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子貴母死

子貴母死北魏时生下被立為皇儲皇子的女性,不論地位,一律賜死后宫制度。此制度原本是為了以避免及防止皇帝生母任用外戚專權,但後來卻被未有生子的后妃利用來消除潛在勢力,藉以控制儲君,待儲君登位後自以皇太后身份專權之用。子貴母死制度至北魏宣武帝時被廢除,但得益的胡太后卻以皇帝生母擅權,將北魏政權迎向終結[1]

起源

据《汉书》载,汉昭帝劉弗陵生母趙婕妤是因受汉武帝责备而忧郁病死。但是有种广泛流传的传说,认为武帝临死前,因为巫蛊之乱后(太子劉據因受牽連而自殺),储君之位空缺,武帝喜愛晚年所得之幼子刘弗陵,欲立其为太子,但是为了防止漢初“子幼母壮”、外戚专权的事情再次发生,他借故处死了趙婕妤[2]。趙婕妤被譴責時,驚懼地脫下滿頭的金釵玉簪叩頭,武帝無情說道:「拉她走,送去掖庭獄!」趙婕妤一邊被人拉走一邊回頭看武帝,武帝只是冷冷地說:「快走吧!妳不能再活下去!」夫人死於雲陽宮。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獲立為繼承人之時,其父道武帝拓跋珪就賜死了拓跋嗣生母劉貴人,並向拓跋嗣明言這正殷鑑於漢武帝殺趙婕妤以防外戚干政之事[3]。《魏書·皇后列傳》中著者魏收所寫的史論中亦言北魏子貴母死制度是遠追漢武帝事[4]

背景

《魏書》雖有言子貴母死源於漢武帝典故,但同時亦有聲稱此為魏「故事」之言[5][6]。然而在包括北魏前身的拓跋鮮卑部落及代國之現有史籍記載中,道武帝殺劉貴人以前實未見有實行子貴母死的前例[7][8]。但史載拓跋鮮卑早期乃至拓跋珪登位之際皆有出現外戚或妻族部落干預拓跋部之事。

拓跋力微

拓跋力微早年因內亂而去依靠沒鹿回部大人竇賓,得到其協助下重建實力,並娶了竇賓女兒為妻,即北魏後來追封之神元皇后。竇賓死後,拓跋力微將竇氏殺死,亦消滅了威脅其勢力的竇賓兩名兒子,吞併了沒鹿回部[9][10]

拓跋沙漠汗

拓跋沙漠汗為拓跋力微子,並以太子身份送到曹魏都城洛陽為質子,至西晉建立後才得歸國。雖然拓跋沙漠汗因衞瓘挑唆拓跋鮮卑內諸大人而遇害,一生從未登位,但他與其次妃蘭氏所生的拓跋弗在兩個弟弟拓跋悉鹿拓跋綽後曾領導拓跋鮮卑,他與妻封氏所生的拓跋猗㐌拓跋猗盧亦在拓跋弗死後,與沙漠汗弟拓跋祿官三分拓跋部,三子皆曾領導拓跋鮮卑,並在北魏建立後獲追認為帝。封氏(是賁氏)及蘭氏(烏洛蘭氏)皆出自鮮卑部落,其勢力被認為對三子登位有所助力[1]

拓跋猗㐌及拓跋鬱律

隨著拓跋猗㐌及拓跋祿官先後去世,拓跋猗盧成為再統一的拓跋鮮卑的領袖。因著拓跋猗盧協助西晉官員討伐劉淵等勢力,先後獲封代公及代王[11][12],即為代國之始。不過,建興四年(316年),拓跋猗盧因欲立幼子拓跋比延而進攻不服的長子拓跋六脩,反為其所害,兄拓跋猗㐌之子拓跋普根殺六脩並繼代王位,其時代國卻大亂,衞雄及姬澹也帶著漢及烏桓人共三萬家及大量牲畜轉投晉并州刺史劉琨[13]。沒多久普根就死了,拓跋猗㐌的妻子、普根生母祁氏[14]就立了普根之子繼代王,但同年冬季普根之子也死了。

隨後代王之位落入了蘭氏之孫拓跋鬱律手上,但拓跋鬱律在位五年,至太興四年(321年)就因祈氏忌憚其得人心會影響其諸子之位而遇害,祈氏同時也殺了數十個諸部大人,鬱律次子拓跋什翼犍仍為嬰兒,在鬱律妻平文皇后王氏保護下倖免於難[15]。祈氏之子拓跋賀傉繼位,國政由祈氏主理,被稱為女國[16]。太寧三年(325年),賀傉去世,祈氏另一子拓跋紇那繼位,咸和二年(327年)時就向保護著拓跋鬱律長子拓跋翳槐之賀蘭部索取翳槐,賀蘭部作為翳槐舅族,大人藹頭拒絕從命,紇那就聯同宇文部進攻賀蘭部,卻不能取勝[17]。咸和四年(329年),翳槐在賀蘭部及諸大人支持下自登代王位,紇那被逼出奔宇文部[18]。咸康元年(335年),翳槐以作為外戚的藹頭不恭順,將其殺害,卻導致各部離叛,在宇文部的紇那遂乘勢起兵,翳槐被逼出奔後趙[19]。咸康三年(337年),後趙協助翳槐復位,紇那被逼出奔前燕[20]。翌年(338年),翳槐去世,遺命以在後趙為質子的拓跋什翼犍繼位,當時諸大人都認為什翼犍難以回來,將奸狡的翳槐弟拓跋屈殺死,推舉其另一弟拓跋孤繼位。拓跋孤堅拒並自往後趙請代什翼犍為質,並在王氏出力協助下,什翼犍終成功登上代王之位[21][22]

以上出現了祈氏以外戚身份支持自己所生的三名兒子都先後登上代王之位,又殺害了非出自己系的代王拓跋鬱律,甚至直接主掌代國政事。後來拓拔鬱槐憑亦藉母族賀蘭部力量奪取王位,又因試圖削弱賀蘭部而失位。鬱槐藉後趙重奪王位後,王氏卻在發揮影響力,終令代王位成功傳予王氏所生的什翼犍[1]

拓跋珪復代國前後

道武帝拓跋珪為拓跋什翼犍孫,代國亡於前秦後,拓跋珪與一些原代國大人及生母賀氏寄居於獨孤部,至前秦版圖在淝水之戰後崩潰,獨孤部劉顯對拓跋珪有所圖謀,遂逼使拓跋珪及諸大人奔赴母族賀蘭部,並籍賀蘭部實力在牛川會盟,復建代國[23]。拓跋珪即位後遭受獨狐部支持的叔父拓跋窟咄挑戰其地位,但憑藉賀蘭部提供的庇護,請得後燕援軍擊潰窟咄[24]。但在其後拓跋珪意圖平伏高車諸部之時,舉動威脅到賀蘭部利益,令本身對拓跋珪態度相異的賀訥及賀染干兄弟合力出兵與道武對抗,拓跋珪藉後燕的支援擊敗賀蘭等諸部;及至北魏奪取了後燕所領的華北地區後,拓跋珪更宣布「離散諸部」,進一步瓦解包括賀蘭部等勢力,作為賀蘭部大人的賀訥終身再無部屬統領[25][26]

故拓跋珪建儲之時考慮到拓跋鮮卑之前事,索引漢代鈎弋夫人之先例,創制了子貴母死的制度[1]

