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天文學

天文學是一門研究天體天文現象自然科學。它使用數學物理化學來解釋它們的起源和演化。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包括:行星衛星恒星星雲星系彗星等天體,以及超新星爆炸、伽馬射線暴類星體耀變體脈衝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天文現象。更通俗地說,天文學研究起源於地球大氣層之外的一切事物。宇宙學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從整體上研究宇宙[1]

可觀察宇宙的對數表示。 著名的天文物體用中文標記
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個巨大超新星殘骸:馬賽克組成的蟹狀星雲

天文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之一。歷史記載中的早期文明對夜空進行了系統的觀測。其中包括巴比倫天文學希臘天文學印度天文學埃及天文學英语Egyptian astronomy中國天文學瑪雅文明和許多古代美洲原住民的天文學。天文學包括多種學科,如天體測量學天体力学天文航海觀測天文學曆法天体物理学。如今,專業天文學通常被與天體物理學畫上等號[2]

專業天文學分為觀測理論兩個分支。觀測天文學的重點是從對天體的觀測中獲取數據,然後利用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理論天文學的面向是發展電腦或分析模型來描述天體和現象。這兩個領域相輔相成。理論天文學尋求解釋觀測結果,而觀測結果被用來證實理論結果。[原創研究?]

天文學是少數幾個業餘愛好者發揮活躍角色作用的科學之一。這對於瞬變事件的發現和觀測尤其如此。業餘天文學家幫助了許多重要發現,例如發現新的彗星。[來源請求]

語源

 
1873年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天文台
 
19世紀時位於厄瓜多基多基多天文台,位置在赤道以南12角分處[3]

漢語中「天文」一詞最早出現於《易傳》。《易經·賁卦·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是指一切現象或形相,「天文」就是指自然現象。[4][5]

天文學的英語單詞Astronomy來自古希臘語ἀστρονομία,字面意思是研究恒星規律的科學。

「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術語的使用

「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是同義詞[6][7][8]。根據嚴格的詞典定義,「天文學」是指「對地球大氣層外的物體和物質及其物理和化學性質的研究」[9],而"天體物理學"指的是天文學中處理"天體和現象的行為、物理性質和動力學過程"的分支[10]。在某些情况下,正如徐遐生在介紹性質的:教科書《物理宇宙》時所:「天文學」可用於描述該學科的定性研究,而「天體物理學」則用於描述該學科的物理導向版本[11]。有很多教科书把天文学分为测量天体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然而,由於大多數現代天文學研究涉及與物理學有關的學科,因此現代天文學實際上可以稱為天體物理學[6]。在有些領域,例如天體測量學,是純粹的天文學,而不是天體物理學。科學家對這一課題進行研究的各個部門可能會使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部分取決於該部門在歷史上是否隸屬於物理部門[7],許多專業的天文學家擁有物理學學位而不是天文學學位[8]。該領域主要科學期刊的一些標題,包括《天文期刊》、《天文物理期刊》和《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報》。

歷史

 
17世紀的荷蘭製圖師弗雷德里克·德·威特英语Frederik de Wit繪製的星圖

古代

在早期的歷史時期,天文學只包括觀察和預測肉眼可見物體的運動。在一些地方,早期文化聚集了大量可能具有天文用途的文物。除了儀式上的用途外,這些天文台還可用來確定季節,這是知道何時種植作物和瞭解一年長度的重要因素[12][页码请求]

在望遠鏡等工具發明之前,早期對恒星的研究是用肉眼進行的。隨著文明的發展,最顯著的是美索不達米亞希臘波斯天文學英语Persian astronomy印度天文學中國天文學埃及天文學英语Egyptian astronomy中美洲,天文觀測站被建立起來,關於宇宙性質的想法開始發展。大多數早期天文學包括繪製恒星和行星的位置圖,這門科學現在被稱為天體測量學。經由這些觀測,形成了關於行星運動的早期想法,並從哲學上探討了太陽、月亮和地球在宇宙中的性質。當時,地球被認為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月亮和恒星圍繞地球旋轉。這被稱為宇宙的地心模型,或以托勒密為名的托勒密體系[13]

 
,西元前6世紀倫敦(肖恩)收藏西元前6世紀的耆那教天文學文本,蘇里亞普拉伊納普蒂斯特拉(Suryaprajnaptisūtra )。上圖:约1500年的手稿[14]

早期,一個特別重要的發展是數學和科學天文學的開始,它始於巴比倫人,為後來在許多其它文明中發展起來的天文傳統奠定了基礎[15]巴比倫人發現月食在一個稱為沙羅的重複週期中反覆重現[16]

 
希臘的赤道日晷。在西元前2-3世紀的奧克斯的亞歷山大英语Ai-Khanoum,是今天的阿富汗

繼巴比倫人之後,古希臘希臘化世界在天文學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希臘天文學的特點是從一開始就尋求對天體現象的理性和物理解釋[17]。西元前3世紀,阿里斯塔克斯估計了月亮和太陽的大小和距離英语On the Sizes and Distances (Aristarchus),他提出了地球和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的太陽系模型,現在稱為日心說模型[18]。在西元前2世紀,喜帕恰斯發現了歲差,計算了月球的大小和距離,並發明了已知最早的天文設備,如星盤[19]。喜帕恰斯還創建了一個包含1,020顆恒星的綜合目錄,北半球的大部分星座都來自希臘天文學[20]安提基特拉機械(約西元前150-80年)是早期的類比計算機,設計用於計算給定日期的太陽月亮行星的位置。複雜性類似的科技人工製品直到14世紀才重新出現,當時在歐洲出現了機械的天文鐘[21]

中世紀

中世紀期間(直到13世紀),歐洲天文學停滯不前,但依然有許多重要的天文學家。沃林福德的理查英语Richard of Wallingford(1292-1336)對天文學和測時法英语Horology做出了重大貢獻,包括發明了第一個天文鐘,能夠量測行星和其他天體之間角度的矩仪英语Rectangulus,以及可用於天文學計算,如月球太陽行星經度,並可預測日食,被稱為阿爾比安(Albion)的行星定位儀尼克爾·奧里斯姆(1320-1382)和讓·布里丹(1300-1361)首先討論了地球自轉的證據,此外,布里丹還發展了動力理論[註 1],該理論能够證明行星能够在沒有天使干預的情况下運動[22]喬治·範·派爾巴赫英语Georg von Peuerbach(1423-1461)和約翰·繆勒(1436-1476)幫助了天文學的進步,有助於哥白尼在幾十年後發展日心模型。

與此同時,天文學在伊斯蘭世界以及世界其他地區蓬勃發展。這導致9世紀初穆斯林世界出現了第一個觀測站[23][24][25]。964年,波斯穆斯林天文學家阿卜杜勒-拉赫曼·蘇菲在他的"恒星之書"中描述了仙女座星系,這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26]。由埃及阿拉伯天文學家Ali ibn Ridwan英语Ali ibn Ridwan中國天文學家於1006年觀測到的超新星SN 1006,是有記錄以來視星等最明亮的恒星事件。一些對科學做出重大貢獻的著名伊斯蘭[註 2]天文學家包括巴塔尼塔比·伊本·庫拉阿卜杜勒-拉赫曼·蘇菲比魯尼AbūIshāq Ibrāh h Al-Zarqīl英语AbūIshāq Ibrāh h Al-ZarqīlAl-Birjandi英语Al-Birjandi、以及馬拉蓋天文台撒馬爾罕天文台英语Ulugh Beg Observatory。在那段時間裡,西方天文學家引入了許多阿拉伯的恆星名稱英语List of Arabic star names[27][28]

人們還認為大辛巴威廷布克圖的廢墟[29]可能也設有天文台[30]。在後古代史西非,天文學家研究了恒星的運動及其與季節的關係,根據複雜的數學計算,繪製了星圖以及其他行星的精確軌道圖。 桑海的歷史學家馬哈茂德·卡蒂英语Mahmud Kati在1583年8月記錄了一場流星雨[31][32]。歐洲人此前認為,在殖民統治前的中世紀,撒哈拉以南非洲沒有天文觀測,但現代發現情况並非如此[33][34][35][36]

六個多世紀以來[註 3],羅馬天主教會為天文學研究提供的財政和社會支持可能比所有其他機構都多。 教會的動機之一是定出每年复活节的日期[37]

科學革命

 
伽利略月球的素描。他發現月球表面佈滿了凹凸的山
 
歐洲早期天圖,約1000年

文藝復興期間,尼古拉·哥白尼提出太陽系日心說伽利略·伽利萊約翰內斯·開普勒再在哥白尼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日心說。伽利略首次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發現月球表面佈滿了凹凸的山,而不是光滑一片。1610年,伽利略發現木星的四顆衛星,這是對地心說的重大打擊。[38]

約翰內斯·開普勒是最早用科學定律正確解釋日心說的科學家,但他無法解釋這些定律背後的科學原理。[39]之後,伊薩克·牛頓發明天體力學萬有引力定律,才從根本上解釋了行星的運行。反射望遠鏡也是由牛頓所發明。[38]

英國天文學家約翰·佛蘭斯蒂德彙編的星表收錄了超過3千顆恆星。[40]隨著望遠鏡大小和質量的提高,天文學家陸續發現更多的星體和天文現象。法國天文學家尼可拉·路易·拉卡伊的星表收錄了將近1萬顆南天恆星。威廉·赫歇爾彙編了星雲、星團星表,並於1781年發現第七顆行星天王星。這是自遠古時期以來第一顆被發現的新行星。[41]1838年,弗里德里希·威廉·貝塞爾利用視差原理測量天津增廿九的距離,是為首次成功測得恆星的距離。[42]

18至19世紀,李安納·歐拉亞歷克西斯·克勞德·克萊羅讓·勒朗·達朗貝爾研究三體問題,對月球和行星的運行作出了更準確的預測。約瑟夫·拉格朗日皮耶爾-西蒙·拉普拉斯在此基礎上,從衛星和行星的軌道擾動推算出它們的質量。[43]

光譜儀天文攝影等新技術出現之後,天文學有了飛快的發展。1814至15年,約瑟夫·夫琅和費在太陽的光譜當中觀察到大約600條譜線。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在1859年解釋,這些譜線是由不同化學元素產生的。人們發現,恆星其實類似於太陽,只不過有著不同的溫度、質量和大小。[27]

到了20世紀,科學家才認識到地球所身處的銀河系是一個獨立的星系,並且在銀河系外還存在別的星系。這些星系都在遠離銀河系,科學家以此發現宇宙正在膨脹。[44]奇異的星體現象陸續被發現,如類星體脈衝星耀變體電波星系等。理論天文學家則提出黑洞中子星等天體來解釋這些觀測現象。物理宇宙學也在20世紀蓬勃發展,其中的大爆炸理論,已得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哈勃定律以及宇宙化學元素豐度的充分支持。太空望遠鏡的發射意味著,科學家能夠通過電磁波譜中一般被大氣層所遮掩的部分來觀察宇宙。2016年,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佈首次直接探測到源自黑洞碰撞的引力波訊號,展開了以引力波作天文觀測的時代。

觀測天文學

,乃至電磁輻射,是人類對天象的主要觀測途徑。[45]觀測天文學的不同領域可依電磁波譜的區域所分,其中有的波長可從地球表面觀測,稱之大氣窗口,有的則須要在高海拔甚至在地球大氣層以外才能有效觀測。

射電天文學

射電天文學利用波長超過1毫米左右的電磁輻射進行觀測。[46]和其他類型的觀測天文學領域不同的是,射電天文學所觀測的無線電波可以視為,而不是單獨的光子,所以相對較短波長的輻射更容易測定波幅相位[46]

儘管天體自身的熱輻射也會發出無線電波,但是絕大部分的無線電波都是同步輻射所致,也就是電子磁場中運動時發出的輻射。[46]此外,還有星際氣體所產生的某些譜線,也處於無線電波的波長範圍內,特別是的21cm譜線。[11][46]

可通過無線電波觀測的天體包括超新星、星際氣體、脈衝星活動星系核等。[11][46]

紅外天文學

 
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次毫米波陣列(ALMA)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天文台之一[47]

