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御制平定西藏碑

御制平定西藏碑,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宫方城南门外西侧,为纪念清军平定准噶尔之乱控制西藏而立。汉语“西藏”一词便由该碑开始正式使用。

2006年的御制平定西藏碑碑亭
1938年的御制平定西藏碑碑亭

简介 编辑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先后两次进入西藏,平定准噶尔之乱。为纪念此胜利,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帝亲撰碑文,用满文汉文蒙古文藏文四体文字镌刻,记述了清朝派兵平定入侵西藏的蒙古准噶尔部的功德。[1]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内阁学士鄂贲等人刻立于布达拉宫门前。乾隆年间,增建琉璃瓦歇山顶碑亭。该碑与御制十全记碑东西相对。1965年,将该碑及碑亭与御制十全记碑及碑亭一同迁入龙王潭公园,1990年两碑及碑亭又迁回布达拉宫方城南门外。[1][2]

 
1938年的布达拉宫方城南门外,可见西侧(图中左侧)的御制平定西藏碑,东侧(图中右侧)的御制十全记碑,以及御制十全记碑南侧的恩兰·达札路恭纪功碑

御制平定西藏碑保存完好。该碑的形制与内地的清朝御制碑完全相同。此碑为螭首方额,其中宽1.13米,碑额高1米,厚0.42米。碑额正面右侧篆书阴刻“敕建”二字,正面左侧刻有4列藏文;碑额背面右侧刻有一竖行蒙古文,背面左侧刻有竖行满文。碑身正面右侧刻有小楷汉字15竖行,正面左侧刻有印刷体藏文46列;背面右侧刻有蒙古文15竖行,背面左侧刻有满文15竖行。碑身宽1.05米,高1.84米,厚0.35米。碑身正面与背面的上、下、左、右均刻有宽0.16米的云带纹边框。碑座为叠涩方座,分成上、中、下三阶。上阶宽1.23米,高0.45米,厚0.54米,正面、背面分别刻有海水太阳云纹;中阶宽1.44米,高0.25米,长1.47米;下阶露出地面的部分宽2米,高0.2米,长2米。该碑石总高3.74米,下有龟趺座,并建有碑亭加以保护。[1]

康熙帝御书《御制平定西藏碑》后,汉语“西藏”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取代了中国以来的“吐蕃”,的“朵甘”、“乌思藏”、“阿里三廓”(元为“纳里速古鲁孙”)等名称。[3]碑文中也有「土伯特國」、「土伯特」的稱呼。

1996年,御制平定西藏碑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

《康熙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三》载,康熙六十年九月:[4]

蒙古王、贝勒、贝子、公、台吉、及吐伯特酋长等奏,西藏平定,请于招地建立丰碑,以纪盛烈,昭垂万世。上允所请。御制碑文曰:

昔者,太宗文皇帝崇德七年,班禅额尔德尼達赖喇嘛顾实汗,谓东土有圣人出,特遣使自人跡不至之区,經讎敵之國,越數年始达盛京,至今八十載,同行善事,俱为施主,颇极安宁。后達赖喇嘛之殁,第巴隐匿不奏者,十有六年,任意妄行,拉藏滅之,復興其法,因而允从拉藏、青海群眾公同之請。中間策妄阿喇布坦妄生事端,動準噶爾之眾,肆行奸诈,滅壞達賴喇嘛,并廢第五輩達賴之塔,辱衊班禪,毀壞寺廟,殺戮喇嘛,名為興法而實滅之,且欲竊據土伯特國。朕以其所為非法,爰命皇子為大將軍,又遣朕子孫等,调发满洲蒙古绿旗兵,各数万,歷煙瘴之地,士馬安然而至。賊眾三次乘夜盜營,我兵奮力擊殺,賊皆喪膽遠遁。一矢不發,平定西藏,振兴法教,賜今胡必爾汗冊印,封為第六辈達赖喇嘛,安置禪榻,撫綏土伯特僧俗人眾,各復生業。於是文武臣工,咸謂王師西討,歷瘴癘險遠之區,曾未半載,輒建殊勳,實從古所未有。而诸蒙古部落、及土伯特酋長,亦合詞奏曰:皇帝勇略神武,超越往代,天兵所臨,邪魔掃蕩,復興蒙古向所尊奉法教。坎麻藏、衛等部人眾,咸得拔離湯火,樂土安居。如此盛德大業,非臣下頌揚所能宣罄。請賜御製碑文,鐫勒招地,以垂永久。朕何功焉,而群眾勤請不已。爰紀斯文,立石西藏。俾中外知達賴喇嘛等三朝恭順之誠、諸部落累世崇奉法教之意。朕之此舉所以除逆撫順,綏眾興教云爾。

 
布达拉宫方城大门。门外西侧(图中左侧)为御制平定西藏碑,东侧(图中右侧)为御制十全记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御制平定西藏碑. 西藏在线. (原始内容于2014-07-03). 
  2. ^ 拉萨名胜古迹. 西藏政府门户网站. (原始内容于2016-03-04). 
  3. ^ 徐学林,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ISBN 9787533609450
  4. ^   《康熙朝實錄·卷之二百九十三》. 维基文库 (中文). 