北魏實行情況

子貴母死制度阻止了儲君生母藉外戚勢力干預皇權,卻令儲君失去生母撫育,故由乳母或其他未有生育的後宮后妃代為撫養,後遂以保太后或皇太后之姿獲得尊崇。文明皇后馮氏更利用此制度將儲君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達擅權目的。

道武帝作例

明元帝拓跋嗣為道武帝與劉貴人所生,劉貴人是獨狐部大人劉眷的女兒,她因未能成功手鑄金人而沒有獲立為皇后,皇后則由成功鑄金人的慕容氏當上。道武帝在天賜六年(409年)打算立時為齊王的拓跋嗣為太子,遂賜死了劉貴人,並向拓跋嗣以趙捷妤解釋[3]。拓跋嗣既傷心又恐懼晚年喜怒無常的道武帝,遂出奔山中,直至不久後弟弟清河王拓跋紹弒道武帝才回宮討伐,並在消滅拓跋紹後登位。登位後就追封劉貴人為皇后[27][28]

清河王拓跋紹為著救生母賀氏而起事作逆,但道武帝打算殺賀氏之舉也可能是一場未完成的子貴母死事例。拓跋嗣出逃山中不返,而賀氏當時突然遭道武帝讉責,更被幽禁在宮中,打算殺害,只因入黑而懸而未決。賀氏抓緊時間密報拓跋紹求救,遂有拓跋紹弒父之舉。賀氏突然面臨譴責賜死,有歷史學者認為是道武帝打算立拓跋紹而殺掉出身賀蘭部、更是母親獻明皇后妹妹的賀氏[29]

太武帝朝事

太武帝拓跋燾母親明元密皇后杜氏是漢人,拓跋嗣未登位時就已嫁給他並在天賜五年(408年)生下拓跋燾,並在其登位後獲立為貴嬪,終在泰常五年(420年)去世並獲諡[30]。但史載拓跋燾與生母未有共處[31],且拓跋嗣派命了竇氏撫育拓跋燾,致令拓跋燾登位後感竇氏恩德而尊其為「保太后」,後更改尊為皇太后[32];甚至杜氏兄杜超入宮也無法與妹妹接觸[33]南朝編纂的《南齊書》更明言杜氏遭拓跋嗣所殺[34]。以拓跋燾在泰常七年獲封泰平王並在不久以後先後監國及總攝百揆[35],一年後便即位,杜氏相信亦因子貴母死緣固而死[29]

文成帝朝事

太武帝被杀后,其子南安王拓跋余、孙文成帝拓跋濬先后在未被立储的情况下登基。拓跋余登基后尊嫡母赫连皇后为皇太后,史书没有记载拓跋余的母亲闾左昭仪当时是否在世。文成帝登基时其母郁久闾氏尚在,但不久去世,追封为皇后。李凭《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认为拓跋濬登基後,曾存在嫡祖母赫连太皇太后、生母闾氏和保母常氏的三后之争,最终在生前就成为在位皇帝的生母的闾氏仍不免成为“子贵母死”制度的牺牲品,亦为北魏一朝的唯一。

獻文帝拓跋弘文成帝拓跋濬與文成元皇后李氏所生。李氏生拓跋弘後獲封貴人,但在拓跋弘在太安二年(456年)獲立為太子的同年,李氏因皇太后常氏的命令而被賜死[36]

文明馮太后專政

文明皇后馮氏是文成帝拓跋濬所立的皇后,拓跋濬死後,以十二歲之齡繼位的獻文帝拓跋弘尊馮氏為皇太后。馮氏在新君即位翌年(466年)便聯合拓跋丕等大臣誅殺了專政的丞相乙渾,消滅其勢力並臨朝聽政[37][38]。再次年(467年),拓跋弘長子,即後來的孝文帝拓跋宏出生,並自己親自撫養。拓跋宏在皇興三年(469年)獲立為太子,而馮氏則依子貴母死制度賜死了太子生母李夫人;後來馮氏再以南叛誣陷李夫人父親李惠,將他本人、兩弟及兒子盡皆處死,抄沒家財。兩件事件的發生皆令當時人感痛惜冤屈,但卻鞏固了馮氏的地位[39][40]

馮氏撫養太子後宣布「不聽政事」,但仍然維持其朝中勢力;而隨著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大,與馮氏的磨擦增多,馮氏終將之毒殺[41][42]。因父禪讓而已嗣位的孝文帝拓跋宏在承明元年(476年)父親死後即尊馮氏為太皇太后,而馮氏亦恢復臨朝聽政,完全掌握北魏朝權。太和七年(483年),拓跋宏長子拓跋恂出生,雖然拓跋恂在十年後才獲立為太子,但馮氏還是在拓跋恂出生後以子貴母死制度賜死了拓跋恂生母林氏。拓跋宏這時明確表示不願意再執行子貴母死這項制度,但為馮氏所拒絕,拓跋宏只好追諡林氏為貞皇后; 拓跋恂則一如父親當年,由馮氏撫養長大[43][44]

孝文帝親政後事

太和十四年(490年),太皇太后馮氏去世。但她為保持其家族在朝中的地位,早就進哥哥馮熙的兩個女兒進宮,其中一個即孝文幽皇后。幽皇后及後因病還家為尼,卻因孝文帝對其念念不忘而得以在病後還宮。幽皇后隨後展露其野心,她不但憑藉皇帝對她的寵愛成功從妹妹孝文廢皇后手中奪得后位[45],更在仍為昭儀時就打貴人高照容所生的皇次子元恪主意,高照容於太和二十年(496年)自代北遷往新都洛陽時在汲郡共縣暴薨,即有傳言認為是幽皇后所為,而高照容去世後幽皇后亦真的認養了元恪。也在高照容暴死這一年,太子元恂(拓跋恂)因密謀北奔平城而被廢黜,幽皇后亦據傳有屢次進䜛言中傷元恂之事[46]。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春,元恪獲立為太子,幽皇后亦在同年秋季封后,元恪亦對養母幽皇后盡孝道,關係密切[47]。幽皇后此舉正如姑姑文明皇后一般,藉儲君之母去世撫養儲君,後欲在儲君登位後擅權。不過孝文帝在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去世前下令賜死了被揭發行淫亂及咒詛之事的幽皇后。