紅外天文學通過紅外輻射進行天文觀測,此類輻射的波長比紅光更長,位於人類肉眼的觀測範圍以外。紅外天文學能最有效觀測溫度較低、無法發出可見光的天體,例如行星星周盤及光線被塵埃遮蔽的星雲等。紅外輻射的波長較可見光長,所以可以穿透可見光所無法穿透的塵埃雲,有助於研究分子雲深處的年輕恆星和星系核。例如,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已成功觀測到多個銀河系內的原恆星和這些恆星所在的星團[48][49]除了十分接近可見光的紅外光以外,大部分紅外輻射都會被地球大氣層吸收;大氣本身也會產生較強的紅外輻射,進一步影響觀測。因此,紅外天文台都必須在海拔高、濕度低的地點建造,甚至是作為衛星發射到太空。[50]某些分子在紅外輻射範圍有較強的譜線,這有助於研究天體的化學成分,如彗星所含的[51]

可見光天文學

 
毛納基火山上的昴星團望遠鏡(左)和凱克天文台(中)在近紅外和可見光範圍觀測。美國太空總署望遠鏡英语NASA 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右)只在近紅外範圍觀測

自遠古起,人類便利用肉眼作可見光天文觀測。最早的觀測都是以圖畫記錄下來。19世紀末,人們開始對天象進行攝影。現代天文攝影技術一般使用數碼探測器,特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雖然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大約在4000Å至7000Å(即400nm至700nm)之間,[52]但可見光攝影設備也可以用來觀測一部分的近紫外線近紅外線

紫外線天文學

紫外線天文學利用波長在100至3200Å(10至320nm)間的紫外輻射進行觀測。此類輻射會被地球大氣層吸收,所以觀測只能在大氣上層或太空中進行。紫外線天文學最適合研究發射紫外線的高溫藍色恆星(OB星),包括銀河系以外的藍色恆星,以及行星狀星雲超新星遺跡等等。不過,紫外線會被星際塵埃吸收,所以取得的數據必須再利用其它方法加以校準。[46]

X射線天文學

X射線天文學在X射線範圍觀測天體。宇宙中的X射線來自於同步輻射[註 4]、溫度高於1千萬開爾文的稀薄氣體發出的熱輻射(見軔致輻射)以及溫度高於1千萬開爾文的稠密氣體發出的熱輻射(見黑體輻射)。發出X射線的天體有:X射線聯星脈衝星超新星遺跡橢圓星系星系群活動星系核等。由於X射線會被地球大氣層吸收,所以X射線觀測必須用高空氣球火箭X射線天文衛星進行。[46]

伽馬射線天文學

伽馬射線天文學所觀測的是電磁波譜中波長最短的輻射。伽馬射線可通過康普頓伽瑪射線天文台等衛星或大氣切倫科夫望遠鏡英语IACT來觀測。[46]切倫科夫望遠鏡不直接探測伽馬射線,而是觀測大氣吸收伽馬射線時所產生的可見光閃光。[53]

伽馬射線暴是突然發出伽馬射線的天體,持續時間從幾毫秒到幾千秒不等,大部分伽馬射線源都屬於此類。只有一成的伽馬射線源為持續性射源,這包括脈衝星、中子星及活動星系核等可能為黑洞的天體。[46]

不以電磁輻射觀測的領域

除了電磁輻射以外,還能通過一些別的方法研究天象。

中微子天文學利用屏蔽效果極佳的地下中微子探測器測量中微子的流量。這類設施包括俄美鎵實驗英语SAGE (ruSsian American Gallium Experiment)(SAGE)、GALLEX、超級神岡探測器等。絕大數穿過地球的中微子都來自太陽,但也曾經有探測到24顆來自SN 1987A超新星爆發的中微子。[46]宇宙射線由極高能量粒子(原子核)組成,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會衰變或被吸收,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衍生粒子。現今的天文台可通過探測此類粒子來研究宇宙射線。[54]未來的中微子探測器能力將會提高,有望探測到宇宙射線衝擊大氣時所發出的粒子。[46]

引力波天文學通過觀測引力波來研究遙遠的大質量天體,是一門新興的天文學領域。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是其中一座正在運行的引力波探測器,它在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歷史上首個引力波訊號,訊號源自雙黑洞[55]2017年,LIGO和室女座干涉儀共同探測到首個來自雙中子星(GW170817)的引力波訊號。[56]

科學家可結合電磁輻射、中微子和引力波等不同方法研究同一個天體,這種做法稱為多元訊息天文學英语multi-messenger astronomy[57][58]

天體測量學與天體力學

 
NGC 6357星團和星雲

天文學乃至所有科學中最古老的一個領域,是對各天體位置的測量。在歷史上,準確測量日、月、行星、恆星的位置,有天文航海和制訂曆法等作用。

18世紀開始,天文學家以精確測定的行星位置作為基礎,發展出完善的引力攝動理論,可以極精確地推算過去和未來的行星位置。這門學科稱為天體力學。今天,科學家對近地天體進行大規模追蹤,目的是預測這些天體何時會近距離略過地球以及評估與地球相撞的風險。[59]

太陽系周邊恆星的視差宇宙距離尺度的起始點。在用視差測量附近恆星的距離後,可以通過比對,推測遙遠恆星的各種屬性。通過測量恆星的徑向速度自行,天文學家可以繪出銀河系內恆星的運行軌跡,從而算出銀河系暗物質的分佈。[60]

1990年代,天文學家開始利用多普勒光譜學觀察太陽系周邊恆星的擺動。這種方法可以用來發現一些較大的系外行星(詳見系外行星偵測法)。[61]

理論天文學

理論天文學家的研究手段包括數學模型及用電腦做數值模擬,即天體物理學。數學模型一般能揭示天文現象背後更深層次的原理,數值模擬則可以演示現實中難以觀察的現象。[62][63]

具體分支

太陽天文學

 
太陽光球紫外線圖像,美國太空總署太陽過渡區與日冕探測器(TRACE)太空望遠鏡攝
 
斯洛伐克洛姆尼茨基山太陽天文台

太陽離地球約8光分,或稱之天文單位,是距離地球最近,也是天文研究最為關注的恆星。太陽是一顆典型的主序矮星,屬於G2V類,年齡有46億年。[64]雖然太陽不是一顆變星,但太陽粒子數會上下波動,每11年為一太陽週期。太陽粒子是太陽表面上溫度較平均低的區域,一般有強烈的磁場活動。[65]

自進入主序至今,太陽的亮度已增加了40%,期間它的亮度有過週期性波動,對地球上的氣候有著極大的影響。[66]例如,蒙德極小期很可能導致了中世紀期間的小冰期[67]

在結構上,人們一般所能見到的太陽表面稱為光球[68]光球以外是一層薄薄的色球[69]色球以外有一層薄薄的過渡層,溫度劇烈上升,直到最外面的超高溫日冕[70]太陽的中心有著極高的溫度和壓力,足以產生持續的核聚變。包圍著中心的是輻射層,這裡的等離子體以輻射的形式把能量傳遞出來。輻射層以外是對流層,這裡的氣體以對流的形式把能量傳遞到外層。[71]科學家相信,對流層氣體的翻滾運動所產生的磁場活動導致了太陽粒子的形成。[72]

太陽時時刻刻都從表面向外噴射大量的等離子體粒子,就是所謂的太陽風。太陽風會一直達到太陽系的邊緣──太陽層頂。太陽風在經過地球時會與地磁場磁層)相互作用,會因此轉向,但也有一部分會被困在環繞地球的范艾倫輻射帶中。當太陽風粒子沿著磁場線進入地球兩極的大氣層時,就會產生極光[73]

行星科學

行星科學的研究對象,除了有太陽系內的行星衛星矮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等,還包括太陽系外行星。科學家最先通過望遠鏡觀察太陽系內的天體,再通過航天器,如今已對太陽系自身的形成和演化有了較好的認識。[74]

 
照片攝於火星。一個塵卷風沿著隕石坑壁向上爬(黑點),留下了一條暗暗的軌跡。塵卷風是火星大氣層現象,類似於地球上的龍捲風

從內向外,太陽系可分為內行星、小行星帶和外行星。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均為類地行星;外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均為氣態巨行星[75]在八大行星以外,還有柯伊伯帶和可能延續1光年的奧爾特雲

太陽系行星是在46億年前的原行星盤中誕生的。經過相互吸引、碰撞和吸積,原行星盤中逐漸積累起大塊物質,這些物質慢慢演變為原行星。太陽風「吹走」大部分的離散物質,只有質量足夠大的行星才得以保留其大氣層。在接著的後期重轟炸期期間,行星繼續受到太陽系剩餘物質的劇烈碰撞。這些碰撞的歷史遺跡在月球上的諸多撞擊坑中就有跡可循。其中一些原行星也互相碰撞,科學家相信,月球就很有可能是在此類碰撞中形成的。[76]

當行星達到一定的質量後,其內部的物質會根據不同的密度而分離,這段過程稱為行星分化。分化的結果是,行星的中心為石質或金屬核,可分為固態和液態核,外層為幔和外殼。有些行星核可以產生磁場,避免大氣層被太陽風剝離。[77]

行星和衛星內部高溫的原因包括:行星形成時碰撞的殘留熱量、放射性物質(鋁-26等等)的衰變以及其他天體所造成的潮汐力。一些行星和衛星的內部熱量足以推動火山作用等地質活動,擁有大氣層的行星和衛星還會經受表面侵蝕。較小的天體如果不受潮汐力的影響,會比大天體更快地降溫。除了受隕石撞擊以外,小天體的地質活動會隨溫度的降低而息止。[78]

恆星天文學

 
螞蟻星雲。星雲中心的垂死恆星向外噴出大量物質,產生的形狀高度對稱,與普通爆炸的混亂形狀有明顯的不同

研究恆星和恆星演化,對人們了解宇宙有著重要的意義。科學家對恆星的了解來自於觀察、理論以及對恆星內部的電腦模擬。[79]恆星會在稱為暗星雲的高密度塵埃和氣體中形成。當星雲的穩定性受到破壞時,塵埃和氣體就會在自身引力下坍塌形成原恆星。當原恆星核心的密度和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啟動核聚變,使恆星形成。[80]

幾乎所有原子量大於化學元素都是在恆星核心中形成的。[79]

恆星的屬性主要取決於它開始時的質量:質量越大,亮度就越高,氫在其核心聚變成氦的過程也發生得越快。隨著時間的推移,氫會完全轉化為氦,此時恆星會進入演化過程中的下一個階段。恆星核需要有更高的溫度才能使氦聚變。核心溫度足夠高的恆星會一邊使外層膨脹,一邊增加核心密度,形成紅巨星。紅巨星會迅速用盡氦燃料,因此壽命不長。質量更大的恆星會逐步以更重的元素進行聚變,再經過一連串的演化階段。[81][页码请求]

恆星的質量決定了它最終的歸宿:8個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會坍縮,成為超新星[82]而8個太陽質量以下的恆星則會噴出外層的物質,形成行星狀星雲[83]超新星爆炸後的殘骸是一顆密度極高的中子星;如果恆星質量超過3個太陽質量,則超新星殘骸將會是一個黑洞[84]相互公轉的聯星會有更加複雜的演化過程,例如,白矮星會從其伴星不斷吸取物質,最終可引發超新星爆炸。[85]行星狀星雲和超新星都有助於把恆星內部經聚變產生的「金屬元素」(在天文學中泛指氫、氦以外的一切元素)分散到星際介質當中。全靠這兩者,包括太陽系在內的行星系統才會由氫和氦以外的多種元素所組成。[86]

銀河系天文學

 
銀河系旋臂結構示意圖

太陽系所處的銀河系屬於棒旋星系,是本星系群中的一員。銀河系由氣體、塵埃、恆星等各種天體所組成,這些天體繞銀河系的中心公轉,並通過相互引力束縛在一起。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一個螺旋臂的外端,因此銀河系有很大部分受塵埃的阻擋,觀測不易。

銀河系中心是一個棒形隆起物,稱為核球。科學家相信在核球的最中心處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從核球起有四條主螺旋臂向外輻射至外端,此處的恆星形成非常活躍,含較多的第一星族恆星。這些結構都基本位於同一平面上,平面以外還有一個扁球形銀暈,主要含年齡更大的第二星族恆星,亦含數以百計的球狀星團[87]

恆星和恆星之間的空間充斥著低密度的物質,稱為星際介質。其中由氫等元素組成的分子雲是恆星誕生的區域,密度相對較高。高密度的星前核心暗星雲坍縮[註 5],形成原恆星。[80]