御制平定西藏碑, 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宫方城南门外西侧, 为纪念清军平定准噶尔之乱, 控制西藏而立, 汉语, 西藏, 一词便由该碑开始正式使用, 2006年的碑亭1938年的碑亭简介, 编辑康熙五十七年, 1718年, 康熙五十九年, 1720年, 清军先后两次进入西藏, 平定准噶尔之乱, 为纪念此胜利, 康熙六十年, 1721年, 康熙帝亲撰碑文, 用满文, 汉文, 蒙古文, 藏文四体文字镌刻, 记述了清朝派兵平定入侵西藏的蒙古准噶尔部的功德, 清朝雍正二年, 1724年, 内阁学士鄂贲等人刻立于布达拉宫门. 御制平定西藏碑 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宫方城南门外西侧 为纪念清军平定准噶尔之乱 控制西藏而立 汉语 西藏 一词便由该碑开始正式使用 2006年的御制平定西藏碑碑亭1938年的御制平定西藏碑碑亭简介 编辑康熙五十七年 1718年 康熙五十九年 1720年 清军先后两次进入西藏 平定准噶尔之乱 为纪念此胜利 康熙六十年 1721年 康熙帝亲撰碑文 用满文 汉文 蒙古文 藏文四体文字镌刻 记述了清朝派兵平定入侵西藏的蒙古准噶尔部的功德 1 清朝雍正二年 1724年 内阁学士鄂贲等人刻立于布达拉宫门前 乾隆年间 增建琉璃瓦歇山顶碑亭 该碑与御制十全记碑东西相对 1965年 将该碑及碑亭与御制十全记碑及碑亭一同迁入龙王潭公园 1990年两碑及碑亭又迁回布达拉宫方城南门外 1 2 nbsp 1938年的布达拉宫方城南门外 可见西侧 图中左侧 的御制平定西藏碑 东侧 图中右侧 的御制十全记碑 以及御制十全记碑南侧的恩兰 达札路恭纪功碑御制平定西藏碑保存完好 该碑的形制与内地的清朝御制碑完全相同 此碑为螭首方额 其中宽1 13米 碑额高1米 厚0 42米 碑额正面右侧篆书阴刻 敕建 二字 正面左侧刻有4列藏文 碑额背面右侧刻有一竖行蒙古文 背面左侧刻有竖行满文 碑身正面右侧刻有小楷汉字15竖行 正面左侧刻有印刷体藏文46列 背面右侧刻有蒙古文15竖行 背面左侧刻有满文15竖行 碑身宽1 05米 高1 84米 厚0 35米 碑身正面与背面的上 下 左 右均刻有宽0 16米的云带纹边框 碑座为叠涩方座 分成上 中 下三阶 上阶宽1 23米 高0 45米 厚0 54米 正面 背面分别刻有海水太阳云纹 中阶宽1 44米 高0 25米 长1 47米 下阶露出地面的部分宽2米 高0 2米 长2米 该碑石总高3 74米 下有龟趺座 并建有碑亭加以保护 1 康熙帝御书 御制平定西藏碑 后 汉语 西藏 这一名称正式出现 取代了中国唐宋以来的 吐蕃 元 明的 朵甘 乌思藏 阿里三廓 元为 纳里速古鲁孙 等名称 3 碑文中也有 土伯特國 土伯特 的稱呼 1996年 御制平定西藏碑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1 康熙朝实录 卷之二百九十三 载 康熙六十年九月 4 蒙古王 贝勒 贝子 公 台吉 及吐伯特酋长等奏 西藏平定 请于招地建立丰碑 以纪盛烈 昭垂万世 上允所请 御制碑文曰 昔者 太宗文皇帝之崇德七年 班禅额尔德尼 達赖喇嘛 顾实汗 谓东土有圣人出 特遣使自人跡不至之区 經讎敵之國 越數年始达盛京 至今八十載 同行善事 俱为施主 颇极安宁 后達赖喇嘛之殁 第巴隐匿不奏者 十有六年 任意妄行 拉藏滅之 復興其法 因而允从拉藏 青海群眾公同之請 中間策妄阿喇布坦妄生事端 動準噶爾之眾 肆行奸诈 滅壞達賴喇嘛 并廢第五輩達賴之塔 辱衊班禪 毀壞寺廟 殺戮喇嘛 名為興法而實滅之 且欲竊據土伯特國 朕以其所為非法 爰命皇子為大將軍 又遣朕子孫等 调发满洲 蒙古 绿旗兵 各数万 歷煙瘴之地 士馬安然而至 賊眾三次乘夜盜營 我兵奮力擊殺 賊皆喪膽遠遁 一矢不發 平定西藏 振兴法教 賜今胡必爾汗冊印 封為第六辈達赖喇嘛 安置禪榻 撫綏土伯特僧俗人眾 各復生業 於是文武臣工 咸謂王師西討 歷瘴癘險遠之區 曾未半載 輒建殊勳 實從古所未有 而诸蒙古部落 及土伯特酋長 亦合詞奏曰 皇帝勇略神武 超越往代 天兵所臨 邪魔掃蕩 復興蒙古向所尊奉法教 坎麻 藏 衛等部人眾 咸得拔離湯火 樂土安居 如此盛德大業 非臣下頌揚所能宣罄 請賜御製碑文 鐫勒招地 以垂永久 朕何功焉 而群眾勤請不已 爰紀斯文 立石西藏 俾中外知達賴喇嘛等三朝恭順之誠 諸部落累世崇奉法教之意 朕之此舉所以除逆撫順 綏眾興教云爾 nbsp 布达拉宫方城大门 门外西侧 图中左侧 为御制平定西藏碑 东侧 图中右侧 为御制十全记碑参考文献 编辑 1 0 1 1 1 2 1 3 御制平定西藏碑 西藏在线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 07 03 拉萨名胜古迹 西藏政府门户网站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3 04 徐学林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1年 ISBN 9787533609450 nbsp 康熙朝實錄 卷之二百九十三 维基文库 中文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御制平定西藏碑 amp oldid 7616184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