人類學的課程 包括倫敦大學學院 堪薩斯州立大學 宾汉顿大学 奥尔堡大学 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 國立政治大學等等 著名學者 编辑Genevieve Bell Tom Boellstorff Gabriella Coleman Mary Gray Heather Horst Mizuko Ito Daniel Miller Mike Wesch參見 编辑網路社會學 數位社會學參考資料 编辑 Techno Anthropology course guide Aalborg University 14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4 02 Knorr Alexander Cyberanthropology Peter Hammer Verlag Gmbh August 2011 March 14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5 08 Weber Gerhard Bookstein Fred Virtual Anthropology A guide to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Springer 2011 ISBN 978 3211486474 Carvalko Joseph The Techno human Shell A Jump in the Evolutionary Gap Sunbury Press 2012 ISBN 978 1620061657 Nardi Bonnie My Life as a Night Elf Priest An Anthropological Account of World of Warcraf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0 ISBN 978 0472050987 Boellstorff Tom Coming of Age in Second Life An Anthropologist Explores the Virtually Hu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 0691146270 Word usage mirrors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online social network Twitter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PJ Data Science 25 February 2013 Rodrigues Jason Twitter users forming tribes with own language tweet analysis shows The Guardian 15 March 2013 2017 01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06 12 Abstract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reedom in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Hackers ethics and the liberal tradition FlossHub 11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01 存档副本 2017 01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 04 28 存档副本 2017 01 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2 13 Thompson Mark DANG in San Francisco DANG the Digital Anthropology Group official blog 17 August 2012 12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4 13 Thompson Matt Digital Anthropology s To Do List Savage Minds 22 January 2013 12 March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1 16 參考書目 编辑 Budka Philipp and Manfred Kremser 2004 CyberAnthropology Anthropology of CyberCultur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socio cultural anthropology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from Austria edited by S Khittel B Plankensteiner and M Six Hohenbalken pp 213 226 Vienna Loecker Escobar Arturo 1994 Welcome to Cyberia notes on the anthropology of cyberculture Current Anthropology 35 3 211 231 Fabian Johannes 2002 Virtual archives and ethnographic writing Commentary as a new genre Current Anthropology 43 5 775 786 Gershon Ilana 2010 The Break up 2 0 Disconnecting over new medi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insburg Faye 2008 Rethinking the Digital Age In The Media and Social Theory Edited by Desmond Hesmondhalgh and Jason Toynbee New York Routledge Hine Christine 2000 Virtual ethnography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Horst Heather and Daniel Miller 2012 Digital Anthrop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Berg Kremser Manfred 1999 CyberAnthropology und die neuen Raume des Wissens Mitteilungen der Anthropologischen Gesellschaft in Wien 129 275 290 Ito Mizuko Sonja Baumer Matteo Bittanti danah boyd Rachel Cody Rebecca Herr Stephenson Heather A Horst Patricia G Lange Dilan Mahendran Katynka Z Martinez C J Pascoe Dan Perkel Laura Robinson Christo Sims and Lisa Tripp 2010 Hanging Out Messing Around and Geeking Out Kids Living and Learning with New Media Cambridge MIT Press Paccagnella Luciano 1997 Getting the seats of your pants dirty Strategies for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virtual communitie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3 1 Sugita Shigeharu 1987 Computers in ethnological studies As a tool and an object in Toward a computer et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t the Japan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edited by Joseph Raben Shigeharu Sugita and Masatoshi Kubo pp 9 40 Osaka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Senri Ethnological Studies 20 Wittel Andreas 2000 Ethnography on the move From field to net to Internet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um 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 Forum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1 1 外部連結 编辑Computer Mediated Anthropology Cyber Studies WebRin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entre for Digital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gital Ethnography Research Centre RMIT University Melbourn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tel Science amp Technology Cent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數位人類學 amp oldid 78426172,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