大質量恆星出現後,分子雲變為由發光氣體和等離子體形成的電離氫區。這些恆星產生的恆星風和超新星爆炸最終使雲團疏散開來,往往留下若干年輕的疏散星團。這些星團慢慢分散開,其中的恆星融入銀河系眾多的恆星當中。[88]

在研究過銀河系及其他星系中物質的運動情況後,科學家發現普通的可見物質只是星系總質量的一小部分。圍繞星系的暗物質暈組成星系的大部分質量,但暗物質的本質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89]

星系天文學

 
圖中的數個藍色環狀天體是同一個星系的多個重複影像。中間黃色星系的質量產生引力透鏡效應,使來自背後遙遠星系的光線轉向,造成扭曲和重影的效果

對銀河系以外天體的研究分支包括: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星系分類活動星系觀測以及星系群星系團的觀測。對星系群和星系團等的觀測對了解宇宙大尺度結構有重要的意義。

大部分星系都可根據形狀具體劃分為螺旋星系橢圓星系不規則星系[90]

顧名思義,橢圓星系的截面呈橢圓形。星系中的恆星沿著隨機軌道,而不是一個特別的方向運行。在橢圓星系中,星際塵埃幾乎不存在或完全不存在,恆星誕生的區域少,恆星普遍較老。橢圓星系常見於星系團的中心,很可能是大星系相撞的產物。

螺旋星系呈扁盤形,沿一個方向旋轉,中心有一個凸起的球狀物或棒狀物,從中伸出若干條螺旋臂,向外放射。螺旋臂發亮,充滿塵埃,是恆星誕生的區域,其中的年輕大質量恆星呈藍色。螺旋星系外圍一般是由老恆星組成的暈。銀河系和鄰近的仙女座星系都屬於螺旋星系。

不規則星系是外表混亂,無法歸為螺旋或橢圓星系的星系。宇宙中有四分之一的星系都屬於此類。混亂的形狀很可能是引力擾動的結果。

活動星系會發出巨大的能量,但這些能量並不來自它的恆星、塵埃或氣體,而是來自它的緻密核心。科學家相信,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吸入物質後發出大量輻射,形成活動星系核。電波星系會發出大量的無線電波,並散發出羽狀或葉狀的巨大氣體結構。其他的活動星系則會發出波長較短的高能輻射,如西佛星系類星體耀變體。類星體是可觀測宇宙中持續亮度最高的天體。[91]

宇宙在大尺度上的結構由星系群和星系團組成。最大的星系集體稱為超星系團。宇宙中的物質在最大尺度上形成纖維狀結構長城,之間則是巨大的空洞[92]

物理宇宙學

宇宙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宇宙。物理宇宙學家通過觀測宇宙大尺度結構,對宇宙的開端和演化有了深入的認識。現代宇宙學的核心思想是大爆炸理論:宇宙在138億年前誕生,自此後不斷膨脹至今。[93][94]1965年,科學家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奠定了大爆炸的觀測基礎。[94]

宇宙在膨脹期間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宇宙學家猜測,宇宙最初曾有過極快速的宇宙暴脹,使波動的初始條件得以勻化。接著的核合成過程產生了早期宇宙的各種原子核(見核宇宙編年學)。[94]

此時宇宙充斥著離子光子不可穿透。直到中性原子形成,太空才變得「透明」。第一次不受阻擋穿透太空的光線,至今仍游離於宇宙中,形成宇宙微波背景。有相當一段時間,由於恆星還未形成,宇宙是漆黑一片的。[95]

不同區域的物質質量密度有微乎其微的差異,物質因此開始聚合,形成各個尺度上的階級式結構。密度較高的物質成為了氣體雲和最早期的恆星──第三星族恆星。這些大質量恆星激發了再電離過程,製造了早期宇宙中的許多重元素。重元素在衰變後成為輕元素,使核合成週期可以延續下去。[96]

在引力的作用下,物質形成了大尺度纖維狀結構和巨大的空洞。氣體和塵埃逐漸聚集,形成早期星系。這些星系不斷納入更多的物質,並互相形成星系群和星系團,再組成超星系團。[97]

暗物質暗能量的存在對宇宙的結構有著決定性作用。兩者合起來,共佔全宇宙質量的96%之多。因此,科學家正在極力試圖探究其背後的物理原理。[98]

跨學科研究

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與其他科學領域有著密切的跨學科關係。考古天文學利用考古學人類學證據,研究遠古或傳統天文學在文化中的角色和地位。[99]天體生物學研究生物系統在宇宙中的起源演化和分佈,並特別關注地外生物能否存在,人類又如何能探測這些生命這些問題。[100]天體統計學英语Astrostatistics將統計學方法應用在分析不可勝計的天文觀測數據上。[101]

天體化學研究宇宙中化學物質的形成和反應。[102]宇宙化學專門研究太陽系內化學物質的分佈、來源以及同位素比率的變化。[103]

天文鑒證科學英语forensic astronomy利用天文學的知識,解答法律、歷史上的疑問,例如驗證拍攝照片的日期或確認有關天文藝術作品的創作時間。

業餘天文學

 
業餘天文學家可以自己搭建觀測器材,並舉辦星空饗宴。圖為位於美國佛蒙特州的Stellafane天文俱樂部

天文學是眾多科學領域中,業餘者能夠最大程度參與的領域。[104]

業餘天文學家可以對各種天體和天文現象進行觀測,有的甚至會自己搭建觀測器材。最普遍的觀測對象包括:日、月、各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雨、恆星以及星團、星系、星雲等深空天體。業餘天文俱樂部分佈在世界各地,有的會為成員提供各種幫助,從搭建器材乃至完成觀測梅西耶星表(共110個)或赫歇爾目錄(共400個)中的所有天體。

天文攝影是業餘天文學的一個分支。許多業餘天文學家會選擇專門觀測某一類天體或某一類天文現象。[105][106]

大部分業餘天文學家都在可見光範圍內做觀測,但也有一小部分用可見光以外的波長進行觀測,包括在傳統天文望遠鏡上加上紅外濾光片,或使用射電望遠鏡卡爾·央斯基在1930年代開始在無線電波長進行觀測,開創了業餘射電天文學。業餘天文學家不但可以使用自己的器材,還可以使用開放給業餘者的專業射電天文望遠鏡。[107][108]

與大多數現代科學領域不同的是,業餘天文學家至今仍在為天文學作出重大的貢獻。比如,他們通過掩星的方法提高小行星軌道的測量精度,發現新彗星,又對變星做定期觀測。隨著數碼科技的提升,業餘天文攝影也有了極大的進步。[109][110][111]

天文學未解之謎

儘管隨著天文學的驚人發展,人類已經對宇宙的認知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今天仍然有一些至關重要的天文學未解之謎。要解答這些謎題,有可能需要新的地面或太空觀測儀器,乃至理論和實驗物理上的新發展。

  • 恆星質量分佈從何而來?為什麼不論初始條件如何,天文學家都會觀測到相同的初始質量函數[112]有待對恆星和行星的誕生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 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體?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物?如果存在,應如何解決費米悖論?證實地球以外生物的存在,對許多科學和哲學問題有至關重要的意義。[113][114]太陽系是平平凡凡,還是絕無僅有?
  • 暗物質暗能量的本質是甚麼?這兩者在宇宙的發展和未來有著決定性作用,然而人類對它們的本質尚且一無所知。[115]宇宙的終極命運是甚麼?[116]
  • 第一批星系是如何形成的?[117]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118]
  • 超高能宇宙射線從何而來?[119]
  • 元素在宇宙中的豐度為甚麼比大爆炸模型所預測的低四倍?[120]

注释

  1. ^ 現代科學理論慣性的前身
  2. ^ 主要是波斯和阿拉伯
  3. ^ 從中世紀晚期恢復古代學習到啟蒙運動
  4. ^ 電子圍繞磁場線旋轉所發出的輻射
  5. ^ 坍縮與否的臨界點由金斯長度決定