廢除

元恪即位,即宣武帝,最初獲立為皇后的宣武順皇后于氏生下了皇子元昌,但元昌三歲時就死了,沒多久皇后也暴死,雖然內情不詳,但當時人卻將矛頭指向性妒的貴人高英。高英本來也生下孩子,但早早夭折,後也只生下建德公主一女,獲立為皇后後常阻止後宮女子獲得皇帝寵召;而後宮女子當時也因怕死而常常希望不是自己生下太子,唯獨胡氏不怕,最終生下後來的孝明帝元詡。胡氏在產子後進為充華,皇帝眼見皇子屢次夭折,特別命人精挑細選乳母,並居於別處,禁止后妃們與之接觸。最後至元恪去世,也就只有元詡一個子嗣[48][49]。但元詡在建昌元年(512年)立為皇太子[50]後,胡充華卻一直沒被賜死,建昌四年(515年)實歲僅五歲的元詡即位,胡氏後獲封皇太妃,不久皇太后高英被逐為尼後,胡氏即正位皇太后,並開始其專擅朝政的時代。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田餘慶〈北魏後宮子貴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變〉載於《國學研究》第五卷
  2. ^ 武帝預立昭帝,乃賜趙婕妤死一說,係出於褚少孫《補史記》文。王世贞《艳异编》中记述趙婕妤随武帝至甘泉宫,她对武帝说:“妾相连此,应为陛下生一男。年七岁,妾当死。今必死于此,不可得归矣。愿陛下自爱。宫中多巫蛊气,必伤圣体,幸慎之。”
  3. ^ 3.0 3.1 《魏書·太宗記》:初,帝母劉貴人賜死,太祖告帝曰:「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後與國政,使外家為亂。汝當繼統,故吾遠同漢武,為長久之計。」
  4. ^ 《魏書·卷十三》:始祖生自天女,克昌後葉。靈后淫恣,卒亡天下。傾城之戒,其在茲乎?鈎弋年稚子幼,漢武所以行權,魏世遂為常制。子貴母死,矯枉之義不亦過哉!高祖終革其失,良有以也。
  5. ^ 《魏書·皇后列傳·宣穆皇后》:魏故事,後宮產子將為儲貳,其母皆賜死。太祖末年,后以舊法薨。
  6. ^ 《魏書·皇后列傳·文成元皇后》:及生顯祖,拜貴人。太安二年,太后令依故事,令后具條記在南兄弟及引所結宗兄洪之,悉以付託。臨訣,每一稱兄弟,輒拊胸慟泣,遂薨。
  7. ^ 趙翼. 廿二史箚記. 臺北市: 世界書局. 1962: 164. ISBN 957-06-0082-9 (中文). 魏書記互異處 
  8. ^ 呂思勉. 兩晉南北朝史. 上海市: 開明書局. 1948: 350 (中文). 拓跋氏坐大上 
  9. ^ 《魏書·卷一·神元皇帝》:元年,歲在庚子。先是,西部內侵,國民離散,依於沒鹿回部大人竇賓。始祖有雄傑之度,時人莫測。後與賓攻西部,軍敗,失馬步走,始祖使人以所乘駿馬給之。賓歸,令其部內求與馬之人,當加重賞,始祖隱而不言。久之,賓乃知,大驚,將分國之半,以奉始祖,始祖不受,乃進其愛女。賓猶思報恩,固問所欲。始祖請率所部北居長川,賓乃敬從。積十數歲,德化大洽,諸舊部民,咸來歸附。二十九年,賓臨終,戒其二子使謹奉始祖。其子不從,乃陰謀為逆。始祖召殺之,盡並其眾,諸部大人,悉皆欵服,控弦上馬二十餘萬。
  10. ^ 《魏書·皇后列傳·神元皇后》:神元皇后竇氏,沒鹿回部大人賓之女也。賓臨終,誡其二子速侯、回題,令善事帝。及賓卒,速侯等欲因帝會喪為變,語頗漏泄,帝聞之,知其終不奉順,乃先圖之。於是伏勇士於宮中,晨起以佩刀殺后,馳使告速侯等,言后暴崩。速侯等驚走來赴,因執而殺之。
  11. ^ 《晉書·孝懷帝紀》:(永嘉六年)八月辛亥,劉琨乞師於猗盧,表盧為代公。
  12. ^ 《晉書·孝愍帝紀》:(建興三年)進封代公猗盧為代王。
  13. ^ 《資治通鑑·卷八十九》:初,代王猗盧愛其少子比延,欲以為嗣,使長子六修出居新平城,而黜其母。六修有駿馬,日行五百里,猗盧奪之,以與比延。六修來朝,猗盧使拜比延,六修不從。猗盧乃坐比延於其步輦,使人導從出遊。六修望見,以為猗盧,伏謁路左;至,乃比延,六修慚怒而去。猗盧召之不至,大怒,帥眾討之,為六修所敗。猗盧微服逃民間,有賤婦人識之,遂為六修所弒。拓跋普根先守外境,聞難來赴,攻六修,滅之。普根代立,國中大亂,新舊猜嫌,迭相誅滅。左將軍衛雄、信義將軍箕澹,久佐猗盧,為眾所附,謀歸劉琨,乃言於眾曰:「聞舊人忌新人悍戰,欲盡殺之,將奈何?」晉人及烏桓皆驚懼,曰:「死生隨二將軍!」乃與琨質子遵帥晉人及烏桓三萬家、馬牛羊十萬頭歸于琨。琨大喜,親詣平城撫納之,琨兵由是復振。
  14. ^ 《北史》及《資治通鑑》作「惟氏」
  15. ^ 《魏書·皇后列傳·平文皇后》:平文崩,昭成在襁褓。時國有內難,將害諸皇子。后匿帝於袴中,懼人知,呪曰:「若天祚未終者,汝便無聲。」遂良久不啼,得免於難。
  16. ^ 《魏書·皇后列傳·桓帝皇后》:桓帝皇后祁氏,生三子,長曰普根,次惠帝,次煬帝。平文崩,后攝國事,時人謂之女國。后性猛忌,平文之崩,後所為也。
  17. ^ 《資治通鑑·卷九十三》:代王鬱律之子翳槐居於其舅賀蘭部,紇那遣使求之,賀蘭大人藹頭擁護不遣。紇那與宇文部共擊藹頭,不克。
  18. ^ 《資治通鑑·卷九十四》:是歲,賀蘭部及諸大人共立拓跋翳槐為代王,代王紇那奔宇文部。翳槐遣其弟什翼犍質於趙以請和。
  19. ^ 《資治通鑑·卷九十五》:代王翳槐以賀蘭藹頭不恭,將召而戮之,諸部皆叛。代王紇那自宇文部入,諸部復奉之。翳槐奔鄴,趙人厚遇之。
  20. ^ 《資治通鑑·卷九十五》:是歲,趙將李穆納拓跋翳槐於大寧,其故部落多歸之。代王紇那奔燕,國人復奉翳槐為代王,翳槐城盛樂而居之。
  21. ^ 《魏書·皇后列傳·平文皇后》:烈帝之崩,國祚殆危,興復大業,后之力也。
  22. ^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代王翳槐之弟什翼犍質於趙,翳槐疾病,命諸大人立之。翳槐卒,諸大人梁蓋等以新有大故,什翼犍在遠,來未可必;比其至,恐有變亂,謀更立君。而翳槐次弟屈,剛猛多詐,不如屈弟孤仁厚,乃相與殺屈而立孤。孤不可,自詣鄴迎什翼犍,請身留爲質;趙王虎義而俱遣之。十一月,什翼犍卽代王位於繁畤北,改元曰建國。
  23. ^ 《魏書·外戚·賀訥傳》:後劉顯之謀逆,太祖聞之,輕騎北歸訥。訥見太祖,驚喜拜曰:「官家復國之後當念老臣。」太祖笑答曰:「誠如舅言,要不忘也。」訥中弟染干粗暴,忌太祖,常圖為逆,每為皇姑遼西公主擁護,故染干不得肆其禍心。於是諸部大人請訥兄弟求舉太祖為主。染干曰:「在我國中,何得爾也!」訥曰:「帝,大國之世孫,興復先業,於我國中之福。常相持奬,立繼統勳,汝尚異議,豈是臣節!」遂與諸人勸進,太祖登代王位於牛川。
