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小鹿田燒

小鹿田燒(日语:おんたやき[1]是指日本大分縣日田市內,以皿山為中心的「小鹿田地區」所燒製的陶器。此陶藝技法在1995年平成7年)根據日本「文化財保護法日语文化財保護法」第71條規定,被指定為國家的「重要無形文化財日语重要無形文化財」;2008年3月,全區(約14公頃的範圍)以「小鹿田燒之里」的名稱,被選入為日本「重要文化景觀日语重要文化的景観」之一。

「小鹿田燒」大盤。盤器邊緣的紋路被稱為「飛鉋」,是以具有彈力的 L 形金屬片所削切而成,為「小鹿田燒」的特色之一。


概要

「小鹿田燒」約從江戶時代中期1705年寶永2年)或1737年元文2年)開始興起。當時日田市屬於「天領」(江戶幕府直轄領地),而日田市的官派管理人(代官日语代官)為供應領地內的日常生活器物所需,於是從小石原(現屬福岡縣東峰村)招來陶工柳瀨三右衛門,以及日田郡大鶴村的黑木十兵衛等開窯做陶。由於「小鹿田燒」的技法受到「小石原燒」強烈的影響,也被視為是「小石原燒日语小石原焼」的分支[2]

技法特徵

「小鹿田燒」採用朝鮮系的「登窯日语登り窯」來燒製,其器皿的主要外型特徵,是使用工具所刻劃出的幾何紋路,如「飛鉋(飛び鉋)」、「刷毛目」、「櫛描」等。此外,釉料的使用方式,主要以「打掛(打ち掛け)」、「流掛(流し掛け)」等技法,並由於原料的關係,以青瓷色(綠)、飴色(褐)、黑釉(黑)為主。

窯場經營

一般來說,小鹿田地區是由10家窯場所共同組成,這10家窯場的成員家族包括:開窯時期從「小石原」招攬而來的陶工「柳瀨家」後代2戶,當初負責出資招募陶工的「黑木家」後代3戶,以及提供土地的「坂本家」後代4戶,加上從「黑木家」分支的「小袋家」1戶。除了部份窯場擁有自己的「登窯」外,聚落中心的「登窯」,是由附近5家窯場所共同使用。

小鹿田的各家窯場,300多年來均採取純手工作業的家族經營模式,並以「一子相傳」的方式來繼承。耗費體力的「練土」與「塑型」等工作由男性來負責,而女性則負責「上釉」與「入窯」等作業。

唐臼

在小鹿田地區被用來搗碎陶土的工具,被稱為「唐臼(からうす)」,其構造類似於日式庭園中的「添水(鹿威し)」,係利用挖空的木料承納溪河的水流,待水滿達到承重上限後,藉以帶動木樁,以此作為驅動力反覆敲碎陶土。由於「唐臼」運轉時所發出的聲音,本區也被選入為「日本音風景百選」之一。

受災與復原

2016年九州發生熊本地震,小鹿田採集陶土的礦區受到震災破壞。礦區修復作業期間,又因為2017年7月九州北部豪雨日语平成29年7月九州北部豪雨侵襲,造成陶土礦區再次崩塌,儲存的陶土大量流失。再加上小鹿田境內44組「唐臼」,已因這兩次災害有六成以上無法運作,而作為「唐臼」材料的松木又難以取得。災後復原之路,一度陷入停滯[3]

2019年,1家窯場宣佈停業,目前小鹿田區剩9座窯場持續營運中[4]。而「唐臼」等製陶設備與製陶活動也陸續恢復運作,「小鹿田民陶祭」亦自2018年起恢復舉辦[5]


文化特色

「小鹿田燒」的各家窯場,自開窯以來均代代由長子繼承,不外收學徒。因此從小石原所帶來的傳統陶藝技法,也被完整的傳承保存了下來。而目前仍在營運中的九家窯場,全都是小鹿田開窯始祖「柳瀨家」、「黑木家」及「坂本家」的後代子孫所經營。

重要無形文化財

為維護「小鹿田燒」的品質與形象,小鹿田的各家窯場協議陶土共同採集,並總量分配。且以「小鹿田燒」為共同品牌,嚴禁在器皿上烙印窯場或個人名稱。這些特色,都是「小鹿田燒」在1995年(平成7年)被指定為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的主要原因。而由各家窯場所共同組成的「小鹿田燒技術保存會日语小鹿田焼技術保存会」,則被認定為是「重要無形文化財」的「維護團體日语民藝運動人間国宝#工芸技術分野における「保持団体認定」」。

窯場所在的「皿山地區」與鄰近廣布梯田的「池之鶴(池ノ鶴)」,則被選定為是日本「重要文化景觀」[6]