参考文献

引用

  1. ^ Unsöld, Albrecht; Baschek, Bodo. Classical Astronomy and the Solar System – Introduction. 2001: 1. 
  2. ^ Unsöld, Albrecht; Baschek, Bodo. Classical Astronomy and the Solar System. 2001: 6–9. 
  3. ^ Inicio. Quito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原始内容于28 March 2018) (西班牙语). 
  4. ^ 文化. 《中華百科全書》 典藏版. 1983年 [2020-07-29]. (原始内容于2020-11-18). 
  5. ^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易經·賁卦·彖辭
  6. ^ 6.0 6.1 Scharringhausen, B. . [17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9 June 2007). 
  7. ^ 7.0 7.1 Odenwald, Sten. Archive of Astronomy Questions and Answer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stronomycafe.net. The Astronomy Cafe. [20 June 2007]. (原始内容于8 July 2007). 
  8. ^ 8.0 8.1 . [20 June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1 November 2007). 
  9. ^ Merriam-Webster Online. Results for "astronomy". [20 June 2007]. (原始内容于17 June 2007). 
  10. ^ Merriam-Webster Online. Results for "astrophysics". [20 June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September 2012). 
  11. ^ 11.0 11.1 11.2 Shu, F.H. The Physical Universe . Mill Val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1983. ISBN 978-0-935702-05-7. 
  12. ^ Forbes 1909.
  13. ^ DeWitt, Richard. The Ptolemaic System. World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Chichester, England: Wiley. 2010: 113. ISBN 978-1-4051-9563-8. 
  14. ^ SuryaprajnaptiSūtra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日期15 June 2017., The Schoyen Collection, London/Oslo
  15. ^ Aaboe, A. Scientific Astronomy in Antiquity.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74, 276 (1257): 21–42. Bibcode:1974RSPTA.276...21A. JSTOR 74272. S2CID 122508567. doi:10.1098/rsta.1974.0007. 
  16. ^ . NASA. [28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October 2007). 
  17. ^ Krafft, Fritz. Astronomy. Cancik, Hubert; Schneider, Helmuth (编). Brill's New Pauly. 2009. 
  18. ^ Berrgren, J.L.; Sidoli, Nathan. Aristarchus's On the Sizes and Distances of the Sun and the Moon: Greek and Arabic Texts. 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 May 2007, 61 (3): 213–54. S2CID 121872685. doi:10.1007/s00407-006-0118-4. 
  19. ^ Hipparchus of Rhodes.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Scotland. [28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于23 October 2007). 
  20. ^ Thurston, H. Early Astronomy.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1996: 2 [20 June 2015]. ISBN 978-0-387-94822-5. (原始内容于3 February 2021). 
  21. ^ Marchant, Jo. In search of lost time. Nature. 2006, 444 (7119): 534–38. Bibcode:2006Natur.444..534M. PMID 17136067. doi:10.1038/444534a . 
  22. ^ Hannam, James. God's philosophers: how the medieval world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science. Icon Books Ltd, 2009, 180
  23. ^ Kennedy, Edward S. Review: The Observatory in Islam and Its Place in the General History of the Observatory by Aydin Sayili. Isis. 1962, 53 (2): 237–39. doi:10.1086/349558. 
  24. ^ Micheau, Françoise. Rashed, Roshdi; Morelon, Régis , 编. The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in the Medieval Near East.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Arabic Science: 992–93. 
  25. ^ Nas, Peter J. Urban Symbolism.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 350. ISBN 978-90-04-09855-8. 
  26. ^ Kepple, George Robert; Sanner, Glen W. The Night Sky Observer's Guide 1. Willmann-Bell, Inc. 1998: 18. ISBN 978-0-943396-58-3. 
  27. ^ 27.0 27.1 Berry, Arthur. A Short History of Astronomy From Earliest Times Through the 19th Century .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1. ISBN 978-0-486-20210-5. 
  28. ^ Hoskin, Michael (编). The Cambridge Concise History of Astr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521-57600-0. 
  29. ^ McKissack, Pat; McKissack, Frederick. The royal kingdoms of Ghana, Mali, and Songhay: life in medieval Africa . H. Holt. 1995: 103. ISBN 978-0-8050-4259-7. 
  30. ^ Clark, Stuart; Carrington, Damian. Eclipse brings claim of medieval African observatory. New Scientist. 2002 [3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于30 April 2015). 
  31. ^ Hammer, Joshua. The Bad-Ass Librarians of Timbuktu And Their Race to Save the World's Most Precious Manuscripts. 1230 Avenue of the Americas New York, NY 10020: Simon & Schuster. 2016: 26–27. ISBN 978-1-4767-7743-6. 
  32. ^ Holbrook, Jarita C.; Medupe, R. Thebe; Urama, Johnson O. African Cultural Astronomy. Springer. 2008 [19 October 2020]. ISBN 978-1-4020-6638-2. (原始内容于17 August 2021). 
  33. ^ . Science in Africa. [3 February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3 December 2003). 
  34. ^ Holbrook, Jarita C.; Medupe, R. Thebe; Urama, Johnson O. African Cultural Astronomy. Springer. 2008 [26 August 2020]. ISBN 978-1-4020-6638-2. (原始内容于26 August 2016). 
  35. ^ . The Royal Society. 30 January 2006 [3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9 June 2008). 
  36. ^ Stenger, Richard . CNN. 5 December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May 2011). . CNN. 5 December 2002. Retrieved on 30 December 2011.
  37. ^ J.L. Heilbron, The Sun in the Church: Cathedrals as Solar Observatories (1999) p.3
  38. ^ 38.0 38.1 Forbes 1909,第58–64頁.
  39. ^ Forbes 1909,第49–58頁.
  40. ^ Chambers, Robert (1864) Chambers Book of Days
  41. ^ Forbes 1909,第79–81頁.
  42. ^ Forbes 1909,第147–150頁.
  43. ^ Forbes 1909,第74–76頁.
  44. ^ Belkora, Leila. Minding the heavens: the story of our discovery of the Milky Way. CRC Press. 2003: 1–14. ISBN 978-0-7503-0730-7. 
  45. ^ . NASA.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5). 
  46. ^ 46.00 46.01 46.02 46.03 46.04 46.05 46.06 46.07 46.08 46.09 46.10 Cox, A. N. (编). Allen's Astrophysical Quantiti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000: 124. ISBN 0-387-98746-0. 
  47. ^ In Search of Space. Picture of the Week.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2014-08-05]. (原始内容于2020-08-13). 
  48. ^ . NAS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14-09-30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2). 
  49. ^ Majaess, D. (2013). Discovering protostars and their host clusters via WI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pSS, 344, 1 (VizieR catalo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0. ^ Staff. Why infrared astronomy is a hot topic. ESA. 2003-09-11 [200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30). 
  51. ^ . NASA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5). 
  52. ^ Moore, P. Philip's Atlas of the Universe. Great Britain: George Philis Limited. 1997. ISBN 0-540-07465-9. 
  53. ^ Penston, Margaret J.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Particle Physics and Astronomy Research Council. 2002-08-14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8). 
  54. ^ Gaisser, Thomas K. Cosmic Rays and Particle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2. ISBN 0-521-33931-6. 
  55. ^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Virgo Collaboration. Observ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a Binary Black Hole Merger. Phys. Rev. Lett. 2016, 116 (6): 061102 [2017-12-26]. Bibcode:2016PhRvL.116f1102A. PMID 26918975. arXiv:1602.03837 . doi:10.1103/PhysRevLett.116.061102. (原始内容于2019-10-25). 
  56. ^ Multi-messenger Observations of a Binary Neutron Star Merge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7, 848 (2): L12 [2017-10-16]. (原始内容于2017-12-23). 
  57. ^ Planning for a bright tomorrow: Prospects for gravitational-wave astronomy with Advanced LIGO and Advanced Virgo.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2015-12-31]. (原始内容于2016-04-23). 
  58. ^ Xing, Zhizhong; Zhou, Shun. Neutrinos in Particle Physics, Astronomy and Cosmology. Springer. 2011: 313 [2017-12-26]. ISBN 3642175600. (原始内容于2021-02-03).  Extract of page 3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9. ^ Calvert, James B. . University of Denver. 2003-03-28 [2006-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7). 
  60. ^ . University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6). 
  61. ^ Wolszczan, A.; Frail, D. A. A planetary system around the millisecond pulsar PSR1257+12. Nature. 1992, 355 (6356): 145–147. Bibcode:1992Natur.355..145W. doi:10.1038/355145a0. 
  62. ^ Roth, H. A Slowly Contracting or Expanding Fluid Sphere and its Stability. Physical Review. 1932, 39 (3): 525–529. Bibcode:1932PhRv...39..525R. doi:10.1103/PhysRev.39.525. 
  63. ^ Eddington, A.S. Internal Constitution of the Sta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6. ISBN 978-0-521-33708-3. 
  64. ^ Zombeck, Martin V. Handbook of Spac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017-12-26]. (原始内容于2021-02-03). 
  65. ^ Zirker, J. B. Journey from the Center of the Su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119–120. ISBN 978-0-691-05781-1. 
  66. ^ Lerner, K. Lee; Lerner, Brenda Wilmoth. Environmental issues : essential primary sources. Thomson Gale. 2006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67. ^ Pogge, Richard W. . New Vistas in Astronomy. 1997 [2010-02-03]. (原始内容 (lecture notes)存档于2005-05-27). 
  68. ^ Hathaway, David H. The Photosphere. NASA. 2014-08-11 [2017-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2). 
  69. ^ Hathaway, David H. The Chromosphere. NASA. 2014-08-11 [2017-12-26]. (原始内容于2020-11-18). 
  70. ^ Hathaway, David H. The Transition Region. NASA. 2014-08-11 [2017-12-26]. (原始内容于2017-01-08). 
  71. ^ Hathaway, David H. The Solar Interior. NASA. 2015-10-01 [2017-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2). 
  72. ^ Hale, G. E.; Ellerman, F.; Nicholson, S. B.; Joy, A. H. The Magnetic Polarity of Sun-Spot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19, 49: 153. Bibcode:1919ApJ....49..153H. doi:10.1086/142452. 
  73. ^ Stern, D. P.; Peredo, M.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NASA. 2004-09-28 [2006-08-22]. (原始内容于2006-08-24). 
  74. ^ Bell III, J. F.; Campbell, B. A.; Robinson, M. S. 3rd. John Wiley & Sons. 2004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1). 
  75. ^ Grayzeck, E.; Williams, D. R.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NASA. 2006-05-11 [2006-08-21]. (原始内容于2006-08-20). 
  76. ^ Montmerle, Thierry; Augereau, Jean-Charles; Chaussidon, Marc; et al. Solar System Formation and Early Evolution: the First 100 Million Years. Earth, Moon, and Planets (Springer). 2006, 98 (1–4): 39–95. Bibcode:2006EM&P...98...39M. doi:10.1007/s11038-006-9087-5. 
  77. ^ Montmerle, 2006, pp. 87–90
  78. ^ Beatty, J.K.; Petersen, C.C.; Chaikin, A. (编). The New Solar System. Cambridge press. 1999: 70edition = 4th. ISBN 0-521-64587-5. 
  79. ^ 79.0 79.1 Harpaz 1994,第7–18頁.
  80. ^ 80.0 80.1 Smith, Michael David. Cloud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Destruction. The Origin of Star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4: 53–86. ISBN 1-86094-501-5. 
  81. ^ Harpaz 1994.
  82. ^ Harpaz 1994,第173–178頁.
  83. ^ Harpaz 1994,第111–118頁.
  84. ^ Audouze, Jean; Israel, Guy (编). The Cambridge Atlas of Astronomy 3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0-521-43438-6. 
  85. ^ Harpaz 1994,第189–210頁.
  86. ^ Harpaz 1994,第245–256頁.
  87. ^ Ott, Thomas. . Max-Planck-Institut für extraterrestrische Physik. 2006-08-24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4). 
  88. ^ Smith, Michael David. Massive stars. The Origin of Star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4: 185–199. ISBN 1-86094-501-5. 
  89. ^ Van den Bergh, Sidney. The Early History of Dark Matter.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999, 111 (760): 657–660. Bibcode:1999PASP..111..657V. arXiv:astro-ph/9904251 . doi:10.1086/316369. 
  90. ^ Keel, Bill. Galaxy Classification. University of Alabama. 2006-08-01 [2006-09-08]. (原始内容于2006-09-01). 
  91. ^ . NASA. [2016-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31). 
  92. ^ Zeilik, Michael. Astronomy: The Evolving Universe 8th. Wiley. 2002. ISBN 0-521-80090-0. 
  93. ^ Cosmic Detectives.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2013-04-02 [2013-04-15]. (原始内容于2019-02-11). 
  94. ^ 94.0 94.1 94.2 Dodelson, Scott. Modern cosmology. Academic Press. 2003: 1–22. ISBN 978-0-12-219141-1. 
  95. ^ Hinshaw, Gary. Cosmology 101: The Study of the Universe. NASA WMAP. 2006-07-13 [2006-08-10]. (原始内容于2006-08-13). 
  96. ^ Dodelson, 2003, pp. 216–261
  97. ^ Galaxy Clusters and Large-Scale Structur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6-09-08]. (原始内容于2006-10-10). 
  98. ^ Preuss, Paul. Dark Energy Fills the Cosmos.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Berkeley Lab. [2006-09-08]. (原始内容于2006-08-11). 
  99. ^ Sinclair 2006:13
  100. ^ . NASA Astrobiology Institute. NASA. 2008-01-21 [200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1). 
  101. ^ Astrostatistics and Astroinformatics Portal. [2021-09-02]. (原始内容于2018-10-22). 
  102. ^ . www.cfa.harvard.edu/. 2013-07-15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103. ^ McSween, Harry; Huss, Gary. Cosmochemistry 1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0-521-87862-4. 
  104. ^ Mims III, Forrest M. Amateur Science—Strong Tradition, Bright Future. Science. 1999, 284 (5411): 55–56. Bibcode:1999Sci...284...55M. doi:10.1126/science.284.5411.55. Astronomy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mong the most fertile fields for serious amateurs [...] 
  105. ^ The American Meteor Society. [2006-08-24]. (原始内容于2006-08-22). 
  106. ^ Lodriguss, Jerry. Catching the Light: Astrophotography. [2006-08-24]. (原始内容于2006-09-01). 
  107. ^ Ghigo, F. Karl Jansky and the Discovery of Cosmic Radio Waves.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2006-02-07 [2006-08-24]. (原始内容于2006-08-31). 
  108. ^ Cambridge Amateur Radio Astronomers. [24 August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4). 
  109. ^ . [2006-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1). 
  110. ^ . IAU 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 [201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4). 
  111.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 AAVSO. [2010-02-03]. (原始内容于2010-02-02). 
  112. ^ Kroupa, Pavel. The Initial Mass Function of Stars: Evidence for Uniformity in Variable Systems. Science. 2002, 295 (5552): 82–91. Bibcode:2002Sci...295...82K. PMID 11778039. arXiv:astro-ph/0201098 . doi:10.1126/science.1067524. 
  113. ^ Rare Earth: Complex Life Elsewhere in the Universe?. Astrobiology Magazine. [2006-08-12]. (原始内容于2011-06-28). 
  114. ^ Sagan, Carl. The Quest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Cosmic Search Magazine. [2006-08-12]. (原始内容于2006-08-18). 
  115. ^ .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2006-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2-03). 
  116. ^ Hinshaw, Gary. What is the Ultimate Fate of the Universe?. NASA WMAP. 2005-12-15 [2007-05-28]. (原始内容于2007-05-29). 
  117. ^ FAQ - How did galaxies form?. NASA. [2015-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6). 
  118. ^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Swinburne University. [2015-07-28]. (原始内容于2020-08-14). 
  119. ^ Hillas, A. M. The Origin of Ultra-High-Energy Cosmic Rays.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4-09, 22: 425–444. Bibcode:1984ARA&A..22..425H. doi:10.1146/annurev.aa.22.090184.002233. This poses a challenge to these models, because [...] 
  120. ^ Howk, J. Christopher; Lehner, Nicolas; Fields, Brian D.; Mathews, Grant J. Observation of interstellar lithium in the low-metallicity Small Magellanic Cloud. Nature. 2012-09-06, 489 (7414): 121–123. Bibcode:2012Natur.489..121H. ISSN 0028-0836. PMID 22955622. arXiv:1207.3081 . doi:10.1038/nature11407 (英语). 