  24. ^ 《魏書·道武帝紀》:八月,劉顯遣弟亢泥迎窟咄,以兵隨之,來逼南境。於是諸部騷動,人心顧望。帝左右於桓等,與諸部人謀為逆以應之。事泄,誅造謀者五人,餘悉不問。帝慮內難,乃北踰陰山,幸賀蘭部,阻山為固。
  25. ^ 《魏書·外戚·賀訥傳》:及太祖討吐突隣部,訥兄弟遂懷異圖,率諸部救之。帝擊之,大潰,訥西遁。衞辰遣子直力鞮征訥。訥告急請降,太祖簡精騎二十萬救之。遂徙訥部落及諸弟處之東界。訥又通於慕容垂,垂以訥為歸善王。染干謀殺訥而代立,訥遂與染干相攻。垂遣子麟討之,敗染干於牛都,破訥於赤城。太祖遣師救訥,麟乃引退。訥從太祖平中原,拜安遠將軍。其後離散諸部,分土定居,不聽遷徙,其君長大人皆同編戶。訥以元舅,甚見尊重,然無統領。
  26.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丙寅,魏王珪會燕趙王麟於意辛山,擊賀蘭、紇突鄰、紇奚三部,破之,紇突鄰、紇奚皆降於魏。
  27. ^ 《魏書·明元帝紀》:帝素純孝,哀泣不能自勝,太祖怒之。帝還宮,哀不自止,日夜號泣。太祖知而又召之。帝欲入,左右曰:「孝子事父,小杖則受,大杖避之。今陛下怒盛,入或不測,陷帝於不義。不如且出,待怒解而進,不晚也。」帝懼,從之,乃遊行逃於外。天賜六年冬十月,清河王紹作逆,太祖崩。帝入誅紹。壬申,即皇帝位,大赦,改年為永興元年。追尊皇妣為宣穆皇后。
  28.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五》:魏主珪將立齊王嗣爲太子;魏故事,凡立嗣子輒先殺其母,乃賜嗣母劉貴人死。珪召嗣諭之曰:「漢武帝殺鉤弋夫人,以防母后豫政,外家爲亂也。汝當繼統,吾故遠跡古人,爲國家長久之計耳。」嗣性孝,哀泣不自勝。珪怒之。嗣還舍,日夜號泣,珪知而復召之。左右曰:「上怒甚,入將不測,不如且避之,俟上怒解而入。」嗣乃逃匿於外,惟帳下代人車路頭、京兆王洛兒二人隨之。
  29. ^ 29.0 29.1 李憑. 北魏子貴母死故事考述. 山西大學學報. 1990, (01): 69–74. 
  30. ^ 《魏書·皇后列傳·明元密皇后》:明元密皇后杜氏,魏郡鄴人,陽平王超之妹也。初以良家子選入太子宮,有寵,生世祖。及太宗即位,拜貴嬪。泰常五年薨,諡曰密貴嬪,葬雲中金陵。
  31. ^ 《魏書·世祖紀下》:帝生不逮密太后,及有所識,言則悲慟,哀感傍人,太宗聞而嘉歎。
  32. ^ 《魏書·皇后列傳·明元密皇后》:太宗命為世祖保母。性仁慈,勤撫導。世祖感其恩訓,奉養不異所生。及即位,尊為保太后,後尊為皇太后。
  33. ^ 《魏書·外戚·杜超傳》:杜超,字祖仁,魏郡鄴人,密皇后之兄也。少有節操。泰常中,為相州別駕。奉使京師,時以法禁不得與后通問。
  34. ^ 《南齊書·魏虜傳》:初,佛狸母是漢人,為木末所殺,佛狸以乳母為太后,自此以來,太子立,輒誅其母。
  35. ^ 《魏書·世祖紀上》:泰常七年四月,封泰平王,五月,為監國。太宗有疾,命帝總攝百揆,聰明大度,意豁如也。
  36. ^ 《魏書·皇后列傳·文成元皇后》:及生顯祖,拜貴人。太安二年,太后令依故事,令后具條記在南兄弟及引所結宗兄洪之,悉以付託。臨訣,每一稱兄弟,輒拊胸慟泣,遂薨。後諡曰元皇后,葬金陵,配饗太廟。
  37. ^ 《魏書·皇后列傳·文明皇后》:顯祖即位,尊為皇太后。丞相乙渾謀逆,顯祖年十二,居於諒闇,太后密定大策,誅渾,遂臨朝聽政。
  38. ^ 《魏書·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拓跋丕傳》:顯祖即位,累遷侍中。丞相乙渾謀反,丕以奏聞。詔丕帥元賀、牛益得收渾,誅之,遷尚書令,改封東陽公。
  39. ^ 《魏書·皇后列傳·顯祖思皇后》:顯祖即位,為夫人,生高祖。皇興三年薨,上下莫不悼惜。葬金陵。承明元年追崇號諡,配饗太廟。
  40. ^ 《北史·外戚·李惠傳》:惠素為文明太后所忌。誣惠將南叛,誅之。惠二弟初、樂與惠諸子同戮。後妻梁氏亦死青州,盡沒其家財。惠本無釁故,天下冤惜焉。
  41. ^ 康樂. 從西郊到南郊. 臺北縣: 稻禾出版社. 1995年: 113–8. ISBN 957-8571-19-4 (中文). 文明的崛起 
  42.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四》:魏馮太后內行不正,以李奕之死怨顯祖,密行鴆毒,夏,六月,辛未,顯祖殂。
  43. ^ 《魏書·孝文五王·廢太子恂傳》:廢太子庶人恂,字元道。生而母死,文明太后撫視之,常置左右。年四歲,太皇太后親為立名恂,字元道,於是大赦。太和十七年七月癸丑,立恂為皇太子。
  44. ^ 《魏書·皇后列傳·孝文貞皇后》:生皇子恂。以恂將為儲貳,太和七年後依舊制薨。高祖仁恕,不欲襲前事,而稟文明太后意,故不果行。諡曰貞皇后,葬金陵。
  45. ^ 《魏書·皇后列傳·孝文廢皇后傳》:高祖後重引後姊昭儀至洛,稍有寵,後禮愛漸衰。昭儀自以年長,且前入宮掖,素見待念,輕後而不率妾禮。後雖性不妬忌,時有愧恨之色。昭儀規為內主,譖構百端。尋廢后為庶人。
  46. ^ 《南齊書·魏虜傳》:大馮有寵,日夜䜛詢
  47. ^ 《魏書·皇后列傳·孝文昭皇后傳》:及馮昭儀寵盛,密有母養世宗之意,后自代如洛陽,暴薨於汲郡之共縣,或云昭儀遣人賊后也。世宗之為皇太子,三日一朝幽后,后拊念慈愛有加。高祖出征,世宗入朝,必久留後宮,親視櫛沐,母道隆備。
  48. ^ 《魏書·皇后列傳·宣武靈皇后傳》:而椒掖之中,以國舊制,相與祈祝,皆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唯后每謂夫人等言:「天子豈可獨無兒子,何緣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及肅宗在孕,同列猶以故事相恐,勸為諸計。后固意確然,幽夜獨誓云:「但使所懷是男,次第當長子,子生身死,所不辭也。」既誕肅宗,進為充華嬪。先是,世宗頻喪皇子,自以春秋長矣,深加慎護。為擇乳保,皆取良家宜子者。養於別宮,皇后及充華嬪皆莫得而撫視焉。
  49. ^ 《魏書·皇后列傳·宣武高皇后傳》:初,高祖幽后之寵也,欲專其愛,後宮接御,多見阻遏。高祖時言於近臣,稱婦人妬防,雖王者亦不能免,況士庶乎?世宗暮年,高后悍忌,夫人嬪御有至帝崩不蒙侍接者。由是在洛二世,二十餘年,皇子全育者,惟肅宗而已。
  50. ^ 《魏書·肅宗紀》:延昌元年十月乙亥,立為皇太子。

