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托爾斯泰撞擊坑

托爾斯泰撞擊坑(英語:Tolstoj)是一個水星上的巨大撞擊坑,位於 16.3° S, 163.5° W。以俄國知名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命名。水星的 Solitudo Maiae 反照率特徵可能和托爾斯泰撞擊坑有關[2]

托爾斯泰撞擊坑
托爾斯泰撞擊坑位於照片底部偏右
行星水星
區域托爾斯泰區
座標16°18′S 163°30′W / 16.3°S 163.5°W / -16.3; -163.5坐标16°18′S 163°30′W / 16.3°S 163.5°W / -16.3; -163.5
水星方格列表托爾斯泰方格
直径390公里(240英里)
命名列夫·托爾斯泰[1]

簡介

造成托爾斯泰撞擊坑的撞擊事件發生在極早期的水星。該撞擊坑有兩個環繞中心結構的不完整同心環,直徑分別是約 356 公里和 510 公里,而這兩個環的東北部和北部不明顯;另外在東南方有一個結構不完整的環,直徑約 466 公里。低反照率的物質散佈在最內側的環之外。撞擊坑中心的部分則是由高反射率平坦平原物質(High Reflectance smooth Plains, HRP)組成[3]。撞擊坑內部較明亮平原色調明顯比外圍平原偏紅,而外圍低反射率物質(Low Reflectance Material, LRM)則偏藍。托爾斯泰撞擊坑周圍的環狀噴發物是水星上最暗的區域之一[4]

托爾斯泰撞擊坑的深度基於水手10號拍攝影像製作的數值地形模型資料,可得知大約是 2.0 ± 0.7 公里。這個深度明顯少於類似大小的月球撞擊坑,這代表托爾斯泰撞擊坑在撞擊後的形狀被改變過[3]。托爾斯泰撞擊坑被用來確定水星地質歷史。40到39億年前的水星地質年代叫做托爾斯泰紀,超過40億年的部分被稱為前托爾斯泰紀;托爾斯泰紀之後的紀是39到35億年前的卡洛里紀[5]

儘管托爾斯泰撞擊坑相當古老,而且是位於撞擊坑間平原的邊緣,它仍然有相當大的範圍,且保存良好,而它的放射線狀噴發物覆蓋了托爾斯泰撞擊坑三分之二的外緣。而在內圈和外圈之間的噴發物是塊狀的,放射線狀噴發物則不明顯。輕微彎曲的放射線狀噴發物在撞擊坑西南側最明顯。這些不尋常的直線型噴發物可能原因是:(1) 撞擊前當地地質結構限制 (2) 依照結構決定被掩埋順序的趨勢讓原本對稱的噴發物被撞擊坑間物質覆蓋 (3) 形成托爾斯泰撞擊坑的撞擊物是來自西北方以斜向撞擊,造成噴發物的兩側對稱,並且極少或無噴發物堆積。分析托爾斯泰撞擊坑東北部噴發物的立體影像後,認為撞擊噴發物的沉積區相對於周圍平原已被抬高。

參考資料

  1. ^ Mercury: Tolstoj. USGS. [2009-12-05]. (原始内容于2006-09-29). 
  2. ^ Davies, M. E., Dwornik, S. E., Gault, D. E., and Strom, R. G., 1978, Atlas of Mercury: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Special Publication SP-423, 128 p.
  3. ^ 3.0 3.1 Mohit, P. Surdas; Johnson, Catherine L.; Barnouin-Jha, Olivier; Barnouin-Jha, Maria T.; Solomon, Sean C. Shallow basins on Mercury: Evidence of relaxat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9, 285 (3-4): 355–363. Bibcode:2009E&PSL.285..355M. doi:10.1016/j.epsl.2009.04.023. 
  4. ^ Denevi, Brett W.; Robinson, Mark S.; Solomon, Sean C.; et al. The Evolution of Mercury's Crust: A Global Perspective from MESSENGER. Science. 2009, 324: 613–18. Bibcode:2009Sci...324..613D. PMID 19407196. doi:10.1126/science.1172226. 
  5. ^ Neukum, G.; Oberst, J.; Hoffmann, H.; et al. Geologic evolution and cratering history of Mercury.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01, 49 (14-15): 1507–21. Bibcode:2001P&SS...49.1507N. doi:10.1016/S0032-0633(01)00089-7. 

延伸閱讀

  • Schaber, Gerald G.; John F. McCauley. (PDF). 1980 [2011-10-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9-27).  Prepared for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by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U.S. Geological Survey. Published in hardcopy as USGS Miscellaneous Investigations Series Map I–1199, as part of the Atlas of Mercury, 1:5,000,000 Geologic Series. Hardcopy is available for sale from U.S. Geological Survey, Information Services, Box 25286, Federal Center, Denver, CO 80225)