来源

外部連結

  • (英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天空和望远镜》杂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天文及天体物理学百科全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英文)2009國際天文年官方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中国國家天文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北京天文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體中文)香港太空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體中文)
  • (繁體中文)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體中文)網路天文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参见

天文學, 天文, 重定向至此, 关于日本後奈良天皇时代的年號, 请见, 天文, 日本,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占星学, 宇宙学, 是一門研究天體和天文現象的自然科學, 它使用數學, 物理和化學來解釋它們的起源和演化, 的研究對象包括, 行星, 衛星, 恒星, 星雲, 星系和彗星等天體, 以及超新星爆炸, 伽馬射線暴, 類星體, 耀變體, 脈衝星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天文現象, 更通俗地說, 研究起源於地球大氣層之外的一切事物, 宇宙學是的一個分支, 從整體上研究宇宙, 可觀察宇宙的對數表示, 著名的天文物體用中文標. 天文 重定向至此 关于日本後奈良天皇时代的年號 请见 天文 日本 提示 此条目的主题不是占星学 宇宙学 天文學是一門研究天體和天文現象的自然科學 它使用數學 物理和化學來解釋它們的起源和演化 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包括 行星 衛星 恒星 星雲 星系和彗星等天體 以及超新星爆炸 伽馬射線暴 類星體 耀變體 脈衝星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天文現象 更通俗地說 天文學研究起源於地球大氣層之外的一切事物 宇宙學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 從整體上研究宇宙 1 可觀察宇宙的對數表示 著名的天文物體用中文標記 由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個巨大超新星殘骸 馬賽克組成的蟹狀星雲 從拉西拉天文台看到銀河 天文學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學之一 歷史記載中的早期文明對夜空進行了系統的觀測 其中包括巴比倫天文學 希臘天文學 印度天文學 埃及天文學 英语 Egyptian astronomy 中國天文學 瑪雅文明和許多古代美洲原住民的天文學 天文學包括多種學科 如天體測量學 天体力学 天文航海 觀測天文學 曆法和天体物理学 如今 專業天文學通常被與天體物理學畫上等號 2 專業天文學分為觀測和理論兩個分支 觀測天文學的重點是從對天體的觀測中獲取數據 然後利用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 理論天文學的面向是發展電腦或分析模型來描述天體和現象 這兩個領域相輔相成 理論天文學尋求解釋觀測結果 而觀測結果被用來證實理論結果 原創研究 天文學是少數幾個業餘愛好者發揮活躍角色作用的科學之一 這對於瞬變事件的發現和觀測尤其如此 業餘天文學家幫助了許多重要發現 例如發現新的彗星 來源請求 目录 1 語源 1 1 天文學 和 天體物理學 術語的使用 2 歷史 2 1 古代 2 2 中世紀 2 3 科學革命 3 觀測天文學 3 1 射電天文學 3 2 紅外天文學 3 3 可見光天文學 3 4 紫外線天文學 3 5 X射線天文學 3 6 伽馬射線天文學 3 7 不以電磁輻射觀測的領域 3 8 天體測量學與天體力學 4 理論天文學 5 具體分支 5 1 太陽天文學 5 2 行星科學 5 3 恆星天文學 5 4 銀河系天文學 5 5 星系天文學 5 6 物理宇宙學 6 跨學科研究 7 業餘天文學 8 天文學未解之謎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0 1 引用 10 2 来源 11 外部連結 12 参见語源 编辑 1873年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天文台 19世紀時位於厄瓜多基多的基多天文台 位置在赤道以南12角分處 3 漢語中 天文 一詞最早出現於 易傳 易經 賁卦 彖辭 剛柔交錯 天文也 文明以止 人文也 觀乎天文 以察時變 觀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文 是指一切現象或形相 天文 就是指自然現象 4 5 天文學的英語單詞Astronomy來自古希臘語ἀstronomia 字面意思是研究恒星規律的科學 天文學 和 天體物理學 術語的使用 编辑 天文學 和 天體物理學 是同義詞 6 7 8 根據嚴格的詞典定義 天文學 是指 對地球大氣層外的物體和物質及其物理和化學性質的研究 9 而 天體物理學 指的是天文學中處理 天體和現象的行為 物理性質和動力學過程 的分支 10 在某些情况下 正如徐遐生在介紹性質的 教科書 物理宇宙 時所 天文學 可用於描述該學科的定性研究 而 天體物理學 則用於描述該學科的物理導向版本 11 有很多教科书把天文学分为测量天体学 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然而 由於大多數現代天文學研究涉及與物理學有關的學科 因此現代天文學實際上可以稱為天體物理學 6 在有些領域 例如天體測量學 是純粹的天文學 而不是天體物理學 科學家對這一課題進行研究的各個部門可能會使用 天文學 和 天體物理學 部分取決於該部門在歷史上是否隸屬於物理部門 7 許多專業的天文學家擁有物理學學位而不是天文學學位 8 該領域主要科學期刊的一些標題 包括 天文期刊 天文物理期刊 和 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報 歷史 编辑 17世紀的荷蘭製圖師弗雷德里克 德 威特 英语 Frederik de Wit 繪製的星圖 主条目 天文學史 更多信息 考古天文學和天文學家列表 古代 编辑 在早期的歷史時期 天文學只包括觀察和預測肉眼可見物體的運動 在一些地方 早期文化聚集了大量可能具有天文用途的文物 除了儀式上的用途外 這些天文台還可用來確定季節 這是知道何時種植作物和瞭解一年長度的重要因素 12 页码请求 在望遠鏡等工具發明之前 早期對恒星的研究是用肉眼進行的 隨著文明的發展 最顯著的是美索不達米亞 希臘 波斯天文學 英语 Persian astronomy 印度天文學 中國天文學 埃及天文學 英语 Egyptian astronomy 和中美洲 天文觀測站被建立起來 關於宇宙性質的想法開始發展 大多數早期天文學包括繪製恒星和行星的位置圖 這門科學現在被稱為天體測量學 經由這些觀測 形成了關於行星運動的早期想法 並從哲學上探討了太陽 月亮和地球在宇宙中的性質 當時 地球被認為是宇宙的中心 太陽 月亮和恒星圍繞地球旋轉 這被稱為宇宙的地心模型 或以托勒密為名的托勒密體系 13 西元前6世紀倫敦 肖恩 收藏西元前6世紀的耆那教天文學文本 蘇里亞普拉伊納普蒂斯特拉 Suryaprajnaptisutra 上圖 约1500 年的手稿 14 早期 一個特別重要的發展是數學和科學天文學的開始 它始於巴比倫人 為後來在許多其它文明中發展起來的天文傳統奠定了基礎 15 巴比倫人發現月食在一個稱為沙羅的重複週期中反覆重現 16 希臘的赤道日晷 在西元前2 3世紀的奧克斯的亞歷山大 英语 Ai Khanoum 是今天的阿富汗 繼巴比倫人之後 古希臘和希臘化世界在天文學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希臘天文學的特點是從一開始就尋求對天體現象的理性和物理解釋 17 西元前3世紀 阿里斯塔克斯估計了月亮和太陽的大小和距離 英语 On the Sizes and Distances Aristarchus 他提出了地球和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的太陽系模型 現在稱為日心說模型 18 在西元前2世紀 喜帕恰斯發現了歲差 計算了月球的大小和距離 並發明了已知最早的天文設備 如星盤 19 喜帕恰斯還創建了一個包含1 020顆恒星的綜合目錄 北半球的大部分星座都來自希臘天文學 20 安提基特拉機械 約西元前150 80年 是早期的類比計算機 設計用於計算給定日期的太陽 月亮和行星的位置 複雜性類似的科技人工製品直到14世紀才重新出現 當時在歐洲出現了機械的天文鐘 21 中世紀 编辑 中世紀期間 直到13世紀 歐洲天文學停滯不前 但依然有許多重要的天文學家 沃林福德的理查 英语 Richard of Wallingford 1292 1336 對天文學和測時法 英语 Horology 做出了重大貢獻 包括發明了第一個天文鐘 能夠量測行星和其他天體之間角度的矩仪 英语 Rectangulus 以及可用於天文學計算 如月球 太陽和行星的經度 並可預測日食 被稱為阿爾比安 Albion 的行星定位儀 尼克爾 奧里斯姆 1320 1382 和讓 布里丹 1300 1361 首先討論了地球自轉的證據 此外 布里丹還發展了動力理論 註 1 該理論能够證明行星能够在沒有天使干預的情况下運動 22 喬治 範 派爾巴赫 英语 Georg von Peuerbach 1423 1461 和約翰 繆勒 1436 1476 幫助了天文學的進步 有助於哥白尼在幾十年後發展日心模型 與此同時 天文學在伊斯蘭世界以及世界其他地區蓬勃發展 這導致9世紀初穆斯林世界出現了第一個觀測站 23 24 25 964年 波斯穆斯林天文學家阿卜杜勒 拉赫曼 蘇菲在他的 恒星之書 中描述了仙女座星系 這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 26 由埃及阿拉伯天文學家Ali ibn Ridwan 英语 Ali ibn Ridwan 和中國天文學家於1006年觀測到的超新星SN 1006 是有記錄以來視星等最明亮的恒星事件 一些對科學做出重大貢獻的著名伊斯蘭 註 2 天文學家包括巴塔尼 塔比 伊本 庫拉 阿卜杜勒 拉赫曼 蘇菲 比魯尼 AbuIshaq Ibrah h Al Zarqil 英语 AbuIshaq Ibrah h Al Zarqil Al Birjandi 英语 Al Birjandi 以及馬拉蓋天文台和撒馬爾罕天文台 英语 Ulugh Beg Observatory 在那段時間裡 西方天文學家引入了許多阿拉伯的恆星名稱 英语 List of Arabic star names 27 28 人們還認為大辛巴威和廷布克圖的廢墟 29 可能也設有天文台 30 在後古代史的西非 天文學家研究了恒星的運動及其與季節的關係 根據複雜的數學計算 繪製了星圖以及其他行星的精確軌道圖 桑海的歷史學家馬哈茂德 卡蒂 英语 Mahmud Kati 在1583年8月記錄了一場流星雨 31 32 歐洲人此前認為 在殖民統治前的中世紀 撒哈拉以南非洲沒有天文觀測 但現代發現情况並非如此 33 34 35 36 六個多世紀以來 註 3 羅馬天主教會為天文學研究提供的財政和社會支持可能比所有其他機構都多 教會的動機之一是定出每年复活节的日期 37 科學革命 编辑 伽利略對月球的素描 他發現月球表面佈滿了凹凸的山 歐洲早期天圖 約1000年 文藝復興期間 尼古拉 哥白尼提出太陽系日心說 伽利略 伽利萊和約翰內斯 開普勒再在哥白尼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日心說 伽利略首次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 發現月球表面佈滿了凹凸的山 而不是光滑一片 1610年 伽利略發現木星的四顆衛星 這是對地心說的重大打擊 38 約翰內斯 開普勒是最早用科學定律正確解釋日心說的科學家 但他無法解釋這些定律背後的科學原理 39 之後 伊薩克 牛頓發明天體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 才從根本上解釋了行星的運行 反射望遠鏡也是由牛頓所發明 38 英國天文學家約翰 佛蘭斯蒂德彙編的星表收錄了超過3千顆恆星 40 隨著望遠鏡大小和質量的提高 天文學家陸續發現更多的星體和天文現象 法國天文學家尼可拉 路易 拉卡伊的星表收錄了將近1萬顆南天恆星 威廉 赫歇爾彙編了星雲 星團星表 並於1781年發現第七顆行星天王星 這是自遠古時期以來第一顆被發現的新行星 41 1838年 弗里德里希 威廉 貝塞爾利用視差原理測量天津增廿九的距離 是為首次成功測得恆星的距離 42 18至19世紀 李安納 歐拉 亞歷克西斯 克勞德 克萊羅 讓 勒朗 達朗貝爾研究三體問題 對月球和行星的運行作出了更準確的預測 約瑟夫 拉格朗日和皮耶爾 西蒙 拉普拉斯在此基礎上 從衛星和行星的軌道擾動推算出它們的質量 43 在光譜儀和天文攝影等新技術出現之後 天文學有了飛快的發展 1814至15年 約瑟夫 夫琅和費在太陽的光譜當中觀察到大約600條譜線 古斯塔夫 基爾霍夫在1859年解釋 這些譜線是由不同化學元素產生的 人們發現 恆星其實類似於太陽 只不過有著不同的溫度 質量和大小 27 到了20世紀 科學家才認識到地球所身處的銀河系是一個獨立的星系 並且在銀河系外還存在別的星系 這些星系都在遠離銀河系 科學家以此發現宇宙正在膨脹 44 奇異的星體現象陸續被發現 如類星體 脈衝星 耀變體和電波星系等 理論天文學家則提出黑洞 中子星等天體來解釋這些觀測現象 物理宇宙學也在20世紀蓬勃發展 其中的大爆炸理論 已得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哈勃定律以及宇宙化學元素豐度的充分支持 太空望遠鏡的發射意味著 科學家能夠通過電磁波譜中一般被大氣層所遮掩的部分來觀察宇宙 2016年 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 宣佈首次直接探測到源自黑洞碰撞的引力波訊號 展開了以引力波作天文觀測的時代 觀測天文學 编辑主条目 觀測天文學 光 乃至電磁輻射 是人類對天象的主要觀測途徑 45 觀測天文學的不同領域可依電磁波譜的區域所分 其中有的波長可從地球表面觀測 稱之大氣窗口 有的則須要在高海拔甚至在地球大氣層以外才能有效觀測 射電天文學 编辑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甚大天線陣屬於射電望遠鏡 主条目 射電天文學 射電天文學利用波長超過1毫米左右的電磁輻射進行觀測 46 和其他類型的觀測天文學領域不同的是 射電天文學所觀測的無線電波可以視為波 而不是單獨的光子 所以相對較短波長的輻射更容易測定波幅和相位 46 儘管天體自身的熱輻射也會發出無線電波 但是絕大部分的無線電波都是同步輻射所致 也就是電子在磁場中運動時發出的輻射 46 此外 還有星際氣體所產生的某些譜線 也處於無線電波的波長範圍內 特別是氫的21cm譜線 11 46 可通過無線電波觀測的天體包括超新星 星際氣體 脈衝星和活動星系核等 11 46 紅外天文學 编辑 主条目 紅外天文學 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 次毫米波陣列 ALMA 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天文台之一 47 紅外天文學通過紅外輻射進行天文觀測 此類輻射的波長比紅光更長 位於人類肉眼的觀測範圍以外 紅外天文學能最有效觀測溫度較低 無法發出可見光的天體 例如行星 星周盤及光線被塵埃遮蔽的星雲等 紅外輻射的波長較可見光長 所以可以穿透可見光所無法穿透的塵埃雲 有助於研究分子雲深處的年輕恆星和星系核 例如 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 WISE 已成功觀測到多個銀河系內的原恆星和這些恆星所在的星團 48 49 除了十分接近可見光的紅外光以外 大部分紅外輻射都會被地球大氣層吸收 大氣本身也會產生較強的紅外輻射 進一步影響觀測 因此 紅外天文台都必須在海拔高 濕度低的地點建造 甚至是作為衛星發射到太空 50 某些分子在紅外輻射範圍有較強的譜線 這有助於研究天體的化學成分 如彗星所含的水 51 可見光天文學 编辑 毛納基火山上的昴星團望遠鏡 左 和凱克天文台 中 在近紅外和可見光範圍觀測 美國太空總署望遠鏡 英语 NASA 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 右 只在近紅外範圍觀測 主条目 可見光天文學 自遠古起 人類便利用肉眼作可見光天文觀測 最早的觀測都是以圖畫記錄下來 19世紀末 人們開始對天象進行攝影 現代天文攝影技術一般使用數碼探測器 特別是感光耦合元件 CCD 雖然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大約在4000A至7000A 即400nm至700nm 之間 52 但可見光攝影設備也可以用來觀測一部分的近紫外線和近紅外線 紫外線天文學 编辑 主条目 紫外線天文學 紫外線天文學利用波長在100至3200A 10至320nm 間的紫外輻射進行觀測 此類輻射會被地球大氣層吸收 所以觀測只能在大氣上層或太空中進行 紫外線天文學最適合研究發射紫外線的高溫藍色恆星 OB星 包括銀河系以外的藍色恆星 以及行星狀星雲 超新星遺跡等等 不過 紫外線會被星際塵埃吸收 所以取得的數據必須再利用其它方法加以校準 46 X射線天文學 编辑 主条目 X射線天文學 超大質量黑洞所射出的X射線噴流 由美國太空總署昌德拉X射線天文台發現 X射線天文學在X射線範圍觀測天體 宇宙中的X射線來自於同步輻射 註 4 溫度高於1千萬開爾文的稀薄氣體發出的熱輻射 見軔致輻射 以及溫度高於1千萬開爾文的稠密氣體發出的熱輻射 見黑體輻射 發出X射線的天體有 X射線聯星 脈衝星 超新星遺跡 橢圓星系 星系群及活動星系核等 由於X射線會被地球大氣層吸收 所以X射線觀測必須用高空氣球 火箭或X射線天文衛星進行 46 伽馬射線天文學 编辑 主条目 伽馬射線天文學 伽馬射線天文學所觀測的是電磁波譜中波長最短的輻射 伽馬射線可通過康普頓伽瑪射線天文台等衛星或大氣切倫科夫望遠鏡 英语 IACT 來觀測 46 切倫科夫望遠鏡不直接探測伽馬射線 而是觀測大氣吸收伽馬射線時所產生的可見光閃光 53 