民藝運動

民藝運動日语民芸運動」的提倡者「柳宗悅」在1931年昭和6年)時,曾親自拜訪當地,並以《日田的皿山》為標題發表了著作;而後,在日本陶藝界相當知名的英國陶藝家 Bernard(Howell)Leach英语Bernard_Leach 也為了研習陶藝,在1954年(昭和29年)與1964年(昭和39年)兩度前往,並在當地滯留數週進行陶藝創作。自此,「小石原燒」與「小鹿田燒」在日本全國以及海內外都廣為人知。

智慧財產權

「小鹿田燒」於2011年7月22日,在日本大分縣被登記為第8個「地區團體商標日语地域団体商標」,可作為當地共同的專屬商標之用[7]

參考資料

  1. ^ 2位 小鹿田(大分県日田市)土つく音、薪燃える音…昔ながら. 日本経済新聞土曜朝刊別刷り NIKKEI+1(1面). 2019-10-12 [2019-12-27]. (原始内容于2019-12-10) (日语). 
  2. ^ 唐橋世濟著『豊後国志』1803年(享和3年)
  3. ^ . 『西日本新聞』. 2017-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4. ^ 「小鹿田焼窯」1軒、作陶終える 継難に決断、窯元9軒に. 西日本新聞朝刊. 2019-02-19 [2019-12-27]. (原始内容于2020-02-14) (日语). 
  5. ^ 「小鹿田焼民陶祭」豪雨復興アピール 日田市で開催. 產經新聞ニュース. 2019-10-13 [2019-12-27]. (原始内容于2019-10-13) (日语). 
  6. ^ 2008年に皿山地区と池ノ鶴地区約14ヘクタールが選定され、2010年には周囲の山林約225ヘクタールが追加選定されている。
  7. ^ . 大分合同新聞日语大分合同新聞. 2011-09-29 [2019-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3 (日语). 