外部連結

托爾斯泰撞擊坑,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火星上以阿列克赛, 托尔斯泰命名的直徑95公里撞擊坑阿列克賽, 英語, tolstoj, 是一個水星上的巨大撞擊坑, 位於, 以俄國知名文學家列夫, 托爾斯泰命名, 水星的, solitudo, maiae, 反照率特徵可能和有關, 位於照片底部偏右行星水星區域托爾斯泰區座標16, 坐标, 5水星方格列表托爾斯泰方格直径390公里, 240英里, 命名列夫, 托爾斯泰, 目录, 簡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簡介, 编辑造成的撞擊事件發生在極早期的水星, 該撞擊坑.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火星上以阿列克赛 托尔斯泰命名的直徑95公里撞擊坑阿列克賽 托爾斯泰撞擊坑 托爾斯泰撞擊坑 英語 Tolstoj 是一個水星上的巨大撞擊坑 位於 16 3 S 163 5 W 以俄國知名文學家列夫 托爾斯泰命名 水星的 Solitudo Maiae 反照率特徵可能和托爾斯泰撞擊坑有關 2 托爾斯泰撞擊坑托爾斯泰撞擊坑位於照片底部偏右行星水星區域托爾斯泰區座標16 18 S 163 30 W 16 3 S 163 5 W 16 3 163 5 坐标 16 18 S 163 30 W 16 3 S 163 5 W 16 3 163 5水星方格列表托爾斯泰方格直径390公里 240英里 命名列夫 托爾斯泰 1 目录 1 簡介 2 參考資料 3 延伸閱讀 4 外部連結簡介 编辑造成托爾斯泰撞擊坑的撞擊事件發生在極早期的水星 該撞擊坑有兩個環繞中心結構的不完整同心環 直徑分別是約 356 公里和 510 公里 而這兩個環的東北部和北部不明顯 另外在東南方有一個結構不完整的環 直徑約 466 公里 低反照率的物質散佈在最內側的環之外 撞擊坑中心的部分則是由高反射率平坦平原物質 High Reflectance smooth Plains HRP 組成 3 撞擊坑內部較明亮平原色調明顯比外圍平原偏紅 而外圍低反射率物質 Low Reflectance Material LRM 則偏藍 托爾斯泰撞擊坑周圍的環狀噴發物是水星上最暗的區域之一 4 托爾斯泰撞擊坑的深度基於水手10號拍攝影像製作的數值地形模型資料 可得知大約是 2 0 0 7 公里 這個深度明顯少於類似大小的月球撞擊坑 這代表托爾斯泰撞擊坑在撞擊後的形狀被改變過 3 托爾斯泰撞擊坑被用來確定水星地質歷史 40到39億年前的水星地質年代叫做托爾斯泰紀 超過40億年的部分被稱為前托爾斯泰紀 托爾斯泰紀之後的紀是39到35億年前的卡洛里紀 5 儘管托爾斯泰撞擊坑相當古老 而且是位於撞擊坑間平原的邊緣 它仍然有相當大的範圍 且保存良好 而它的放射線狀噴發物覆蓋了托爾斯泰撞擊坑三分之二的外緣 而在內圈和外圈之間的噴發物是塊狀的 放射線狀噴發物則不明顯 輕微彎曲的放射線狀噴發物在撞擊坑西南側最明顯 這些不尋常的直線型噴發物可能原因是 1 撞擊前當地地質結構限制 2 依照結構決定被掩埋順序的趨勢讓原本對稱的噴發物被撞擊坑間物質覆蓋 3 形成托爾斯泰撞擊坑的撞擊物是來自西北方以斜向撞擊 造成噴發物的兩側對稱 並且極少或無噴發物堆積 分析托爾斯泰撞擊坑東北部噴發物的立體影像後 認為撞擊噴發物的沉積區相對於周圍平原已被抬高 參考資料 编辑 Mercury Tolstoj USGS 2009 12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29 Davies M E Dwornik S E Gault D E and Strom R G 1978 Atlas of Mercury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Special Publication SP 423 128 p 3 0 3 1 Mohit P Surdas Johnson Catherine L Barnouin Jha Olivier Barnouin Jha Maria T Solomon Sean C Shallow basins on Mercury Evidence of relaxat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9 285 3 4 355 363 Bibcode 2009E amp PSL 285 355M doi 10 1016 j epsl 2009 04 023 Denevi Brett W Robinson Mark S Solomon Sean C et al The Evolution of Mercury s Crust A Global Perspective from MESSENGER Science 2009 324 613 18 Bibcode 2009Sci 324 613D PMID 19407196 doi 10 1126 science 1172226 Neukum G Oberst J Hoffmann H et al Geologic evolution and cratering history of Mercury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01 49 14 15 1507 21 Bibcode 2001P amp SS 49 1507N doi 10 1016 S0032 0633 01 00089 7 延伸閱讀 编辑Schaber Gerald G John F McCauley Geologic Map Of The Tolstoj H 8 Quadrangle Of Mercury PDF 1980 2011 10 29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1 09 27 Prepared for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by U 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U S Geological Survey Published in hardcopy as USGS Miscellaneous Investigations Series Map I 1199 as part of the Atlas of Mercury 1 5 000 000 Geologic Series Hardcopy is available for sale from U S Geological Survey Information Services Box 25286 Federal Center Denver CO 80225 外部連結 编辑托爾斯泰區地圖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托爾斯泰撞擊坑 amp oldid 70222810,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