伽馬射線暴是突然發出伽馬射線的天體 持續時間從幾毫秒到幾千秒不等 大部分伽馬射線源都屬於此類 只有一成的伽馬射線源為持續性射源 這包括脈衝星 中子星及活動星系核等可能為黑洞的天體 46 不以電磁輻射觀測的領域 编辑 除了電磁輻射以外 還能通過一些別的方法研究天象 中微子天文學利用屏蔽效果極佳的地下中微子探測器測量中微子的流量 這類設施包括俄美鎵實驗 英语 SAGE ruSsian American Gallium Experiment SAGE GALLEX 超級神岡探測器等 絕大數穿過地球的中微子都來自太陽 但也曾經有探測到24顆來自SN 1987A超新星爆發的中微子 46 宇宙射線由極高能量粒子 原子核 組成 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會衰變或被吸收 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衍生粒子 現今的天文台可通過探測此類粒子來研究宇宙射線 54 未來的中微子探測器能力將會提高 有望探測到宇宙射線衝擊大氣時所發出的粒子 46 引力波天文學通過觀測引力波來研究遙遠的大質量天體 是一門新興的天文學領域 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 是其中一座正在運行的引力波探測器 它在2015年9月14日探測到歷史上首個引力波訊號 訊號源自雙黑洞 55 2017年 LIGO和室女座干涉儀共同探測到首個來自雙中子星 GW170817 的引力波訊號 56 科學家可結合電磁輻射 中微子和引力波等不同方法研究同一個天體 這種做法稱為多元訊息天文學 英语 multi messenger astronomy 57 58 天體測量學與天體力學 编辑 主条目 天體測量學和天體力學 NGC 6357星團和星雲 天文學乃至所有科學中最古老的一個領域 是對各天體位置的測量 在歷史上 準確測量日 月 行星 恆星的位置 有天文航海和制訂曆法等作用 18世紀開始 天文學家以精確測定的行星位置作為基礎 發展出完善的引力攝動理論 可以極精確地推算過去和未來的行星位置 這門學科稱為天體力學 今天 科學家對近地天體進行大規模追蹤 目的是預測這些天體何時會近距離略過地球以及評估與地球相撞的風險 59 太陽系周邊恆星的視差是宇宙距離尺度的起始點 在用視差測量附近恆星的距離後 可以通過比對 推測遙遠恆星的各種屬性 通過測量恆星的徑向速度和自行 天文學家可以繪出銀河系內恆星的運行軌跡 從而算出銀河系暗物質的分佈 60 1990年代 天文學家開始利用多普勒光譜學觀察太陽系周邊恆星的擺動 這種方法可以用來發現一些較大的系外行星 詳見系外行星偵測法 61 理論天文學 编辑主条目 理論天文學 理論天文學家的研究手段包括數學模型及用電腦做數值模擬 即天體物理學 數學模型一般能揭示天文現象背後更深層次的原理 數值模擬則可以演示現實中難以觀察的現象 62 63 具體分支 编辑太陽天文學 编辑 太陽光球的紫外線圖像 美國太空總署太陽過渡區與日冕探測器 TRACE 太空望遠鏡攝 斯洛伐克洛姆尼茨基山太陽天文台 主条目 太陽 参见 太陽望遠鏡 太陽離地球約8光分 或稱之天文單位 是距離地球最近 也是天文研究最為關注的恆星 太陽是一顆典型的主序矮星 屬於G2V類 年齡有46億年 64 雖然太陽不是一顆變星 但太陽粒子數會上下波動 每11年為一太陽週期 太陽粒子是太陽表面上溫度較平均低的區域 一般有強烈的磁場活動 65 自進入主序至今 太陽的亮度已增加了40 期間它的亮度有過週期性波動 對地球上的氣候有著極大的影響 66 例如 蒙德極小期很可能導致了中世紀期間的小冰期 67 在結構上 人們一般所能見到的太陽表面稱為光球 68 光球以外是一層薄薄的色球 69 色球以外有一層薄薄的過渡層 溫度劇烈上升 直到最外面的超高溫日冕 70 太陽的中心有著極高的溫度和壓力 足以產生持續的核聚變 包圍著中心的是輻射層 這裡的等離子體以輻射的形式把能量傳遞出來 輻射層以外是對流層 這裡的氣體以對流的形式把能量傳遞到外層 71 科學家相信 對流層氣體的翻滾運動所產生的磁場活動導致了太陽粒子的形成 72 太陽時時刻刻都從表面向外噴射大量的等離子體粒子 就是所謂的太陽風 太陽風會一直達到太陽系的邊緣 太陽層頂 太陽風在經過地球時會與地磁場 磁層 相互作用 會因此轉向 但也有一部分會被困在環繞地球的范艾倫輻射帶中 當太陽風粒子沿著磁場線進入地球兩極的大氣層時 就會產生極光 73 行星科學 编辑 主条目 行星科學和行星地質學 行星科學的研究對象 除了有太陽系內的行星 衛星 矮行星 彗星 小行星等等 還包括太陽系外行星 科學家最先通過望遠鏡觀察太陽系內的天體 再通過航天器 如今已對太陽系自身的形成和演化有了較好的認識 74 照片攝於火星 一個塵卷風沿著隕石坑壁向上爬 黑點 留下了一條暗暗的軌跡 塵卷風是火星大氣層現象 類似於地球上的龍捲風 從內向外 太陽系可分為內行星 小行星帶和外行星 內行星包括水星 金星 地球和火星 均為類地行星 外行星包括木星 土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 均為氣態巨行星 75 在八大行星以外 還有柯伊伯帶和可能延續1光年的奧爾特雲 太陽系行星是在46億年前的原行星盤中誕生的 經過相互吸引 碰撞和吸積 原行星盤中逐漸積累起大塊物質 這些物質慢慢演變為原行星 太陽風 吹走 大部分的離散物質 只有質量足夠大的行星才得以保留其大氣層 在接著的後期重轟炸期期間 行星繼續受到太陽系剩餘物質的劇烈碰撞 這些碰撞的歷史遺跡在月球上的諸多撞擊坑中就有跡可循 其中一些原行星也互相碰撞 科學家相信 月球就很有可能是在此類碰撞中形成的 76 當行星達到一定的質量後 其內部的物質會根據不同的密度而分離 這段過程稱為行星分化 分化的結果是 行星的中心為石質或金屬核 可分為固態和液態核 外層為幔和外殼 有些行星核可以產生磁場 避免大氣層被太陽風剝離 77 行星和衛星內部高溫的原因包括 行星形成時碰撞的殘留熱量 放射性物質 鈾 釷 鋁 26等等 的衰變以及其他天體所造成的潮汐力 一些行星和衛星的內部熱量足以推動火山作用等地質活動 擁有大氣層的行星和衛星還會經受表面侵蝕 較小的天體如果不受潮汐力的影響 會比大天體更快地降溫 除了受隕石撞擊以外 小天體的地質活動會隨溫度的降低而息止 78 恆星天文學 编辑 螞蟻星雲 星雲中心的垂死恆星向外噴出大量物質 產生的形狀高度對稱 與普通爆炸的混亂形狀有明顯的不同 主条目 恆星 参见 太陽天文學 研究恆星和恆星演化 對人們了解宇宙有著重要的意義 科學家對恆星的了解來自於觀察 理論以及對恆星內部的電腦模擬 79 恆星會在稱為暗星雲的高密度塵埃和氣體中形成 當星雲的穩定性受到破壞時 塵埃和氣體就會在自身引力下坍塌形成原恆星 當原恆星核心的密度和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後 就會啟動核聚變 使恆星形成 80 幾乎所有原子量大於氫和氦的化學元素都是在恆星核心中形成的 79 恆星的屬性主要取決於它開始時的質量 質量越大 亮度就越高 氫在其核心聚變成氦的過程也發生得越快 隨著時間的推移 氫會完全轉化為氦 此時恆星會進入演化過程中的下一個階段 恆星核需要有更高的溫度才能使氦聚變 核心溫度足夠高的恆星會一邊使外層膨脹 一邊增加核心密度 形成紅巨星 紅巨星會迅速用盡氦燃料 因此壽命不長 質量更大的恆星會逐步以更重的元素進行聚變 再經過一連串的演化階段 81 页码请求 恆星的質量決定了它最終的歸宿 8個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會坍縮 成為超新星 82 而8個太陽質量以下的恆星則會噴出外層的物質 形成行星狀星雲 83 超新星爆炸後的殘骸是一顆密度極高的中子星 如果恆星質量超過3個太陽質量 則超新星殘骸將會是一個黑洞 84 相互公轉的聯星會有更加複雜的演化過程 例如 白矮星會從其伴星不斷吸取物質 最終可引發超新星爆炸 85 行星狀星雲和超新星都有助於把恆星內部經聚變產生的 金屬元素 在天文學中泛指氫 氦以外的一切元素 分散到星際介質當中 全靠這兩者 包括太陽系在內的行星系統才會由氫和氦以外的多種元素所組成 86 銀河系天文學 编辑 銀河系旋臂結構示意圖 主条目 銀河系天文學 太陽系所處的銀河系屬於棒旋星系 是本星系群中的一員 銀河系由氣體 塵埃 恆星等各種天體所組成 這些天體繞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並通過相互引力束縛在一起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一個螺旋臂的外端 因此銀河系有很大部分受塵埃的阻擋 觀測不易 銀河系中心是一個棒形隆起物 稱為核球 科學家相信在核球的最中心處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從核球起有四條主螺旋臂向外輻射至外端 此處的恆星形成非常活躍 含較多的第一星族恆星 這些結構都基本位於同一平面上 平面以外還有一個扁球形銀暈 主要含年齡更大的第二星族恆星 亦含數以百計的球狀星團 87 恆星和恆星之間的空間充斥著低密度的物質 稱為星際介質 其中由氫等元素組成的分子雲是恆星誕生的區域 密度相對較高 高密度的星前核心或暗星雲坍縮 註 5 形成原恆星 80 大質量恆星出現後 分子雲變為由發光氣體和等離子體形成的電離氫區 這些恆星產生的恆星風和超新星爆炸最終使雲團疏散開來 往往留下若干年輕的疏散星團 這些星團慢慢分散開 其中的恆星融入銀河系眾多的恆星當中 88 在研究過銀河系及其他星系中物質的運動情況後 科學家發現普通的可見物質只是星系總質量的一小部分 圍繞星系的暗物質暈組成星系的大部分質量 但暗物質的本質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89 星系天文學 编辑 圖中的數個藍色環狀天體是同一個星系的多個重複影像 中間黃色星系的質量產生引力透鏡效應 使來自背後遙遠星系的光線轉向 造成扭曲和重影的效果 主条目 星系天文學 對銀河系以外天體的研究分支包括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星系分類 活動星系觀測以及星系群和星系團的觀測 對星系群和星系團等的觀測對了解宇宙大尺度結構有重要的意義 大部分星系都可根據形狀具體劃分為螺旋星系 橢圓星系及不規則星系 90 顧名思義 橢圓星系的截面呈橢圓形 星系中的恆星沿著隨機軌道 而不是一個特別的方向運行 在橢圓星系中 星際塵埃幾乎不存在或完全不存在 恆星誕生的區域少 恆星普遍較老 橢圓星系常見於星系團的中心 很可能是大星系相撞的產物 螺旋星系呈扁盤形 沿一個方向旋轉 中心有一個凸起的球狀物或棒狀物 從中伸出若干條螺旋臂 向外放射 螺旋臂發亮 充滿塵埃 是恆星誕生的區域 其中的年輕大質量恆星呈藍色 螺旋星系外圍一般是由老恆星組成的暈 銀河系和鄰近的仙女座星系都屬於螺旋星系 不規則星系是外表混亂 無法歸為螺旋或橢圓星系的星系 宇宙中有四分之一的星系都屬於此類 混亂的形狀很可能是引力擾動的結果 活動星系會發出巨大的能量 但這些能量並不來自它的恆星 塵埃或氣體 而是來自它的緻密核心 科學家相信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吸入物質後發出大量輻射 形成活動星系核 電波星系會發出大量的無線電波 並散發出羽狀或葉狀的巨大氣體結構 其他的活動星系則會發出波長較短的高能輻射 如西佛星系 類星體和耀變體 類星體是可觀測宇宙中持續亮度最高的天體 91 宇宙在大尺度上的結構由星系群和星系團組成 最大的星系集體稱為超星系團 宇宙中的物質在最大尺度上形成纖維狀結構和長城 之間則是巨大的空洞 92 物理宇宙學 编辑 自然演化历程查论编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宇宙膨脹最早的光加速膨胀太陽系水单细胞生物光合作用多細胞生物陸生生物最早的重力暗能量暗物质 宇宙形成 13 8 星系出现 类星体出现 半人馬w星團形成 仙女座大星系形成 銀河系螺旋臂形成 NGC 188星團形成 半人馬座a星形成 地球形成 4 54 生命起源 氧气出现 氧气进入大气 有性生殖出现 寒武纪大爆发 人类出现生命在地球之前时间轴单位 十億年 另见 人类演化历程 和 生命演化历程 主条目 物理宇宙學 哈勃極深空 宇宙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宇宙 物理宇宙學家通過觀測宇宙大尺度結構 對宇宙的開端和演化有了深入的認識 現代宇宙學的核心思想是大爆炸理論 宇宙在138億年前誕生 自此後不斷膨脹至今 93 94 1965年 科學家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奠定了大爆炸的觀測基礎 94 宇宙在膨脹期間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 宇宙學家猜測 宇宙最初曾有過極快速的宇宙暴脹 使波動的初始條件得以勻化 接著的核合成過程產生了早期宇宙的各種原子核 見核宇宙編年學 94 此時宇宙充斥著離子 光子不可穿透 直到中性原子形成 太空才變得 透明 第一次不受阻擋穿透太空的光線 至今仍游離於宇宙中 形成宇宙微波背景 有相當一段時間 由於恆星還未形成 宇宙是漆黑一片的 95 不同區域的物質質量密度有微乎其微的差異 物質因此開始聚合 形成各個尺度上的階級式結構 密度較高的物質成為了氣體雲和最早期的恆星 第三星族恆星 這些大質量恆星激發了再電離過程 製造了早期宇宙中的許多重元素 重元素在衰變後成為輕元素 使核合成週期可以延續下去 96 在引力的作用下 物質形成了大尺度纖維狀結構和巨大的空洞 氣體和塵埃逐漸聚集 形成早期星系 這些星系不斷納入更多的物質 並互相形成星系群和星系團 再組成超星系團 97 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對宇宙的結構有著決定性作用 兩者合起來 共佔全宇宙質量的96 之多 因此 科學家正在極力試圖探究其背後的物理原理 98 跨學科研究 编辑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與其他科學領域有著密切的跨學科關係 考古天文學利用考古學和人類學證據 研究遠古或傳統天文學在文化中的角色和地位 99 天體生物學研究生物系統在宇宙中的起源 演化和分佈 並特別關注地外生物能否存在 人類又如何能探測這些生命這些問題 100 天體統計學 英语 Astrostatistics 將統計學方法應用在分析不可勝計的天文觀測數據上 101 天體化學研究宇宙中化學物質的形成和反應 102 宇宙化學專門研究太陽系內化學物質的分佈 來源以及同位素比率的變化 103 天文鑒證科學 英语 forensic astronomy 利用天文學的知識 解答法律 歷史上的疑問 例如驗證拍攝照片的日期或確認有關天文藝術作品的創作時間 業餘天文學 编辑主条目 業餘天文學 業餘天文學家可以自己搭建觀測器材 並舉辦星空饗宴 圖為位於美國佛蒙特州的Stellafane天文俱樂部 天文學是眾多科學領域中 業餘者能夠最大程度參與的領域 104 業餘天文學家可以對各種天體和天文現象進行觀測 有的甚至會自己搭建觀測器材 最普遍的觀測對象包括 日 月 各大行星 小行星 彗星 流星雨 恆星以及星團 星系 星雲等深空天體 業餘天文俱樂部分佈在世界各地 有的會為成員提供各種幫助 從搭建器材乃至完成觀測梅西耶星表 共110個 或赫歇爾目錄 共400個 中的所有天體 天文攝影是業餘天文學的一個分支 許多業餘天文學家會選擇專門觀測某一類天體或某一類天文現象 105 106 大部分業餘天文學家都在可見光範圍內做觀測 但也有一小部分用可見光以外的波長進行觀測 包括在傳統天文望遠鏡上加上紅外濾光片 或使用射電望遠鏡 卡爾 央斯基在1930年代開始在無線電波長進行觀測 開創了業餘射電天文學 業餘天文學家不但可以使用自己的器材 還可以使用開放給業餘者的專業射電天文望遠鏡 107 108 與大多數現代科學領域不同的是 業餘天文學家至今仍在為天文學作出重大的貢獻 比如 他們通過掩星的方法提高小行星軌道的測量精度 發現新彗星 又對變星做定期觀測 隨著數碼科技的提升 業餘天文攝影也有了極大的進步 109 110 111 天文學未解之謎 编辑参见 未解決的物理學問題 儘管隨著天文學的驚人發展 人類已經對宇宙的認知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在今天仍然有一些至關重要的天文學未解之謎 要解答這些謎題 有可能需要新的地面或太空觀測儀器 乃至理論和實驗物理上的新發展 恆星質量分佈從何而來 為什麼不論初始條件如何 天文學家都會觀測到相同的初始質量函數 112 有待對恆星和行星的誕生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體 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物 如果存在 應如何解決費米悖論 證實地球以外生物的存在 對許多科學和哲學問題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113 114 太陽系是平平凡凡 還是絕無僅有 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是甚麼 這兩者在宇宙的發展和未來有著決定性作用 然而人類對它們的本質尚且一無所知 115 宇宙的終極命運是甚麼 116 第一批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117 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118 超高能宇宙射線從何而來 119 鋰元素在宇宙中的豐度為甚麼比大爆炸模型所預測的低四倍 120 注释 编辑 現代科學理論慣性的前身 主要是波斯和阿拉伯 從中世紀晚期恢復古代學習到啟蒙運動 電子圍繞磁場線旋轉所發出的輻射 坍縮與否的臨界點由金斯長度決定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Unsold Albrecht Baschek Bodo Classical Astronomy and the Solar System Introduction 2001 1 Unsold Albrecht Baschek Bodo Classical Astronomy and the Solar System 2001 6 9 Inicio Quito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March 2018 西班牙语 文化 中華百科全書 典藏版 1983年 2020 07 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8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 易經 賁卦 彖辭 6 0 6 1 Scharringhausen B Curious About Astronomy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7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9 