子貴母死, 指北魏时生下被立為皇儲的皇子的女性, 不論地位, 一律賜死的后宫制度, 此制度原本是為了以避免及防止皇帝生母任用外戚專權, 但後來卻被未有生子的后妃利用來消除潛在勢力, 藉以控制儲君, 待儲君登位後自以皇太后身份專權之用, 制度至北魏宣武帝時被廢除, 但得益的胡太后卻以皇帝生母擅權, 將北魏政權迎向終結, 目录, 起源, 背景, 拓跋力微, 拓跋沙漠汗, 拓跋猗㐌及拓跋鬱律, 拓跋珪復代國前後, 北魏實行情況, 道武帝作例, 太武帝朝事, 文成帝朝事, 文明馮太后專政, 孝文帝親政後事, 廢除, 參考資. 子貴母死指北魏时生下被立為皇儲的皇子的女性 不論地位 一律賜死的后宫制度 此制度原本是為了以避免及防止皇帝生母任用外戚專權 但後來卻被未有生子的后妃利用來消除潛在勢力 藉以控制儲君 待儲君登位後自以皇太后身份專權之用 子貴母死制度至北魏宣武帝時被廢除 但得益的胡太后卻以皇帝生母擅權 將北魏政權迎向終結 1 目录 1 起源 2 背景 2 1 拓跋力微 2 2 拓跋沙漠汗 2 3 拓跋猗㐌及拓跋鬱律 2 4 拓跋珪復代國前後 3 北魏實行情況 3 1 道武帝作例 3 2 太武帝朝事 3 3 文成帝朝事 3 4 文明馮太后專政 3 5 孝文帝親政後事 3 6 廢除 4 參考資料起源 编辑据 汉书 载 汉昭帝劉弗陵生母趙婕妤是因受汉武帝责备而忧郁病死 但是有种广泛流传的传说 认为武帝临死前 因为巫蛊之乱后 太子劉據因受牽連而自殺 储君之位空缺 武帝喜愛晚年所得之幼子刘弗陵 欲立其为太子 但是为了防止漢初 子幼母壮 外戚专权的事情再次发生 他借故处死了趙婕妤 2 趙婕妤被譴責時 驚懼地脫下滿頭的金釵玉簪叩頭 武帝無情說道 拉她走 送去掖庭獄 趙婕妤一邊被人拉走一邊回頭看武帝 武帝只是冷冷地說 快走吧 妳不能再活下去 夫人死於雲陽宮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獲立為繼承人之時 其父道武帝拓跋珪就賜死了拓跋嗣生母劉貴人 並向拓跋嗣明言這正殷鑑於漢武帝殺趙婕妤以防外戚干政之事 3 魏書 皇后列傳 中著者魏收所寫的史論中亦言北魏子貴母死制度是遠追漢武帝事 4 背景 编辑 魏書 雖有言子貴母死源於漢武帝典故 但同時亦有聲稱此為魏 故事 之言 5 6 然而在包括北魏前身的拓跋鮮卑部落及代國之現有史籍記載中 道武帝殺劉貴人以前實未見有實行子貴母死的前例 7 8 但史載拓跋鮮卑早期乃至拓跋珪登位之際皆有出現外戚或妻族部落干預拓跋部之事 拓跋力微 编辑 拓跋力微早年因內亂而去依靠沒鹿回部大人竇賓 得到其協助下重建實力 並娶了竇賓女兒為妻 即北魏後來追封之神元皇后 竇賓死後 拓跋力微將竇氏殺死 亦消滅了威脅其勢力的竇賓兩名兒子 吞併了沒鹿回部 9 10 拓跋沙漠汗 编辑 拓跋沙漠汗為拓跋力微子 並以太子身份送到曹魏都城洛陽為質子 至西晉建立後才得歸國 雖然拓跋沙漠汗因衞瓘挑唆拓跋鮮卑內諸大人而遇害 一生從未登位 但他與其次妃蘭氏所生的拓跋弗在兩個弟弟拓跋悉鹿及拓跋綽後曾領導拓跋鮮卑 他與妻封氏所生的拓跋猗㐌及拓跋猗盧亦在拓跋弗死後 與沙漠汗弟拓跋祿官三分拓跋部 三子皆曾領導拓跋鮮卑 並在北魏建立後獲追認為帝 封氏 是賁氏 及蘭氏 烏洛蘭氏 皆出自鮮卑部落 其勢力被認為對三子登位有所助力 1 拓跋猗㐌及拓跋鬱律 编辑 隨著拓跋猗㐌及拓跋祿官先後去世 拓跋猗盧成為再統一的拓跋鮮卑的領袖 因著拓跋猗盧協助西晉官員討伐劉淵等勢力 先後獲封代公及代王 11 12 即為代國之始 不過 建興四年 316年 拓跋猗盧因欲立幼子拓跋比延而進攻不服的長子拓跋六脩 反為其所害 兄拓跋猗㐌之子拓跋普根殺六脩並繼代王位 其時代國卻大亂 衞雄及姬澹也帶著漢及烏桓人共三萬家及大量牲畜轉投晉并州刺史劉琨 13 沒多久普根就死了 拓跋猗㐌的妻子 普根生母祁氏 14 就立了普根之子繼代王 但同年冬季普根之子也死了 隨後代王之位落入了蘭氏之孫拓跋鬱律手上 但拓跋鬱律在位五年 至太興四年 321年 就因祈氏忌憚其得人心會影響其諸子之位而遇害 祈氏同時也殺了數十個諸部大人 鬱律次子拓跋什翼犍仍為嬰兒 在鬱律妻平文皇后王氏保護下倖免於難 15 祈氏之子拓跋賀傉繼位 國政由祈氏主理 被稱為女國 16 太寧三年 325年 賀傉去世 祈氏另一子拓跋紇那繼位 咸和二年 327年 時就向保護著拓跋鬱律長子拓跋翳槐之賀蘭部索取翳槐 賀蘭部作為翳槐舅族 大人藹頭拒絕從命 紇那就聯同宇文部進攻賀蘭部 卻不能取勝 17 咸和四年 329年 翳槐在賀蘭部及諸大人支持下自登代王位 紇那被逼出奔宇文部 18 咸康元年 335年 翳槐以作為外戚的藹頭不恭順 將其殺害 卻導致各部離叛 在宇文部的紇那遂乘勢起兵 翳槐被逼出奔後趙 19 咸康三年 337年 後趙協助翳槐復位 紇那被逼出奔前燕 20 翌年 338年 翳槐去世 遺命以在後趙為質子的拓跋什翼犍繼位 當時諸大人都認為什翼犍難以回來 將奸狡的翳槐弟拓跋屈殺死 推舉其另一弟拓跋孤繼位 拓跋孤堅拒並自往後趙請代什翼犍為質 並在王氏出力協助下 什翼犍終成功登上代王之位 21 22 以上出現了祈氏以外戚身份支持自己所生的三名兒子都先後登上代王之位 又殺害了非出自己系的代王拓跋鬱律 甚至直接主掌代國政事 後來拓拔鬱槐憑亦藉母族賀蘭部力量奪取王位 又因試圖削弱賀蘭部而失位 鬱槐藉後趙重奪王位後 王氏卻在發揮影響力 終令代王位成功傳予王氏所生的什翼犍 1 拓跋珪復代國前後 编辑 道武帝拓跋珪為拓跋什翼犍孫 代國亡於前秦後 拓跋珪與一些原代國大人及生母賀氏寄居於獨孤部 至前秦版圖在淝水之戰後崩潰 獨孤部劉顯對拓跋珪有所圖謀 遂逼使拓跋珪及諸大人奔赴母族賀蘭部 並籍賀蘭部實力在牛川會盟 復建代國 23 拓跋珪即位後遭受獨狐部支持的叔父拓跋窟咄挑戰其地位 