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维基百科

艾瑞克·霍布斯邦

艾瑞克·約翰·歐內斯特·霍布斯邦CHFBA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1917年6月9日-2012年10月1日)英國歷史學家作家

艾瑞克·霍布斯邦
2009年的艾瑞克·霍布斯邦
原文名稱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
出生艾瑞克·约翰·欧内斯特·霍布斯邦
(1917-06-09)1917年6月9日
埃及亚历山大城
逝世2012年10月1日(2012歲-10-01)(95歲)
英国伦敦
職業历史学家和作家
公民權英国人
母校剑桥大学
體裁世界历史西方历史
配偶Muriel Seaman (1943–1951);
Marlene Schwartz
兒女Joshua, Julia and Andy Hobsbawm

生平

1917年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中產家庭。父親是移居英國的俄國猶太後裔,母親則來自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中歐。1919年舉家遷往維也納,1931年徙居柏林。在一次戰後受創至深的德奧兩國度過童年。1933年因希特勒掌權而轉赴英國,完成中學教育,並進入劍橋大學學歷史。1947年成為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講師,1959年升任高級講師,1978年取得該校經濟及社會史教授頭銜,1982年退休。之後大部分時間任教於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是該校政治及社會史榮譽教授。

2012年10月1日,因肺炎併發症,病逝於倫敦皇家自由醫院(Royal Free Hospital),享年95岁[1]

研究領域

霍氏是英國著名的左派史家,自就讀大學期間即活躍於大不列颠共产党,直至該黨於1991年解散為止都是共產黨員[2]。就讀劍橋大學期間,霍氏是共產黨內的活躍分子,與威廉士、湯普森等馬派學生交往甚密;在1952年麦卡锡主义白色恐怖氣焰正盛之時,更與希爾等人創辦著名的新左史學期刊《過去與現在》。馬克思主義者的政治背景雖令霍氏的教職生涯進展艱辛,但卻使他與國際社會間有著更廣泛的接觸經驗及更多的研究機會,從而建立了他在國際上的崇高聲譽。

霍氏的研究時期以19世紀為主,並延伸及17、18和20世紀;研究的地區則從英國歐洲,廣至拉丁美洲。除專業領域外,霍氏也經常撰寫當代政治、社會評論,歷史學、社會學理論,以及藝術、文化批評等。他在勞工運動、農民叛變和世界史範疇中的研究成果,堪居當代史家的頂尖之流,影響學界甚巨;而其宏觀通暢的寫作風格,更將敘述史學的魅力擴及一般閱聽大眾。如《新左評論》名編輯安德生所言:霍氏不可多得的兼具了知性的現實感和感性的同情心。一方面是個腳踏實地的唯物主義者,提倡實力政治;另一方面又能將波西米亚主义、土匪強盜和無政府主義者生活寫成優美哀怨的動人故事。

著作

霍氏著作甚豐,先後計有十四部以上專書問世,包括:《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極端的年代》[3]、《民族與民族主義》、《原始的叛亂》、《盜匪》、《論歷史》、《霍布斯邦看21世紀:全球化、民主與恐怖主義》(以上各書由麥田出版中譯本)自傳《趣味橫生的時光》(由左岸出版中譯本)、《爵士風情》等書。

軼聞

霍布斯邦家族的姓氏原為"Hobsbaum",但登記其出生證明的英國領事館職員卻錯將"u"登記為"w",使他的姓氏變成了"Hobsbawm"。

参考文献

  1. ^ Historian Eric Hobsbawm dies at 95. The Hindu. 1 October 2012 [1 October 2012]. 
  2. ^ 霍布斯邦自傳:趣味橫生的時光--我的二十世紀人生
  3. ^ 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極端的年代英文本。. [2014-05-15]. (原始内容于2021-01-16). 

外部链接

  • 艾瑞克·霍布斯邦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資料(英文)
  •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
  • http://www.guardian.co.uk/books/2002/sep/14/biography.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Barcelona Metropolis, Spring 2008.
  • Eric Hobsbawm interviewed by Alan Macfarlane 13 September 2009 (fil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here have the rebels gone? An interview with Eric Hobsbaw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ideo), Books & Ideas, 21 January 2010.
  • World Distempers: interview with Eric Hobsbaw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Left Review 61, January–February 2010.
  • , Spartacus.SchoolNet.co.uk]