June 2007 7 0 7 1 Odenwald Sten Archive of Astronomy Questions and Answer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astronomycafe net The Astronomy Cafe 20 June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8 July 2007 8 0 8 1 Penn State Erie School of Scienc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 June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1 November 2007 Merriam Webster Online Results for astronomy 20 June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June 2007 Merriam Webster Online Results for astrophysics 20 June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September 2012 11 0 11 1 11 2 Shu F H The Physical Universe Mill Val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Science Books 1983 ISBN 978 0 935702 05 7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Forbes 1909 DeWitt Richard The Ptolemaic System World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Chichester England Wiley 2010 113 ISBN 978 1 4051 9563 8 SuryaprajnaptiSutra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 存档日期15 June 2017 The Schoyen Collection London Oslo Aaboe A Scientific Astronomy in Antiquity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1974 276 1257 21 42 Bibcode 1974RSPTA 276 21A JSTOR 74272 S2CID 122508567 doi 10 1098 rsta 1974 0007 Eclipses and the Saros NASA 28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October 2007 Krafft Fritz Astronomy Cancik Hubert Schneider Helmuth 编 Brill s New Pauly 2009 Berrgren J L Sidoli Nathan Aristarchus s On the Sizes and Distances of the Sun and the Moon Greek and Arabic Texts Archive for 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 May 2007 61 3 213 54 S2CID 121872685 doi 10 1007 s00407 006 0118 4 Hipparchus of Rhodes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Scotland 28 October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October 2007 Thurston H Early Astronomy Springer Science amp Business Media 1996 2 20 June 2015 ISBN 978 0 387 94822 5 原始内容存档于3 February 2021 Marchant Jo In search of lost time Nature 2006 444 7119 534 38 Bibcode 2006Natur 444 534M PMID 17136067 doi 10 1038 444534a Hannam James God s philosophers how the medieval world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science Icon Books Ltd 2009 180 Kennedy Edward S Review The Observatory in Islam and Its Place in the General History of the Observatory by Aydin Sayili Isis 1962 53 2 237 39 doi 10 1086 349558 Micheau Francoise Rashed Roshdi Morelon Regis 编 The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in the Medieval Near East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Arabic Science 992 93 Nas Peter J Urban Symbolism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993 350 ISBN 978 90 04 09855 8 Kepple George Robert Sanner Glen W The Night Sky Observer s Guide 1 Willmann Bell Inc 1998 18 ISBN 978 0 943396 58 3 27 0 27 1 Berry Arthur A Short History of Astronomy From Earliest Times Through the 19th Century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1 ISBN 978 0 486 20210 5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Hoskin Michael 编 The Cambridge Concise History of Astr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 0 521 57600 0 McKissack Pat McKissack Frederick The royal kingdoms of Ghana Mali and Songhay life in medieval Africa H Holt 1995 103 ISBN 978 0 8050 4259 7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Clark Stuart Carrington Damian Eclipse brings claim of medieval African observatory New Scientist 2002 3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30 April 2015 Hammer Joshua The Bad Ass Librarians of Timbuktu And Their Race to Save the World s Most Precious Manuscripts 1230 Avenue of the Americas New York NY 10020 Simon amp Schuster 2016 26 27 ISBN 978 1 4767 7743 6 Holbrook Jarita C Medupe R Thebe Urama Johnson O African Cultural Astronomy Springer 2008 19 October 2020 ISBN 978 1 4020 6638 2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August 2021 Cosmic Africa explores Africa s astronomy Science in Africa 3 February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3 December 2003 Holbrook Jarita C Medupe R Thebe Urama Johnson O African Cultural Astronomy Springer 2008 26 August 2020 ISBN 978 1 4020 6638 2 原始内容存档于26 August 2016 Africans studied astronomy in medieval times The Royal Society 30 January 2006 3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9 June 2008 Stenger Richard Star sheds light on African Stonehenge CNN 5 December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May 2011 CNN 5 December 2002 Retrieved on 30 December 2011 J L Heilbron The Sun in the Church Cathedrals as Solar Observatories 1999 p 3 38 0 38 1 Forbes 1909 第58 64頁 Forbes 1909 第49 58頁 Chambers Robert 1864 Chambers Book of Days Forbes 1909 第79 81頁 Forbes 1909 第147 150頁 Forbes 1909 第74 76頁 Belkora Leila Minding the heavens the story of our discovery of the Milky Way CRC Press 2003 1 14 ISBN 978 0 7503 0730 7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NASA 2016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05 46 00 46 01 46 02 46 03 46 04 46 05 46 06 46 07 46 08 46 09 46 10 Cox A N 编 Allen s Astrophysical Quantities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2000 124 ISBN 0 387 98746 0 In Search of Space Picture of the Week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2014 08 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13 Wide 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Mission NAS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14 09 30 2016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1 12 Majaess D 2013 Discovering protostars and their host clusters via WIS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pSS 344 1 VizieR catalo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taff Why infrared astronomy is a hot topic ESA 2003 09 11 2008 08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30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 Overview NASA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8 08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05 Moore P Philip s Atlas of the Universe Great Britain George Philis Limited 1997 ISBN 0 540 07465 9 Penston Margaret J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Particle Physics and Astronomy Research Council 2002 08 14 2016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9 08 Gaisser Thomas K Cosmic Rays and Particle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 2 ISBN 0 521 33931 6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Virgo Collaboration Observ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a Binary Black Hole Merger Phys Rev Lett 2016 116 6 061102 2017 12 26 Bibcode 2016PhRvL 116f1102A PMID 26918975 arXiv 1602 03837 doi 10 1103 PhysRevLett 116 06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10 25 Multi messenger Observations of a Binary Neutron Star Merge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7 848 2 L12 2017 10 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12 23 Planning for a bright tomorrow Prospects for 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 with Advanced LIGO and Advanced Virgo 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2015 12 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04 23 Xing Zhizhong Zhou Shun Neutrinos in Particle Physics Astronomy and Cosmology Springer 2011 313 2017 12 26 ISBN 36421756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3 Extract of page 313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lvert James B Celestial Mechanics University of Denver 2003 03 28 2006 08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07 Hall of Precision Astrometry University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2016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26 Wolszczan A Frail D A A planetary system around the millisecond pulsar PSR1257 12 Nature 1992 355 6356 145 147 Bibcode 1992Natur 355 145W doi 10 1038 355145a0 Roth H A Slowly Contracting or Expanding Fluid Sphere and its Stability Physical Review 1932 39 3 525 529 Bibcode 1932PhRv 39 525R doi 10 1103 PhysRev 39 525 Eddington A S Internal Constitution of the Sta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6 ISBN 978 0 521 33708 3 Zombeck Martin V Handbook of Spac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017 1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2 