但憑藉賀蘭部提供的庇護 請得後燕援軍擊潰窟咄 24 但在其後拓跋珪意圖平伏高車諸部之時 舉動威脅到賀蘭部利益 令本身對拓跋珪態度相異的賀訥及賀染干兄弟合力出兵與道武對抗 拓跋珪藉後燕的支援擊敗賀蘭等諸部 及至北魏奪取了後燕所領的華北地區後 拓跋珪更宣布 離散諸部 進一步瓦解包括賀蘭部等勢力 作為賀蘭部大人的賀訥終身再無部屬統領 25 26 故拓跋珪建儲之時考慮到拓跋鮮卑之前事 索引漢代鈎弋夫人之先例 創制了子貴母死的制度 1 北魏實行情況 编辑子貴母死制度阻止了儲君生母藉外戚勢力干預皇權 卻令儲君失去生母撫育 故由乳母或其他未有生育的後宮后妃代為撫養 後遂以保太后或皇太后之姿獲得尊崇 文明皇后馮氏更利用此制度將儲君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達擅權目的 道武帝作例 编辑 明元帝拓跋嗣為道武帝與劉貴人所生 劉貴人是獨狐部大人劉眷的女兒 她因未能成功手鑄金人而沒有獲立為皇后 皇后則由成功鑄金人的慕容氏當上 道武帝在天賜六年 409年 打算立時為齊王的拓跋嗣為太子 遂賜死了劉貴人 並向拓跋嗣以趙捷妤解釋 3 拓跋嗣既傷心又恐懼晚年喜怒無常的道武帝 遂出奔山中 直至不久後弟弟清河王拓跋紹弒道武帝才回宮討伐 並在消滅拓跋紹後登位 登位後就追封劉貴人為皇后 27 28 清河王拓跋紹為著救生母賀氏而起事作逆 但道武帝打算殺賀氏之舉也可能是一場未完成的子貴母死事例 拓跋嗣出逃山中不返 而賀氏當時突然遭道武帝讉責 更被幽禁在宮中 打算殺害 只因入黑而懸而未決 賀氏抓緊時間密報拓跋紹求救 遂有拓跋紹弒父之舉 賀氏突然面臨譴責賜死 有歷史學者認為是道武帝打算立拓跋紹而殺掉出身賀蘭部 更是母親獻明皇后妹妹的賀氏 29 太武帝朝事 编辑 太武帝拓跋燾母親明元密皇后杜氏是漢人 拓跋嗣未登位時就已嫁給他並在天賜五年 408年 生下拓跋燾 並在其登位後獲立為貴嬪 終在泰常五年 420年 去世並獲諡 30 但史載拓跋燾與生母未有共處 31 且拓跋嗣派命了竇氏撫育拓跋燾 致令拓跋燾登位後感竇氏恩德而尊其為 保太后 後更改尊為皇太后 32 甚至杜氏兄杜超入宮也無法與妹妹接觸 33 南朝編纂的 南齊書 更明言杜氏遭拓跋嗣所殺 34 以拓跋燾在泰常七年獲封泰平王並在不久以後先後監國及總攝百揆 35 一年後便即位 杜氏相信亦因子貴母死緣固而死 29 文成帝朝事 编辑 太武帝被杀后 其子南安王拓跋余 孙文成帝拓跋濬先后在未被立储的情况下登基 拓跋余登基后尊嫡母赫连皇后为皇太后 史书没有记载拓跋余的母亲闾左昭仪当时是否在世 文成帝登基时其母郁久闾氏尚在 但不久去世 追封为皇后 李凭 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 认为拓跋濬登基後 曾存在嫡祖母赫连太皇太后 生母闾氏和保母常氏的三后之争 最终在生前就成为在位皇帝的生母的闾氏仍不免成为 子贵母死 制度的牺牲品 亦为北魏一朝的唯一 獻文帝拓跋弘是文成帝拓跋濬與文成元皇后李氏所生 李氏生拓跋弘後獲封貴人 但在拓跋弘在太安二年 456年 獲立為太子的同年 李氏因皇太后常氏的命令而被賜死 36 文明馮太后專政 编辑 文明皇后馮氏是文成帝拓跋濬所立的皇后 拓跋濬死後 以十二歲之齡繼位的獻文帝拓跋弘尊馮氏為皇太后 馮氏在新君即位翌年 466年 便聯合拓跋丕等大臣誅殺了專政的丞相乙渾 消滅其勢力並臨朝聽政 37 38 再次年 467年 拓跋弘長子 即後來的孝文帝拓跋宏出生 並自己親自撫養 拓跋宏在皇興三年 469年 獲立為太子 而馮氏則依子貴母死制度賜死了太子生母李夫人 後來馮氏再以南叛誣陷李夫人父親李惠 將他本人 兩弟及兒子盡皆處死 抄沒家財 兩件事件的發生皆令當時人感痛惜冤屈 但卻鞏固了馮氏的地位 39 40 馮氏撫養太子後宣布 不聽政事 但仍然維持其朝中勢力 而隨著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大 與馮氏的磨擦增多 馮氏終將之毒殺 41 42 因父禪讓而已嗣位的孝文帝拓跋宏在承明元年 476年 父親死後即尊馮氏為太皇太后 而馮氏亦恢復臨朝聽政 完全掌握北魏朝權 太和七年 483年 拓跋宏長子拓跋恂出生 雖然拓跋恂在十年後才獲立為太子 但馮氏還是在拓跋恂出生後以子貴母死制度賜死了拓跋恂生母林氏 拓跋宏這時明確表示不願意再執行子貴母死這項制度 但為馮氏所拒絕 拓跋宏只好追諡林氏為貞皇后 拓跋恂則一如父親當年 由馮氏撫養長大 43 44 孝文帝親政後事 编辑 太和十四年 490年 太皇太后馮氏去世 但她為保持其家族在朝中的地位 早就進哥哥馮熙的兩個女兒進宮 其中一個即孝文幽皇后 幽皇后及後因病還家為尼 卻因孝文帝對其念念不忘而得以在病後還宮 幽皇后隨後展露其野心 她不但憑藉皇帝對她的寵愛成功從妹妹孝文廢皇后手中奪得后位 45 更在仍為昭儀時就打貴人高照容所生的皇次子元恪主意 高照容於太和二十年 496年 自代北遷往新都洛陽時在汲郡共縣暴薨 即有傳言認為是幽皇后所為 而高照容去世後幽皇后亦真的認養了元恪 也在高照容暴死這一年 太子元恂 拓跋恂 因密謀北奔平城而被廢黜 幽皇后亦據傳有屢次進䜛言中傷元恂之事 46 太和二十一年 497年 春 元恪獲立為太子 幽皇后亦在同年秋季封后 元恪亦對養母幽皇后盡孝道 關係密切 47 幽皇后此舉正如姑姑文明皇后一般 藉儲君之母去世撫養儲君 後欲在儲君登位後擅權 不過孝文帝在太和二十三年 499年 去世前下令賜死了被揭發行淫亂及咒詛之事的幽皇后 廢除 编辑 元恪即位 即宣武帝 最初獲立為皇后的宣武順皇后于氏生下了皇子元昌 但元昌三歲時就死了 沒多久皇后也暴死 雖然內情不詳 但當時人卻將矛頭指向性妒的貴人高英 高英本來也生下孩子 