外部連結

  • 小鹿田焼復興事業(小鹿田焼協同組合公式ペー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小鹿田焼紹介動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鹿田燒, 日语, おんたやき, 是指日本大分縣日田市內, 以皿山為中心的, 小鹿田地區, 所燒製的陶器, 此陶藝技法在1995年, 平成7年, 根據日本, 文化財保護法, 日语, 文化財保護法, 第71條規定, 被指定為國家的, 重要無形文化財, 日语, 重要無形文化財, 2008年3月, 全區, 約14公頃的範圍, 之里, 的名稱, 被選入為日本, 重要文化景觀, 日语, 重要文化的景観, 之一, 大盤, 盤器邊緣的紋路被稱為, 飛鉋, 是以具有彈力的, 形金屬片所削切而成, 的特色之一, 目录, 概要, 技法. 小鹿田燒 日语 おんたやき 1 是指日本大分縣日田市內 以皿山為中心的 小鹿田地區 所燒製的陶器 此陶藝技法在1995年 平成7年 根據日本 文化財保護法 日语 文化財保護法 第71條規定 被指定為國家的 重要無形文化財 日语 重要無形文化財 2008年3月 全區 約14公頃的範圍 以 小鹿田燒之里 的名稱 被選入為日本 重要文化景觀 日语 重要文化的景観 之一 小鹿田燒 大盤 盤器邊緣的紋路被稱為 飛鉋 是以具有彈力的 L 形金屬片所削切而成 為 小鹿田燒 的特色之一 目录 1 概要 1 1 技法特徵 1 2 窯場經營 1 3 唐臼 1 4 受災與復原 2 文化特色 2 1 重要無形文化財 2 2 民藝運動 2 3 智慧財產權 3 參考資料 4 外部連結概要 编辑 小鹿田燒 約從江戶時代中期1705年 寶永2年 或1737年 元文2年 開始興起 當時日田市屬於 天領 江戶幕府直轄領地 而日田市的官派管理人 代官 日语 代官 為供應領地內的日常生活器物所需 於是從小石原 現屬福岡縣東峰村 招來陶工柳瀨三右衛門 以及日田郡大鶴村的黑木十兵衛等開窯做陶 由於 小鹿田燒 的技法受到 小石原燒 強烈的影響 也被視為是 小石原燒 日语 小石原焼 的分支 2 技法特徵 编辑 小鹿田燒 採用朝鮮系的 登窯 日语 登り窯 來燒製 其器皿的主要外型特徵 是使用工具所刻劃出的幾何紋路 如 飛鉋 飛び鉋 刷毛目 櫛描 等 此外 釉料的使用方式 主要以 打掛 打ち掛け 流掛 流し掛け 等技法 並由於原料的關係 以青瓷色 綠 飴色 褐 黑釉 黑 為主 窯場經營 编辑 一般來說 小鹿田地區是由10家窯場所共同組成 這10家窯場的成員家族包括 開窯時期從 小石原 招攬而來的陶工 柳瀨家 後代2戶 當初負責出資招募陶工的 黑木家 後代3戶 以及提供土地的 坂本家 後代4戶 加上從 黑木家 分支的 小袋家 1戶 除了部份窯場擁有自己的 登窯 外 聚落中心的 登窯 是由附近5家窯場所共同使用 小鹿田的各家窯場 300多年來均採取純手工作業的家族經營模式 並以 一子相傳 的方式來繼承 耗費體力的 練土 與 塑型 等工作由男性來負責 而女性則負責 上釉 與 入窯 等作業 唐臼 编辑 在小鹿田地區被用來搗碎陶土的工具 被稱為 唐臼 からうす 其構造類似於日式庭園中的 添水 鹿威し 係利用挖空的木料承納溪河的水流 待水滿達到承重上限後 藉以帶動木樁 以此作為驅動力反覆敲碎陶土 由於 唐臼 運轉時所發出的聲音 本區也被選入為 日本音風景百選 之一 受災與復原 编辑 2016年九州發生熊本地震 小鹿田採集陶土的礦區受到震災破壞 礦區修復作業期間 又因為2017年7月九州北部豪雨 日语 平成29年7月九州北部豪雨 侵襲 造成陶土礦區再次崩塌 儲存的陶土大量流失 再加上小鹿田境內44組 唐臼 已因這兩次災害有六成以上無法運作 而作為 唐臼 材料的松木又難以取得 災後復原之路 一度陷入停滯 3 2019年 1家窯場宣佈停業 目前小鹿田區剩9座窯場持續營運中 4 而 唐臼 等製陶設備與製陶活動也陸續恢復運作 小鹿田民陶祭 亦自2018年起恢復舉辦 5 文化特色 编辑 小鹿田燒 的各家窯場 自開窯以來均代代由長子繼承 不外收學徒 因此從小石原所帶來的傳統陶藝技法 也被完整的傳承保存了下來 而目前仍在營運中的九家窯場 全都是小鹿田開窯始祖 柳瀨家 黑木家 及 坂本家 的後代子孫所經營 重要無形文化財 编辑 為維護 小鹿田燒 的品質與形象 小鹿田的各家窯場協議陶土共同採集 並總量分配 且以 小鹿田燒 為共同品牌 嚴禁在器皿上烙印窯場或個人名稱 這些特色 都是 小鹿田燒 在1995年 平成7年 被指定為日本 重要無形文化財 的主要原因 而由各家窯場所共同組成的 小鹿田燒技術保存會 日语 小鹿田焼技術保存会 則被認定為是 重要無形文化財 的 維護團體 日语 民藝運動人間国宝 工芸技術分野における 保持団体認定 窯場所在的 皿山地區 與鄰近廣布梯田的 池之鶴 池ノ鶴 則被選定為是日本 重要文化景觀 6 民藝運動 编辑 民藝運動 日语 民芸運動 的提倡者 柳宗悅 在1931年 昭和6年 時 曾親自拜訪當地 並以 日田的皿山 為標題發表了著作 而後 在日本陶藝界相當知名的英國陶藝家 Bernard Howell Leach 英语 Bernard Leach 也為了研習陶藝 在1954年 昭和29年 與1964年 昭和39年 兩度前往 並在當地滯留數週進行陶藝創作 自此 小石原燒 與 小鹿田燒 在日本全國以及海內外都廣為人知 智慧財產權 编辑 小鹿田燒 於2011年7月22日 在日本大分縣被登記為第8個 地區團體商標 日语 地域団体商標 可作為當地共同的專屬商標之用 7 參考資料 编辑 2位 小鹿田 大分県日田市 土つく音 薪燃える音 昔ながら 日本経済新聞土曜朝刊別刷り NIKKEI 1 1面 2019 10 12 2019 1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2 10 日语 唐橋世濟著 豊後国志 1803年 享和3年 唐臼ない 陶土ない 2年続きで被災 小鹿田焼悲鳴 民陶祭 見通し立たず 西日本新聞 2017 08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8 03 小鹿田焼窯 1軒 作陶終える 継難に決断 窯元9軒に 西日本新聞朝刊 2019 02 19 2019 1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2 14 日语 小鹿田焼民陶祭 豪雨復興アピール 日田市で開催 產經新聞ニュース 2019 10 13 2019 1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0 13 日语 2008年に皿山地区と池ノ鶴地区約14ヘクタールが選定され 2010年には周囲の山林約225ヘクタールが追加選定されている 小鹿田焼に本物の証し 特許庁に登録 大分合同新聞 日语 大分合同新聞 2011 09 29 2019 12 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10 03 日语 外部連結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小鹿田燒小鹿田焼復興事業 小鹿田焼協同組合公式ページ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鹿田焼紹介動画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小鹿田燒 amp oldid 74048186,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