03 Zirker J B Journey from the Center of the Su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119 120 ISBN 978 0 691 05781 1 Lerner K Lee Lerner Brenda Wilmoth Environmental issues essential primary sources Thomson Gale 2006 2016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7 10 Pogge Richard W The Once amp Future Sun New Vistas in Astronomy 1997 2010 02 03 原始内容 lecture notes 存档于2005 05 27 Hathaway David H The Photosphere NASA 2014 08 11 2017 1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22 Hathaway David H The Chromosphere NASA 2014 08 11 2017 1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11 18 Hathaway David H The Transition Region NASA 2014 08 11 2017 1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 01 08 Hathaway David H The Solar Interior NASA 2015 10 01 2017 12 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1 22 Hale G E Ellerman F Nicholson S B Joy A H The Magnetic Polarity of Sun Spot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19 49 153 Bibcode 1919ApJ 49 153H doi 10 1086 142452 Stern D P Peredo M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arth s Magnetosphere NASA 2004 09 28 2006 08 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24 Bell III J F Campbell B A Robinson M S Remote Sensing for the Earth Sciences Manual of Remote Sensing 3rd John Wiley amp Sons 2004 2016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11 Grayzeck E Williams D R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NASA 2006 05 11 2006 08 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20 Montmerle Thierry Augereau Jean Charles Chaussidon Marc et al Solar System Formation and Early Evolution the First 100 Million Years Earth Moon and Planets Springer 2006 98 1 4 39 95 Bibcode 2006EM amp P 98 39M doi 10 1007 s11038 006 9087 5 Montmerle 2006 pp 87 90 Beatty J K Petersen C C Chaikin A 编 The New Solar System Cambridge press 1999 70edition 4th ISBN 0 521 64587 5 79 0 79 1 Harpaz 1994 第7 18頁 80 0 80 1 Smith Michael David Cloud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Destruction The Origin of Star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4 53 86 ISBN 1 86094 501 5 Harpaz 1994 Harpaz 1994 第173 178頁 Harpaz 1994 第111 118頁 Audouze Jean Israel Guy 编 The Cambridge Atlas of Astronomy 3r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0 521 43438 6 Harpaz 1994 第189 210頁 Harpaz 1994 第245 256頁 Ott Thomas The Galactic Centre Max Planck Institut fur extraterrestrische Physik 2006 08 24 2016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04 Smith Michael David Massive stars The Origin of Star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4 185 199 ISBN 1 86094 501 5 Van den Bergh Sidney The Early History of Dark Matter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999 111 760 657 660 Bibcode 1999PASP 111 657V arXiv astro ph 9904251 doi 10 1086 316369 Keel Bill Galaxy Classification University of Alabama 2006 08 01 2006 09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01 Active Galaxies and Quasars NASA 2016 11 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31 Zeilik Michael Astronomy The Evolving Universe 8th Wiley 2002 ISBN 0 521 80090 0 Cosmic Detectives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 2013 04 02 2013 04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 02 11 94 0 94 1 94 2 Dodelson Scott Modern cosmology Academic Press 2003 1 22 ISBN 978 0 12 219141 1 Hinshaw Gary Cosmology 101 The Study of the Universe NASA WMAP 2006 07 13 2006 08 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13 Dodelson 2003 pp 216 261 Galaxy Clusters and Large Scale Structur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6 09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10 10 Preuss Paul Dark Energy Fills the Cosmos U S Department of Energy Berkeley Lab 2006 09 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11 Sinclair 2006 13 About Astrobiology NASA Astrobiology Institute NASA 2008 01 21 2008 10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 10 11 Astrostatistics and Astroinformatics Portal 2021 09 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 10 22 Astrochemistry www cfa harvard edu 2013 07 15 2016 11 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 11 20 McSween Harry Huss Gary Cosmochemistry 1s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0 521 87862 4 Mims III Forrest M Amateur Science Strong Tradition Bright Future Science 1999 284 5411 55 56 Bibcode 1999Sci 284 55M doi 10 1126 science 284 5411 55 Astronomy has traditionally been among the most fertile fields for serious amateurs The American Meteor Society 2006 08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22 Lodriguss Jerry Catching the Light Astrophotography 2006 08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9 01 Ghigo F Karl Jansky and the Discovery of Cosmic Radio Waves 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2006 02 07 2006 08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31 Cambridge Amateur Radio Astronomers 24 August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 05 24 The International Occultation Timing Association 2006 08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21 Edgar Wilson Award IAU 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 2010 10 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10 24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 AAVSO 2010 02 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 02 02 Kroupa Pavel The Initial Mass Function of Stars Evidence for Uniformity in Variable Systems Science 2002 295 5552 82 91 Bibcode 2002Sci 295 82K PMID 11778039 arXiv astro ph 0201098 doi 10 1126 science 1067524 Rare Earth Complex Life Elsewhere in the Universe Astrobiology Magazine 2006 08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 06 28 Sagan Carl The Quest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Cosmic Search Magazine 2006 08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8 18 11 Physics Questions for the New Century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2006 08 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 02 03 Hinshaw Gary What is the Ultimate Fate of the Universe NASA WMAP 2005 12 15 2007 05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 05 29 FAQ How did galaxies form NASA 2015 07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 12 16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Swinburne University 2015 07 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 08 14 Hillas A M The Origin of Ultra High Energy Cosmic Rays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4 09 22 425 444 Bibcode 1984ARA amp A 22 425H doi 10 1146 annurev aa 22 090184 002233 This poses a challenge to these models because Howk J Christopher Lehner Nicolas Fields Brian D Mathews Grant J Observation of interstellar lithium in the low metallicity Small Magellanic Cloud Nature 2012 09 06 489 7414 121 123 Bibcode 2012Natur 489 121H ISSN 0028 0836 PMID 22955622 arXiv 1207 3081 doi 10 1038 nature11407 英语 来源 编辑 Forbes George History of Astronomy London Plain Label Books 1909 ISBN 1 60303 159 6 Available at Project Gutenberg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oogle book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arpaz Amos Stellar Evolution A K Peters Ltd 1994 ISBN 978 1 56881 012 6 Unsold A Baschek B The New Cosmos An Introduction to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Springer 2001 ISBN 3 540 67877 8 外部連結 编辑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了解更多有关 天文學 的内容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学院上的學習资源 英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天空和望远镜 杂志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天文及天体物理学百科全书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2009國際天文年官方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简体中文 中国國家天文台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简体中文 北京天文馆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香港太空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美國太空總署每日一天文圖正體中文站 繁體中文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繁體中文 網路天文館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参见 编辑 天文学主题 太空主题 天文學綱要 天文學家 天文學大事年表 天文學學科列表 天文學辭彙 天文台 國際天文聯會 國際天文年 天體演化學 空間科學 太空探索 可觀測宇宙 宇宙距離尺度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天文學 amp oldid 75432354,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