但早早夭折 後也只生下建德公主一女 獲立為皇后後常阻止後宮女子獲得皇帝寵召 而後宮女子當時也因怕死而常常希望不是自己生下太子 唯獨胡氏不怕 最終生下後來的孝明帝元詡 胡氏在產子後進為充華 皇帝眼見皇子屢次夭折 特別命人精挑細選乳母 並居於別處 禁止后妃們與之接觸 最後至元恪去世 也就只有元詡一個子嗣 48 49 但元詡在建昌元年 512年 立為皇太子 50 後 胡充華卻一直沒被賜死 建昌四年 515年 實歲僅五歲的元詡即位 胡氏後獲封皇太妃 不久皇太后高英被逐為尼後 胡氏即正位皇太后 並開始其專擅朝政的時代 參考資料 编辑 1 0 1 1 1 2 1 3 田餘慶 北魏後宮子貴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變 載於 國學研究 第五卷 武帝預立昭帝 乃賜趙婕妤死一說 係出於褚少孫 補史記 文 王世贞 艳异编 中记述趙婕妤随武帝至甘泉宫 她对武帝说 妾相连此 应为陛下生一男 年七岁 妾当死 今必死于此 不可得归矣 愿陛下自爱 宫中多巫蛊气 必伤圣体 幸慎之 3 0 3 1 魏書 太宗記 初 帝母劉貴人賜死 太祖告帝曰 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 不令婦人後與國政 使外家為亂 汝當繼統 故吾遠同漢武 為長久之計 魏書 卷十三 始祖生自天女 克昌後葉 靈后淫恣 卒亡天下 傾城之戒 其在茲乎 鈎弋年稚子幼 漢武所以行權 魏世遂為常制 子貴母死 矯枉之義不亦過哉 高祖終革其失 良有以也 魏書 皇后列傳 宣穆皇后 魏故事 後宮產子將為儲貳 其母皆賜死 太祖末年 后以舊法薨 魏書 皇后列傳 文成元皇后 及生顯祖 拜貴人 太安二年 太后令依故事 令后具條記在南兄弟及引所結宗兄洪之 悉以付託 臨訣 每一稱兄弟 輒拊胸慟泣 遂薨 趙翼 廿二史箚記 臺北市 世界書局 1962 164 ISBN 957 06 0082 9 中文 魏書記互異處 呂思勉 兩晉南北朝史 上海市 開明書局 1948 350 中文 拓跋氏坐大上 魏書 卷一 神元皇帝 元年 歲在庚子 先是 西部內侵 國民離散 依於沒鹿回部大人竇賓 始祖有雄傑之度 時人莫測 後與賓攻西部 軍敗 失馬步走 始祖使人以所乘駿馬給之 賓歸 令其部內求與馬之人 當加重賞 始祖隱而不言 久之 賓乃知 大驚 將分國之半 以奉始祖 始祖不受 乃進其愛女 賓猶思報恩 固問所欲 始祖請率所部北居長川 賓乃敬從 積十數歲 德化大洽 諸舊部民 咸來歸附 二十九年 賓臨終 戒其二子使謹奉始祖 其子不從 乃陰謀為逆 始祖召殺之 盡並其眾 諸部大人 悉皆欵服 控弦上馬二十餘萬 魏書 皇后列傳 神元皇后 神元皇后竇氏 沒鹿回部大人賓之女也 賓臨終 誡其二子速侯 回題 令善事帝 及賓卒 速侯等欲因帝會喪為變 語頗漏泄 帝聞之 知其終不奉順 乃先圖之 於是伏勇士於宮中 晨起以佩刀殺后 馳使告速侯等 言后暴崩 速侯等驚走來赴 因執而殺之 晉書 孝懷帝紀 永嘉六年 八月辛亥 劉琨乞師於猗盧 表盧為代公 晉書 孝愍帝紀 建興三年 進封代公猗盧為代王 資治通鑑 卷八十九 初 代王猗盧愛其少子比延 欲以為嗣 使長子六修出居新平城 而黜其母 六修有駿馬 日行五百里 猗盧奪之 以與比延 六修來朝 猗盧使拜比延 六修不從 猗盧乃坐比延於其步輦 使人導從出遊 六修望見 以為猗盧 伏謁路左 至 乃比延 六修慚怒而去 猗盧召之不至 大怒 帥眾討之 為六修所敗 猗盧微服逃民間 有賤婦人識之 遂為六修所弒 拓跋普根先守外境 聞難來赴 攻六修 滅之 普根代立 國中大亂 新舊猜嫌 迭相誅滅 左將軍衛雄 信義將軍箕澹 久佐猗盧 為眾所附 謀歸劉琨 乃言於眾曰 聞舊人忌新人悍戰 欲盡殺之 將奈何 晉人及烏桓皆驚懼 曰 死生隨二將軍 乃與琨質子遵帥晉人及烏桓三萬家 馬牛羊十萬頭歸于琨 琨大喜 親詣平城撫納之 琨兵由是復振 北史 及 資治通鑑 作 惟氏 魏書 皇后列傳 平文皇后 平文崩 昭成在襁褓 時國有內難 將害諸皇子 后匿帝於袴中 懼人知 呪曰 若天祚未終者 汝便無聲 遂良久不啼 得免於難 魏書 皇后列傳 桓帝皇后 桓帝皇后祁氏 生三子 長曰普根 次惠帝 次煬帝 平文崩 后攝國事 時人謂之女國 后性猛忌 平文之崩 後所為也 資治通鑑 卷九十三 代王鬱律之子翳槐居於其舅賀蘭部 紇那遣使求之 賀蘭大人藹頭擁護不遣 紇那與宇文部共擊藹頭 不克 資治通鑑 卷九十四 是歲 賀蘭部及諸大人共立拓跋翳槐為代王 代王紇那奔宇文部 翳槐遣其弟什翼犍質於趙以請和 資治通鑑 卷九十五 代王翳槐以賀蘭藹頭不恭 將召而戮之 諸部皆叛 代王紇那自宇文部入 諸部復奉之 翳槐奔鄴 趙人厚遇之 資治通鑑 卷九十五 是歲 趙將李穆納拓跋翳槐於大寧 其故部落多歸之 代王紇那奔燕 國人復奉翳槐為代王 翳槐城盛樂而居之 魏書 皇后列傳 平文皇后 烈帝之崩 國祚殆危 興復大業 后之力也 資治通鑑 卷九十六 代王翳槐之弟什翼犍質於趙 翳槐疾病 命諸大人立之 翳槐卒 諸大人梁蓋等以新有大故 什翼犍在遠 來未可必 比其至 恐有變亂 謀更立君 而翳槐次弟屈 剛猛多詐 不如屈弟孤仁厚 乃相與殺屈而立孤 孤不可 自詣鄴迎什翼犍 請身留爲質 趙王虎義而俱遣之 十一月 什翼犍卽代王位於繁畤北 改元曰建國 魏書 外戚 賀訥傳 後劉顯之謀逆 太祖聞之 輕騎北歸訥 訥見太祖 驚喜拜曰 官家復國之後當念老臣 太祖笑答曰 誠如舅言 要不忘也 訥中弟染干粗暴 忌太祖 常圖為逆 每為皇姑遼西公主擁護 故染干不得肆其禍心 於是諸部大人請訥兄弟求舉太祖為主 染干曰 在我國中 何得爾也 訥曰 帝 大國之世孫 興復先業 於我國中之福 常相持奬 立繼統勳 汝尚異議 豈是臣節 遂與諸人勸進 太祖登代王位於牛川 魏書 道武帝紀 八月 劉顯遣弟亢泥迎窟咄 