艾瑞克, 霍布斯邦, 艾瑞克, 約翰, 歐內斯特, 霍布斯邦, 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 1917年6月9日, 2012年10月1日, 英國歷史學家及作家, 2009年的原文名稱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出生艾瑞克, 约翰, 欧内斯特, 霍布斯邦, 1917, 1917年6月9日埃及亚历山大城逝世2012年10月1日, 2012歲, 95歲, 英国伦敦職業历史学家和作家公民權英国人母校剑桥大学體裁世界历史, 西方历史配偶muriel, seaman, . 艾瑞克 約翰 歐內斯特 霍布斯邦 CH FBA 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 1917年6月9日 2012年10月1日 英國歷史學家及作家 艾瑞克 霍布斯邦2009年的艾瑞克 霍布斯邦原文名稱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出生艾瑞克 约翰 欧内斯特 霍布斯邦 1917 06 09 1917年6月9日埃及亚历山大城逝世2012年10月1日 2012歲 10 01 95歲 英国伦敦職業历史学家和作家公民權英国人母校剑桥大学體裁世界历史 西方历史配偶Muriel Seaman 1943 1951 Marlene Schwartz兒女Joshua Julia and Andy Hobsbawm 目录 1 生平 2 研究領域 3 著作 4 軼聞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生平 编辑1917年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中產家庭 父親是移居英國的俄國猶太後裔 母親則來自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中歐 1919年舉家遷往維也納 1931年徙居柏林 在一次戰後受創至深的德奧兩國度過童年 1933年因希特勒掌權而轉赴英國 完成中學教育 並進入劍橋大學學歷史 1947年成為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講師 1959年升任高級講師 1978年取得該校經濟及社會史教授頭銜 1982年退休 之後大部分時間任教於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 是該校政治及社會史榮譽教授 2012年10月1日 因肺炎併發症 病逝於倫敦皇家自由醫院 Royal Free Hospital 享年95岁 1 研究領域 编辑霍氏是英國著名的左派史家 自就讀大學期間即活躍於大不列颠共产党 直至該黨於1991年解散為止都是共產黨員 2 就讀劍橋大學期間 霍氏是共產黨內的活躍分子 與威廉士 湯普森等馬派學生交往甚密 在1952年麦卡锡主义白色恐怖氣焰正盛之時 更與希爾等人創辦著名的新左史學期刊 過去與現在 馬克思主義者的政治背景雖令霍氏的教職生涯進展艱辛 但卻使他與國際社會間有著更廣泛的接觸經驗及更多的研究機會 從而建立了他在國際上的崇高聲譽 霍氏的研究時期以19世紀為主 並延伸及17 18和20世紀 研究的地區則從英國 歐洲 廣至拉丁美洲 除專業領域外 霍氏也經常撰寫當代政治 社會評論 歷史學 社會學理論 以及藝術 文化批評等 他在勞工運動 農民叛變和世界史範疇中的研究成果 堪居當代史家的頂尖之流 影響學界甚巨 而其宏觀通暢的寫作風格 更將敘述史學的魅力擴及一般閱聽大眾 如 新左評論 名編輯安德生所言 霍氏不可多得的兼具了知性的現實感和感性的同情心 一方面是個腳踏實地的唯物主義者 提倡實力政治 另一方面又能將波西米亚主义 土匪強盜和無政府主義者生活寫成優美哀怨的動人故事 著作 编辑霍氏著作甚豐 先後計有十四部以上專書問世 包括 革命的年代 資本的年代 帝國的年代 極端的年代 3 民族與民族主義 原始的叛亂 盜匪 論歷史 霍布斯邦看21世紀 全球化 民主與恐怖主義 以上各書由麥田出版中譯本 自傳 趣味橫生的時光 由左岸出版中譯本 爵士風情 等書 軼聞 编辑霍布斯邦家族的姓氏原為 Hobsbaum 但登記其出生證明的英國領事館職員卻錯將 u 登記為 w 使他的姓氏變成了 Hobsbawm 参考文献 编辑 Historian Eric Hobsbawm dies at 95 The Hindu 1 October 2012 1 October 2012 霍布斯邦自傳 趣味橫生的時光 我的二十世紀人生 革命的年代 資本的年代 帝國的年代 極端的年代英文本 2014 05 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 01 16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语录上的艾瑞克 霍布斯邦语录艾瑞克 霍布斯邦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 IMDb 上的資料 英文 https web archive org web 20120925025655 http www davidhigham co uk clients Eric Hobsbawm htm Profil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 http www guardian co uk books 2002 sep 14 biography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ttps web archive org web 20100713193529 http www ncsu edu acontracorriente spring 04 Slatta pdf https web archive org web 20040302051923 http www international ucla edu article asp parentid 7315 Interview with Eric Hobsbawm and Donald Sassoon European Identity and Diversity in Dialogue Barcelona Metropolis Spring 2008 Eric Hobsbawm interviewed by Alan Macfarlane 13 September 2009 fil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here have the rebels gone An interview with Eric Hobsbaw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ideo Books amp Ideas 21 January 2010 World Distempers interview with Eric Hobsbaw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Left Review 61 January February 2010 Brief bio and links to articles Spartacus SchoolNet co uk 取自 https zh wikipedia org w index php title 艾瑞克 霍布斯邦 amp oldid 70086479, 维基百科,wiki,书籍,书籍,图书馆,

文章

,阅读,下载,免费,免费下载,mp3,视频,mp4,3gp, jpg,jpeg,gif,png,图片,音乐,歌曲,电影,书籍,游戏,游戏。