以兵隨之 來逼南境 於是諸部騷動 人心顧望 帝左右於桓等 與諸部人謀為逆以應之 事泄 誅造謀者五人 餘悉不問 帝慮內難 乃北踰陰山 幸賀蘭部 阻山為固 魏書 外戚 賀訥傳 及太祖討吐突隣部 訥兄弟遂懷異圖 率諸部救之 帝擊之 大潰 訥西遁 衞辰遣子直力鞮征訥 訥告急請降 太祖簡精騎二十萬救之 遂徙訥部落及諸弟處之東界 訥又通於慕容垂 垂以訥為歸善王 染干謀殺訥而代立 訥遂與染干相攻 垂遣子麟討之 敗染干於牛都 破訥於赤城 太祖遣師救訥 麟乃引退 訥從太祖平中原 拜安遠將軍 其後離散諸部 分土定居 不聽遷徙 其君長大人皆同編戶 訥以元舅 甚見尊重 然無統領 資治通鑑 卷一百七 丙寅 魏王珪會燕趙王麟於意辛山 擊賀蘭 紇突鄰 紇奚三部 破之 紇突鄰 紇奚皆降於魏 魏書 明元帝紀 帝素純孝 哀泣不能自勝 太祖怒之 帝還宮 哀不自止 日夜號泣 太祖知而又召之 帝欲入 左右曰 孝子事父 小杖則受 大杖避之 今陛下怒盛 入或不測 陷帝於不義 不如且出 待怒解而進 不晚也 帝懼 從之 乃遊行逃於外 天賜六年冬十月 清河王紹作逆 太祖崩 帝入誅紹 壬申 即皇帝位 大赦 改年為永興元年 追尊皇妣為宣穆皇后 資治通鑑 卷一百一十五 魏主珪將立齊王嗣爲太子 魏故事 凡立嗣子輒先殺其母 乃賜嗣母劉貴人死 珪召嗣諭之曰 漢武帝殺鉤弋夫人 以防母后豫政 外家爲亂也 汝當繼統 吾故遠跡古人 爲國家長久之計耳 嗣性孝 哀泣不自勝 珪怒之 嗣還舍 日夜號泣 珪知而復召之 左右曰 上怒甚 入將不測 不如且避之 俟上怒解而入 嗣乃逃匿於外 惟帳下代人車路頭 京兆王洛兒二人隨之 29 0 29 1 李憑 北魏子貴母死故事考述 山西大學學報 1990 01 69 74 魏書 皇后列傳 明元密皇后 明元密皇后杜氏 魏郡鄴人 陽平王超之妹也 初以良家子選入太子宮 有寵 生世祖 及太宗即位 拜貴嬪 泰常五年薨 諡曰密貴嬪 葬雲中金陵 魏書 世祖紀下 帝生不逮密太后 及有所識 言則悲慟 哀感傍人 太宗聞而嘉歎 魏書 皇后列傳 明元密皇后 太宗命為世祖保母 性仁慈 勤撫導 世祖感其恩訓 奉養不異所生 及即位 尊為保太后 後尊為皇太后 魏書 外戚 杜超傳 杜超 字祖仁 魏郡鄴人 密皇后之兄也 少有節操 泰常中 為相州別駕 奉使京師 時以法禁不得與后通問 南齊書 魏虜傳 初 佛狸母是漢人 為木末所殺 佛狸以乳母為太后 自此以來 太子立 輒誅其母 魏書 世祖紀上 泰常七年四月 封泰平王 五月 為監國 太宗有疾 命帝總攝百揆 聰明大度 意豁如也 魏書 皇后列傳 文成元皇后 及生顯祖 拜貴人 太安二年 太后令依故事 令后具條記在南兄弟及引所結宗兄洪之 悉以付託 臨訣 每一稱兄弟 輒拊胸慟泣 遂薨 後諡曰元皇后 葬金陵 配饗太廟 魏書 皇后列傳 文明皇后 顯祖即位 尊為皇太后 丞相乙渾謀逆 顯祖年十二 居於諒闇 太后密定大策 誅渾 遂臨朝聽政 魏書 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 拓跋丕傳 顯祖即位 累遷侍中 丞相乙渾謀反 丕以奏聞 詔丕帥元賀 牛益得收渾 誅之 遷尚書令 改封東陽公 魏書 皇后列傳 顯祖思皇后 顯祖即位 為夫人 生高祖 皇興三年薨 上下莫不悼惜 葬金陵 承明元年追崇號諡 配饗太廟 北史 外戚 李惠傳 惠素為文明太后所忌 誣惠將南叛 誅之 惠二弟初 樂與惠諸子同戮 後妻梁氏亦死青州 盡沒其家財 惠本無釁故 天下冤惜焉 康樂 從西郊到南郊 臺北縣 稻禾出版社 1995年 113 8 ISBN 957 8571 19 4 中文 文明的崛起 資治通鑑 卷一百三十四 魏馮太后內行不正 以李奕之死怨顯祖 密行鴆毒 夏 六月 辛未 顯祖殂 魏書 孝文五王 廢太子恂傳 廢太子庶人恂 字元道 生而母死 文明太后撫視之 常置左右 年四歲 太皇太后親為立名恂 字元道 於是大赦 太和十七年七月癸丑 立恂為皇太子 魏書 皇后列傳 孝文貞皇后 生皇子恂 以恂將為儲貳 太和七年後依舊制薨 高祖仁恕 不欲襲前事 而稟文明太后意 故不果行 諡曰貞皇后 葬金陵 魏書 皇后列傳 孝文廢皇后傳 高祖後重引後姊昭儀至洛 稍有寵 後禮愛漸衰 昭儀自以年長 且前入宮掖 素見待念 輕後而不率妾禮 後雖性不妬忌 時有愧恨之色 昭儀規為內主 譖構百端 尋廢后為庶人 南齊書 魏虜傳 大馮有寵 日夜䜛詢 魏書 皇后列傳 孝文昭皇后傳 及馮昭儀寵盛 密有母養世宗之意 后自代如洛陽 暴薨於汲郡之共縣 或云昭儀遣人賊后也 世宗之為皇太子 三日一朝幽后 后拊念慈愛有加 高祖出征 世宗入朝 必久留後宮 親視櫛沐 母道隆備 魏書 皇后列傳 宣武靈皇后傳 而椒掖之中 以國舊制 相與祈祝 皆願生諸王 公主 不願生太子 唯后每謂夫人等言 天子豈可獨無兒子 何緣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 及肅宗在孕 同列猶以故事相恐 勸為諸計 后固意確然 幽夜獨誓云 但使所懷是男 次第當長子 子生身死 所不辭也 既誕肅宗 進為充華嬪 先是 世宗頻喪皇子 自以春秋長矣 深加慎護 為擇乳保 皆取良家宜子者 養於別宮 皇后及充華嬪皆莫得而撫視焉 魏書 皇后列傳 宣武高皇后傳 初 高祖幽后之寵也 欲專其愛 後宮接御 多見阻遏 高祖時言於近臣 稱婦人妬防 雖王者亦不能免 況士庶乎 世宗暮年 高后悍忌 夫人嬪御有至帝崩不蒙侍接者 由是在洛二世 二十餘年 皇子全育者 惟肅宗而已 魏書 肅宗紀 延昌元年十月乙亥 立為皇太子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子貴母死 amp oldid 73102595,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